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表演快板长寿村

表演快板长寿村

发布时间:2025-02-21 19:00:12

⑴ 求李伟建、武宾 相声长寿村的台词

李伟建、武宾 相声长寿村是根据传统快板小段《长寿村》改变的
我把快板小段《长寿村》的文本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长白山有个长寿村,松柏长青遍地花,

能活到一百岁的在那儿都不算啥。

有位记者怀疑这是虚假,

专门到长寿村亲自去调查。

这一天,他走到村头一棵松树下,

见到了一位年迈苍苍的老大妈。

看年纪足有九十岁,

坐在石阶上连腰板儿全不塌,

一针一线正把那鞋底儿纳,

看样子耳不聋来眼不花。

雪白的头发梳着个小抓髻,

最奇怪的是还把那红头绳儿来扎!

这位记者上前就问话,

满脸陪笑叫了声老大妈:

「大妈,请问您今年高寿哇?」

老大妈抬头一笑露出满嘴牙:

他面色红润很萧洒,

站起身来把话答:

「我今年九十九啦,岁数还小哪。」

「啊!您都九十九了岁数还不大!

哎哟,我奶奶要活着今年才七十八。

老祖宗,您今天有喜事儿吧?

怎么您还把那红头绳儿来扎?」

「喓,这红头绳儿呀?

说出来你可别笑话,

早晨梳头是我婆婆非要给我扎。」

「啊!您还有婆婆?那比您还得大呀!」

「比我大多啦,我婆婆今年壹佰贰拾捌。」

「哇!!」记者听了非常惊讶,

「哎呀,长寿村的长寿老人可真是不虚夸呀!

老祖宗,劳您驾快领我去见见她。」

「好吧,咱们一块儿说会话,

不过你得明天来,

今天见不着她,

我婆婆没在家,

去看她的娘家妈!」

⑵ 给奶奶祝寿的快板 ,急~~

快板小段 长寿村

“长命百岁”本是个吉祥话,
可是我听说,长寿村里百岁的老人不算啥。
有一人叫武培华要探个虚实与真假,
他要到长寿村里亲自去观察。
这一日,他来到村头柳荫下,
看见了一位老大妈,
看年纪得有八十岁,
她腰板不驼背不蹋,
只见她,坐在石阶手拿针线一针儿一针儿正把那个鞋底纳,
没戴镜子说明她的两眼还不花(哪)。
雪白的头发梳个小纂儿,
红头绳儿就在她的脑后扎。
武培华上前忙搭话,
满面带笑的叫大妈:
“请问您老高寿年纪有多大?”
老太太抬头一笑满嘴的白牙齐刷刷,
“你问我呀?我还小哪,
今年我才九十八。”
(白)啊?九十八还小哇?
老人家,我看您老扎着红头绳儿,
今天是什么好日子?”
“噢,这事啊,你可别笑话,
说起来,可就话长啦!
不是我爱俏好打扮,
这红头绳儿,我婆婆天天给我扎。”
(白)“啊?您还有婆婆哪?
那岁数一定比您大!”
“我婆婆身体也不差,
今年一百二十八。”
武培华闻听这句话,
“嘿,长寿村里长寿的老人真正是不虚夸!”
“老人家,我都四十多了,活了这么大,
还没见过一百多岁的老大妈。
晚生我想劳您驾,
麻烦您领我去看看您的婆婆妈。”
“哟,小伙子,实在抱歉不凑巧,
今天你可见不着她,我婆婆今天不在家。”
“上哪儿啦?”
“一大早儿,她买了二斤脆锅巴,
骑着摩托回了娘家,
到娘家去看她的娘家妈!”

