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长寿老人 > 60岁活埋

60岁活埋

发布时间:2020-11-27 06:40:15

❶ 为什么古时候人要把六十岁的人活埋

人活六十不活埋相传秦始皇下令烧毁天下史典之书,活埋方士和儒人四百六十以后,还不放心,以为老年人知古通今,大多怀恋先朝旧制,痛恨他的残暴苛刻,又下一道圣旨:六十还甲。无论仕庶男女,活到六十岁不死者,一律活埋。只弄得古今断钩,学问毁废,天下再没能人,黎民怨声四起,外邦不愿臣伏。 一天,西瓯交趾国向秦进贡,进献一宝,是一活物,嘴尖耳圆,眼珠无白,浑身毛色灰黑发明,尾巴根粗稍细,伸伸卷卷象条长蛇。此物能大能小,变化无常。大时如水牛,小时象松鼠。西瓯进宝使臣,献宝已毕,耀武扬威地向秦王奏禀说:“容臣奏明大秦始皇陛下,谨致狼主圣意:若还上朝三日内有人解开此宝,年年进贡,守信旧盟,甘拜下风;若还上朝三日之内没人能识得此宝,理当颠邦倒国!”秦皇准奏,当即传旨馆驿安歇,三日后,金殿辨宝,再作道理。 西瓯使臣走后,秦始皇连忙召集满朝文武、国师大夫辨认蕃邦进献之宝。看毕,人人皆都摇头惊叹,文武百官,龙子龙孙竞无一人能识得此物。第二天,又传旨在京所有能人学子面宝辨识,还是无人认得。这天有名的方士徐福也混在京都才子群里去看过宝物,甚感奇怪,也只好摇头而归。 徐福回到家里,心事忡忡,长嘘短叹。他知道自己在秦王坑儒时,也在秦王原定坑杀的卯布,只是得亏众大臣从中替他讲情,秦王确实也离不了他,才免得一死。紧接着秦王下令普天之下活埋六十以上的老人。徐福父亲的年龄又在劫,徐福名义上遵旨活埋了老父,而暗地里却挖了个地窖子,把老人移居其中,亲自送茶送饭,早晚请安,神不知鬼不觉地秘养了起来。这次一听说西瓯进来奇宝,无人识破,徐福就预感不妙。因为当时天下只有他胸怀经天纬地之才,他知道秦王解不开此宝,必定要招他上殿,他若解不开此宝,定有杀头之罪;他若解开此宝,秦王就会更加对他戒心。话虽这么说,为了且顾眼前,他就在进宝后的第二天先去悄悄看看那宝。一看才知连听都没听说过,便犯了愁,大料等秦王招他识宝时,只死无疑。因此回得家来还心神不宁,闷闷不乐。 老父亲见徐福神色不比往常,就问他是怎么回事。徐福在老父的再三追问下,只得一五一十地把亲眼见到的怪宝样子说了出来。老人听罢说道:“闻听人言,交趾国有一种西鼠,抖抖毛则身大如牛,刹刹身则体小如鼠,别管此物再鬼诈,毕竟还是鼠类,见到了猫就会吓得浑身发抖,现出丑样。明日皇上不招我儿便罢,若还招我儿,你把咱家的九渠狸猫,藏在袖筒内,在朝里让你面宝时,你只把猫头微微露出,看那怪宝,变化模样,便可断定,它是不是西鼠。”言犹未毕,早有圣旨来到,宣徐福明日早朝上殿辨宝。 第二天早朝,正是西瓯使臣限期解宝的最后时辰。徐福遵旨上殿,按照父亲嘱托,在怪宝面前悄悄露出九渠狸猫头脸,那猫一见怪宝,就要挣着往外窜,被徐福暗暗按住不放。再看那物,早已浑身筛糖,屁滚尿流,渐渐小了起来,眨眼功夫,已经缩得比猫还小,不敢再呆在当场,只想找洞钻跑哩,徐福看后满有把握地说:“禀圣上,此物乃交趾西鼠怪兽,小小蕃邦拿此丑物对我大秦,圣上就该严惩使者才是!”西瓯使者一见徐福使法把西鼠吓煞,已是胆颤心惊,又听他一语道破兽名,“扑通”一声扎跪殿角,连连叩头求饶。老老实实甘心臣服,永不叛盟。 再说秦王,一见徐福解开怪兽,镇住了蕃邦锐气,龙颜大喜,赐徐福座,问他:“爱卿,何以解得此宝?”徐福想如果说是自己识得,一来会使秦王产嫉妒之心,二来将来父亲之事露蹈了,又落欺君之罪,倒不如趁此刻解宝有功,秦王欢颜的机会,打开天窗说亮话,量他无法反复无常,治罪我父,想到这里,他就回答说:“禀皇上,臣有双重欺君之罪,甚是该杀。”秦王道:“今爱卿为朕排难,为国立了大功,不要说双重欺君之罪,就是三重四重,寡人也不怪,恕你无罪,愿闻其详。”徐福这才谢恩感德,把藏父地下和老人嘱托的识宝之法都说了出来,并从袖内取出九渠狸猫。 秦始皇听罢,连声赞叹说:“卿留一老,乃国家之宝。”当殿传旨,敬老尊贤,老人越活的岁数大,国家越要尊敬和保护。从此以后,老年人才得以乐享天年。因徐福解宝和孝父有功,秦王也从此拜他为国师。打那以后,在徐福倡导下信神求仙起来。

