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型養老模式有哪些
新型養老模式有「養生養老社區」養老、農村社會互助養老新模式。「養生養老社區」養老:該項目通過會員型養老公寓結合產權型親子養老產品,依託於全配套設施,實現父母同子女兩代居住的生活理念。農村社會互助養老新模式:「互助服務」就是由子女申請、老人自願入住,衣、食、醫由本人和子女保障。院內老人年輕的照顧年老的,身體好的照顧身體弱的,互相幫助、互相服務,共同生活。
新型養老模式有「養生養老社區」養老、農村社會互助養老新模式。
1、「養生養老社區」養老:隨著養老需求不斷釋放,一些新型養老模式也已出現,如養生養老社區,該項目通過會員型養老公寓結合產權型親子養老產品,依託於全配套設施,實現父母同子女兩代居住的生活理念,打造三代人全齡共生的社區。
2、農村社會互助養老新模式:「互助服務」就是由子女申請、老人自願入住,衣、食、醫由本人和子女保障。院內老人年輕的照顧年老的,身體好的照顧身體弱的,互相幫助、互相服務,共同生活。
2. 養老機構ppp模式好不好
2014年末,國務院出台了《關於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其中規定鼓勵社會資本加大社會事業投資力度,鼓勵社會資本通過合資、合作、聯營等途徑參與養老建設。
此文件的出台表明政府開始鼓勵民間資本通過PPP模式發展養老事業。2015年,國務院轉發人民銀行等《關於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指導意見的通知》中專門提出,鼓勵在養老等公共服務領域廣泛採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即PPP模式提供養老服務,吸引社會資本參與。PPP模式在公共服務提供領域的推進為我國機構養老服務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模式和契機。
(一)養老機構PPP模式概述
2014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在《關於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中闡述了PPP模式的含義,並將PPP模式下政府和社會資本之間的關系概括為政府與社會資本共同建立的利益共享、風險分擔及長期合作關系。PPP模式下,政府和社會資本雙方按照平等協商原則訂立合同,明確責權利關系,由社會資本提供公共服務,政府依據公共服務績效評價結果向社會資本支付相應對價,保證社會資本獲得合理收益。由此,養老機構PPP模式指的是政府擇優選擇具有投資、運營管理能力的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社會資本經營養老機構、與社會資本進行股權合作共建養老機構或向社會資本方購買機構養老服務等方式,向社會提供機構養老服務。與單純的公辦或民辦養老機構相比,元立方金服研究人員認為,養老機構PPP模式具有以下特點:
1.主體間權責明確
在養老機構PPP模式中,項目雙方(政府和社會資本方)通過締結合同,明確其權利和義務,因而權責明確是該模式的一大優點。PPP合作的基礎還在於向社會提供更多質量更好的公共服務,只要社會資本方基於合作協議的安排提升養老服務水平和質量,其追求的利潤就能夠獲得法律的保障。因此,在養老機構PPP模式下,社會資本方經營動力更足,只要努力達到合同要求,就能獲得己方追求的收益。同時,政府一方要履行合同中約定的義務,受合同的約束,因而不會出現政府部門完全放手不管的局面。
2.性質上產權共享
通過股權合作形式運行的養老機構產權性質不是單純的公有或私有,而是由項目合作方共有。社會資本方作為股東,更方便其對養老機構的經營和管理,PPP模式能夠激發社會資本方的經營管理熱情,主要原因在於養老機構的經營狀況與其自身收益息息相關。
3.經營上合作共贏
政府通過養老機構的運營履行向社會提供養老服務的職能,社會資本通過養老機構的投資、經營獲得利潤。在養老機構PPP項目中,政府利用其信息優勢,降低項目設立風險,同時為項目經營提供良好的環境,為社會資本降低一些外部風險,如政策風險等。社會資本的注入則降低了政府的投資風險和負債壓力,同時社會資本在經營和管理上的優勢也能降低項目的經營風險。
(二)養老機構PPP模式的優勢
1.增強養老機構發展活力
首先,元立方金服研究人員認為,採取PPP模式能將大量的社會資本引入到養老機構的建設中去,緩解政府的投資壓力,解決養老機構發展資金不足問題,從而增強養老機構的發展活力。其次,通過PPP合同,雙方對自己未來可能獲得的利益和承擔的風險有明確的了解,從而促使雙方主體積極履行己方的義務,規避風險,以期獲得更高的利益。尤其在股權合作形式下,社會資本方對利潤的追求會促使其盡最大努力經營養老機構,作出最有益於養老機構發展的經營決策。因此,PPP模式的引入將使養老機構的發展呈現出更大的活力。
2.提升養老機構管理水平
