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飛越老人院與養老保險

飛越老人院與養老保險

發布時間:2023-06-16 13:38:07

① 《飛越老人院》:垂暮之年的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人生最大一種痛,不是失敗,而是沒有經歷自己想要經歷的一切。別忘了心底的那個夢想。」
《飛越老人院》—老葛

慵懶的午後,我在書房泡一杯茶,帶著周末懶懶的愜意打開電影,本想隨便看看消磨時間而已,卻被電影打動哭得稀里嘩啦。

《飛越老人院》,這是一部2012年的電影,由張楊執導,講述了關山老人院里一群老人為了實現各自人生最後的價值,一起尋找生命中純粹的快樂與意義的故事。

影片從葛老頭因為續弦的老伴去世,被老伴非血緣關系的兒子「趕出」無家可歸被迫進入養老院的故事說起。進入關山養老院後他與曾經的同事老周住在一個房間,老周熱情開朗,平日里組織這里的老人們參加各種各樣的文體活動。為了實現各自人生最後的價值,這群老夥伴們毅然決定排練節目去天津參加比賽。可是,衰老與疾病讓院長(顏丙燕 飾)無法下定決心開綠燈,而意外的事故更促使她對老周他們的表演下了禁止令。

養老院其餘的老人,要麼是無親無故的老周,要麼是瘋瘋癲癲半夜亂叫的老金,還有性格執拗處處與家人作對的老錢……他們或窮困潦倒,或疾病纏身,或孤苦伶仃,但是面對晚年無法排遣的孤苦卻能互相幫助,一起面對。

整部電影除了廖凡、陳坤的幾個明星客串之外,其餘全部都是一群老戲骨,老藝術家。他們的平均年齡有80歲,但通過他們所刻畫、表演出來的孤獨,沒有安全感卻又拼勁全力開心活著的老人。

他們有夢想,有希望,有願望,也有無能為力的牽掛,有無限的憧憬,所以有著一往無前的勇氣和無畏,似不在乎似了無牽掛般的無所畏懼,縱然經歷死亡,無悔!

這部電影用朴實的情感引起無數人的共鳴。面對第一代獨生子女逐步進入而立之年,其父母的養老問題也浮出水面。劇中老葛的一句「我怎麼會混成這個地步?」不僅是在垂暮之年的一個自我反省,更是直接拷問普羅大眾:如何解決越來越嚴重的中國老齡化問題。這是一部讓人不能不流淚不思考的電影,導演用一貫的溫情風格揭示了觀眾再也不能迴避的比死亡還要殘酷的人性問題。

盡管如此,影片更多的還是勵誌喜劇的情節,面對老年的孤苦伶仃和疾病,他們並沒有放棄對夢想和遠方的渴望,他們卻如同我們一般,依舊嚮往快樂,嚮往自由,依舊有著夢想的追求。電影里的周老頭,知道自己身患癌症晚期時日不多,卻還有看看大海看看海邊日出的夢想。影片帶著點「瘋狂」的「青春勵志片」,充滿了浪漫色彩,雖然有令人感懷落淚之處,更多的卻是無限的歡樂。

除了老人對夢想的追求讓人欽佩之外,影片還揭露了一個很多家庭都存在的溝通問題。「每次下定決心回家好好吃一頓飯,吃到最後,不是他『啪』的放下筷子,就是我走人。大家都覺得我挺善良一個人,怎麼就跟父母相處不好?」我們總是把最好的脾氣給外人,把最差的自己給最親的人,「每年只有春節那幾天能回家過,其實也就是五、六天,但是每天真正跟父母在一起的時間,也就是兩、三個小時,五、六天是十幾個小時,二十年是兩百多個小時,想想就覺得可怕。」

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個情節是劇中的老太太把老周認成自己的老伴,吃飯給他夾菜、拿了重陽節的老人紅包也要替他保管,大夥都說她失憶了,但是她真的是失憶嗎?她記得和老伴出行在河邊一起野餐,記得他愛吃的菜,記得他們一起住院遭受的苦和罪卻自然覺得幸福,「人家這是活到了一個境界,該忘得都忘了,不該忘得都記著呢,這他媽才叫幸呢!」

影片以老周圓夢,在黎明即將到來的海邊永遠沉睡結尾,他點燃最後的生命,燃燒著他的熱忱與夢想,以悲壯而決意的姿態向世人宣告:即使是垂暮之年,我們依然可以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養老院也正因為有了他才一掃沉默死寂的風格,背著院長搞「地下活動」,帶著一群返璞歸真的老頑童勇敢地去追夢,他是這部影片的靈魂。

