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
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範文
為進一步深入把握我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情況,助推和提高養老社會化程度,促進昆明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社法委於20**年4-6月間對我市不同類型、各具代表性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服務體系的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我市老年人口和養老服務機構現狀及工作成效
(一)我市老年人口的基本狀況
按照國際標准,一地區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7%即為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志。我國於1999年進入老齡化社會,至2012年底全國老年人口達1.94億,佔全國總人口的14.9%。我市1991年有老年人口36.25萬,占總人口比例的10.09%,標志著我市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12年底,我市戶籍老年人口達87.264萬,佔全市戶籍人口的16.06%,較1991年增長了1.41倍,年平均增長率為7.32%。目前我市有空巢老人23萬,占老年人口總數的26.36%;失能老人19萬,占老年人口總數的21.77%。在全國31個省會城市中我市老齡化程度排第9位,在雲南16個州(市)中排第1位,是人口老齡化較為嚴重的城市,具有高齡化、空巢化的特點,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數量劇增。
(二)我市養老服務機構現狀
我市目前具有一定規模的老年人活動中心4所,各類養老服務機構119所,總計擁有床位數1.6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18張,已建成投入運營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72個,市級層面成立了XX市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協會、XX市養老產業協會,全市95%的城市社區和85%的農村社區(村)均成立了老年人協會。
(三)我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情況及成效
1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情況
根據省、市《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相關要求,我市於2012年啟動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建設工作,當年省下達我市建設任務為60個,2013年為80個,到目前為止已有72個建成並投入使用。
——建設方式及規模。 我市因建蓋較早的城市老舊小區難以找到800平米的場地,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採取新建、改擴建、租賃場地整合資源等方式進行建設,有的中心功能較為齊全,有的採取多點建設彌補或達到功能相對齊全。
—— 服務內容。 目前根據我市不同社區老年人的需求,在個別「中心」四項基本服務已得到拓展,如XX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示範點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增加了情感關懷、養老機構外展、小家庭結對等服務。
—— 服務對象及方式 。服務對象為本轄區內60周歲以上老年人,具體根據老年人的實際情況分為無償、低償和有償服務,無償服務的對象為具有本轄區戶籍的城市「三無」和農村「五保」老年人;低償服務對象為具有本轄區戶籍老年群體中的高齡老年人、特殊群體的老年人;有償服務對象為有經濟來源並有服務需求的老年人。
2.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運營情況
我市積極探索不同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運營方式,按管理主體和經費來源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五類。 一是 由政府全額負擔運營經費的,如XX區長壽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成立於2008年,與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合用,結合「4050」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招聘工作人員,成立至今已為12.9萬人次提供服務,每年投入65萬元用於政府購買服務。 二是 由集體經濟承擔運營經費的,如XX區中營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成立於2012年3月,新建小區預留用地建蓋,每天為150餘位老人提供用餐服務、為80餘人提供康體娛樂活動。 三是 社會力量興辦、民營經濟補貼。XX區916社區養老示範基地,成立於2011年4月,由愛心企業家免費提供場地,成立至今已為3.6萬人次提供服務,愛心企業每年提供運營經費120萬元。 四是 大型工礦社區,由單位與社區共建的,如XX市新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成立於2011年,與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合用,與單位離退休人員工作相結合,成立至今已為3萬人次提供服務,至今投入運營經費70萬元用於政府購買服務。 五是 市婦聯探索的「三工」協作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即市由婦女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和義務工作者三者結合,由市婦聯組織牽頭,引入南鑫家政服務公司提供社會工作者服務,招募志願者參與,共同為社區居家養老提供服務和幫助。
3. 取得的工作成效
