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0岁以上的人还适合做深蹲运动吗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50岁以上的人群还适合做深蹲吗?
答案是:适合。
俗话说的好:人老先老腿,腿部训练不仅适合年轻人,而中老年比年轻人更需要腿部训练,而深蹲就是锻炼腿部的一个黄金动作。
(一)深蹲可以提高骨密度
像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骨密度是在逐年下降的,所以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状态。
而据相关的研究表明:深蹲是可以有效的提升我们的骨密度。
(二)深蹲可以有效的锻炼我们的腿部肌肉
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们的肌肉流失也越发的严重。而深蹲呢,可以有效的维持甚至是增加我们的肌肉量,也就是所谓的“增肌”了。
你要知道每增加1磅的肌肉我们的基础代谢会增加50-70Kcal。而你要知道,我们变老就是因为代谢降低了,当我们的代谢增加,我们的衰老速度就会减慢。
(三)深蹲可以提高我们的睾酮分泌
虽然说这个话题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的争论的,但是根据我的亲身实践,对我来说是有效的,而且明显能够感觉得到。
毕竟俗话说的好:男人不练腿,迟早会那啥。
码字不易,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给我一个赞吧。
50岁的正是出于机体功能发生逐步的退化的阶段,需要一定的运动量来增强机体的机能,如心肺功能/骨骼以及不同部位的肌肉,而有氧运动主要增强心脏和肺的功能,对于肌肉力量尤其是腰背的肌肉力量相对差一些。但是50岁的人钙质已经开始逐步下滑,并且肌肉也开始松弛,如果不加强运动,那么对于骨骼的保护以及身体的 健康 状况和衰老程度都有很大的影响。适量的运动就能帮助缓解这些问题,而深蹲运动其实是项综合型的运动,对于提高腰背部的肌肉力量以及臀腿的力量,都有十分好的效果。
其实深蹲运动是一项十分适合年龄大的人做的运动,不但能够锻炼肌肉力量还能够锻炼平衡力,对大脑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深蹲的效果虽好,却也存在一定风险,很容易引发膝盖的损伤,深蹲的动作一定要标准,练习深蹲时也要注意循序渐进,刚开始练习深蹲时,很多人的平衡力不好,因此可以先尝试一些高抬腿走路,练练平衡感以及灵活度,再进行尝试靠墙静蹲,运动时要量力而行,如果肢体已经发生疾病的人,建议旁边有辅助扶持的地方,避免受伤。
那么深蹲很多人都说最标准的深蹲动作膝盖不要过脚尖,但是对于刚开始练习深蹲的人来说,膝盖稍稍过一点脚尖时没有问题的,可以慢慢做调整,但是深蹲时的臀腿动作一定要规范,是向后坐而不是向下坐,深蹲时应该先送臀,再向下,腰背挺直。做完深蹲后应该是臀腿发热,如果发生膝盖酸痛那么动作可以判断为不够标准,如果找不到感觉,也可以先从坐凳子再起来开始,坐凳子肯定是先送臀部,保持腰背挺直,慢慢就能找到感觉了。
在健身房我经常可以看见那么两个、有时候是三个的老头老太太在玩儿单杠和哑铃。他们精瘦但是有肌肉,目光炯炯完全不像同龄人,他们已经有65+的年岁了,但是把玩力量锻炼却很溜。
一般人在18岁—65岁之间会失去50%的肌肉,现代人因为生活习惯关系肌肉流失率更是越来越年轻化,在健身房还不如几位老人家的年轻人比比皆是,所以锻炼是不分年龄的。
深蹲是个复合动作,涉及到的肌群也多,所以才说它是练腿练臀的王者动作,但是到了一定年纪骨质日渐疏松,所以做深蹲时要比年轻人更加注意才是。
第一,要注意本身的身体情况。
平时有没有锻炼基础?膝关节有没有损伤?有风湿病关节炎之类的疾病吗?等等, 如果膝关节还在疼痛不建议做深蹲,等到没有疼痛感时再逐步的、慢慢的加强做,有计划的做深蹲等腿部练习对日渐萎缩的肌肉和关节的疼痛都有缓解作用。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
第二,是要注意深蹲的正确动作。
深蹲发力的感觉初学者不太好掌握,弄不好就会损伤膝盖。膝盖要和脚尖的方向一致,大腿平行于地面慢慢的往下往后坐,注意是向后,挺胸收腹,眼睛平视正前方。 起来时要臀部发力而不是大腿。如果刚开始练习可以不用坐太低,先找到臀部发力的感觉比较重要。
这个问题,正是50多岁的人,想做深蹲、可又怕身子骨承受不了的顾虑。
50多岁是一个“病找人”的阶段。因为,身体器官、各个功能都在退化,身体这疼那热的大小毛病慢慢找上门来。
50多岁了,适不适合做深蹲,首先得看身体有没有疾病;其次要看骨关节是否 健康 ;最后还要看有没有运动基础。
这些都搞明白了,才能决定适合什么样的蹲?是深蹲?半蹲?还是浅蹲?完全不能蹲的,基本上残了,另当别论。
【一】 健康 评估。
50多岁了,身体 健康 吗?有过心脏病、高血压、哮喘等病史吗?
