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中老年人 > 唐山八十岁老人每年拿多少钱

唐山八十岁老人每年拿多少钱

发布时间:2025-02-11 14:16:07

⑴ 唐山市路南区对八十周岁老人补贴多少

唐山地区对80岁以上没蠢的老人每月补助50块钱。好像是唐山市都是一个标咐兄准。一枯简陪年600块钱,一年一发房放。

⑵ 唐山市开平区八十周岁的老人为什么领不到年龄补贴为什么要等八十二周岁才能领

高龄津贴发放标来准,原则上自按照各地低保标准、补助水平和发放对象的年龄实行分类分档发放,并随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低保标准变动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具体的发放标准由各地民政厅、财政厅按高龄津贴原则协商确定。
深圳
在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深圳的老人将收到一个礼包: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获200元到500元不等的现金补贴。根据深圳市民政局出台的《深圳市高龄老人津贴实施方案》,80至99周岁的户籍老人,每人每月发放现金200元;100周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获500元高龄补贴。高龄老人津贴以现金形式发放,定期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发放到以高龄老人姓名开户的银行账号。
陕西
记者7日从陕西省政府了解到,陕西将发放高龄老人补贴,80岁以上老人均可领取。 据了解,陕西省全面执行高龄老人补贴制度,从10月1日起,陕西80-89周岁高龄老人可享受到每人每月50元的生活保健补贴;90-99周岁的高龄老人,每人每月100元的生活保健补贴;10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每人每月200元的生活保健补贴。

⑶ 你参加过农村修公路,修水库,交过公粮吗还有哪些集体事业呢

参加过修村间路;参加过支脉河下游开宽工程,干了28天;参加过小清河、黄河防汛扶堤工程多次;参加本公社范围的大小工程不计其数;交公粮的次数就更多了,集体生产队时交公粮用牛车、马车往粮站交公粮、征购粮、提留粮;单干后交公粮时,都是麦季一次交清一年任务,每一年交一次,八二年雹灾,小麦减产严重,国家免了公粮。

咱农民吃苦受累,为国家作贡献,也是为自己的日子过的更好一点;要不是俺们出那些力、干那些工程,光旱涝灾害这两条,足以让农民受不了。现在好了, 社会 进步了,咱老百姓吃穿都不愁了;可是,俺们这一代人也快爬不动了。

凡是参加过修公路,修铁路,修飞机场,修水库,交过公粮的人,可以说他们的一生精力全部都是干的公益无私奉献的工作。理由是什么?

为什么说他们的一生全部干的是公益事业呢?因为是他们的一生劳动付出,无有得到国家任何劳动收入报酬,而是把自己的一生精力全部无私奉献给了国家建设。因为在改革开放以前,他们干的象修铁路,修公路,修飞机场,修水库,开挖新河流,心城市和工厂的建设都是自己带着吃的,和自己的劳动工具去干的,甚至劳动工具坏了都是自己修。

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他们的年龄也都是在三四十岁以上了,他们也失去了出外打工挣钱的机会。所以他们只有在农村继续种地生产粮食。可是做为他们种地生产出来的粮食价格,是国家一直撑握着,是根本无有劳动付出收入报酬的,甚至还得赔钱,也还是完全等于是干的公益事业劳动,无私奉献的支援着国家建设。

所以现在农村七八十岁以上的老农民,可以完全说他们的一生全部干的都是无私奉献的公益事业,这是无有疑问的事实。可是现在他们得到了什么?现在七老八十连生活上都无有个依靠的地方,还在田地里劳动,这就是这些老农民一生都是干的公益事业的铁证。

而今天,农民天天在网络上炫耀自己过去修公路水利交公粮等等所谓的贡献,并以此贡献而无赖无耻地向国家索取养老金,这是不合法的,也是不可能得逞的。

《 社会 保险法》已经执行了十多年了。社保法规定,累计缴纳养老保险费十五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所以说,交养老保险费是领取养老金的前提条件。

养老金与交公粮作贡献义务修水利没有半毛关系。

养老金不是发给交公粮的人享受的,也不是发给贡献的人享受的,更不是发给义务修水利的人享受的。养老金不是救济金,养老金只会发给交了养老保险费的人享受,让其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想养老,买社保。买了社保,就有养老。

概括起来说 ,我在农村修过路、栽过树、交过公粮、修过水渠修过水库 !