60岁活埋是哪个朝代的事

这个多见于野史、传闻,正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这种事也称,“瓦罐坟”、“花甲葬”、“六十还仓”、“弃老风俗”。

1、“瓦罐坟”据传是史前游牧部落在迁移时的风俗,即是孝子要把年满60岁的父亲安置在村外的预先建好的瓦罐坟中,每天送一次饭并加上一块砖,待360天后砖把坟的窗口堵死了就算安葬了父亲;

2、“花甲葬”、“六十还仓”指老人过60岁不死就活埋的政策(野史多见于秦朝秦始皇统治时期);

3、日本历史书《楢山节考》也记载了“弃老风俗”:日本古代信州一个贫苦的山村中,老人活到70岁时,为了节约粮食,养育幼童,家里长子就会把他们背到村子附近的楢山上,让其自生自灭。

这种制度本身就不合理、不人道,即使真的发生过,也只能存在在不发达历史阶段(根据野史,可能在史前时期至秦朝时期),随着社会进步、粮食的丰富、礼仪的完善,自然就取消了。

(2)60岁活埋扩展阅读

道德教育

秦朝采用法家的学说治理国家,认为所有国内臣民不需要接受任何道德教育,也不需要任何宗教、信仰及价值观,他们一生只需保持人出生时的本性、并详细知晓跟他有关的国家法令,知道做哪些事会受到奖励、做哪些事会受到惩罚就可以了。这是商鞅变法的基本主张之一。

所以秦朝严禁书籍在国内的传播、严禁从事说教之人在国境内活动,连歌舞、杂耍、说唱之类的艺人都被认为会是蛊惑人心的,以上各类人等凡被举报发现的一律处以极刑。

这种国家价值观在人类历史上极为罕见,事实也造成了秦朝的短命,在秦国统一中国之前,荀子就曾指出过商鞅这种治国理论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在汉武帝时期,王室通过与儒家哲学家联盟,推出官方“儒教”,但它是被董仲舒修正过的儒家思想,如“三纲五常”、“天人感应”等提法都是董仲舒自己的发明,最终被列作为儒家的核心价值观,这明显违背了孔孟的民本思想。

秦朝皇帝每年都会去祭天,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并且这是皇帝的特权。成文的宗教系统是不存在的。秦官似乎相信类似万物有灵、神秘主义、巫术之类的上古鬼神之说。[95]可确认为秦代的文物十分有限,最为人知的是临潼出土的秦始皇兵马俑。