在養老機構PPP項目運作的招標階段,會選取出優秀的社會資本方參與到養老機構的建設和經營中去。這些企業在經營理念、管理經驗等方面相比政府部門更具優勢,為獲取更多的經營收益,勢必要從完善養老機構的經營管理開始。如引入高水平的服務人員以及專業的護理人員,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專業培訓,規劃養老機構的發展前景,明確養老機構的發展定位,加強養老機構的內部管理等等。元立方金服研究人員認為,這些措施有助於養老機構專業化和規范化水平的提升。
3.提高養老服務提供水平
養老機構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會帶來養老服務提供水平的提高。為了更好地獲得PPP項目中政府的支持,以及社會評價的提高,從而增加自身的盈利,養老機構必然會從提升服務質量入手。
養老機構服務專業化水平提高的最大受益群體是有養老需要的老年人。這也是養老機構PPP項目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即公共利益目的。
3. 何為互助養老
互助式養老指的是人與人之間在養老上的互相幫助,既可以是青年人對老年人,也可以是老年人之間,特別是低齡老人對高齡老人、健康老人對失能老人。
互助養老
在西方國家,「互助式養老」已經有了比較充分的實踐。如美國的「國會山村」,讓老年居民通過互助服務,基本可以滿足日常生活需求,只有在遇到復雜問題時才需要找專業人員解決。
德國的「多代屋」項目,則是由政府免費提供公用住房,讓老人與不同年齡的人生活在一起。老人不僅能得到陪伴與照顧,還能通過與年輕人溝通傳授人生經驗,幫助年輕人照顧幼兒等方式滿足「被需要感」。
而瑞士的「時間銀行」項目,則是讓低齡老人、健康老人通過幫助高齡老人、失能老人,積攢服務時間,供自己以後有需要時使用。
在國內,「互助式養老」也有比較成熟的實踐。如河北、山東、江蘇等多個地方,改造閑置房屋,建立供老人集中居住的「互助幸福院」;在孤寡或空巢老人家庭建立「互助養老點」;組織社區老人成立「互助小組」,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益養老平台提醒,「互助式養老」看似群眾之間的自發行為,但更重要的是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的作用。相關組織的成立、長效機制的形成、各種資源的整合、活動場所的設置、服務標準的確立、個體糾紛的解決,哪一件都離不開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的主導和協調。
可以說,「互助式養老」是對各級黨組織和人民政府如何多動腦筋、多措並舉、多源融合,切實解決好與人民群眾休戚相關的養老問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社區養老9種模式大解析
社區養老服務是指老年人住在自己家庭或自己長期生活的社區里,在得到家人照顧的同時,由社區的相關組織承擔養老工作或托老服務的養老方式。它由正規服務、社區志願者及社會支持網路共同支撐,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幫助,使他們能在熟悉的社區環境中維持自己的生活。5. 社區養老服務模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嵌入式」養老服務模式;(二)公租房社區的養老模式;(三)「三位一體」社區養老服務模式;(四)「互助型」養老模式;(五)「時間儲蓄」契約模式;(六)政府購買服務模式;(七)PPP模式;(八)網路化居家養老模式;(九)智慧養老模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十條 第一款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6. 國家目前最新出台的農村養老政策都是怎樣的
首先是建立可持續的內生養老互助機制。依託基層老年協會、老年互助會、留守婦女服務隊等組織,以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為重點,兼顧農村鄰里交流頻繁、人際關系密切的特點,積極組織青壯年長者、健康長者和病難長者就近、親人,立即幫扶對,建立相對固定的結對互助關系,開展互助守望、生活關懷、精神關懷等活動,通過居家溝通、外出陪伴、結對幫扶等方式進行維權調解。
另外調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標准。我國城鄉居民的養老金完全不平衡。例如,城鎮居民的養老金每月至少1000至2000元,而農村居民的養老金每月不到100元。差距還是很大的。“十四五”期間,農村養老金有調整的可能。好多少取決於當地政府實施的效果計劃。打造一批產業鏈長、覆蓋面廣、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的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