我在农村还没有进城的时候 ,曾在农村的生产队里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 ,你所说的这些集体事业的劳动,我也都参加过,这些所谓集体事业的劳动,都是当时的人民公社或者生产大队摊派到各个生产小队的义务劳动, 或者叫义务工 ,所说的修过路,就是修过那个时候农村人民公社时期的乡土路 ,那个时候修路,都是要用扁担挑两个大筐,把乡村公路两边深沟里的土挑到公路上铺路,路铺好了,还要在路的两边栽上树 ;至于交公粮,在那个时候,所有的农民都是要交公粮的, 最后到了减免农业税的时候,才停止了交公粮 ;修过水渠,修过水库,也就是所说的兴修水利 ,在在70年代以前,我们这个地方的农村是没有可以大面积灌溉的水资源,也就没有种植水稻了,后来,当时的人民公社组织修建了一条长达几十公里的人工渠道 ,把我们境内的饮马河水通过电灌站提升到这条人工渠道里,最后我们这个地方才开始大面积的种植水稻 ,至于说修水库了,当地大大小小的水库有几个 ,几乎年年都要修修补补的 !

那个时候如果有这些任务的话,就会分摊给各个生产小队 ,生产小队就会组织劳动力去完成这些任务 ,而且这些任务都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生产队为了完成这些任务,也都会起早趟黑的组织社员去完成这些任务的,任务完成之后 ,公社生产大队的干部还要去进行检查的。达不到标准的立即按要求补修补建,公社分配给各个生产小队的任务都是义务工,公社不给予补助。就是生产队给社员拿工分 ,生产小队接到任务的时候,也会根据任务的多少去委派生产队的劳动力 ,每一个生产小队的社员也都是按顺序排列的。这次需要十个 ,排到谁的名,谁就要参加,下次再需要十个,再按顺序排下去。排到谁谁参加的 !

离家比近的这些摊派的劳动 ,都是早去晚归 的,而家比较远的地方的摊派劳动 ,都是要带着行李卷住在当地的 ,也就是吃住在当地 ,当时农村生活水平是非常困难的 ,吃的基本是高粱米饭,菜也只能是吃着土豆白菜汤了,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 ,也是年复一年的 ,完成了当时人民公社或者生产大队组织的各种摊派劳动 ,或者也叫公益性的劳动 ,而我们都管这样的劳动叫出义务工 ,这个义务工只是对人民公社或者生产大队来说是义务的,而社员还是挣生产队工分的,这些修路,修桥,栽树,修水利,修水库的劳动,都是重体力劳动的,基本上都是要挑单子 ,虽然我在农村生产队劳动的时间不长,但是这些公益性的劳动我都是参加过的 !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

往事忆昔,,,,,,,,,,

挖过河耒修水渠,

修过公路交公粮,

为国建设流血汗,

才有祖国今富强

一个老农的心声径历,今已耄耋之年、如祖国需要,愿献身国家为国放尽余光,,,,,,,,,

我是74年高中毕业返乡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75年任大队团总支书记、民兵营副指导员,先后带队修筑过洮突路、洮白路、察尔深水库、创业水库、团结水库、一支干渠、二支干渠……。那时每个劳动力每年5个义务工,超出部分记工分,挑土方每3(立米)/10分,我负责任务分配、验方、组织领导、后勤保障等方面工作,挣综合分。实行军式化管理,公社设团部、大队设营部、小队设连部,工程账目每天上报。伙食相对家里要好些,一天一顿大豆腐,一顿馒头,半月营里杀一头猪分给各连。这是出民工的诱惑力。生产队每年都要交公粮,歉收年景还得吃返销粮。每人每年定量360斤毛粮,不够吃就瓜菜带。那个年代就是讲“一大二公”,国家施行“剪刀差”,农民确实为国家作出了很大贡献!