秦国吞并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其统治,其中包括著名的“书同文”,即将战国时期各国使用的有所不同的书写体一律统一为後世所称的小篆,相传该字体为秦国丞相李斯发明。秦朝文字的用途是:只记录历史事件、律法、生产工艺。

❸ 历史上真有传说中的“人到60岁不死就活埋”的事吗

在秦始皇之前的时代,并没有不存在人到六十不死,便活埋的传说。

这个传说的第一个版本就是:传说因为秦始皇嬴政的独裁,有才能的人会遭到他的嫉妒,此时并非是空穴来风的,像是“焚书坑儒”之事,据说到了六十岁的人经验丰富,秦始皇不能忍之,所以有传说说是秦始皇曾颁布法令:活到六十岁之后若是不死,就实施活埋。

第二个版本就是:秦始皇嬴政在修筑长城之时,若是人活到六十,就是老人了。老人是无法修筑长城的,所以六十岁之上的老人不会被抓去修筑长城。修筑长城是非常劳累之事,累死在长城也属平常之时。

所以当时就出现了许多虚报年纪的人,有些人才四十岁,或者五十岁,便虚报自己已经六十岁了,致使修建长城的人大幅度锐减。秦始皇嬴政震怒,随后宣布条令,活到六十岁,若是还不死的话便实施活埋,所以说,当时的平民百姓根本不敢再称自己已经六十岁以上。

不过这都是数千年之前的事,真实与否实难揣测。

(3)60岁活埋扩展阅读

焚书坑儒

焚书

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

坑儒

《史记·儒林列传》: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方士卢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败后,私下谈论秦始皇的为人、执政以及求仙等各个方面,之后携带求仙用的巨资出逃。

秦始皇知道后大怒,故而迁怒于方士,下令在京城搜查审讯,抓获460人并全部活埋。





❹ 中国历史上那个朝代60岁老人被活埋它的典故是什么

中国历史上秦朝、宋朝、元朝都有过60岁老人活埋的说法。

典故:

1、秦朝

有关于秦始皇的说法是,秦始皇下了一个六十岁不死就活埋的命令。其原因非常可笑,居然是嫌弃老者没有劳动能力,白白浪费国家粮食。

还有一种说法,秦始皇担心老者当中有经历过战国洗礼的贤能之人,怕他们因为暴秦而谋反。于是很多老者被活埋,直到有一天咸阳城出现一只怪物,像老鼠又有点像猫,便禀报到了皇上那里,皇上下令贴出告示:谁能认出这是什么野兽,就赏赐给他多少地亩和银两。

再说这城里有一家人,父亲已60多岁,怕官府知道了被活埋,儿子便将他垒在了墙的里边,留出一个洞每天送饭和水给他吃喝。城门那里发现了怪兽和官府贴出告示后,儿子告诉了垒在墙里的父亲,父亲让他于袍袖内藏一只狸猫,暗地里到怪兽眼前露一下。

如果那怪兽看见猫全身颤抖,那就是一只老鼠。老鼠在某种情况下也会长的很大,叫做“成了精”,天下所有老鼠都怕猫,这就是证明,你就揭告示,要赏你地亩银两时,你都不要,你只要朝廷不活埋60岁以上的老人。

儿子照着父亲说的去一试验,果然那怪兽颤抖,便揭告示去领赏,官府里问他是谁指教的这个办法,他如实说了一遍,并提出不要一切奖赏,只要求朝廷不再活埋60岁以上的老人,咸阳官府禀报朝廷,结果皇上采纳了这个建议,从此废除了“60岁不死就活埋”的法令,民众欢呼“万岁”。

但是史料就连“活埋”的事也没查到,更没废除“活埋”的事了。

2、宋朝时期

宋辽檀渊之盟后,战争停止了,北宋王朝却失去了黄河以北的大面积国土。十年生聚,加上不愿做辽奴的人大量回迁到中原地带,到宋真宗时代,中原地区人满为患,社会也逐渐进入了老龄化阶段。六十岁的老人既不能戍边,也不能劳动,只有吃饭的份,还得儿女照顾着。

