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老年人 > 暮年老人如何成就一番事业

暮年老人如何成就一番事业

发布时间:2025-02-16 21:01:01

❶ 寓意坚持的古诗词

郑板桥在《竹石》中写道:“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句诗描绘了竹子在恶劣环境中依然坚韧不拔的形象,寓意着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都要坚持到底,不放弃自己的信念。

曹操的《步出厦门行》中有这样一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里的“老骥”比喻年老但仍怀有雄心壮志的人,即使到了晚年,心中依旧充满斗志,不愿停下追求的脚步。

这两首诗不仅富有哲理,也富含深刻的寓意。它们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和历史人物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不被外界环境所动摇。

竹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坚韧,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精神;而老骥即使年迈,依然怀有远大的志向,这正是对“坚持”精神的最好诠释。无论是面对自然的考验,还是人生的挑战,我们都应该像竹子和老骥一样,保持内心的坚韧和决心。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坚持尤为重要。无论是在学业上追求卓越,还是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努力,亦或是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我们都应当铭记这两句诗的精神,勇敢地面对挑战,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坚持是一种力量,它让我们在逆境中成长,在困难中坚强。正如竹子和老骥所展现的那样,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成就一番事业。

❷ 《师旷论学》这篇文言文怎么解

原文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
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 建本》)

译文
晋平公对师旷说:“我今年七十岁了,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把烛灯点燃呢?”平公说:“哪里有为人臣子而戏弄自己的国君的人呢?”师旷说:“双目失明的我怎么敢戏弄我的君主呢?我听说,少年时喜好学习,就如同初升太阳的阳光一样灿烂;中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正午太阳的阳光一样强烈;晚年时喜好学习,就像拿着蜡烛照明,人生哪有不拿着烛火照明的时候呢?点上火把走路和摸黑走相比,哪个更好呢?”平公说:“说得好啊!”

文章点评
晋平公想要学习,却担心自己年龄已老。而师旷认为,人的一生都应该不断学习。他形象地比喻;少年好学,好像初升的太阳,壮年好学,好像正午的阳光;老年好学,好比蜡烛的光明,也可以照亮人生的里程,虽然光线微弱,但总比摸黑走路要好得多。这一比喻,很形象,人们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所以晋平公为之称善。本篇的特点,在于采用形象的比喻。师旷的说辞,不是陈述抽象的道理,而是用日常生活的常识来阐发自己的主张。为了吸引对方的注意,师旷有意利用汉语一音多义的特点,用双关的手法故意曲解晋平公的语意。晋平公所说“欲学,恐已暮矣,”其中的“暮”字,指的是年龄老大,已入暮年。师旷却将“暮”字解释为太阳已落,天色将晚,所以说:“暮,何不炳烛乎?”这样的曲解,形同戏弄,正因为如此,师旷的话才引起晋平公的高度注意。以下师旷由“炳烛”自然导引出关于学习的比喻,留给对方的印象也就更为深刻了。先秦游说之士的说辞往往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其诀窍也就在这里

注释词语

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2.于:向。
3 吾:我
4.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5.恐:恐怕,担心。
6.暮:本来是“天晚”的意思,这里指“晚”的意思。
7.何:为什么。
8.炳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烛。
9.安:怎么。
10.戏:作弄,戏弄。
11.盲臣:瞎眼的臣子。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12.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13.闻:听说,听闻。
14.而:表并列,并且。
15.阳:阳光。
16.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17.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18.昧行:在黑暗中行走。昧,黑暗。
19.善哉:说得好啊!
20.日出之阳:初升的太阳,早晨的太阳。
21.日中之光:正午(强烈)的太阳光。。
22.好:爱好。
23.为:作为。
24.少:年少。
25.善:好

朗读节奏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

作者简介

刘向(约公元前77—公元前6)原名刘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沛县(今属江苏)人。原名更生,字子政。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以反对恭、显下狱,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慰。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彀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 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 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阅读提示

文中的晋平公年七十想要学习,但是怕自己这时学习为时已晚,而师旷却劝他炳烛而学。接着师旷又打了三个比喻,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师旷很巧妙地点明老年时读书虽然赶不上少年和壮年时,但与摸黑走路相比较,仍旧好得多。从而成功地说服了晋平公,达到了劝学的目的。

