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養老金缺口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領退休工資的人多了,每年繳納社保的人少了。也就是說現在全國繳納的社保金不夠支付現在還在的退休老人的退休金了。
❷ 養老金的缺口如何補
怎麼補?
中國目前出現的養老金缺口將由政府補齊。
「國家已成立一個養老基金,由專門的部門來負責。國家拿出錢來作為戰略儲備,以備將來到老齡化人口高峰的時候,如果資金不能平衡,就拿這部分錢作為戰略補充。」
現在每年籌集的三千多億元的養老保險基金,只能保證現有的近4100萬退休人員養老金的發放,養老保險金部分積累很困難,因此養老金短缺的問題在短時間內是不會消除的。
❸ 未來我國養老金會不會出現缺口
201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18.3萬億元,在目前養老制度不變的情況下,往後的年份缺口逐年放大,假設GDP年增長率為6%,到2033年時養老金缺口將達到68.2萬億元,占當年GDP的38.7%。還有很多專家分析我國的養老金會在2035年歸零。
不敢妄言數據的准確性,但是國家近些年推出的眾多與養老金相關的政策如養老金轉向理財,個人養老金制度,個人養老金儲蓄及近些年可能會實行的延遲退休政策,說明養老金池一定是出現了捉襟見肘的問題。
東北、西北、河北等省份因為勞動力人口大量外流,使這些省份繳納養老保險的人數減少。
在經濟時代快速發展的21世紀,90後及未來數代人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倍增,生活幸福感隨之下降。其父輩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出生的兩代人,同樣在雙重壓力的影響下生活幸福感同樣在下降。在雙重壓力的影響下,人們對退休後獲得幸福生活的期望值越來越小,「活在當下」成為大多數人的生活理念。
同時隨著社保中養老金額度的逐年提升,讓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再繳納未來20至40年才能兌現的社保。
20世紀90年代及以後的每一代人都將面臨兩個選擇:
一是不繳納養老金,活在當下,但是又擔心如何應對退休後的生活
在職人員大多願意繳納養老金,畢竟單位負擔16%的統籌部分,自己只負擔個人的8%,退休後拿到的養老金=統籌部分+個人養老金賬戶(8%)。
農保人員雖然養老金少,但是畢竟國家和地方補助的比例高,個人繳納得少,因此大多數人也願意繳納養老金。
不願交社保的人數最多的群體是靈活就業者,雖然國家在統籌部分補貼4%和在職人員一樣是16%,但是自己要負擔選檔額度汪茄的20%,其中的12%進入國家統籌。
為什麼要我交錢為別人養老呢?這就是問題所在,我不想在這里講什麼利人利己的大道理,因為大家都懂,只是抒發一下情緒,然後大部分人還是會交。原因很實際——
第一,不繳納社保養老金未來會影響醫療保險。
第二,兒女將來談婚論嫁講的是「門當戶對」,不僅二人森團要合拍,雙方家庭及彼此父母的壓力越小越好,那麼對方父母有/沒有養老金、醫保就是考量的重點。
二是繼續繳納養老金,未來領取,但是又擔心無法收回本金甚至將來因意外無法兌現
中國是以保障民此陵橘生為基本國策的國家,未來養老金在任何時候都能保障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但是想錦上添花,過上高品質的養老生活,仍需要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規劃好收支為自己積累更多的養老資金。
信誰都不如信自己——自立終老
❹ 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現在大概有多少缺口
從目前公布的數字來看,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應該是沒有缺口的。
一、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總體上是沒有缺口的。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包括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根據《2019 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的數據:
全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52919億元,基金支出49228億元。年末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存54623億元。
從這里可以看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是收入大於支出的,而且還有很大的結余。結余數(5.46萬億元)足夠一年的保險基金支出。
綜合以上情況,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應該是沒有缺口的,對支付養老金是有足夠的保證的。如果要說有缺口的話,可能就是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有一定的缺口,因為該養老保險制度剛建立不久,以前都沒有繳費,有一定的缺口還是正常的。但是,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沒建立養老保險制度前的養老金也是財政資金保障的,有缺口也是有財政資金保障的,從有財政資金保障這一點來看,基金支付也是沒有壓力的。隨著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完善,其基金支出是有保障的。
以上是個人的見解,如有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❺ 養老保險有缺口的省市
◎遼寧和黑龍江的缺口均超過100億元;
◎天津、新疆兵團和吉林缺口均在50億-100億元;
◎河南、陝西、江西、湖南、廣西、上海、海南和重慶的缺口均在10億-50億元;
◎河北的缺口達1.62億元。
>>收大於支省份
◎廣東高達519億元
❻ 中國養老金缺口到底有多大
[財經動態]研究發現,在中國養老金缺口問題上,可以說存在較大的數據性偏差,財經機構研究數據與國家人社部數據的巨大反差顯示,中國養老金問題的確是社會較為關注的. 由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牽頭的中銀研究團隊,加上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牽頭的復旦大學為主的研究團體共同撰寫的《《化解國家資產負債中長期風險》預測,到201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18.3萬億元。報告指出,人口老齡化沖擊下我國養老金的統籌賬戶將給財政造成巨大負擔。而根據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統計,截至2011年年末,我國企業職工養老金目前結餘1.9萬億元,所以從全國層面看,不存在養老金缺口的問題。未來全國養老保險基金能夠做到長期收支平衡。一個是18萬億的資金缺口,一個是不存在養老金缺口,作為居民應該相信誰?中國養老金缺口莫須有還是無底洞呢 [財經觀察分析]研究發現,如果養老金不存在缺口,為什麼近期人社部提出延遲退休年齡?筆者分析認為,人口老齡化已經到來,中國養老金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筆者認為研究機構的研究方式與數據具有可信度。比如報告研究結果和政策建議,是利用推測法和估演算法,基於國家統計局往年已發表的數據作為存量基礎,加上每年的流量變化,逐年累計而成。以此方法測算,到201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將達到18.3萬億元,在目前養老制度不變的情況下,往後的年份缺口逐年放大,假設GDP年增長率為6%,到2033年時養老金缺口將達到68.2萬億元,占當年GDP的38.7% ,可以說存在一定和科學性與可靠性,那麼人社部數據是否可靠呢?這個我們研究認為,其靜態標准與數據透明度不足無法給以充分解釋。 總體來看,由於人口老齡化的影響,退休人員數量越來越多,退休人員領取退休金的時間越來越長,導致國家的養老保險支出越來越龐大。近期上海財經大學與清華大學研究報告均指出中國財政透明度不及格者為眾,因此社保數據的透明度也很難令筆者完全相信。研究認為,中國不僅存在養老金缺口,未來或可能陸續加大,缺口不斷增加,否則有什麼必要提出延遲退休時間呢?財經研究機構與人社保數據巨大差異存在,至少說明這個問題相當嚴重,莫須有還是無底洞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