如果没有这些毛病,那么恭喜,你可以深蹲,可以负重深蹲,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蹲起。只要你体能和骨关节能承受的起,就没有太大问题……
如果有其中的一种或二种,那么,你就是健身的特殊人群。
只能做无负重的半蹲或浅蹲,避免深蹲。或是手扶固定物体的蹲起,且速度不能太快。
最好是身边有教练保护,方能安心训练。
因为,负重深蹲时,会有短暂的屏气发力瞬间。心脏病、高血压人群绝对不适合。
对50多岁,又有疾病的人来说,运动安全,是要放在第一位的。生命珍贵,且练且珍惜……
【二】 体位评估。
如果发现50多岁的人站不直,或双肩不在一个水平面上,那很有可能是他的腰椎或脊柱有问题了。
真有腰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等问题,那你可得小心了。因为,深蹲不可避免的会给它带来压力。特别是负重深蹲,腰部、脊柱压力更是凸显。
建议,选择对脊柱,腰部压力相对不大的箭步蹲,或在固定器械上完成腿部练习。
切记:练深蹲,护腰皮带一定扎紧再扎紧,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点,膝关节、踝关节怎么样了?受过伤吗?半月板完整吗?髌骨是不是已开始软化?
如果腿有问题,那么,康复训练必不可少。靠墙静蹲,坐姿腿屈伸,跪姿单腿屈伸,提踵,大腿外展和内收等等动作,均可以起到康复的作用。
同样,运动装备必不可少。无论是深蹲,半蹲、浅蹲,练前一定戴上护膝。重要,重要,重要。
【三】 体能评估。
之前有过运动吗?都做过什么类型的运动?现在的运动能力又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以上这些问题,可以在运动前,做一些简单的测试。
比如:台阶测试看心肺功能好不好,仰卧起坐看核心力量好不好,身体柔韧性,平衡能力等测试,都会帮助你来确定自己能否深蹲,提供参考。
如果,有运动基础,且一直保持着这种运动能力。那么,深蹲对50多岁的人来说,只有想不想做,没有能不能做和适合不适合的事儿。
如果,之前一点运动基础都没有,身体的协调性,稳定性及心肺功能都不是太好。那么,就要从基础练起了。
首先,要慢慢提高心肺功能。因为,深蹲是需要强大的心肺功能来做保证的。
其次,要加强核心力量训练,提高核心稳定性,深蹲的安全才有保证。
最后,才是尝试学习标准的深蹲动作。
动作做标准,动作一定要做标准,动作必须做标准。否则,受伤在所难免。谨记。
以上说了那么多,是不是感觉到,适不适合做深蹲,其实跟每个人的身体状况有关,跟年龄的关系似乎并不大。对吗?
为了进一步帮助50岁以上的人,打消做深蹲时的心头顾虑,燕子教练再讲二个身边事听听……
目前,燕子教练带的学员当中,年龄跨度从中学生,到六十多岁的大爷大妈。(当然了,燕子教练本人也是老太太级别的人。)
他们从开始的不敢蹲,不会蹲,到后来的深蹲,负重深蹲,每个人都有突破。
怎么做到的呢?
