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談談養老金

談談養老金

發布時間:2023-06-12 00:13:38

企業退休金計算方法裡面的系數是怎麼確定的

企業退休養老金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過渡性調節基金組成。計算方法如下:養老保險繳費系數按上年度社會工資計算,繳費比例一般單位為20%,個人為8%,由政府規定。養老保險至少要交15年,以後退休才能終身享受養老金。如果你是男性,60歲退休正好是15年後,可以保證退休後每月領取養老金。

現在大家最關心的是養老金的計算,也就是說我們退休後會交多少養老保險。這是一個關繫到工作和生活的人之間關系的大問題。養老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而是一個需要大家自己選擇的大問題。現在,我們來談談養老金的計算公式。我們可以根據公式自己計算。公式為:基礎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為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 1.4%。有了公式,就可以算出你的具體情況。

② 談談對國家出台個人養老金實施辦法的看法

個人養老金制度施行,會帶來影響就是:個人養老金的儲備選擇,可以規避養老金不足,體驗更多養老生活方式。這個制度主要考慮的是,進一步優化,改善老百姓養老金的收入結構,增強我國老年人收入和消費的穩定性,從而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4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意見規定,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度,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個人最高年繳1.2萬元。

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度,繳費由參加人個人承擔,實行完全積累。參加的人可以通過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台,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參加的人可以用繳納的個人養老金,用於符合規定的金融機構,或委託的依法合規銷售渠道購買金融產品,但同時承擔相應的風險。參加的人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後,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只要符合國家規定的條件,經信息平台核實之後,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值得注意的是,領取方式一經確定不得更改。

個人養老金操作簡單,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就行,一定在指定的金融機構開設賬戶,每月或是一次性存錢,每年繳款上限是1.2萬,賬戶資金用於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自主選擇,享受增值收益並承擔相應風險。等到退休年齡後可以按月、按次或是一次性提取。

③ 2020-04-22

老年與養老金保險

題記:年老比青春要沉重的多!當一個人年輕的時候實際要養活兩個自己,一個是年輕時候的自己,另一個是年老時候的自己。有些人年輕時候的自己非常自私,不考慮年老時候的自己,讓年老時候的,自己又老又窮還有病。保險雖不能留住人的青春,但可以讓年老時候的自己生活的富裕!

對於養老保險有些人拒絕購買的理由:

有人說,我有社保養老險,不需要再買了。

有人說,養老保險收益不高,還不如投資別的。

有人說,我現在有錢,當我退休,我會有足夠的錢養老。

有人說,我已經有別的儲蓄計劃了……

我給各位談談養老保險產品背後的價值與意義。

一、人性與價值

汶川地震後,很多人要去領養孤兒,當是我的一位同事,也要去領養一個。

我問:「你為什麼想領養一個孤兒?」

她說:「這些孤兒太可憐了。沒爸沒媽的多可憐啊!」

我說:「你很有愛心,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原因嗎?」

她說:「他們真是太可憐了,我想給無依無靠的孩子一個家。」

我問:「災區還有很多失去兒女的孤苦伶仃的老大爺和老太太,也是無依無靠,挺可憐的,你會去贍養一個老太太或老大爺嗎?」

她沉默不語。

我又問:「如果有一個老太太身價上千萬,你願意領回來贍養嗎?」

她說:「我願意。」

我寫出這段對話,不是在懷疑同事領養孤兒的愛心,只想說出一個事實,這個事實是:在大地震中有失去父母的孤兒,同樣也有失去孩子的孤寡老人,為什麼很多人爭先恐後的去領養孤兒,卻很少有人去領養孤寡老人呢?別問這是為什麼,也別評論是與非,這是人性!

什麼是人性呢?假如在你面前有兩個人:一個是富豪比爾·蓋茨,另一個是身無分文的乞丐,你想和誰做朋友?

正常人在正常情況下會選擇比爾·蓋茨。

為什麼?別問為什麼,這是人性?

