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農村振興養老床位不足

農村振興養老床位不足

發布時間:2023-08-22 20:53:46

『壹』 當前農村養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當前農村養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當前農村養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六安金寨縣農村養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由計劃生育政策導致的普遍“四二一”或“四二二”家庭結構模式,以及子女舉家外出務工帶來的'“空巢”現象,特別是生活方式的轉變,子女養老意識的淡薄,削弱家庭養老功能。

二是養老機構建設滯後。鄉鎮敬老院基礎設施老化,床位短缺,缺少專業專職人員管理和建設。

三是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農村養老保險投保率低,投保周期長,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依然存在。

對於以上存在問題,該縣採取以下措施:

一是弘揚尊老、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增強家庭養老意識。定期舉辦講座,從學校到村組,大力宣傳孝敬老人的倫理道德,樹立身邊善待老人的典型人物,對於不贍養老人,甚至虐待老人的行為給予嚴厲批評教育或移送司法機關。

二是加大財政投入,做好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全縣23個鄉鎮敬老院翻新重建工程基本完工,增加床位500多個,大大提高了集中供養能力。積極發展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現有社會化養老床位700多張,社區養老床位100張,適應了不同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在社區開展居家養老服務試點,有84位困難老人享受由政府購買的每人每月100元居家上門服務。

三是健全綜合服務體系。五保對象住院實行全額報銷救助。對85歲以上老人按月發放高齡津貼,老人免費體檢服務由去年的65歲以上擴大到今年的60歲以上。同時為近萬名60周歲以上“三無”老人繳納了參合參保金。

;

『貳』 農村居家養老建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山東社科院人口學研究所調研組

與機構養老相比,社區居家養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養老模式,同時也是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最大短板。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健康發展,是 「十三五」 期間我國養老服務發展的重中之重,對於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提升社會養老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20XX年灶行,山東社會科學院人口學研究所對山東省東、 中、 西部的48個社區及1200名60周歲以上老年人進行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專項問卷調查, 調研組認為,當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仍存在一些問題,並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存在供需錯位。老年群體作為異質性群體,存在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需求。目前,老年人對體育娛樂、上門看病、文化學習和助餐等服務的需求和利用率較高,需求比分別為56.1%、 54.1%、 47.3%和39.7%。隨著年齡增加,老年人對上門看病和助餐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對體育娛樂和學習活動方面的需求不斷減少;
男性對於上門看病服務需求最高 (61.5%),而女性則對體育娛樂活動的需求最高(53.3%)。但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大清務在供給數量、質量或結構上較為趨同,多以提供日常生活服務為主,缺少專業化的醫療保健和精神文化服務。

(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醫養資源結合不夠。隨著老年人身體機能的下降、患病幾率的增加,他們對自身健康更為關注,對醫療和日常保健的需求也更為迫切,但目前醫養結合不足導致老年人的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其主要表現有:一是對醫養結合重視不足,78.5%的老年人有1種及以上慢性病,主要是心腦血管疾病和運動系統疾病, 但是只有68.3%的老年人建立了社區健康檔案;
二是缺少專業人才,目前有九成以上的社區缺乏醫療健康服務人員,包括全科醫生和專業護理員;
三是基層醫療機構缺乏執行力度,只能為老年人開展定期體檢、舉辦健康講座等常規服務,上門看病、康復護理、心理咨詢、應急救助等專業性較強的服務無法提供;
四是老年人健康意識相對薄弱,社區健康管理滯後,缺乏正確合理的健康行為和生活習慣引導。

(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雖然近年來政府增加了扶持支持政策,但養老服務政策仍滯後於社會經濟發展,主要表現為:一是老年人基本保障水平仍有待提升,目前山東省老年人主要收入來源為退休金(或養老金),平均水平為1863元,城市平均水平為2377元,農村平均水平僅為1343元,購買服務的能力相對不足;
二是城鄉和地區差異明顯,農村地區發展明顯滯後於城市地區,東部地區所享受的各項補貼要明顯高於中西部地區;
三是服務設施不足,雖然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和農村幸福院的數量增速明顯,但由於運行機制障礙和政府補貼不足導致作用發揮受限;
四是信息平台建設滯後,目前只有10.4%的社區擁有養老服務平台,難以實現老年人需求和養老服務資源的無縫對接。