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极大负担。突然有一个皇命传遍了中原的大地,人到六十岁一律活埋。有仁义者,忍悲含泪,给自己的父母准备了棺木和食品,送他们去了九泉;有不孝者,干脆就那样活埋了自己六十岁的双亲。但是正史上也没有记载。

3、上古时期

由于土地贫瘠,社会资源匮乏,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由于失去劳动力成为社会的负担,所以凡是年满60岁的老人,一律要被处死、活埋,或被抛弃在荒郊野外任其冻死饿死,这叫“花甲葬”,或叫“六十还仓”。

4、元朝

元朝统一中原后实施残酷的高压政策,不但把中原人分为几等,而且还对老年人采取六十不死活埋的政策以达到羞辱汉人和减少人口的目的。

(4)60岁活埋扩展阅读:

除了上面说的这些,还有一种叫瓦罐坟的风俗,即是孝子要把年满60岁的父亲安置在村外的预先建好的瓦罐坟中,每天送一次饭并加上一块砖,待360天后砖把坟的窗口堵死了就算安葬了父亲。

日本历史书《楢山节考》也记载了“弃老风俗”:日本古代信州一个贫苦的山村中,老人活到70岁时,为了节约粮食,养育幼童,家里长子就会把他们背到村子附近的楢山上,让其自生自灭。

这种制度本身就不合理、不人道,即使真的发生过,也只能存在在不发达历史阶段(根据野史,可能在史前时期至秦朝时期),随着社会进步、粮食的丰富、礼仪的完善,自然就取消了。

一位研究民俗学的中国学者说,韩国、中国、印度、日本、印尼等国家均有同类故事传世。由这样的故事推断,遗弃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在古代可能是遍及各个民族普遍现象。

一位欧洲学者曾经详细介绍了古代社会处死失去健康的国王、巫师、祭司的习俗,有的民族的巫师年迈以后甚至挖个坑让后代将自己活埋。

❺ 人到60岁被活埋出现在哪个朝代,历史真相是什么

据民间相传,人到60岁被活埋出现在秦朝嬴政期间,而嬴政颁布如此命令是为了恐吓年轻人逃避劳力

放弃孝道,60岁活埋,那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当时有的时期社会动荡,生产力低下,人们没有多余的食物,于是将60岁以上老人活埋以将粮食留给年轻人。

❻ 中国以前的60岁活埋是真的假的请说具体点

这只是个传说,真实性待定:
版本一:六十岁不死活埋的传说1

中国人几乎很少有人不知60不死活埋这个故事的由来,但传说和观点也都不尽相同。

(一)传说秦始皇独裁统治,又嫉贤妒能,怕人有本事和造反,因为人到60岁以上更有经验,便颁布了“60岁不死就活埋”的法令,逼得百姓把60岁以上的老人纷纷想法躲藏起来。

话说某年夏季,咸阳被洪水淹了,几天后才消退下去,这时在城门附近,发现了一只如牛大的怪兽,样子有点像老鼠,便禀报到了皇上那里,皇上下令贴出告示:谁能认出这是什么野兽,就赏赐给他多少地亩和银两。再说这城里有一家人,父亲已60多岁,怕官府知道了被活埋,儿子便将他垒在了墙的里边,留出一个洞每天送饭和水给他吃喝。城门那里发现了怪兽和官府贴出告示后,儿子告诉了垒在墙里的父亲,父亲让他于袍袖内藏一只狸猫,暗地里到怪兽眼前露一下,如果那怪兽看见猫全身颤抖,那就是一只老鼠,老鼠在某种情况下也会长的很大,叫做“成了精”,天下所有老鼠都怕猫,这就是证明,你就揭告示,要赏你地亩银两时,你都不要,你只要朝廷不活埋60岁以上的老人。