有一对三十多岁的小夫妻,双双髌骨软化。上楼梯腿疼,下蹲时腿疼,加上没有运动基础,一直都很抗拒蹲腿一类的动作。
于是,燕子教练就搬来方箱,调整高度,在略低于骨盆的位置上,让他们连续的坐下,站起……
他们发现,只做几个时没什么感觉,但是连续做到10个、20个以上时,就有点气喘吁吁了。
再往下做,肚子不收紧就根本站不起来。 坚持了一段时间,随着他们体能的提高,方箱的高度却在慢慢降低。
最后离开方箱,完成徒手深蹲,再完成小负重深蹲……
还有一位65岁的大妈,之前练了有十几年的瑜伽,发现基本上没什么长进。但凡遇上力量形的高级动作,她根本无法完成,十几年如一日。
接触到肌肉的力量训练后,不到半年时间,再返回到瑜伽课堂,她惊喜自己原来做不了的体位动作,竟然轻松搞定。
究其秘籍,就是练习对综合协调能力要求很高的半蹲、深蹲。
在健身会所,谁都知道有一个比小伙子都能练的老美女,受到大家的尊重。
说到这,是不是心里踏实了很多呢?50岁以上的人,想练深蹲,就开始行动吧。燕子教练祝福你们。
50岁以上,深蹲与否,还看个人!(感谢邀请)
50岁是一个健身的分水岭,因为身体激素分泌改变,新陈代谢减缓,肌肉、骨骼、关节功能逐渐减退,但还算是中年,也还适合中等强度的运动……因此,50岁以上的人是否适合做深蹲,还是要因人而异!
深蹲本身和年龄没有一毛钱关系。
只是随着身体的衰老,你在做深蹲以前必须确认以下几点:
1.你的腰椎,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是否完好。
2.你的心脏是否 健康
3.是不是没有骨质疏松
4.韧带柔软程度是否达到中等水平
以上几点正常,放心去蹲,不要停。
反过来说,如果以上几点做不到,那片20岁也谨慎做深蹲,尤其负重深蹲。
否则分分钟会驾崩。
年龄偏大的老同志,深蹲训练没有基础的话,情从徒手深蹲开始。
全身适应了深蹲的节奏感,再尝试负重。
千万千万不要受伤。
因为人的年纪大了以后,绝对力量的衰减有限,但是受伤恢复能力大幅下降。
所以一定要稳。
此外还一点提示:有条件尽量使用史密斯架进行训练。
尽管动作幅度受限,但是安全系数最高。
希望各位老前辈都小心驶得万年船!
我61了,能不能做深蹲?这要看个人本身身体情况,我原来身体没什么病痛,但也没什么体力,走不过三公里,跑不了两百米就体力不支了,。
后来学习做深蹲也做了几年了,开始每次只能做15个,做三组,现在可以一次做60个,做5组(不是每天)。
我有记录,五年多,一共做了20多万个,平均每天做122个,腿部力量是强了很多,也没什么副作用,走过30公里不费力,(可以带着口罩走),只是单做深蹲太局限性了,现在加做箭步蹲,踮脚和高抬腿走。
不求达到什么水平,也不天天练,但也不间断两天。大约每月练20多天吧。
当然适合了,只要你腿没什么毛病,任何年龄都适合做深蹲运动。 无深蹲不翘臀,深蹲尤其适合中年4、50岁以上的女人。因为女人到中年,身体各方面功能下降,尤其是臀部下垂,看起来特别不好看,所以更年期的女人更要练习深蹲运动,长期坚持,使臀部肌肉紧致上翘,塑造完美臀形,这样看起来更年轻 健康 、有活力。
我本人就一直练习深蹲,10多年了,当时也是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臀部变松弛,本来年龄大了,容貌变老,这谁都改变不了,但身材可以改变呀,就是通过运动使身材完美,还能显得年轻些。
女人最重要的两个部位,一个是腰,一个是臀,如果你腰臀比例比较好,那你看起来就是年轻。于是我练深蹲,使臀形完美。我最开始是徒手深蹲,每天做50个,做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的臀部肌肉真的变紧致了,我很高兴,继续练,后来我就增加,每晚做100个,有一段,我的动作可能做的不太对,膝盖有些疼,于是我就找资料,上网查,怎么做才正确,不伤膝盖,原来应该是下蹲时向后坐,不是向下做,而且要腰部挺直,动作慢一些。于是我按这个方法做,真的膝盖不疼了。
最近这几年,我又用哑铃负重深蹲,每天做50个,效果更好,不但锻炼臀部,对腹部肌肉也能锻炼到。不过负重时
重量不要太大,6公斤左右就行,因为我们不是专业运动员,所以就是稍微练一下就行,不用太拼。
坚持练10多年,不敢说我的臀形十分完美,但真的是一点不松弛,紧致上翘,尤其是穿牛仔裤时更能看出效果。真的在我这个年龄臀部肌肉还这么紧致,我真的很高兴,证明我这10多年没有白练!
