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支付宝扶老人险的推出背景
人民日报的一项调查分析认为,在此前的149起扶老纠纷中,近两年的真相查明率超过了九成。但其中84起被扶者“恩将仇报”的讹人者、32起肇事者冒充好人的,处罚率基本为零。
2. 支付宝“扶老人险”悄然下架,为何大多数人拒绝购买
支付宝“扶老人险”悄然下架,大多数人拒绝购买的原因是感觉不公平和没打算扶。当我看到支付宝这个“扶老人险”我就感觉很可笑,明明是在做好事,还要为自己买一份保险保障自己的权益。我是不会买这个险的,我认为不公平。我做的是好事,我还要自己掏钱给自己买一份保险。我也问了我的朋友你们会买吗,他们直接告诉我不买,我也不会去扶我买啥。
小时候,我感觉除了犯人,谁都是好人。但长大后,我发现坏人真的很多,他们的人心真黑的吓人。不是老人就是好人,有的老人年轻的时候就坏,现在他变老了依然还是坏。还有一些儿女,为了赚钱,让自己的父母去坑人,也不怕以后同样的事到自己身上。
3. 如何评价支付宝新推出的“扶老人险”
3元买全年的法律咨询貌似还挺值的。
然而这个问题下的大多数人并没有看出来这一点。
我觉得提供法律咨询带来的普法作用大于其它。
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不想打官司,而是不知道该怎么打,不知道能不能打,不知道这件事情从法律上怎么看,不知道该搜集,该保留哪些证据。
当你在被碰瓷的时候,一个律师的电话号码能让你心中有底,而不是让你觉得心冷与无助,这也许是这份保险带来的价值了。
而当你遇到碰瓷的时候可以满怀信心的保持沉默,然后说:「我打电话找我的律师咨询一下。」的时候。你的气场应该已经足够解决很多事情了,甚至无需那2万的诉讼赔偿。你觉得专业碰瓷队伍会有兴趣对付你这种信心满满找律师的人?
鼓励进行法律咨询,鼓励找律师,这显然有助于遏制碰瓷的坏风气。而这,是社会的利好。
其实我对互联网厂商的很多行为是持负面态度的,但是就这个事嘛,就事论事来看并不是太坏。
4. 扶老人险"之后推出"被宰险",怎么看
1、舆论及社会风气不良。
2、商家赚取眼球。
3、有需求就有市场。
5. “扶老人险”一出,能从根本上解决“扶与不扶”的问题吗
根本不在这里,在于人本身的素质。无论是扶人的还是被扶的人。
根据现在社会现状,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敢出这种险种。如果出了就等着破产吧。
6. 扶老人险 保险条款
我国的保险业最近几年发展迅速,保险科技应用日益广泛,创新业务快速发展。依托于互联网保险对部分标准化传统保险的快速替代及场景创新型产品带来的增量市场,互联网保险创新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7. "扶老人险"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近日,支付宝平台推出了一款“扶老人险”的保险产品。“扶老人险”保费仅为3元,保期一年,投保人投保后,如不幸发生“好心扶起受伤老人反而被讹”的意外事件,最高可获得2万元的法律诉讼费用赔偿,且全年提供法律咨询。该产品在线上发售10天已售出8.5万份,其中超90%的购买人为80后和90后,广东、浙江、江苏三省销量最高。
该保险推出后,引发的争议不断。有人认为,这是用商业模式破解道德痛点的“创新”,2万元的保险能让人们有扶起老人的“底气”和“勇气”。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带有炒作性质的营销,让人根本上去忽视了道德。人民日报记者对老人采访时,问到扶老人险,让老人非常气愤,感觉“被打了一耳光”。
在这样的有人觉得靠谱,有人觉得离谱的情况下,买与不买这个保险都觉得尴尬。其实,扶老人险的背后反映的实实在在都是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更是隐藏在看似道德问题背后的阴影。
当下,对于“扶不扶”问题早成为老生常谈的社会问题。扶老人遭受讹诈,在每个月的新闻中总要有上个几起,让老百姓不禁谈“扶”色变。而这样的社会现状跟我国长期以来宣扬的尊老爱幼的传统道德大相径庭,让一些老人不禁感叹人心不古。其实关于“扶不扶”看似是一个道德问题,归根结底是信任危机、社会保障不足等一系列社会的阴影。
首先在于陌生人社会下不信任,导致不敢扶,更不想扶,希望通过“老人变坏”这一论调让自己不必背上道德谴责。
其次在于法律的不完善,以往法律上对于老人诬陷的行为基本上以批评教育为主,惩戒力度太轻会让其他人以为诬陷的违法成本很低,这种破窗效应会让更多的人产生“反正诬告不犯法”的心理,从而导致扶人成本过高,讹诈成本过低而使问题愈演愈烈。
最后在于社会保障的不足,老人缺乏医疗、养老相关的各项保障,只能通过讹诈的形式来解决自身各项疾病问题。
只有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才能实现根本上的“保险”。要让扶不扶不再难以抉择,所要做的还有很多,尤其是政府部门更要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予以实现,比如,进一步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调查取证渠道等。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任重而道远,人心扶起来,道德自然也扶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