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今年70岁了,最近走路,腿酸路长就走不动,可以办残疾证吗。
应该不可以的吧。因为你都70岁啦。如果像你这么大的人。都这样的话,那还不是人满为患吗?像你们70岁的人。都是老人家啦,骨质己经酥松了,很容易。像你这样骨折之类的。如果都去办残疾证的话。那还不乱套啦。
② 奶奶最近总说腿上没劲,又酸又软,吃点什么能缓解症状呢
可能是因为缺钙了,或者是缺钾了,买点含D的钙片容易吸收,再买点果味钾,吃了能缓解一下症纯橘状,或者是个打桐禅点做轮团钙针,这样能更快一些。
③ 程凯养生说:治腰先治膝,治膝亦治腘
治腰先治膝,治膝亦治腘。有的时候,是腘病膝病,不一定是腰病,即使是有影像的变化。
患者情况:女,70岁
因右腿疼痛半年前来就诊。患者 半年前无诱因出现右腿疼痛,酸胀感,曾输液及膝关节腔注射治疗、针灸治疗未见明显好转。 现口服氨糖,甲钴胺,骨龙胶囊治疗。疗效欠佳。现右膝关节无力,酸胀,髌骨内侧疼痛,右腘窝酸胀,右小腿外侧及小腿肚酸胀感,偶有右侧腰部触电样疼痛。左膝关节置换术后。
患者自述: 觉得右侧下肢短了一截,腘窝里拘急紧张,象有根皮筋纠着一样。
北京某三甲医院CT显示,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腰3-4椎间盘左后突出,腰椎1-2至腰椎5-骶椎1椎间盘膨出。按照腰突症治疗了半年左右,未见改善。
因为有CT的检查结果,很容易让医生诊断为腰突症的并发症状,这就是为什么该患者在去其他医院就诊时医生曾经建议进行手术的原因。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是,那么以往的治疗为何无效?
检查: 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仅有腘窝部的牵涉痛。腰椎叩击无放射痛。触诊右腿腘窝及下部肿大紧张。为不符合腰突症引起下肢症状的特点,同时影像上是向左后突出,也提示着,可能今天又捡到一个漏!很大可能的是,症状与腰椎问题没啥直接关系,而是左膝关节置换术后,造成右膝负重增加,引发的腘肌痉挛。
治疗:在腘横纹外侧的委阳穴进针,斜向内下,三才针法刺至深部的腘肌筋膜,行震颤手法,引起腘肌的跳动,同时配合针刺合阳穴(天部),引起腓肠肌轻重跳动,减少对腘肌的压迫。留针10分钟后起针, 患者即刻感到腘窝部牵涉感消失,步态轻松。
半年的治疗之路啊,两针减轻大半。
委阳穴 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足太阳膀胱经在腘窝的外侧股二头肌肌腱止点的位置上。如果我们把针斜着在这深刺下去的时候,就会扎到我们的小腿深部有一块很短的肌肉上,这块肌肉叫做腘肌。在我触诊的时候发现这块肌肉非常的痉挛,处于一个高张力的状态。
于是我们就用程莘农院士的 “三才针法” ,把针扎过去,不把它扎到肌肉之内,而是用针尖轻轻触碰这个深层次非常短的又是高张力的肌肉的表面。碰一下,躲开,碰一下,躲开,这样一个点状的刺激,可以让他的肌肉肌腱膜兴奋起来,当那种兴奋达到阈值的时候,这块紧张的肌肉“啪”就跳了。
而且在我的刺激下它会跳不止一次,连跳了好几下。为什么这块肌肉会紧张,就是因为他左侧的膝关节做过置换术。做过这个手术的朋友会知道关节置换术之后的恢复期当中最难的一件事情就是要让他膝关节周围的韧带恢复弹性。而这个人年龄已经七十岁了,这种韧带的弹性已经不足以支撑和固摄,所以他很自然的就会保护自己的膝关节,采用一个保护性的体位,就是使左侧的膝关节的受力减少,力自然而然的就会压在右侧的膝关节,右侧膝关节为了能够支撑,于是从腰到髋,从髋到臀,从臀到大腿,大腿的背侧和外侧到腘窝,以及到我们小腿的里面,这时候这些肌肉都变得张力比较高,而腘窝恰恰是一个短的肌肉,是一个能够提供很高的张力,提供很高的支撑力的一块肌肉,它就必然会挛缩。
时间长了以后,就像一股绳拧在一起了,腘窝处自然就会出现痉挛的现象,下肢就显得短了。那么这种状态出现了以后,必然出现肌肉紧张而导致假的坐骨神经痛,假的椎间盘刺激的症状。这种情况如果你只是看一个影像的结果,而不结合临床的触诊的话,往往容易被误诊。若症状吻合,影像也有,于是得出诊断,结果按这个治了半天,你没有找到最关键的那个问题效果也不明显。
对我们很多朋友来讲,你可能只是患有这样的问题的人或者你的父母有这样类似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当中别忘了,我们刚才告诉大家的“治膝先治腰,治膝亦治腘”的口诀,也别忘了一个针灸医生给您的善意提醒。
④ 老年人腿酸沉
建议你查一下腰椎MR,看看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待明确诊断后再行下一步治疗。
⑤ 80岁老年人腿疼是什么原因
老年人的身体开始走向衰退,第一步就是腿脚不舒服,不过80岁老人腿疼的原因是什么很多老人家都不清楚。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80岁老年人腿疼的原因,希望能帮到你。
80岁老人腿疼的原因
