⑴ 老人家的脚底发热。一直热上到心脑。怎么回事啊。
病情分析:
你好!这样的情况考虑是肾阴虚导致的情况,所以治疗以滋补肾阴为治疗。
指导意见:
中药治疗可以选择用六味地黄汤适当加减来治疗,中成药可以选择用六味地黄丸来治疗,食疗可以用山药,芡实,莲子,知母,栀子,枸杞,菟丝子等煲汤服用。注意饮食清淡一些,少吃辛辣油腻食物。
根据你的情况,很可能是灼热足综合征。
灼热足综合征是一种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以末稍动脉扩张为特点。
临床表现为两足灼热,兼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病人因两足灼热非常,赤足在室内行走,或将两足伸出被外,或蹬在墙上,遇凉则有舒服感。严重时将两足浸泡在凉水中,灼热痛方能缓解。部分患者亦有两手灼热感,或有双足轻度肿胀,或有足心发红,或有皮肤干燥。患此病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多为青少年和中年人,多数病人的身体比较瘦弱,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玻此病发病时间为半月到半年不等。祖国医学文献中早有关于此病的记载,如清代陈士铎《石室秘录》中有“脚板红”、“手足痛”和“人脚中色红如火……”等论述。
现代医学对灼热足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此综合征发病率呈增高趋势,大都与原发病有关,而原发病多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并慢性肝并贫血、神经衰弱等慢性病患。西医对灼热足综合征尚无可靠的治疗手段,而中医辨证施治却有较明显的疗效。中医治则以滋阴、清热、凉血为主,基本方剂如下:生地15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龟板15克,赤芍12克,知母10克,丹参20克,银花12克,甘草6克,防风8克。足烧灼较重者可加丹皮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口干加天花粉10克,芦根12克;尿黄加白茅根15克;失眠加酸枣仁15克。
将上药加清水煎煮两次,滤过后混匀,分早、晚各温服一次。每日一剂,连服5∽10天即可改善病症。一般服药持续15∽30天左右,两足灼热明显减退。
若将每次煎药后的药渣加水煎熬成汤水,用以泡洗两足,一日数次,疗效更佳,不妨一试。
⑵ 脚底板疼是怎么回事
1. 脚底板疼痛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由于随着年龄增长,骨骼和关节功能逐渐退化,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和关节老化的现象,从而引起疼痛。
2. 在年轻人或儿童中,脚底板疼痛通常与劳损有关。这可能是在跑步、跳跃或进行其他持续性足部运动时,缺乏适当的热身或局部放松导致的运动损伤。
3. 脚底板疼痛还可能与神经和血管问题有关。例如,足部踝关节的损伤不仅会导致局部筋膜炎,还可能影响神经和血管,进而引发疼痛。
4. 另外,小腿静脉或动脉向脚底供血的血管出现问题时,也可能导致脚底疼痛。
5.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长时间的高血糖水平可能对足底神经造成损伤,引发炎症,并最终导致脚底疼痛。
6. 腰椎问题也可能是脚底疼痛的原因。腰椎的疾病会影响支配脚底的神经,包括坐骨神经和交感神经,从而导致疼痛。
7. 因此,脚底疼痛的发生并不总是仅限于脚底本身,还可能与下肢血管和腰椎神经问题有关,这一点应引起重视。
8. 治疗脚底疼痛,首先应考虑最常见的病因,如骨质疏松和足底筋膜炎,这些疾病通常与劳损有关。在补充足够钙质的基础上,进行足底按摩和加强足部肌肉力量训练,减少穿高跟鞋或薄底鞋,以减轻局部劳损和按压,有助于脚底疼痛的治愈。
⑶ 脚板脱皮是怎么回事
脚底脱皮是很常见的,有时候不止是脱皮还会伴随着瘙痒,让人无法忍受。很多人觉得这就是脚气引起的,是这样吗?