(四)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不足。目前,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仍存在一些體制和政策障礙:一是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服務的政策有待完善;
二是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機制及配套法規不健全;
三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監管薄弱。此外,社區志願者和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服務機構以及社區之間的關系鬆散,聯動性不強。

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建議

(一)釋放需求,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利用率。一是明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地位,社區居家養老作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完善的核心與重點,居家養老是基礎,社區養老是依託;
二是加大服務宣傳力度,充分利用網路、電視、電台、報紙等主要媒體,傳播社區居家養老的政策信息及服務內容,以提高公眾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知曉度和重要性認識;

三是平衡各地區間的經濟差異,提高老年人整體收入保障水平,提升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消費意願,擴大服務購買力,通過建立資金補貼方式的動態調整機制,推動老年人潛在服務需求向顯性需求轉換。

(二)提高質量,加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專業性。

一是服務對象精準化,滾辯前通過建立老年人動態評估機制,對老年人信息進行個性化追蹤,為實現服務分類精準供給提供有效支撐;
二是服務內容標准化,通過對養老服務內容重新定位,明確日常生活服務、醫療健康服務和精神文化類服務等三大類服務的不同責任主體;
三是服務組織專業化,將醫療健康類服務納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范圍是當務之急,通過大力培育專業化的組織和企業, 實現專業人做專業事;
四是服務平台智能化,基於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需要,充分發揮信息網路化服務平台在資源整合、服務轉介、標准化評估方面的功能,引進智能居家養老服務技術手段,以普惠性為目的,切實為老年人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

(三)完善制度建設, 保障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長效發展。一是政府應進一步完善基本養老制度,明確界定政府職能和部門職責,通過增加保障收入與健全服務體系兩方面,對社區居家養老提供支撐;
二是建立統一的服務質量標准和評價體系,制定出台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老年人能力評估、養老服務需求評估等具體標准,並加強對社區居家養老工作的管理和監督;
三是加快服務設施建設,特別是中西部農村地區,鼓勵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嵌入型小型養老機構的發展;
四是鞏固家庭養老的基礎地位,探索建立老年人家庭照顧者支持以及相應的財政津貼等家庭養老政策。

(四)加快人才培養, 保障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人員待遇。一是政府出台養老人才激勵政策,培養服務人員的為老服務職業理念和職業道德;
二是建立服務人員資質認證體系和持續培訓制度,加強對專業人員的職業規劃和引領;
三是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發揮社會組織、公益團體、志願服務和專業社工的力量,逐步實現社區志願服務規范化和常態化;
四是明確服務標准,為居家養老服務提供規范化考核指標。

(五)改革創新,激發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活力。一是政府加大資源投入力度和增強政策優惠導向,通過市場化機制使養老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二是樹立大社區、大整合、大服務的理念,以社區服務覆蓋養老服務,真正發揮社區在資源整合、服務生產與轉介中的功能作用;
三是對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和農村幸福院的功能進行提升,推行 「政府搭建平台、專業化管理、市場化運營、志願者參與」的運營機制。

(六)擴大社區參與,增強老年人的自身價值。一是進一步引導老年人樹立自力更生、老有所為理念,增強通過自身努力提高生活和生命質量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責任感;
二是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創業,開發老年人力資源,重點幫助有意願且身體狀況允許的貧困老年人和其他老年人接受崗位技能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
三是鼓勵引導老年人參加基層老年協會、老年志願者組織等基層社會組織,讓他們在社區治理創新中充分發揮自身特長,服務社區。

『叄』 農村養老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是什麼

存在的問題:①、雖然「尊老、敬老」的觀念依然存在,但是在多數農村的年輕人接受了正規教育走出村莊不再從事農業生產工作而是選擇在城市紮根立足的大背景下,農村」空巢「現象突出,農村老年人負擔加重。

②、在建立社會的養老體系包括制度、基礎設施、人員配備上,農村的進度遠遠慢於城市,農村養老服務供給實在有限,一些養老院在大城市的入駐率和利用率都無法達到一定程度就更別談農村了。