启示

1人生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终生学习,受益终生。
2“老而好学”虽比不上“少而好学”和“壮而好学”,但总比不好学好。要活到老,学到老。
3如果想立志学习就应该从当下开始,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有志不在年高,活到老学到老。年纪性别和成功无关,只要有目标、有恒心、有决心,一定能成功。

核心句
核心句: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意思是学习要趁年轻,越早越好。而我们也要活到老学到老。

❸ 写给年过五十的你:当你老了,请学会“自私”一点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0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到了50岁的时候,一定要认清现实。毕竟都到了这个年纪,只有踏踏实实地过日子,才能让自己的余生过得更加幸福。

在每一个不同的人生阶段,都应该有所领悟和收获,尤其是到了“知天命”的年纪,更应该明确后半生的活法。

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的,这是自然规律,谁也逃不过的。过了五十岁,人生已经走了一半的路了。不知道是否已经为你的后半辈子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50岁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告别年轻走向老年的转折点。写给年过五十的你:当你老了,请学会“自私”一点。

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的一辈子似乎就被无形的线牵住了,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没有一处不让父母在为孩子操心。

多少老人,一辈子呕心沥血为了子女在城里买房子,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结果子女有了房子,却没有老人住的地方。

孩子的荣光和人生的价值应该靠自己去争取,而不是靠父母的馈赠。儿孙只有儿孙福,放手、放心、放下,顺其自然才好!

当儿女成家后,自己也成了别人的父母,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做决定了。而作为年老的父母,也不要再像以前那样,什么事情都要操心了。

人过五十,已然过了大半辈子,曾经也辛苦过,现在该是享福的年纪,何必非得去操心没有意义的问题。

年轻的时候总想成就一番事业,总想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风里来,雨里去,辛酸自知。

当你老了,却不得不面对人老近黄昏的悲伤。你也忙了大半辈子,接下来就是好好地享受自己的生活了。

人到了晚年,没有 健康 做支撑,日子就会难过很多。因此过了五十岁,要爱惜自己,没事多锻炼锻炼身体。

过了五十岁,咱不是年轻时期的毛头小伙子了,不能再学着逞强了,没有一个 健康 的身体,其他的都是空想。

身体是自己的,一定要注重自身的 健康 。过了逞强的年纪,就不要逞能,也不能忽略定时去做体检,这样才不会让自己的身体陷入困境。

靠谁也不如靠自己,养老不容易,只有自己把自己老了的生活安排好了,才能够真正避免晚年凄凉。

时间最是无情,转眼间,你从青葱的少年,走到了人生的暮年。

人到了五十岁,应该深刻认知到人生的艰难。无论如何一定要给自己存点钱,无论如何,指望自己永远比指望别人要更加可靠一点。

有的人认为可以依靠自己的孩子,但谁又能说得准呢?“久病床前无孝子”,有时候并不是子女真的不孝,而是迫于生活的无奈。

人终究还是得靠自己,儿女孝顺,能够给父母养老,只能说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老子之前一定要给自己留下这条后路,不然老了活受罪。“人到老年,要学会自私点,才能活得更幸福”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早早地做好安排,手头里要多存一些钱,有一个安稳的住处。不要到老了还居无定所、身无分文。

阅读全文

与暮年老人如何成就一番事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乌鸦孝敬父母的电影 浏览:593
养生堂三伏贴怎么用 浏览:960
怎样能让老年人轻快使用遥控机 浏览:498
孝敬特征 浏览:938
双运养生是什么 浏览:757
自己过长寿 浏览:676
600平养老院装修预算 浏览:552
武汉社保每月几号办理退休手续费 浏览:980
和50岁女人水多 浏览:220
煲中药养生壶和瓦煲有什么不同 浏览:38
如何给老人选雪地靴 浏览:129
婚姻法新规定如何判断父母出资 浏览:670
乡镇敬老院出院办理手续范文 浏览:643
哪个城市的养老发展最好 浏览:176
年轻靠父母年老靠子女怎么说 浏览:163
当父母如何教育女儿 浏览:732
个人养老金单位保险包括哪些 浏览:348
为什么社保转移只能转移养老 浏览:761
陕西榆林2020年养老保险交多少 浏览:751
幼儿园新生入园父母送什么礼物 浏览: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