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浙江省養老金並軌細則

浙江省養老金並軌細則

發布時間:2025-04-05 15:11:37

1. 浙江省城鄉養老金政策

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屬各單位:
根據《國務院關於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國發〔2014〕8號)精神,現將我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更名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並就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全覆蓋、保基本、有彈性、可持續的基本原則,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重點櫻卜,進一步完善我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充分發揮棚襲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在保障人民生活、調節收入分配、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則。堅持覆蓋城鄉、惠及全民,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養老保障;堅持政府主導和城鄉居民個人參保相結合、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引導城鄉居民積極參保;堅持積極穩妥推進,籌資標准和待遇標准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適應,健全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堅持權利與義務相對應,個人(家庭)、集體、政府合理分擔責任,完善長繳多得、多繳多得激勵機制。
(三)主要目標。到2017年,全面建成公平、統一、規范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現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相銜接,與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等其他社會保障政策相配套,社會養老和家庭養老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參保城鄉居民的老年基本生活得到更好保障。
二、參保范圍
具有本省戶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工作人員及不屬於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鄉居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三、基金籌集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由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構成。
(一)個人繳費。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應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繳費標准目前設定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個檔次,各地可根據當地實際適當調整繳費檔次,最高繳費檔次標准原則上不超過當地個體勞動者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年繳費額。省政府依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等情況適時調整繳費檔次。參保人自主選擇檔次繳費,多繳多得。
(二)集體補助。有條件的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助,補助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村民會議民主確定,鼓勵有條件的社區將集體補助納入社區公益事業資金籌集范圍。鼓勵其他社會經濟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補助、資助金額不超過當地設定的最高繳費檔次標准。
脊和穗(三)政府補貼。社會統籌基金由財政提供,主要用於支付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個人繳費補貼、繳費年限養老金和喪葬補助費等。省財政按照省定基礎養老金標准,對兩類一至六檔地區分別給予100%、90%、80%、60%、40%、20%的補助。國家補助標准超過省財政補助標準的地區,省財政按國家補助標准給予補助。
參保人所在市、縣(市、區)財政對參保人繳費給予補貼,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30元,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適當增加補貼金額,其中,對選擇500元以上檔次標准繳費的,補貼標准不低於每人每年80元。對重度殘疾人、低保對象等困難群體繳費,按當地最低檔次繳費標准給予部分或全部補貼。繳費補貼的具體辦法及標准由市、縣(市、區)政府確定。
四、個人賬戶
國家為每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建立終身記錄的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及其他社會經濟組織、公益慈善組織、個人對參保人的繳費資助,市、縣(市、區)政府對參保人的繳費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計息。參保人死亡,個人賬戶中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實際繳費年限財政繳費補貼資金余額及其利息可依法繼承。
五、待遇標准和領取條件
(一)待遇標准。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繳費年限養老金三部分組成,支付終身。
全省基礎養老金標准目前定為每人每月100元,省政府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等情況適時作出調整。市、縣(市、區)基礎養老金標准可在全省標准基礎上適當提高。
個人賬戶養老金月計發標准為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除以139(與現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系數相同)。
繳費年限養老金月計發標准根據長繳多得的原則,按繳費年限分段累加計發:繳費年限為15年的,其月繳費年限養老金為30元;繳費年限為16年以上的,其月繳費年限養老金在30元的基礎上,從第16年起,繳費年限每增加1年,增發5元。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死亡時可享受一次性喪葬補助費。一次性喪葬補助費標准為參保人死亡當月當地基礎養老金標準的20個月金額。
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復員退伍軍人養老金計發辦法和高齡老人補貼等按原規定執行。
(二)領取條件。具有本省戶籍,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未享受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離休、退休、退職待遇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可以按月領取養老待遇。
我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離休、退休、退職待遇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本省戶籍城鄉居民,不用繳費,可以繼續按月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逐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年限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15年以上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補繳部分政府不給予繳費補貼。本意見下發前,已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其待遇領取可按原規定執行。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死亡,從次月起停止支付其養老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每年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進行核對;村(居)民委員會要協助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開展工作,在行政村(社區)范圍內對參保人待遇領取資格進行公示,並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等領取記錄進行比對,確保不重、不漏、不錯。
六、轉移接續與制度銜接
(一)轉移接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在參保繳費期間因戶籍遷移需要跨統籌地區轉移養老保險關系的,可在遷入地申請轉移養老保險關系,一次性轉移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並按遷入地規定繼續參保繳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已按規定領取養老待遇的,無論戶籍是否遷移,其養老保險關系不轉移。
(二)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與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銜接按國家和省相關規定執行。
(三)與原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銜接。我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凡已參加了原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以下簡稱老農保)、年滿60周歲且已領取老農保養老金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其老農保養老金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合並享受,老農保個人賬戶余額並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待遇不再重新計算;對已參加老農保、未滿60周歲且未領取養老金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應將老農保個人賬戶儲存額按我省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實施當年當地的平均繳費額折算繳費年限(折算的最長繳費年限不超過15年)並繼續參保繳費,其老農保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並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並按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規定計發待遇。
未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老農保參保人,其老農保個人賬戶儲存額退還給本人,並終止老農保參保關系。已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老農保參保人可按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相關規定將老農保參保關系轉入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各地要加快推進老農保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銜接並軌,認真做好資料整理、基金合並、管理服務等工作。
(四)與其他保障待遇的銜接。符合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條件的人員,如符合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和精減職工、計劃外長期臨時工、遺屬生活補助等待遇條件,可同時疊加享受;與最低生活保障、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社會優撫、農村五保和城鎮「三無」人員供養的待遇銜接按相關規定執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如同時符合享受其他喪葬待遇條件的,其喪葬待遇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則確定,不重復享受。
有條件的地方要積極探索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與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的銜接並軌辦法。
七、基金管理和監督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由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徵收,也可以由當地政府委託有關機構徵收。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發放,由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財務會計制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以市、縣(市、區)為單位,納入同級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單獨記賬、核算,專款專用,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擠占挪用、虛報冒領。加強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保值增值工作,優化銀行存款結構,提高基金收益水平。
各級人力社保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認真履行監管職責,進一步健全內控制度和基金稽核監督制度,對基金的籌集、上解、劃撥、發放、存儲、管理等進行監控和檢查,並按規定披露相關信息,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各級財政、監察、審計部門按各自職責,對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資運營情況實施監督。對虛報冒領、擠占挪用、貪污浪費等違法違紀行為,有關部門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予以嚴肅處理。要積極探索有村(居)民代表參加的社會監督的有效方式,做到基金公開透明,制度在陽光下運行。
八、經辦管理服務與信息化建設
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經辦能力建設,進一步整合現有公共服務資源和社會保險經辦管理資源,充實基層經辦力量,強化精確管理,便捷服務。要注重運用現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要加強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人員專業培訓,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要認真記錄參保人繳費和領取待遇情況,建立參保檔案,按規定長期妥善保存。各級政府要為經辦機構提供必要的工作場所、設施設備、經費保障。鄉鎮、街道勞動保障所(站)要配備專職人員,村、社區要落實代辦員。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不得從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開支。基層財政確有困難的地區,省市級財政可給予適當補助。
各地要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信息系統,納入「金保工程」建設,並與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要將信息網路向基層延伸,實現省、市、縣、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實時聯網;要大力推行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方便參保人繳費、領取待遇和查詢本人參保信息。
九、組織領導
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進一步完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性,將其列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財政投入,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建設提供必要的財力保障。各級人力社保部門要切實履行主管部門職責,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的統籌規劃和政策制訂、統一管理、綜合協調、監督檢查工作。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做好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策宣傳工作,全面准確地宣傳解讀政策,正確把握輿論導向,深入基層開展宣傳活動,引導城鄉居民踴躍參保、持續繳費、增加積累。
各市、縣(市、區)政府要根據本意見,結合本地實際情況,修訂完善當地的具體實施辦法,並報省人力社保廳備案。
本意見自公布之日起實施,已有規定與本意見不一致的,按本意見執行。

