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老金保險的稅優政策
對個人的影響:養老保險稅收遞延凸顯「減負」效應退休後稅負更輕
假設一名30歲的普通工薪階層,其工資計稅金額(扣除三險一金等稅前列支項目後)為10000元,如其每月購買700元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根據其收入所對應的20%最高稅率來計算,稅延政策使他延後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為每月140元,一年即為1680元。30年後該人達到退休年齡,從個人賬戶支取商業養老金,根據30年後起征點及稅率進行繳稅,由於退休後的收入通常不會高於工作時的收入,因此退休後繳納的個人所得稅通常較低,再扣除通脹因素,稅收負擔就更輕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B. 稅收優惠型養老保險
什麼是「個人稅收遞延型保險」?
企業個人均可獲利
所謂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是指個人收入中用於購買商業補充養老保險部分,其應繳個人所得稅延期至將來提取商業養老保險時再繳納。說得直白些,就是指投保人在稅前買入養老保險產品,在領取保險金時再繳納個人所得稅,對投保人而言有一定的稅收優惠。這一產品在許多國家已發展得相當成熟,其中最知名的屬美國的「401K計劃」。
與市場上現有的養老險品種相比,該險種有一定的稅收優惠。專家認為,發展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能夠有效拉動內需,釋放存款,此外,還有利於改善民生、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更重要的是,養老基金規模的擴大,可以為國家積累大量的長期建設資金,有利於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舉例來說,如果個人月收入為6500元,每月拿出500元購買養老保險產品,那麼當月需要納稅的工資收入就只剩下6000元,在退休後領取養老金時,再繳稅就可以了。
對於投保人而言,購買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最大的好處是減輕稅收負擔,因為購買此類產品的多為青壯年,在領取保險金時,他(她)已經退休,在這期間大約有20年—30年時間,而通脹、提高個稅起征點等因素已經把個稅給稀釋了。
去年9月1日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將個稅起征點從2000元提高至3500元,同時征稅幅度也出現了調整,通過合理購買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其對於每月個稅的繳納將產生很大的影響。而在退休之後,由於收入已經降低,即使再繳稅的話,數量也將遠遠低於現在。
企業個人均可獲利
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對於企業和個人來說是個雙贏的舉措:從企業的角度來說,購買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是員工自己投保,企業不需要支付額外的費用,卻能提高員工的福利;對於個人來說,由於在稅前購買養老保險,就能減免部分當期的個人所得稅。
之所以目前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遲遲沒有實施,並不是技術上有操作難度,關鍵是每月繳費金額還是有著很大的爭議,業內曾經有過一個測算:以月收入在6250元者為例,扣除四金後(按照佔比工資19%計算)以及個稅起征點3500元後,應納稅的收入為1562.5元左右,繳稅標准應參照10%的稅率計算,再減去速算扣除數105元,需要繳稅51.25元。
如果可以稅前列支600元作為保費,月收入6250元左右則應納稅的收入為962.5元,按照3%稅率計算,應繳稅28.875元。也就是說,如果購買了個稅遞延型養老產品,每月可以避稅22.375元。
以此類推,如果每月購買600元的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收入越高,其避稅的金額就越大。
另外,如果實行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初期可行的辦法就是通過個人所在企業代繳保費,等到領取保險金時,再由保險公司代扣稅。而且,稅延型養老保險產品將採用個人保單團體投保的形式,投保人在保費上還能享受到團險的較低費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C. 養老金稅收優惠政策
1、【面向對象】
為社區提供養老服務的機構(為社區提供養老服務的機構,是指在城市社區和農村社區依託固定場所設施,採取全托、日托、上門等方式,為社區居民提供養老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社區養老服務是指為老年人提供的生活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緊急救援、精神慰藉等服務。)
增值稅:提供社區養老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
契稅:承受房屋、土地用於提供社區養老服務的,免徵契稅。
房產稅:為社區提供養老服務的機構自有或其通過承租、無償使用等方式取得並用於提供社區養老服務的房產、土地,免徵房產稅。
城鎮土地使用稅:為社區提供養老服務的機構自有或其通過承租、無償使用等方式取得並用於提供社區養老服務的房產、土地,免徵城鎮土地使用稅。
其他:用於提供社區養老服務的房產、土地,免徵不動產登記費、耕地開墾費、土地復墾費、土地閑置費;用於提供社區養老服務的建設項目,免徵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確因地質條件等原因無法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免徵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
【政策依據】
《財政部 稅務總局 發展改革委 民政部 商務部 衛生健康委關於養老、托育、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業稅費優惠政策的公告》(財政部公告2019年第76號)——本公告自2019年6月1日起執行至2025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