什麼是人性?人性就是我們這些凡夫俗子內心深處都這么想的,如果你說我不是這樣想的,那你就是口是心非。

為什麼會選擇孤兒,而不選擇孤寡老人呢?為什麼當孤寡老人有千萬身價的時候有人就願意領養呢?這也是人性。這個人性背後的原因就是:首先判斷對自己是否有價值,哪個價值更大,然後選擇有價值的,而且是價值大的。

對於人的一生來說,生命的兩端是不平等的,一歲孩子把牛奶打翻往往被原諒,而80歲老人把水杯碰倒了,大家就或有責備。一歲的孩子不愁沒人喂養,80歲的老人卻擔心沒人贍養!

不要抱怨人世間的世態炎涼,這是人性。我們改變不了人性,我們能做的就是要改變自己,把自己變得更有價值。

年老時養老需要解決一個重要的問題:年老時是否越老越有價值。

有一個笑話,某人在車站等車,聽到兩位老人對話。

A老人:「大兒子讓我去北京住,二兒子讓我去南京住。」

B老人:「你真幸福,兩個兒子都那麼孝順。」

A老人:「大兒子在南京,二兒子在北京。」

這位老人成了「乒乓球,」被人推來推去。幸福的老人應該要成為「橄欖球」,被人搶來搶去。如果年老時值錢,會被搶來搶去,如果不值錢,可能會被人推來推去。

養老金保險能夠讓人越老有錢,越老越值錢。

二、有特權,有依靠。

大多數人害怕變老,想一直年輕。如果想一直年輕,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情況就是年輕的死人。生老病死這是規律,誰也逃脫不了。

什麼是「老」呢?為什麼害怕變老呢?老年時應該擁有什麼才能幸福呢?

答案就在這個「老」字上。讓我們來看看這個「老」字,他是個象形字,慢慢演化為現在的「老」字。

我們從「老」字的源頭看起(如圖,從右往左看),最早在甲骨文中的「老」,是一個人頭發散亂、手拄拐杖的樣子。

頭發散亂說明頭發長而不拘於禮節去束發。在古代頭發很重要丈夫的「夫」就是一種束發的成年禮。曹操割發代首,清朝入關時的「剃發令」(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革命軍的剪辮子運動,這些都說明在過去頭發禮儀太重要了。在古代能讓老年人披頭散發,這是一個多麼大的特權啊!「老」字中第一個寓意是年老時要有些權利。

手拄拐杖正是老年人體衰需要外力扶持行走的樣子。「老」字中第二個寓意是老年人在晚年時一定要有依靠。

中國文字的神奇之處,我們可以從文字讀出一幅畫面,讀懂字的意思,還能讀懂一個道理。這個「老」字講的道理是:到了老年時,要有特權,要有依靠。

先談談老年人的特權問題。

人們為什麼害怕變老呢?因為年老期是各種權力慢慢地喪失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老年人慢慢的消失的權利有:工作權喪失、話語權喪失、健康權喪失、活動權喪失、生命權喪失……

到了老年,我們將能擁有什麼特權呢?

有人說,到了老年,坐公交車免費,公交車上有老年人專座、公園門票免費……這些不能算作是特權,只能算作對老年人的一種關愛而已。

年老時,我們要擁有一個重要的權利,就是金錢的權利。

在政治學里有一句名言: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對於我們普通百姓來說就是:財力決定權利。

保險作為財務工具的一種,它能夠讓錢在我們年老時轉化為更多的特權。這種特權是:

特權一,受益人。我們買保險可以指定身故受益人,受益人隨時可以調換變更。

特權二,投保人。自己作為投保人可以給愛人或孩子投保長期保險,投保人擁有隨時退保的權利,誰不能照顧年老時的自己,自己選擇退保,用退保的錢請人照顧自己。

特權三,被保險人。自己作為被保險人,享有保險金請求權。

特權四,專款專用專屬。通過保險強制儲蓄的方式把錢存住了,保險金成了專屬於自己的一筆錢,這筆錢不因消費誘惑,親情拆借、家庭變故等而被隨意挪用的一筆錢。

再談談老年時的依靠問題。

女作家亦舒曾說過:「首先,我要有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愛,我就要有很多很多的錢。」其實這句話用於解釋養老非常合適,人到老年需要的無非是兩樣東西:來自他人的關心與呵護,有一定的物質生活保障基礎。

