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農村,是如何養老的
一、我國農村養老方式的現狀
(一)家庭養老
家庭養老就是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由家庭成員或家庭為老年人提供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求的養老模式,主要是從經濟、生活、精神三個方面對老人進行照料。從根本性質分析,家庭養老是指由家庭各個成員提供養老資源的養老形式和養老制度。因為農村經濟不發達,傳統的分配方式比較單一,導致老人的老年生活缺少保障,對家庭形成很大的依賴性,於是「養兒防老」成為農村老人根深蒂固的思想,甚至成為我國老人的傳統觀念。迄今為止,家庭養老仍然占我國養老方式的主體地位,盡管有多種現象違背家庭養老的理念,比如老人遭到子女毆打甚至遺棄,這種違背倫理道德的行為遭到媒體曝光後,必然引起了社會各種人士的議論,然後通過社會輿論的力量控制此類事件的發生,將家庭養老的發展推向正常的軌道,這不僅說明了家庭養老能促進道德倫理的規范性,更能體現出家庭養老對社會的安定和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機構養老
現如今,農村閑置土地越來越多,農村老人雖在家耕種一定的土地,由於其勞動力隨著年齡的上漲而減少,老人薄弱的勞動力僅能支持他們耕種小部分的土地,相比那些年輕人的勞動力,老人已經無法通過耕種大片土地來獲得農產品,只能種植面積較少的土地解決基本的生活需求,以此為他們的日常吃、喝提供資源。但是假如某一年的土地產出量變少,老人獲得的回報就會相應降低,甚至形成入不敷出的局面,土地對養老的作用就會變得很微弱。另外,老人的子女?m不在身邊,卻也很有可能給老人帶來負擔,比如家中孫子輩的孩子一般會被留在家裡由老人撫養,家裡的整個經濟來源會依靠老人的子女,子女既要撫養下一代,又要贍養老人,更會使他們力不從心。如果家庭將重心放在小孩的身上,那麼老人必定會是受到忽視的一方,家庭養老的作用就會顯得更加微弱,因此土地養老的功能牽制到家庭養老的功能,如果土地養老得不到很好地發展,那麼也會對家庭養老形成很大的沖擊。
四、解決農村養老問題的對策
(一)結合社會各種力量,分擔家庭養老負擔
1.明確職責
雖然社會、政府、家庭及個人都是養老服務的提供者,但養老問題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家庭、政府、社會三種角色的相互配合與協調,倡導一種以家庭養老為主,機構養老為支柱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首先,子女個人應明確自身的責任,及時承擔贍養老人的義務,在生活和精神上幫助老人,然後,政府及村委會應做好監督職責,分別對農村老人經濟生活方面及精神方面提供幫助,聯合鄉鎮政府和村委會,對不贍養老人的子女進行說服教育,必要時,採取相關的法律手段保護老人的基本權利。最後,社會的力量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社會宣傳的力量,通過社會文化的傳播,令子女應主動贍養老人的思想深入人心,為每個家庭的養老創造一種積極的氛圍,另一方面則是社會輿論的力量,這樣一來,虐待老人、拋棄老人的家庭就會受到社會大眾的譴責,大部分子女因受不了輿論的壓力,便會重視養老,重視老人,社會監督著家庭養老的同時,也促進了家庭養老的發展。