總有一天,我們會老去。
總有一天,我們會老態龍鍾不能自理。
總有一天,我們的肉身會枯朽。
總有一天,我們將化作一胚黃土。
在那之前,讓我們拼盡全力,讓生命絢麗地燃燒,讓這漫長又短暫的人生無憾

② 淺析電影《飛越老人院》反映的社會現實

淺析電影《飛越老人院》反映的社會現實

來源:旅遊學院      作者:萬木英

電影《飛越老人院》是一部涉及長輩與子女的關系、老人如何養老以及老人對精神世界的追求的影視作品。本文從社會學視角分析了,其反映的社會現實:一是長輩與後生之間心靈的隔閡;二是敢於為夢想執著追求;三是溫暖需要真摯的友誼。基於此,我們認為子女不僅要從物質上為老人安度晚年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還要從精神上為老人創造更多溫暖舒適的心靈園地;夢想不應該受到年齡的限制和約束,為夢繼續奔跑,夢想為我們綻放,人與人之間友情的滋潤。

電影《飛越老人院》於2012年5月份上映,主要講述的是發生在一個老人院的故事,即老葛(許還山 飾)和其他老人的生活如一潭死水,充斥著矛盾、乏味、孤獨和煎熬。無論哪個老人踏進這老人院也往往意味著等待和面臨著生命的結束。直到老葛的老朋友老周(吳天明 飾)加入他們當中,老周性格樂觀開朗、幽默大方不僅幫助憂郁匆匆的老葛重新振作以及最後解開與孫子、與兒子的多年的心結,而且還通過帶領老人們玩「超級變變」等游戲,為了能夠去天津參加比賽老人們可是費盡周折用盡「洪荒之力」,這可謂給老人們帶來了內心的歡樂和精神上的充盈。

長輩與子女間的愛過於失衡。愛的不對等,是一個非常籠統、復雜和抽象的問題,本文主要闡述長輩與後生兩大主體之間相互給予的差異性,主要表現為長輩對子女的愛深沉、真切和最無私,而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子女對長輩的愛則膚淺、馬虎和不耐煩。這種愛的不對等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既有外界因素即生活環境和現實條件的限制,又有女子與長輩各自的性格類型、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等內在不足的干擾。電影中發人深思的是老葛與孫子有關「詢問麻雀」的故事,對於孩子的勤思好問,長輩總是感到無比欣慰,也總是溫聲細語、有耐心一遍又一遍的為子女解答;然而,子女長大了長輩卻也老了,當老人詢問到第二遍、第三遍時卻惹得子女不耐煩,甚至爆發脾氣。在現實生活中愛的不對等,往往導致父母過於對子女的溺愛或愛在子女成長過程中的缺位;也表現在子女對父母的不理解、不關注和不耐煩亦或「假像」的以為給父母更多的物質保障就是對父母最好的愛,忽略了老人內心的需求。張楊,王式憲(2012)等指出我國老齡化人口嚴峻而目前的養老方式一般分為三種即「居家養老」「社區養老」「集體養老」電影《飛越老人院》所呈現的是集體養老模式,該模式具有固定的活動空間與社會的接觸互動微乎其微,且認為「居家養老」是最有利於老人心身需求的養老方式。這說明家不僅僅是身體的住宿更是心靈的寄託處。可是在社會生活和學習中,我們與父母、與老師、與親友的交流少之又少,彼此很少走進對方的內心。

為夢執著無關年齡,夢想無關大小。電影《飛越老人院》中呈現出來的不僅是家庭長輩與子女之間的家庭關系,還賦予了老人「青春與熱情」,展示了一群老人為了實現演出夢想,為了看看與養老院截然不同的精彩世界,勇敢的「飛越」老人院的感動場景。年紀大了,一般情況下應該在安靜而舒適的地方修養身心,大多數老人不喜歡甚至不宜選擇過於激烈的活動,面對生命最後的終結,有的老人能夠坦然面對,有的老人則愁眉苦臉。那麼,這部影片實際上也探討了老人們面對死亡、面對生命的一種態度,一種選擇。該電影通過朴實而又不失生動的故事情節將人物個性凸顯得淋漓盡致,又從多維視角多重關系中折射出老人內心對家庭和諧、家人關愛、友誼情懷和追求夢想等精神世界的深切渴望;同時以電影節目為載體,鼓勵老年人面對生老病死不應悲觀而是學會從容和勇敢面對,為呼籲社會更多的年輕人發自內心的去傾聽老人的心聲,去理會老人的意願,去尊重和滿足老人的需求,多一點陪伴、體諒和呵護,少一點自私、抱怨和爭吵才能家和萬事興。

