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2年各省份養老金上漲多少 2022年各省份養老金上漲什麼時候發放
此前,人社部、財政部發布《關於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從2022年1月1日起調整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那麼,2022年各省份養老金上漲多少?2022年各省份養老金上漲什麼時候發放?一起來看看
2022年各省份養老金上漲多少?
1、湖北省根據湖北省人社廳、財政廳印發《關於2022年調整全省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鄂人社發〔2022〕31號),可知:總體調整水平以我省退休人員2021年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確定,每人每月增加32元。採用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
2、江西省根據江西省人社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於江西世謹省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總體調整水平按照不超過全省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企業平均增幅略高於機關事業單位平均增幅的原則確定,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3元。採用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
3、安徽省2022年7月11日安徽省人社廳發布《關於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定額部分每人每月增加39元。採用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調整辦法。
4、北京市7月14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了北京市2022年相關社保待遇標准調整方案。每名退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6元。調整時間從2022年1月1日起,今年的調整將繼續按照定額調整、掛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進行。
5、河北省7月7日,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發布關於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有關問題的通知,退休退職人員每人每月增加46元,一類艱苦邊遠地區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5元,二類艱苦邊遠地區人員每人每月増加20元,從2022年1月1日起調整增加基本養老金。
6、天津市7月7日,天津市人社局、市財政局聯合下發通知,從2022年1月1日起,嫌返悔同步調整企業與機關事芹正業單位2021年12月31日前退休、退職人員的基本養老金。定額調整每人每月增加48元。
2022年各省份養老金上漲什麼時候發放?
於7月發放完畢。
② 2022年養老金上漲落幕,31省份定額調整金額排行(附表)
2022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上調正式落下帷幕,2022年的養老金調整繼續採用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的方式,31個省份的定額調整金額是不盡相同的。31個省份養老金定額調整金額分別有多少呢?③ 個人養老金時代到來,養老金將迎新變局
《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本月正式向社會公布。誰能買、怎麼買、資金如何運行管理、收益如何,這些具體的操作都有了明確的規定。
《實施辦法》的發布,意味著今年4月宣布實行的個人養老金制度進入落地實施階段。作為我國養老金體系「第三支柱」的重要組成部分,個人養老金的到來意味枯耐著什麼?對於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基本養老保險面臨「支付壓力」的問題,我國養老金體系改革將向何處去?
個人養老金產品已經「在路上」
今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正式公布。按照制度實施的步驟,將選擇部分城市試行一年再總結推廣。相關部門則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措施,做好信息平台的對接測試。
《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無疑是最重要的配套政策之一,它的公布,意味著制度已進入落地實施階段。
人社部養老保險司副司長賈江介紹,個人養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願參加、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按照《實施辦法》,在中國境內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都可以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每年繳費上限為1.2萬元。賈江對這一繳費額度作了解釋——繳費額度主要從保持適度補充養老水平、體現增量改革的角度出發確定的。今後,國家會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發展情況適時提高繳費上限。
參加個人養老金,首先要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賬戶由參加人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掌上12333」等全國統一線上服務入口或者商業銀行等渠道,在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台建立。
接下來,還要再開立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這個資金賬戶需要在符合規定的商業銀行開立或者指定,用於繳費、購買金融產品、歸集收益、領取個人養老金等。
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實行封閉運行,不得提前支取。當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實施辦法》還規定了其他三類領取的條件)時,參加人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
按照銀保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商業銀行對資金賬戶免收年費、賬戶管理費、簡訊費、轉賬手續費。而國家對個人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繳費、領取都有個稅優惠。
從《實施辦法》規定的個人養老金的參加程序看,確實能看出「政府支持」、「個人自願」和「市場化運營」這三個重要的特點。
本月,《實施辦法》發布以來,已有多家銀行機構表示,對個人養老金這個「萬億」級的市場做好了准備。中信銀行稱,該行個人養老金賬戶業務的籌備工作已進入沖刺階段。招商銀行表示,已搭建了覆蓋行內行外、線上線下的立體式開戶渠道,支持個人養老金賬戶多渠道便捷開立。
國有大行也積極籌備。工商銀行、建行、郵儲銀行、農業銀行等均表示正搭建個閉碼人養老金賬戶管理服務平台。據悉,工商銀行目前正根據人社部、銀保監會等部門的要求,在其指導下,加快搭建包括賬戶開立、資金繳存、產品投資、待遇領取等全生命周期服務的個人養老金的資金賬戶體系。
政策落地、市場積極,個人養老金產品已經在路上了。
「缺口」引關注,基本養老金發放有問題嗎?