儿子照着父亲说的去一试验,果然那怪兽颤抖,便揭告示去领赏,官府里问他是谁指教的这个办法,他如实说了一遍,并提出不要一切奖赏,只要求朝廷不再活埋60岁以上的老人,咸阳官府禀报朝廷,结果皇上采纳了这个建议,从此废除了“60岁不死就活埋”的法令,民众欢呼“万岁”。

但是史料就连“活埋”的事也没查到,更没废除“活埋”的事了。

版本二:

相传在大宋年间,人活到60岁不死也要活埋,原因可能是因为当时经济不发达,物质贫乏,不够用。皇帝认为人活到60岁后,年岁大了,失去了劳动能力,不能再创造财富了,(不知皇帝是不是60岁也活埋)只是消费。包公的父亲快到60岁了,按规定也要活埋,可包公是个孝子,不忍心将父亲活埋,但又不能让别人看见,包公想了一个办法,在他家花园里挖了一个地窖,并且进行整理,准备让她父亲在地窖里边生活。他父亲快到60的时候,包公让他父亲假死,并大办丧事,别人都以为他父亲死了,连家里人都不知道,包公偷偷地把父亲放到了地窖中,每天由包公亲自送饭,包公在这里呆的时间不能很长,送完饭后马上去干其它的事。一天包公给他父亲送完饭后没有马上走,而是看着他父亲吃饭,一边看,一边落泪。他父亲就问包公为什么哭,包公说:“我不能尽孝了,明天皇帝要杀我,我不能给您送饭了,您一定会饿死,我越想越伤心,所以我才哭”,他父亲问他:“皇帝为什么要杀你”。
包公把发生的事如实向老父亲说了一遍。原来,有只支成了精的老鼠大闹东京,这几只老鼠白天变成一些大臣模样到皇帝的金殿上,尽谗言,陷害大臣。晚上伤害良家妇女。一连几天,多家的姑娘受到伤害,皇帝限期让大臣破案,超一天打,超三天杀头,已经杀了多名大臣,可案件不但没有破,反而越来越多,每个大臣都胆战心惊,都怕皇帝让自己去破这个案子,这哪里是破案,就等于宣布死型一样。这几支老鼠开始还比较小心,后来发现在朝中没有人能破案,都不是它们的对手,胆子越来越大,有时故意现原形向人们挑战,人们都知道是老鼠做的案,但就是没有办法。这天又杀了一名大臣后,皇帝非常生气,问众大臣谁能破这个案子,连问多遍没有人答应,也没有人敢答应。最后皇帝的眼光落在了包公的身上,限包公三天破案。三天破不了案,就杀头。包公没有办法,硬着头皮,强答应了下来,转眼三天就到了,一点线索都没有,明上朝就要杀头了。
听完后,包公的父亲说,不就是几只老鼠吗?还让你发愁,我有办法,包公一听就来了精神,忙问是什么办法,他父亲说在一个海岛上有一户人家养了两只猫,不管多大的老鼠,都怕猫,是猫就避鼠,你去那里把猫借来用一用。
第二天包公请求皇帝再延长两天期限,皇帝本来不想宽限,但想到杀了包公其它人更破不了案了,也就同意了。
包公找到小岛,来到主人家,向主人借猫,主人听了包公的来意,就说:“不行呀,要除去成了精的老鼠,猫必须要六斤半以上才行,我家的一只猫重六斤,一只还不到六斤”。其实主人不想借。主人让包公等猫长到六斤半时再来,包公听后也没有了办法,皇帝只给两天时间,也是急中生智包公趁主人不在时,给猫喂了一条半斤重的鱼,看着猫把鱼吃干静了。包公就找到主人说,
你是不是称错了,从新称一下,主人为了让包公死心,就重新称,一称整好是六斤半,心里还纳闷呢,早上称,还不到呢,现在就到了,但没有办法,对包公说,除掉老鼠后,一定要把猫还回来,包公一口答应:“用完后马上就还”。
包公回来后就把猫放在了袖子里,过去的人衣服肥大。放在袖子里谁也看不到。来到金殿上,这时正是早朝,包公刚走到金殿上,袖子里的猫就窜了出来,直奔那个由老鼠变的大臣,几个由老鼠变的大臣一看,现了原形,吓得都跑不动了,猫很快就追上去,一个一个地把老鼠咬死了。包公把猫又放到了袖