2. 浙江省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網上服務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2017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最新消息
盡管2010年出台的社會保險法以立法的形式規定了基本養老金要實行全國統籌,2011年公布的「十二五」規劃也明確提出了「全面落實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實現基本養老金全國統籌」的目標,但最終未能如期實現。2016年公布的「十三五」規劃繼續提出要實現職工基本養老金的全國統籌,但截至目前,全國統籌方案仍未出台。
3月1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查批准了國務院《關於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以下簡稱養老金中央調劑制度)。
中央調劑制度終於要出台了?這是不是說全國統籌有望了?
為什麼大家對養老金並軌這么期待呢,小編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養老金雙軌制相信大家就了解為什麼大家這么盼望並軌了。
雙軌制,顧名思義,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實行一個養老金制度;企業工作人員實行一個養老金制度。
按現行的制度,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可以拿到退休前工資的90%左右的退休金,而企業職工每月拿到的退休金大概是在職每月工資的60%,從金額總數上來看這里的差距是巨大的,由此可見雙軌制對作出同等貢獻的企業職工嚴重不公。機關事業單位豐厚的養老退休金也嚴重影響著人才的合理流動,由於公職人員一旦中途離職就會失去一大筆養老金,就導致公職隊伍能進不能出,此外,隨著老齡化加速,老年人口日益增長,雙軌制也給我國財政造成巨大負擔。
所以,雙軌制的呼聲越來越高。從2010年就一直有風聲了,但是截至到今天還沒有明文出台。也就是說國家已經提出並軌政策了,但是地方卻一直沒有動靜。
而此次出台的國務院《關於201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7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明確提出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中央調劑制度的出台將對均衡調節各地養老金發展發揮積極作用,雖然基於各種現實原因,我國養老金全國統籌一時還難以實現,但是中央調劑制度的出台將推動各地市養老金並軌的進程。
由於當前國內還缺乏統一的基本養老金信息系統,且各地養老金統籌層次不一,碎片化嚴重,因此短期內確實難以達到全面統籌的目標。但是應藉由推進中央調劑制度的契機,探索統一管理機構、統一經辦機構體制,要實現垂直管理,明確國家與各地方的負責劃分,這也是為日後養老金全國統籌打下基礎。更多的好消息,我們拭目以待,相信養老金並軌,促進養老金公平已經指日可待了。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並軌方案
《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正式印發,提出改革現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獨立於機關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管理服務社會化的養老保險體系。
國務院在上述文件中規定,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
隨後,按照國務院部署,各省市相繼出台適用於本地區的具體實施意見和辦法,對繳費和待遇、改革的范圍、改革前後待遇銜接、基金管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職業年金等政策進行了明確。
在此基礎上,近期一些地區進一步細化了「養老金並軌」實施的相關政策規定。
今年9月,安徽省出台《貫徹〈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若干政策規定》,對參保范圍、養老保險費征繳、個人賬戶管理、基本養老金計發、待遇支付等作了細化。
安徽省規定,機關公務員個人年度繳費基數為結算年度的上年度本人工資收入中的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工作性津貼、生活性補貼、年終一次性獎金等之和。同時,機關技術工人個人年度繳費基數為結算年度的上年度本人工資收入中的技術等級工資、崗位工資、工作性津貼、生活性補貼、年終一次性獎金之和。機關普通工人個人年度繳費基數為結算年度的上年度本人工資收入中的崗位工資、工作性津貼、生活性補貼、年終一次性獎金之和。
除了安徽外,今年9月,廣東省公布《廣東省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經辦規程(試行)》(徵求意見稿),在養老保險年度繳費工資申報表填表說明中指出,機關單位(含參公管理的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包括:本人上年度工資收入中的基本工資、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特區津貼、警銜津貼、海關津貼等國家統一規定納入原退休費計發基數的項目)、規范後的津貼補貼(地區附加津貼,不含節日補貼)、年終一次性獎金。
浙江、山西、雲南、遼寧、黑龍江、廣西等省份也將年終一次性獎金納入機關單位工作人員的個人養老保險繳費工資基數中。

