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補繳養老金的 養老保險待遇 如何發放, 個人養老保險 以城鄉居民作為保險對象的一種人身保險。凡年齡在16周歲以上,身體健康能正常工作或勞動的城鄉居民,均可作為被保險人向保險公司投保。一次性補繳養老金的養老保險待遇發放如下: (一)超齡人員補繳 基本養老保險 費後,參保地社會保險局按1996年1月1日以後參加工作或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 企業退休人員 基本養老金 計發辦法,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並執行參保以後年度我市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對符合享受我市高齡增發養老金政策的,按規定計發高齡養老金。(約為690元/月,年滿70歲增發50元,年滿75歲再增發50元。(二)對超齡人員在我市實行個人繳費前有符合國家規定計算連續工齡(不含折算工齡,以下簡稱連續工齡,下同)的,參保地社會保險局在按前款規定計發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再按其連續工齡的長短計發視同繳費年限養老金。視同繳費年限養老金按以下公式計算:視同繳費年限養老金=18元/年×連續工齡(計算到月)。 (三)超齡人員在2012年內申報參保並完清一次性應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從2011年7月1日起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在2013年1月1日以後申報參保並完清繳費的,從其完清繳費的次月起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四)超齡人員在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期間死亡的,參保地社會保險局從其死亡的次月起停止支付基本養老金,並按我市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規定支付 死亡喪葬費 和一次性救濟金。不同地方的養老保險補繳方式有一定差別,參保人在 辦理養老保險 補繳時需進行詳細的信息咨詢。
㈡ 交了養老保險沒到退休年齡人死了怎麼算
家屬去社保局提取個人賬戶余額(養老保險個人繳費部分)
直系親屬到原來參保的社保局辦理,需要提供辦理人身份證,參保人死亡證明、火化證明,雙方親屬關系證明
可以提取個人賬戶余額,同時領取喪葬費
㈢ 補繳養老保險後辦理了退休手續後病逝後怎麼退
你好。按照我國現行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參保人員有兩種身份,一種是個人,一種是有單位的。根據你的描述,參保人員在領取養老保險金之前身故的,將返還所繳納保險費,不計息。如果領取了養老保險之後,只能續領數月的工資和少許的喪葬費用補助。希望能幫到你。
㈣ 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員未到退休年齡死亡後的繼承金額如何計算
國發[1997]26號《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第四條規定:按本回人繳費工資答的11%的數額為職工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其餘部分從企業繳費中劃入。個人賬戶存儲額只限於職工養老,不得提前支取。職工調動時,個人賬戶全部隨同轉移。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個人賬戶中的個人繳費部分可以繼承。
參保人員退休前死亡,其個人賬戶儲存額和建立個人賬戶前個人繳費部分的本息一次性支付給其法定繼承人。符合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參保人員退休後死亡,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其法定繼承人。
關於個人社保賬戶里個人繳費總額信息可以去當地社保辦進行查詢。
㈤ 剛補繳完養老保險,人就去世了怎麼辦
剛補繳完養老保險,人就去世了,可真是夠倒霉的。這種情況下家屬要想得開,黃泉路上無老少,一個人何時離開世界,往往身不由己,難以預料。
那麼其身後的養老保險,該怎麼辦呢?