我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至今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0年的「星光計劃」,即2000之後的2-3年,通過發行福利彩票籌集的福利金,約40-50億元用於資助城市社區的老年人福利服務設施、活動場所和農村鄉鎮敬老院的建設;第二階段是2007年的「163」計劃,即給予每個社區5萬元啟動資金,建立「1個」老年服務中心,針對社區內的特困老人、殘疾老人、高齡老人、獨居老人和患病老人,開展溫情、援助、醫療、教育、康樂和維權「6項」服務,實行領導、標准和標識「3個」統一;第三階段是當前開展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即建立健全縣(市)區、鄉鎮(街道)和社區(村)三級服務網路,城市街道和社區基本實現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全覆蓋,80%以上的城市社區和2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包括養老服務在內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和站點。
目前已逐步探索出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資源為依託,社會力量參與的新路子,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西南地區處於中上水平。通過實地走訪與了解,截止2013年3月,我市72個建成投入運營的「中心」,獲得省、市、區三級財政撥付建設補助資金累計達4900萬元(具體補助標准見表五),其中申請省級財政補助2300多萬元、市級財政配套投入1600多萬元、縣(市)區級財政配套投入1000萬元左右,為近萬人次老年人提供了服務。
二、我市目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發展不平衡。一是各縣(市)區之間呈現不均衡發展。二是各社區之間發展不平衡。
(二)缺乏市級層面的政策支撐,各職能部門之間難以形成合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涉及規劃、土地、住建、專業人員培訓、政府購買服務、志願者服務管理等多方面工作,需要多個職能部門的協同推進。
(三)工作開展過程中「三難」問題突出。一是「中心」用房選址難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制約因素。二是各級配套資金落實有困難。三是運營難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
(四)服務項目有待擴充,充分發「中心」養老服務功能揮。由於「中心」的建設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與「中心」建設的基本功能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另外,一些「中心」由於缺乏宣傳,雖然具有較為齊備的設施和配置,但呈現出服務量不飽和的狀況,「中心」難以真正發揮養老服務的功能。
(五)社區功能不健全,社區內資源整合利用率不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支撐在社區、根基在社區、服務對象在社區,需要社區內每一個組織、每一個家庭的參與協作,需要整合社區內各種資源,納入整個社區的發展建設統一規劃之中。但調研中了解到,許多現有社區資源還處於「分離」狀態。 一是 社區內的基層組織未能實現有效聯動。 二是 「中心」與小區物管沒能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三是 社區內公共單位、組織擁有的資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引入不夠。
(六)「中心」責任主體要不夠明確,助老服務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一是 「中心」責任主體不夠明確。 二是 助老服務隊伍力量薄弱,專業養老護理員緊缺。
三、對策和建議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國際上一般都是在人均gdp達到10000美元以後才進入老齡化社會,而中國在3000美元的時候就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未富先老」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調整帶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XX市作為省會中心城市,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對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昆明的重要意義,是我市在全省率先實現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實現我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切實增強做好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緊迫性和責任感,結合社會管理工作創新,建立「政府投入主導化、投資主體多元化、服務對象公眾化、運行機制市場化、服務隊伍專業化」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大格局;要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績效考核體系;要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投入、搭建平台、培育機構、典型示範、服務監管等途徑,切實加強我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領導。
