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朝鲜族 喝酒、过生日礼仪
人生礼仪
一 诞生民寿辰
诞生 当地人称妇女怀孕为“有喜”。妇女怀孕的,娘家或婆家开始为小孩准备衣物、被褥。婴儿出生后,要给亲朋好友报喜,亲友上门贺喜,多数送礼金,也有少数人送婴儿用品。产妇生产后,一个月不出门,不下地干活。产房门口挂红布条示意人们不要随便进出,俗称“坐月子”,在此期间产妇要卧床休息,还要吃高脂肪高蛋白的营养食品,如鸡蛋、面条、小米粥加红糖、鸡汤等。娘家人要买5尺红布,给婴儿做件下摆要毛边的红上衣,当地谷称“毛身儿”。满月当天,娘家人要接回产妇和婴儿,俗称“躲臊窝”,住3天至5天再送回。回走时,娘家人要给蒸10个白面的发面居居10个带回,发面居成形状如龙如鱼,意为吉祥如意。到90年代,带居居的习俗语已废弃,吃“满月酒”之风兴起。为庆祝家庭添人进口的大喜事,满月日设宴款待亲朋好友,将婴儿抱给来宾看望,表示答谢意愿。
寿辰 俗称“过寿”、“过生日”。70年代前,过生日,只是早晨吃几个熟鸡蛋、面条,意为长寿面。80年代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老人、小孩、中青年重视过生日。小孩过生日,家长给孩子买生日礼物,礼物多为学习用品、玩具、衣物等。还要吹蜡烛,唱“祝生日快乐”歌,分吃生日蛋糕,有的亲属也送生日礼物。
汉族人注重60大寿和66大寿。60大寿要宴请亲朋。66岁生日要用6两肉、6两面包66个饺子给寿星吃,并邀请亲朋好友喝祝寿酒,一般在家里或在饭店准备丰盛的酒菜招待客人,席间,客人要向寿星敬酒,献歌,分吃生日蛋糕,欢歌笑语,喜气洋洋。
朝鲜族老人60大寿称为“花甲大寿”。要聘主持人、请乐队、定酒店、录像。摆寿台是朝鲜族习俗,在寿星座前放桌,上面摆放各种糕点水果,丰盛美观。寿辰这一天,亲朋友好友与寿星相伴,乘车到公园观赏景色,游玩照相后,拉到酒店依次落座,与寿星同背嫡亲并座在寿星左右。依男女的方式各位来宾落座,酒店正厅壁挂金光闪跃的“寿”字。乐队置于一侧,主持人宣布仪式开始后,乐声响起,在祝寿歌的乐曲中,寿星的儿子、儿媳、姑娘、姑爷依次行大礼,来宾致祝寿词,席间安排唱歌跳舞,气氛欢快。仪式结束,来宾步入酒席桌,边吃边跳,行至入夜。
二 婚嫁
汉族婚嫁大体经历介绍、相恋、认亲、结婚4个阶段。
介绍 青年男女进入谈婚论嫁年龄时,亲戚朋友便相继提亲,青年男女找对象主要从职业、学历、能力、家境、人品、收入、相貌等方面选择。如认为对方条件较满意,便约定时间见面。
相恋 青年男女介绍相看后,如同意,就进入恋爱阶段。双方通过频繁接触,加深了解双方的性格、爱好、品行等。城镇多数青年男女是自由恋爱。
认亲 也叫订婚。当男女青年相恋达到情同意合时,由男方家长提议“认亲”认亲这天,双方父母、直系亲属到场,相互介绍,还要在家中或酒店摆酒席,并商定择吉日良辰结婚。男方视其经济状况要给女方适当的聘礼。
结婚 结婚正日,由新郎家的一位长辈带领9人,拿着“离家肉”(用红线扎好的猪肉助肉约6斤和4棵去皮大葱),坐车接新娘,录象车跟随。到新娘家后,新郎换上婚礼服,新娘新郎吃“喜面”,在面条里大连个荷包蛋,一人吃一个。新娘家要将“离娘肉”割下一半,另一半重新扎好带回。新娘要由娘家哥哥抱上车,娘家妈妈不送姑娘,不参加婚礼。新娘接到婆婆家门口时,先鸣鞭炮,迎亲队伍迎上前去,新娘在新郎陪伴下,身着婚礼服手端红色脸盆走到婆婆面前,先给婆婆头上带一只红花,后将红脸盆送给婆婆,婆婆接盆后,要给儿媳红包。随后,送亲的人们便抬着新娘陪嫁的衣服、家电等进入新房。新娘新郎要上床“坐福”将一把斧头放在被褥下,坐在上面,约10分钟后离洞房去酒店。车到酒店也要鸣放鞭炮。酒店正厅左右两侧坐着双方老人的单位领导。主持人宣布结婚典礼开始,新娘新郎伴着音乐走进正厅前方。先由童男童女上台为新娘新郎戴花;在由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双方老人讲话;单位领导祝词;新郎新娘交换信物;夫妻对拜喝交杯酒;新娘新郎向父母、介绍人、来宾敬礼。典礼结束后,酒席开始。酒宴一般为16个菜,四喜丸子是必不可少的。席间,新娘新郎要逐桌敬酒,男女双方老人要出资慰劳厨师,当地俗称“赏钱”,厨师要给娘家人的酒桌上“赏菜”二盘。并且要“回席”,就是将一桌菜肴分装起来,娘家人离席回走时带回。婚后3天,新娘新郎要“回门”。1985—1999年,婚事大操大办、随礼之风愈演愈烈,有关部门三令五申,提倡婚事简办,但收效甚微。