養老依靠是什麼?養老=愛+金錢。

金錢是年老時的物質基礎。到了老年,金錢的來源主要依靠的是:靠社保、靠儲蓄、靠兒女、靠投資、靠商保……(如圖)

我常能聽到一些人說:「我有社保養老金,以後養老我靠退休金就行了。」有人說:「以後養老靠兒女就行了。」還有人說:「我通過銀行儲備養老金就行了,不需要買商業養老保險。」

我只能告訴他們:「養老金需要多方准備,不能單一!」

一個安全可靠成熟的養老資金准備方式是「四條腿板凳式」養老模式。(如圖)

一些發達國家就是採取這種模式,他們養老金的「四條腿」分別是:個人儲備、企業年金、國家養老金和商業養老金。

4條腿的板凳很穩很安全,年老的自己已經勞累一輩子,坐在上面休息一下,安享晚年。

有人認為自己有社保養老就可以,不需要買商業保險了。社保養老金只是我們「養老闆凳」的一條腿而已,中國保監會領導談到養老保險時說:「社保是保證你老了有錢買米買菜;企業年金是讓你有肉吃;個人養老保險,讓你還可以喝點紅酒。這是中國養老體系三大支柱,現在我們要降低第一支柱在養老中的比重,更多發揮第二、第三支柱的作用。」

科學養老的規劃一定是具有這些特點:安全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可增長性、多元化的。社保是基礎,社保只是國家的一個基本的保障性福利,能保證我們退休之後有飯吃。如果我們想老年生活過得再舒適一點,就要商業養老保險做補充。科學的養老金准備就好像蓋樓房:社保養老打地基,商業保險填磚瓦,固有資產穩加固,投資工具精裝修。

年老時的我們要有特權、有依靠,這樣才能更好的安享晚年。養老金保險能讓晚年的我們多一份特權,多一種依靠。

三、情感養老與合同養老。

中國有養兒防老的傳統。時代在變,有這樣思想的人需改變觀念了。我們可以運用保險思維模式理性思考一個問題:養兒防老風險有多少?

養老防老的風險有:

第一,孩子長大後沒錢,啃老怎麼辦?誰能保證孩子長大後一定會富有呢?

第二,孩子發生風險事故怎麼辦?誰能保證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一生呢?

第三,孩子長大後不孝順怎麼辦?誰能保證孩子長大後一定孝順呢?

那養老靠誰呢?答案是靠自己,靠年輕時候的自己通過早安排早准備,養活年老的自己。這樣安排使我們能夠在經濟上獨立,還不會給孩子帶來經濟壓力。正如著名經濟學家陳志武寫給女兒的信:

「你們一生幸福是我們最大的願望和指望,長大後你們做任何事情都應以是否讓自己幸福為標准。一般的中國父母都會跟小孩強調『孝順』、也指望著小孩長大後撫養他們,所謂『養子防老』。許多父母,或說整個中國社會,都以子女是否『孝順』來評判子女的『好壞』。你們千萬不要有這種包袱,我們真的不希望你們這樣想。

說實在的,我和媽媽已經買好退休基金、醫療保險、投資基金,甚至也買好長期護理保險,如果我們老了不能動,需要他人長期護理,那麼,保險公司可以支付護理費用。等我們老了,我們要麼僱人照顧,要麼就去養老院。總之我們會在經濟上做好各種安排,等年長後不用你們『孝敬』回報,我們不會成為你們經濟上的任何負擔。」

我們通過媒體常常能看到一些不孝順的孩子不贍養老人,父母與其對簿公堂的案例。與其事後訴諸於法律成為「法律養老」,還不如提前准備一份法律合同養老金。商業養老保險就是一份法律養老合同,讓我們年老時有一筆養老金,同時還能擁有很多特權的法律合同。

