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老人如何做才能让儿女不嫌弃自己
有书君认为老人与儿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代沟,经济条件好的一定不要和儿女同居一个屋檐下,如果条件合适,可以找儿女对面或者是楼上楼下住着,既可以互相照应,又不至于因为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不同而产生矛盾。
B. 老年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就盼过平平安安,是这样吗
作为父母,肯定是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能光宗耀祖,能让自己脸回面有光,所以说“不图儿答女为家做多大贡献”,那是不切实际的!
之所以这么说,完全就是因为绝大部分父母认为自己的子女无法做到光宗耀祖,那么退而求其次,只能是求平安。
C. 为什么“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晚上妻子要加班进行论文答辩。不想做饭费事了,带着女儿来到虢国羊肉汤馆。女儿这段时间特别迷恋虢国羊肉汤。 象往常一样我们一边吃饭,一边天南海北地胡扯,从校园趣事,到鬼故事,简直是天马行空,毫无线索。 仔细一定神,原来餐厅将《常回家看看》作为背景音乐正在播放。或许是陈红那充满感情的演唱将“老人不图儿女做多大贡献”这句歌词发挥到了极致,竟然将女儿从谈兴正浓的鬼故事中扯了回来。 “咋啦?吃冰棍拉冰棍——没话(化)啦?”女儿忽闪着明亮的大眼睛,面现得意之色。这丫头,经常以拿问题难倒我为乐趣。 “此话怎讲?”很爱背古文的女儿经常说话也是孔夫子放屁——很文气。 “说来话长了,要从中国社会的传统道德观念和养老制度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来谈这个问题。”我开始大肆卖弄了。 “愿闻其详。”女儿显然非常感兴趣。 “首先,从中国社会的传统道德观念上来讲。几千年来,中国社会恪守‘百善孝为先’的道德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民族精神。纵观世界各国风俗,这个‘孝顺’似乎是中华民族的特产。 “这种孝顺的道德观念对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功不可没的。它使得社会细胞——家庭,有了精神上的凝聚力。在中国,家庭观念更主要地是表现在家族观念上。以老人为核心组成的家族将许多的小家庭组织成一的较大的单位,一来可以使物质生产有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二来可以使后代的教育培训能够在更大程度上系统化,三,在比较粗犷的国家法律之外又细化出了‘家法’来进一步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家族稳固了,社会就容易稳定了。这也是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没有象欧洲那分崩离析成若干小国的根本原因。” “继续说,继续说!”女儿听得津津有味,见我停顿,赶紧催促道。 “然而,随着鸦片战争以来的列强侵略,西方的先进科技彻底击毁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中国人大多认为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都是垃圾,只有西方的东西才是好的。特别是近现代的一些新生活运动等,更使得中国人接受了西方的小家庭观念,把赡养老人这种中国社会的传统美德当成了糟粕扔掉了。那种‘以不孝为耻’的耻辱感荡然无存,代之以‘小家庭就应该独立生活’的现代西方意识了。因此,作为老人,从心理上已经对孩子会为自己养老已经不抱希望了。” “继续说,继续说!”这丫头,也不让我吃几口饭再说,而是不停地催促。 “其次,从中国社会养老制度的变化来看。随着家族观念的缺失,中国社会的养老制度也发生了巨变。我们努力地学习西方的社会养老制度,也正在积极地建设我们的社会养老制度。这是好的方面。然而,问题在于,我们在还没有建成比较合理的社会养老制度之前,就过早地彻底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制度。这里面有个很大的时间差。 “因此,中国最苦的要数我的父母,也就是你的爷爷奶奶,他们这一代人。他们年轻的时候既要承担家庭养老的传统重任,又要抚养孩子……”我继续演说着。 “应该说是抚养一群孩子。”女儿补充道。 “对,那个时候国家提倡多生多育。可等他们老了呢,家庭养老制度破灭了,社会养老制度还很不健全,他们只能靠自己微薄的退休金生活。