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何感覺職稱工齡相同的情況下,中人比老人晚退幾年,卻比老人多幾百塊錢
為什麼感覺職稱工齡相同的情況下,中間人比老人晚退幾年,比老人多出幾百元錢?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那麼,在實行養老保險制度時,根據不同的工作時間進行劃分,"中間人 "是哪個人呢?
可以說,企業的公式和計算方法是不合理的。具體手法是用 "把平均指數當成1 "來降低企業老人的工資基數,把高工資基數降低到與低工資基數相同,用低指數來計算養老金,用絕對平均數和低指數來計算平均指數,使高平均指數變成低平均指數。然後用低平均指數來計算基本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在計算基本養老金時,用"(1+平均指數)/2 "來降低平均指數,進行第二次計算基本養老金。並在基本年金和過渡性年金計算公式中使用 "尾數系數 "來降低年金,使企業中人和企業老人的職稱一樣,相同工齡的同類人員的養老金人為製造了1倍以上的差距。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分享就到這里了,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評論中告訴我們。
㈡ 同類人員平均養老金是什麼意思
貌似說的是這次上海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增加養老金,按照規定每人每月先回統一增加80元,再按答照同類人員平均養老金增加4.5%。
這個「同類人員」一般指的是同種崗位、或者同種工作內容、同一職務級別之類,不過最終的解釋權還是在上海市人社局,說到底也就是有點模模糊糊的糊弄人之嫌。
㈢ 退休人員二年後調養老金,粵籍退休人員同樣有嗎
退休人員二年後調養老金,粵籍退休人員同樣有嗎?調整基本養老金是廣大退休人員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重要途徑,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也是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建設的應有之義。
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關於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此次調整,繼續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其中掛鉤調整又分為繳費年限掛鉤和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今天給大家一起分享2020年全國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調整數據分析。
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是指增加養老金與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本人(或同類人員)養老金基數掛鉤調整,充分體現了多繳多得的養老金待遇確定原則。
今年,全國除重慶以外,30個省採取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辦法,以去年12月基本養老金基數調整百分比與2019年相比降低9.8%,此項的降低,有利於進一步縮小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之間的基本養老金水平相對差距,適當控制退休人員原養老金高、養老金低因調整差距加大,有利於縮小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相對差距。
先看一下
01
全國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對照表(單位:%)
表格說明:
1、排序數大的為養老金水平掛鉤調整百分比高,最高為31福建增加2.35%,排序數小的為掛鉤調整百分比低,最低為1重慶企業退休人員增加為0;增加標准相同的省份,比提高標准數,高的排在前面。
2、在調整方案中,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實行了不同的調整標准,均以企業退休人員調整為主;A ,為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數據, B ,為2014年9月30日及以前退休的人員調整數據, A B 僅供參考不在對比范圍內;
4、北京、寧夏以基數掛鉤調整基本養老金,為便於對比將各檔次基數與增加額折算出增加百分比,如低於5646增加65折算增加1.2%。
02
養老金繳費水平掛鉤調整主要特點
1、調整標准總體下降|
此次調整,31個省區市除重慶企業退休人員沒有此項調整內容外,以去年12月份個人基本養老金為基數調整,調整百分比最高的是福建增加2.23%,第二名是上海增加2.3%;第三位廣東增加2.2%;調增百分比最低的是河北增加0.4%,倒數第二的是貴州增加0.5%;如果,以養老金基數為3000元計算,最高的可以增加66.9元,最低的是沒有,就是河北省也才增加12元,就這一項調整就差54.9元;
2、增減變化非常明顯|
為了有效的控制養老金高低差距的加大,很多省都在降低養老金水平掛鉤在養老金調整中所在比例,此次30省調整方案中,與2019年調整標准相比,12省保持了去年增加標准,3個省提高了增加標准,提高最多的是湖北+6.7%,第二名是上海+4.6%,12省是負增長,增加標准降低20%以上的有10省,降低最多的是海南-52.9%,其次,是甘肅降低-46.7%,今年最高增加標准與最低降低標准相差-46.2%;
3、深化養老保險改革|
2014年機關養老保險改革以來,經過五年的發展完善,湖南、江西、吉林、河南省從企業只與繳費年限掛鉤,機關事業單位只與養老金水平單掛鉤調整,到今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雙掛鉤「並軌」,截止今年7月,已有26省已完成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並軌」調整。
4、雙軌並存標准接近|
自2016年起,國家開始統一安排、同步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由於各地退休人員基本情況不盡一致。一是仍保持了獨立的調整方案,重慶,企業只與繳費年限掛鉤,機關事業單位只與養老金水平掛鉤;四川,機關事業單位2014年9月30日及以前退休的人員仍保持了單獨調整標准。二是採取了同一調整標准,不同的調整基數,內蒙古,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是以納入養老金支付項目為基數;甘肅、山西,企業退休(職)人員以12月份本人發放基本養老金為基數,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人員以同類人員月平均基本養老金為基數。企業退休人員,長繳多比得,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多繳多得,但是,調整標準的差距在不斷縮小。
㈣ 上海今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養老金 同類人員平均養老金 以什麼標准分類
最新消息:上海從2016年1月起提高機關企事業退休人員等養老金,6月15日發放到位。
1、企業退休人員:先統一增加80元;按本人繳費(含視同繳費)每滿1年增加2.5元;以本人2015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2.5%。
2、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先統一增加80元;再按照同類人員平均養老金增加4.5%。
3、上述退休人員中,2015年12月底前,女性年滿60周歲、男性年滿65周歲的,每月再增加20元。
這個「同類人員」一般指的是同種崗位、或者同種工作內容、同一職務級別之類,不過最終的解釋權還是在上海市人社局,說到底也就是有點模模糊糊的糊弄人之嫌。
㈤ 同類人員平均養老金怎麼算
何謂同類人員?只有國家公布的全國企業平均退休金約:2200元。
㈥ 養老金倒掛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倒掛養老金一般是指新退休人員的待遇水平低於前一年的同類退休人員。自2006年以來,國家和省連續多年提高養老金水平,使得養老金的年度調整幅度高於自然增長幅度,導致上一社保年度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高於下一社保年度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形成倒掛養老金。由於舊政府任期屆滿,新政策尚未頒布。自7月份以來,新退休人員的養老金補貼已經暫停,每月減少535元。對此,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昨日作出特別解釋,明確表示將盡快出台新措施,解決新退休人員和新退休人員之間的薪酬差距。新方法確定的上下顛倒的標准將從退休人員第一次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月份起重新發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十一條 基本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用人單位和個人繳費以及政府補貼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