1.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尤其多发于绝经后妇女以及老年男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原发性I型骨质疏松症是由于绝经后雌激素减少,使骨吸收增强引起骨量丢失所致;原发性II型骨质疏松症其病因是由于年龄老化,导致激素自身调节失衡,使骨形成低下。
2.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退化、变性、增生为病理特点的关节病变,大多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最突出的症状是关节酸痛。清晨起床时疼痛较剧,稍活动后疼痛即缓解,活动过频疼痛又再起,休息后可再度缓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引起的腿痛与气候变化有关,寒冷受凉时腿痛加重,温暖时缓解;同时患者膝部步行乏力,上下楼时疼痛明显加重。
3.间接性跛行:间歇性跛行就是病人在不走路时没有明显不适,但一走路患病下肢就会出现酸胀不适感,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休息一段时间后不适感消失,又可以继续走路。间歇性跛行的原因可以是由于腰部腰椎管内神经受压迫,也可以是由于下肢的血管病变所引起。
4.下肢动脉硬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动脉搏动消失,肢体组织营养障碍,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疽。
80岁老人腿疼的缓解 方法
1、坚持适当运动长期坚持循序渐进的运动,如 游泳 、 保健操 、 太极拳 、散步等,不仅可减缓骨量的丢失,还可明显提高骨盐含量,促进骨细胞的活性。
2、不宜参加剧烈运动,尤其是引起肌肉过度酸痛的运动。
3、打拳、跳舞时转身、转颈及弯腰动作不宜太猛,避免上下跳。
4、可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做一些负重的运动,如爬坡、上楼梯等,帮助建立骨骼的钙质储备。
5、工作、活动或休息时,均不要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或姿态,要经常进行动作位置的变换调整。
6、跟腱就是俗称的懒筋,位于足跟的后上方。在床上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的中节稍用力分别捏两侧跟腱,以能耐受为度,捏20至30下即可。
7、以手扶墙或桌子,分别用单足站立10秒钟,左右交替20次。
8、以手扶墙或桌子,抬起脚后跟,然后下蹲5秒钟,使胸部尽量贴近大腿,反复做15~20次,注意蹲下起立时动作要慢。
9、如果是小腿后面麻木疼痛,就推小腿肚儿。如果是小腿外侧麻木疼痛,就推小腿靠小脚趾的那一侧。方法是坐在凳子上,用掌根或大鱼际由上向下保持压力向下推,可以涂些“按摩乳”或隔着一层软布,推20至30次。
10、扶墙或桌子,用脚跟踢自己的臀部,左右交替20~30次。
11、坐在沙发或椅子上,压膝压髋,用双手把持住小腿中上段,使大腿分开、合拢,使髋部尽量外展,做10~20次。
12、站立时,用健侧腿持重,患侧放松,手掌按在大腿后方左右抖动肌肉1至2分钟,然后坐下,微屈膝关节,手掌按在小腿后方,左右抖动肌肉1至2分钟。抖动要连续、流畅、自如。
13、平卧床上,左腿尽力屈髋屈膝,双手抱住下肢使膝关节尽量贴近同侧肩部,停留3~5秒钟复原,左右交替,20~30次。
14、趴在床上,双手抓住床头,由家属一人或两人握紧患者的脚脖子向下方牵拉,待患者感到疼痛减轻或消失时,维持这种牵拉力,直至没劲了为止,连续牵拉5至10次。
15、第1个穴位在坐骨结节(臀沟中央能摸到的骨头尖)和股骨大转子(胯骨外侧突出的骨头)联线的中点。第2个穴位是大腿后方中央。第3个穴位是在小腿肚中央。第4个在内踝的后方。跪在床上,用中指或拇指按在穴位上,以有酸麻胀感为佳,每个穴位点1分钟。
老年人腿疼的治疗方法1、处方
海风藤、宽筋藤、忍冬藤、丁公藤、石楠藤、鸡血藤各30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2克,日3次,28天为1疗程。
疗效:用药1疗程,有效率达91%
2、药酒疗法
内服药方:白术、杜仲、仙灵脾各12克,全蝎、秦艽、防风、川乌、草乌、木瓜、牛膝、当归、川芎、金银花、麻黄、乌梅各9克,蜈蚣3条,白酒250毫升,红糖250克。
制法:将药、酒共致陶罐内,布封口,泥糊紧,文火煎2小时后,埋地下或放进井水中,去火毒, 1昼夜后滤渣取液备用。
用法:每饭后服35毫升,日3次,10天为1疗程。
外用处方:大血藤、络石藤、青风藤各30克,木瓜、没药各15克,牛膝、木防己、丹皮、乳香、 田七各12克,桃仁、桑支各6克,白酒500毫升。
用法药浸酒内1周后用棉花沾药酒涂擦患处,日3-5次
疗效:治风湿性关节炎内服外擦1疗程见效,3疗程可愈,有效率达90%。
猜你喜欢:
1. 老年人腿疼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 70多岁老人腿疼腿肿怎么回事
3. 老年人腿疼怎么办
4. 70多岁老人腿疼怎么回事
5. 老人腿肿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