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美國養老保險體系

美國養老保險體系

發布時間:2024-06-21 23:19:37

Ⅰ 美國養老金制度是怎樣的

老年法定退休保險具有強制性、貢獻性和福利性,退休和醫療保險基金有正常來源渠道,能自我調整和自我調整。

退休金的收與支是按照現收現付、收支平衡的原則確定的,根據人口老齡化的預測、退休費支出的需要,不斷調整保險稅稅率,通過自我調整達到自我循環正常運轉的目的。

1934年,羅斯福成立了經濟保險委員會,1935年公布了社會保障法,1939年增加了傷殘保險和老年配偶養老保險。經過幾年准備。在積累了一大筆基金後,於1942年付諸實施,開始支付退休金。二次大戰中沒有新的變動。

50年代經濟有了很大發展,1965年增加了老人醫療保險,1972年又增加了殘廢者醫療保險。經過50多年的逐步發展與健全,形成了龐大的社會保障體系。

(1)美國養老保險體系擴展閱讀:

美國社會保障法:

美國社會保障法,美國新政時期重要立法之一,美國國會於1935年8月14日通過。其目的是「旨在增進公共福利,通過建立一種社會保障制度使一些州得以為老人、盲人、未成年人以及其他殘疾兒童提供更為可靠的生活保障,為婦女保健、公共衛生及失業補助作出更為妥善的安排」。

規定對65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救濟金,對未滿65歲死亡者提供一筆撫恤金,以作為其家屬生活之用。對貧困的受撫養的兒童、殘疾兒童、婦女保健以及致殘者提供救助。還規定建立社會保障管理局。

負責社會保障事宜。1967年對社會保障作了補充,增加享受養老金的人數。此後,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社會福利事業有較大的發展。

Ⅱ 美國養老保險制度關於他的保險對象、繳費情況,給付條件、給付標准、管理體制等方面的內容

自美國社會保障法頒布以來,年的實踐已經證明:美國的社會養老保險模式是一種比較成功的、適當而穩妥的模式。與「極左」的福利國家模式相比,美國模式更加輕松而有效率;與「極右」的完全積累模式相比,美國模式則更加穩健而安全。

中國和美國同為世界上兩個重要大國,兩國國土面積大體相當。美國是發達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則是欠發達國家中人口最多的國家。在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上,兩國均為傳統社會保險型模式,兩國均認同「部分」基金制的改革取向。然而,美國的市場經濟十分發達而成熟,而我國的市場經濟則尚處在起步階段,因此,通過中美兩國社會養老保險體制的比較,分析兩國在社會養老保險體制框架、覆蓋范圍、籌資模式、退休年齡、給付標准、收入檢測、稅收待遇、養老中的家庭福利、社保基金投資與管理、財務預算模式等方面的存在的共性與個性,這將對我國正在進行中的養老保險體制改革設計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價值和參考意義。

一、養老保障體系基本框架

美國人的養老保障體系被形象地比喻為「三條腿的板凳」。第一條腿是政府責任下的社會保險與社會救助,它是美國人養老保障的「精神支柱」;第二條腿是僱主責任下的僱主年金(private pension)及雇員團體保險,這是美國人養老保險的「載重主體」;第三條腿則是家庭責任下的個人退休儲蓄(如IRA等)與個人人壽保險,它是美國人養老的自我保障部分。這一多元化的、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系極大地分散了國家(政府)承載養老社會負擔的風險。

相比之下,我國現行的城鎮養老保障體系基本上是由政府責任下的社會保險與社會救助來支撐的,而來自用人單位和家庭個人的承載能力則仍勢單力薄。其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我國企業的市場經濟「年齡」偏小,整體盈利能力(尤其是國際競爭力)較弱,進而為企業員工提供福利的能力不強;其二,我國企業年金制度的構建較為遲緩,目前只有少數企業為其雇員建立了企業年金計劃;其三,我國人均GDP水平僅2000美元(而美國人均 GDP超過4萬美元),家庭用於退休目的的儲蓄或個人購買商業人壽保險的能力也很弱,這直接導致國民自我保障水平低下。因此,我國公民(主要是城鎮居民)基本上只能單一地依賴國家的社會養老保險。從體制結構來看,顯然有必要盡快地分散我國政府社會養老保險壓力過於集中的風險。

二、社會養老保險覆蓋范圍

美國的養老保險計劃是一個捆綁式的復合養老計劃,名叫OASDI(即老年、遺屬、殘疾保險)。它不僅包括了養老保險,而且還包括了基於養老保險的遺屬保險和殘疾保險。或者說,美國人的社會養老保險既包含了投保人自身的養老保險,又包含了投保人的配偶(甚至離異者)、未成年子女(含成年殘疾子女)、父母(由投保人贍養的)、遺屬(投保人死亡後留下的家屬)等人群的連帶養老保險。(具體內容見下述第八部分)