3.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從何時繳納

從其參加工作之月起建立個人賬戶開始繳納。

以浙江省為例,依據《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經辦規程》第二十七條規定:社保經辦機構應為參保人員建立個人賬戶,用於記錄個人繳費及利息等社會保險權益。個人賬戶包括個人基本信息、繳費信息和支付信息、轉移接續信息、終止注銷信息等內容。

《決定》實施時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個人賬戶建立時間從《決定》實施之月開始,之後參加工作的人員,從其參加工作之月起建立個人賬戶。參保人員存在兩個及以上個人賬戶的,其原個人賬戶儲存額部分,應與現個人賬戶合並計算。

(3)浙江省養老金並軌細則擴展閱讀: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相關要求規定:

1、社保經辦機構負責徵收基本養老保險費。社保經辦機構應與參保單位和銀行簽訂委託扣款協議,採取銀行代扣方式進行徵收;參保單位也可按照政策規定的其他方式繳納。

2、社保經辦機構根據參保單位申報的人員增減變化情況,及時辦理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建立、中斷、恢復、轉移、終止、繳費基數調整等業務,按月生成《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費征繳通知單》,交參保單位。

3、同時生成基本養老保險費征繳明細。實行銀行代扣方式徵收的,征繳明細按照社保經辦機構與銀行協商一致的格式傳遞給銀行辦理養老保險費徵收業務。

4. 城鄉居民養老並軌如何破解難題

城鄉養老並軌的大方向是正確的,這是人們的一種普遍追求。不過,在這樣的過程中,到底應該如何實現,到底應該如何消除人們,尤其是城鎮居民對於養老制度的憂慮才是一個關鍵的環節。因為從現實看,農村的基本養老保險不過就是每個月55元的基準,而無論如何並軌,至少不會比這樣的基準會高。而具體環節上,個人繳納到底如何推進下去,如何避免政策成為少數人的利益,這才是城鄉養老並軌的解讀方式,不僅關繫到宏觀,更是注重微觀。如此以來,才能不讓好的政策在執行的過程中變味。

城鄉養老並軌將有力破解老年貧困問題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發布時間:2014年02月27日 08:25

老年人是一個在社會資源分配上具有經濟利益貧困性、生活質量低層次性以及貧困發生率較高的社會群體,亦是貧困人口中的「脆弱群體」。關注老年人,使老人獲得有尊嚴的老年生活是彰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

馬年伊始,一項關乎民生的改革便引發了公眾的極大關注。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合並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建立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兩項制度的合並,意在解決占據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村居民的養老問題,此舉亦被看作是最大規模的一次福利制度並軌。

此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整合,不僅在制度上體現了城鄉居民的公平性,亦打破了城鄉制度的二元差異。

「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已經統合了新農保、城居保兩項制度,下一步應當開始『啃』企業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雙軌制這個硬骨頭,為最終建立健全『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奠定基礎。」中國政法大學法和經濟學研究中心教授胡繼曄對《法制日報》記者表示。

