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60岁以上老人一孩补贴

60岁以上老人一孩补贴

发布时间:2025-03-31 14:22:50

『壹』 我60岁了,每月给孩子2000块钱让他们补贴家用,我这样做对不对

这种做法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完全不对。

你60岁,孩子应该早已成年,多半可能已经成家立业,绝对应该靠自己的力量维持自己的生活,维持自己家庭的生活,还应该尽自己所能去赡养老人,哪有让老人去每月出钱2去补贴身强力壮正当年的孩子的道理!

这不是有钱没钱钱多钱少的事情,而是一个原则性问题。很多人就是没有把这件事情搞明白,不会正确处理,导致自己的养老钱没保住,反倒养出了不知感恩的白眼狼,最终养老问题没有人管。

孩子长大成人,在该自己担起养家责任的时候就应该让他学会自食其力,担负起自己应该担当的养家糊口、赡养老人的责任。如果这个意识建立不起来,孩子永远不可能真正长大。父母按月倒贴钱给孩子,就是在做让孩子永远成为巨婴和啃老族的傻事儿。

巨婴和啃老族的一大特点,就是认为从父母那里拿钱、让父母养活倒贴是天经地义,这个观念如果认真追溯一下,根子往往还是在做父母的身上,就是父母从小到大的心疼孩子、一味地无原则地娇惯孩子的缘故。

如果是孩子不上进,能力差,趁着还年轻力壮,趁着还有提升空间,果断断奶,逼着他(她)成长是唯一正确选择。

如果孩子本身就很有能力,完全能够做到自己能够让自己和自己的家庭生活无忧,又何劳老人再去花钱贴补?

当然,如果孩子家里真有什么急事难事大事,作为老人如果手头宽裕,适当帮助一下孩子也未尝不可,但是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这不是天经地义的,千万不要让他(她)产生依赖。

现实生活里,有多少老人就是自己把持不住,一点一点地把原本可能还算通情达理的孩子给拿钱惯坏了,自己还意识不到。

特别在农村,很多老人一早就把家里的经济大权全部交给自己的儿子们,最后落得个被扫地出门,沦落到祈求孩子赡养而不得的地步,其实既可怜又可气。不信?看看调节节目中占多数的是不是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从你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你60岁了,孩子己经成家,你每月拿出2000元补贴他们,至于对与不对应看具体情况。

一种情况是:你的儿(女)工作都很努力,但因能力不大,家庭的确收入不高,而且他们又要抚养下一代,日子过的很累,如果你退休金高,每月拿出2000元补贴他是应该的,我们做父母的退休金花不了那有看着孩子入不敷出的道理。

第二种情况是:你的儿(女)认为你工资高,从小就在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环境中长大,让你骄惯的不思进取,只知道啃老,现在孩子也有了家庭,还不想独立撑起这个家,仍指望啃老过日子,让你每月给他2000元。要是这样是你自食其果。就应果断"断奶”,逼他努力工作挣钱。

第三种情况:如果你孩子能力很强,收入也不错,小家庭儿子过的去,但认为你工资高花不了,每月要你补贴2000元,这是孩子的不孝,不是儿子见钱眼开就是他认钱不认人的媳妇在作祟,对这样的白眼狼要坚决不给。

如果后代有智障可以贴!能挣钱养活自己的不贴为好!你这样做不是爱他,而是害了他她!她他们也不会做寄生虫!

对不对?应以自己的感觉来评判,因为家里的经济状况只有自己清楚。我相信在离退休人员中,像你这种情况的为数不少。

退休后有的不仅给钱儿女,帮儿女带小孩,还连生活费都包了。不与儿女住在一起的,每月给一定的钱补贴他们,甚至两位退休老人将其中一位的银行卡交由儿女使用。……

上述现象, 社会 上称为‘’啃老族"。‘’啃老"也要一分为二来看,如果成年人了不去找工作,吃用父母的,或者本身收入已很高,还用父母的钱,这是真正的‘‘啃老",否则不足为奇。因为目前大多数年轻人收入不高,要还房贷、车贷,没有家里老人带小孩的还需请保姆,小孩上幼儿园或读书的花钱也不少,只靠他们的收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有经济能力的前提下,帮助儿女解决经济困难还是属于正常的。

假若退休老人本身养老金不多,儿女又不注意节约,花钱大手大脚,那就没有必要给了,给了自己心里也不痛快。

你每月给孩子2000块钱贴补家用的做法对不对?作为不知内情的局外人不敢妄下断言。但你这按月给孩子“吃空响”的做法我觉得还是不大可取

你60岁了,那你家孩子也应是差不多而立之年并已成家立业了。如果你家孩子家庭收入足以满足日常开支属衣食无忧那种的,而你又是那种每月工薪较高的状态,那你每月给孩子这2000块钱就无所谓“对与错”!因为这钱给与不给基本上都不会对你和孩子的家庭带来影响的,只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但如果你家孩子没有你这每月2000块钱的贴补,生活开支会显紧巴甚至捉襟见肘,那你就要有所警惕了!是不是有啃老之嫌呢?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孩子积极打拼事业、或办公司或做生意一时缺少资金周转,父母有条件的当鼎力相助,解他燃眉之急;但如果一遇挫折就没有了自信,依赖作为后盾的爹妈蹭饭钱,以啃老将就过日子,这就大不可取!