養老的錢實際就是一個存錢的問題,是存錢能不能存得住的問題,是存住了能不能自己掌控的問題。

商業養老保險讓我們把錢存住,可以自己掌控,是屬於自己的一筆法律合同的養老錢。

與您共擔風險

與您共享太平

我賣的不是保險

我賣的是未來的規劃方案

做一個靠譜有溫度的保險代理人

④ 有些老人,退休金不多,很後悔當年社保繳費基數買低了。你怎麼看

我剛退休,退休工資不足兩千,也很後悔當年社保繳費基數低了,我有16年100%交的,單位交了9年,就是那9年拉低了工資,97,98年單位連最低繳費都沒有達到 都是自己補的,如果25年都按100%繳納,估計離3000不遠了,人老了,花錢的地方多了,如今錢越發不值錢,隨便吃飯面都10多元,一盒葯20多,隨便一個感冒也得幾百元,別說住院了,其實當年堅持點還可以稍微交的高點,就是因為經濟不寬裕 ,哎!窮人即使退休了也是窮人,所以,我現在退休了,任然不敢休息,手裡沒錢心發慌。

我身邊還有沒交夠15年的人,估計老了更後悔把,一個錯誤的決定會影響晚年生活。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You are not a fish, how do you know what constitutes the enjoyment of fishes?






是的,很多老人後悔當初是把養老金基數買低了。但說實話,我們的養老保險繳費是跟 社會 平均工資掛鉤的,自己收入在什麼水平?在當時的收入水平下,能參加的起高基數的養老保險嗎?這種後悔也只是事後諸葛亮了。

90年代,我國全面建立起養老保險制度。 國家允許靈活就業人員等群體通過自己繳費的方式參加養老保險,等到退休年齡可以領取相應的養老金待遇。 在此之前,人們連參加養老保險的機會都沒有。

最初的養老保險制度,雖然有一定的 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的特點,但是相對來講非常平均。因為退休只能領取20%的 社會 平均工資,再加上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的錢數相對貶值速度非常快,人們參保積極性不高,即使參保也僅僅選擇最低基數繳費。

2015年國家《 關於完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 》發布以後,全面完善了我們的養老保險制度,相應的養老金計發模式發生了改變。保值增值能力更強,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的作用更高。現在的養老金計算公式是這樣的,主要包括 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 兩部分構成。

基礎養老金 是根據本人的平均繳費檔次、繳費年限和社平工資相掛鉤,一般來說繳費15年最低基數(60%),只能領取12%的退休上年度 社會 平均工資。100%基數繳費只能領取15%的社平工資。300%基數繳費只能領取30%的社平工資。

個人賬戶養老金 ,主要是每繳費一個月,按照繳費基數的8%記入個人賬戶。最後按照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跟繳費基數掛鉤非常密切,是純粹的但是又會受到通過貨幣貶值的影響。

總體來說 ,我們的養老金計算公式實際上綜合考慮了保值增值,也考慮了個人儲蓄。再加上我們養老保險制度的變遷,確實很多人是沒有考慮到的。

繳費基數低,只是影響養老金高低的一項因素。繳費年限的長短才是更關鍵的因素。退休以後養老金調整方案中,繳費年限的作用更是遠遠高於繳費基數。對於年輕人的告誡,就是繳費時間盡量不要中斷。 如果我們繳費中斷了,可是需要多倍繳費才能夠彌補的

在職職工不存在自選繳費基數,能自選繳費基數的是城鄉居民或靈活就業者。繳費時捨不得多繳,領養老金又嫌少,典型的小市民或小農意識。世上沒有後悔葯可吃,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歸根結底還是對多繳多得政策理解不深,行動不力。沒有辦法,悔之晚矣,讓下一代接受教訓吧!