③、沒有專人負責老年人福利工作甚至民政工作;此外基於農村老年人小病靠熬的觀念也使得小病拖成大病,最終致殘或致貧,加重了養老負擔。

『肆』 如何解決農村養老問題

一、農民收入低的問題
現如今,雖然鄉村振興工作已經全面展開,但是很多關於振興鄉村的政策和方向都有些跑偏,現如今,農民最需要的不是建設美麗鄉村,不是需要用白粉刷白的牆面,老百姓需要的是知滑帶實實在在的經濟收入的提升,等農村農民有了一定的經濟積累之後再去推進其他的鄉村建設。
現如今的傳統農業模式和農業搭蘆結構已經不能滿足農民日益增加的生活需求,傳統的春種秋收模式,因為農作物市場的持續低迷,現在農民種地,已經是不賺錢了,甚至有一些偏遠山村種地都虧錢,將農民現在的傳統的春種秋收的模式還有想種什麼的想法統一起來,通過訂單農業、計劃農業、土地託管等方式打造農業產業集群,從根本上解決農民收入問題,農民的收入高了困擾農民的農村養老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養老保障體系的欠缺
養老保障體系主要是說一些農村養老機構,如養老院,福利院等一些社會機構,在農村社會養老機構欠缺,規模不大,這就需要政府層面不斷加強投入建設社會養老機構培養養老隊伍建設,全面提高養老隊伍整體素質,還可以搭建平台,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的農村養老環節中,讓需要養老的老人來得了,留得住,使得農村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發揮在農村養老中應有的作用。
三、空巢老人無人贍養
所以在前些年城鎮化建設的大力推動,很多中青年農民都進城打工了,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年輕的農民都在城市中安家落戶,這也就使得我們的農村人口越來越少,空心化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有個別村莊都成了無人村,想要解決農村老人無人贍養這個問題,就必須是在外打工的人回來,想要讓在外打工的農民在家中贍養老人就要給這些農民在家門口創造就業條件,在家門口就有工作機會了,就有了穩定的收入,又有多少農民願意撇家舍業再進城去打工呢?
不僅要解決農民在家門口的就業問題,還要加強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宣傳教育工作,形成良好的尊老愛老的社會風尚,可以根據不同村莊情況大力推進家庭養老、互助養老等農村養老模式,讓留守在農村的空巢老人也能做到老有所養。
四、農村養老保障金過低
農村養老保障金的發放已經推行有些年頭了,從最初每位老人,每個月能夠領取六十幾元的養老保障金,到現在一個月一百二三十元,農村基礎養老保障金所發放的金額雖然已經翻了一倍,但是也遠遠不能解決農村一些老人的基本生活問題,特別是一些70歲以上的農村空巢老人,提高農村基礎養老金的發放標准,按照農村老人的年齡分階發放,為國家做了一輩子的貢獻的80歲左右的農村老人,他們大多數已經喪失了勞動能力,甚至還有一身的病痛,每個月一百多塊錢的基礎養老金,已經遠遠不能支撐他們的生活需求,提高他們的基 礎養老金的發放標準是最直接有效的讓改。
還要積極探索新型農村養老模式,推動農村養老走向市場化,以政府作為主導,引導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參與的農村養老事業中,建立農村養老專項基金,通過社會資金以市場化的方式進行運作,實行項目式管理我想這也是一個有效解決農村養老保障渠道不足,養老金過低的一個不錯的方法。

『伍』 養老產業缺口巨大 1000老人僅17張床位

養老產業缺口巨大 1000老人僅17張床位

專家稱,應提升至國家層面統籌安排

我國養老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相關政策和制度很不完善,養老體系普遍存在投入不足、設施較少、服務不夠多樣、運營效益低、專業人員匱乏的問題。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吳玉韶說,雖然近幾年我國養老機構建設與發展全面提速,但相對於人口老齡化程度和老年人入住機構養老的需求來講,仍顯得嚴重不足。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有各類養老機構38060個,擁有床位266.2萬張,收養各類人員210.9萬人。但全國養老床位總數僅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59%,不僅低於發達國家5%至7%的比例,也低於一些發展中國家2%至3%的水平。也有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國平均1000名老人僅擁有17張床位。

我國60歲以上空巢老人數量及比例逐年增加,並出現了空巢期提前、失能問題凸顯等特徵,從而使得我國養老產業面臨重重壓力。許多專家建議,我國應構建應對老齡化的公共財政投入機制,全面加強社會保障及養老機構建設,甚至應將養老產業提升至國家層面加以統籌安排。