2.保障家庭經濟收入
農村養老一直是整個國家及社會關注的問題,即使農村家庭經濟負擔重,國家財力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投入巨資進行養老,於是我們更應該關注農村家庭的基本生存能力。實際上,大部分的農村家庭屬於中低收入的家庭,這類家庭的子女為了生存而選擇外出打工,子女每年外出打工掙得的錢用於老人小孩的日常開銷、小孩的學業費等等,餘下來的錢也是所剩無幾,如果這個家庭里有人遭遇到疾病,那麼這個家庭的抗疾病能力會很低,若無法保障這類人的生活、健康,勢必會引起整個社會乃至國家的不穩定。因此,政府一方面應分析農村每個家庭的經濟收入,協調財政投入的資金,多用於保障中低收入甚至家庭成員較多的家庭,另一方面國家應調節對農村家庭的稅收制度:我們通常所說的窮人與富人的稅收制度是一樣的,而在發達國家,低收入群體與高收入群體的稅收制度的區別征稅制度是非常健全的,他們將從富人身上征來的稅用於中低收入家庭,保證了中低收入家庭的基本需要和發展。因此,我國應該逐步完善稅收制度,揚長避短,使農村家庭能節約出一筆資金,用於家庭養老的發展。(二)多方面推行機構養老
近幾年,在政府的宣傳與鼓勵下,養老機構開始出現在農村老人的視野中,政府宣傳模式卻僅限於橫幅、公告等方式,導致老人對機構的服務、運營情況了解頗少,再加上老人受「養兒防老」傳統觀念的影響,對進入機構養老產生抵觸心理。於是我們可以利用志願者的身份讓老人深入了解機構養老、接受機構養老。志願者可以從大學的志願者服務團里挑選,藉助學生純真的身份是為了避免老人出現害怕受騙的思想,高校志願者通過志願者服務團定期進入養老院,給老人們帶去關懷與愛心,結合志願者的力量讓老人們相信養老機構,另一方面養老機構給予老人一天的時間,讓老人免費體驗養老機構的真實生活,消除老人心中的種種疑惑與擔憂,為養老機構的發展打下基礎。在發展機構養老的同時,政府應加強對機構的管理,努力提高機構的服務質量,加大對機構養老基礎設施設備的建設,制定規范的管理體制和監督措施,極大程度地刺激機構養老的發展。
(三)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提供部分養老金
一方面,高效地利用土地,讓土地為農村家庭提供一部分養老金。針對還擁有一定勞動力的農村老人,他們雖無法種植大規模的土地來獲得收益,卻能在政府的政策中獲得經濟收入,比如現在的鄉鎮政府鼓勵各種農業產業的發展,農業產業大多數屬於大規模種植,在種植過程中會需要一定的勞動力,於是,還擁有一定勞動力的老人可以長期做這樣的勞務,工資雖比不上外出務工的子女,但能者多勞,有多少勞動力就會得到多少的回報,這樣農業產業既得到了發展,又能為農村老人提供收入渠道。另一方面,發展這些農業產業是需要各個政府及企業之間的密切聯系與合作,因此政府應該積極引進農業產業,才能更快地解決當代農村土地閑置的問題。
⑵ 農村老人在家裡養老屬於什麼養老模式
我覺得農村老人在家裡養老。11系自己養活自己。沒有退休金也沒有養老金,只有自己對自己。
⑶ 你覺得農村老人是怎樣養老的
常見農村老人養老方式如下:
1、靠子女養老
這是最簡捷也是最傳統的養老方式。判乎塵「我養你小、你養我老」,養老是每一位子女應盡的義務和責任,不養老人、虐待老人畢竟是個例。絕大多數的老人都是靠子女的供給做為生活的主要來源。
2、靠種地養老
一雙手走天下,對於農村老人來說,是沒有「退休」說法,靠子女還不如靠自己。很多老人70多歲了干農活種地的,並不少見!