⑶ 关学曾是关晓彤爷爷,你知道吗



明星考生关晓彤的妈妈李俊女士获悉,北京电影学院2016级表演系专业考试成绩日前公布,关晓彤专业考试成绩为0分,关晓彤获得表演专业第一名。这是继刘晓庆之女苏菲获得中戏表演系第一名之后,中国影视圈又一朵新生代小花。1997年,关晓彤出生在北京的一个艺术家庭。她的祖父关是北京的钢琴和书法大师,她的父亲关少曾是一名影视演员。因为家庭文化的影响,她也从小热爱艺术,喜欢舞蹈和钢琴。四岁半时,关晓彤和父亲关少曾出道。关(~),男,满族,原名关,1922年生于中国北京,“独琴鼓”第二代传人,北京创始人。曾任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常年与关合作的乐手,对《舒勤》的唱腔、风格、演奏进行了改进,在唱腔中吸收了《乐亭大鼓》和《丹仙排子曲》的口音;在板块上,从最初的三眼一板,发展到了慢板、快板、散板等。从原来的“戳句”到“双戳句”、“大戳句”等等;伴奏中使用扬琴、胡俟、二胡,使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歌曲大部分改为短段落,多以现实题材为主。1951年和1952年,关两次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演出,亲赴前线演出。2006年9月27日,关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去世前一个月,管获得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北京市“德艺双馨”称号。中文名关别名关国籍中国满族出生年月更多人物经历14岁学习美术,拜常德善为师,学会了弹拨和架子鼓的演唱。参加北京曲艺团、北京曲剧团,积极编曲、表演新歌。在与秦的合作中,他成功地改进了单弦鼓,并将其更名为京鼓。103010,《杨八姐游春》,《鞭打芦花》为它保留曲目。创作100多首,演唱上千首,演出近两万场。他曾两次在朝鲜演出。抗美援朝的前线,自卫反击战的猫耳洞,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声音。1996年,他参加了曲艺进校园活动,参加了几十场演出。出版《长寿村》光盘。有着北京琴棋书画大师的美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新中国曲艺50年有特殊贡献的曲艺艺术家”称号。2003年获得第四届中国金唱片奖。2006年9月获中国曲艺终身成就奖。在过去的60年里,关先生唱了数以千计的笑话,进行了近20,000场演出。他的作品题材丰富,经典名作不断,艺术上成就斐然,他的声音洪亮大方,表演形神兼备,发音清晰明了,唱腔优美,风格铿锵有力,唱腔独特,让人爱听、爱看、难忘。1922年8月1日生于北京,祖父家已衰败,“过年吃不了一个饺子”。为了谋生,关卖过“门神”和臭豆腐,但最终迷上了“五音鼓”。他13岁学美术,14岁上台表演,赶庙会,摆地摊,去电台,什么都干。老艺术家们把天桥唱戏叫做“地上挖饼”,意思是凭艺人的两张嘴和唱功,赚一口饭,挖出来什么就吃什么。通过刻苦训练,关的书法逐渐发展起来,形成了“说得像唱,唱得像说”的自然质朴的风格,很快就收获了一批老听众。二十多岁的时候,观众送他一块匾,上面写着“秦蜀宗师”。关天生就是唱钢琴的料


既然我唱的是北京话和北京韵,是纯正的“北京特产”,为什么不叫“北京秦书”呢?于是,在北京前门箭楼的一场演出中,正式推出了“北京”的称号。40多年后,他在书中写道:“我觉得路是对的。没有当初的改名,就没有今天的发展。”“如果拿现在的‘京秦书’唱段和当年师傅教我的唱段比,那就没法比了。”今年2月7日,关晓彤登上2016央视春晚,与郭、合作表演小品《关学曾北京琴书经典唱段专辑》。在彩排的后台,华西报的记者曾经采访过关晓彤。关晓彤聪明可爱,谦虚阳光。虽然演了很多戏,但学习成绩并没有下降。虽然她已经成为所谓的“明星”,但她仍然可以和同学相处。关晓彤学习成绩很好。从14号,北电性能部成绩单,关晓彤“专业考试成绩”一栏显示成绩,专业排名第一。但细心的网友在关晓彤的笔录中发现了一处错别字,“民族”一栏被写成了“族群”,质疑其造假。14日中午,记者独家电话连线关晓彤的母亲李女士。首先,记者祝贺她考上北电表演系第一名,但李女士很谦虚,代表女儿感谢大家的关心。她说小童刚刚开始考上北电,她会继续努力。当关晓彤的笔录被问及一处错别字,有网友质疑其造假时,李女士予以否认,并告诉华西杜诗报记者:“这份笔录证明是真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错别字。”对于被北京电影录取的感受,对方表示关晓彤觉得自己演得不错,并不意外。据了解,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规模达470多亿元,带动了2016年中戏、北电表演系艺术考生的持续火爆。仅在北电,就有7000多人声明小桐妈妈公开了女儿初试背后的故事:“在7000名报名的艺术类考生中,我女儿考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第一名。死记硬背肯定不行!”


