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目前農村養老服務現狀及突出問題有哪些
一、農村養老現狀
農村老人的養老金來源一部分是家庭供給。家庭供給部分與家庭經濟收入、子女狀況等密切相關。中東部發達地區、發達鄉鎮農村老人家庭供給相對充足,西部及少數民族欠發達地區老年人家庭經濟狀況不容樂觀。一部分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3)農村老人精神慰藉少。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農村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到城市,不留在農村的老人身邊,並且回家探望也多是短暫的。所以農村老年人就在干農活和盼兒孫中度日,大部分農村老年人並沒有太多的娛樂活動,精神生活狀況不容樂觀。
(4)農村老年人預防意識差。一方面,農村老人疾病預防意識差。大部分農村老人都做過繁重的農業勞動,身體不舒服或者拖延不治或者在家自己吃葯醫治,這往往延誤病情,由小病轉變為重病,從而導致因病返貧。另一方面,農村老人安全預防意識相對較差。一些詐騙分子通過現場演示引誘、虛標價格等手段向農村老人兜假冒售偽劣產品。還有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的心理,向其宣傳不良觀點,引誘農村老人信奉非法邪教等。
『貳』 農村「養老問題」為何難解決專家對此是如何解讀的
專家指出了4個問題,第1個問題就是現在養兒防老的思想逐漸衰弱了,子女們在結婚之後有了自己的家庭需要照顧,所以養老就成了很大的問題,第2個問題就是現在老人的身體毛病會比較多,看病的花費會很大,第3個問題就是有很多的子女不能在身邊盡孝,我父母都在農村,而自己的孩子都去了城裡面工作,第4個問題就是很多農村老人沒有退休金。
『叄』 關於農村養老金的問題你知道嗎現在農村老人養老的現狀如何
其實作為絕大多數農村地區的,60周歲以上的老人來講。他們本身是沒有職工養老金的待遇。也就是說自己本身的實際收入水平相對還是比較低的。大部分人參加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也就是之前的新農村合作養老保險。所以說整體的退休收入,大概也就是在一兩百塊錢,或者說兩三百塊錢左右。
說實在的農村的養老保險金這些補助這些錢肯定是不夠他們生活用的,子女也會給一部分錢給他人供他們使用,但大部分老人在自己沒有喪失勞動能力之前都不願意給子女增加生活壓力的。
『肆』 農村養老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是什麼
存在的問題:①、雖然「尊老、敬老」的觀念依然存在,但是在多數農村的年輕人接受了正規教育走出村莊不再從事農業生產工作而是選擇在城市紮根立足的大背景下,農村」空巢「現象突出,農村老年人負擔加重。
②、在建立社會的養老體系包括制度、基礎設施、人員配備上,農村的進度遠遠慢於城市,農村養老服務供給實在有限,一些養老院在大城市的入駐率和利用率都無法達到一定程度就更別談農村了。
③、沒有專人負責老年人福利工作甚至民政工作;此外基於農村老年人小病靠熬的觀念也使得小病拖成大病,最終致殘或致貧,加重了養老負擔。
『伍』 分析農村居民養老觀念與模式
分析農村居民養老觀念與模式
摘要 :中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一直注重三農問題,為廣大農民解決後顧之憂一直是國家制定相關政策的前提標准。但是經濟發展中隨著城市化、工業化的加速推進,農村老齡化、家庭小型化、勞動力流動加快等問題使傳統的養老方式作用大為降低,農村的養老風險變大。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出現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村居民的參保率,但是它的影響是有限的。本文將以江蘇如皋地區農村養老保險實施的情況為例具體分析家庭養老與社會養老兩種養老模式,以小見大反映出經濟發展水平相當的地區的農保實施過程中的問題,有利於更好地改善相關地區農村養老保險的實施。
關鍵詞 :養老觀念;養老模式;觀念轉變
一、農村居民對養老保險的態度
據調查,江蘇如皋地區農村居民對養老保險的態度分為滿意、不滿意、無意見三種態度,調查的50人中滿意的佔6%,不滿意的佔86%,無意見的佔8%。由此看出,不滿意的人占絕大多數。表達滿意和無意見的人數只有總數的14%,通過比較參與調查的人的家庭狀況和文化水平,這14%的人不是家庭條件富裕就是文化水平不高。最多的人表示不滿意,他們不滿意的原因主要是每月到帳的養老金太少,還不如靠自己的儲蓄、土地過活,並且要交十五年才能拿到微薄的養老金,所以很多人都不太願意交這種養老保險。除此之外,有個別地區對養老保險金額統一限定,每家每戶都交一樣的錢,這種做法沒有考慮到各戶的經濟水平參差不齊的因素,所以農村居民對這類限定金額的養老保險也是不太滿意。總的來說,新農保的實施沒有提高農村居民對養老保險的滿意程度,只是從表面上增加了參保率。