3、靠養老金養老
有一定經濟能力的都會領上了養老金,那個年代能有養老金是真的不錯。當然,部分則是靠著國家的補貼生活,例如殘疾、貧困戶等活得比較卑微的老人。
4、靠自己零存的錢養老
農掘禪村老人都很節儉,也不大講究吃穿,以前零碎攢下的,逢年過節兒女的「孝敬錢」,都不怎麼捨得花,也就日積月累放到銀行里,也許也是在「防老」。到了自個真的「退」下來了,就取出來養老。
農村老人養老的大問題
雖然現在農村發展速度很快,可是農村在經濟方面和就業方面,依然還是不如城市。現在農村人就連賺錢的主要形式,也依然是通過進城打工賺錢。現在年輕人從學校一畢業就留在了城裡工作。而留在農村老農的都是一些老父老母。
常年都在父母身邊,父母老了後也能隨時可以盡孝。而現在年輕人從學校畢業後,就在全國天南地北的到處闖。也沒什麼時間留在父母身邊,更不能及時盡孝。導致很多老人在農村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孤寡老人」,這也是農頃頌村「養老問題」難以得到解決的原因之一。
⑷ 再過二十年,農村老人如何養老
未來20年,農村老年人如何養老?這是一個前瞻性的問題。只有把握住整個社會的發展趨勢,才能得出比較現實的結論。農村養老只有三種形式:一是依靠土地養老;二是依靠子女贍養老人;第三,依靠政府養老。農村老人靠土地養老。在社會歷史傳承的條件下,農民年輕力壯。無論是種糧種菜,還是養豬養牛養羊雞鴨鵝魚蝦等。他們都以在土地上紮根種植糧食為基礎,從事多種經營,外出打工,積累財富,養育子女,從而為老年人的生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農村老人靠子女養老。
⑸ 農村養老方式有哪些 農村居民養老方式的選擇有哪些種類
農村養老方式有哪些 農村居民養老方式的選擇有哪些種類? 下文就隨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上面我講了農村父母養老金的一些情況,那麼除了農村侍褲祥養老金,農村還有哪些養老方式呢?
下面我就來一一盤點:
1、 養老
農村也有一些退休幹部、退休教師等為我國做過貢獻的人群,純冊我國在養老這方面自然會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福利。
此外隨著我國扶貧力度加大,很多孤寡貧困老人能享受五保戶的養老待遇。
農村的養老方式是這樣的,而城鎮居民由於經濟實力更充實則可以考慮配置商業養老保險來養老:《延遲退休下,你買商業養老保險了嗎?》。
2、 年輕時多存錢養老
這是最根本的養老方式了。
農民不像城鎮居民一樣基本都有穩定工作,退休之後還可以老搏領取很高的退休金。
但農民也有自己的方法養老,那就是年輕時攢夠足夠的錢,口袋有錢心不慌。
3、 養兒防老
百善孝為先,這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靠子女養老,這是目前農村養老的主流。而且作為子女,都有贍養老人的義務。
⑹ 新型養老模式有哪些
新型養老模式有「養生養老社區」養老、農村社會互助養老新模式。「養生養老社區」養老:該項目通過會員型養老公寓結合產權型親子養老產品,依託於全配套設施,實現父母同子女兩代居住的生活理念。農村社會互助養老新模式:「互助服務」就是由子女申請、老人自願入住,衣、食、醫由本人和子女保障。院內老人年輕的照顧年老的,身體好的照顧身體弱的,互相幫助、互相服務,共同生活。
新型養老模式有「養生養老社區」養老、農村社會互助養老新模式。
1、「養生養老社區」養老:隨著養老需求不斷釋放,一些新型養老模式也已出現,如養生養老社區,該項目通過會員型養老公寓結合產權型親子養老產品,依託於全配套設施,實現父母同子女兩代居住的生活理念,打造三代人全齡共生的社區。
2、農村社會互助養老新模式:「互助服務」就是由子女申請、老人自願入住,衣、食、醫由本人和子女保障。院內老人年輕的照顧年老的,身體好的照顧身體弱的,互相幫助、互相服務,共同生活。
⑺ 城裡人到農村養老,你認為這種養老方式咋樣
01
隨著城市環境的污染,交通的擁擠,食品安全等問題的出現,城市生活的吸引力大大減弱,一些城市退休的老人開始到鄉村尋求休閑型的養老生活。
尤其對於已經見慣了城市的繁華和喧囂的老年人來說,回歸田園,過寧靜祥和生活的需求,則顯得更為迫切。
城市老人回農村養老是雙贏的局面。
其一,圓城市老人田園夢。大多數老人在城裡呆久了,希望老了以後能夠回歸田園生活。而農村的房子租金便宜,環境好,滿足城市人養老的要求。
其二,增加村民的收入。城市老人到鄉村需要住所,而閑置農房出租給城市人,可以給村民帶來一筆收益,增加村民的收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質量。