所以,只要你腿没什么毛病,不管你多大,都可以练习深蹲,只要做的时候不要蹲太深,动作要准确,多不能做,就少做,适可而止,就不会受伤的。
只要你坚持每天做,不管你做多少,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做总比不做强!
关键是看自身情况。
深蹲运动是力量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需要比较好的身体 健康 状况以及一定的运动基础和运动习惯才可以进行,与年龄的联系不大。这也就是说,五十岁以上的人完全适合做深蹲运动,但是你必须具备深蹲运动的身体条件和耐受能力。用句最简单的话说,你的身体受的了,你就可以训练。
如果以前没有比较扎实的运动基础,建议从少到多、从慢到快、从低到高、从弱到强,逐步进行适应性训练。人的身体会逐步适应运动要求,耐受能力会越来越强,从而适应深蹲训练的需要。
当然,如果你的身体存在潜在的损伤,不适合大运动量的活动,也不要强逼自己。如果有运动不适,建议咨询医生和专业人士,以决定是否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训练,以及是否可以增加训练量,提升训练强度。
1、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话不能深蹲。
2、有腰椎间盘突出或者膝盖有关节炎的不能深蹲。
3、如果要练,可以尝试半蹲或者靠墙静蹲,以轻量训练试水,循序渐进。
4、如果目的是下半身康复训练,可以考虑去专业医疗机构。
5、如果目的是强身健体,建议从广场舞开始,再慢跑,瑜伽(柔韧),再到力量训练。
2. 老人肌肉少所以容易摔倒,怎么增加老人的肌肉
老年人因为身体各类功能较年青人减少较多,应用不适宜高韧性长期的健身运动,为了更好地提升肌肉组织力量,可以适度开展慢步走、游水、骑单车等,但应防止长跑比赛、爬山、爬楼健身运动,由于这种健身运动对膝盖骨损坏比较大老年人假如要提升肌肉组织,要适度的实现一些减脂的体育文化锻炼,可是还要留意合理安排时间,多吃一些含有优质蛋白的食材。例如平时可以合理的开展腰后背的作用锻炼,例如拱桥式健身运动,小燕飞。
跌倒发病原因关键分成内部原因和诱因,内部原因就是指与老年人自身有关的缘故,包含老年人的均衡能力、认知功能、身体病症情况,一些药品危害等。乃至老年人的心态,如迟疑、担忧、压抑等都会提升跌倒的风险性。诱因就是指与自然环境相关的要素,如木地板跑偏,光源不够,没有护栏,安全通道上面有阻碍物等。室内楼梯是老年人普遍的产生跌倒地区,第一部和最后一步阶梯,通常是最风险的。
跌倒通常是多种多样要素交错的结果,与跌倒有关的视觉识别系统,主要是老年人视觉效果调整能力变弱,视敏度的降低,融入变弱,对光线承受变弱的。英语听力作用,讲话辨别不清。主动系统软件反应慢,味蕾的降低。
3. 65岁男人能做多少俯卧撑
65岁能做俯卧撑得数量要根据自己体质决定,不建议老人做太多。初学者练习俯卧撑可以进行两组,每组15到20下;有一定基础的运动者则可做3组,每组20下;高水平人士可以尝试4组30到50下的俯卧撑锻炼。
4. 老人不宜练站桩吗为什么
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角度来说,老年人不宜练站桩。因为老年人经常练站桩,会导致脚站在一个位置不动,不利于脚部穴位,也不利于腿的发展。
事实上,练习立桩的情况应该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定。毕竟每个人的身体健康都是不同的,所以每个人都能承受不同时间的立桩练习。有时,适当的立桩练习对老年人的身体也有好处。因此,对于练习立桩的情况,应该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看成一个整体,但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我们也应该控制好立桩的时间。
老年时,往往会出现筋骨不松,也经常出现僵硬、手脚僵硬的现象,而这些都是老年人的现状经常发生的,而老年人经常练习站着扎堆,会导致脚站在一个不动的位置,不利于足部穴位的形成,不利于腿部的发育,可以说,从老年人的健康角度来说,老年人不宜练习立桩。
5. 肌肉和衰老有关系不想衰老变快,老年人该如何正确锻炼
蛮好的问题。
人衰老,肌肉骨骼的衰老占了很大一部分
肌肉衰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造成肌力和肌耐力的下降。 25岁之后,每10年肌肉量就会下降3%~5% ,这主要是运动量的减少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神经系统使用率的降低, 50岁之后,肌肉质量则会急剧下降,每10年平均为5-10%的流失率, 60岁左右时,如果没有任何的力量训练,每年可能会流失大约0.5公斤左右的肌肉。
