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长寿养心

长寿养心

发布时间:2025-02-04 00:23:09

长寿之根在五脏,五脏强壮才健康

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通过五脏来完成的,所以说长寿之根在五脏,五脏强壮必然长寿。下面,向大家介绍一些中医日常强壮五脏的方法,坚持日久,必有可喜的效果。

一、养好心,别让心神耗敞

中医认为,心乃“君主之官”,在五脏中的地位犹如君王,总领全局,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并“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

心不藏神,会失眠多梦、神志不安、健忘;心不主血,会面色灰暗、心前区憋闷、心悸、心绞痛。

1、过喜会伤心

中医认为,“过喜会伤心”,在正常情况下,喜乐能够缓和精神紧张,但暴喜过度则会使人心气涣散、神不守舍,甚至出现失神昏乱的症状。

2、养心的特效穴位

劳宫穴:在掌心处。按揉劳宫穴,可以镇静安神,改善心脏供血,缓解心脏疲劳。

内关穴:从腕横纹向上量3横指,两筋之间即是。按揉内关穴,可以缓解心神紧张、舒缓血管,改善冠状动脉供血。觉得胸闷不适的时候,可以按揉内关穴3分钟。

3、红色食物最养心

中医认为,心与红色相应,红色食物具有补血养心、消除血管淤血的作用,多吃红色食物可以安补心神,通畅血液循环。如:西红柿、枸杞子、红豆、山楂、苹果、猪瘦肉、羊肉等都是很好的养心食物。

4、苦昧食物清心火

五味之中,心与苦味相对应。苦味的食物具有清热、消炎、泻火的功能,适合精神紧张、心火上炎、经常上火的人,比如苦瓜、莲子心、盖菜、苦杏仁等。

二、养好肝,全身气血通畅

《黄帝内经》把肝比喻成“将军之官”,具有“主气机疏泄”的重要功能。气机升降出入自如,气血才能运行顺畅,脏腑器官的功能才能协调。中医还认为“肝藏血”,是指当人活动时,肝脏所贮藏的血液向外周输布;当休息或睡眠时,部分血液便归藏于肝。

肝血不足会引起头晕耳鸣,眼睛干涩,视物不清,手足麻木震颤,筋脉痉挛等,还会引发脂肪肝、肝硬化等疾病。

1、大怒会伤肝

中医认为“肝在志为怒”“大怒伤肝”。人大怒的时候,会导致血随肝气一同上逆冲头,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不妨在发火前,做个深呼吸,以平静的心来面对一切吧。

2、养肝的特效穴位

肝俞穴:在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横指处。按压肝俞穴,能激活肝主疏泄的功能,调理全身气血,调整内分泌。

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摩三阴交穴5 10分钟,可补益肝肾精血。

3、绿色食物最养肝

肝与绿色相应,绿色食物具有补肝明目的作用,如菠菜、空心菜、芥蓝、苘蒿、青椒、韭菜、青豆、豌豆等,都是很好的养肝食物。

肝对应五味为酸,酸性食物有助于养肝健脾。养肝可以吃些酸味食物,如酸枣、葡萄、橘子等。

三、养好脾,强壮后天之本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中医有“脾为后天之本”的说法。脾胃强盛是人体 健康 长寿的基础,是 养生 长寿之本。

中医认为,脾主人体清气的上升,维持内脏位置而不下垂。若脾气不升,可出现头目眩晕、神疲乏力、腹胀、泄泻等,严重者还可致内脏下垂。另外,脾还主持水分气化转输,如果脾运化水液功能减弱,就会导致口中黏腻,甚至形成痰饮、水肿。脾还有“统血”的作用,即维持血液运行于血管内。若脾气虚不能摄血,则出现皮下出血、便血、尿血、崩漏等。

1、思伤脾

《黄帝内经》中有“思伤脾”的记载。思虑过度,容易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缺乏、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2、养脾的特效穴位