有些老人退休金不多,很後悔當年社保繳費基數買低了,你怎麼看?下面談談筆者對此問題的分析與解讀,歡迎廣大讀者和網友朋友們批評指正。

我認為,這是一個奇葩的命題,按退休時間倒算,只可能指向並發生在企退人員身上無疑。也就是說,這個現象很可能是人為杜撰的一個話題而己,也就是客觀上並不必然有這樣的問題存在呀!

試問,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在企業先行一步進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初始階段,也就是在當時的 社會 環境條件下,有些退休老人退休金不多完全可能,但不一定是社保繳費基數買低造成的。因為那時的繳費政策明確,執行也絕對到位。也就是說,有些老人很後悔當年繳費基數買低了,並不必然存在。

很顯然,在當時的計劃經濟條件下,以靈活就業身份買社保是不可想像的,怎麼可能出現由參保人員自主選擇繳費基數的機會與可能?況且,退休待遇計發是通過計算平均繳費指數來實現的,當時職工平均工資普遍偏低不假,但與之配套的 社會 平均工資也高不到那裡去。可見,「有病亂投醫」,也就是做出社保繳費基數買低的結論,是壓根上站不住腳的。

總之,有些老人退休金不多,是另有原因造成並導致的,與所謂的社保繳費基數買低並不搭界,沒有關系,因為當時的政策規定與 社會 條件就擺在那裡。至於有些老人退休金不多,這種普遍偏低現象,必與當時開始顯現的退休待遇雙軌制,不無關系。這也正是開啟養老並軌改革的 歷史 沿革之所在,是機關事業單位大刀闊斧進行企業計發辦法改造與調整的 社會 動因之所在。

一,因當年這些老人,考慮問題不夠長遠,只會祘眼前的小賬,卻不會祘退休後的大賬!現在退休了,對兌工資的時侯,看見當時多交社保基金老人退休金比自己多,自己馬上後悔了!可是一切都太晚了!

二,所以,我們在辦一件事之前一定要反復思考,考慮周全一些,就不會上當吃虧!生活的硩學就是這樣:深謀遠慮的人,總是一個成功,接著一個一成功!思維簡單的人,總是一個後悔,跟著又一個後悔!

三,希望吃虧的老人們勿多想,要吸取教訓,善交聰明朋友,讓自己也變得聰明起來,向前看,坦然面對,注意身體!有一個 健康 的身體比金錢更重要!

誰有都不如自己有,退休金的多少,直接影響我們晚年的生活質量。

她是我去年退休的同事,一個月退休金5000多元,非常滋潤。我認識的李姐是去年領取退休金的,自己繳納社保費,選擇低位的,才開2200多元。

如果自己是靈活就業,需要自己選擇繳納社保比例的,盡量趁著年輕能掙,繳納比例高的,這樣退休金高。

樓下天天撿廢品的阿姨我問了,是農村的,農保一個月不到100,她顧及兒子,女兒家都過的不容易,不要兒女的錢 ,自己撿廢品掙錢。



樓主你好,有些老人退休金並不是很多,很後悔當年的社保繳費基數買低了,你怎麼看這個問題?如果說你已經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並且已經正常的辦理退休了。那麼這個時候,你才感受到自己養老金待遇是比較偏低的,實際上已經是為時已晚了,而且是屬於於事無補的。所以這個時候你才感受到自己社保繳費標準的偏低,沒有任何的用處了。

我們平時常說養老保險的基本原則,那麼就是多繳多得長繳長得這樣的原則。為的就是能夠讓大家充分的清晰的意識到,社保多交納對自己來說是有好處的。因為畢竟最終受益的是我們本人,自己別人是拿不走的。當然將來如果說你不在乎養老金偏低的問題,那麼你也可以按照最低年限或者說最低的平均繳費指數來參保。也是沒有問題,只不過有些人可能到了老了以後才會後悔,那麼實際上是沒有任何的用處。

作為年輕人來講,可能還有緩解的餘地,也就是說他們完全是有可能,去提高自己的參保繳費年限,同時也能夠提高自己的平均繳費指數。所以我們應當做的是什麼呢?就是將來在有限的參保年限內,適度的提高繳費標准,以此來獲得更高退休養老金的待遇。絕對不能夠等到退休以後才知道這件事情,為時已晚那個時候後悔是來不及的,所以說任何事情,都應該宜早不宜遲,繳納社保這件事情也是一樣的。