⑻ 農村養老方式有哪些
1,基本靠子女接濟。農村常說,養兒為了養老。這是農村一貫的做法,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種地。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農村人,說沒地怎麼活的原因所在。農村種地不賺錢,但種地可以養老。老年人,口味淡,種點蔬菜正好,老年人,食量少,種一畝三分地的糧食,足夠。
3,不服老,不要養老。好多農村人,到去世,也一直在做事。
4,養老院。當然雖然說,現在農村好多都有養老院了,但是真正去養老院的真的很少。
5,養老金。
農村養老金又分為三種常見的形式。
第一種,就是退休金。這是對於那些有工作的人來說的。比如說公職人員,或者說國有企業,或者說有畢竟好一點的單位。前提是有工作,但是了,農村人的就有機會本來就少,別說有好的工作了。
第二種,社保。社保是為了保障我們老了以後沒有收入的一個最為重要的保障。社保是多繳多得。
第三種,國家專門為農村農民服務的。農村社保卡,就是農保。這是專門為,農民老了以後有收入保障的一種政策。交的不多,當然領的也不多。
以上5種,是大部分農村老人的養老方式。看起來是不是很凄涼,不管是那種,都不是很好的樣子,但是啊,沒辦法,農村一直是這樣,尤其是農村人老了的時候。不像城市,好多老人,越老越牛逼,老年的時候還能叱吒風雲。
⑼ 農村老年人如何養老
在我國的農村地區,主要有以下幾種養老方式:
1、家庭養老
這是我國農村最主要、最普遍的養老方式,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孝」的集中體現,它具有其它養老方式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在短時期內不會被其它養老方式取代,仍然是我們主流養老方式。但是在現代化的進程中,這種傳統的養老方式正受家庭規模縮小、人口流動、失地、老齡化等因素的挑戰,目前這種養老方式的質量有下降的趨勢。
2、集體養老
這是一種在農村很常見的養老方式,它是由集體經濟組織對年老多病、無依無靠的老人進行贍養的制度。其主要形式有五保制度和養老院制度。這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一部分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但是適合這種養老方式的,只是農村老年人口中很少的一部分人,並不能成為解決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的主要形式。
3、養老保險
隨著農村老年人口數量增多及家庭養老功能的弱化,養老保險也是一種好的養老制度來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4、儲蓄養老
這種養老方式只有少部分的農村老年人採用,他們依靠平時的積蓄用來防老,在農村仍然有一定的市場。一些農村居民對養兒防老已喪失信心,他們認為只有錢財是可靠的,因而盡可能省吃儉用,節約儲蓄以備老年需要時用。
拓展資料:
養老制度的變化:
改革開放前
改革開放之前,城鎮家庭的養老功能強大,家庭和單位合力使老年人的養老服務資源得到很好的發揮,盡管資源有限,但各盡其力。在農村,政府和集體合力為「五保」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而其他農村居民只有靠家庭,有時需要求助親戚和鄰里來照顧。中國社會的二元結構特徵在養老服務領域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改革開放後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市場經濟的介入,「單位人」演變為「社會人」,企業辦社會的現象消失了,單位的福利待遇越來越少了。很多企業在轉軌後,職工已經完全失去了享受單位福利待遇的機會,退休後實行社會化管理。迄今為止,依靠單位提供各種養老服務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由社區和企業以及各種組織提供的養老服務。
綜上所述,隨著人口、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結構的急劇變動,原有的養老服務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為適應時代要求,重構養老服務體系、制度成為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