(二)加快制定有利於推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措施。一是 按照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抓緊對《XX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進行修訂,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寫入地方性法規條例中。 二是 制定完善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根據我市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老年人口分布和老年人的需求,科學謀劃、高位統籌,做頂層設計。 三是 市政府要加快出台《關於加快推進XX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要認真總結試點經驗,深入調研,摸清情況,學習借鑒省內外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明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指導思想、目標任務與階段性要求,以及各職能單位的具體職責,進一步規范「中心」的建設、運營,通過建立長效性的運行、管理、保障機制,逐步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措施。
(三)建立健全我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體制機制。一是 強化市、(縣)區兩級老齡部門養老行業主管部門的責任,負責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行業管理和業務指導;強化縣(市)區、街道(鄉鎮)兩級政府為「中心」建設的主體責任,負責具體承建「中心」項目;強化街道(鄉鎮)、社區屬地管理主體的責任,在「中心」項目建成後,交由社區、社會組織及企業等管理運營,由街道(鄉鎮)、社區負責日常監管。形成「條抓塊管、條塊結合、以塊為主、非營利性組織負責「中心」營運」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管理體制。 二是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打破行業界限,放開社會化養老服務市場,採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購買服務、小額貼息貸款等多種形式,引導和培育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鼓勵具有一定資質的、專業性較強的非營利性機構,尤其是社會工作機構進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可學習上海模式,建立公益招投標平台,設立養老服務專項,通過市場化的引入激發行業的活力,實現運行機制市場化。 三是 建立健全政府購買服務的工作機制,制定「普惠+特惠」的政策,優先向需求最迫切的老年特殊群體提供服務,將城市「三無」老人、農村「五保」老人、80歲以上獨居、空巢、失能、半失能的高齡老年人列為政府購買服務的對象,為其提供無償或低償服務;通過市場運作,不斷拓展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方式,為具有服務需求和一定經濟能力的低齡老人提供有償服務,逐步實現服務對象的公眾化。 四是 建立健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經費保障機制。老齡工作是關繫到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且養老產業屬於微利或無利行業,建議政府通過財政撥付、政策傾斜、稅收減免等形式給予一定的扶持,要,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助老員」工資、日間照料床位、老年飯桌、場地租賃等方面給予補貼扶持。
(四)進一步完善社區功能,夯實居家養老的硬體基礎。一是 將「中心」建設納入社區配套服務設施統一規劃建設,作為「和諧社區」建設不可或缺的內容進行考核。 二是 加強社區硬體基礎設施建設,將「中心」建設用地納入新建小區的建設規劃,在開發時預留小區總面積的5%或8%,作為養老設施用地,規劃、土地、住建、民政等部門要在立項、規劃、用地、工程許可、小區命名等各個審批環節嚴格把關,形成政策合力;加大對老舊小區硬體設施的修繕和改造,充分利用有限空間,以改擴建的方式逐步加強「中心」硬體建設。 三是 加強對社區資源的整合利用,社區「兩委」應重視和支持「中心」建設,加強老齡、民政、衛生、工青婦等基層組織的協調配合,充分依靠和挖掘社區內公共單位的力量,調動小區物管的積極性,共同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
(五)加強隊伍建設,建設一支專兼結合、以專為主的社區養老服務隊伍。一是 進一步理順老齡工作管理體制,整合老齡辦與市委老乾局的資源,以適應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對老齡工作提出的新挑戰和新要求。 二是 與「4050」人員再就業工作相結合,參照社管綜治「協管員」的方式,在每一個「中心」設立2-3個「助老員」的公益崗位。 三是 加強養老服務人員的培訓,與勞動就業部門配合,定期對專職人員進行康復、護理、心理學等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培訓,實行「助老員」持證上崗和定期星級評定,提高養老服務隊伍的專業化水平。 四是 注重發揮「養老服務志願者」隊伍的作用,開展「以老養老」、「銀行式儲蓄養老」,調動志願者的積極性,特別是一些低齡老年志願者的參與積極性。
(六)加大宣傳力度,引領社會化養老新風尚。 社區居家養老在全社會的認知度和認同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要以新修訂的《老年法》普法學習宣傳為契機,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加強宣傳,發揮輿論引導和推動作用,強化「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會老」的意識,形成全社會關心、關注養老服務事業的濃厚氛圍。發揮好新聞媒體的作用,通過開展各類活動,集中宣傳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背景、內涵和意義,通過對「中心」養老服務實際效果的提升和宣傳,釋放敬老、愛老、養老的社會「正能量」,以提高社會關注度;要針對老年人做好細致的宣傳講解工作,逐步改變老年人傳統的生活觀念、消費觀念和養老觀念,接受這一新型的養老方式,引領社會化養老的新風尚。
;Ⅱ 我國居家養老政策有哪些
民政部並沒有出台關於居家養老方面的具體政策!只是發文說全國居家養老資源不足,要求各地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以解決養老難的問題。都是指導性意見,主要看各地政府的推進力度!
