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家三兄弟个个是博士 在当地成为传奇
故事导读
长寿湖畔一个普通农家,三兄弟接连成为博士,其中两人留学海外,在当地成为传奇。
村里人说“高家祖坟埋得好”;三兄弟却“坦白”,他们从小就坚信读书才能改变命运……
农家院走出三博士
父母付出太多艰辛
前日,长寿湖碧波荡漾、风光如画。有些神秘的“博士之家”,坐落在绿树掩映的湖畔——长寿区云集镇尖峰村9组一个普通农家小院。条石砌成的墙、青瓦盖的屋顶……与当地其他农家小院没什么两样。
“哎呀,高兴哟,我上个月过生,孙娃子们都回来了的,还给我买了好多东西哟。”刚过76岁大寿的高家奶奶张青珍,抱出衣服、奶粉、电烤火炉等孙子送的礼物一脸灿烂。
“我那三个孙娃子争气哟,老大高河勇1995年考入沈阳医科大学,2004年又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现在上海龙翔生物医药开发有限公司担任技术总监;老二高河伟1999年考上清华大学工程物理学院,2003年被工程物理学院保送硕博连读,今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继续深造;老三高剑1999年考取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后来到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硕博连读,今年8月已赴瑞士巴塞尔大学深造……”老太太一一讲述3个孙子的成绩。
“你知道博士是好大一个官?瑞士、美国又在哪里?”一邻居逗乐着问。“我哪晓得那些哟,只知道他们有出息了,终于把书读穿了,现在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老太太慎衫一说就笑,露出已脱落的稀疏门牙。“不过,我今年又喂了两头大肥猪,每头至少300斤重,我会早早把它们杀了做腊肉、灌香肠。孙娃子们不管跑多远,当了好大的官,只要他们有空,过年一定会回来看我的。”张青珍说。
父母付出太多艰辛
一家走出三个博士,家教有些啥秘诀?对此,三兄弟的父母高伯生、何明全用一个字总结:苦。
现年50多岁的高伯生、何明全都是老实巴交尘简的农民,没读过多少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取名高河勇、高河伟、高剑。家有三子,虽是一件喜事,但这给原本不富裕的家庭,也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那时的长寿湖可不像现在,特别是我们村,公路都不通,外出还得靠划船。”何明全说,当年,她跟丈夫靠在土里刨食为生,加上柑橘、西瓜等副业,一年收入也很少。三个儿子相继上学后,她家更是捉襟见肘,常年几乎是红苕玉米稀饭当主食。
有一年,由于地里的西瓜苗死得多,高家损失惨重,仅靠卖土豆的几个钱根本满足不了三个儿子的学杂费和生活费,急得夫妻俩觉都睡不着。后在亲友指点下,夫妻双双到涪陵一家制药厂谋到一份差事。何明全当包装工,高伯生既当门卫又当搬运工,两人没日没夜苦干,同样无法满足家庭开支。
后在好心人帮助下,两口子在厂房旁边耕种了一块“自留地”——一块闲置的土地,种出一些蔬菜,然后挑到街上叫卖。因没有经验,又舍不得交钱进菜市场,何明全的菜多次被城管没收,急得她当街哭过多次。
“农村娃儿要摆脱这种苦环境,没有其他办法,只有读书。”何明全意识到,自己这一辈子苦点没关系,千万不要连累孩子。因此,她对孩子只有一个要求:好好读书。而且,为了让孩子全心读书,夫妻俩无论多辛苦,哪怕是喂猪等农村常见的家务活,她也不轻易让孩子沾手,除非是孩子考试成绩下降,以此来“惩罚”一下。
学习诀窍全靠竞争
为此,高家形成了一股读书争先之风,三兄弟心目中,好成绩是目标。
老大高河勇说,当时家里虽然困难,但兄弟三人有一个信仰:只有读书,才是走出农村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因此,个个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家里成了一个小学校,都自觉埋头苦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家的家务活并不是根据年龄大小来分配,而是把成绩作为标准。高河勇虽是老大,本应多承担一些家务,但他成绩好,得到父母很多“豁免权”——不洗碗、不扫地等等。见此,两个弟弟羡慕得不得了,个个发奋。
其中,三兄弟在小学、初中阶段,老幺高剑因性格外向、比较调皮,在学校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成绩相比两个哥哥最差。最让他刻骨铭心的是:在卖西瓜、柑橘的季节,父亲每天凌晨两三点钟就将他拉起床,然后划船运西瓜、柑橘到附近场镇叫卖。为节约钱给哥哥作学费,父子俩在镇上从不吃东西,直到晚上宽兄腔回家才吃。哥哥则不用出门,躲在家里看书,饭菜都是母亲端到手上。
中考时,两个哥哥均以优异成绩考上长寿的学校——长寿中学,高剑却落榜了。那个暑假,他不但承担了大量家务,更常遭父母责骂,自尊心受到极大刺激。为获得读书机会,他多次向父母哀求,为了表示好好读书的决心,甚至拿出刀子,要划破手指写血书作保证,吓得一侧的奶奶赶紧夺下他手中的刀。后来,父母为他缴纳了5000元择校费,他才进入高中。从此,高剑痛下决心,一改之前学习散漫的习惯,成绩迅速提高,高考时如愿考上中山大学……
“当然,在漫漫求学路上,坚持是十分重要的。”高河勇说,他们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时都遇到不错的工作机会,但最终大家选择继续深造,主要归功于父母从小灌输的“读书有用论”。
三人已成当地榜样
“高家的房子背山面水,一下出了三个博士,肯定是风水好……”面对村民这样的传言,三兄弟的爷爷高老太爷总是乐呵呵地解释:“没有的事,娃儿争气才是硬道理。”
高老太爷说,他家房子的选址、修建跟当地其他人家没什么两样。三个孙子能成才,全得力于父母以及自己的努力。他们的父母不像有的农村家长,为了短时能挣钱,不重视教育,放弃了长远规划。
1999年,高家的老大刚大学毕业,还没等父母缓过神来,老二和老三又考上大学,需要一万多元学费。而当时家里的钱早已被老大读大学掏空,根本拿不出这笔钱。为此,父母急得多次大哭,当时就有人劝:娃儿有这么大了,让一个出去打工挣钱负担另一个嘛。但父母坚决不同意:“我们即便上街乞讨,也绝不让一个孩子读不起书。”随后,夫妻两人四处求人说好话,才借到钱勉强将两个孩子送进大学。
对于教育,憨厚的高家父母说不出多少大道理,只是一个劲表扬孩子们争气。但村民们说,在高家,从来看不到孩子相互打闹、玩耍的场面,三个孩子一放学,都是直接回家抱起书本啃。读大学后,三个孩子都是靠奖学金、当家教、帮人校对书籍等维持学业和生活,基本没让家里承担费用,父母每年只是开学时象征性给点。
三兄弟的初中和高中老师吴兴全、潘佐连、蓝占清等证实,他们在读书上都有一股拼劲,且三人相互竞争,全身心投入,谁也不服谁,因此成绩都非常好。还有,家长的教育意识也起了关键作用,即便穷到学费都缴不起,借钱也要让孩子坚持读书。
“三博士不仅成了当地的传奇,更树立了一个榜样。”他们的母校——长寿湖中学的袁校长说,高家三位博士已成为典范,现在当地不仅家长对孩子读书更加重视,学生中也自发掀起一股读书热潮,“读书有用”、“知识改变命运”已成为当地村民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