半數老人守空巢

“日子越過越憋悶。”家住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新華社區71歲的陳穎慈老人說,由於子女不在身邊,她和老伴一直過著空巢生活,每天除了做飯就是看電視,沒有外人聊天。

《經濟參考報(微博)》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老年人口越來越多,其中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39萬人中老年人超過6萬,“養老”正在成為社會突出問題。

自1999年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空巢老人數量持續增加。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8億,占總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個百分點。吳玉韶介紹,目前我國空巢家庭及兩代老人共同居住的類空巢家庭,約占老年家庭總數的50%左右、達9000萬人,且空巢化趨勢日益凸顯,呈現出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化的特點。

陝西省社科院副院長石英認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出現人口生育高峰,同時從30多年前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以來,獨生子女的父母相繼步入老年,是形成空巢現象的主要原因。而城鄉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延長,高齡人口數量增長,使老年人家庭空巢期延長。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中,青壯年勞動力的流動,使空巢家庭數量不斷增加,居住條件的改善以及人們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的變化也使越來越多的兩代人願意分開居住。這些現象,均導致老年化、空巢化加劇。

子女大多很苦惱

生於上世紀60年代的人,如今已陸續到了“知天命”年紀。對於其中很多人來說,他們一邊要照顧年邁的父母,一邊也開始考慮著自己的養老問題。

今年48歲的劉振清在吉林省長春市一家汽車公司上班,作為公司生產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他每月薪水不低,是很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然而,一談起養老問題,他就大倒苦水。他的父親已去世,70多歲的母親患有腦血栓,行動不方便,只能請家庭保姆照顧。他一周去看望母親一次。

“我估計我老了以後,還不如我媽呢!”劉振清說。前幾年,他唯一的兒子去了澳大利亞讀書,眼看著快要畢業了,孩子卻希望留在國外工作。盡管十分不情願,劉振清最後還是尊重兒子的選擇,“希望兒子將來有個更好的發展”。說到以後,他表示壓力很大。一來母親年齡不斷增高;二來自己的養老也擺上日程,到時誰來照顧自己,這讓劉振清十分無奈和苦惱。

漸已成為社會各行業中堅力量的“70後”,工作壓力大、日常應酬多,有空照顧老人變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家住山東省濟南市的李銳在政府機關工作,36歲的他已經當上科長,雖然官職不大,但屬於著重培養的後備幹部。李銳說,每天的工作就一個字———忙,“白加黑、五加二”是常事。

李銳的父母也在濟南,已經退休在家。盡管兩家住的地方相距不遠,但李銳很少有機會回家。除了白天忙不完的工作,晚上一般都有應酬。妻子除了上班,還得照顧11歲的兒子,也很難擠出自己的`時間。“前不久我媽生病住院,打了一個星期的點滴,都是我爸在醫院照顧,我就抽時間去過兩次”,李銳說。看到父母日漸蒼老,平常在家也沒事可干,他也想回家多陪陪他們,但總是被工作打斷,“過幾年父母身體不好了,需要人照顧時,日子肯定更累”。

剛剛步入社會開始打拚的“80後”,面對高高在上的房價和競爭激烈的工作,同樣有許多苦惱。對於父母養老問題,“囊中羞澀”的他們甚至發出了“十年後,我的父母誰來養”的感慨。

今年28歲的劉弨已經在海南省海口市的一家企業工作了四年,現在每月工資在4500左右,年終還有1萬元的獎金。應該說,這在當地算一個不錯的工作。去年,准備結婚的劉弨貸款買了一套8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日子一下子就過得緊巴了”,劉弨說。為了這套房子,父母把這些年的積蓄基本都給他用作首付了,而劉弨也把這幾年的積攢用了大半。今年6月房子交鑰匙後,劉弨又開始忙起裝修,等搬進去,他的銀行卡上還剩幾千塊錢。

說起父母以後的養老問題,被房貸壓得喘不過氣的劉弨顯得有些沮喪,“父母養老的錢都給我買房了,我的錢剛剛夠用,以後結婚有了孩子,更是一筆巨大的開支。想想以後,真覺得對不起父母。” ;

『陸』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養老問題研究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養老問題研究