唯一能夠算上優惠的只有:
貫徹落實支持居家養老服務的優惠政策。貫徹落實國家現行關於養老服務機構的稅收優惠政策,對養老院類的養老服務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免徵營業稅,對各類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免徵自用房產、土地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等。
(2)農村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議擴展閱讀: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能否繼承:
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遺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公民的房屋和生活用品,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圖書、文物等其他收藏,法律允許公民擁有的生產資料,公民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利以及法律規定可以繼承的其他合法財產等。
養老金是可以作為公民的遺產進行繼承的。但分為兩種情況:如果養老保險合同中指定受益人的,由受益人取得養老保險金。如果合同中沒有指定受益人的,保險金可作為被保險人的遺產,由其繼承人取得。
繼承養老保險金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投保人在交費期間身亡的。投保人個人交納全部保險費退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另一種是投保人在領取養老金期間身亡的。我們知道,投保人領取養老金,期限為10年。
領取養老金不足10年身亡者,其個人養老保險賬戶儲存額中個人交費額的余額,可以一次性退給其法定繼承人;無繼承人或無指定受益人者,按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管理機構的有關規定支付其喪葬費用。因此子女有權利繼承領取其父母的養老金。這里的養老金是作為父母的遺產由其子女繼承的。
Ⅲ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總結6篇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逐漸成為社區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關於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工作總結應該怎麼寫?下面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總結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本文。
基於我們xx社區的實際情況,在上級部門的指導下,在社區居民的大力支持下,我xx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自20xx年11月份開業以來,運行情況平穩有序,得到了社塌猛區老年朋友的一致認可。
我們xx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佔地面積25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一樓為食堂、醫療保健場所,二樓為老年人休息室和多功能活動室,三樓為健身室、書畫室、報刊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娛樂室等,四樓為乒乓球室、檯球室等。是目前義烏市規模最大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也是xx街道首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總投資50多萬元。
為使居家養老中心的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居家養老中心的服務
就是在社區建立一個社會化的養老服務體系,以家庭為核心、以社會為依託,以政府為推動,以社區為互助,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開展的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
居家養老的服務項目,將按照社區內老年人的服務需求,充分利用和發揮社區內各種資源和潛力因地制宜的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顧、家政服務、醫療康復、保健護理、休閑娛樂、文體健身、文化教育等內容的服務,並逐步向精神慰藉和法律維權等領域拓展。居家養老的服務對象是全社區60歲以上的有服務需求的老年人,重點是特困老人、特殊貢獻老人、高齡老人和空巢獨居老人。
居家養老的形式:以專業人員上門服務和社區日托服務為主要形式,引入養老機構專業化服務。
居家養老的收費:採取有償、低償、無償三種方式。政府為特困老人、特殊貢獻老人、高齡獨居老人提供部分資助,並通過購買服務和安排公益性崗位的形式為救助老人提供補助。
二、居家養老中心的管理
服務中心管理,以老年協會為基礎,施行服務中心主任負責制。服務中心的服務項目分為八大項,每個項目都有專人負責,並建立了服務中心監督小組制度。真正實行以老年協會會長為監督小組組長的民主管理制度,力爭把服務中心建成健康的、有序的、環境優美的服務中心。
三、老年人用餐目前只有中餐,將逐漸發展早餐、晚餐
每餐的就餐標准為5元錢。為了做到有計劃的用餐,要求預先買票早一天放牌後用餐。食堂炊管人員要嚴格執行廚房衛生制度,認真搞好廚房和餐廳的清潔衛生。