❼ 关于60岁老人活埋 典故

话说宋辽檀渊复之盟后,战制争停止了,北宋王朝却失去了黄河以北的大面积国土。十年生聚,加上不愿做辽奴的人大量回迁到中原地带,到宋真宗时代,中原地区人满为患,社会也逐渐进入了老龄化阶段。六十岁的老人既不能戍边,也不能劳动,只有吃饭的份,还得儿女照顾着,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极大负担。面对大量老人带来的困境该怎么办?突然有一个皇命传遍了中原的大地,人到六十岁一律活埋。有仁义者,忍悲含泪,给自己的父母准备了棺木和食品,送他们去了九泉;有不孝者,干脆就那样活埋了自己六十岁的双亲。一时间,整个宋王朝人心惶惶,那些五十九岁多的老人,今天还在田间耕作,明天就进了地狱,想来煞是悲惨。

❽ 秦始皇为啥让“60岁以上老人全活埋”

我认为,60年好像有个轮回的问题,也就像很多事物都有一个生命周期的现象一样,60年就是一个人生分界线。那时候,生产力低下,生活条件很差,医疗条件更差,人们的健康状况与寿命长短肯定不及现在,再加之害怕传染病蔓延以及人们还略微带有奴隶社会的非人性思想意思,有可能会认为60岁的人应该进入天堂享清福去了。所以,60岁活埋的事不一定是虚构的。 “60岁以上老人全活埋”的传说 相传秦始皇下令烧毁天下史典之书、活埋方士和儒人四百六十以后,还不放心,以为老年人知古通今,大多怀恋先朝旧制,痛恨他的残暴苛刻,接着又下一道圣旨:六十还甲。无论仕庶男女,活到六十岁不死者,一律活埋。只弄得古今断钩,学问毁废,天下再没能人,黎民怨声四起,外邦不愿臣伏。 一天,西瓯交趾国向秦进贡,进献一宝,是一活物,嘴尖耳圆,眼珠无白,浑身毛色灰黑发明,尾巴根粗稍细,伸伸卷卷象条长蛇。此物能大能小,变化无常。大时如水牛,小时象松鼠。西瓯进宝使臣,献宝已毕,耀武扬威地向秦王奏禀说:“容臣奏明大秦始皇陛下,谨致狼主圣意:若还上朝三日内有人解开此宝,年年进贡,守信旧盟,甘拜下风;若还上朝三日之内没人能识得此宝,理当颠邦倒国!”秦皇准奏,当即传旨馆驿安歇,三日后,金殿辨宝,再作道理。 西瓯使臣走后,秦始皇连忙召集满朝文武、国师大夫辨认蕃邦进献之宝。看毕,人人皆摇头惊叹,文武百官,龙子龙孙竞无一人能识得此物。第二天,又传旨在京所有能人学子面宝辨识,还是无人认得。这天有名的方士徐福也混在京都才子群里去看过宝物,甚感奇怪,也只好摇头而归。 徐福回到家里,心事忡忡,长嘘短叹。他知道自己在秦王坑儒时,也在秦王原定坑杀的卯布,只是亏得众大臣从中替他讲情,秦王确实也离不了他,才免得一死。紧接着秦王下令普天之下活埋六十以上的老人。徐福父亲的年龄又在劫,徐福名义上遵旨活埋了老父,而暗地里却挖了个地窖子,把老人移居其中,亲自送茶送饭,早晚请安,神不知鬼不觉地密养了起来。这次一听说西瓯进来奇宝,无人识破,徐福就预感不妙。因为当时天下只有他胸怀经天纬地之才,他知道秦王解不开此宝,必定要招他上殿,他若解不开此宝,定有杀头之罪;他若解开此宝,秦王就会更加对他戒心。