摘要: 十九大報告指出、農業農村問題是國計民生的根本問題。實現鄉村振興必須把「空巢老人」問題作為黨的工作重心。農村養老服務是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幸福,同時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本文通過對現階段農村養老情況進行分析,發現現有農村養老的模式中出現的基本問題、同時提出適當的建議和意見,探尋出一條適合現階段農村養老發展的新路徑。

關鍵詞: 農村老年人;生活狀況;鄉村振興農村養老措施及建議

一、調查背景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已達2.64億人,占總人口的18.7%。預計「十四五」時期,這一數字將突破3億,我國將從輕度老齡化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人口老齡化在我國已呈現出上升趨勢,老年人生活保障問題已成為關系國民經濟的重要問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經濟急速發展、城鄉社會結構也取得了巨大轉變。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很多農村青壯年進城,剩下大批「空巢老人」留守農村。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村的養老壓力不斷提升,農村養老問題也成為鄉村振興的一個主要短板。因此,構建一個老有所養的養老體系,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構建社會主義社會尤為重要。

農村新型養老體系的建設, 要切實滿足老年人的需求,改變傳統單一的養老模式,充分利用鄉村各方面資源,打造以家庭養老為基礎、社區公共服務為依託、以子女養老為主體、以互助式養老為補充的新型養老模式,努力讓農村老年人在身心滿足的情況下下安享晚年。

二、當前農村老年人生活狀況概覽

(一)日常生活照料情況

調查發現,多數老年人具有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調查中,32%的老人表示自己單獨居住或和配偶住、48%的老人和子女住、15%在養老院居住、3.2%跟孫子或孫女住、有1.8 %的老人和親戚/朋友居住。

(二)經濟來源

他們表示健在的子女中兒子有2-3個,不同住的子女中很少有同村居住的,多部分是在同一個縣里,平均1個月見一次,也有小部分子女在外地工作並定居,很少見面,基本半年或一年才能見一次。而經常來往的親戚或朋友只有2-3位。對於和子女或孫子、孫女一同居住的老年人,他們表示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時間較長,基本每天都在照顧。

調查結果顯示,56%的農村老年人主要經濟來源為社會養老金,20%表示主要由子女供養,10%有自己的退休金或自己通過勞動獲得報酬,5.8%依靠年輕時的存的積蓄,2.3%憑借政府救助。

他們中的大多數在60歲之前,沒有從事過任何工作, 主要在家務農或外出務工,也有部分從事個體或私營經濟活動,如開小商店、到附近集市上擺攤等。

受訪中的所有老年人表示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但都沒有參加社會保險,原因主要是太貴了,沒有經濟基礎。除和自己居住的子女去世的老人有社保等從政府獲得的補貼外,其他老人表示沒有任何補貼。

(三)日常生活主要內容

在問及父母日常生活主要內容時,多數老人選擇操持家務和干農務,佔比為71.3%。此外,選擇鍛煉身體和照顧家人的老人也比較多,分別為36.8%和36.6%。可見,操持家務及農務、鍛煉身體和照顧家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內容。

當問及他們參加過什麼活動時,他們表示沒有參加過多少活動,只有維護村衛生情況、幫助鄰里、關心教育下一代等比較單一的活動。他們希望村裡組織一些娛樂活動、健康講座、老少共融親情等類似的類似的活動,以此讓自己單調的生活增添一絲光彩。

(四)智能手機及智能服務使用情況

在互聯網的普及下,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也越來越多的被老年人使用。調查數據顯示,使用智能手機的老人佔52.0%, 不過, 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表示,他們主要還是以比較簡單的打電話、視頻聊天和看快手等為主,佔比分別達到84.7%、80.5%和71.3%;網上購物的老年人佔到五分之一;而對於操作比較復雜的網上購物、網上看病、網上學習、網上訂餐、網上打車及買票等智能服務功能,老年人 幾乎不會使用。有80%的老人表示需要智能手機培訓。

(五)精神狀態

因為缺少陪伴、感到孤獨等原因,大部分老人表示會因一些小事而煩惱,他們經常感到情緒低落,做起事來比較費勁,對未來希望度不高,只希望自己跟老伴能健康度過晚年生活。有一部分老人表示他們對以後感到害怕,害怕自己的身體出現毛病、害怕意外發生等。幾乎所有老人都表示自己睡眠不好,經常到半夜睡不著覺。有極少數老人表示他們現在過得很愉快,基本都比較孤獨。

