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之後的養老金與三個因素有關。
1、個人繳費基數
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按照新辦法,個人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時間長短與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掛鉤。新的基礎養老金月領取標准基數是以退休人員退休時本市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作為基數,參與計算。其中雖然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一樣的,但是每個人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是不同的,繳得多所得就高,繳得少所得當然也就少。
2、繳費時間越長養老金拿得越多
基本養老金計發與繳費年限關系更密切,繳費時間越長,領取養老金越多。以基礎養老金為例,按照新規,基礎養老金月標准繳費每滿一年就發給1%,這樣算來繳費時間越長養老金拿得也就越多。
3、工作時間越長養老金也就越多
新辦法規定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的計算,是以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除以國家規定的計發月數。退休年齡越大,計發月數就越小。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B. 養老保險是不是交的時間越長,退休後養老金拿的越多
首先來看養老保險的概念。
我國的養老保險由四個層次組成,分別是社會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我們常說的「五險一金」中的養老保險全稱為社沖姿汪會基本養老保險,它是國家和社會根據法律法規制定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用來解決達到退休年齡或是因年冊源老失去勞動力退出勞動崗位的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的。
那麼這個基本養老保險是「多交多拿」嗎?
其實「多交多拿」是從領取養老金的方面考慮的,可以從兩個方面分析。
1、繳費時間越長拿的越多。基本養老保險費用是按月繳納的,一年為一個核算單位。繳納時間越長,繳費年限越長。在計算養老金時,繳費年限非常重要,繳費年限越長,養老金數額越高。
1、對於在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被保險人按照不同比例共同繳納。企業繳納20%,個人繳納8%。這種情況下,企業代繳大部分,個人經濟負擔較少,當然是繳費越多越好。
2、對於下崗的職工來講,是沒有單位為其承擔養老保險的費用的,那麼有28%的費用就需要由個人負擔,個人的經濟負擔會很重,出現負擔不起的可能也是存在的。
3、對於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比例是20%,比企業職工略低。
C. 養老保險什麼交最好
養老保險什麼時候交和怎麼交,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判斷。以下從時間和繳費方式兩方面為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