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月過渡性養老金的比率

月過渡性養老金的比率

發布時間:2025-02-16 05:09:05

1. 社保交了29年退休可以拿多少錢一

社保交了29年退休如果按照最低繳費基數,通過計算目前可以拿到2200元/月左右的退休金 社保交了29年就到此頃退休年齡了退休金是2200元 退休工資。 統籌養老金=基本養老金計發基數10360元+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5221元/2*總繳費年限29年零2個月*1%=2272元。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金額71279.63元/50歲退休計發月數195個月=366元。有些朋友認為個人賬戶養老金才占這份退休金總額的12%,看來個人賬戶金額有多少不重要;其實不然,個人賬戶慧禪金額少,說明繳費工資低,月平均繳費指數就相應的低;統籌養老金就會低,反之亦然。過渡性養老金=指數化月平均工資5221元*享受比率0+100+29年*4元=216元。這位朋友沒有1992年7月前的視同繳費年限,所以這一部分過渡性養老金的享受比率是0公式中的100元是廣東省所有退休人員都可以享有的過渡性養老金,目前是每個人都有29年*4元是繳費年限(工齡)補貼,每滿1年,補貼4元;不足1年森碧陸的,不享受年限補貼;而且每年的養老金調漲,也跟繳費年限密切掛鉤。

2. 遼寧「中人」過渡期養老金怎麼算

遼寧「中人」過渡期養老金怎麼算?

改革前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占我省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的絕大多數,這類人群在10年過渡期間養老金該如何計算?養老金調整與在職人員同步還是與企業退休職工同步?針對改革中的焦點問題,下面是我帶來的遼寧「中人」過渡期養老金怎麼算,希望對你有幫助。

10年過渡期養老金具體演算法?

政策規定,2014年10月1日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被稱為「中人」。依照平穩過渡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改革設立了10年過渡期,過渡期內「中人」退休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

具體為:新辦法(含職業年金待遇)計發待遇低於老辦法的,按老辦法標准發放;高於老辦法標準的,超出部分,第一年退休的人員(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第二年退休的人員(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發放20%,依此類推,到過渡期末年退休的人員(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發放超出部分的100%。

舉例說明:

王先生為處級幹部,改革前同級別退休人員養老金為4000元/月,他在2017年退休,含視同繳費年限繳費滿15年,那麼他的養老金就將按照新方法計算。假設按新方法計算後他的養老金為3700元/月(含職業年金),低於4000元,那麼就向4000元看起,實發給他4000元/月。假設按照新方法計算後他的養老金為4500元/月(含職業年金),高於老辦法500元,那麼高出的部分就按照「限高」來執行。他退休時間為2017年,是第三年,應發超出部分的30%,也就是150元(500×30%=150),所以他的養老金就為4150元/月。

這一對比政策執行至2024年9月30日,在這一時間點後退休的人群,就完全按照新辦法計算養老金了,不再與老辦法進行對比。

所有「中人」都涉及到過渡期嗎?

在劃分「新人」和「中人」時以2014年10月1日是否參加工作為界限。也就是說,所有在2014年10月1日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且繳費滿15年的均為「中人」。「中人」退休設置10年過渡期,在2024年9月30日後辦理退休的「中人」不再享過渡期待遇,而是直接執行與「新人」相同的養老金計發辦法。

如陳先生今年45歲,1995年成為公務員,為本次改革中的「中人」。以男性現退休年齡60歲計算,陳先生離退休還有15年,超出了過渡期的10年時間。因此,雖然陳先生也是「中人」,但在其退休時就不再與老辦法進行對比,直接按照新辦法計發養老金。

養老金何時以何頻率調整?

在此次改革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工資與在職人員同步調整。而此次改革顯示,退休人員與在職人員工資調整未必同步了。本次改革意見規定,退休人員養老金將根據職工工資增長和物價變動等情況調整,也就是說,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將以在職人員為參照,或與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同步調整。

並軌後退休待遇會受什麼影響?