(六)滿意度

雖然時長感到孤獨,但他們也能理解自己的兒女工作忙,因此他們表示總體來看對自己現在的生活還是比較滿意的,對自己的健康也較為滿意,能積極鍛煉身體,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況,對自己和子女的關系也表示較為滿意,他們表示能融洽相處,子女也比較孝順

(七)健康狀況與功能

認為自己健康狀況不太良好,視力比較薄弱,看東西模糊、看不清書本、手機等一些設備上的字,甚至有部分老人患有白內障、黃斑裂變等眼部疾病。大部分老人聽力較弱,受訪中發現正常音量大小他們聽不太清楚,需要用更大音量、更慢的語速和他們進行交談。大部分老人走路基本沒困難,但也有一少部分老人因為患有風濕、關節炎等疾病,走路有點困難。

三、老年人面臨的養老問題

(一)四大困難成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主要難題 。

一是養老金少,經濟負擔重。調查中,有48.4%的老人表示目前面臨的最大生活困難是養老金少,經濟負擔重,一個月的養老金根本滿足不了日常消費。

二是無人陪伴,日常照料難。由於工作繁忙、生活節奏快,子女一方面沒有更多閑暇時間照顧老人,另一方面又常常忽視老人的心理慰藉,26.4%的老人表示父母感到孤獨,無人陪伴,23.2%表示自己目前無人照料。

三是身體不好,活動不便。調查中,有24.0%的老年人表示目前生活中面臨的最大難題是身體不好、活動不便。可見,加快社區及家庭適老化改造,增強老年人生活便利性很有必要。

四是智能服務功能使用有困難。調查中,有23.9%的受訪市民表示父母不會獨立使用智能手機的智能服務功能。隨著智慧養老的發展和越來越多生活服務由「線下」轉為「線上」,不會使用智能化服務,或者僅會使用簡單的操作,已經成為老年人不得不面對的一個難題。

(二)社區周邊養老服務功能有待完善

近年來,農村養老服務功能不斷完善。但和不斷增長的養老需求相比,仍然存在較多短板。調查中,51.7%的老人認為村子裡養老存在「服務項目少」的問題,46.3%認為存在「場地小、設施少、環境差」的問題。

四、社區養老服務需求

(一)對養老設施的需求

調查中,當向老人問及居住地周邊希望增加哪些養老設施時,衛生室、醫療康復室、健身活動場所和公共老年食堂幾類設施提及率最多。其中衛生室和康復室兩類設施需求最高,為65.1%,第二是健身活動場所和老年食堂,分別為63.5%和54.8%。除此之外,理發店等需求也比較高,在兩成以上。

(二)對服務項目的需求

調查中,當問到最希望村子周邊提供哪些養老服務項目時,48.1%的老人表示需要醫療康復護理類的服務,45.6%表示需要老年餐飲服務,對文體活動、精神關愛的需求佔比分別為41.3%和37.2%。同時,對家政服務等有需求的人群也佔到30%以上。

五、改善農村老年人生活質量的著力點

( 一)著力提高農村老年人的收入水平

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根本在於提高其收入水平。從調查數據來看,農村老年人的總體經濟狀況較差,其中主要是通過自己的勞動收入和家庭供養獲取僅有的收入,社會保障性收入和補貼性收入較少。改善農村老年人生活質量首先必須提高其經濟收入水平。

1. 增加老年人自己的經濟收入

第一,鼓勵農村老年人在身體健康狀況允許的前提下堅持僱傭或非僱傭式農業勞動,獲取相應的收入。讓老年人從事有收入的勞動,不僅可以增加自己的經濟收入,同時還能豐富老年人日常生活,並且讓身體得到一定的鍛煉。第二,提高土地收益。可以通過耕種土地獲得經濟收入;也可向他人轉讓土地,收取相應的經濟補償,多角度提高經濟收入水平。

2. 增強家庭贍養能力

不難發現,家庭養老是最優化的養老模式,家庭養老資源是最根本的、不可或缺的養老資源。因此,政府首先應該促進農村家庭整體發展,提高家庭養老力度。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增強家庭養老。支持鼓勵父母和子女同住或就近同村居住;以家庭為單位給與更多的經濟補貼;提供住房建造改造服務;支持養老服務人員專業性培訓等。