脚底脱皮是怎么回事
>1、脚气导致脚底脱皮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真菌性皮肤病,一般常见于男性朋友,当然女性朋友中也较常见,脚气的病因主要是皮肤癣菌引起的,脚气有严重程序,脚底容易出汗的人比较严重,皮肤癣菌容易滋生并且扩散,因此这类朋友容易出现脚底脱皮。有脚气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脚步卫生,勤洗脚,勤换鞋。
2、皮肤干燥导致脚底脱皮
>皮肤干燥的人容易导致手脚脱皮,主要原因是脚部干燥导致脚表皮细胞供氧不足或供水不足,造成脚表皮细胞坏死,主要高发季节在秋冬季节。此类朋友需要多饮水,多吃蔬菜,能够有效缓解症状。
3、体内缺乏维生素E导致脚底脱皮
>缺乏维生素E的朋友容易出现脚底脱皮的症状,主要原因是人体所需要的一些微量维生素缺少,导致皮肤容易坏死脱皮。这类朋友建议平时多吃蔬菜水果,也可以适当吃些维生素E。
4、剥脱性角质松懈症
>剥脱性角质松懈症不但会引起脚底脱皮,严重的朋友还会造成脚掌部位的疼痛,行走困难等。
如何预防脚脱皮
>第一,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皮肤干净,尽量少沾水,洗手最好用温热水,每次洗完手、脚之后,不要对着空调或者干手器直吹;
第二,对于手脚多汗的人来说,可以用中药水泡一下手脚;
第三,肥皂会迅速除去皮肤的保护油脂,皮肤干燥的人最好别用肥皂洗手、洗澡,尽量多用润肤霜或手霜;第四,平时注意放松心情睡好觉。
脚底脱皮的治疗方法
>一、验方自疗法
>1、风油精涂于患处,每日1次。
2、将双足用温水洗净后擦干,涂藿香正气水于患处,每日2次。
3、冰硼散3支、六一散30克、拌匀,取适量睡前涂于患处。
4、樟树叶子适量,擦患处,每日2次。
5、将患足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净,后用消毒棉球蘸醋精涂于患处,每日2次,连用1周可见奇效。
二、饮食自疗法
>1、花生大蒜头20瓣、生花生仁250克、鸡脚爪3对。蒜瓣去皮,与另2味合煮服之,肿消便愈,花生仁含有脑磷脂,可治肠塞等病,亦能疏导脚气。
2、大蒜头5只、龟1只。龟洗净切块,蒜头微捣烂,放入锅中,清炖乌龟,每天服1次。本方对脚气病引起的肿胀有消退作用,对老年人更为适宜。
3、花生仁、赤小豆、大蒜头去皮及红糖各200克。上药煮烂食之,每天服1次,不可加盐,否则无效。本方可治疗脚气病之足背浮肿,延至脚踝,甚则小腿也微感不适者。如肿过膝至股部,则生命垂危,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4、干姜、木香、陈酒各4克、李子2克。上药加水400毫升,煎至半量,此煮汁为1日份,3次服饮。本方可预防脚气冲心症。此外,宜摄取稍多的的维生素B1,对于治疗脚气病有益。
5、大蒜60克、老姜30克、陈皮30克、小豆60克、鲫鱼1尾。鲫鱼洗净,和上药共入锅中,加适量的水煮熟后食用。脚气病与脾、胃有密切关系,恢复脾胃的功能即能消除水肿。小豆和鲫鱼都有消除水肿的功能,陈皮起辅助作用。
6、葱头100克、萝卜籽50克。加水煮1小时,取原汤1碗,顿服。本方用治脚气肿痛,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
7、葱头(捣烂)1根、生姜(捣烂)45克、艾叶60克。上药用布共为1包,蘸热烧酒擦患处,以痛止为度。本方主治因湿气而两脚两腿作痛。
8、取大蒜若干,捣烂成糊状敷于患处,约10分钟左右将其擦去,再涂上一些金霉素眼膏,2天1次,连用3次可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