③ 寶貝最後自己爬進養老院的電影叫什麼

《飛越老人院》。《飛越老人院》由張楊執導,張楊、霍昕、張翀編劇,許還山、吳天明、李濱、顏丙燕等主演的劇情片。在劇情的最後有個片段,有個幼小的嬰兒自己慢慢地爬進了養老院裡面,讓三位老人回想起了自己以前的記憶。該片講述了關山老人院里一群老人為了實現各自人生最後的價值,一起尋找生命中純粹的快樂與意義的故事。

④ 老人的集體飛越,電影《飛越老人院》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故事

電影《飛越老人院》講述的是一個很溫馨的故事,一群老人在老人院的生活每天都很枯燥,然後他們決定不顧院方和子女的反對偷跑出去參加比賽,路途中經歷了很多事情,但是最後他們的夢想也沒有達成。這部電影深刻地反應了老人的心理問題,他們並不是有了安逸穩定的生活就滿足了,子女的關心、生活中的激情都是他們需要的。他們並不是只能這樣靜靜等待死亡的來臨,他們還有很多的夢想可以去實現。

很多人看這部電影看到的只是老人們尋找單純快樂的過程,反而沒有發現根據深層的東西。老人們的寂寞更加可怕。

⑤ 電影飛越老人院觀後感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電影飛越老人院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電影飛越老人院觀後感1

飛越老人院電影開始後,溫馨的畫面和老戲骨們自然的表演讓我知道名字只是一個噱頭,飛越老人院觀後感。一群年歲已高的老人們因為各種原因被家人們送到了老人院,身體的每況愈下和精神上的孤獨讓他們十分憧憬老人院外面的生活,可是迫於家人的擔心和院長的管束他們不得已一次又一次地放棄自由生活的權利。直到老金的一次提議,他在老人院里召集身體健康的老人跟他一起去參加超級變變變的節目,當他們設計的節目博得了大家的笑聲,他們更加堅定了要到節目現場去參加表演的信心。商量過後,他們的想法雖然遭到了家屬和院長的反對,老金和其餘老人們仍舊決定這一次一定要出去看一看走一走,不想再只活在老人院里。於是大家齊心協力買了一輛大巴,逃脫了老人院保安的管轄,偷偷溜出了老人院,一路歌唱歡呼,活出了他們想要的激情,脫韁的野馬自由地奔跑在大草原上讓我想到了這群老人們真可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並不是只有年輕人可以活出自我,老人們也應該比年輕時更熱愛生活。

這部電影里的老人們是一個大家眼中的弱勢群體,可是他們雖然在生理上不如從前,心理上卻都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熱愛自由和生活,他們有自己的煩惱,雖然被忙碌的孩子們冷落在老人院里,可他們心繫子女渴望溫馨的家庭生活,渴望化解跟子女們的矛盾。

電影里很多細節的刻畫都讓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常常想起自己的父母來。讓我們這些在喧囂之間忽略家人的孩子們重新審視自己,主動去呵護和父母之間無比珍貴的感情。我記得最清楚的一個情節是老葛跟自己的孫子說的那個麻雀的故事,我流了眼淚。老金在參加超級變變變的舞台上被采訪的時候說之所以參加節目是為了在日本的女兒能在電視上看到自己,我聽到影院里有此起彼伏的抽泣聲。沒能在海邊看到日出的老金終於在老人院里看到了大家特意為他准備的節目,堅強有愛的他們用自己的身體為老金錶演了最美的一次海邊日出,譜寫了不老的生命樂章。

其實老人們想要的很簡單,有時候只要我們一句溫暖的話,尊重他們的眼神,不嫌棄他們的態度。只要我們換位思考,只要我們靜下心來細細體味,這一切都是來得及的,不要等到父母頭發斑白或遠離人世才後悔莫及。讓這部電影給我們一個反思的空間,也給我們敲響警鍾,重視跟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電影飛越老人院觀後感2