胃俞穴:背部中央脊柱第12胸椎棘突下的两侧,左右各旁开1.5寸处。双手拇指揉压左右两侧胃俞穴5 10分钟,可以调理脾胃。

天枢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按摩此穴4—6分钟,具有补益后天元气的作用。

3、黄色食物养脾

中医认为,黄色对应脾脏,所以吃黄色食物能够养脾,如小米粥、胡萝卜、土豆、南瓜等。

脾与甜味食物相应,甜味食物有补益强壮作用,能消除疲劳、解毒生津。但是甜食不能吃得过多,否则容易诱发糖尿病和冠心病等。甜味食物有桂圆、荔枝、百合、山药、红枣、桃子、甘蔗等。

四、养好肺,呼吸通畅气魄壮

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肺气充足则人体气壮。肺还主输布水津,可将体内的水液不断向下输送,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而排出体外。

1、悲忧易伤肺

中医认为“肺在志为忧”“忧思伤肺”,忧愁可以抑制肺部功能,引发肺部疾病。人应以乐观的精神面对生活,放宽心态,不要让肺功能受到抑制。

2、养肺的特效穴位

肺俞穴:肺俞穴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二横指处。点压肺俞穴10—15分钟,可宣肺理气、止咳平喘、清退虚热。

太渊穴:掌后腕横纹大拇指一侧,动脉的桡侧(靠拇指的一侧)凹陷处就是太渊穴。掐按太渊穴1—3分钟,有强壮肺脏、止咳养肺作用。

3、白色食物养肺

肺与白色相应,白色食物可补肺益气。大多数白色食物如牛奶、大米等都富含蛋白质,经常食用能消除疲劳。其他白色食物如白萝卜、冬瓜、茭白、菜花、土豆、山药、银耳、豆腐、糯米、莲子、梨、鸡肉、鱼肉等,都有益肺作用。

肺在五味对应辛味,辛味食物可以促进肺脏气机发散,促进血液循环,有消除体内气血淤滞的作用。但如果吃太多就会伤肝损目。辛味食物主要有韭菜、佛手、葱、大蒜、生姜、辣椒、胡椒等。

五、养肾就是养命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中所藏精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如果肾中精气不足,人必然不得长寿。中医还认为,肾主纳气,主管接纳和利用肺吸进的氧气,具有防止呼吸浅表的作用。

1、惊恐易伤肾

中医认为,恐与肾的关系很密切,太恐惧了就会损伤肾脏。所以,人要注意锻炼和增强勇气,学会以智勇应对危难。

2、养肾的特效穴位

肾俞穴:肾俞穴位于人的腰背部,在与肚脐同一水平线的脊椎左右两侧两指宽处。按揉肾俞穴8-10分钟,直至腰部发热,能补肾益精,延缓衰老,对于腰痛、肾脏疾病、精力减退等,都有保健治疗作用。

腰眼穴: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按揉腰眼穴早晚各1次,每次200下,有很好的补益肾脏、强壮骨骼、益寿抗衰老作用,使人精力旺盛、行走有力。

3、黑色食物养肾

中医认为,肾对应黑色,多吃黑色食物有养肾作用。黑色食物主要指黑色、紫色或深褐色的谷类、菌藻类等,如黑木耳、海带、牛蒡、紫菜、黑米、黑芝麻、黑豆等。

肾对应咸味,咸味食物有补肾强身、软坚化结的功效,但心脏病、高血压患者不能多吃咸。成味食物有海产品、动物肾脏等。

❷ 104岁国医大师长寿经:养生先养心。具体怎样做

我们的国医中医在养生方面确实有着自己独到的心得,而104岁国医大师所提倡的养生先养心,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想要有一个好的养生状态,就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心态决定我们的身体处在什么样的保养状态。