话虽这么说,为了且顾眼前,他就在进宝后的第二天先去悄悄看看那宝。一看才知连听都没听说过,便犯了愁,大料等秦王招他识宝时,只死无疑。因此回得家来心神不宁,闷闷不乐。 老父亲见徐福神色不比往常,就问他是怎么回事。徐福在老父的再三追问下,只得一五一十地把亲眼见到的怪宝样子说了出来。老人听罢说道:“闻听人言,交趾国有一种西鼠,抖抖毛则身大如牛,刹刹身则体小如鼠,别管此物再鬼诈,毕竟还是鼠类,见到了猫就会吓得浑身发抖,现出丑样。明日皇上不招我儿便罢,若招我儿,你把咱家的九渠狸猫藏在袖筒内,在朝里让你面宝时,你只把猫头微微露出,看那怪宝变化模样,便可断定它是不是西鼠。”言犹未毕,早有圣旨来到,宣徐福明日早朝上殿辨宝。 第二天早朝,正是西瓯使臣限期解宝的最后时辰。徐福遵旨上殿,按照父亲嘱托,在怪宝面前悄悄露出九渠狸猫头脸,那猫一见怪宝,就要挣着往外窜,却被徐福暗暗按住不放。再看那物,早已浑身筛糖,屁滚尿流,渐渐小了起来,眨眼功夫,已经缩得比猫还小,不敢再呆在当场,只想找洞钻跑。徐福看后满有把握地说:“禀圣上,此物乃交趾西鼠怪兽,小小蕃邦拿此丑物对我大秦,圣上就该严惩使者才是!”西瓯使者一见徐福使法把西鼠吓煞,已是胆颤心惊,又听他一语道破兽名,“扑通”一声扎跪殿角,连连叩头求饶。老老实实甘心臣服,永不叛盟。 再说秦王,一见徐福解开怪兽,镇住了蕃邦锐气,龙颜大喜,赐徐福座,问他:“爱卿,何以解得此宝?”徐福想如果说是自己识得,一来会使秦王产嫉妒之心,二来将来父亲之事露蹈了,又落欺君之罪,倒不如趁此刻解宝有功,秦王欢颜的机会,打开天窗说亮话,量他无法反复无常,治罪我父。想到这里,他就回答说:“禀皇上,臣有双重欺君之罪,甚是该杀。”秦王道:“今爱卿为朕排难,为国立功,不要说双重欺君之罪,就是三重四重,寡人也不怪罪于你,愿闻其详。”徐福这才谢恩感德,把藏父地下和老人嘱托的识宝之法都说了出来,并从袖内取出九渠狸猫。 秦始皇听罢,连声赞叹说:“卿留一老,乃国家之宝。”当殿传旨,敬老尊贤,老人越活的岁数大,国家越要尊敬和保护。从此以后,老年人才得以乐享天年。因徐福解宝和孝父有功,秦王也从此拜他为国师。

❾ 60岁活埋是什么年代

根据野史,可能在史前时期至秦朝时期。

这个风俗多见于野史、传闻,正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这种事也称,“瓦罐坟”、“花甲葬”、“六十还仓”、“弃老风俗”。

“瓦罐坟”据传是史前游牧部落在迁移时的风俗,即是孝子要把年满60岁的父亲安置在村外的预先建好的瓦罐坟中,每天送一次饭并加上一块砖,待360天后砖把坟的窗口堵死了就算安葬了父亲;

“花甲葬”、“六十还仓”指老人过60岁不死就活埋的政策(野史多见于秦朝秦始皇统治时期);

日本历史书《楢山节考》也记载了“弃老风俗”:日本古代信州一个贫苦的山村中,老人活到70岁时,为了节约粮食,养育幼童,家里长子就会把他们背到村子附近的楢山上,让其自生自灭。