為什麼選擇城居保和新農保

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險體系實行的是多軌制:在城鎮,主要有機關和事業單位養老保障制度、企業單位養老保險、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等;在農村,主要有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等。

這其中,機關單位、事業單位並未參加社會養老保險,而是沿用計劃經濟時代的保障模式,即國家財政全包,這亦是最為詬病之處。

此前引發輿論熱議的所謂「雙軌制」,主要就是城鎮職工和機關事業單位之間的不同:前者需要繳費,後者不需要繳費,完全由財政負擔,這導致兩個群體退休人員享受的待遇差距在日益加大。

胡繼曄認為,此次之所以選擇城居保和新農保進行合並,是因為這兩種制度都比較新,制度性障礙不大。

2009年9月1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09〕32號)》,按照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要求,逐步解決農村居民老有所養問題。

新農保試點的基本原則是「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在實踐中以「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完全積累」的制度模式為基礎,採取分檔次定額繳費的方式,即每年100元至500元5個檔次,地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設繳費檔次,輔之以地方政府每年每人30元的繳費補貼;同時,中央政府對東中西部地區給予差額財政補貼,用於年滿60周歲參保居民待遇的發放,為每人每月55元。

2011年,胡繼曄曾到河南、重慶等地進行養老金監管立法的調研。他告訴記者,當地農民都對新農保試點政策贊譽有加,認為中央政府在取消了幾千年的「皇糧國稅」之後,又破天荒地由政府發放養老金,雖然只有每月55元,但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第一次直接發放到老年農民手中,其現實意義重大,是公共政策領域深得民心的標志性事件。

在新農保的基礎上,2011年6月7日,國務院發布《關於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國發〔2011〕18號)》,旨在將新農保和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之外的城鎮無保障居民納入制度范圍。

城居保的制度模式與新農保類似,但參加的城鎮居民應繳納養老保險的標准與新農保不同,主要是增加了600元至1000元5個檔次。

按照國家統計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統計,截至2012年年末,全國所有縣級行政區全面開展國家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837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5187萬人。

「應當說,新農保和城居保這幾年的發展速度空前,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養老保險制度覆蓋面擴大最迅速的時期。」胡繼曄說。

在此情況下,國務院決定在已基本實現新農保、城居保全覆蓋的基礎上,依法將這兩項制度合並實施,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並在制度模式、籌資方式、待遇支付等方面與合並前的新農保和城居保保持基本一致,應當說是水到渠成。

統一城鄉養老保險水到渠成

2011年國務院的城居保指導意見,已經預留了與新農保制度的銜接,提出「有條件的地方應與新農保合並實施,其他地方應積極創造條件將兩項制度合並實施」的要求,為今天兩個制度的「並軌」奠定了基礎。

「城居保和新農保的合並,應該說給這兩個群體帶來的變化不大。」胡繼曄說,如果說變化的話,可能最主要的就是對新農保的繳費者和受益人產生一些變化,城居保基本上沒有變化。

原先二者繳費的數額不同:新農保最高500元,城居保最高1000元,因此,統一之後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繳費水平如何統一。

胡繼曄認為,從「就高不就低」的原則出發,同時為保證政策的連續性,可以將原先新農保的繳費標准調整到城居保的標准,即100元至1000元,相信農村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完全能夠承擔這樣的變化。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未來這一標准還應當適時地進行調整。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李國祥擔心的是,兩項制度合並之後,錢從哪裡出。

統一意味著保障的均等化,這涉及大中城市、東部城市和中小城市、西部地區互相統一的問題。

「地方政府顯然不會很積極,而如果單純靠中央政府的話,能不能承擔得起仍然是個問題。」李國祥說。

對此,胡繼曄的看法是,新農保和城居保的支出主要來自於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其次才是地方財政拿一部分,而集體組織配套的資金是微乎其微。這樣一個融資條件和來源結構,對於地方財政來說造成不了太大的壓力,合並操作上沒有太大的難度。

事實上,在2011年城居保設立之時,一些省份就將其與新農保合二為一,作為一個制度來運行,已經提前合並操作。

來自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已經有15個省份建立了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實現城鄉公平、人群公平。

「除了前邊說的籌資、繳費統一之外,為確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未來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形成的基金應當由財政部發行特種國債或者部分投資資本市場,以保證基金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的統一。」胡繼曄說。

在待遇支付方面,目前新農保、城居保的基本待遇標准只有每月55元,全年只有660元,甚至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從邏輯上來說,年輕時可以領取低保,年老之後在更需要國家扶助的時候卻只能領取更少的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是無法體現社會進步的。」胡繼曄說,因此,未來應當參照當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發放,以保障貧困老年人的最基本生活。

一項典型的普惠制公共政策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城鎮職工人均養老金水平已達2.09萬元,新農保為859.15元,兩者相差24倍之多。

「此次國務院決定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一種典型的普惠制公共政策,將對解決我國老年貧困問題起到重要作用。」胡繼曄說。

