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老人多病长寿

老人多病长寿

发布时间:2025-02-16 11:35:01

1. 为什么常生病的人反而长寿

美国一家保险公司对数百名年逾百岁的老人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长寿者中很多是体弱多病的“老病号”,而那些平素健康的人却往往扛不住突如其来的疾病。

身病还将心自医

体弱多病也能年逾百岁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黄煌

许多平时经常上医院、病恹恹的人,反而活得更久,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这些人更加注重保健养生。那么,如何去养生呢?中国传统的养生经验十分丰富,从两千多年前的古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到流传在乡间的谚语格言,无不体现出中华民族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大智慧。

1

不乱用保健品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据统计,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住院的病人达250万。有人认为中药比较安全,其实不然。中药也是药,也有几分“毒”。

近年来,补肾壮阳、温补肾虚的保健品在市场中销售得红红火火,胡乱服用补药,严重危害健康。另外,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冬虫夏草也并非神药,盲目服用也会致病。

2

少食利长寿

古代医书中,有关饮食养生的内容很多。而许多经验都讲到两个字:节食。节食,不是不吃东西,而是调控节制饮食的质量与数量。古人说,夜饭减一口,活到九十九。若要安,常带三分饥和寒。临床上发现,许多急性胰腺炎、胆石症急性发作、心肌梗死、脑溢血,大多与暴饮暴食、饮食过量有关。

怎样才算不过量呢?进食后:不胀,不闷,不气短;晚上:不干,不苦,口不黏,不打呼噜,不流涎;白天:头脑清醒,口气清新,没有疲惫感,工作效率高。

3

不偏咸、不偏荤,多吃菜

偏咸不利于健康。中国营养学家建议每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 克,也就是一啤酒瓶盖。天天大鱼大肉、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饮食让身体受不了,于是造就了无数肥胖儿、脂肪肝。尤其是许多30多岁的青年人,已经挺起了啤酒肚,这是很危险的。

4

生命在于运动

步行是古老的,也是最经济、最简单、最安全、最有效的运动方式。那么如何步行才是科学的呢?每天快走两次,每次2000米,中间可以间歇2次。速度以每分钟100步左右为宜。时间在30~45分钟。走后不气喘,不心慌,不头晕,不大汗淋漓,要浑身舒坦,第二天不觉得累,这就是适度。

5

平常心才长寿

养生先养心,这是中国传统的养生理念。养心,就是调整心态,尤其是日常生活的心态,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荣辱观、幸福观。心态好,就长寿;心态不好,就生病。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比来比去,总达不到自己理想的状态,于是厌世、颓废、抑郁??很多疾病大多与心境有关,古人说:“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对退休的老年人来说,不比财富,不比身体;要比快乐,比轻松,比谁活得自在。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燕声

2. 长寿的因素有哪些

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发现,百岁以上老人有一种共同的基因突变薯差,科学家表示这一发现有助于找到减缓人类老化的方法。长寿的因素有哪些呢?下面跟着我来了解一下吧。

长寿的四大因素

长寿是人们一直关注的话题,也是一直所探寻的问题,如何长寿?有以下四种因素能让人长寿,下面一一介绍一下这四种因素。

第一因素、低温

因为环境温度低,生命能量释放较慢。若能将人的体温降低2°C~3°C,人的寿命可由70岁延长到150岁,生活在寒带的人寿命会长10~30年。因此,延长人的寿命,可用降低体温的方法。

第二因素、微饿

细胞死亡伍冲是衰老的重要因素,而轻微饥饿会激发体内的潜能,使之拯救细胞不死。做到“轻微饥饿”则不是简单、盲目地节食,而是食少而精,如吃低热量、高营养,特别是高维生素的食物。

第三因素、多病

体弱多病者往往长寿。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体弱多病者长寿已成不争的事实。据医学研究:人体患某些疾病痊愈后,反而增强了对该病的抵御能力。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人,年轻时体弱多病,年老后却老当益壮。

第四因素、职业

乐队指挥、僧侣、画家、牧人等寿命较长。从医学和生理方面讲,写字、作画有利于改善皮质和植物神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精神紧张和神经功能紊乱,排除忧愁和烦恼,消除疲劳和七情劳损。坚持练习书画,对培养审美趣味、陶冶情操、休养脑筋、增进健康,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健康长寿的八个中医理论

一、说情志

人要健康长寿,清志调畅是一个重要条件。陶弘景在《养生延寿录》中提出:养性之道,莫大忧愁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二、戒私欲

养生求静,使身心处于万虑皆息独存一念的境地,也要求人具有高尚的情操,心胸坦荡。孙思邈说: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故善养生者勿汲汲于所欲,心无妄念,所至之处,勿得多求,旦起欲专言善事,不欲先计较钱财。