您是要捜集写回忆录的素材吗?还是要为那一代人争取一些经济补偿?您所提到的这些集体事业项目,我都参加过。

但是,我知道,不会有什么意外惊喜落在我头上,我做梦都没有梦见过。

我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

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期,冬、春季没有闭着的时候。我参加过平整土地,挖田间排灌渠,毛渠。大片的田野都做到了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适合机械化作业的高产良田了。

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我参加过修建战备路的工程(杨玉公路)。参加过铺设输送石油管道的开挖工程。参加过修建津围公路的工程(大杨各庄段)。

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我参加过两期为海河配套的开挖河流的工程(一次在千米桥,一次在北大港附近)。参加过在本地开挖排灌河渠三期,都是在冬季施工的。

参加过修建通往林南仓煤矿的铁路工程。以上所有工程都是人工进行,挖土,推土,人山人海上上下下不停的干。打基础也是人工砸夯,劳动的号子响彻工地,所有工地现场,都是彩旗飘荡,壮观无比。完全是一幅幅充满生机,奔涌洪流的彩色画卷。

那个时候去修公路、铁路、挖河岀工,都是生产队记工分,有的远道工程,生产队给一些粮食补助分到家里。有的工程分段给各大队的,大队再分给各生产队,以生产队为单位施工的工程,伙食会搞的好很多。一天三顿大米白面,中午或多或少都有肉吃。在工地附近搭工棚,社员们吃住都在工地(一九七一年至一九七六年的事情,我二十岁上下所经历的)。

交公粮在生产队时期,都是集体去公社粮库交公粮。生产队把晒干的麦子或玉米或杂粮灌进麻袋,装在几辆胶轮马车上,几个车把式啪啪的甩响了长鞭子,交公粮的车队就直奔公社粮库。有时,每辆车上还会插上红旗,这叫欢天喜地去交爱国粮。

后来分田单干了,交公粮一般都是小双轮车了,有人力拉车去的,有毛驴拉车去的,总的来说每户都得交,但没有了生产队时期的那么大的声势了。我就是套着毛驴车去的,整整用了一天时间才交完,年年如此。直至国家取消。

参加过修公路,修水库,哪时侯,人们干活确实有热情,干劲十足,虽然,哪时生活比不上现在,挣的是工分,但有一种愚公移山的精神。

交公粮,哪是每年夏收,粮食凉晒干了后,首先完成的任务。

我是五八年春出生的,三岁多时成了“劳改仔”年少青春遭遇了许多艰难困苦,上小学也是断断续续的,才十一岁就辍学参加生产队劳动了,十六岁时被无情剥夺了升学权利,又回到生产队集体劳动争工分,当时只给六成工分,即成人得十工分,我只得六分,我发现,我做的比大人卖力,做的多,做的快,做的好,持别此一些老人妇女做得又多又好,却只得六成工分,心里很不服气,可我是“黑五类儿子”,又说不得。后来发现,当时兴大会战,都要抽生产队里的人去参加,许多人不愿去,怕辛苦,又要离开家。我却很想去,在无人争去之大,为了凑够名额,生产队就让我参加了,参加大会战,争工分是会得全队最高三人平均之工分的,对我而言,很有好处。而参加大会战,要离开家,是有钱粮补助的,虽辛苦,但每天有饭有肉吃,我过了苦日子,这也是于我大利的,重要的,我离开生队,不必被人小看及欺负了,我有机会在外面,可接触更多人,见更多世面,长更多知识。

我首先参与的大会战,是筑赤水水库。当年正是年后仲春春耕大忙时,上面分派到生产队的指标是六人,每天工作任务又是具体到人的,如南郭吹竽一一凑数是不行的,完成后即可休息,生产队里先报名,多人报名想去,解决办法有二,一是队干评议选出,一是抓阉决定,这次正好六人报名,既不用评选,也不用抓阉,要是七人报名,以评选定,便轮不到我。

赤水近县城,当筑赤水水库大会战,是举全县之力,由全范围内用轮流规时法,依计划抽调各生产队强干,是突击战,时间不长,快则十天,迟则半月。当时由大队干部率领各生产队人员包车前往,住的简陋工棚,食堂以公社为单位,统一安排,半军事化管理,天才亮就开工了。我生产队分的都是担泥填坝,每人每天九十担,从山坡上担到坝面,距离不少于百米,约有百五米,一担来回就是三百米,下坡上坡,如此反复,每担一担,倒后给一纸条,盖有专章,担够任务后将纸条上交记数,铲入筐的泥是有专人干的,帮我铲泥的人好,见我年小,没有铲太满。我是初生牛犊,十分卖力,走的快,完成的也快,但感到特累。