所謂普惠,即普遍惠及,它既可以指惠及對象的普遍性和廣泛性,也可以指施惠內容的豐富性和完整性。

老年人是一個在社會資源分配上具有經濟利益貧困性、生活質量低層次性以及貧困發生率較高的社會群體,亦是貧困人口中的「脆弱群體」。

「他們因部分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很難甚至無法改變在收入上的弱勢地位,極易陷入貧困狀態,加之社會的快速變遷,如果沒有足夠的自我積累和可依靠的養老保障,貧困將不可避免地與老人相伴。」胡繼曄說,關注老年人,使老人獲得有尊嚴的老年生活是彰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標之一。

據「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調查」顯示,中國有大約4600萬左右的老年人口處於相對貧困化狀態。無論城市還是農村,貧困問題都與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功能不健全有很大關系。

同時,隨著中國社會的劇烈變遷,家庭的養老功能的總趨勢是在削弱家庭在照顧老年人方面的地位和作用,傳統的養子防老越來越不可靠,子女與父母「兩城分居」的情況不斷增加,使得傳統「孝道」觀念慢慢消退,厭棄老人、歧視老人、虐待老人的現象增多,因此,防止老年貧困的普惠制的養老保險制度亟待建立、健全。

針對我國社會福利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覆蓋面有限的問題,普惠制的養老金將彌補其缺憾。

此外,從推進城鎮化的角度來看,統一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可以減少農村人口流動的障礙。

「城鎮化是戶籍人口的城鎮化,如果能建立統一的保障制度,將有效減少農民工進城的障礙,更快更好地推進城鎮化。」李國祥說。

正如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這既有利於促進人口縱向流動、增強社會安全感,也有利於使群眾對民生改善有穩定的預期,對於拉動消費、鼓勵創新創業,具有重要意義。

制圖/李曉軍

鏈接

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突破2億

據民政部公布的數據,截至2012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94億,占總人口的14.3%,預計在2013年底突破2億。

國務院常務會議近日決定,在已基本實現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全覆蓋的基礎上,將兩項制度合並,在全國范圍內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城居保和新農保合並後,將直接使1億多的老年人受惠,其中90%以上都是新農保人員。在現行社會管理結構中,所有社會保險、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制度,都是按照城鄉身份分類管理的體制來設置。

目前,我國已有15個省份將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統一,建立了統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這十五個省份分別是:廣東省、福建省、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天津市、北京市、重慶市、湖北省、河北省、河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甘肅省。(法制日報)

5. 浙江省延遲退休年齡改革最新規定

浙江省退休年齡為男性滿60周歲,女性滿55周歲。退休是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勞動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而退出工作崗位。申請退休需要滿足的條件主要有以下兩項:
1、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必須滿15年以上
2、達到國家政策規定的退休年齡
延遲退休即延遲退休年齡,指國家結合國外有些國家在討論或者已經決定要提高退休年齡的政策來綜合考慮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的情況、就業的情況而逐步提高退休年齡來延遲退休的制度。報告建議,延遲退休可分「兩步走」:2017年完成養老金制度並軌,取消女幹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區別,將職工養老保險的女性退休年齡統一規定為55歲。從2018年開始,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1歲,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齡同步達到65歲。對於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改革方案,報告建議居民養老保險的退休年齡從2033年開始每3年延遲1歲,直至2045年完成。目前我國退休年齡標准,是建國初期人均預期壽命40多歲的情況下制定的。如今,人均預期壽命已超過73歲,養老保險的贍養比也下降到了3:1。「延遲退休」,是應對養老金收不抵支風險、維持政策代際公平的有效選擇。復旦大學人口與發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認為,上海一個女性能活到85歲,如果55歲退休,後面要領30年養老金。如果不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必然要「啃小」,增加下一代人的負擔,這從代際公平上說不太好。
延遲退休的社會意義:
1.有專家測算,退休年齡每延遲一年,我國養老統籌基金可增長40億元、減支160億元,減緩基金缺口約200億元。
2.上海是內地最早「老齡化」的都市。據去年4月媒體報道,上海退休職工已超300萬。2008年該市本級財政支出900多億元,用於彌補社保窟窿的達170多億元,佔了18%,此數字還在增加。在去年上海「兩會」上,該市市委書記俞正聲直言:上海民生的第一大問題,就是社保問題,社保基金缺口很大,造成財政壓力。
法律依據
《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6. 2016年退休工資7月調整,2016年機保與社保並軌。並軌後的養老金何時能落實事業單位兩年前就退

北京市人社局局長徐熙12日在12345熱線接聽市民來電時表示,今年北京將繼續回為企業退休人答員增加養老金,此次增加的養老金從今年1月份補發,將於9月底發放到位。

天津市人社局近日在當地媒體上回復網友提問時透露,目前養老金增資方案正在審批過程中,預計9月底發放。

浙江省人社廳在其官網回復網友咨詢時也表示,按照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浙江省調待方案已上報人社部、財政部審批,待審批同意後組織實施,預計在9月底前發放到位。

