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会歧视现象有哪些
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歧视对象之元素大都是:文化,出身,地位,丑美,外表,种族,我想,可以分别来探讨一下:
文化 - 在歧视一个人的学历高低和文盲与否的时候,歧视者是抱着类似于“没文化不好”的观念来论人贵贱的,一见到博士学者科学家,就肃然起敬;一见到乞丐或者文盲就嗤之以鼻,这种歧视带来的后果,就是歧视者把人分类来处,或者根本就不相处,殊不知,知识量的多少只能代表一个人某些方面技能的高低而已,生命真正的意义在于一个人的所做作为;
出身 - 歧视一个人的出身,是最可笑最无理的了;一个人出生在乞丐家中也好,还是出生在高干子弟家中也罢,这只是代表了这个人的入世起点,不能说明这个人的处世原则,更不能断定这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最终价值;那些豪门子弟蹲监坐牢和穷家子弟扬眉吐气就是最好的例子;
地位 - 任何人的任何地位永远都是暂时的,有人竟然也用自己的地位做为歧视他人的资本,沾沾自喜今天的成功,忘记了自己当年的心酸和困苦,可惜啊,一般来讲,从下面辛辛苦苦爬上来的人,是最不应该去歧视别人的,也是最有能力去帮助需要成功的奋斗者;
丑美 - 美女帅哥瞧不起比自己的容颜丑陋的人,这很普遍,正是因为普遍,才很危险;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容貌都是昙花一现的瞬间之美,总会找到比他(她)更美的姿色,以美为荣的人就经常成为了更美之人的歧视对象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忧郁和伤心,就是毫无意义的浪费自己的心理健康,所以,丑美之因引来的歧视,是最喜剧性的,也是最悲剧性的;
种族 - 种族歧视算是有史以来最要命,也是最悲惨的歧视了,例子就不用举了;种族歧视的来源最易懂,那就是在自以没有什么可以引以为豪的时候,就拿自己的躯体外表来虚荣为优越的理由,这是最不可以原谅的自卑懦弱心态,也是自高自大的表现;和种族歧视斗争,一定要从孩子的教育着手,从教育孩子珍惜任意形态的生命开始,在尊重他人的劳动,观点和权利上面多下功夫。
② 怕拖累孩子自己挖洞等死的患癌老人令人心疼,社会对老年人存在哪些偏见
老年人劳动力弱,劳动价值低,很多老年人身体患有疾病需要家里人出钱出力照顾,逐渐就变成了家里的负担。近日,湖南省武冈市。一名79岁的老人因身患癌症,子女不在身边。老人在家外挖了一个大坑躲在里面等死。事发2020年12月12日,该市邓家铺镇某村。一位老人因患淋巴癌多次治疗无效,身体病痛缠身。老人不想连累他的子女,又担心死后无人照看,所以挖坑在里面等死。据负责人透露:“救他的时候,他的儿子也在现场。老人和他的儿子之前住在北京,这段时间回来了。老人不是独居,家里还有一个老伴。”民警救出老人后,120救护车及时的把老人送到医院。目前老人仍在医院接受治疗。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社会对老年人有哪些偏见:
③ 什么是老年歧视
老年歧视指老年人是生理或社会方面的弱者,并因此而歧视老年人的观点,源自持有人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年龄歧视可以是偶然的,也可以是系统性的。这个词最早见于1969年,由美国老人学家Robert N. Butler用来描述对老年人的歧视,与性别歧视、种族歧视归纳在同一模式下。
中国式年龄歧视,指一种认为年轻人在知识经验上不如年长者,在职场上,为了保证年长者的利益,利用不科学的管理制度,压制优秀的年轻人。将年龄、经验和专业知识水平的相关错误地看成一种必然,以年龄论能力,为了年长者的利益,压制年纪较轻者。
就业中的年龄歧视是指在就业职业中基于人的年龄因素而给予的不合理的区别对待。
(3)歧视老年人的语言有哪些扩展阅读:
发展经过
比如在美国,每5个劳动者中就有一人的年龄在55岁以上,而根据美国退休人员协会的统计,接近65%的劳动者称自己曾经历过年龄歧视,其中58%的人相信一旦年满50岁,就将体验到形形色色的歧视。美国均等机会委员会的报告则披露,劳动者提出的控诉中,约有1/4与年龄歧视相关。
我国对中老年人的歧视亟需立法消除。说到有关禁止年龄歧视的立法,在国际上早有先例。美国1967年就禁止招聘年龄歧视,俄罗斯的居民就业法明文禁止雇主在招聘启事中列出的年龄限制,英国甚至禁止有年龄暗示的字眼,德国在2010年就颁布实施禁止年龄歧视法。
还鼓励老年人半负荷就业而我国尤其是在人口老龄化、延长退休年龄的大背景下,更应立法消除“年龄歧视”,净化人力资源市场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让男女老少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不再受就业年龄歧视,真正做到“选人不拘一格,用人各尽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