對於大多數勞動者而言,個人工資中都有繳扣社保的一部分,養老保險則是每月繳納社保的「大頭」。工作時繳納社保,退休時領取養老金,這是我國最基本的社會化養老制度安排,也是大多數勞動者對養老金的理解。
那麼,個人養老金又是一項什麼制度呢?
人社部副部長李忠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對我國的養老保險體系作過解釋,其中包括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即所謂養老保險體系的「第一支柱」;由用人單位及其職工建立的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是我國養老金體系的「第二支柱」。
「個人養老金是國家關於第三支柱的制度性安排,個人養老金與其他個人商業養老金融業務共同構成養老保險第三支柱,二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李忠說。
近年來,「養老保險缺口」的問題,時而進入公眾視野。
2015年,人社部發布中國首部社保發展年報,該年報披露,2014年城鎮企業職工養老金方面,黑龍江透支105億元,且該項社保金的累計結余僅剩270億元。同時,天津、河北、內蒙古、吉林、黑龍江、上海、湖北、海南、江西、陝西、青海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結余的養老金規模都不大,均少於2015年支出的養老金。
轎敗哪翌年,人社部公布《2015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含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46012億元,增長15.5%;支出38988億元,增長18.1%。社保基金從2012年來,連續4年支出增長率高於收入增長率。
2015年全國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也顯示,剔除財政補貼後,養老保險「虧空」超過3000億元,在2014年「虧空」的1563億元的基礎上又多了不少。
繳納養老保險的人少,領養老金的人不斷增加,導致了黑龍江養老保險的數字持續顯示「虧空」,到2016年度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報告發布時,黑龍江省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的累計結余已為「-232億元」。由於養老保險基金的「虧空」,黑龍江省的養老金支付大量依靠財政支出。黑龍江省財政廳公布的2016年預算執行情況顯示,社會保障和就業方面的支出達到了32.4億元。
2017年,全國各地開展社保的「擴面增繳」工作。彼時,人社部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隨著老齡化加速,退休人數逐年增長,我國企業離退休人數已經從2004年的3775萬人,增長到2014年的8015萬人,養老保險基金負擔越來越重。
「養老保險呈現出『總量少、增長慢、開支大』的特點。社保參保面沒有全覆蓋,收繳工作不到位。同時,退休人員增加,養老金開支加速。」中國勞動學會特約研究員蘇海南說。
加大擴面征繳力度,夯實繳費基數,提高參保繳費能力,實現社保全覆蓋,就是要從增收上下功夫。
2018年,社保徵收的改革大幕拉開,全國多個省份開始追征社保。當年3月,《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發布,「改革國稅地稅征管體制」一條提出,為提高社會保險資金征管效率,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5個月後的8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人社部等五部門聯合召開會議,明確了從2019年1月1日起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各項社會保險費。按照工作計劃,這個會議開完後,各省份就要將社保費征管職責劃轉納入機構改革「大盤子」中,要「成熟一批,劃轉一批」,其中明確提出周密安排「清欠清繳」的工作。
國家稅務總局一位官員向記者表示,無論哪個部門徵收,都要按照國家規定的繳費基數、費率進行徵收,但稅務部門有更具強制性的執法,由稅務部門徵收社保費將大大提高社保費征繳的力度。
一方面,是保「收」;另一方面,基本養老保險還在「支」的保障上求解。
對社保支出的「大盤子」問題,人社部權威專家曾向記者明確表示,政府的補助是法定的基金籌資來源,財政可以在每年做預算時,根據基金當期的征繳情況和基金的支付情況安排預算資金,確保養老金的發放。從這個意義上說,養老保險不存在缺口的問題。雖然有個別地方存在當期征繳和當期支出的收支差,但支付的缺口並不存在,養老保險是以政府信譽擔保的。
2018年7月1日,中央決定建立的「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正式實施。中央調劑基金由各省份養老保險基金上解資金構成,當年籌集的資金全部撥付地方。
實行養老金中央調劑,一方面是各省份上解資金到中央,一方面是中央撥付給各省份。有的省份上解資金額大於得到的撥付額,叫做貢獻省,這些省份普遍養老負擔較輕,基金結余較多,支撐能力較強,調劑後不會影響這些地方當期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有的省份得到的撥付額大於上解額,叫受益省,這些省份通過調劑能緩解基金支付壓力。
「2018年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中央調劑制度的出台標志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改革開始真正觸及央地關系這個核心議題。」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社保學會秘書長魯全認為,從地方分散試點向中央主導下的央地分責轉變,是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變遷的一條線索。
老齡化加深,養老金體系如何「可持續」?