安徽省人社廳在其官網回復網友咨詢時透露,由於今年首次統籌安排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退休人員同步調整基本養老金,政策比較復雜,人社廳將會同省財政廳按照國家部署要求,按時擬定安徽省今年的養老金待遇調整方案並按程序報批,適時組織實施。

其餘地方沒消息

7. 嫻欐睙鐪佸吇鑰佷繚闄2022騫存柊瑙

娉曞緥涓昏傦細鍏充簬浼佷笟閫浼戝吇鑰侀噾璋冩暣鏈鏂版秷鎮銆佸吇鑰侀噾騫惰建鏂規堜竴鐩村ぇ瀹跺叧娉ㄧ殑鐒︾偣鍜岀儹鐐癸紝姣忓勾鍏昏侀噾閮藉湪涓鏈堜喚寮濮嬭皟鏁達紝浼氬強鏃舵洿鏂板吇鑰侀噾璋冩暣鏂規堟渶鏂版秷鎮錛屽ぇ瀹跺彲鍏堢湅嫻欐睙鐪202浼佷笟閫浼戝吇鑰侀噾璋冩暣鏈鏂版秷鎮銆2022騫存禉奼熺渷閫浼戜漢鍛樺吇鑰侀噾涓婅皟鏈鏂版秷鎮嫻欐睙鐪2021騫存墽琛岀殑浠嶆槸2019騫村嚭鍙扮殑鍏昏侀噾鏍囧噯錛屽唴瀹瑰備笅錛氥婃禉奼熺渷浜哄姏璧勬簮鍜岀ぞ浼氫繚闅滃巺銆佹禉奼熺渷璐㈡斂鍘呭叧浜2019騫磋皟鏁撮浼戜漢鍛樺熀鏈鍏昏侀噾鐨勯氱煡銆嬪悇甯傘佸幙(甯傘佸尯)浜哄姏璧勬簮鍜岀ぞ浼氫繚闅滃矓銆佽儲鏀垮矓錛岀渷綰у悇鍗曚綅錛屼腑澶閮ㄥ睘鍦ㄦ禉鏈夊叧鍗曚綅錛氭牴鎹銆婁漢鍔涜祫婧愮ぞ浼氫繚闅滈儴璐㈡斂閮ㄥ叧浜2019騫磋皟鏁撮浼戜漢鍛樺熀鏈鍏昏侀噾鐨勯氱煡銆(浜虹ぞ閮ㄥ彂銆2019銆24鍙)綺劇烇紝緇忕渷鏀垮簻鍚屾剰騫舵姤浜虹ぞ閮ㄣ佽儲鏀塊儴鎵瑰噯錛屽喅瀹氶傚綋璋冩暣閫浼戜漢鍛樺熀鏈鍏昏侀噾銆傜幇灝嗘湁鍏充簨欏歸氱煡濡備笅錛氫竴銆佽皟鏁磋寖鍥村拰瀵硅薄鍏ㄧ渷2018騫12鏈31鏃ュ墠宸叉寜鍥藉跺拰鐪佹湁鍏寵勫畾鍔炵悊閫浼戙侀鑱屾墜緇鐨勪漢鍛橈紝鍙鎸夋湰閫氱煡瑙勫畾璋冩暣鍩烘湰鍏昏侀噾銆備簩銆佽皟鏁存按騫沖拰璋冩暣鍔炴硶2019騫磋皟鏁撮浼(鍚閫鑱岋紝涓嬪悓)浜哄憳鍩烘湰鍏昏侀噾錛岄噰鍙栧畾棰濊皟鏁淬佹寕閽╄皟鏁村拰閫傚綋鍊炬枩鐩哥粨鍚堢殑鍔炴硶錛屽叿浣撹皟鏁村姙娉曞備笅錛(涓)瀹氶濊皟鏁撮浼戜漢鍛樺熀鏈鍏昏侀噾閫浼戜漢鍛樻瘡浜烘瘡鏈堝炲姞40鍏冦(浜)鎸傞挬璋冩暣閫浼戜漢鍛樺熀鏈鍏昏侀噾鎸傞挬璋冩暣閫浼戜漢鍛樺熀鏈鍏昏侀噾鐢變互涓嬩袱閮ㄥ垎緇勬垚錛1.閫浼戜漢鍛樻湰浜虹即璐瑰勾闄(鍚瑙嗗悓緙磋垂騫撮檺錛屼笅鍚)15騫村強浠ヤ笅鐨勯儴鍒嗭紝緙磋垂騫撮檺姣忔弧1騫(涓嶆弧1騫存寜1騫磋$畻錛屼笅鍚)錛屾湀鍩烘湰鍏昏侀噾澧炲姞1.5鍏冿紝鏈堝熀鏈鍏昏侀噾澧炲姞棰濅笉鍒15鍏冪殑錛岃ˉ瓚沖埌15鍏冿紱鏈浜虹即璐瑰勾闄15騫翠互涓婅嚦30騫寸殑閮ㄥ垎錛岀即璐瑰勾闄愭瘡婊1騫達紝鏈堝熀鏈鍏昏侀噾澧炲姞2.5鍏冿紱鏈浜虹即璐瑰勾闄30騫翠互涓婄殑閮ㄥ垎錛岀即璐瑰勾闄愭瘡婊1騫達紝鏈堝熀鏈鍏昏侀噾澧炲姞3鍏冦2.