关少曾,北京东城区人,演员,北京钢琴书法大师关之子,影视演员关晓彤之女。爷爷,关(1922年8月1日-2006年9月27日),男,满族,原名关,毕业后艺名。1922年8月1日出生于中国北京,是“单琴鼓”第二代传人,北京秦书创始人。望采纳,谢谢。


关晓彤家没有矿,但她家是演戏世家。她的祖父关是“单琴鼓”的第二代传人,也是京派的创始人。父亲关少曾是一名演员。关(1922年8月1日-2006年9月27日),男,满族,原名关。

士清,出师后取艺名“学曾”,是“单琴大鼓”第二代传人,北京琴书创始人。关学曾生前曾任北京曲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关学曾与常年合作的琴师对“琴书”的唱腔、板式、表演进行了改良,唱腔上吸收了“乐亭大鼓”和“单弦牌子曲”的腔调;板式上由原来的三眼一板发展为慢板、快板、散板等;唱法上由原来只有“跺句”,发展为“双跺句”、“大跺句”等;伴奏上使用扬琴、四胡、二胡,使音乐表现力更为丰富;曲目大都改为短段子,多以现实题材为主。关少曾,出生于北京市东城区,中国内地男演员,北京琴书泰斗关学曾之子,女儿影视演员关晓彤。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考过解·放·军·艺术学院,被舞蹈系录取,但是家里不让去。初二时,被全总文工团舞蹈队录取。初三时,考上了解·放·军·艺术学院。1978年,进了北京军·区的空·政话剧团。1985年转业,到北京儿童艺术剧院。演过《下岗了,别趴下》等一系列话剧。从业至今参演过很多部影视作品。2008年在《倾城之恋》饰徐先生。2015年,出演电视剧《妻子的谎言》饰演江天皓。

⑷ 关学曾身世

关学曾是中国北京琴书演员、北京琴书创始人。


2006年9月,关学曾在北京辞世,享年84岁。关学曾去世前一个月,荣膺“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和北京“德艺双馨楷模”称号。

⑸ 关学曾的经历如何

关学曾(1922.08.01~2006.09.27),

北京琴书演员
主要成就
中国曲艺终身成就奖
代表作品
《杨八姐游春》、《鞭打芦花》、《长寿村》
儿 子
关少曾
孙 女
关晓彤、关晓珊
收起
人物关系

关少曾
子女
个人经历
学艺生涯
14岁学艺,拜常德山为师习唱单琴大鼓。参与组建了北京曲艺团、北京曲剧团,积极编演新曲目。与琴师吴长宝合作期间,成功改良了单琴大鼓,并更名为北京琴书。《杨八姐游春》、《鞭打芦花》、《长寿村》为其保留曲目。创作作品百余段,演唱过上千个段子,演出近2万场。曾两次赴朝慰问演出。抗美援朝的前线、自卫反击战的猫耳洞,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声音。1996年参与发起曲艺进校园活动,并参加了数十场演出。出版了《关学曾北京琴书经典唱段专辑》CD。有北京琴书泰斗之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新中国曲艺50年特别贡献曲艺家”称号。2003年获第四届中国金唱片奖。2006年9月荣获中国曲艺终身成就奖。

演出经历
关学曾老先生从艺60多年来演唱过上千个段子,演出近2万场,作品题材丰富,经典佳作不断,在艺术上取得了累累硕果。他的噪音洪亮、宽厚,表演神形兼备,字正腔圆,唱腔优美动听,板式铿锵有力,在演唱上自成一家,让人爱听、爱看、过目难忘。

1922年8月1日生于北京,其祖父时家已败落,“过年都吃不上一顿饺子”。为了谋生,关学曾卖过“门神”,也卖过臭豆腐,但最终还是迷上了“五音大鼓”。他13岁学艺,14岁上台演出,赶庙会、站地摊儿、上电台,无所不干。老艺人们管在天桥演唱叫作“平地抠饼”,意思是就凭着艺人的两片嘴,凭着演唱的功夫,挣出一口饭来,“抠”出什么吃什么。在艰苦的磨练中,关学曾书艺渐进,形成了“说似唱,唱似说”自然质朴的风格,很快拥有了一批老听众。20多岁时,听众给他送去一块匾,上书“琴书泰斗”。

关学曾天生是唱琴书的料。自从干上这一行,他就没离开过鼓和扬琴。有人统计过,从艺几十年来,他演唱过1000多个段子,其中的220多段是他自己编写的。他精心钻研,把单调的“五音大鼓”、“单琴大鼓”不断发展、丰富。日子久了,他见到全国各地琴书多得数不胜数,各地的琴书都有地方特色。既然自己唱的是京腔京韵,纯粹的“北京特产”,何不就叫“北京琴书”呢?于是,在北京前门箭楼的一次演出中,关学曾正式打出了“北京琴书”的名目。40多年后,他在书中这样写到:“我觉得路是走对了。没有当初的改名,就没有今天的发展。”“拿现在的‘北京琴书’唱段跟当年我师傅教我的对比,那就没法比了。”