二、對家庭養老與社會養老的評價及較願意的養老模式
對家庭養老的評價:從金融方面來講,家庭養老實際上是一種很好的分散風險方式,是人類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較為穩定的養老保險機制。在農村家庭中更是有獨一無二的地位,這是因為農民是厭惡風險的,農民持有的養老觀念,是一種基於保障其老年生活安全的理性預期,是農民對比養老風險與保障利益之後對養老模式進行的理性選擇。家庭養老觀念本質是年輕的家長將本來用於養老儲蓄的財富用於撫養孩子,當孩子們長大父母老去時就承擔父母的養老責任,而各種家庭文化觀念,尤其是「孝道」文化實質上就是維系這種金融制度穩定運行的軟機制[1]。作為農民,大多數人沒有多高的文化水平,只是選擇一脈相承本著原來的傳統觀念,實踐了上千年的模式總是比剛實施幾十年的社會養老來得可靠。
對社會養老的評價:隨著經濟社會發展, 尤其是實施計劃生育使得家庭規模不斷縮小、人口流動和家庭遷徙加劇, 原有家庭變得不穩定。子女因為自身的`生活壓力在負擔原有養老任務的能力越來越弱, 所以急需要一種能夠有效分散風險的社會化的養老機制,於是社會養老保險就產生了。社會養老保險的出現,使得子女的負擔減輕了許多,原來因為計劃生育使得社會上的獨生子女增多,但是子女除了自身及後代生活之外,還要負擔雙方父母的贍養任務。社會養老保險與家庭養老相比具有更好的規范性、社會性,不會因為道德問題而出現不給養老的狀況,家庭養老最要是通過孝道來維系的,道德品質的約束力遠不如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法律約束力強,而且社會養老保險能夠在更大范圍內分散養老風險。
同時,社會養老保險與商業保險等相比價格更低、門檻也不高,更適合經濟能力較低的農村居民。但是由於新農保還在試點過程中,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家庭養老與社會養老各有各的優點與缺點,為了了解農村居民真正願意的養老模式,選取了江蘇如皋地區的50位農民進行調查可知,在調查的50人中62%的人願意傳統的家庭養老方式,這說明在農村地區還是以家庭養老方式為主。但是由於各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一致,此結論可能在其他地區並不適用。
三、近幾年農村居民養老觀念與養老模式的變化情況
近幾年來由於新農保的普及,農村居民養兒防老的觀念已經有所松動,加上計劃生育實施以來,多數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為了減輕子女的負擔,農村父母已經意識到不能單靠子女贍養來維系他們的晚年生活。但是家庭傳統養老方式已經存續了數千年,這種思想已經根深蒂固了,想要切底改變仍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尤其是農村這種欠發達地區。相較農村而言,城市居民的思想觀念已經改變的很多了。這是因為城市中經濟和文化水平比較高,城市居民接觸新思想的途徑很多。相對閉塞的農村,接觸不到新思潮改變當然也很慢。但是,由於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農村居民的子女們的文化水平整體上有了很大的提高,通過子女接收新事物和新思想,可以帶動老農民思想的改變。所以傳統養老方式會被社會養老方式取代是不可逆傳的趨勢。
四、總結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思潮的更新換代,傳統的養老方式必然將被新的養老方式――社會養老所取代。現在正是新型養老方式的轉換時期,必然有許多的農村居民不適應這種轉換,導致參保標准不高,有效需求不足。這就需要地方政府來協調,滲透到每一個農村居民,使他們了解到新型養老保險制度的積極意義。同時,更需要完善這項制度,通過更好的基金管理來提高養老金的金額,這會使新農保更具吸引力,更有利於新農保的廣泛推行。文章使用江蘇如皋地區的農村居民繳納新農保數據進行分析僅反映相同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的情況。
;『陸』 2020年農村養老現狀是什麼
2020年農村養老現狀:
(一)老齡化加快
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農村勞動力的輸出,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人口進入城市,年齡結構出現「兩頭大,中間小」的局面。