中央調劑協調了地方支付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壓力差,而財政保障、政府信用也給擔心養老金支付問題的老百姓吃下一顆「定心丸」。然而,老齡化的不斷加深,仍然考驗著我國養老金體系的「保障力」。
那麼,個人養老金制度是解決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性」的有效手段嗎?
今年4月,人社部副部長李忠曾表示,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運行總體平穩,「當期能平衡、累計有結余、財政有補助」,能夠保證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他談到,以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為例,去年基金收入4.4萬億元,資金支出4.1萬億元,當期收支總體平衡,略有結余。當前,幾項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超過6.7萬億元,有較強保障能力。同時,中央財政對養老保險基金的補助力度在持續加強,去年財政補助近9000億元,今後還將持續加大力度,並重點向西部地區和老工業基地傾斜。
對於個人養老金制度,李忠表示,這是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養老保險需求的必然要求,有利於在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基礎上再增加一份積累,退休後能夠再多一份收入,進一步提高退休後的生活水平,讓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質量。
「個人養老金是自主選擇的結果,不是強制性的制度安排,它和強制性的公共養老金之間沒有必然聯系。」魯全認為,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是由於老百姓對養老金的需求在提升。打個比方,如果按照50%的替代率來算,退休前收入5000元,退休後拿到2500元養老金,可以維持老年基本生活,但對於滿足高質量的退休生活,就顯得不夠了。老百姓退休後,既要吃飽穿暖,還有一些更為豐富的生活需求,這就需要更高的養老金水平,補充層次的養老金制度。
回到當下,為實施個人養老金的「政策優惠」已正式發布。本月4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對外發布《關於個人養老金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公告》,自2022年1月1日起,對個人養老金實施遞延納稅優惠政策。個人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繳費,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標准,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計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徵收個人所得稅;個人領取的個人養老金,不並入綜合所得,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
市場運營收益如何?《實施辦法》規定,銷售機構要以「銷售適當性」為原則,做好風險提示,不得主動向參加人推介超出其風險承受能力的個人養老金產品。
個人養老金的收益率實際是由所購買銀行產品的收益率決定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里的資金,可以自主選擇購買符合規定的理財產品、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和公募基金等個人養老金產品。
魯全認為,由於個人養老金的收益取決於市場產品的投資收益率,而在當前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性較大的情況下,無法給參保人穩定的收益預期,因此在收益率方面與其他市場產品相比也沒有顯著的優勢。「根據當前我國個人養老金市場的現狀和民眾的金融素養和理念,我認為,個人養老金市場不會有級數倍的井噴式增長,但總體增速會有所提高。」
「老齡化」是養老保險體系始終面臨的議題。就在上月月底,國家衛健委、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發布《2021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公報顯示,截至2021年末,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6736萬人,占總人口的18.9%;全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0056萬人,占總人口的14.2%。
據測算,預計「十四五」時期,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佔比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佔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建立責任分擔的多層次養老金體系幾乎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實現制度可持續性的唯一可行之道。」魯全認為,多層次建設的關鍵在於釐清不同責任主體的邊界與功能——基本養老保險體現國民身份和維持基本生活,職業年金與企業年金體現職業差別並提高生活水平,個人養老金與其他個人商業養老金融產品體現個人收入差別與終身資產管理並提高生活質量。
個人養老金的到來,給養老金市場帶來新的選擇,也給養老金體系應對老齡化議題增加了新的力量。
你會購買個人養老金嗎?
④ 22省份養老金陸續迎來補發,多少錢怎麼算四類老人補發的更多
10月19日,青海省人社廳確定2022年州困的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計發基數為8261元,比上年度增長了353元,漲幅為4.46%。這樣算起來,目前已經有江蘇省、廣東省、四川省、山東省等22個省份公布了2022年的養老金計發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