这种制度本身就不合理、不人道,即使真的发生过,也只能存在在不发达历史阶段(根据野史,可能在史前时期至秦朝时期),随着社会进步、粮食的丰富、礼仪的完善,自然就取消了。


(9)60岁活埋扩展阅读

这只是个传说,中国人几乎很少有人不知60不死活埋这个故事的由来,但传说和观点也都不尽相同。

传说秦始皇独裁统治,又嫉贤妒能,怕人有本事和造反,因为人到60岁以上更有经验,便颁布了“60岁不死就活埋”的法令,逼得百姓把60岁以上的老人纷纷想法躲藏起来。

话说某年夏季,咸阳被洪水淹了,几天后才消退下去,这时在城门附近,发现了一只如牛大的怪兽,样子有点像老鼠,便禀报到了皇上那里,皇上下令贴出告示:谁能认出这是什么野兽,就赏赐给他多少地亩和银两。

再说这城里有一家人,父亲已60多岁,怕官府知道了被活埋,儿子便将他垒在了墙的里边,留出一个洞每天送饭和水给他吃喝。

城门那里发现了怪兽和官府贴出告示后,儿子告诉了垒在墙里的父亲,父亲让他于袍袖内藏一只狸猫,暗地里到怪兽眼前露一下,如果那怪兽看见猫全身颤抖,那就是一只老鼠,

老鼠在某种情况下也会长的很大,叫做“成了精”,天下所有老鼠都怕猫,这就是证明,你就揭告示,要赏你地亩银两时,你都不要,你只要朝廷不活埋60岁以上的老人。

儿子照着父亲说的去一试验,果然那怪兽颤抖,便揭告示去领赏,官府里问他是谁指教的这个办法,他如实说了一遍,并提出不要一切奖赏,只要求朝廷不再活埋60岁以上的老人,咸阳官府禀报朝廷,结果皇上采纳了这个建议,

从此废除了“60岁不死就活埋”的法令,民众欢呼“万岁”。 但是史料就连“活埋”的事也没查到,更没废除“活埋”的事了。

❿ 人到了60岁就被活埋,中国历史上真的有这种“弃老”习俗吗

历史上确实有这种60岁就被丢弃的说法,有的老人到了60岁就会把他们拉到很远的山上,让他们自身自灭,有很多老人都是没有办法生存饿死的,还有从山上摔死的。

应该说,不管历史上是否真的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如此对待老人,都是极其残无人道,灭绝人性的。即使是在不得温饱的古代任何一个朝代,这种做法都是不能容忍的,而任何朝廷也不会做出如此毫无人性的荒唐事情来的。人总会有老的一天,做儿女的不管如何困难,都要孝敬父母,为父母养老送终,因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照现在的情况来看,人的平均寿命都是近80岁了,开句玩笑,60岁还很年轻哩。愿孝行天下,愿天下所有老人晚年幸福安康!

阅读全文

与60岁活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幼儿园重阳节沟通短信 浏览:426
爸妈都有老年痴呆 浏览:63
个人窗口退休年龄是什么意思 浏览:79
为敬老院取名 浏览:983
学驾校体检怎么弄 浏览:633
老人家平安健康 浏览:237
退休人员社保年审表 浏览:554
交养老保险中间停了2年 浏览:569
安徽养老保险信息采集 浏览:773
丹阳市城镇交养老保险标准 浏览:301
娄底失地城镇养老保险 浏览:96
南村镇敬老院义工 浏览:970
人事给财务发放养老金的通知 浏览:24
未婚女孩体检妇科方面要查什么 浏览:958
军队离退休人员换发退休证 浏览:906
养生三件套有哪些 浏览:94
一横老师孝顺父母演讲 浏览:137
北京过户给父母多少钱 浏览:831
治多敬老院 浏览:779
退休人员移民瑞士 浏览: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