七六年我参加大会特多,参加过万亩竹林,万亩杉林大会战,参加过千亩平原大会战,锄山挖岭,开田开地。参加过微波站公路大会战,唐山大比震那时也在参加大会战,毛主席逝世时,我正是在参加石壁微波站公路大会战。之后,参加了农建团,农建师,参与了修公路,筑水电站大会战,八一八二田地承包到户后,还要交公粮,责任到户后,我还交十几公粮。后来我当老师后,曾多次带学生到赤水游玩,忆惜当年的艰辛。

这个问题是老调重弹,先有人提出你父辈参加过修路,水库,交公粮吗?现在又提出你干过吗?

凡是60年代前岀生的人都干过,经历最多的是我们的父辈,祖父辈,可他们已走了。现存极少人数,大多数是50年代的人。

由于那个时代工业落后,没有机械,一切活路全靠肩挑背扛,所以参加修水库修路是每个人都应参与的,别人我不知道,但我们小队都给了工分。至于交公粮从古至今都有,叫皇粮国税,边疆军人守卫我们的安全,上层为国操心,科学家为国争光,各行各业为国出力,我们平民应该交公粮的。

⑷ 以后养老靠谁

公有制国家, 社会 财富集中在国家,土地矿山,石油煤田通通国家的。单单一年卖地赚多少钱?

国家养老合情合理。钱少少给,钱多多给,不患寡而患不均。

人民作为国家主人,有权力这样要求。

靠谁都不靠谱,只有靠国家靠政府靠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只有国家富强老百姓安居乐业,大家的养老才能有保障,养老的水平才能逐年提高养老的生活才有着落,饮水不忘挖井人大家千万别忘了“挖井人"。

中国目前养老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难,O1,为什么我们养老靠谁?靠谁都靠不住,为什么?中国目前因房价高结不起婚的人,因生活压力大不愿结婚的人,还有很多不愿结婚的不良因素,导致了中国人口下降的因素再不断上升,O2,再加上目前全国离婚率不断在攀升,为什么这些不良问题再层出不穷呢?因为都是房价高失业率高惹的祸,这是全国光棍不断增加和养老问题难以解决最根本的问题?O3,为什么养老谁都靠不住呢?①,就农村八十岁以上老人来说吧?每月几百元能养个老?还不是再靠儿子吗?②,六十岁的老人的老谁来养?最后还不是再靠儿子吗?③关健全国目前光棍人群如此之多,他们因房价高结不起婚,更谈不上生子,他们的老谁来养,怎么养,你记住这样一句话,你过的比谁都幸福,《好事不找你,找你没好事,》。我看只有一个办法,借自己年轻多挣点钱,把钱看紧点,用自己的钱养自己的老,谁都靠不住,养老只有靠自己!

要说以后养老靠谁?

我认为靠谁养老都是假的。有人说:靠国家。你自己不交养老保险,国家会拿出钱来给你养老吗?有人说:靠儿女。孩子们所处的时代是,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房贷车贷教育费几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如果父母再靠孩子们来养老,可能不现实,父母也不忍心。

我认为靠谁养老都是假的,只能靠自己,因为靠山山会跨,靠水水会流,罪人人会跑。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早作养老打算,积极主动的去把养老保险交起,努力打拼,多挣些钱除了帮助儿女外,适当留有余额,当我们老了用来备用。那时每月多少领点养老金,自己也存着一些钱,心里才踏实。所以靠谁不如靠自己。

归根结底,还是要靠自己。

未来60后,70后养老,可能都要靠自己了,基本上60后,70后都是一个孩子,现在基本上都是90后,00后了,这样的情况下,可能养老指望孩子就比较困难了。

现在 社会 竞争这么激烈,赚钱也是越来越难,90后,00后,可能会面临更严峻的竞争。而且现在我国正在研究更多的高 科技 ,未来可能工作难度会越来越大,工作时间也可能也会越来越长,这样的情况下,可能未来90后,00后也很难有很多的时间来陪伴60后和70后了。