骨骼密度
骨密度流失的更加厉害,大约每10年就可以减少30%左右。 骨密度的减少,增加了骨骼的疏松程度,由于骨质疏松导致老年人的脊椎更脆弱而背部弯曲,形成驼背,导致行走困难,给生活带来极大碰闭不便。女性则面临着比男性更为严重的骨质疏松问题。
骨骼与肌肉随着年龄增加而流失,不仅仅会让日常生活活动更加困难,同时也增加了跌倒骨折的风险,尤其是髋关节的损伤会立即降低身体机能。
老年人如何正确运动
第一,评估
任何老年人的运动前,都需要进行身体的评估,无评估不训练。 老年人不同于年轻人,评估很重要。
第二,运动
力量训练至关重要,肌肉的流失,导致了骨骼密度的下降,从而导致了衰老和一系列骨折的发生。 因此,力量训练,无论男女,特别是女性,更应该重视起来,力量训练能够延缓骨骼密度的流失,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平衡协调能力,防止跌倒。
除此之外,还必须 增加有氧耐力训练,可有效降低静息心率,心压和血脂情况也会得到改善, 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心脏负荷更轻。
有氧训练与力量训练相结合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延缓衰老的发生。
第三,强度
大部分的老年人, 每周应该进行5天,第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训练, 包括快走,慢跑,登山,游泳等。以及 每周至少两次的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刚开始以自重训练为主,以蹲,拉,推,举的动作模式为主。建议每次力量训练,使用8~10个动作,重复10~15的量进行训练。
还有得平时多 进行一些平衡协调能力的训练,练习平衡能力,防止跌倒。
老年人在训练时,安全第一,循序渐进,还要特别注意渐进式的热身和冷身,确保关节活动度和灵活性充分伸展,以免受伤。
除了运动外,还要特别注意饮食,休息和心态的调整。
单纯的运动只是生理上的改善,还不足够有效的延缓衰老。
第一,饮食
合理膳食,科学饮食,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指导。 不建议乱吃补品中药,自我调理等。食补是最能延缓衰老的方式。
第二,休息
睡眠的重要性,对于老年人无比重要,身体大部分的恢复都在睡眠中完成,加上力量训练比较疲劳, 因此,好的规律的睡眠重要。 不仅仅是睡眠,外出徒步, 旅游 ,也都是一种放松和休息。
第三,心态
决定衰老的最大因素,或许就是心态了。 人老心不好,保持好心态重要,凡事看开一点,看淡一些,心态不急不燥,平平和和的,比什么都强,这也是抗衰老最大的资本。
以上,希望可以帮到您。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肌肉和衰老有直接关系。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肌肉会出现老化,这是自然规律;但人们认为自己已经老了,不愿意去做“适当的”运动而导致肌肉加速老化这是问题的另一个方面。
生态学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做用进废退,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如果不运动,肌肉都会老化。如果不想衰老变快,老年人只有一个办法:运动;至于如何正确运动则见仁见智、因人而异。
根据我的经验,在中老年人中间,人与人的运笑厅裂动能力差别也是蛮大的,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 体育 锻炼。这里面的原则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要做一些对自己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运动。如果一项运动,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完成,比如像目前大家极为推崇的散步,那么这项运动对于你来说也就是活动一下筋骨,几乎谈不上是 体育 锻炼,所以效果也就一般般。