(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太小,覆蓋對象有缺陷
中國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老年人口,其中百分之七十五在農村。據統計,未納入社會保障的農村人口還很多。建立社會保障網路的鄉鎮1998年僅佔全國鄉鎮總數的41%,建立社會保障基金會的村委會不到村民委員會總數的20%。進城務工的農民既沒被納入到農村養老保險體系中,也沒被納入到城市養老保險體系中,處於法律保護的空白地帶。
(三)傳統的家庭養老保險的功能被削弱
養兒防老的觀念在中國農村根深蒂固,家庭贍養一直是最重要的養老方式。以自給自足為基本特色的農業社會中,生產技術基本穩定,社會分工程度很低,「子承父業」高度概括了上下兩代人之間的密切關系。
(四)農村養老難於完全依賴土地保障,但是土地對於有的農民來說仍然是重要的生產資料。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提供的數據,從1978年到1998年,全國農民平均來自第一產業的收入比重由91.5%下降到了57.2%,其中純農業收入僅占總收入的42.9%。農民家庭經營收入中,大約40%來自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1/4左右來自勞動收入。
(五)貧富差距逐年拉大,為今後的社會發展埋下了隱患。
據調查表明,進城務工者中有82.4%的單位不為其交納養老保險,比「城裡人」(46.1%)高出很多,由此表明,進城務工者在養老保險方面的整體水平很低。政府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政策力度應加大,應該維護社會公正,切實地保障農民權益。
(6)我國農村養老方式現狀分析擴展閱讀:
我國現在的養老保險制度還面臨著許多問題,表現在如下方面:
人口老齡化的壓力日益加劇,人口老齡化對於我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構成了越來越重的壓力。我國在工業化中期的起始階段、經濟建設資金需求集中的情況下便進入老齡化,使資源配置陷入困境。
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部分平衡方式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到來時,會造成資金需求的積聚增長,社會負擔加重,對國家財政的穩定非常不利。養老保險覆蓋范圍明顯過窄,社會保險的基本定律之一是大致法則,只有當覆蓋范圍最大時才會最強。
『柒』 農村老年人養老存在哪些問題
農村老年人養老,存在最大的就是養老金問題。還有就是「無人照料」的問題。
目前的農村,大量的年輕人、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經商,留在農村的多是老人、兒童,這些老人不但沒有人照料,而且還要照顧孫子、外孫,背負著留守家庭主要成員的重擔,這也是影響農村事實上老人度過幸福晚年的一個突出問題。
就目前農村60歲老人的養老情況看,養老金不足是一個突出問題,也就是說錢不夠花,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還有就是「醫療費」的問題。
目前的農村60歲以上老人,經年在農村干農活兒,身體狀況大多不好,多數身體都不好,有的甚至患有多種疾病,如果遇到一個大病,花掉幾萬、十幾萬那也就是一兩年的事,有的家庭一下子就回到了解放前,所以說農村老人醫療費用問題也是比較突出的。
『捌』 中國老人養老現狀
超半數農村老人還在勞作
調研還發現,四成以上的老人認為自己身體狀況較好,超過50%的農村老人還在從事職業性勞作(如種田等),子女資助在影響老人養老快樂指標中占首位,新農保收入、土地收入仍是農村老人主要收入來源。
據介紹,此次農村養老調查歷時兩個月,調查范圍覆蓋全國31個省份573個縣,有效問卷約1.7萬份。
在農村老人健康狀況方面,在農村老人健康自我感覺的指標來看,四成以上的老人認為較好。調研發現,近四成老人患高血壓,兩成老人多半患頸椎、腰椎病。近五成的農村老人每天都需要吃葯,其中女性老人每天都要吃幾種葯的比例通常要高於男性老人。約66.4%的農村老人能夠完全自理,其餘老人則在自理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2014年有63.4%的老人參加過體檢,東部的老人參加體檢的比例遠遠高於其他區域,其中,東北部老人參加體檢的比例比較低,僅為46.6%。
在農村老人經濟狀況方面,調研發現54.6%的農村老人還在從事職業性的勞作,比如在田裡幹活或者其他勞作,幾乎所有的老人仍然從事一定程度的家庭勞作,這是中國農村老人的特點。
空巢家庭超過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