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马长寿简介

马长寿简介

发布时间:2025-04-28 11:29:06

❶ 西北大学考古系介绍

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是我国高等学校中最早建立的考古学专业之一。

陕西及西北地区得天独厚的地下、地上文物资源,以及校内大量馆藏文物标本,是本专业教学科研的坚实基础。

专业教育高度注重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能力、校内课堂讲授与田野考古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旨在培养创新研究型、综合交叉型或专业技能型等多种专业人才类型,既能满足个人继续学习深造的愿望,也能更好地适应文物考古研究、博物馆、文物行政管理等部门的专业人才需求。

西北大学考古学研究起始于1938年西北联合大学历史学系考古学组对张骞墓的调查发掘。新中国建立后,西北大学服从国家文物事业整体布局,于1956年设置全国第二个考古学专业。

经过60多年的发展,目前的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已经成为专业设置全面、目标方向明确、学术团队充实、科研条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的国内一流考古学科,是我国文物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西北大学考古学科在国内最早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学科体系(以考古学研究为价值的认知体系、以文物保护技术为价值的保存体系和以文化遗产管理为价值的实现体系),是我国文化遗产事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结合所在区位优势,形成了以周秦汉唐和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为重心的研究特色,在西北地区史前文化研究、早期周秦文化研究、古代游牧文化研究、历代长城综合研究、佛教考古研究、科技考古研究以及文物分析、土遗址保护等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究、文化遗产管理和大遗址保护规划研究等领域,具有明显的学科优势和鲜明的特点。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47人,具有正高职称的14人,副高职称的12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四个一批”人才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1%。先后有多项成果获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

学院下设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和文化遗产管理三个系,分别开设考古学、文物保护技术和文物与博物馆学3个本科专业。

有考古学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文化遗产保护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考古学),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1个(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共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1个(考古学),陕西省名牌专业2个(考古学、文物保护学),陕西省特色专业2个(考古学、文物保护学),省级教学团队2个(考古学、史前考古学),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西北大学精品课程。

❷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考古学系简介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考古学系自2003年成立以来,专注于考古学本科专业的教育与研究。其专业历史可以追溯至1956年,是中国最早设立的考古专业之一,见证了多位著名学者如马长寿、陈直、刘士莪等人的教学与科研贡献,苏秉琦、陈梦家、胡厚宣、阎文儒、唐兰、宿白、石兴邦、王仲殊等也曾在此进行讲学和指导。

依托陕西丰富的文物资源,考古学系在“211工程”支持下,学科发展迅速。1986年,获得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考古专业被列为陕西名牌专业,2003年则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成立了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合作,成为了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目前有12名教师,其中6位为教授,4位为副教授,大多数教师具备博士或硕士学位。在人才培养上,注重专业特色、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的结合,通过与陕西文博考古单位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培养出众多考古和文物保护的高级专业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并在文博考古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科研方面,考古学系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国际合作以及省部级项目,已出版学术著作和译著逾20部,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尤其在《考古学报》、《考古》等权威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逾百篇,形成了中国史前考古、商周汉唐考古、文物研究与保护以及西部民族考古等研究方向,为我国考古与文物保护研究贡献了重要力量。

❸ 马长寿的个人简介

马长寿(1907—1971) 中国当代民族史家。字松龄,又作松舲。山西省昔阳县人。自幼丧父,家贫,由寡母抚养成人。1929年太原进山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社会学系,攻民族学专业。1933年毕业,留校任助教,自学比较语言学、体质人类学、考古学、民族调查方法等课程。是中国著名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
1936年转中央博物院任职,先后在四川大凉山、川西北等地考察彝、藏、嘉戎、羌等族的社会历史。从1942年起,相继在东北大学(当时在四川)、金陵大学(当时在成都)、四川大学等校任教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教授。1955年调西北大学任教授,并根据国家规划筹建西北。
民族研究室,任该室主任。治学刻苦严谨,勤于读书,尤其重视实际考察研究,以新得资料补充和更正旧书记载之舛误。他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在教学和科研中能够做到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

阅读全文

与马长寿简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父母离婚后子女户口如何落 浏览:409
农村养老多交了一年怎么办 浏览:727
广东2017养老金 浏览:402
三岁体检舌线有点短怎么办 浏览:506
老年人摔倒有腹胀怎么办 浏览:512
张智顺道长长寿练什么功夫 浏览:504
怎么查养老保险退休工资吗 浏览:28
天津马三立养老院怎么样 浏览:473
海口椰岛之家老年公寓 浏览:774
养老创新项目简介包括哪些内容 浏览:513
70岁老人心脉多少是正常 浏览:400
甘肃夏季养生茶一般多少钱 浏览:530
老人383度不退怎么办 浏览:341
银行秋招体检后要等多久得通知 浏览:605
老人摔倒瘫痪住院需要多少钱 浏览:130
长寿花为什么长期开花 浏览:491
汇晨老年公寓昌平 浏览:278
为什么女性不能长寿 浏览:681
松岗医院什么时候能出体检报告 浏览:603
组织部重阳节活动总结 浏览: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