实际上,锻炼的真谛就是“挑战性”,就是不断突伏察破自我,当然要在当事人能力允许范围之内。一个人的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我见过一些中老年人,他们的运动能力真的跟30多岁的青年人差不多,无论是力量,还是跑跳能力都不惧青年人,这说明他们的生理年龄也就是30多岁,尽管他们的实际年龄已经50开外了。
我的意见是老年人也不要过去保守,在自己能力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稍稍做一些对自己来说有点挑战性的运动,才能避免自己的能力出现滑坡,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一个正常的普通人,肌肉力量的自然增长,通常在成年前增长的很快。肌肉体积的增长与力量的增长成正相关比例。身体发育成熟后,只有经过超负荷训练,也就是负重练习,才能使肌肉力量与体积得到增加。
如果不进行力量训练,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与其它器官系统一样开始走下坡路,而且和其它脏器并不同步,其衰老的速度往往要快于大脑中枢与各个系统的脏器。
男子在25岁之前进行超负荷的肌肉练习,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女孩大约10岁之前与男孩的力量增长一致,之后力量增长速度变慢。20岁之后,力量增长达到最大值,虽然睾酮比例比男子少,但由于是很好的年龄段,同样会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作为一个自然人,20~30岁之间的年轻人肌肉力量自然增长最大,以后逐渐下降,以每年1%的衰退速度递减。65岁的老人,其力量大约只有年轻人的70%-80%。总之,30岁是个肌肉衰退的信号和分水岭,以后的岁月,肌肉与力量都会不同程度地逐渐走向萎缩与衰老。
但现代 体育 运动的研究证明,只要您采取超负荷的力量练习,无论您的身体是30岁还是40岁,甚至是50岁或60岁。都会不同程度地阻止机体衰老的速度,保持线粒体的供能效果,保持各种酶充满活性。
而60岁以上的老人经过系统的训练,其肌肉体积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值变化。而且还会拉动阻止骨骼系统的衰老速度,保持较多的有机质以及对钙的吸收能力,骨密质与骨小梁的排列更加符合力学规律。一旦到了80以上的高龄,仍然保持不塌的身躯与高效的行走能力。
但老年人在进行超负荷力量练习时,更要注意运动量的循序渐进与强度递进。间隔的运动时间与次数更要相对延长,恢复时间有时甚至需要三天到四天。由于正处在负氧平衡的年龄段,应该摄取更多的优质蛋白,新鲜水果与蔬菜。晓行星祝您 健康 !
肌肉流失是衰老外在表现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年龄增长、生理性衰老不可避免的问题,只能想办法降低肌肉流失的速度,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减缓肌肉流失,离不开力量训练,相比于青壮年时期,中老年需要维持更高的训练量,因此,老年人也不必对力量训练有心里负担。
从体能的角度来说,力量是最基本的表现,也是最容易提高的,不必担心没有基础。从徒手训练到小器械训练、杠铃训练,从轻重量到大重量,逐步过渡、提高,“人老先老腿”,力量训练从腿开始,深蹲是值得选择的动作!
有锻练方法走路
6. 老年人慢跑竞走的好处
老年人进行运动锻炼的方式比较少,不过,像慢跑和竞走这两种运动,是非常适合老年人的。下面来看看有哪些。
1、老人竞走的好处
竞走的动作是从普通走路动作演变而来的,竞走时,肩和髋关节的活动幅度较大,对提高双臂、肩部、髋部、腿部肌肉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有益。
2、老人慢跑的好处
老年人适当的进行慢跑锻炼,可使心肌增强、增厚,具有锻炼心脏、保护心脏的作用,经常进行慢跑锻炼的老人最大吸氧量不仅显著高于不锻炼的同龄人,而且还高于参加一般性锻炼的老年人。因为长期坚持锻炼,老年人的心脏大小及功能与不参加锻炼的20岁的年轻人的心脏无异,这是因为,慢跑改善了老年人的心肌营养,使得心肌发达,功能提高。
竞走运动技术的基本要求1、竞走的基本特点。
步幅自然、宽大、频率快、身体重心轨迹波动小,移动速度快,实效性高。动作自然、协调、节奏感强、轻松省力、经济性好;双脚不能同时离地。
2、竞走时,有一只脚必须是落地的。
从脚落地那一刻起,直到腿部到达垂直的姿态。腿部必须坚持直线,膝盖不能弯曲,从单脚支撑过渡到双脚支撑,以及在脚跟接触到地上时,任何时候两脚都不得与地面分开。身体沿着直线前后作改变举措,身体要坚持倾或竖立姿态,两臂弯曲成90度,共同两脚摆动,就像企鹅一样摇晃,看起来很特殊的样子。