世上只有儿子养爹妈一辈子;爹妈却养不了儿子一辈子!所以儿女们成年了必须要努力做到自立自强。若成家立业之人还迟迟断不了奶,对啃老形成依赖,终有一天这奶水戛然而止,孩儿的前途岂不堪忧哦!

这要看是在哪里,是在什么城市还是农村,是一个孩子还是多个子女?还要看你的的生活来源和数额多少了!

孩子在农村就不说了。如果孩子在城市,如果孩子在一线城市贷款买了房,如果就一个孩子,作为当大人的如果有比较宽裕的生活来源,我认为每月适当补贴孩子还是应该的,本人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孩子大学毕业工作不久,在上海环外买一套房最少得五百多万,一般家庭也只能帮助孩子交个首付就不错了,剩下的房款就靠孩子每月工资还房贷了。每月还一万房贷,得还20到30年。这说的是购买期房的价格。

除此之外,孩子每月除了生活费外,每月还要交现在住的,享受上海市民的“公租房”费3000多元。

也就是说,孩子每月挣到2万左右才能维持现状,作为比较优秀的能就业一线城市的孩子们看似很高兴,大学毕业不久月薪能达2万的又有多少?当大人的不适当补贴孩子,他的就生活就很艰难。而且是大半辈子很艰难,不敢结婚,结婚后不敢有孩子,这就是当今的现实。

不在其中体会不会深刻,当大人的只要留有足够的养老生活费,剩余的补贴孩子我认为是应该的。现在不补贴,当我们“一蹬腿”不在了,剩下也都是孩子的,到那时“全给了”孩子,孩子也不会“领你的情”,您说呢?

每月给孩子家里二千元补贴,这样做不存在对与不对。如果你退休工资高,每月给孩子二千元尚有结余存款。那就是对的,体显了父亲对子女的爱,一家人嘛,能支援就支援。如果你给孩二千元后无什么余款。那就要慎重为好,因为随着岁数的增大,身体会越来越易出问题,留够自己的养老钱为好。孩子那里,他们钱多多花,钱少少花,也不会有多大问题。

对,非常对!只要孩子们孝顺听话懂事,帮他们一下是必须的。因为按照中国的伦理道德,你身后的所有财与产,孩子们是有权继承的。于其晚给,不如早予,皆大欢喜,全家和睦。

前提是,你必须有能力给。

另,帮归帮。自己的底线还是应该坚守的。那就是,自己还必须留些老本,以备不时之需和意外。

又对又不对,待我慢慢解析:

一、对的方面

1、像你这种腰缠万贯的,退休了又不需要花多少钱,玩是玩不了,吃也吃不多,留着钱没用啊,赶紧的让钱发挥作用,还能让别人愉悦,何乐而不为呢?

2、孩子有需要,老子有响应,这是多么合拍的事情啊,解释都不用解释就感觉妥妥的。

二、不对的方面

1、如果你天天给他钱,他就有依赖性,造成他不能自食其力,会害了他的。这不行啊!

2、万一你来个大病,需要钱的时候,可是钱已经在不怎么需要的时候花的差不多了,那就悲催了。

综上所述,这样的事只有自己能琢磨清楚,如果要问的话,还不如给我来一个。

我不赞成你这样做。

一是不知道你的退休金是多少,你是生活在一二线、三四线城市还是县城或者是农村,首先得保障你的基本生活,同时还要保障你们的身体 健康 ;

二是要让孩子有个艰苦奋斗的精神,成家了,应该靠自己的拼搏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这样更有利于孩子们成长,不要助涨孩子的依赖思想;

三是60岁了,也渐渐步入老年,身体也将越来越弱,也应给自己准备点 健康 储蓄,万一有个急用,尽可能不要牵扯子女,这也是给子女省钱了;

四是即使经济宽裕也不要这样的零用,如果你孩子家里每月没有这2000元,也不至于困难到那去,手头紧一紧也就过来了,不至于没米下锅,你可以积攒在一起,在他的孩子上大学、成家、子女买楼等重大事情上资助一下,不然到那个时候就感到束手无策;

五是要在你的隔辈的孙辈的教育上多投资,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不要太奢侈,大众化就可以,长江后浪推前浪,孙辈们的发展才是我们最希望的。

以上是我的建议,供参考。

『贰』 农村60岁只生一个孩子的老人可以领养老金吗

是的,2005年开始,我省实施了部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奖励扶助版对象的资格条件是权:(一)凡年满60周岁,子女在1963年1月1日以后出生,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农村居民:①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夫妻;②未生育而依法只收养一个孩子的夫妻;③符合我省生育政策规定,经过批准生育了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在未生育前死亡,之后不再生育或收养孩子的夫妻。(二)只生育一个孩子且孩子已死亡而又未生育或收养孩子、年满50周岁的农村居民。你可以对照一下奖励扶助对象的条件,看看是否符合。如果条件符合,乡里没有兑现,可以电话将具体情况向我委或该县区人口计生委反映。