方案明確表示,要公平與效率相結合,既體現國民收入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的要求,又體現工作人員之間貢獻大小差別,建立待遇與繳費掛鉤機制,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提高單位和職工參保繳費積極性。

打破原來養老金僅與級別掛鉤的情況。按照新辦法,養老金計算公式與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個人繳費年限、個人賬戶金額有著密切關系。在未來養老金調整時,繳費年限也將作為重要參數,體現多繳多得的原則。

拓展閱讀

固定退休金計劃和固定繳款計劃 是二種當今社會最為流行的養老基金。在固定退休金計劃中,退休金通過某種方式固定下來(如一定比例的期末薪金)。該計劃的發起人對退休金做出承諾,並把該承諾的負擔作為一項負債。在固定繳款計劃中,發起人規定該計劃定期的繳款,其最終的退休金取決於個人退休時所累積 的繳款,個人(而非發起人)承擔繳款投資是否得到高額的退休金的風險。

固定繳款養老金計劃

定義:養老金固定繳款計劃(Defined Contribution Plan)是指一種養老金計劃,每個員工有獨立的退休賬戶,僱主和員工單獨或共同向該賬戶以確定方式按期繳款,同時,賬戶基金通過適當投資方式保值增值。退休後個人受益均從該賬戶提取,提完為止。因此,這類養老金計劃的退休金額和員工的工齡、職位沒有直接關系,而取決於退休賬戶的餘款額,但該養老金計劃對員工無需支付罰款提取資金的時間及形式有限制。

養老金固定收益計劃:

定義:養老金固定收益計劃(Defined Benefit Plan)是指僱主支持的養老金計劃,員工退休、或喪失就業能力後可按工齡、職位等因素,確定一個固定的(可按通貨膨脹率調整)退休津貼數額,通常按月發放直至受益人去世。這類養老金計劃對員工無需支付罰款提取資金的時間及形式有限制。

區別:

固定退休金計劃與固定繳款計劃的本質區別在於:在固定退休金計劃中發起人承擔與所承諾的退休金相關的風險;而在固定繳款計劃中,受益人承擔該風險

一:養老金固定收益計劃:背景和投資環境

固定收益計劃是美國運通公司於1928年首次創建的,從年份上看也算是歷史悠久。現在,固定收益計劃的足跡遍布全球,雖然近年來對固定繳款計劃的建立也在快速增長。僅在美國,截至2000年年底,固定收益計劃的資產就已達到2.5萬億美元,然而按照計劃參與人的人數和資產總數,固定繳款計劃卻在美國占據主流。在美國,固定繳款計劃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公司部門的401(k)養老金計劃的設立。在英國,考慮到截至2001年有近4/5的私營企業使用固定收益計劃,因此該種計劃傳統意義上占據英國養老計劃的主導地位;然而,對新成員採用固定收益計劃的公司數目卻從2002年的56%跌至2004年的38%(莎拉-維齊在他的文章中引用了默瑟人力資源咨詢公司的研究報告《吸引力褪色:少有英國公司如今仍然為新成員購買固定收益計劃》,《養老金和投資》,2004.9.20,第40頁。)。固定繳款計劃在歐洲的其他國家已被廣泛接受,但固定收益計劃仍然是養老金計劃的基石。日本的私人養老金主要是固定收益計劃,雖然這些企業現在也提供現金平衡計劃和固定繳款計劃。

養老金資產主要為支付養老金提供資金。因此一項養老金計劃的投資業績,應該由其資產充足率來決定,這項資產充足率主要受養老金負債的影響,雖然也另外有一套完整的投資保險評判標准。理解養老金支付對管理人合理設置投資政策至關重要。

計劃精算師通常是一名主要從事養老金支付估算的數學家。除了養老金的固定支出外,負債的估算還包括未來項目的人事變動、工資和薪金的增長幅度、成員提前退休的比率、合適的生命周期表和其他因素。計劃精算師的工作為計劃出資者提供了一下幾項關鍵的信息。

首先,精算師會確定計劃的負債規模和怎樣計算投資組合資產已有規模的現值。計劃資產價值及其負債的現值之間的關系被稱為(養老金的)資金積累狀況(fundedstatus)。在完全保障養老金計劃(fullyfundedplan)中,基金資產負債的比率為100%或更大(即盈虧狀況在100%或更大)。養老金盈餘(pensionsurplus)等於養老金基金資產的市值減去其負債的現值。在資金不足的養老金計劃(underfundedplan)中,這個比率則小於100%。

養老金計劃中有三項關於負債的基本概念:

-累積給付義務。累積給付義務(ABO)是指根據現有的工資水平(不考慮未來工資和薪金增長的影響),假設計劃即刻終止,將到此刻為止的應支付的所有退休金折算至本日[累積服務年限(accumulatedservice)]的現值。