要是超過六萬元打死我也不交,有這些錢幹啥都能掙出退休金錢,有的地方交十多萬,也拿不到三四千社保金,很虧的。

如果是企業交,是根據你的工資總額計算的。但有些民營企業和私人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會有一些方法,把工人的獎勵不計入工資,這樣工人就少交了養老保險。因為養老保險金工人自己交工資總額8%,企業交12%,企業比你自己交的多。這樣,就可以降低企業人工工資成本。

⑤ 談談我國養老金體系的三大支柱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動和完善的養老保險體系,是由基本養老保險、年金制度和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三個部分組成,這三部分就是我國養老金體系的三大支柱。
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社保養老金保險,分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鄉村居民基本老養老保險,這是由政府主導的。
第二支柱:年金制度,分為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都是由單位發起物碼的。 企業年金,是企業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和經濟狀況建立的,為自己企業的職工退休後提供一定的退休收入保障。 職業年金,主要面向政府單位、事業單位的職工,和企業年金一樣,也是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
企業年金不是強制性繳納的,企業有權終止養老金計劃,職業年金是強制性的,是機關事業單位給數拍員工的一項福利制度。
目前,擁有企業年金的在職員工,比例非常少。今年疫情導致很多企業面臨生存壓力,企業大量裁員、倒閉,能活下去已經很不容易了,更別提員工的退休保障了。
第三支柱: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由個人購買,商業保險機構提供養老保障,因為我國國情的原因,普通老百姓退休還對社保的養老金抱有幻想,所以,國人靠商業養老保險來規劃晚年的生活保障,尚未形成體系。
一個人,一輩子,不一定真的生大病 (雖然數據統計說人這一生得大病的概率有72%),也不一定能夠真的就發生意外,但是呢,一定會慢慢老去,變老,是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的。
你想過嗎?老了以後會過怎樣的日子.......
說實話,我想過。
按65歲退休吧,一退休,收入一下子就沒了,銀行卡里還有點積蓄,再加上社保里的那點養老金,估計可以勉強維持幾年的基本生活費吧。(不考慮大病的前提下)
70歲之前,身體應該還很健康吧。陪一人,住民宿,賞美景,踏遍萬水千山、看怪石嶙峋、峰巒疊翠,隨遇而安,入鄉隨俗...... 那個時候,或許,生活的意義,就是「在路上」。
如果不去旅遊,我可能會到京外的郊區,租一座小院兒,一屋一人,一貓一狗,一花一草一世界,平凡、平淡,喝喝茶、看看書、逗逗貓、喂喂狗,就這樣消磨掉每天的時光。如果兒孫滿堂,我希望他們能定期來看望我......
70歲以後,可能身體就大不如從前了吧,找個品質好一點的養老院住著吧,很多養老院都是醫養結合的,需要人照顧的年紀,就不能再要強了.......
住各方面條件都要好一點的養老院需要花不少錢吧,這些錢讓孩子們出嗎?哪個當父母都不希望成為孩子們的累贅吧......
靠國家的那點養老金,估計不至於被餓死吧,那還能靠什麼呢?如果65歲退休,壽命到85歲來算,基本生活費、旅遊基金、醫療費用、罩畢哪兒孫填補、養老院的費用,說實話,處處用錢,不敢量化。當收入的水龍頭不再流水時,支出的水龍頭卻嘩嘩嘩的往外流,日夜不停歇.......
現在,越來越能體會那句話:晚年的自己只能靠年輕時候的自己來照顧。這話一點都不假,年輕時,不提前規劃好晚年生活所需的費用,老了以後,等待我們的,不僅僅是被動.......
靠什麼規劃呢?或許,個人儲蓄型商業養老保險,才是我們唯一的解決辦法。

⑥ 公務員、教師、國企人員退休,養老金能領多少看看薪資標准!