閫浼戜漢鍛樻寜鏈浜烘湰嬈¤皟鏁村墠鏈堝熀鏈鍏昏侀噾鐨2%璁$畻鏈堝熀鏈鍏昏侀噾澧炲姞棰濄(涓)閫傚綋鎻愰珮閮ㄥ垎閫浼戜漢鍛樺熀鏈鍏昏侀噾鍦ㄥ畾棰濊皟鏁村拰鎸傞挬璋冩暣鐨勫熀紜涓婏紝瀵逛笅鍒楅浼戜漢鍛樺啀閫傚綋澧炲彂鍩烘湰鍏昏侀噾錛2018騫12鏈31鏃ュ墠錛岀敺騫存弧70鍛ㄥ瞾銆佸コ騫存弧65鍛ㄥ瞾鍙婁互涓婁笖涓嶆弧80鍛ㄥ瞾鐨勯浼戜漢鍛橈紝姣忎漢姣忔湀澧炲彂30鍏冿紱騫存弧80鍛ㄥ瞾鍙婁互涓婄殑閫浼戜漢鍛橈紝姣忎漢姣忔湀澧炲彂60鍏冦備笁銆佹湁鍏充漢鍛樼殑寰呴亣澶勭悊(涓)浼佷笟閫浼戝啗杞騫查儴璋冩暣鍩烘湰鍏昏侀噾鍚庯紝鍏跺熀鏈鍏昏侀噾姘村鉤浣庝簬褰撳湴姝ゆ¤皟鏁村悗鐨勫熀鏈鍏昏侀噾騫沖潎姘村鉤鐨,鎸夌収嫻欏斿姙銆2004銆30鍙鋒枃浠惰勫畾錛屼簣浠ヨˉ瓚熾(浜)浼佷笟閫浼戠殑鍔沖姩妯¤寖鍜岀渷鍏堣繘鐢熶駭(宸ヤ綔)鑰呰皟鏁村熀鏈鍏昏侀噾鍚庯紝鍏跺熀鏈鍏昏侀噾姘村鉤浣庝簬褰撳湴姝ゆ¤皟鏁村悗鐨勪紒涓氶浼戜漢鍛樺熀鏈鍏昏侀噾騫沖潎姘村鉤鐨勶紝鎸夌収嫻欐斂鍔炲彂銆2007銆88鍙鋒枃浠惰勫畾錛屼簣浠ヨˉ瓚熾傚姵鍔ㄦā鑼冩槸鎸囪幏寰楃渷鍙婄渷浠ヤ笂鍔沖姩妯¤寖縐板彿鍜屾寜瑙勫畾浜鍙楃渷鍙婄渷浠ヤ笂鍔沖姩妯¤寖鍜屽厛榪涘伐浣滆呭緟閬囩殑涓浜猴紱鐪佸厛榪涚敓浜(宸ヤ綔)鑰呮槸鎸1956騫磋嚦1964騫磋幏寰楃渷鍏堣繘鐢熶駭(宸ヤ綔)鑰呯О鍙風殑涓浜恆(涓)浼佷笟閫浼戠殑鍘熷伐鍟嗕笟鑰(鍚浠庡師宸ュ晢涓氳呬腑鍖哄垎鍑烘潵鐨勫皬鍟嗗皬璐┿佸皬鎵嬪伐涓氳呫佸皬涓氫富)璋冩暣鍩烘湰鍏昏侀噾鍚庯紝鍏跺熀鏈鍏昏侀噾姘村鉤浣庝簬褰撳湴姝ゆ¤皟鏁村悗鐨勪紒涓氶浼戜漢鍛樺熀鏈鍏昏侀噾騫沖潎姘村鉤鐨勶紝鎸夋禉鍔崇ぞ鑰併2002銆150鍙鋒枃浠惰勫畾錛屼簣浠ヨˉ瓚熾備笂榪(涓)(浜)(涓)綾諱漢鍛樿皟鏁村熀鏈鍏昏侀噾鏃訛紝濡傚綋鍦版ゆ¤皟鏁村悗鐨勪紒涓氶浼戜漢鍛樺熀鏈鍏昏侀噾騫沖潎姘村鉤浣庝簬2018騫寸殑錛屾寜2018騫存按騫崇『瀹氥(鍥)2018騫12鏈31鏃ュ墠鍥犲伐鑷存畫瀹屽叏涓уけ鍔沖姩鑳藉姏銆侀鍑虹敓浜у矖浣嶆寜鏈堜韓鍙楀畾鏈熶激孌嬫觸璐寸殑浼佷笟鑱屽伐鍙婁紒涓氬伐浼ら浼戜漢鍛橈紝鎸夋湰閫氱煡鍔炴硶鍒嗗埆澧炲姞浼ゆ畫媧ヨ創鍜屽熀鏈鍏昏侀噾銆傚傚炲姞閲戦濅綆浜庡綋鍦版ゆ′紒涓氶浼戜漢鍛樺熀鏈鍏昏侀噾璋冩暣騫沖潎棰濆害120%鐨勶紝琛ヨ凍鍒拌ユ爣鍑嗐(浜)浼佷笟鍜屾満鍏充簨涓氬崟浣嶇諱紤騫查儴涓嶅垪鍏ユ湰嬈¤皟鏁磋寖鍥