-預期結付義務。預期結付義務(PBO)和ABO計算方式相同,但它考慮到未來薪資水準,退休時以未來薪資水準為基礎,將特定截止日的應支付的所有退休金,折算成該特定日的現值。因此PBO受薪資增長的影響,適用於不打算結束固定收益計劃的成長型公司。盈虧狀態通常是依據PBO計算的。

-未來總負債。在判斷養老金基金負債的方法中,未來總負債是最易理解但是最不確定的一種。未來總負債可以視為累積和計劃所要執行的養老金給付的現值,包括未來計劃的薪資增長。這種財務概念可以作為設定投資政策的基礎。

一個精算師的工作還包括確定退休員工和在職員工之間的計劃負債缺口。這種缺口會反映在兩個重要的方面:

-由於退休員工現在需要立即支付養老金,因此這部分人群的數目越大,每月基金的現金流出量也就越大,從而要求基金具有更高的流動性。這部分與退休員工相關的基金負債即是退休員工養老金負債(retired-lives);而與在職員工相關的負債則是在職員工養老金負債(active-lives)。

-由於同一張生命周期表對在職員工和退休員工都適用,一個擁有較多退休員工的基金通常會有一個較短的未來基金負債期。

接下來,讓我們進入對固定收益計劃的投資政策設定要素的討論。

風險目標在設定風險目標時,計劃出資者必須考慮計劃的盈虧狀態、計劃出資者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計劃出資者和養老金基金共同的風險敞口、計劃特點和員工特徵。

首先,一個資金盈餘的養老金計劃,在沒有損害資產對負債的覆蓋的情況下,可以承受一定程度上的負收益,因為計劃的盈餘可以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因此計劃出資者的責任就

是──即使不一定需要──假設計劃中投資風險的增長與盈虧狀態是相關的。一項資金不足的計劃可能會增加計劃出資者的風險承受度,從而促使他參與一些風險程度較高的項目,使基金資金達到充足狀態;然而,即使在其他所有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資金不足的計劃也沒有能力去承擔更大的風險,因為資金短缺已成事實。因此,該種計劃必須降低其風險承受度程度。

二:影響固定收益計劃風險承受度和風險目標的因素

如果一項計劃的資金不充裕,計劃出資者有責任為該計劃注入資金。計劃出資者的財務實力和盈利能力可以影響他在需要注資時的意願和能力。當計劃出資者的財務狀況比較糟糕時,他可能會減少對於資金不足的計劃的注資,因為這些投資可能會付諸東流(從歷史看來,許多國家如德國和英國,養老金固定收益計劃不作為單項實體進行設立,同時養老金負債在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項目中僅有財面價值(虛賬戶),實際資金已被用於支付現階段所需支付的養老金。在這樣的情況下,養老金收益與公司負債直接相關。然而,歐盟規定2005年(一些版本說是2007年)新出台的國際會計標准對此進行了調整,是多項致力於減少與國際標准區別的項目之一。)。更有甚者,當計劃出資者的經營成果與養老金資產收益密切相關時,基金定期繳費的數額的增加,也可能會導致計劃出資者經營成果的頹勢。

在其他所有條件都平等的情況下,基金的某個條款也許會給參與人選擇,從而使其提高養老金支出的'速度、降低風險承受度。年老的員工意味著基金有更短的負債期、更高的流動性要求和更低的風險承受度。同樣,對於一個有一批年老員工的基金,如果該項計劃資金不足,公司必須在更短的時間內整合基金並為他注資。

Apex運動器械公司(1)

喬治-弗萊徹,CFA會員,是Apex運動器械公司的首席財務官。公司以經營冬季和水上運動器械為主,是該行業的領頭羊。Apex運動器械公司規模較小,它的所有收益均來自美國本土。在過去幾年中,市場對冬季和水上運動器械的需求強勁,因此公司正處於一個向上發展的態勢之中。該公司的利潤呈逐年增長趨勢,有一份強勢(低負債)的資產負債表。相對於同行業的其他公司,該公司成立時間較短,其養老金固定收益計劃也是如此──現階段還沒有退休員工。這個主要由在職員工組成的計劃,就公布的養老金負債而言,有1億美元的資產和800萬美元的盈餘。基金的眾多因素考慮如下:

-計劃的負債期為20年(所有美國的養老金基金均是如此)。

-這些負債的貼現率為6%。

-公司的職工平均年齡為39歲。

根據所給的信息,討論該公司的風險承擔能力。

解答:該公司的風險承受度高於平均水平,原因如下:

