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遼寧2018年上調退休養老金是多少
根據遼人社(2018)78號文件精神:
(一)定額調整
1.符合勞人險[1983]3號文件規定的建國前參加工作的退休老工人,每人每月增加65元。
2.1949年1月1日至9月30日參加工作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60元。
3.1949年10月1日至1953年12月31日參加工作的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55元。
4.1954年1月1日後參加工作、2016年12月31日前退休(職)人員和「五七家屬工",每人每月增加50元。
5.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退休(職)人員,每人每月增加20元。
(二)掛鉤調整
1.退休(職)人員符合國家、省規定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不含特殊工種折算年限,下同)每滿1年(不足1年按1年計算,下同),每人每月增加基本養老金1元。其中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部分,每滿1年,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養老金1元。
2.退休(職)人員、五七家屬工按照本人2017年12月領取的統籌內月基本養老金為基數,按0.8%的比例增加基本養老金。
拓展資料:
人社部發〔2018〕1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經國務院批准,從2018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以下簡稱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調整范圍。2017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
二、調整水平。總體調整水平按照2017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左右確定。
三、調整辦法。此次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繼續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實現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辦法基本統一。定額調整要體現公平原則;掛鉤調整要體現「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可與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養老金水平等因素掛鉤;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可適當提高調整水平,繼續確保企業退休軍轉幹部基本養老金不低於當地企業退休人員平均水平。要兼顧公平與激勵,合理確定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三部分比重。
四、資金來源。調整基本養老金所需資金,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從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參加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的從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對中西部地區、老工業基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在京中央國家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中央財政予以適當補助。未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調整所需資金由原渠道解決。
五、組織實施。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要措施,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廣大退休人員的親切關懷。各地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加強宣傳解讀,正確引導輿論,確保各項工作平穩進行。要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於2018年5月31日前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審批。各地區要嚴格按照兩部批準的實施方案執行,把各項調整政策落實到位,不得自行提高調整水平、突破調整政策。要切實採取措施加強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管理,提前做好資金安排,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不得發生新的拖欠。對自行提高調整水平、突破調整政策的地區,將予以批評問責,並相應扣減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在京中央國家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的調整方案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制定並組織實施。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
2018年3月5日
遼寧人社廳 關於2018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❷ 四川省退休金2018年上調方案
我省2018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調整方案已出台,定額調整部分全省所有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5元。7月20日,省人社廳召開視頻會議,要求各市州抓緊組織實施,確保7月底前把調整增加的基本養老金發放到退休人員手中。
根據我省2018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待遇調整方案,從2018年1月1日起,為2017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7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左右。
此次調整包括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三個部分。其中,定額調整部分,全省所有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5元。
掛鉤調整辦法為,企業退休人員與機關事業單位2014年10月1日以後退休的人員,在按2017年12月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1.2%的基礎上,再與繳費年限掛鉤調整。15年及以下的繳費年限每滿1年增加1元,繳費年限超過15年的部分每滿1年增加2.5元。對機關事業單位2014年9月30日及以前退休的人員,只以本人2017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2.7%。
適當傾斜部分,對高齡退休人員按照「滿70不滿80歲、滿80不滿90歲、滿90歲以上」三個高齡段分別增加30元、60元、100元;對艱苦邊遠地區企業及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按一類至六類地區每人每月分別傾斜增加10元、20元、30元、40元、60元、80元。
省人社廳養老保險處相關人士介紹,今年是我省繼2016年以來連續第3年同步安排適當提高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也是2005年以來連續第14年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將惠及全省816萬余退休人員。 (據四川日報)
❸ 上海2018年退休金上調方案
2018年3月5日,人社部、財政部聯合下發《關於2018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明確從2018年1月1日起,為2017年底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提高基本養老金水平,總體調整水平為2017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5%左右。
具體辦法為:一是每人定額增加60元;二是按本人職保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每滿1年增加2元,不足30元的按30元計算;三是以本人2017年12月的基本養老金為基數增加2.1%。
