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孔子的四大弟子是谁,各有什么优点
大弟子颜回,得意等级:四颗星。优点:学习认真,好学不缀,尊师重道,考虑问题内全面。
二弟子子容路,得意等级:四颗星。优点:知错就改,武艺高强,胆色过人,是孔子的贴身保镖。
三弟子子贡,得意等级:三颗星。优点:善于谋略,富甲天下,一生追随孔子,是孔子游学天下的赞助商。
四弟子曾参,得意等级:一颗星。优点:踏踏实实求学,忠实憨厚,谦虚谨慎,厚积薄发,至诚至孝。
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的十位学生(颜子、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受儒教祭祀。
《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
B.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在人生道路上站稳脚跟,四十岁心中不再迷惘,五十岁知道上天给我安排的命运,六十岁听到别人说话就能分辨是非真假,七十岁能鲔心所欲地说话做事,又不会超越规矩。
这句话出自孔子《论语》: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注释】
①有(yòu):同“又”。古文中表数字时常用“有”代替“又”,表示相加的关系。
②立:站立,成立。这里指立身处世。
③耳顺.对于外界一切相反相异、五花八门的言论,能分辨真伪是非,并听之泰然。
2、【解读】
在本章中,孔子阐述了道德修养的过程在于不断地进取和完善。他在叙述自己一生的经历时,体会到了道德修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能一下子就完成,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上的融合,发自内心的自愿去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违背心意地勉强去做。另外,孔子这些做人做事的经验,也是想让后人拿来借鉴,给他们指明正确的修道之路。
“吾十有五志于学”,是说孔子十五岁的时候就立志做学问了。当时,男子十五岁就属于成人了,也是人们开始懂事的开端。而且,从十五岁到三十岁之间,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黄金时段,此时立志向学,也是做好的选择。
三十而立”,经过十五年学习和磨砺,到了三十岁才算有点儿成就。在孔子眼中,自己二十岁的时候还属于“不知礼,无以立也”的阶段。直至三十岁时,才学成知礼,得以立身。这也就是说,通过十五年的学习,他才算确定了自己的人生观点,明白了做人处世的道理,以及安身立命的行为准则。不过,这时虽然得以立身,但是还存有怀疑,思想上容易出现摇摆。
在现代,此句大多被理解为开始创立自己的事业,这与孔子的意思完全是两回事情,大家应当有所区分。
“四十而不惑”,这句话是紧承上句而言的,也就是说又过了十年,到了四十岁的时候,才确定了自己坚持的观点和准则,按照既定的人生理想努力前行。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有着明确的行为准则,以及判断是非的标准和处世原理,不会再出现犹疑不定的现象了。不过,做到这一步只是对人生的一般性理解,若想做到更好,还需要继续努力才行。
“五十而知天命”,到了五十岁时,方知天命,此时他才真正了解自己到底能做些什么。在他看来,天命不仅是一种未知的存在,还有着一定的合理性,自己既然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天命,就应做好今生该做之事。“五十而知天命”属于人生思想上的理解了,要比“不惑之年”的理解深入许多。
“六十而耳顺”,到了六十岁时,才能辨明善恶是非。另外,大家应当注意,此处的耳顺并不是生理上的问题。孔子的意思是说,自己从十五岁开始学习做人处世,好话坏话都听了不少,到了六十岁的时候,才不会因为这些话而喜怒无常,真正做到明辨是非和内心的平静。到了这个境界以后,遇事才会有着镇定自如的表现。
“七十而从心而欲,不逾矩”,又经过了十年的洗礼,孔子才算如愿到达了“从心而欲”的境界。然而,“从心而欲”并不代表着自己可以随便胡来,也是有限制的,即“不逾矩”,这个规矩就是“礼”。在孔子看来,人的行为应当受到“礼”的约束,即便是自由也不能超越礼制,进而衍变成无止境的欲望。
只要自己的言行合乎礼制,看透人生世相,做到无欲无求,这种境界才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儒家士子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民“安居乐业”,世界上几乎所有优秀的政治家都为这四个字而努力过。孔子这些话,是为了告诫后学,道德修养的过程是很漫长和艰难的,只有在工作中多多体会,才能真正理解为人之道和为政之道,修成君子。
C. 文言文寿词一岁
1. 四十佳岁好年华,千万富贵与荣华!
