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拿了養老金可以拿殘疾補貼嗎
能,領取退休復養老金的同時可以制領取殘疾補助。退休工資和殘疾人生活補助金是不互相沖突的,但這個是否有主要看當地民政以及殘聯等部門的安排。 殘疾補助是指對受害人因人身遭受損害致殘而喪失全部或者部分勞動能力而必須生存而給予的生活費用的賠償,有民政局進行發放,退休養老金是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
養老金也稱退休金、退休費,是一種最主要的社會養老保險待遇。即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是造福社會的需要,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養老金本著國家、集體、個人共同積累的原則積累、運作。當人們年富力強時,所創造財富的一部分被投資於養老金計劃,以保證老有所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
第四十七條:殘疾人及其所在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殘疾人所在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殘疾人家庭,應當鼓勵、幫助殘疾人參加社會保險。對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第四十八條:各級人民政府對生活確有困難的殘疾人,通過多種渠道給予生活、教育、住房和其他社會救助。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後生活仍有特別困難的殘疾人家庭,應當採取其他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各級人民政府對貧困殘疾人的基本醫療、康復服務、必要的輔助器具的配置和更換,應當按照規定給予救助。對生活不能自理的殘疾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情況給予護理補貼。
⑵ 退休後養老金一般能拿多少養老金領取流程
退休後養老金一般能拿多少?
退休以後養老金領取主要是分為個人賬戶跟統籌賬戶兩個部分分別對應著個人養老金和基本養老金,最後能夠領取的養老金是只有兩者之和。
具體公式如下:基礎養老金=上年度當地在職員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個人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儲蓄額÷支付月數。
比如當地的社會月平均工資是7000元左右,那麼基礎養老金每個月基本上就是840元,如果個人賬戶有5萬元的余額,在60歲退休以後,每個月就能夠領取360元的個人養老金,所以每個月就可以領取1200元的養老金。
養老金領取流程是什麼?
在參保人達到退休年齡之前的一個月之內,需要由所在單位的社保專管員或者是參保人本人,去社保機構提交退保申請有關的材料。
然後社保和機構的工作人員就會對大家提交的資料進行審核,確認符合相關待遇條件的就會發放職工退休證,在下個月就能夠每個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在大家收到了職工退休證之後的,下一個月,需要帶著自己的退休證身份證和社保卡,去指定的銀行辦理養老金,再發卡,然後把銀行賬戶提供給社保機構的工作人員之後,社保部門就會每個月把養老金支付到這個賬戶裡面。
⑶ 為什麼有些退休人員,每月拿著幾千元養老金還要出來打工呢
我也是一名退休職工,盡管我自己的養老保險金並沒有五六千,但我家中沒什麼負擔,沒太多花錢的區域,養老保險金都是我一個人在操縱與使用,每月基本上或是夠用的,但在退休當時我很想找一個工作繼續工作幾年,因為不管是身體素質,或是長期性養成的工作習慣,繼續上班針對你自己都是有好處的,忽然退休,空下來了,不論是生理學或是心理狀態都要一個調節全過程,可以繼續工作中一定是較為最理想的。
總的來說,退休職工擁有養老保險金還需要在外打工,雖然看起來不合邏輯,但的確是一種正常情況,並且大部分人都有這種想法,只要是有方法的,有特長的,一般都會在退休之後將打工賺錢進行到底。但是如果沒有方式,找不著適合職位的人,也只能是憑借自己的養老保險金來存活,終究生活中的是絢麗多彩的,並不是每一種方法都合適每一個人。
⑷ 兒子拿著老人國家給的 養老金 而且還不贍養老人 這該怎麼辦
方法有二:
1、可以直接和民政局反映,讓民政局幫忙出證明,然後換卡;
2、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兒子退錢或者將卡給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