此外,OASDI還是一個強制性的社會保險計劃,它的統籌層次高,並直接由聯邦政府在全美范圍內統籌。凡能獲取工資收入者,均必須參加OASDI計劃,並依法繳納工薪稅。具體而言,OASDI覆蓋人群包括私人企業雇員,聯邦公務員,非營利性宗教、慈善和教育組織的雇員,州和地方政府的雇員,自雇者(即自由職業者或稱個體戶),農場主,農場工人,家庭工人,收取小費的雇員,牧師,現役軍人,鐵路工人,國外就業者等。

在我國,社會養老保險計劃也是一個強制性計劃,但它的覆蓋范圍要比美國OASDI小得多。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最初只覆蓋國有企業和城鎮集體企業及其職工。1999年,我國把基本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擴大到外商投資企業、城鎮私營企業和其他城鎮企業及其職工。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可以規定將城鎮個體工商戶納入基本養老保險。2002年,我國把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擴大到城鎮靈活就業人員。這一計劃目前主要在城鎮各類企業推行,尚不能覆蓋其他人群及廣大農村地區的農民。

顯而易見,在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上,中美兩國均採用了「選擇性原則」而非「普遍性原則」,並且兩國均以「工薪者」作為優先覆蓋的選擇對象。這一共性也將構成兩國養老保險模式彼此借鑒的制度基礎。

同時美國投資移民還應該考慮,投資移民條件,投資移民新政策,投資移民費用,投資移民的風險等。

Ⅲ 美國的養老制度和中國的區別

和中國養老金制度不同的是,美國普通民眾在未退休前,可以拿部分養老金進行投資,例如投資於股票、基金、年金保險、債券等。而美國也有養老金雙軌制,公務員可以參加退休金計劃,工作年限越高養老金越高。
美國的養老金制度實際上是三根支柱,通過個人、企業共同籌建的養老保險基金。
第一支柱,是社會保障計劃。
通過社保稅的方式徵收個人繳納工資總額的6.2%,企業也承擔6.2%。
1.覆蓋面。社會保障計劃覆蓋美國94%的就業人員。這一點我們國家相差還是非常遠的,2018年末全國就業人員是7.7586億人,參保職工只有30104萬人,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面是38%。
2.繳費和退休方式。美國的社保稅是強制徵收,但是也注重公平性。每繳納1130美元記點1%,一年最多積4%,如果積攢到40%才能夠辦理退休手續,也就是說最少需要繳費10年。美國設立最高交稅工資上限。我們國家是社保繳費基數是佔60%~300%基數之間,領取養老金繳費年限需要15年,以時間為准。
在美國稅務部門徵收體系已經完善了幾百年。稅務部門權力很大,要想拖欠國家的稅款,簡直是不可能的。「你可以躲得過警察,但是躲不過稅務官」。我國稅收征繳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3.美國的退休年齡是靈活的,62歲到70歲。早在1935年,美國就規定了65歲是老年人應該退休的年齡。20世紀50年代,美國設置最早退休年齡可以提前到62歲,不過相應的養老金水平要降低到70%。如果延遲退休,養老金水平也會提高,最高是132%。美國從2000年開始推行延遲退休政策,每年提高一個月左右,到2027年將領取全額養老金的退休年齡,從65歲延長到67歲。
根據2012年人社部的數據顯示,全國平均退休年齡只有53歲。如此差異的退休年齡,難怪我們的養老保險基金壓力非常大了。
4.待遇水平。計算養老金的時候,先要以35年最高收入總額或者實際繳費總額平均計算出每月收入,按照每月收入所屬的區間計算。
首先發放767美元的90%;如果每月收入在4624與767美元之間,則額外發放每月收入減767的32%;如果工資收入超出4624元那麼額外發放每月收入減4624的15%。養老金的最高水平是2605美元,每年都會變化。
第二支柱,是年金計劃。
實際上主要是公共部門退休金計劃(CSRS和FERS),還有僱主養老金計劃(401K)。這兩個養老金計劃在我們國家也有相應的特有名稱,分別叫做「職業年金」和「企業年金」。
第二支柱屬於補充養老金機制,可以劃分為待遇確定性和繳費確定性兩大類別,我國的兩種年金都屬於繳費確定型。
年金計劃覆蓋約美國就業人口的49%。在我國職業年金計劃覆蓋大約3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企業年金計劃覆蓋大約2300萬企業人員,但是我們國家的就業人員高達7.76億,覆蓋率只有6.9%。
第三支柱,是個人退休金計劃。
實際上主要是個人自己購買養老保險。2018年5月,我國在上海福建和蘇州工業園區試點實施稅延型養老保險制度,通過購買時免稅領取時繳稅的方式,將稅收延遲到未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叫做稅收免除型養老保險,在購買時已經繳納個人所得稅;享受養老金時,不需要再繳納個人所得稅了。當然還是稅延型養老保險更劃算,不過僅僅適用於高收入的勞動者。
養老金積累的規模
美國養老金的積累是非常雄厚的。根據美國投資協會統計,截止2018年第三季度美國養老資產規模高達29.195萬億美元,相當於當年GDP的145%。
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的積累:2018年末只有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5萬億人民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結餘7250億人民幣,社保基金理事會儲備的風險准備金2萬億人民幣,企業年金累計結餘1.477萬億人民幣,累計不會超過1.5萬億美元。不過,我們國家房地產市場比較繁榮,總價值高達400萬億人民幣,老人們也可以通過以房養老方式獲得更多的養老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Ⅳ 美國養老金制度是怎樣的