剛看《飛越老人院》便想到了《飛越瘋人院》,兩者雖一名詞之差,內容很大程度上有些許雷同,但表達的意思在我看來是迥然不同。

《飛越瘋人院》大概是一兩年前看的片子,它被拍的很早,印象之所以很深刻倒不是因為它獲得了很多獎項,而是裡面自我,本我,超我的一種精神讓我費解,我時刻被困惑,於是便牢牢記住了。

今天看的《飛越老人院》最大的特點就是裡面都是些老藝術家,如電影宣傳所說,裡面老藝術家的年齡加起來達3000多歲,我想這是任何一部電影也不能所比擬的吧。《飛越老人院》的導演說他所拍攝的電影是追求勵志,青春,瘋狂的。並沒有刻意反應現在老人在老人院的生活,實際上具有一定的娛樂性。我也看到電影上的標簽,有寫喜劇。看完電影,我覺得確實也達到了導演所說的追求了,勵志,青春,瘋狂。

勵志

在關山養老院里,老人們過著都是一潭死水般的生活,定時吃飯,吃葯,由護士陪著,喂著等等。但片中的老周一直娛樂大眾,變魔術,鼓勵大家也參與世人都覺得老人在做一些不可能做的事:超級變變變。自己掏錢買材料製作麻將道具,其中「演員」的選定,麻將的排練,充滿各種嘻哈,逗人發笑。經過一點時間的排練眾人都覺得自己可以去天津參加比賽了,於是向院長提出了這個請求。院長本著醫院要注意老人的安全,要對老人負責,對他們的家人負責,不同意。於是說老人們的孩子都同意的話,養老院也不會有什麼意見。老人在孩子們面前的麻將表演,也確實逗樂了他們,但最後結尾,有兩個老人脖子扭到了,正好給了一個不能出去的理由,太不安全了!眾人陷入低谷,這樣閑下來的幾天,老周的病情也惡化了,被老葛發現了,老葛決定一定要完成老周的生前的願望,去天津表演。養老院的老人們於是偷偷背著院長練習新的活動。這讓人覺得這些老人就是老頑童啊。為了自己的願望不願意坐以待斃,積極進取,失敗了不可怕,可怕的是生活在一潭死水之中,在老人院等死。

青春

我們經常感嘆時間是把殺豬刀,感嘆青春在流逝,不再回來,青春在我們眼中就是年齡,二十一過,我們在奔三......但青春在這部影片里讓我們看到了它的另一個新的含義,青春不再是年齡,是一種心態,做著年輕的事,影片中老人們的青春,讓人羨慕,可敬可嘆。

影片一開始就是老葛沒地方住,孫子結婚,兒子不讓他參加,來到老人院後,院長又說滿了,根本沒床位再給他,於是他和老周是共擠一張床位,房間的另一個老人老金又總是發「人來瘋」,老葛老伴給他留下的一盆植物也摔壞了,一切的不如意讓老葛有了自殺的年頭,最後被老周發現了,勸了下來。老人心情郁悶,傷心啊,到頭來混的如此凄涼。老周也沒再說什麼,接下來的幾天里,養老院的老人們忙活了,推拉木頭,做床,手工刺綉,做枕頭,完工之後,大家齊齊來到老葛房間,搬進床,送上綉有一朵花和「葛」字的枕頭,植物重新找了個鐵盆種下了,這樣就像有了根,同樣也收獲了友情,大家互幫互助,溫暖人心,日子有了盼頭。這種沒有利益的友情我們曾經擁有,在青春不諳世事的時候,大家交心互助。當生活的種種關乎生計小事,漸漸迷惑心智,疏離朋友,給自己的內心築上一道牆壁,自認為有了避風港,但從此孤獨著,我們有時會想這是成長需要的代價,其實這些都是借口吧,其實這會青春是真正的再離去......