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自開業團返橋以來服務宗旨明確,工作制度健全,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
社區進入老齡化以後,老年人的生活與健康受到了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愛。為此,我們在區和街道老齡辦公室的幫助指導下,於20xx年成立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立了一支由黨員、老年協會骨幹、社工人員組成的居家養老志願者隊伍,同時,又在今年初成立了居家養老志願者俱樂部,對80歲以上老人開展以人為本,從實際出發,因人制宜,講求實數,從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和精神慰藉等方位的服務活動。從而得到了老人們的滿意、老人子女的感謝和周圍居民的好評。具體情況總結如下:世培
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組織建設,管理制度已經逐步完善 。
1、成立了由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為主要負責人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由35人組成的居家養老志願者俱樂部,有組織、有分工,服務體系完善。
2、健全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章程、職責、工作人員守則。家政服務員工作職責、服務內容等制度,並上榜公布。
3、組建了一組比較穩定、樂於奉獻的居家養老志願者隊伍,並且活動經常。
二、居家養老服務內容務實、服務形式多樣。
1、開展以「十個一」為內容的「一幫一」單個結對服務。即對現有34位80歲以上老人(20xx年是18位獨居老人)已全部與就近的志願者結成對子,這樣結對,老人看得見、叫得應、服務也不同形式,貼近老人生活所的老人滿意、有親情感。如86歲朱杏梅老人,她是獨居高齡老人,子女都在海外,遠在海外的子女老是惦記著老人的生活和健康,自從老人與志願者王亞芬、虞中式結對以來,他倆就成了老人家里的常客。他們不定時地去走訪、陪老人聊天、打掃衛生、買菜、陪同看病。為了方便,他們還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寫給了老人,24小時開通,隨叫隨到,解決了老人一系列生活難點,老人與之子女相當感激。去年5月份,朱老人扭傷了腿,去先鋒村親戚家調養的那段時間里,王亞芬、虞中式關心老人,他們特意雇車前去探望,正如王亞芬說:「我們已習慣了,幾天沒看到她,心裡老惦記著,今天來,看到了,也就放心了。」想他們那樣「一幫一」的結對幫扶事例在我們社區時常在發生著
2、開展幫扶小組定期進行上門服務。在對34位老人的服務活動中,我們根據老人各方面狀況,服務工作也有側重和不一,如對其中5位子女不在身邊的獨居老人,他們需要更多的照料。為此,我們分別組成了「敬老關愛家庭」,其家庭成員由社區黨員、協會骨幹、社工人員和學生57人組成,老人平時受結對志願者聯系幫扶外,我們分別在四個傳統節日(立夏、端午、重陽、除夕)進行以「家庭形式」去老人家裡,如:打掃衛生、整理衣被、聊天,既幫老人解決一系列因缺乏勞力而帶來的困難,也為老人帶去了精神慰藉。
3、開展重大節假日期間,社區統一組織集體活動。
①、每年春節期間組織部分骨幹對85歲以上及患病老人上門拜歲、慰問。祝他們在新的一年裡,健康快樂,並拍張照片作為留念,老人和子女非常高興滿意,這一活動已連續7年,已成為制度。
②、四月十四日,我們召開了「關愛獨居老人傳遞xx溫情」座談會。把老人請來,與志願者一道敘敘舊,講講家務。街道老齡辦x主任也參加了會議並講了話。在匯報介紹社區開展居家養老工作情況後勤懇地徵求老人們對我們幫扶活動的意見建議。會議開得和諧成功,反映很好。
③、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敬老人、孝順老人的節日。為此,我們舉行了集體活動,去年端午節我們特有創意,在大千公園舉辦了一次「端午粽飄香,敬老愛綿長」的敬老活動。用三輪車把老人請來,與志願者一道圍坐在圓桌旁,一邊品味粽子,一邊聊聊家常,還一邊觀看文藝骨乾的說說唱唱小節目,使老人們感受到社區大家庭溫馨祥和,至今老人們仍感念念不忘。今年端午節,我們組織志願者開展了「端午相約,棕禮相見」的敬老活動,去34位結對老人家裡聊聊天,問問好,打掃打掃衛生,拍幾張照片,深感親情和諧,不是一家親如一家的xx社區人。
總之,在上級黨和政府的重視幫助下,我們xx社區居家養老工作出現了活動形式與內容擴展的越來越多,受到關愛幫扶的老人越來越多,參與服務活動的志願者也越來越多的好勢頭。今後我們將在上級老齡辦公事的具體指導下,認真總結經驗、拓寬服務網點和服務項目,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讓社區每一位老年朋友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自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開展以來,我們本著讓老人生活安心、舒心,讓老人子女放心、省心的服務思想,認真地對社區老人上門服務,現就今年的工作做如下總結:
一、工作完成情況
本年度完成了調查摸底、建立信息平台、開展慰問活動、啟動服務等工作。我們對xx區xx名老人做了初步調查並建立基本信息檔案,在服務對象之中,有癱瘓、失明、失聰的殘疾人,也有患慢性病長期服葯的,其中大多數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邊,不能給予他們很好的照顧。我們對這些老人的信息和基本情況一一了解並做好記錄,以便更好地為他們服務。
x月x日啟動上門服務工作以來,我們定期上門為服務對象測血壓、講解老年人保健知識、與老人談心,以排解他們的心理孤寂。服務對象過生日,我們送去生日禮物和祝福;服務對象住院時,我們送去營養品和問候,使他們感受到了政府無微不至的關懷。節日開展的慰問演出活動,則豐富了老人的文化生活,使他們的心理得到慰藉。