我們國家老人可以領取的養老金分兩種標准。一種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2020年離退休人員數量為12762萬人,養老保險基金總支出為51301億元,月人均養老保險待遇3350元。另一種是城鄉居民養老的保險,領取養老待遇的人員數量高達16068萬人,養老保險基金總支出為3,355億元,人均養老保險待遇只有每月174元。
作為西方發達國家領頭羊的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他們的養老金是怎樣的水平呢?
美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全稱叫做老年、遺屬和殘障保險,這是一種從1935年就開始建立起來的保險制度。
相應的保險資金是通過全面徵收社會保障稅(聯邦保險貢獻稅或者社會保障工薪稅)的方式籌集。可以不交嗎?實際上很難。
美國的社保繳費已經入稅,屬於強制性和無償性。美國的國家稅務局是世界上徵收最嚴格的機構,有人曾戲言「在美國只有死亡和稅收不能避免」。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要繳稅,不過如果家庭實在困難可以申請退稅,稅收效率還是非常高的。
美國的社保覆蓋率高達全部就業人員數量的94%,相對而言我們國家現在的養老保險覆蓋率僅有43%左右。
美國社保稅的稅率是12.4%,繳費的工資基數也是有上限的。2008年為10.2萬美元,平均每月8500美元。
美國領取養老保險的前提是滿足養老金申領資格積分(QC)。一年繳納一定額度的社保費,才能積累一個積分,最高一年不超過4個。累計超過40個積分才能夠申領養老金。
美國的養老保險,主要特點是起步早、領取難、待遇低。美國的養老保險制度是1935年由羅斯福簽訂《社會保障法案》奠定基礎實施的。最初的養老金是一次性的,到1940年才開始按月領取養老金。最初每月只有幾美分而已。
美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一開始就設定為65歲,後來才制定了一定的彈性。先後允許女性和男性提前5年可以領取,不過根據其提前領取時間,加發一定比例的全額養老金。提前5年領取養老金會減發30%。
美國人沒有到齡必須退休的規定,有專門保障老年人就業的法案。如果選擇延遲領取養老金,實際上也是按比例提升養老金。延遲5年領取養老金,可以提升全額養老金的30%。不過延遲5年就是極限了。這也體現了美國不鼓勵高齡老人長期就業的一種舉措。
美國的養老金制度是一定限度范圍內的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比如說為了防止有些老人工作時間較長,計算養老金使用的繳費年限實際上只有35年。
美國的養老金是以35年最高平均指數月收入為基礎,分段按比例計算。養老保險繳費40年、50年,都只會選擇35年最高的月收入。
養老金計算過程,主要根據月收入水平分三段。養老金低於第一轉折點的部分發放90%,第一、第二轉折點中間部分發放32%,第二轉折點以上部分發放15%。
比如說35年的平均月收入是8500美元,2008年的兩個轉折點分別為710億美元和4188美元,這樣實際計算出來能夠領取的最高養老金僅僅是2270美元。現在大多數美國人的養老金在1200~1700美元之間。
實際上,美國的國家養老金,只能夠為大家提供很少的一部分保障,養老金替代率只有40%。要想領取更高的養老金,還要靠自己努力。美國還建立了相應的年金計劃(401K)、個人養老金(個人退休賬戶,IRA)計劃等等。未來,我國也會大力發展企業年金和個人養老金的。
閱讀全文

與美國養老保險體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結婚之後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瀏覽:521
玉樹嫁接長壽花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464
廣場舞對老年人的好處 瀏覽:837
外國拍戲尺度大 瀏覽:628
和黑幫大佬差不多的電影 瀏覽:963
體檢視力辨色報告Q代表什麼 瀏覽:153
c1換證在什麼時候體檢 瀏覽:705
交完社保後怎樣領取退休金 瀏覽:3
越長越小的電影 瀏覽:725
三沒降頭電影 瀏覽:275
免費日本歐美推理片電影在線看 瀏覽:736
老年人舌頭上長小紅點 瀏覽:288
什麼網站看視頻不需要會員 瀏覽:298
知名的養老院有哪些 瀏覽:915
如何讓父母同意自己充錢 瀏覽:323
老年人7月份最適合吃什麼水果 瀏覽:814
朱藝彬13部電影有哪些 瀏覽:487
國外豆瓣高分愛情片 瀏覽:370
韓國三級強奸電影 瀏覽:784
老人雙手出汗怎麼回事 瀏覽: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