2. 上有老,下有小,中流砥柱;
食得饱,睡得好,身康体健。
3. 不惑之年,福星高照。
4. 时盛世昌春不老 岁月无情催白首
丰衣足食寿弥高 东风有意焕青春
5. 人长久,月长圆,春长在
国永昌,家永睦,福永生
6. 翻一页日历,存百年基业
绘千幅蓝图,兴万代子孙
7. 福寿绵长活百岁,身体康健行如风。
耳聪目明无烦恼,笑对人生意从容。
8. 蓬莱松柏枝枝秀,方丈芙蓉朵朵鲜;
泰山不老年年茂,福海无穷岁岁坚。
祝寿词指的是庆祝长寿的词语,比如古稀、喜寿、还历等,表示祝寿的词汇非常多,举例如下:
还历:虚岁61岁(满60岁)出生之年的天干地支到了61年时会恢复到原来状态,也就是对满60岁的祝贺。
古稀:70岁从杜甫的诗《人生七十古来稀》中而来,是对70岁的祝贺。
喜寿:77岁《喜》字的草体可以看成《七十七》,所以是对77岁的祝贺。
伞寿: 80岁《伞》的简笔可以读成《八十》,所以是对80岁的祝贺。
米寿: 88岁《米》字可以分读为《八十八》,所以是对88岁的祝贺。
卆寿: 90岁《卆》可以分读为《九十》,所以是对90岁的祝贺。
白寿: 99岁《百》字去了第一笔剩下的是白字(100-1=99),所以是对99岁的祝贺。
襁褓(qiǎngbǎo):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二三岁的儿童。
总角、垂髫:幼年儿童。
始龀、髫年、龆年:女孩7岁;男孩8岁。
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九龄:9岁。
黄口:10岁以下。
幼学:10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10岁代称。)
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及笄(jī):女子15岁(女子成年)。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也是成童的代称。一般认为是15岁以上。
舞勺之年:13岁至15岁。
志学之年:15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16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16岁,多用于女子。)
舞象之年:15岁至20岁。
加冠:男子20岁(男子成年)。
弱冠:男子刚成年,指20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而立之年:30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始室之年:30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不惑之年:40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艾:50岁。(古称50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50岁。(知非之年:《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50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50岁。)
花甲之年、耳顺之年、还历之年:60岁。(花甲之年: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60岁又称作“花甲之年”。耳顺之年:《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耆(qí):60岁以上。
下寿、耆艾:60岁以上。(古人以六十为下寿。)
古稀之年:70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从心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中寿:(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耋(dié):70至80岁。
杖朝之年:80岁。
中寿:说法不一,计有60岁、70岁、80岁、90岁以上等4种说法。
耄(mào):80至90岁。
伞寿:80岁。(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米寿: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上寿:90岁。
白寿: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耄耋之年、朝枚之年、朝枝之年:八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八九十岁。)
期(jī)颐之年:100岁。(《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
茶寿: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各位宾朋 五亲六眷 甲申之首 正月开端
慈母寿辰 八旬华诞 喜庆时日 吉庆以言
西屏山下 清江河畔 小镇街巷 祖屋老宅
亲朋满座 合家尽欢 祝贺寿星 福如东海
生日快乐 寿比南山 鲜花朵朵 烟火团团
礼炮声声 烛光闪闪 恭献寿桃 共品寿点
欢歌笑语 酬宾摆宴 真情切切 诚意绵绵
心潮涌动 感慨万千 江河行地 日月经天
金乌玉兔 时光荏苒 昨日母亲 春华明艳
今日母亲 夕阳灿烂 吾辈儿孙 饮水思源
族氏兴盛 创业维艰 夜哺儿女 昼耕农田
内主家政 外结人缘 艰难困苦 一肩承担
以德为本 秉承孝善 话如春风 心似甘泉
青丝白发 沧海桑田 勤勉养身 德孝延年
耄耋老人 颐养天年 钟情朴素 谨守节俭
定时起居 饱食菜饭 常常散步 时时聊天
结交新朋 小玩棋牌 耳聪目明 喜乐康健
儿孙绕膝 福至门前 百姓人生 伟大平凡
亲朋齐聚 共同祝愿 松鹤万古 彭祖身显
薄酒一杯 致谢亲朋 韵文一页 以兹纪念
已解决问题收藏 转载到QQ空间 姥姥的80大寿祝寿词该怎么写啊?
[ 标签:姥姥,大寿 祝寿词,祝寿词 ] 急求,明天我姥姥过八十大寿每个人该怎么说啊?