心情影响,肉体,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例子来得到这个结论,比如说人特别生气的时候,会很明显的表现为身体颤抖,手脚发麻浑身无力,或者说力量的突然加大控制不住自己,这就是我们的心情影响了我们身体的激素分泌,间接性影响到了我们身体的正常运转,所以说想要有一个好的老年生活,就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❸ 老人健康长寿有哪些养心秘笈

人到老年,形体结构、功能和精神心理皆逐渐老化,而工作、生活环境渐趋安逸。如果疏于养生,易致气脉凝滞,百病丛生。老年人在养生之时,要根据自己生理机能的特点, 调节自己的情绪,从日常生活细节中得到养生,下面来看看老人健康长寿有哪些养心秘笈吧?
让老人健康又长寿的养心原则
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和运动,看起来与养心没有什么关系,但先生认为,这正体现了庄子的养心原则。
先生爱美食,对家乡菜肴更是偏爱有加,对成都一川菜馆所题的“民以食为天,食以民为铨,百姓所赞扬,物美价且廉”以及“白肉拌蒜泥,腰花炒猪肝,落座便可啖,爽口即为鲜。鸡丁说宫保,豆腐说淮南,锅巴烩肉片,炸响满堂欢……”大加推崇。有朋自远方来,如台湾诗人余光中等来访,便以烧饼小菜、蒸牛肉和夫妻肺片等招待客人,于是主客尽欢。
事实上,先生注重营养平衡,科学合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在《Y先生语录》中,先生写道:“春天的苕菜,还有香椿拌嫩胡豆哟,夏天的凉粉,还有酸豇豆炒碎牛肉哟,秋天的泡海椒,还有干煸狗爪豆哟,冬天的泡青菜,还有豆豉熬腊肉哟。”引得读者口水长流。
另外,玉米粥、芝麻酱、酸奶是他每日不可缺少的养生“三宝”。多年来,每日起床先生便自做他本人独创的芝麻玉米汤。其操作方法是:取玉米面、荞麦面各半,做粥,盛碗,然后在碗内放芝麻酱、党参蜜各一羹匙,搅匀,食用。
吃过早饭,先生都要到户外走一走,活动活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养心箴言——虚室生白
先生认为,精神的减负,是养心的真正内容。他常告诫自己:不要攀比,不要好胜,更不要贪多。
“虚室生白”是他常写的四个字,而这四个字的意思是,空房子里面充满阳光。他把人的心比喻成一间房子,如果房子里塞满了各种家具,光线就暗了。人的心也是,若塞满了各种要求、各种欲念、各种愿望、各种仇恨、各种纷争,人的心也就暗下来了。因此,每个人不仅要经常清除自己心里的“杂物”,更要对外来的诱惑勇敢地说“不”。
所以,先生的《退休赋》云:“感人生之短暂,万事云烟散矣。知宇宙之浩渺,一己得失忘之。”
健康来自持久的锻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信念、心态的好坏左右着人体的免疫功能,良好的心态就是剂灵丹妙药。先生说老年人心理健康重于身体健康。要愁愁常在,要乐乐常来,切莫斤斤计较,自寻烦恼,只有热爱生活,才能身心俱健,延年益寿。
老年养生中的“四勤”与“四戒”
(1)勤餐少食:老人的消化功能日益减退,难以消化吸收所吃的全部食物,如果每顿饭吃得比较多,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增加心、肾的负担。但如果吃得过少,每日摄入的营养又难以满足机体的正常消耗,容易出现饥饿、头晕、乏力、胃痛等不适症状。所以最好是少食多餐,每日4~5餐,每餐吃七八成饱,胃、肠、胰、胆和心脏有疾病的人及肥胖者更应注意。
(2)勤咽唾液:唾液是十分宝贵的液体营养物质,一个人每天可分泌出1000毫升~ 1500毫升,唾液不仅能湿润和稀释溶解食物,有助于胃的消化吸收,还能杀灭进人口腔内的细菌。唾液内含有淀粉酶、黏蛋白、球蛋白、溶菌酶、生长激素等成分?中医认为,常咽唾液有灌溉五脏六腑、润泽肢节皮毛、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等作用,故有“咽津益寿”之说:老年人可每天于早、午、晚各做一次“咽津功”,即宁心静气,舌舐上腭,将口中生出的唾液缓缓咽下,重复数次:
(3)勤于咀嚼:勤于咀嚼、细嚼慢咽不仅有利于营养成分的充分吸收,而且使面部肌肉得到运动和锻炼,增加大瞄皮层活力,预防大脑早衰和老年痴呆症:老年人由于牙齿松动脱落等原因,不容易将食物嚼得很细,因此更需要细嚼慢咽,以利食物的消化吸收。另外,勤咀嚼对牙齿保健和延缓面部咀嚼肌萎缩也有帮助。
(4)勤于交谈: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孤独寡言,要常和他人交谈,这样可以开阔心胸,舒畅气血,有利身心健康。
老年人养生除了要坚持做到以上的“四勤”之外,还要注意以下的“四戒”:
(1)戒久卧:中医认为,久卧者伤气。老年人要顺应四时,春夏“晚卧早起”,秋季“早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睡眠不能过少,但也不是越多越好,一般8小时足够了。只有适量的睡眠才能达到宁神养气,延年益寿的效果。
(2)戒久立:久立者伤骨。老年人在站立时,身体应自然、平稳、端正,两上肢自然下垂,挺胸收腹,上身不要倾斜,两下肢均匀受力。老年人如果久坐不动或久立不走,会出现气血凝滞,从而招致疾病,易引起小腿静脉曲张、腰腿部关节炎等病。老年人气血运行本已减弱,全靠动静结合调节平衡,因而要坐与走轮流交替,活动筋骨。
(3)戒久坐:虽然坐是消除疲劳的一种必要休息,但长期坐着不动,会使肌肉因缺乏锻炼而导致松弛,久而久之就会加速肌肉的衰退与萎缩,这就是中医所讲的“久坐者伤肉”的道理。老年人往往闲暇时间多,有的常沉醉在麻将台上,有的一下棋就是一整天,还有的热衷于长时间的垂钓。如果不加注意,可能会酿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老年人应多参加户外活动,不宜坐得过多、过长。
(4)戒久视:久视者伤血:人到老年,视力本已经下降,倘若用眼过度,不仅会损伤眼睛的视物功能,还会伤血耗气,导致眼睛疲劳、目眩、头晕、心悸、失眠。因此,65岁以上的老年人看书报杂志或电视以1~2小时为宜,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小时。
总结:老年人已经步入了人生的最后阶段,身体的各项健康指标也在慢慢的下降,所以最好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工作是重中之重。要多注意饮食和锻炼,在生活中不要太心急。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老人健康长寿有哪些养心秘笈的内容,另外本网老人安全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养生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以便让老人都能健康快乐的生活。

阅读全文

与长寿养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体检查肝功能怎么查 浏览:813
任天野的父母身高多少 浏览:748
柳州哪里适合养生 浏览:374
军队退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补肋 浏览:730
送老人礼物送什么 浏览:893
大连退休金年审 浏览:795
老年人腿上静脉曲张吃什么药 浏览:253
找不到亲生父母如何祭祖 浏览:766
吉林市企业退休办理流程 浏览:352
难忘的重阳节400字 浏览:884
肽能长寿吗 浏览:679
湖南省企业退休养老金6 浏览:620
教师辞职后有退休金吗 浏览:182
老年痴呆症农村发病率高还是城市 浏览:417
老年大学监管部门 浏览:827
父母心口不一怎么办 浏览:588
多少岁以前的气质是父母给的 浏览:610
养老院消防楼梯标准 浏览:976
鄂州市退休人员涨工资 浏览:471
父母陷害女儿有什么报应 浏览: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