更有甚者,他们中间的许多人的孩子也都下岗了,他们那一点点微薄的退休金不仅要养活自己,还要养活自己已经成年的孩子,还要养活孩子的孩子!要说他们还不算最难的,还有那些根本就没有退休金的农民老人呢。 “在养老制度改革的时间差里,在人们赡养老人的道德观念严重堕落的情况下,中国的老人已经根本不指望孩子能为自己养老了,所以也就只能无奈地‘不图儿女为家作多大贡献’了。就像歌里唱的那样,能‘常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都已成了奢望了。”说到这里,我的心情显得有些沉重。我默然了,赶紧把饭几下倒进了肚子。 “放心吧,老爸!你是能够指望我为家里做出贡献的!”女儿若有所思地说道。 其实还有一点我没有说,那就是:就算以后的孩子有心要给老人养老,恐怕也无能为力了。因为,将来的一对夫妻上面最多可能有12个老人呢。自己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父母,爱人上面也还有一套人马呢。
D. 老人要有自己的生活,不要干涉儿女生活
是的,老人有老人的生活习惯,老人不能以自己的观点去左右儿女,儿女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老人不要干预儿女的生活。
E. 如何看待那些对老人不闻不问的儿女
对自己的父母孝敬,这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价值观。
孝敬,是一种思想意识和行为品质。如若这方面都做不好,那对于个人来说,在德行上就有很大的缺陷。不仅仅危害的是自己的长辈的利益,危害父母的精神和物质,同时给自己的下一辈也做了很坏的示范,很容易招致自身的同样的结局,在孩子眼中,心中,他们也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这些人对是否孝敬没有思想、行为的指南针,一味以自己的感觉和情绪冲抵自己本应做好的事情,自己主动拉低自己的人格档次而不知或者还沾沾自喜,在别人眼中,这些人是不值得信赖的人。
社会呼唤正义,社会需要正气,社会需要关怀,社会需要温暖,振兴需要团结,振兴需要协作,扶持。老人养了子孙的小,操劳一生,奉献一世,老了没有了能力,没有了资本,没有了底气,没有了理智,但他们拥有的是恩德,拥有的是父母之爱,做儿孙的晚辈们,孝顺老人是责任,是担当,是知恩图报的善心回报,责无旁贷,不论生活有多难,不论老人多么的不捡点,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爹妈生养你一会,爹妈是你的。从点滴做起吧,无愿无悔,让世人点赞,让父母开心,让自己安心,才是真正做儿女的良善之道,才是做人的本真,才无愧于人的称号。'
F. 老人不体谅子女的语句
老人不体谅子女的语句有这些:老人总是抱怨子女不常回家,但是现在社会年轻人的压力也非常的大,所以老人应该适当的体谅子女!
G. 老人年龄大了、儿女又不在身边,怎么才能让他觉得不寂寞
给他买一个声音大一点的收音机,给他一个适合老人用的手机,常常给他打个电话,如果经济不是很紧的话,寄点钱或是买点东西寄给他。老人会记住你的孝心的。
H. 老人不愿随儿女一起生活该怎么办
第一,大多数老人不是不愿和儿女一起住,而是确实不愿意离开自己生活了多年的地方。不愿换环境。毕竟年纪大了,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低了。
第二,有些老人愿意,但怕给儿女添麻烦,所以说不去。
这个情况要看儿女是怎么想的了,如果是真心想和老人住在一起,或者说真的觉着老人一个人住不安全,不放心,那可以好好和老人聊聊,看他是到底因为什么不来。先告诉老人自己的情况,打消老人的顾虑,比如告诉老人自己的条件可以允许,有什么便利条件,自己是增怎样担心老人,等等。在了解一下老人是怎么个情况。
然后你们家里人再仔细考虑一下要怎么做,和老人商量好更适合你们自己家的方法。
I. 老人如何才能不靠子女养老
其实老人不靠子女养老,这不是什么难题,西方社会一般情况下老人都是自食其力。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西方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他们年轻的时候要交纳社保费用,到了退休年龄就可以从社保部门领取养老金,医疗也可以通过保险解决。
中国社会也是在向这方面发展,现在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已经全部覆盖了,农村以后也会覆盖。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老有所养的问题。
当然了,如果老人有相当的积蓄,也不一定要依靠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