三、远房室

指性生活有节制。人的生长发有赖于肾精,肾精充盈则生生不息,人的生命活力和抗病能力强。欲保肾精,必须节制性软,倘贪色好艳,纵欲无度,势必损精害体折寿。

四、适四时

人生活在自然之中,顺应季节气候是养生学的重要内容。《吕氏春秋》说:年寿得长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毕数之务,在乎去害。所谓害,就是指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大寒、大热、大燥、大温等反常气候,中医称为六淫。

五、节饮食

脾胃为后天之本,饮食不节,伤及脾胃,就使人多病早衰。《内经》对饮食不节的危害,有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多食盐,则脉凝泣变色,多食苦,则皮枯而毛衰……等多处论述。

孙思邈对饮食宜忌的论述更全面、更科学,除食不可过饱,务令简少,常宜温食,常宜轻清甜淡之物等常识外,还对饮食方法、饮食卫生重笔描写,如美食宜熟嚼,生食不粗吞,食勿大语,每食以手摩面及腹,勿食生菜、生米、小豆、陈臭物,勿饮浊酒,必不得食生粘滑等物等等。这对避免损伤脾胃以及防止食物中毒,预防传染病,乃至祛病延年都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六、常运动

人是有机的整体,常运动会使精力充沛,身体健壮。早在汉代,华佗就倡导锻炼强身以防病。他指出:人体欲得劳动,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体欲常劳,但勿多极,提醒人们经常活动筋骨以祛病延年。

七、顺性情

指要健康长寿,须按年龄规律自身颐养。孙思邈分析老年人说:人年五十以上,阳年日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与居怠惰,计授皆不称心。视听不稳,多退少进,日月不等,万事零落,心无聊赖,健忘嗔怒,性情变异。这就告诉我们,人在进入老年期后,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形态的变化,我们要爱护、体贴老人,顺其性情以调之,以利他们尽享天年。

八、服药饵

人腔手歼生在世,享赋各异,况病魔无情,难免伤人。因此,服食药饵也是养生学内容之一。古人重视服药饵来防病治病,养生延年,并拟定了许多延年益寿的药饵、药方。但是,养生不可单靠服药饵,否则,虽常服药饵而不知养性之术,亦难以长生也,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3. 为什么"老病号"更容易长寿

因为“老病号”更懂得保养,体弱多病者大多蕴含一种求生欲望所赋予的本能。很多人嘲笑“药罐子”们太夸张,有点小病就吃药。事实上,这正是他们的优势所在,他们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道有病赶紧治,并能早期发现疾病。同时,他们也会根据医生的嘱咐和以前的患病经验“对症下药”,而不是胡乱吃一通。如果吃药不管用,他们也会第一时间到医院治疗,因为他们最清楚,不治疗会有严重后果,而这些是很多健康人都无法做到的。

温馨提醒:并不是所有的体弱多病者都能长寿,这要看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对身体的影响程度。老年人经常感冒、多病体弱,常常是免疫力低下的征兆,必须引起警惕,及时到医院检查。不管身体有病没病,最好每年体检,有问题及时就诊,不能跟着感觉走。

4. 五十岁以后,想要长寿,什么“疾病坎”要注意

很多人在上了年纪以后都会出现一些比较常见的疾病,比如高血压和心脏病。这都是人在过了中年50岁以后,比较常见的疾病,那么再出现这些疾病的时候,是非常需要大家注意的。

三、总结

因为很多人在上了年纪以后,都会有一些不同的并发症出现。这是由于大家的身体的一些功能,在用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会出现老化的现象,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如果想要预防,就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检查。因为一些老年人在上了年纪以后,都是需要定期体检。上了年纪身体出现疾病的状况是非常大的,所以要及时的去医院做一些检查,这样就可以早一些发现早一些治疗。

阅读全文

与老人多病长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湄洲岛九月九重阳节庙会 浏览:242
长寿新型肺炎有多少详细情况 浏览:643
组织部门怎么抓党建加居家养老 浏览:202
沈阳怎么查养老保险停保状态 浏览:656
福州养老金查询 浏览:73
老年人社区活动小游戏 浏览:411
老年人胸腔疼痛是怎么回事 浏览:752
养生馆开二楼怎么样 浏览:286
知道你是孝顺的 浏览:344
周口市养老机构有哪些 浏览:235
三个月婴幼儿体检都是什么项目 浏览:708
抖音朋友们重阳节快乐 浏览:448
乳山农村养老院在哪里 浏览:241
孝敬老人的作文350 浏览:539
老年用品进社区活动 浏览:271
父母88岁寿命多少 浏览:250
老年人智能手机电量看不清怎么办 浏览:90
港督退休金 浏览:462
作文孝顺懂事的作文 浏览:445
太阳花怎么扦插长寿花 浏览: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