『叁』 一孩单亲家庭父母六十周岁国家有什么补聚

国家有补贴的,根据《条例》第二十一条第四项规定“独生子女父母,女方年满五十五周岁,男方年满六十周岁的,每人享受不少于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另外还包括: 1、独生子女父母(包括只生育两个女孩的父母)在农村居住,在年满60岁之后,每月各发给50元的生活补助。 2、从领证当月起至子女年满十四周岁止,每月领取不少于十元的奖励费。 3、独生子女父母为机关、事业组织职工的,退休后加发本人标准工资百分之五的退休金(退休金为百分之百的不加发),独生子女父母为企业职工的,退休时由所在单位按照设区的市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百之三十发给一次性养老补助。 独生子女补贴费是计划生育政策自实施以来,中国对独生子女实行奖励政策。凡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从领证之月起到子女14周岁止,每年发放独生子女保障费60元,单方领证的对象发放30元(2006年发放对象为独生子女出生于1990年7月1日以后的)。根据地区不同的情况,发放的独生子女费是不同的,这就牵涉到独生子女费的发放标准。

『肆』 六十岁以上老人只有一个小孩子国家是什么政策我是六十岁的人了,只有一个姑娘国家有什么政策

国家为了减轻独生子女负担,凡是拥有独生子女光荣证的家庭,父母满60岁,国家每年发放960元养老补贴。
独生子女家庭享有特殊退休补助,如果独生子女的父母是按前提措置退休的职工,那么退休后,退休金多发5%。
独生子女父母为企业职工养老补助,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0%发给一次性养老补助。
凡认为自己符合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条件的,均可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到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申报,经审核批准后,按年度领取夫妻双方总和人民币120元/年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

『伍』 江苏60岁农村老人补贴

法律分析:江苏60岁以上老人符合条件享受的补贴主要有4类,一是独生子女补贴,二是高龄津贴,三是养老护理或服务补贴,四是养老金倾斜调整。1、独生子女补贴
江苏老人如果属于独生子女父母,也就是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期间生育,拥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时可以享受补贴。独生子女补贴主要有三种形式,可以任选其一,一是按照退休前月工资的5%每月增发退休金,二是由所在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三是由单位办理补充养老保险。其中,一次性奖励发放标准为2400元至3600元,具体标准在此区间因地而异。2、高龄津贴江苏建立有高龄津贴制度,民政部门会对本省户口年满8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相应年龄段的尊老金。具体多少钱呢?按照《关于向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尊老金的通知》,百岁老人每月不低于300元的尊老金;80岁-99岁的尊老金,没有全省统一标准,各个市县标准不一,多数地区是80岁-89岁发放不低于50元尊老金,90-99岁发放不低于100元尊老金。
江苏尊老金需要在满80岁前一个月去居委会或村委会填写申请,携带身份证、户口簿、市民(银行)卡原件及复印件等材料。3、养老护理或服务补贴江苏还会对一部分特殊老人发放养老护理或服务补贴,这就是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失独老年人。根据关于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的通知,低保家庭中60周岁以上的失能老年人,养老护理或服务补贴不低于每月100元。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中60周岁以上的失独老年人、低保家庭和分散供养的特困对象中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不低于每月60元。4、养老金倾斜调整
对江苏的退休人员来说,每年的养老金调整中,高龄退休人员会享受到额外的倾斜照顾,养老金可以在享受定额调整、挂钩调整的基础上,比别人多增加一些养老金。
法律依据:《江苏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老龄办关于建立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的通知》第四条中(一)补贴标准1.低保家庭中60周岁以上的失能老人,按不低于100元/月、人的标准给予护理、服务补贴。2.低保家庭和分散供养的特困对象中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中60周岁以上的失独老人,按不低于60元/月、人的标准给予护理、服务补贴。各地可结合实际,确定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补贴对象和补贴标准。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老年人,和已享受重残补贴或特殊困难残疾人生活救助等补助的老年人,按照就高的原则,不重复享受。

『陆』 60岁以上,一个孩子的退休人员,每月能领到5o元补助是真的吗

假的

阅读全文

与60岁以上老人一孩补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聘用退休女工该不该给买社保 浏览:599
养老院的入住协议 浏览:277
孝敬老人自立自强 浏览:800
老年痴呆服镇静药有什么好处 浏览:190
父母免税额多少 浏览:270
唐山养老金今年涨工资 浏览:921
浙江女性退休年龄 浏览:69
天安银保养老保险 浏览:707
媳妇为什么孝顺婆婆 浏览:460
四级残极居民养老金有什么优惠 浏览:223
我的长寿花下面叶子发黄怎么啦 浏览:800
关于申报养老机构的可行性报告模板 浏览:166
2015年安徽60岁死亡赔偿 浏览:836
公安局拘留为什么要体检 浏览:786
老年痴呆引起排尿困难 浏览:319
有哪些名人被父母抛弃 浏览:130
兰州市体检不正常怎么办 浏览:960
预防心梗脑梗体检都需要检查什么 浏览:896
青岛开老年公寓多少钱 浏览:762
在银行交纳养老保险的时间 浏览: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