我國的 社會 養老保險制度還是比較優越的,參保人死亡後,還是有一些相關的 社會 待遇可以享受的,但全國各地的政策並不統一,所以要在哪兒說哪兒的話。
社會 養老保險分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兩種,題主未明確說明當事人也是去世人參加的是哪一種,所以下面只好分開說。
一、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
如果生前參加的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退休手續已經辦結,去世當月已經符合領取養老金待遇,大致的主要待遇如下:
1、可以領取去世當月的養老金
根據 社會 保險法相關規定, 社會 養老保險可以從通過退休審批的次月起,終身享受,直至去世當月。
但如果補繳完養老保險,還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或即使達到了法定退休年齡,還沒提交退休申請,或退休審批沒有通過,人就去世了,則無法享受養老金。
2、機關事業單位中人應享受的養老金差額。
3、可以繼承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本息余額,但劃入養老保險統籌賬戶的金額則和參保人無關,由養老保險統籌基金支配。
4、可以按照地方規定領取喪葬費,參考標准為當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月可支配收入的2倍,同一地區,同命同權。
5、可以按照地方規定領取撫恤金。參考標准:機關單位職工為生前向養老金的40倍起,事業單位職工為生前月養老金的20倍起,企業單位及 社會 退休職工上上一年度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7倍起。
6、部分地區可依規享受獨生子女一次性獎勵補貼。
7、根據其他地方政策可以享受的待遇。
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
如果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能享受到的相關待遇大致如下:
1、可以領取去世當月的養老金
如果補繳完養老保險,領取養老金手續還沒辦結,人就去世了,則無法享受養老金。
2、可以繼承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本息余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沒有建立統籌賬戶。
3、可以按照地方規定領取喪葬費,但目前並不是所有地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都可以享受喪葬費,具體以地方政策為准。
4、根據其他地方政策可以享受的待遇。
我們補繳養老保險以後,相應的養老保險費就進入到了養老保險基金中,退是退不回來了。不過,我們可以按照有關規定享受有關待遇。
參保人去世,其家屬可以領取到的待遇主要有三項:
第一,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 。繳納養老保險總有一部分會記入個人賬戶余額的,一般都是按照繳費基數的百分之八記入的。對於企業職工來說,恰好是自己繳納的部分。因此,企業職工參保是不可能虧本的。
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一般是20%的比例繳納養老保險費(跟醫療保險沒關系),相當於能夠保本40%。不過,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記賬利率還是非常可觀的。
第二,喪葬補助金 。過去的時候喪葬補助金,全國各地各種標准。現在統一為二個月的去世上年度所在省份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各個地方收入水平不同,喪葬待遇也不一樣,這也符合客觀實際。2021年,北京市上年度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300元,因此當地的喪葬補助金就是1.26萬元。山東省是3644元,因此喪葬補助金就只有7288元。這兩個地方之前的喪葬補助金,實際上分別是5000元和1000元。
第三,一次性撫恤金 。撫恤金的標准也出現了新變化,根據繳費年限和領取養老金的時間,可以領取9~24個月的去世上年度所在省份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
如果繳費只有15年,只能領取9個月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一次性撫恤金。如果繳費是30年,可以領取24個月。
子女或者家屬可以繼承死者自己交的部分。
㈥ 職工死亡後其養老保險個人帳戶繼承額如何規定
2011年5月1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開始徵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的公眾意見。草案規定了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不足15年人員的待遇,並明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草案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15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5年後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繳至滿15年。
對於未繼續繳費或者延長繳費後累計繳費年限仍不足15年的人員,可以申請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對於不願意延長繳費至滿15年,也不願意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可以申請將其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草案明確規定,退休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繳費年限按照各地現有規定執行。為了規范管理,草案明確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和個人賬戶余額繼承辦法。
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離境定居的,其個人賬戶予以保留;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同時,明確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中的余額可以全部繼承。草案還明確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具體辦法,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跨省流動就業的,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
(6)補交養老保險死亡怎麼算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五條
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㈦ 買社保不到十五年突然去世其親屬得不得哪些補嘗
社保不夠十五年可以補繳的。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社會保險法》
第十四條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徵利息稅。個人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繼承。
第十五條基本養老金由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
基本養老金根據個人累計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當地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金額、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等因素確定。
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第十七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遺屬可以領取喪葬補助金和撫恤金;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者非因工緻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所需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第十九條個人跨統籌地區就業的,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隨本人轉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基本養老金分段計算、統一支付。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二十條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相結合。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㈧ 60歲一次性補交人員去世能領喪事款多少
未領夠補繳費用,去世了怎麼辦?
參保人員領取基本養老保險金後死亡的,個人賬戶的儲存額尚未領取或未領取完的,個人賬戶儲存額或余額中的個人繳費部分(連同本息)一次性支付給法定繼承人或指定的受益人。
依據每個地方的要求不同,能夠領的錢也不相同,但是按照一般情況下為800~1300元。所以按照1300元來算,滿60歲之後一共需要補繳94428元,那麼每個月領取1300元,這樣算下來至少也需要6年時間才能夠夠本;每月領取800元的情況下,則需要9.8年才夠本。
如果再加上利息,至少需要12年才能領回補繳費用。在60周歲開始領取養老金的情況下,需要到72周歲才能夠本。當然未來養老金還有可能上調,到時候可能70周歲就可以夠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