瘋狂

養老院就是給老人家養養老,曬曬太陽,和護工聊聊天,准時吃飯吃葯睡覺。這是在常人眼裡老人院的作用。而老人們在老人院里自己排練活動,想出去參加比賽,這些都是瘋狂的事,應該被遏制......正是在這種情況下,老人們只能決定偷偷溜出去,在新的節目練好之時,運用聰明才智想出偷溜的法子,藉助老人們大家的配合,成功飛出了老人院。到之時,老人院外的風景真的好美,蒙古草原的遼闊,有草有河流,有羊有馬,這也是一種青春,老人們年輕的時候都是一匹匹駿馬在生活中不講馳騁天涯,那也應該是自由自在的吧。瘋狂的外出,被院長得知之後就是加急尋找啦。老周在途中病情明顯的惡化的更厲害了,但他們依然是在車中歌唱,去河邊郊遊野餐,生命的最後,縱死又何妨?當然不能死,還沒有到天津,還沒完成願望。院長他們當然找到了老人們,但是被老人們感動了,我想這就是戲劇性吧,當然是真的很感人,讓人心酸,老人們生命的盡頭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外面連這個還不能滿足他們的,又是何其的殘忍。最終參加了比賽,老周也滿足了最後個願望,到了海邊,雖然沒看到海上日出,那種新生。但他應該也滿足了吧。盡管影片後文也有老葛的提議,大家的幫忙合作,一起在老周的遺像面前以生前表演活動的形式表演了海上日出,這也是種升華,影片嬉笑的背後還是讓人有絲絲感嘆。生命的終結其實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電影飛越老人院觀後感3

老人都是容易感動的。老人都是脆弱的'。或許武斷,但是大多如此。

這個時候的他們是七零後,是八零後,是九零後。他們聲音聽不見,他們口齒不清話說不明,他們腿腳不麻利走不快,他們老年痴呆卧床不起。他們有自己的兒子,他們的兒子是某某集團CEO,是大律師,是大醫生,是學校教授,但是他們依然在瘋人院一樣的老人院裡面"安享晚年"。並不是一定要描繪一個病態的老年人還有樹立一個不孝的後代給大家看,只是事實上的確有很多的子女在口口聲聲吼著責任的時候卻把老去的父母當成是一個負擔。

在電影進行到大概三分之二的時候老周和自己的孫子在夜晚的河邊聊天,老周講了一個麻雀的故事給他的孫子聽。麻雀的故事講的是一位年邁的父親在和兒子聊天時候像是假裝痴呆一樣問兒子站在樹上的鳥兒是什麼,連續問了三次。兒子不耐煩的告訴說是麻雀,最後一次回答甚至吼起來了。這個時候老父親眼裡面噙著淚,從自己的荷包裡面拿出一本日記本,上面記錄著這個年輕的兒子小時候剛剛學會說話不久父親帶他出去郊遊的事情,那個時候,兒子天真的問著父親樹上的鳥兒是什麼,父親高興的說那是麻雀,兒子每問一次父親就欣喜的回答一次,說不出有多幸福。講完故事之後老周的孫子給了老周一個擁抱,爺孫倆都哭了。

全社會,都應該為我們的老人們做點事情。每個人都會老去,我們不能不顧一切的等到我們老了的時候再去哀嘆,人老了不中用了。而是需要每一個兒子,每一位女兒,莫要覺得給了自己的老父母每個月六百塊就以為是盡到了孝道,莫要覺得把自己的老父母送去了老人院,就是盡到你們的責任了。他們要的不是六百塊,要的只是你在身邊,哪怕只是一年短暫的一兩次,他們都心滿意足了。

我看著他們表演都不自覺的笑了。是真心的笑,幸福的笑。我贊同他們的生活方式,我覺得他們可以飛躍老人院,不光是老人這樣,任何時段的人都不能過得太安穩把夢想擱淺,尤其是這個年齡階段的我們更應該是這樣。他們告訴我要跟著自己的心走,要去追逐自己的夢想,要去邁開第一步。走著走著。我也會在者不自覺中,找到我們自己了。

再多的誤解都會化解的。搞不懂為什麼有的子女榮華富貴而自己的老父母卻沒有落腳之地。這是一種變態畸形的社會發展形態,應該要改善而且必須要改善。

願他們就像賓士的駿馬一樣,老驥伏櫪,卻志在千里。擁抱生活去,在陽光下,在河流邊。放聲大吼放聲大叫,該忘得都忘掉,這才叫幸福。

電影飛越老人院觀後感4

電影看完,腦海中留下了這幾個畫面,老人們充滿熱情地集體排練,在排練中相互逗趣、設計逃離老人院,駕車「飛越」馳騁公路。一些七八十歲的老頭子和老太太住在老人院里,想要離開院子去做一些常人看來比較瘋狂的事情。有活力,有激情,像是老小孩,直到他們如願以償登上了夢想的舞台,但外表健康、樂觀幽默的老周已經到了生命的終點??很現實很寫真的片子,反應了現實的社會。雖然整部影片穿插著幽默和溫暖,但是卻不能掩蓋那種兒孫不能膝下承歡的凄涼之感。也許整部片想告訴社會,希望老有所依。