3. 增強政府和社會的養老支持力度

第一,適當提高農村居民基礎養老金水平,充分發揮養老保險有效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的作用。第二,投入對貧困和失能農村老年人的救助。增加對困難家庭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的補貼經費,同時將其全都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獲得更多公益性補貼資助,進一步保障困難農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第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農村整體經濟。擴大農村老年人就業機會,切實增加農村老年人的勞動收入。

( 二)著力健全農村老年人的醫療保障制度

從前文數據分析不難發現,大多數老年人所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身體健康問題,年齡越大的老年人其健康狀況越不容樂觀,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較多,有關醫療健康的服務是農村老年人最迫切需要的。因此,需要努力使農村老年人的醫療保障制度更加健全。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第一,提高農村老年人的基本醫療保險水平。將常見的疾病納入醫療報銷范圍,降低老年人的看病成本。第二,增強就醫方便性。形成「上門醫療」服務,把農村老年人作為重點人群,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

(三)完善社區養老服務功能

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是本次調查中受訪市民最為關注的政策及措施,佔比高達60.8%,這反映了市民對於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有著較大的需求和較高的期盼。

一是完善社區養老服務及設施。完善社區老年人信息庫,根據社區老年人需求,完善社區養老設施和服務項目。當前,最主要的是要增加和完善醫療護理、老年助餐、文體活動、精神關愛等需求較高的養老服務項目,以及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護理站、老年食堂、日間照料中心等養老設施。

二是加快社區適老化改造。加快社區適老化設施改造,增設適合老年人的無障礙設施,增強老人生活便利性,例如在老舊小區安裝電梯,針對高齡獨居、空巢失能老人安裝居室通道扶手等。

(四)加強養老專業人才培養

養老人才隊伍素質直接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調查中,有接近三成受老年人及村幹部認為本地社區養老存在服務不專業的問題。

一是充實專業養老服務隊伍。在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和社區開發公益性的養老服務崗位,力求建立專業的、穩定的養老服務從業人員隊伍。

二是強化養老護理人員培訓。定期舉辦老齡政策和養老護理知識培訓班,加強養老護理人員技能培訓。

三是提高養老服務人員的基本工資水平。加強社會保障待遇,在養老服務、醫養結合等重點領域,制定相關優惠政策,促進養老人才隊伍穩定。

(五)幫助老年人融入智能時代

幫助老年人盡快融入智能化時代,既是家庭的責任,也是社會的責任。一要建立老年人智能設備使用培訓機制。除家庭成員承擔相應的義務外,老年大學要增設智能應用培訓課程,社區要定期開設智能設備使用培訓班,採取一對一答疑方式,消除老年人使用智能設備障礙。

二是改進智慧養老服務平台。結合老年群體特點,設計出操作更加簡便的智慧養老平台,讓老年人實實在在享受到智慧養老帶來的便利。

六、結論

調查結果顯示:操持家務、鍛煉身體等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主要內容;經濟壓力大、無人陪伴等是老年人生活中面臨主要難題,老年人對養老設施和養老服務等有較大需求。要盡可能滿足老人年各方面需求、改變傳統單一的養老模式、充分利用鄉村各方面資源,打造以家庭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託、子女養老為主體的新型養老模式,讓老年人在身體與精神雙方面得到滿足,使農村養老問題進一步改善,為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網頁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養老問題研究》-

[2]——網頁 -《推動新時代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評論員觀察)-中工評論-中工網》-

[3]——老齡科學研究 李芳-《謀求新時代美好生活:我國農村老年人生活狀況與對策——基於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數據》-

[4]——網頁 -《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查 - 道客巴巴》-

[5]——網頁 -《養老護理員職業生涯規劃》-

[6]——網頁 -《民政局對養老院政策論文範文 天津市民政局養老院論文有關參考資料-畢業論文網》-

[7]——網頁 -《堅持尊老優良傳統 認真對待老年人權益_公益新聞_公益頻道》-

[8]——網頁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養老問題研究》-

『柒』 國內養老院的現狀問題與不足

從老人養老對養老院的需求來看,目前我國的養老模式主要分為家庭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居家養老3種。但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家庭結構小型化的發展,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已不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機構養老或將成為未來養老體系中的重要支柱,而這就對養老院產生了巨大需求。
 