1.基金小有盈餘(基金資產的8%),即基金處於800萬美元的盈餘狀態;

2.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強勁(極少使用負債);

3.不考慮行業的周期性,該公司的盈利能力良好;

4.員工的平均年齡偏低。養老金固定收益計劃資產的主要作用就是支付養老金。正如我們接下來會看到的一樣,保險公司和銀行同樣也具有該項特徵。對於這些所有的投資者,與負債相關的風險是至關重要的,基於風險和投資的資產/負債管理(asset/liabilitymanagement,ALM)概念通常是首要關注的事項之一。資產/負債管理是公司整體風險管理措施的一個方面,它一般聚焦於資產與負債相互作用時產生的財務風險。在給定財務負債的情況下,資產/負債管理包括管理資產投資、控制相關的資產負債價值。對於一個固定收益計劃,資產/負債管理的一個核心理念就是養老金盈餘,這個盈餘等於養老金資產的市值減去其負債的現值。固定收益計劃可能會給出一個與養老金盈餘波動性(即標准差)相關的風險目標。另外一種資產/負債管理風險是基金負債的空頭風險(shortfallrisk)。空頭風險是指,在一定的投資期內,投資組合的價值低於可以承受的最低水平的風險,它也可以看做一種可能性。空頭風險的存在也許與以下因素有關:

-根據ABO、PBO或是未來總負債計算,盈虧狀態為100%(或處於其他水平)。

-計劃的盈虧狀況應該高於一定標准,以避免在會計准則規定下在資產負債表中公布自身養老金負債的水平。

-盈虧狀態高於相關法規的門檻。例如(在美國),這樣的門檻包括:

低於1974年頒布的《退休人員收入保障法案》(ERISA)規定的,必須追加額外的繳款。

低於退休金保付公司(PBGC)規定的,需要繳納附加費用(PBGC是美國政府部門,它發行既定的養老金固定收益計劃給計劃到期的受益人。它所徵收的保費隨著擔保的固定收益計劃收益的等級而逐步增長。)。

影響固定收益計劃風險承受度和風險目標的因素(2) 其他會影響風險目標的目的,還包括如何處理未來基金定期繳款的兩項:

-最小化每年支付定期繳款金額的波動性。

-最小化繳納未來定期繳款的可能性(如果現在計劃出資者不做任何努力,基金的資金就處於過量狀態)。

在隨後羅列出的風險因素彼此間關系密切。例如,一個計劃要如何維持其盈虧狀況,計劃出資者是否需要增加固定繳款。劃分風險因素的優先順序,是計劃出資者建立風險目標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除了與負債和固定繳款(固定收益計劃的一項特徵)相關的風險目標,

如同其他投資類型一樣,計劃出資者還需要陳述全部的風險目標。

Apex運動器械公司(2)

喬治-弗萊徹現在需要為公司設立風險目標。由於近年來投資收益良好,該公司在近兩年內無需再為基金繳納定期繳款。弗萊徹認為,根據PBO,保持基金的盈餘是非常重要的。因為800萬美元的盈餘對於負債的增加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緩沖。而根據PBO,計劃資產的比率應該達到100%或更多。因此,弗萊徹將維持基金盈虧狀況作為他的首要目標。

根據以上信息,為該公司確定一份合適的投資目標類型。

解答:就計劃盈虧狀況低於100%而言,適合該公司的風險目標應考慮到風險缺口。例如,該公司也許希望最小化其盈虧狀況低於100%的可能性,或是希望將這種可能性維持在10%或更低。此外,相關的風險目標還可能是最小化該公司未來需要支出固定繳款的可能性。總之,計劃的盈虧狀況、計劃出資者的財務狀況、計劃特點和員工特徵都會影響計劃的風險承擔能力和風險目標的設定。從風險缺口與定期繳款相關的風險和全部風險的角度來看,計劃出資者需要明確風險目標。