朝鲜族婚礼在女家举行。婚日,新郎身穿西服由长辈陪同坐车到女家,后由主持人主持婚礼。新娘身着粉红色(或白色)民族礼服,头带面纱,同新郎入室。结婚典礼与汉族无差异。典礼毕后,新郎及其随同要在新娘家不同房间内接受“赏大桌”,新郎的“赏大桌”除备有糕点水果外,必不可少的是一只昂首挺胸、嘴叼着一颗大红辣椒的熟公鸡,象征幸福美满。席间,新娘家人常用猜谜语、行酒令等办法考察新郎智力,回答不出,要索取钱钞,以备3日后新娘回门时的招待费。新郎用饭时要将碗里2个鸡蛋吃掉1个,留下1个给新娘吃,席后,新郎、新娘依次向父母、长辈们行大礼(两膝双跪,两手横平放在前额,由上至下,头额抵达炕面)。告别时由长辈陪同一新郎家,新娘及其随同也要接受“赏大桌”,宴席结束,新娘向新郎亲属依次行大礼认亲。“赏大桌”所余食品由娘家人打包带回,留做3日“回门”之用。当晚,亲邻好友聚集,饮酒歌舞至午夜。
三 丧葬
建区后,八道江区城乡死人,均实行火化,丧事程序繁杂,90年代厚葬之风大长。
报丧 人临终前要穿上装老衣服,断气后,送至医院太平间存放。
吊丧 死者生前好友、亲属得知噩讯,都要前往吊唁,亲属臂带黑纱,腰系白带。
守灵 死者未火化前,亲属轮流守候死者身边,守灵3天。
出殡 出殡日清早,亲友跪于灵车前,众人将死者移入棺匣抬上车,长子上灵车后,又手挚着死者遗像站立。火化前,亲友瞻仰遗容,进行遗体告别。火化3日后,子女要到骨杰存放处祭祀,当地俗称“圆坟”。以后每7日为一祭日,共五七。逢周年要祭奠,当地人对烧3周年祭祀很重视。子女为死者尽孝,3个月内不办喜事,不着艳装。
回族普遍实行土葬。至今,回族死亡皆按伊斯兰教风俗安葬。一般人家丧期不过3天,以体现“亡人为土安”之意。要请阿訇主持殡葬,将死者净身,用白布包身土葬,用移尸匣运入回族公用墓地。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月日祭日。
四 礼节与禁忌
汉族礼节,路遇熟人,要握手互致问候。客从外来,全家热情相待,为客人敬烟、沏茶。亲朋邻里逢喜事,要前去庆贺。遇病、灾,要去探望、安慰。禁忌:干活时,忌与人握手。访友,忌在吃饭和午休时间访。正月里忌剃头。招待客人菜肴忌单数。丧宴菜为单数,忌双数。
满族孝敬长辈,重视礼节。路遇长辈,要侧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长辈走过再行。小辈要给长辈请安。小辈要给长辈装烟。亲友见面,握手互致问候,有的行抱腰接面礼。满族以西为上,室西炕上不得随意坐人和堆杂物。禁忌:打狗、杀狗、吃狗肉、戴狗皮帽、铺狗皮褥,忌讳戴狗皮帽或狗皮套袖的客人。近些年淡化,与汉族无多大区别。
朝鲜族讲究礼节,孝敬父母长辈是全民族传统的美德。晚辈对长辈说话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以示文雅、礼貌。吃饭要先给老人盛,并为其摆单桌,等老人举就匙餐后,全家方可吃饭,吃饭时,匙要放在汤碗里,若放在桌上,表示已吃完。晚辈不以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在家宴中,年轻人与老人同席而无法回避时,年轻人需举杯背席而饮,以示对老人的尊敬;吸烟时,年轻人不准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便被视为是一种大不敬的行为;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若有急中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原委;途中遇有长者迎在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婚丧、佳节期间,不杀狗、不食狗肉。
回族讲究卫生,饭前饭后要洗手擦净。一般家庭都是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尤其重视水源卫生,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洗衣或洗澡;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在吃馒头、烙饼馕时,忌囫囵吃,一定要掰作两半或更多的小块吃;禁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食的东西作比喻,如形容“辣椒的颜色象血一样红”等等禁在人前袒露臂;忌讳背后诽谤和议论他人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