惗尔、訫会痛 回答:1 人气:1 解决时间:2010-02-21 17:27
满意答案摘来仙桃添寿嗣,献上美酒增福气。寿比天齐子孙乐,福如东海和家喜,松鹤相伴福寿长,五世同堂乐熔融
金樽满豪情, 玉箸擎日月, 开怀且畅饮, 和我天伦乐。
一祝老寿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二祝老寿星日月昌明、松鹤长春;
三祝老寿星笑口常开、天伦永享。
一祝老寿星吉祥如意、富贵安康;
二祝老寿星事事顺心、幸福长伴;
三祝老寿星笑口常开、身体安康。
一祝老寿星寿比天高、福比海深;
二祝老寿星日月同辉、春秋不老;
三祝老寿星生日快乐、福星高照
襁褓:初生
孩提、总角、垂髫:童年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之年:女子13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
碧玉年华:女子16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弱冠之年:男子20岁
而立之年:男子30 岁
不惑之年:男子40 岁
知命之年:男子50 岁
花甲之年:男子60 岁
古稀之年:男子70 岁
喜寿:男子77岁
耄耋之年:80岁
米寿:男子88岁
鲐背之年:90 岁
白寿:男子99岁(取百去“一”之意)
期颐之年:男子100
茶寿:男子108岁
我就想说“祝我亲爱的奶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生日快乐,奶奶!非生日也要快乐,奶奶!”
送篇祝寿主持词
祝寿主持词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大家中午好:
又是一个万物争荣的盛夏,也到了五月花季盛开的时候,在公元2005年5月14日这个美好的日子里,我们欢聚一堂,在这里为陈乔寿老寿星举行七十大寿仪式。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老寿星及其家属,向在座的各位至以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掌声)
今天我受老人儿子的委托,做此次寿宴的主持人。说句实在话,我并没有播音员那磁性的嗓音,但为了表达我对老人的一片祝福心情,我满脸微笑地登上这主持的舞台,还希望大家能给我以掌声鼓励。(谢谢)
在这里我谨代表所有的嘉宾,祝愿老人家增福增寿增富贵,添光添彩添吉祥。
诸位朋友、各位来宾,今天真是群贤毕至,鼓舞欢欣。前来祝贺的有老朋友、老乡亲,还有不少放下农忙赶来的亲属们,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来赴宴、祝福。这正是:亲朋共享天伦乐,欢声笑语寿满堂。
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老寿星名字的最后一个字是“寿”字,寓意就是福寿满堂、欢乐远长。在这里让我们共同祝愿老寿星寿比南山、天伦永享。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七十年的风雨中老人家寒心茹苦地将六子二女扶养成人。七十年风风雨雨,七十载生活苍桑。岁月的泪痕消消地爬上了他的额头,将老人家的双鬓染成白霜。大千世界里,孩子们把心中的话语都洒向老人那宽厚慈爱的胸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认真工作,发奋图强”简单的话语,让儿女镌刻在心,永记不忘。老人的辛苦并没有白费,在他的教育下,子女们都已经长大成人,为老人赢得了无尚的荣光。现如今老寿星一家是五世同堂,正可为儿子孝,儿媳能,女儿贤,女婿强。就连在校学习的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们也是聪明伶俐,成绩优异,捷报平传,后继有人。(掌声)
让我们一起恭祝老寿星,福如东海,日月昌明。松鹤长春,春秋不老,古稀重新,欢乐远长。同时也祝愿在场嘉宾的每一位来宾都幸福安康!最后祝各位来嘉宾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让我们共同渡过这美好的时光,下面我宣布寿庆正式开始。
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老寿星的家人把老寿星扶上寿堂。(请放鞭炮)
下面举行拜寿仪式。
首先请老寿星的儿子辈代表献祝寿词。
1、而立之年
而立之年,汉语词语,解释为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用于男性。
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
2、不惑之年
不惑之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huò zhī nián,一指四十岁的代称,二指形容人到中年(四十岁)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出自《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
3、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zhī mìng zhī nián,孔子自称五十岁知天命,指五十岁。出自《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4、古稀之年
古稀之年,读音gǔ xī zhī nián,汉语成语,指人到70岁的时候。出自唐·杜甫《草堂诗笺》十二《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5、耄耋
耄耋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mào dié。耄,年纪约八、九十岁。耋,年纪为七十岁。耄耋指年纪很大的人。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而立之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不惑之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知命之年
D.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出自《论语·为政》。
全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逾 同:逾)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4)四十九岁去世做学问50扩展阅读:
此文明确地告诉人们,培养仁德必须深入社会进行磨砺,以谦恭的态度尊重贤德之人,以真诚的行动结交仁德之士,有了这样的机会和环境,就能成功地修炼仁德。
《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注重记述,算得上一篇结构完整的记叙文,人物形象鲜明,思想倾向通过人物表情、动作、对话自然地显露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
E. 古代称呼五十岁左右为什么
古代称呼五十岁为:天命之年。
出自:孔子及其弟子[春秋]《论语》。
原句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释义: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5)四十九岁去世做学问50扩展阅读:
知天命
是古人的形容人到了五十的事情,大雅的叙述方法。“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
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