從老人入住養老院等養老機構的意願來看,在全球范圍內,通常有5%的老年人願意在養老機構養老,其中,歐美等發達國家機構養老的意願更高,已經超過了35%;而在國內,老年人願意入住養老機構的人數佔比遠高於全球水平,大約保持在10%左右。因此,如果按照10%的入住意願計算,國內對養老院有需求的老年人數量在2018年大約保持在0.17億人左右。對於發達國家老年人入住養老院需求水平,以及隨著中國老年人口數量的攀升,預計未來市場對養老院的需求將不斷擴大。
 
供給端:養老院供給不足,供給缺口不斷擴大
 
從供給的角度來看,由於我國的機構養老起步較晚,現仍處於初步階段,且養老機構正面臨著供不應求和的矛盾。
 
在養老服務機構數量方面,2011年至今,中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不斷增加,但是自2015年開始,增速明顯下滑。2017年,全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增加至15.5萬家,同比增長了10.7%,增速較2016年下滑了10個百分點。2018年,盡管民政部還未公布最新數據,但根據歷年數據前瞻推測2018年中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仍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速,機構數量保持在17萬家左右。
 
在養老機構的床位數方面,也基本與養老機構數量保持一致的變化趨勢。盡管床位總數不斷增加,但是從2014年開始床位增速不斷下降。2017年,全國養老服務機構床位總數約為744.8萬個,同比僅增長2%,增速較上年同期下滑了6.5個百分點;截至2018年9月,國內登記在冊的養老服務機構床位數為732.6萬張,較2017年基本保持穩定。
 
而如果按照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中有10%的人願意入住養老院來計算,那麼在2018年中國養老服務機構床位缺口將擴大至914萬個左右,遠遠超過了現在市場上的已有供給數量;同時,最近3年,養老服務機構床位供給缺口增速還在進一步提高。

『捌』 在農村養老現狀是如何的

一、農村養老現物耐則狀
(一)經濟負擔加重。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講究「多子多福」,子女多意味著老年人有較多的支持來源,但是現代社會獨生子女現象的出現使得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變得異乎尋常的困難。另一方面農村養老金補貼太低,無法給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果子女無法提供經濟援助,他們的生活就要陷入困境。
(二)大批農村青年勞動力常年外出打工,無法照料家中老人。一些青年夫婦較重視子女的教育和成長問題,有限的時間、精力和財力都向獨子或獨女傾斜,產生了「重幼輕老現象」,子女常年不在身邊,家庭養老也就成了一種泡影。
(三)雖然現在生活和醫療水平的在不斷提高,但是在農村醫療水平還是有限,隨著年齡增長健康狀況開畝扮始惡化,醫療水平跟不上,患病、傷殘導致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嚴重一點的吃穿都有問題,親屬鄰里的幫助也是極有限的,有了病痛老年人只能自己扛。
(四)農村老人的傳統思想,不願去養老院,傳統的養老院,衣食得不到保障,護理員素質低下,醫療衛生無法滿足老年人的需罩棚要,而且認為子女把父母送到養老院是不孝的行為,導致了老年人寧願在家養老,也不去養老院。

閱讀全文

與農村振興養老床位不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歡樂谷50歲以上免門票 瀏覽:649
北京父母教育孩子的培訓班有哪些 瀏覽:789
今年提高養老金多少 瀏覽:424
體檢各臟器用什麼儀器好 瀏覽:267
社區中心體檢早餐費證明怎麼寫 瀏覽:135
女生單位體檢有哪些需要復 瀏覽:77
高技師退休年齡 瀏覽:14
鄉鎮九九重陽節活動方案 瀏覽:231
體檢心電圖抽血一般多少錢 瀏覽:21
附近50歲以上單身女人 瀏覽:291
老婆不讓自己孝敬父母錢怎麼辦 瀏覽:932
退休15的退休工資怎算的 瀏覽:529
看望了病重在床的退休老職工 瀏覽:290
怎麼畫聖誕老人的口袋 瀏覽:194
中華長壽養生復原粉 瀏覽:693
山東平陰農村養老金是多少 瀏覽:682
北京部隊老年大學 瀏覽:626
安徽2020企業退休工資調整方案 瀏覽:626
下關夕陽紅敬老院具體位置 瀏覽:905
小學孝敬老人 瀏覽: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