關於退休金的話題很多人比較感興趣,因為退休工資是大家今後生活養老的保障,關繫到每一個退休的人。而聊起「鐵飯碗」工作崗位的退休工資時,大家的關注度也很高。
那麼在體制內的公務員、教師、國企人員,退休後的薪資標準是多少?有沒有可能拿萬元退休金?老王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1、公務員群體
很多人可能聽過一個案例:父親是公務員,養老金每月七八千。母親是企業職工,養老金每月2000多。退休後能領到多少錢和崗位、繳費年限、工齡有很大聯系,但如果是公務員群體,退休後的待遇是比較不錯的。
因為公務員滿足4個優勢,磨纖一是繳納基數高如數、繳費時間久, 大部分公務員都可以達到30年以上工齡,所以養老金自然也高。二是職業年金補充,這個作為補充的養老保險,每年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而企業上班職員來說,大部分人沒有這個。三是瞎橡仿公務員的漲幅比企業大很多,這也是一個原因。
當然了,如果個人職級高,享受到的退休金待遇更高。比如副處級公務員,退休後實現八九千退休工資是容易實現的,在工作中如果能夠作為後備幹部培養的重點對象,幹上幾年大概率都能提拔副處。所以說公務員退休後的工資待遇要比一般人更有優勢。
2、教師
教師這個行業,這幾年影響和變化比較大,多地都在調整工資待遇,向公務員群體「看齊」。而教師的退休金問題,也受到很多人關注和重視。辛苦工作一輩子的教師,其退休工資還是不錯的,大部分能拿到4-5K以上。不過具體的金額要根據職稱、繳費年限、工齡、所在地來核算,各地區會有差異,也不是所有人都一樣。
舉個例子:上海一中小學教師退休,中級職稱,薪級42級。退休後能拿到1W左右的工資,這個工資水平在一線城市來說其實不算高,算中等偏上水平,但如果放到二三線城市中,就是很不錯的退休工資了。如果在職期間能達到高級職稱,那麼退休後享受到的綜合待遇還會更高一些。
3、國企職工
在國企退休,大部分普通職工能拿到3-5K的退休工資,這是比較常見的。當然如果是在煙草、電網、鐵路等單位退休,根據繳費年限和自己的平均繳費指數核算,退休金會更高一些。
如果是國有企業單位的領導幹部退休,大部分是年薪很高的人,也是拿年薪制,這就不一定會完全按照本人的年薪來作為繳費基數。年薪高整體繳費基數上升,加上繳費年限比較長,養老金待遇還是比較高的。
所以說在體制內工作,除了穩定的工作環境之外,退休後的個人保障也是很不錯的。不管是教師、公務員還是國企職工,在職期間的工資待遇穩定,退休後的收入也會隨著年齡增長不斷升高,這也是一個崗位上的優勢。
文末談談你對此的看法。
閱讀全文

與談談養老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食慾不振沒胃口如何食療 瀏覽:489
如何讓父母按時吃飯 瀏覽:459
濟寧養老院數量 瀏覽:170
中醫為什麼最長壽 瀏覽:190
離退休人員獎金如何計稅 瀏覽:872
長壽花施肥一般用多少 瀏覽:216
老人嘌呤的正常值是多少 瀏覽:828
畢節市鄉村醫生的職工養老保險 瀏覽:695
老年公寓好賣嗎 瀏覽:425
金東區孝順鎮中心小學平面圖 瀏覽:947
農村養老保險到時發多少錢 瀏覽:526
老年公寓主要收治的哪些人 瀏覽:303
長壽花蕾怎麼治療 瀏覽:622
廣州市公證處80歲免費 瀏覽:57
最長壽的李青雲是多少歲 瀏覽:314
虛報年齡提前領取退休金 瀏覽:810
男人60歲過大壽嗎 瀏覽:278
職工退休需要照片 瀏覽:755
理療養生是做什麼 瀏覽:711
重陽節掃墓日期 瀏覽: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