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養老金2024年並軌,企事業工資一樣了
01、養老金計算將並軌
自2024年起,企事業養老金計算方式將實現統一。摒棄了傳統的幹部、工人、農民身份劃分,所有參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的個體,無論身份背景,都將適用同一生計公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擁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個體,除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還將額外獲得過渡性養老金。此外,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還將獲得職業年金,共計四筆養老金。因此,出現了三類人群:1990年參加工作,2024年退休的個體,如果屬於機關事業單位幹部,實際繳費10年,視同繳費24年,將獲得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職業年金;如果是企業工人,實際繳費32年,視同繳費2年,將獲得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而農民工,作為2000年前後出現的新興群體,類似於當年的靈活就業人員,將只獲得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通過這種比較分析,我們發現,即便工齡和繳費基數相同,最終的養老金水平也會按照機關事業單位幹部、企業工人、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的順序遞減。考慮到實際生活中的工作穩定性差異,這一結果並不令人意外。
02、身份不再決定養老金
如今,80後、90後、00後的養老金計算不再依賴於幹部、工人、農民的身份劃分,而是根據個人的繳費年限和國家的退休年齡來確定。隨著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這一代人也即將面臨退休年齡的調整。例如,男性的退休年齡為60歲,女性幹部為55歲,工人為50歲,特殊工種的女性可以更早退休。目前,山東和江蘇已開始實施自願延遲退休政策。養老金的計算將不再受身份影響,但仍然與繳費金額、繳費檔次和退休地社會平均工資相關。此外,過渡養老金的計算也受當地政策影響。
養老金計算始終遵循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建議年輕人及早規劃養老金,以延長繳費年限,減輕未來負擔。延遲退休是大勢所趨,未來社保最低繳費年限可能提高,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來說,選擇參保繳費是一個關鍵決策,因為中途放棄將導致損失高達60%的參保資金。
Ⅱ 2025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了嗎
2025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已經並軌了。從2024年10月1日開始,我國正式實施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與企業職工養老金的並軌改革。這意味著,無論是機關事業單位還是企業職工,養老金的計算都採用了相同的標准和公式,確保了計算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計算方式實現了統一,但由於一些歷史因素和個體差異,如繳費基數、繳費年限、退休年齡以及職業年金等補充養老待遇的存在,不同群體之間的養老金待遇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此次養老金並軌改革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改革的重要里程碑,旨在打破長期以來的養老金「雙軌制」,促進社會公平和諧。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相信未來我國的養老保障體系將更加完善,更好地服務於廣大人民群眾。
總的來說,2025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已經實現了並軌,但在實際待遇上仍可能存在一些差異。政府和社會各界將繼續努力,推動養老保障體系的持續優化和發展。
Ⅲ 從2024年10月1日起正式並軌執行新人新辦法退休金嗎
從2024年10月份開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制度的十年過渡期將會結束。那麼作為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將會採用全新的計算辦法,來計算他們的養老金。而這種帆大新的計算辦法,其實就是和企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的計算辦法完全一致。它採用的是累計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和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養老金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