當老人們在排練節目響起動畫片《西遊記》的配樂的時候,腦海里浮現出唐僧師徒還有白龍馬歷盡千辛萬苦去西天取經的形象,再聯想起這些老人們,心裡莫名有種酸楚的味道。看著這些老人,給我的感覺,除了以上的遺憾和不滿,更多的是對他們有自己的追求,完成和實現自己心願的那種精神。

我們有什麼可以埋怨父母的呢!我們總是苛責身邊的人,對陌生人卻很寬容,這讓我難掩痛心。當他們晚景凄涼、茫然的坐在老人院的太陽地兒里放空,接受模式化的探望和慰問,他們是誰,曾經做過什麼,都已經不在重要了。他們是模糊的,已然淡出人們的視野。

《飛越老人院》在講一群老人們故事的同時,不乏對現實社會的一些令人心寒的事實的揭露。兒孫滿堂,子女繞膝,曾經的多麼令人嚮往和羨慕的事情啊!現在這些老人身邊,除了自己的影子,和一群同齡人,沒有一個家人兒孫的影子了!我想,除了家人之間的關系問題,還有一個就是社會對老人的關懷問題。很多人認為,把老人往老人院里一送,然後想著以後有空了再來探望探望,這樣就算是盡了一片孝心了,甚至送了,根本就忘記還有老人在老人院這一回事兒了!這還像話嗎?他們根本不關心老人心裡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老葛在給他的孫子講故事的時候,哭了;所有人都哭了。只是一個麻雀的故事,就已經讓我們感到如此悲哀!

擦擦濕潤的眼眶,給遠方的奶奶、爸媽打個電話。電話那頭開心的笑聲讓我心酸:對老人來說,需要的只是那麼一點點關愛。有一位父親曾說「我們給孩子打電話,其實就是想聽聽孩子的聲音,知道他們一切都好就行了。」沒錯,做父母的要求就是這么簡單,只要你好,他們就感到放心、安心,不是有這樣一句話嗎——「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有這樣一則廣告,講一群老年人不顧年事已高,帶著朋友及妻子的遺照,騎著摩托車環島,最後到海邊看日出,打出的廣告詞是「人為什麼活著?」這個問題的答案誰也沒有辦法給出,或許它的意義就在於尋找我們活著的意義本身。一群老年人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而設法偷走出老人院,「超級變變變」的舞台表演,就在這樣一場路途和表演的過程中,化解了家庭幾代人之間的怨結。

在他們去天津的那一段,路邊大片大片的金黃色原野,蜿蜒的河水,藍天和白雲,奔跑的馬群。海邊看日出時,老人並排著坐在沙灘上,初生的太陽映紅了海水,老周就在這樣的安詳的景色中離世。生命的浮與沉在這一刻交匯,寧謐之間流露出的情懷無法用言語表達。老太太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和眼神卻都清純得如同初生的生命,滄桑的歲月彷彿完全被遮蔽,一切在他們的眼裡都已經無法言語。

老人院給人的印象一直是陰沉、悲戚、壓抑,電影中老人院門口寫的「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的」。是的,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的。在那時,我們的子女又會怎樣對待我們?送往老人院?還是圍繞在我們身邊,用我們撫養他們長大的耐心來對待我們?一切都是未知的,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關心、尊重老人,給老人一個安心、舒逸的環境,讓他們在自己的晚年依然擁有開心,讓笑聲伴隨他們的晚年。

閱讀全文

與飛越老人院與養老保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必須孝順和道德綁架 瀏覽:858
蚌埠民營養老院 瀏覽:736
沈陽繳費15年退休金多少年 瀏覽:710
60歲能買車嗎 瀏覽:963
2020上海退休人員發1000 瀏覽:323
老年人都說 瀏覽:614
70年和83年相差多少歲 瀏覽:429
開封市退休金一月多少錢 瀏覽:846
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心得體會 瀏覽:9
上了法院黑名單養老金怎麼辦 瀏覽:462
哪裡的體檢最全面 瀏覽:926
老年人拿東西手抖是怎麼回事 瀏覽:562
宿遷80歲老人養老 瀏覽:233
汕頭市老年大學舞蹈班 瀏覽:547
江西補充養老保險 瀏覽:52
60歲老人打人不 瀏覽:554
血壓12080女66歲 瀏覽:344
社區慰問離世老人家屬 瀏覽:420
陪爸媽回家看孝順的好女兒 瀏覽:168
自貢企業退休人數 瀏覽: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