关学曾与老舍先生是朋友。一次,老舍看了演出,给曲艺团提了意见:“别把什么曲种都掺合到一块堆儿,搞杂八凑儿的戏。就用曲艺唱,剧种就叫曲艺剧。”后来,“曲艺剧”定名“北京曲剧”,关学曾参演了最早的几出剧:《柳树井》、《光明大道》、《罗汉钱》等。改革开放以后,《茶馆》、《龙须沟》等名剧也搬上了曲剧舞台。

关学曾为人谦和,但在艺术上一丝不苟。不论演出条件多么艰苦,他从不挑剔,打鼓就唱。战场上、工地中、田野间,都有他乐观爽朗的歌声。他在北京曲艺团干了40年,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走到哪儿,写到哪儿,唱到哪儿。上了岁数,加上“文革”中的折腾,他身体不好,兜里装着一摞医生开的假条,依旧在台上谈笑风生。老伴劝他休息,他说:“我这时间可丢了不少哇!”退休后,他仍然坚持创作、演出,只要有观众爱听,他就不计报酬、不论条件,一定唱得观众满意。老舍茶馆刚开张,他张罗着曲艺界的老朋友去演出:“我们在这儿唱,在这儿演,那就是让民族文化占领舞台,为弘扬民族文化作了点实事,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⑹ 丹辉语言表演快板长寿村

长寿来村
长白山有个长寿村,松自柏长青遍地花,
能活到一百岁的在那儿都不算啥。
有位记者怀疑这是虚假,
专门到长寿村亲自去调查。
这一天,他走到村头一棵松树下,
见到了一位年迈苍苍的老大妈。
看年纪足有九十岁,
坐在石阶上连腰板儿全不塌,
一针一线正把那鞋底儿纳,
看样子耳不聋来眼不花。
雪白的头发梳着个小抓髻,
最奇怪的是还把那红头绳儿来扎!
这位记者上前就问话,
满脸陪笑叫了声老大妈:
「大妈,请问您今年高寿哇?」
老大妈抬头一笑露出满嘴牙:
他面色红润很萧洒,
站起身来把话答:
「我今年九十九啦,岁数还小哪。」
「啊!您都九十九了岁数还不大!
哎哟,我奶奶要活着今年才七十八。
老祖宗,您今天有喜事儿吧?
怎么您还把那红头绳儿来扎?」
「喓,这红头绳儿呀?
说出来你可别笑话,
早晨梳头是我婆婆非要给我扎。」
「啊!您还有婆婆?那比您还得大呀!」
「比我大多啦,我婆婆今年壹佰贰拾捌。」
「哇!!」记者听了非常惊讶,
「哎呀,长寿村的长寿老人可真是不虚夸呀!
老祖宗,劳您驾快领我去见见她。」
「好吧,咱们一块儿说会话,
不过你得明天来,
今天见不着她,
我婆婆没在家,
去看她的娘家妈!」

⑺ 曲艺精品有哪些代表作

很多,只是现在除了天津和北京龙潭公园里面的剧场就很少能看到。
京韵大鼓《剑阁闻铃》《丑末寅初》
西河打鼓《绕口令》
河南坠子《伯牙摔琴》
快板《劫刑车》(李润杰的都行)
北京琴书《长寿村》(关学曾的都行)
山东快书和天津快板都有的《武松打虎》
岔曲《风雨归舟》(这个在土豆里找赵玉明的最好听,延前辄的)
另外,郭德纲相声里出现的一些曲艺中的曲目,如铁片大鼓等,他唱的是精华部分,感觉比以前的原唱还好听。

阅读全文

与表演快板长寿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村养老保怎样查到你的缴费记录 浏览:766
如何避免父母的非注意盲事 浏览:493
重阳节幼儿绘画 浏览:446
长寿小区开荒保洁多少钱一平米 浏览:282
应征入伍体检病史怎么填 浏览:669
父母政审有效期是多少岁 浏览:659
重庆长寿什么地方有保洁员工 浏览:749
2018年事业单位退休金 浏览:879
初中体检内科检查什么内容 浏览:485
2017年养老金缴费新政策 浏览:11
合肥老年大学2019年 浏览:585
转业军人社保退休有什么优惠 浏览:480
尊宏富贵一生养老保险怎么样 浏览:421
带女朋友回家看父母是什么反应 浏览:139
有哪些创业者父母去世都未回家 浏览:809
如何抓好老年大学的安全工作 浏览:670
重阳节的外面 浏览:692
老年人泪管堵塞中医怎么治疗 浏览:386
九州通养老院 浏览:508
山西老人养老金怎么领取 浏览: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