另外,為體現對高齡人員的關懷,上海市2018年繼續對企業退休人員中2017年底男滿65歲、女滿60歲的高齡人員在以上三項的基礎上再增加20元。
(3)2018年養老金上調基數6擴展閱讀:
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准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
企業與機關事業單位由於養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兩者之間待遇差異較大,且這種差異已引起群眾的不滿,要求縮小差距、統一制度的呼聲日益高漲。
資料來源:網路—養老金
❹ 2018年湖南省養老金計發基數
一、最新規定
2018年,我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簡稱2018年度繳費基數基準值)為4491元,相比上漲了447元。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當本人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月平均工資60%時,就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作為繳納社保的基數;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作為繳納社保的基數,超過部分不記入繳費工資基數,也不記入計發養老金的基數。
通知指出,2018年度全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基數不得高於4491元/月的300%,即13473元/月;也不得低於4491元/月的60%,即2695元/月。
二、繳費基數
通知明確,城鎮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繳納2018年度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確定為高、低兩檔,高檔為4491元/月,低檔為2695元/月。參保人員可在兩個繳費基數檔次中自願選擇。按政策已納入基本養老保險的國有農墾企業(包括撤場建區、管理區、鄉鎮的原國有農墾企業)從事農業生產的職工2018年度繳費基數為1796元/月。此外,基準值發布前後的繳費及待遇計發以及相應的結算等方面的問題,按《關於2018年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和待遇計發等有關問題的通告》執行。其中,已按預繳基數繳費後停保(含調出、退休等)的人員,其繳費基數不再調整,但繳費工資指數應按2018年度基準值計算
三、社保基數
近期,各地平均工資數據陸續出爐。作為制定社會保險征繳標準的依據,平均工資公布後,各地的社保繳費基數也隨之進行了調整。據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至少18個省份(市、自治區)公布了2018年的社保繳費基數調整情況。由於上年度各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同比增加,社保繳費基數也隨之水漲船高,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上調。
隨著我國養老醫療等等社會保障水平的提高和企業退休職工人數的增加,我國社會保障支出近年來快速增加,導致一些地區出現社保資金入不敷出的局面。為了彌補社會保障資金的不足,政府只好逐漸提高企業上交社會保障費用的費率。然而,這樣又導致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企業承擔為職工上交社會保障費用的壓力過大,對於一些效益不好的企業而言,這種壓力已經影響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因此,政府當前面臨一個兩難抉擇,社保費率低了,政府社會保障資金入不敷出,難以承受,社保費率高了,企業同樣難以承受。並且,我國又面臨各項社保支出剛性增加和企業經營環境惡化經濟效益下滑這個特殊條件的制約。因此,我國企業社保費率雖然未來還有下調空間,但是已經不會太大。
通常來說,各地社保繳費基數的上限為當地職工平均工資的300%,下限為60%。那麼,將基數上、下限調高,對什麼人會產生影響呢?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當職工月平均工資低於當地月平均工資60%的,則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繳費;超過當地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當地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繳費,超過部分不記入繳費工資基數,也不記入計發養老金的基數。
實際上,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是一個地區的大多數勞動者都能夠達到的,在達到這一水平後,勞動者只需按照自己的實際工資為基數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而上調上、下限後,真正受影響的是那些工資收入不及60%標准和超過300%標準的人群。
❺ 2018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
繳滿15年達到退休年齡是可以領取的。
參保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申請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998年7月1日後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6月30日 前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0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2013年7月1日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1998年6月30日前應參加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998年7月1日以後辦理參保補繳手續,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的。
按月領取:
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a+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 費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
以上兩項之和為每月領取額。
注意:基本養老金每年7月根據全省統一公布的方案實施年度調整。
❻ 2018退休金上調新政策
2018年退休金上調政策尚未出台。據日前媒體報導專家分析2018年退休金上調比例約為5%,明年4月底前公布,各省8月底前進行運作,9月底前全部發放到位。耐心等待吧!
❼ 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2018上漲新政策
2018年3月,人社部、財政部下發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上調通知,調整幅度為2017年退休人員人均養老金的5%。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上調,絕大多數的省市遵循「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的調整原則。調整人員包括所有已經在2017年年底辦理退休手續,按月領取養老金的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
(7)2018年養老金上調基數6擴展閱讀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 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
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就是說,參加養老保險的職工要領取養老金必須符合兩個條件:
1、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2、是累積繳納養老保險費滿15年。
按照相關規定,我國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
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以下稱特殊工種)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因病或非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退休年齡為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