这样的情况下,60后,70后等只能是靠自己了,更需要及早开始准备。

1、多存钱

未来养老,关键的因素还是在钱上。如果存的钱越多,那么到自己养老的时候,就会稍微宽松一点,就不会给儿女造成更多的经济负担。

因此,现在60后,70后,还是要尽量想办法多存钱,也要想办法通过合适的投资理财多赚钱,这样未来养老的时候,就会更加的轻松一些。

2、锻炼身体

身体很重要,一定要积极锻炼身体。如果提前准备,平时就经常锻炼身体,身体 健康 ,那么自己的老年生活可能质量更高一些,也不会遭受很多疾病的困扰。

因此,多锻炼身体,可能也是为自己的老年生活做更多的准备了。

3、未来 科技 发展,也可能提供更多的便利

现在机器人已经出现了,未来也可能会出来高智能家务机器人,如果未来十几年能够研制成功的话,可能也会让很多人的养老生活过的更好。

高智能家务机器人未来不仅能够语音交流,而且还可能能够做饭,还能够搀扶老年人走路,这样就可能让老年人的生活过的更好了。

因此,未来 科技 发展,高智能家务机器人出现,也可能让老年人的生活过的更好。

最近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养儿防老已经成为一句空话。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些儿女不仅不给老人养老,而且啃光老人一生的心血后,对老人不闻不问。

不过,关于老人养老问题,党和人民政府已经高度重视,对当前我国老年人养老难的问题,在政策上作出了一些明确的规定,如加快推进养老制度的改革,大力建设养老院,一对一养老服务等。所以,我想,以后我的养老就靠政府了。只要 社会 主义的中国政府在,我坚信,我们老年人养老不会有问题。

还是愿意遵从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与公序良俗一一养儿防老!!!

以后养老靠谁? 感谢好友的提问,给了我一个表达看法的机会, 看法如下,

一,我本人认为,今后养老问题, 一部分靠 社会 大环境的养老能力的普遍提高, 而另一部分则是靠家庭,靠子女!如果完全脱离子女照管老人,全部养老问题靠 社会 ,这样就会给国家带来极大的麻烦的!特别是后期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照管问题,这是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养老金的问题都是次要的问题了!

二,如果,养老不把家庭带上,将来就会有很多人不生子女的,这样就会给 社会 带来巨大的灾难的! 社会 本身就是承上启下的, 如果大家都不生养后代,将来人类就会走向灭亡的! 大家担心不担心,反正我是有这样的一个担心的! 一个 社会 的养老问题,我们把它比作像一棵大树, 社会 是树干,家庭是枝叶,这样这一棵大树才能生机勃勃的! 所以,我认为,今后的养老问题, 社会 ,和家庭需要统筹兼顾才是最好的选择的!今后,还是强调大家要生育两个孩子,人类的繁衍生息,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才能生生不息的!我就回答到此,谢谢!

有养老保险这人靠养老保险 ,没养老保险的人就得自己解决养老问题。

养老保险高的人 ,可以衣食无忧 ,不给儿女增添负担 。可以自己在家养老 ,也可以入住养老院 。话又说回来了,养老保险低的人 ,基本都是在家养老 ,在身体好的情况下 ,有的人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以获得额外的收入 ,具体做什麼就根据个人的情况了 。在唐山有不少环卫工人是退休的人员 ,其他地区我就不知道了。

农村人多数都没交养老保险 ,到老的时候只有依靠儿女和田地养老 ,这是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 ,农村地区交养老保险的人员还是比较少。

农村老人的现状是身体好多数都自己过 ,种几亩薄田 ,经济状况非常不理想 ,日过的比较拮据 。儿女孝顺能多帮助父母一些,碰到不孝顺的儿女,老人只有伤心落泪 !

父母能养育儿女长大 ,有没那些没良心的儿女却养我不聊父母 ,可怜天下父母心 !父母的恩情永远报不完 ,中华民族有孝敬父母,孝敬老人的优良传统 。如果人人都孝顺 ,那麼农村老人就可以安度晚年了 !