3、竞走在步速上比普通走步快得多。
普通走步速度为每小时5公里,而竞走的速度要比普通走步快上一倍。竞走速度主要取决于步频和步长,竞走时步频最高可达每分钟超过两百步,而步长最高可达120厘米左右,这都比普通走步速度快。
4、步长和步频是相互制约的。
加大步长相对地会影响步频,加快步频也会影响步长。一般应保证一定步长的前提下提高步频。过分加大步长,会给有关肌肉加重负担和增加紧张程度,过多消耗体力,容易引起疲劳,而且也不利于步频的加快。加快步频是依靠腿部肌肉的力量和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其潜在力是比较大的。
5、竞走两只脚的支撑是不一样的。
竞走的单脚支撑和双脚支撑是不一样的,单脚支撑要比双脚支撑时间长得多。要想加快竞走速度,必须缩短单脚支撑和双脚支撑的时间,但缩短双脚支撑时间是主要的,而缩短单脚支撑时间其效果是不明显的。
老人慢跑应注意事项1、跑前检查身体。参加慢跑的老年人要先检查身体,看看自己是否适合跑步。医生认可后,则可积极参加,并长期坚持下去。
2、跑的距离和速度要适当。体弱的老年人要先进行短距离慢跑,从50米开始,逐渐增至100米、200米,以至更长距离,速度一般为30~40秒跑100米运动量与快走相似。体力稍好的可跑的长些,从300米或500米开始,然后根据体力逐渐增加,直到3000米至5000米。心肺功能稍差的,可练走跑交替,一般是慢跑30秒,步行60秒。这样反复进行20次约30分钟。
3、慢跑锻炼要掌握合适的心率。可用170-年龄=最高心率的公式来掌握,跑完后测出的脉搏应低于最高心率。一般60岁的人跑完的合适心率为96~112次/分;65岁93~109次/分;70岁90~150次/分;80岁84~98次/分。
4、跑时呼吸要自然均匀,顺畅自如,深长而不憋气。与跑的步子节奏协调,若出现上气不接下气,说明跑速过快身体不适应,应减速调整呼吸。跑的步子宜小,不要足跟先着地。尽量要有弹性和轻松些;鞋内要有海绵垫;跑前应活动膝、踝关节,跑后注意勿受凉,避免在穿堂风处休息。
5、锻炼后应有良好感觉,吃得香,睡得好。若感到疲乏无力,心绪不快,食欲不振,睡得不好,应减小运动量或去医院检查。
6、跑步中注意事项:若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头昏眼花等不适感时,应立即停止跑步,就地休息,以防意外,并请医生检查。
不适合跑步锻炼的老人1、患严重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疾病的老人不宜跑步。因为这些病人在跑步时,使机体耗氧量增加,易导致机体缺氧,诱发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
2、患有隐匿性疾病的老年人不宜跑步。因为跑步有可能触及、诱发潜在的疾病。例如有的老人患有胆结石病,可从未发过病,即使慢跑,也有可能使位于胆囊底部的结石震落到胆囊颈部而引起绞痛。
3、体形较胖的老年妇女骨骼变脆,肌肉韧带变硬,若跑步锻炼,易致肌肉、肌腱、韧带损伤。男性60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不宜练跑步,以练太极拳、气功或体操为宜。
7. 最适合中老年人的健身运动有哪些
这些健身方法的基本特点应是:简便易学、运动量不宜过大、不过分剧烈、不过分弯腰低头、有保健作用。对老年人机体无害。
散步和爬楼梯,打太极拳。慢跑是一项很适合老年人锻炼的运动项目。然而,如果跑的方法不当,也可能会有意外危险,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跑前检查身体。参加慢跑的老年人要先检查身体,看看自己是否适合跑步。医生认可后,则可积极参加,并长期坚持下去。
(2)跑的距离和速度要适当。体弱的老年人要先进行短距离慢跑,从50米开始,逐渐增至100米、200米,以至更长距离,速度一般为30~40秒跑100米(运动量与快走相似)。体力稍好的可跑的长些,从300米或500米开始,然后根据体力逐渐增加,直到3000米至5000米。心肺功能稍差的,可练走跑交替,一般是慢跑30秒,步行60秒。这样反复进行20次约30分钟。
(3)慢跑锻炼要掌握合适的心率。可用170-年龄=最高心率的公式来掌握,跑完后测出的脉搏应低于最高心率。一般60岁的人跑完的合适心率为96~112次/分;65岁93~109次/分;70岁90~150次/分;80岁84~98次/分。
(4)跑时呼吸要自然均匀,顺畅自如,深长而不憋气。与跑的步子节奏协调,若出现上气不接下气,说明跑速过快身体不适应,应减速调整呼吸。跑的步子宜小,不要足跟先着地。尽量要有弹性和轻松些;鞋内要有海绵垫;跑前应活动膝、踝关节,跑后注意勿受凉,避免在穿堂风处休息。
