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古代老人减免刑罚具体是在那些朝代
《礼记•曲礼上》云:“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即指悼(7岁以下的幼儿)与耄(80岁或80岁以上的老人)两种人即使犯了罪,国家也不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也是我国法律文献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最早记载。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很多,李悝也在魏国魏文侯的支持下进行变法,推行新政。其中之一就是制定了《法经》。 《法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成为以后历代法典的蓝本。
《法经》共有六篇,即盗、贼、网(或囚)、捕、杂、具。李悝认为盗和贼是对统治的最大威胁,所以放在了最前边。贼是指伤害人和反叛。杂是指盗、贼之外的各种犯罪行为。具类似于现代刑法中的总则部分,规定定罪量刑的原则。 第六篇《具法》起着“具其加减”的作用,相当于近代法典中的总则部分。不过现存下来的《法经》内容只有对于未满15岁的未成年人和年满60岁的老人在量刑时予以减轻刑罚的规定。
汉朝建立后,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加了三篇,制定了《九章律》,作为汉朝法律的基础。
儒家思想讲究“施政以仁”,早在西周时期就有“矜老恤幼”的原则。汉朝统治者为了标榜“施政以仁”,强调贯彻儒家的这一恤刑思想。汉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著令: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及孕者未乳、师、侏儒,当鞫系者,颂系之。”②所谓“鞫系”,即监禁;所谓“颂系”,即给予宽宥待遇,指免戴刑具。此令就是对老、幼、孕妇、书生、侏儒等幼弱者,在被监禁期间给予免戴刑具的优待。汉宣帝元康四年(公元前62年)也下诏:“自今以来,诸年八十以上,非诬告、杀伤人,它皆勿坐。”③汉成帝鸿嘉元年(公元前20年)令:“年未满七岁,贼斗杀人及犯殊死罪者,上请廷尉以闻,得减死。”④东汉光武帝时期再下诏令:“男子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妇女从坐,自非不道,诏所名捕,皆不得系。”⑤即老人幼童和连坐妇女,除犯大逆不道诏书指明追捕的犯罪外,一概不得拘捕监禁。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元1年)还规定:“天下女徒已论,归家,顾山钱月三百。”就是指妇女论罪已定,并放归家,可以一月出钱三百,以使人代役。汉代之所以给老幼妇女以优待,原因是他们的犯罪行为不能构成社会的严重危害,以及又能体现统治阶级的宽仁思想。
唐律主张对老幼废疾者,分三种情形实行减免刑罚:第一,70岁以上,或者15岁以下,以及废疾者犯流罪以下,收赎。第二,80岁以上,或者10岁以下,以及笃疾者,犯反逆、杀人罪应处死刑的上请;盗窃及伤人者,收赎;其余犯罪皆不论。第三,90岁以上,或者7岁以下虽犯死罪,不加刑(不追究刑事责任)。
唐律法律规定在押犯人,或80岁以上、10岁以下老幼之人,以及笃疾者无控告权。对享有议、请、减等法律特权的犯人,70岁以上、15岁以下的老幼,以及孕妇、残废人,不得拷讯。对此,采用三人以上为证,实行众证定罪。
宋代限制年老及废疾者的诉讼权利,如规定“民年七十以上及废疾者,不得投牒,并令以家人代之”。
B. 90岁老人犯法会坐牢吗
法律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90岁的老人犯了法,要负刑事责任的,一般情况下不会被抓进监狱,但如果身体好,没有疾病的,也可以进监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哗亮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锋芦亩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银森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第十七条之一 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 90岁老人犯故意伤害罪负要负刑事责任吗
需要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违法都要受到法律制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