收益目標一個養老金固定收益計劃的廣泛收益目標,是為了獲得滿足其養老金支付的充足資金(剔除通貨膨脹因素)。在設定收益目標時,計劃出資者需要量化收益目標。一個養老金計劃必須實現收支平衡,即履行支付養老金的義務。對於養老金固定收益計劃,收益需要(即計劃需要實現的平均收益)會受眾多因素的影響,包括計劃的當前盈虧狀況和與養老金精算相關的定期繳款。如果養老金資產等於其負債的現值,並且資產收益率等於負債現值的貼現率,那麼當負債到期時,養老金資產將恰好滿足養老金支付的需要。因此,對於一個資金充足計劃,投資組合的管理人需要從負債的貼現率開始考慮收益需要(參見Scanlon與Lyons(2006)對收益需求最新事宜最為詳盡的討論。)。例如,貼現率可以定為政府長期債券的收益率。養老金基金公布的收益需要也許會高於其實際收益需求,在下述情況中,公司未來的養老金固定繳款和養老金收入會受到影響。

-關於未來養老金固定繳款的收益目標。任何固定收益計劃出資者共同的雄心或者說是"拓展目標"是使未來養老金固定繳款為0。當然,對於大多數的計劃出資者,一個更為現實的目標是最小化未來養老金固定繳款(無論是否考慮貼現)。

-關於養老金收入的收益目標。美國公認會計原則(GAAP)和國際會計准則(IAS),都將養老金支出計入養老金計劃出資者的個人收入中去。然而這種規定是相對的,一個盈虧狀況良好的基金可以抵消其養老金支出(即養老金收入)。在金融市場表現良好時,大量的公司會有養老金收入,這部分收入會計入計劃出資者的工資單並公布在公司計劃中。這樣一來,計劃出資者也許會增加一項維持或增加養老金收入的計劃(出於是否將此作為目標的考慮,計劃出資者必須意識到養老金收入是以預期未來養老金資產收益為基礎的。許多分析人員將養老金收入排除在計算核心或潛在的收入之外。)。

正如風險承受度會隨著計劃負債的持續期增長,通常來講,在現實環境的約束下收益需求也一樣。例如,一項計劃擁有一批年輕的成長型員工隊伍,相較於一個對新員工關閉並擁有更高流動性需要的計劃,計劃出資者也許會為計劃設立一個更為激進的收益目標。

;

3. 36年工齡和41年工齡相比,辦理退休時每月養老金的差距有多大

工齡41年,在山西辦理退休手續,那退休後養老金能有多少呢?接下來咱們就根據這位粉絲朋友所提供的條件,來計算一下他的養老金待遇是多少吧。咱們先來看一下他的基本條件,首先是工齡41年,視同繳費年限有17年,60歲辦理退休手續,個人賬戶余額有10.6萬元,平均繳費指數大概是0.76左右,那麼接下來咱們就來看一下它的養老金有多少吧。

03為什麼仍然說會影響不小呢?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按照養老金繳費年限計算,涵蓋了繳費基數、養老金個人賬戶余額、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等等。1992年底以前參加工作,繳費年限(含「虛賬實記」記賬年限)纍計滿15年,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39年工齡的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總額為3737.3元。40年工齡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總額為3874.84元。

實際上同樣40年工齡的兩位企業退休人員,即便是同時辦理退休,養老金待遇也可以相差近千元。其主要原因是過去40年時間里,個人繳費基數和繳費指數不同,39年工齡和40年工齡退休工資可以相差千元也可以相差百元,所以退休人員養老金是沒有可比性的。特別是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跟企業退休人員比較養老金待遇,同樣工作40年工齡退休待遇可以相差2~3倍。

閱讀全文

與月過渡性養老金的比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放假養生 瀏覽:336
自己交社保要延遲5年退休嗎 瀏覽:966
鄉鎮臨時工有退休金嗎 瀏覽:116
青岡敬老院割睾丸後續 瀏覽:348
幹部失業後退休年齡 瀏覽:667
養老金驗證軟體下載 瀏覽:307
老年人腳板底開裂什麼問題 瀏覽:144
過年父母不在乎你賺多少 瀏覽:66
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6 瀏覽:671
老人給孫子賣房子怎麼辦手續 瀏覽:561
計算養老金公式 瀏覽:216
敬老院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 瀏覽:923
新型農村養老金一月多少錢 瀏覽:295
孝順好媳婦的面相 瀏覽:431
臨時工養老金單位承擔多少 瀏覽:534
合肥市個人退休工資 瀏覽:890
父母過世有什麼補助 瀏覽:240
扶養父母有哪些義務 瀏覽:577
四川省60歲以上的老人有什麼優會證冊 瀏覽:901
老年痴呆症會突然的 瀏覽: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