(5)锻炼后应有良好感觉,吃得香,睡得好。若感到疲乏无力,心绪不快,食欲不振,睡得不好,应减小运动量或去医院检查。
(6)跑步中注意事项:若出现胸闷、胸痛、心悸、头昏眼花等不适感时,应立即停止跑步,就地休息,以防意外,并请医生检查。
适合老年人的球类运动
健身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台球、门球等运动量不是太大的球类运动,比较适合老年人参与。
1.忌竞赛运动
2.忌闭气运动
8. 五十岁能举重练习吗
可以,但最重要的是:适度、合理地进行练习,最好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
在不少人的思想中,普遍认为老年人举重是不安全的。但是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运动医学院所指定的健身指南,却认为成人,尤其是65岁以上的老人,每周应该有5天进行中强度运动(快走或轻度慢跑),每次至少30分钟;或者有3天进行高强度运动(慢跑),每次20分钟左右,另外两天连续举重。
对此,也有健身教练非常赞同这一做法,他们认为:力量锻炼能够增加老年人的肌肉含量,而肌肉含量不足正是老年人身体出现问题的根源。并且对老年人而言,有了力量才能谈柔韧性,如果没有较高强度的锻炼,老年人肌肉就会快速减少,柔韧性随之变差,从而变得步履蹒跚,难以应对正常生活。另外,高强度锻炼还能促进老年人对钙的吸收,延缓骨质疏松现象。
虽然高强度的锻炼有很多种,包括跑步、球类运动等,但其中最为有效的是使用杠铃和哑铃举重,因为其刺激肌肉生长的功能最直接,也最充分。
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材将缩短,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无力,更容易发生骨折。同时,我们的骨骼要想健康与强壮,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应力,应力作用在骨骼上,才会使其变得强壮,抗骨折的能力才会提高。如果运动减少,骨骼内的血液循环也会减少,使骨骼的钙质容易被吸收和移出,骨质疏而导致骨量的丢失,可引起松。所以,老年人除了要注意饮食,适度补钙之外,还必须要适度参加锻炼。
2013年6月,当时91岁的美国老人西·佩里斯也创造了一项90岁及以上年龄组卧推世界纪录,推起近85公斤重的杠铃,远超前纪录。
从报道中得知,佩里斯从60岁开始练习举重,6年前在教练的建议下参加比赛。2009年,他成为85岁至89岁年龄组的州冠军,2010年问鼎世界冠军,次年卫冕成功。他曾说,举重让他有机会锻炼,而且不必像其他一些运动那样跑来跑去。在平常的日子里,佩里斯一周训练5天,内容包括有氧运动、举重和一次卧推特别训练。
9. 人过65岁怎样锻炼
1、肌肉力量有些老人认为,自己不是专业的运动员,也不参加健美比赛,不需要进行肌肉力量锻炼。
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做家务需要力量,上下楼梯需要力量,力量是我们生活的保障。老年人也需要进行肌肉锻炼,每周最好进行两到三次肌肉力量锻炼,以举推哑铃为锻炼首选。 双手各持一个哑铃,进行卧推、双臂交替前后摆动、侧平举及上举等。
此外,靠墙蹲起、站立位侧抬腿、站立提踵和大腿夹瑜伽球内收等,都是不错的肌肉力量锻炼方法。
2、心肺功能老人需要锻炼心肺功能,增强心肺功能的最佳方法就是健走。健走就是以每小时5公里左右的速度行走,健走是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氧运动中最简单也最容易控制强度的运动,适合刚开始健身、心肺耐力水平较低的老年人。其他的锻炼方法还包括太极拳、健身舞等。动作越复杂,平衡能力、肌肉功能及柔韧性的改善越显著,但是要避免跌倒风险较高的运动。健康状况正常的老年人,每次锻炼时间半小时左右为宜,不要疲劳锻炼。
3、平衡能力老年人要防止跌倒摔伤,需要锻炼平衡能力,锻炼平衡能力的方法由易到难分别是坐位和跪位平衡训练,坐跪两个姿势交替进行。立位的平衡训练,比如足尖对足跟站立,单腿站立,软垫上站立等。行走训练,包括倒退行走、足跟行走及足尖行走等,还可以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锻炼。这些锻炼动作柔和缓慢,对于老人来说安全易学,在提高平衡能力的同时,还能提高四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