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雲南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文件

雲南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文件

發布時間:2025-02-25 14:35:50

Ⅰ 農村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怎麼規定

農村失地農民社保政策為如果其失地是因為國家徵收土地導致的,其徵收部門應當安排其社保費用,對其失地農民予以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讓失地農民老有所依。
【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
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徵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徵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並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徵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後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願,採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並對因徵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於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Ⅱ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農村失地農民社保政策為如果其失地是因為國家徵收土地導致的,其徵收部門應當安排其社保費用,對其失地農民予以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讓失地農民老有所依。養老保險指的是社會保險的一種,是為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而統一辦理的社會保險。具體而言,養老保險屬於社會保險五類中的一種,而且由企業和職工按工資的一定比例逐月繳納,職工退休後,國家按一定標准逐月付給養老金,直至職工死亡為止。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第十八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平均工資增長、物價上漲情況,適時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

Ⅲ 2024年失地養老保險的新政策有哪些

失地養老保險的新政策有,在農村享有土地承包權或者是土地使用權的人被統一徵收而導致失去土地的,並年齡十六周歲就可以購買保險;同時對於失地的農民每年享受1次相同標準的政府補助等等。

一、失地養老保險的新政策有哪些?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還具體規定了參保對象、政府補助等細則,具體表現為:

1.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參保對象

在區域內享有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權、土地在被政府依法統一徵收而導致失去全部或大部分土地、年滿16周歲及以上在冊人員。

2.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府補助標准

失地農民每年享受1次相同標準的政府補助,補助年限累計為15年,同時政府應該以每畝徵收不低於2萬元的被征地農民基本養老保障專項資金。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參保范圍

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3畝,享受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權利,16周歲以上,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在冊農業人員。

二、養老保險要連續交15年嗎?

在我國,對於養老保險的規定,依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在一般的情況下,購買的養老保險繳費的時候必須要達到15年的繳費時間,當事人才可以在退休之後領取相關的養老金。根據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出發,購買養老保險的男性必須要達到法定年齡60周歲以上,購買養老保險的女性必須要達到法定年齡55周歲以上,並且購買養老保險繳費要滿15年才可以領取相關的養老金。當事人所領取的養老金的金額跟當事人所繳納養老保險費用的時長是有關的,也就是說,當事人在購買養老保險之後所繳納的費用的時間越久,在退休之後領取相關的養老金的時候也就數額越高。

由上面的規定我們可以看出,當事人在購買養老保險之後所繳納費用的時間限制是最低為15年。對於這個15年,在我國很多人都是不太清楚是要連續繳納費用15年還是可以在中間接的繳納。按照我國的養老保險的相關法律法規,繳納養老保險費用的15年並沒有規定一定要連續繳納15年,如果中間因為特殊情況斷開了也是可以的,但是法律規定所繳納的時間必須加起來要達到15年才可以,繳納養老保險金的時間可以是累計的,而並非一定要是連續的。

在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有具體的相關法律條文提到:個人在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在購買養老保險之後達到了法律上面規定的退休年限,購買養老保險的費用加起來繳納年限至少有15年的,那麼都是可以每個月領取相關的基本養老金。而對於那些購買了養老保險的個人,但是在到達法律上面規定的退休年齡之後所繳納的購買養老保險的費用不足15年的情況,可以把剩下的還沒有繳納完成的費用補交完成,然後在退休之後就可以每個月領取自己的基本養老金了。

針對於購買養老保險,但是沒有繳納相關的費用達到15年的情況,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也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

在《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當中有相關的法律條文提到:對於已經參加了我國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公民,如果在已經到達了法律上面規定的退休時間,但是所購買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納費用時間沒有滿足15年,對於這種情況,法律上面可以延長當事人的繳納時長,直至到滿足15年的時間限制,在延長繳納費用時長之後,依然沒有達到15年的情況,那麼當事人可以繳納相關的費用,一次性的繳納達到15年。還有另外一種解決辦法就是,當然,在參加我國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之後,到達了法定年齡,但是繳納養老保險的費用時長不達15年,那麼當事人可以進行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是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在申請成功之後,也可以獲得我國相應的養老保險的待遇。

《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綜合上面所說的,因失地被徵收那麼是可以購買養老保險的,但對於失地而購買的養老險也在參保對象上,還有參保范圍上也做出了相關的規定,只要年滿十六周歲,那麼就可以依法的購買,其目的性也是為了更好的保障到公民的合法權益和利益。

Ⅳ 農民失地養老保險政策是什麼

可以擁有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的: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3畝,享受農村集體土地承包權利,16周歲以上,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在冊農業人員。不能參加失地農民養老保險:1.因非依法征地導致失去土地的人員。2.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但所承包土地被其出租、轉租者。3.失地農民被錄用為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軍入伍後轉為軍官、享受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徵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九十六條徵收農村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足額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險費,按照國務院規定將被徵收農民納入相應的社會保險制度。

閱讀全文

與雲南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文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父母遺產包括哪些材料 瀏覽:867
上海50歲前的36個月補貼 瀏覽:282
2018年養老金最新調整方案 瀏覽:449
青海中考報到需要體檢哪些項目 瀏覽:359
70歲娘 瀏覽:242
老年人總是餓得快怎麼回事 瀏覽:603
綏德義合區域敬老院 瀏覽:647
養老金都包含什麼部分 瀏覽:940
養老保險核基數 瀏覽:14
最好的養老院是哪個地方 瀏覽:738
老年人腿一直抽筋怎麼治療 瀏覽:863
陽光孝敬少年申請 瀏覽:660
外地交社保在上海辦退休 瀏覽:579
社保退休35工齡提前退休 瀏覽:648
老人長期不睡覺會有什麼影響 瀏覽:699
孩子滿月體檢多少錢 瀏覽:433
北京保安招聘50歲 瀏覽:418
賀卡製作方重陽節立體 瀏覽:492
無單位的城鎮居民養老保險怎樣買 瀏覽:919
孝順的小廠 瀏覽: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