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最新消息
在養老金開始並軌之後,國家規定了10年的養老金制度過渡期,也就是說從2014年的10月開始,到2024年的9月為止。過渡期的實施也將機關事業單位的職工分為了三類。
如果採用老方法的計算金額比較高,就按照之前的方法發放。如果是用新方法計算出來的金額比較高,可以將新方法比老方法超出的哪一部分,按照下面的比例來發放:
第一年,也就是2014年10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將會發放超出部分的10%;
第二年,也就是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退休的人員將會發放超出部分的20%;
過渡期末年,也就是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退休人員將會發放超出部分的100%。
事業單位養老金並軌最新消息
B. 2024養老金並軌 工齡不管用
2024年後,養老金並軌10年過渡期結束,企業和事業單位養老金的計算方式統一,雖然養老金差距會有所縮小,但並不能扭轉養老金差距大的現實。 主要原因是 01,事業單位在養老金並軌後,繳納了職業年金,事業單位人員退休後,能夠多領一份錢。 02,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和年限普遍高於企業職工,因此退休後的養老金也普遍較高! 03,事業單位退休後的統籌後待遇,也就是一般說的福利,也會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企業退休人員一般沒有退休後統籌待遇! 因此來看,縮小企事業單位養老金水平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不斷地探索和改革! 換言之,2024年之後,同一地區,在同等條件下,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和企業人員退休後的養老金因為計算方法一樣,退休後領的數目將是一樣的。 這就是說,2024年以後養老金計算方式的統一保證了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人員退休待遇的相對公平,但由於兩類人員在退休前工資待遇存在差距,繳費基數不同,福利待遇有高低,不可避免會出現退休後的待遇差距,只不過差距沒有以前那麼明顯了,這是無法改變的。
C. 過渡性養老金領幾年
法律分析:自2014年10月起。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行十年過渡期,是指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中,對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員,實行十年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底限高。全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自2014年10月起,過渡期為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徵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並軌後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與企業職工的養老繳費和發放都基本一致,「體制內人員」以前的完全吃財政飯,變為單位和個人繳費、財政承擔養老保險基金的兜底責任的多渠道籌資,形成單位、個人、政府共擔的新機制。
法律依據:根據《上海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辦法》第二十條規定: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後,新農保制度中原參加過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員、原享受老年農民養老金補貼人員,以及城居保制度中原享受城鎮老年居民養老保障待遇人員,按照「鎖定人群、待遇平穩過渡」原則處理。(一)新農保制度中原參加過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員按照規定可以領取的過渡性養老金繼續享受,所需資金由新農保基金中的「原統籌基金」承擔,使用完畢後由區財政繼續承擔。(二)新農保制度中原享受老年農民養老金補貼人員按照規定領取的過渡性養老金補貼繼續享受,所需資金由區財政承擔。(三)城居保制度中原享受城鎮老年居民養老保障待遇人員按照規定領取的高於基礎養老金的100元繼續享受,所需資金由市財政和區財政按照50%和50%的比例分擔。
D. 過渡期養老保險截止到哪年
法律分析:過渡期養老保險是2014年開始截止到2024年。各省落實養老金並軌方案的過程中,多省都提出設立10年過渡期,過渡期內實行新老待遇計發辦法對比,保低限高。
法律依據:國務院發布的 《關於深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通知》 三、基本養老保險費用由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在理順分配關系,加快個人收入工資化、工資貨幣化進程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個人繳費比例。提高個人繳費比例的幅度,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地區職工工資增長等情況確定。為適應各地區的不同情況,對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提出兩個實施辦法,由地、市(不含縣級市)提出選擇意見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直轄市由市人民政府選擇,均報勞動部備案。各地區還可以結合本地實際,對兩個實施辦法進行修改完善。四、為了保障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生活,各地區應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基本養老金可按當地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增長率的一定比例進行調整,具體辦法在國家政策指導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五、國家在建立基本養老保險、保障離退休人員基本生活的同時,鼓勵建立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企業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後,可以在國家政策指導下,根據本單位經濟效益情況,為職工建立補充養老保險。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由企業和個人自主選擇經辦機構。六、各地區應充分考慮到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是一件涉及長遠的大事,對企業與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發放養老金的標准和基金積累率等問題,要從我國生產力水平比較低、人口眾多且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等實際情況出發,兼顧國家、企業、個人三者利益,兼顧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在充分測算論證的基礎上進行統籌安排。要嚴格控制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收繳比例和基本養老金的發放水平,減輕企業和國家的負擔。七、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養老保險基金的預算管理和財務、會計制度,做好繳費記錄和個人帳戶等基礎工作,嚴格控制管理費的提取和使用,堅持專款專用原則,切實搞好基金管理,確保基金的安全並努力實現其保值增值。當前,養老保險基金的結余額,除留足兩個月的支付費用外,百分之八十左右應用於購買由國家發行的社會保險基金特種定向債券,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自行決定基金的其他用途。養老保險基金營運所得收益,全部並入基金並免徵稅費。八、各地區和有關部門應積極創造條件,提高養老保險管理服務的社會化程度,逐步將企業發放養老金改為社會化發放,技術條件和基礎工作較好的地區,可以實行由銀行或者郵局直接發放;暫不具備條件的地區,可以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也可以通過在大型企業設立派出機構等辦法,對企業離退休人員進行管理服務。同時要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逐步將主要由企業管理離退休人員轉為主要依託社區進行管理,提高社會化管理水平,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E. 2024年退休工資並軌
截至2022年,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並軌過渡期已經過去了八年,等到2024年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待遇核定辦法,將和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待遇核定辦法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