农村人如果有交养老保险的意识,将来养老就给儿女减轻了许多负担 ,这才是未来农村人养老的一个好办法 。即使到了不能动弹那天儿 ,有养老保险支持,也不用害怕没人照顾。遇到最糟糕的情况儿女不管 ,可以用养老保险这个钱雇人照顾农村老人 。

综上所述 ,养老保险才是今後人们养老的主要依靠 。即使不上养老院 、敬老院等场所 ,自己居家养老 ,有养老保险也是很幸福的事情 ,养老保险是养老的依靠 。

⑸ 老年人娱乐项目

娱乐项目有以下几种,下面分别介绍一下:

1.广场舞是老年人非常喜欢娱乐项目

夜幕降临,各地广场上有很多中老年人,他们忘情跳着广场舞,舞姿非常优美,乐曲非常欢快,这是他们一天最休闲、最惬意时候。

很多老年人喜欢广场舞,原因是广场舞非常简单,容易学习,而且跳广场舞成本低,一双舞蹈鞋,一身运动装,就可以跳广场舞了。

每年我们这个地区还组织广场舞大赛,老年人更喜欢参与,跳广场舞不但陶冶了情操还锻炼了身体,是一项非常好运动。

文章图片1
2.戏曲是老年人喜欢娱乐项目

我所在地区为唐山地区,我们这里老年人非常喜欢评剧,他们每天都聚集在社会文化活动室唱评戏,那一板一眼非常到位,每年社区还组织戏曲演出,他们穿上戏服、带上凤冠,非常投入演出,看得也非常认真,这种娱乐形式深受老年人欢迎。

文章图片2
我们这里有一个老年人,已经八十多岁了,她酷爱戏曲艺术,每天都唱戏,现在她身体非常健康,她说:“通过唱戏,身体好多了,精神也愉快了。”

3.门球运动是老年人非常喜欢娱乐项目

门球是在平地或草坪上,用木槌击打球穿过铁门的一种室外球类游戏,又称槌球。门球是高尔夫球与撞球混血儿,不但规则简单、轻松有趣,而且可以激发脑力、促进身心,是目前时下最经济实惠、老少皆宜新运动。

我们社区有一个门球场,社区老年人每天都来这里玩门球,他们经常学习球艺,还组织两个队进行比赛,社区门球场经常传来老年人开心笑声。

这项运动适合中老年人,不但锻炼思维还能够提高记忆力。

文章图片3
4.各种棋类

老年人喜欢跳棋、军旗、围棋,我经常看到公园角落里,一些老年人在跳棋,非常忘我,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增进了友谊,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文章图片4
一个老年人都九十多岁了,经常玩军旗,现在他的思维敏捷,这与他经常下军旗非常有关系。

总之,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老年人辛苦了一辈子,退休后有时间了,多进行一些适合自己的娱乐项目,丰富自己晚年生活。

⑹ 83岁老人,苦练楷书70年,为什么被称为中华第一楷书


张瑞龄一直都非常的谦虚,他一直觉得自己只是一个“书法爱好者”,并没有人们口中那么厉害。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他的书法历程和书法作品中感受到他的性格,感受他的大家风范。张瑞龄就像他的楷书作品一样,治学严谨而又谦虚温润,他热爱中国的传统文化,热爱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和我们光辉灿烂的历史。

他不仅仅是一位书法家,也是一位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者、领路人。张瑞龄老先生的作品以及为人都是我们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瑰宝,也是我们学习借鉴的楷模,更为时代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阅读全文

与唐山八十岁老人每年拿多少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老年人个性 浏览:378
重阳节的承诺卡 浏览:755
长寿到彭水汽车 浏览:254
老人机米键解锁在哪里设置 浏览:721
退休职工享受公会福利吗 浏览:643
长寿健身功 浏览:366
父母都不抚养孩子抚养费应给多少 浏览:529
进老年大学学习的好处 浏览:647
属猪男长寿吗 浏览:221
西安碑林老年大学地址 浏览:525
说老人家长寿 浏览:99
南油老年大学 浏览:21
重庆长寿区城中城项目 浏览:496
园区户口市区缴社保在哪办退休 浏览:392
社保退休那么多钱 浏览:542
老人见晚辈多少见面礼 浏览:266
杭州市余杭区企业退休 浏览:453
天津老年人一日游 浏览:736
农保老人钱现在一个月拿多少钱 浏览:538
老年人起红疹是什么 浏览: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