淬傚洓銆佽祫閲戞潵婧愯皟鏁撮浼戜漢鍛樺熀鏈鍏昏侀噾鎵闇璧勯噾錛屽弬鍔犱紒涓氳亴宸ュ熀鏈鍏昏佷繚闄╃殑錛屼粠浼佷笟鑱屽伐鍩烘湰鍏昏佷繚闄╁熀閲戜腑鍒楁敮錛涘弬鍔犳満鍏充簨涓氬崟浣嶅吇鑰佷繚闄╃殑錛屼粠鏈哄叧浜嬩笟鍗曚綅鍩烘湰鍏昏佷繚闄╁熀閲戜腑鍒楁敮銆傚伐浼よ亴宸ヨ皟鏁翠激孌嬫觸璐存墍闇璐圭敤錛屾寜鍘熸笭閬撳垪鏀銆備簲銆佹墽琛屾椂闂存湰嬈¤皟鏁撮浼戜漢鍛樺熀鏈鍏昏侀噾浠2019騫1鏈1鏃ヨ搗鎵ц岋紝鎵ц屼腑鐨勫叿浣撻棶棰橈紝鐢辯渷浜哄姏璧勬簮鍜岀ぞ浼氫繚闅滃巺璐熻矗瑙i噴銆傝皟鏁撮浼戜漢鍛樺熀鏈鍏昏侀噾姘村鉤,浣撶幇浜嗗厷涓澶銆佸浗鍔¢櫌鍜岀渷濮斻佺渷鏀垮簻瀵瑰箍澶ч浼戜漢鍛樼殑鍏蟲銆傚悇鍦板悇閮ㄩ棬搴旈珮搴﹂噸瑙嗭紝鍒囧疄鍔犲己棰嗗礆紝綺懼績緇勭粐瀹炴柦錛屽姏浜夊湪2019騫7鏈堝簳鍓嶅皢澧炲姞鐨勫熀鏈鍏昏侀噾鍙戞斁鍒頒綅銆傛硶寰嬪㈣傦細銆婄ぞ浼氫繚闄╂硶銆嬬鍗佸叚鏉″弬鍔犲熀鏈鍏昏佷繚闄╃殑涓浜猴紝杈懼埌娉曞畾閫浼戝勾榫勬椂緔璁$即璐規弧鍗佷簲騫寸殑錛屾寜鏈堥嗗彇鍩烘湰鍏昏侀噾銆傚弬鍔犲熀鏈鍏昏佷繚闄╃殑涓浜猴紝杈懼埌娉曞畾閫浼戝勾榫勬椂緔璁$即璐逛笉瓚沖嶮浜斿勾鐨勶紝鍙浠ョ即璐硅嚦婊″嶮浜斿勾錛屾寜鏈堥嗗彇鍩烘湰鍏昏侀噾錛涗篃鍙浠ヨ漿鍏ユ柊鍨嬪啘鏉戠ぞ浼氬吇鑰佷繚闄╂垨鑰呭煄闀囧眳姘戠ぞ浼氬吇鑰佷繚闄╋紝鎸夌収鍥藉姟闄㈣勫畾浜鍙楃浉搴旂殑鍏昏佷繚闄╁緟閬囥

閱讀全文

與浙江省養老金並軌細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體檢雙側肋骨改變是什麼意思 瀏覽:97
父母喝什麼茶合適 瀏覽:300
父母為我指明方向都有哪些是 瀏覽:230
老年人甘油三酯高怎麼辦 瀏覽:656
廣州養老院志願者招聘 瀏覽:186
兩個老年人睡覺磨牙怎麼回事 瀏覽:242
湖南省80歲高齡補貼 瀏覽:664
元旦老年人活動暖心主題有哪些 瀏覽:48
長壽花的規定 瀏覽:298
加拿大私人養老金計劃 瀏覽:242
健康長壽和金錢有什麼區別 瀏覽:466
老年人乳房有疙瘩怎麼回事 瀏覽:866
湖北長壽市 瀏覽:159
中醫艾灸養生有哪些項目 瀏覽:829
湖南特崗公示後什麼時候體檢 瀏覽:767
養老院音樂 瀏覽:307
三百塊錢一年的養老保險保哪些 瀏覽:708
上海2o18養老金 瀏覽:705
退休前死亡的養老保險能退多少 瀏覽:650
北京老年人法律服務團地址 瀏覽: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