二、工作中的困難及解決方法
1、在調查摸底的工作中,由於xx社區距城區較遠,交通不便,人員分布較為分散,在走訪中存在一定的難度。但是,我們不畏困難,盡量選擇他們在家的時間上門服務,沒有因此漏掉一家。
2、在工作開展初期,有部分老人不理解我們的工作性質和目的,也有人怕上當受騙,拒絕享受居家養老服務。我們請社區幹部陪同,耐心地給服務對象講解,讓他們了解政府的這項優惠政策。「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真心付出終於贏得社區群眾的充分信任,現在服務對象見到我們都很親熱。
3、在交流上也存在一些困難。雙耳失聰的老人無法交談;癱瘓在床和失明的老人獨自在家時沒辦法給我們開門,家裡人中午送飯時才在家,又沒有通訊工具,很多時候都吃閉門羹。對不能說話的老人,我們讓他的鄰居協助溝通;對不能給我們開門的老人,我們就在特定的時間去走訪。
從事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以來,我們對遇到的困難一個一個克服,讓這些獨居和行動不便的老人充分享受到了政府對他們的關懷。實踐證明,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推進,讓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真切地體會到「愛老、助老、促和諧」的深刻內涵。這對我們未來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為了讓老人安心、舒心;讓老人子女放心、省心,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認真總結經驗,依託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平台,不斷完善工作機制,繼續進行服務品質的提升,努力為更多的老人創造良好的居家養老環境和提供優質服務,不斷提升老年人對居家養老服務的滿意度,使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更上一個新的台階。
今年以來,我社區在市、區民政局的精心指導下,在去年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大膽嘗試,社區居家養老工作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現就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強化平台建設,基礎工作進一步夯實
1、夯實基礎服務工作。一方面,服務中心依據社區內老年人的家庭狀況、身體狀況、居住狀況、經濟狀況、需求狀況,建立了老年人基本信息資料庫,並逐步為每個居家養老老年人建立了個人服務需求檔案。通過定時與不定時相結合的調研和走訪,對老年人信息庫實行動態管理,及時掌握老年人的服務需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和社會力量結對幫扶,為困難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居家養老服務。另一方面,大力完善社區為老服務設施,為廣大居家老年人提供更廣泛的各類公益性服務。
2、突出服務工作重點。自成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以來,我社區一直與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的老闆結為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的合作夥伴,並把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作為社區服務中心下面的一個專門從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的開發、指導、管理和監督機構。社區通過充分挖掘和利用轄區內的服務資源,設立服務網點,簽訂服務協議,社區逐步建立健全了「社會力量投資、社區進行監督管理、有償低償無償相結合、服務對象簽字認證」的管理運作模式,為老人提供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服務項目。同時,社區還開通了社區為老服務二十四小時服務熱線,社區老人隨時隨地撥打電話就能輕松享受到全方位的專業服務,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區,大事有人幫扶」。我們的居家養老服務就是在這種經營理念的指導下建立和完善起來的,現在我社區已經建立起了一個比較完善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平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通過一年多時間的運作,我們總結出了一套「社會投資、社區監管、企業經營、市場運作」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模式。
3、規范管理服務內容。為了讓老年朋友能享受更加優質、更加貼心的服務,社區在每年對老年人基本情況台帳進行了逐步更新,社區還進一步規范了社區居家養老的各項服務內容,對簽訂服務協議的服務網點都明確規定了提供服務的各項條款。比如,社區對白托服務中心提供的用餐服務營養食譜標准、衛生狀況,對上門送餐的時間、護理的具體項目都做了詳細的規定,進一步規范和完善了居家養老的服務內容。不僅如此,對於老年人身邊的一些具體問題,社區也是想盡辦法於以解決。
二、深化服務項目,服務領域進一步拓展
去年以來,我社區在轄區范圍內建立了x個居家養老專業服務網點,與xx位老人簽訂了服務協議,為老人提供了社區醫療、家政服務、送餐上門、代購物品、理發洗浴、法律服務、生活照料、保健咨詢、健康教育等服務,但通過一年多的實際運作,同時也聽取了很多老人們的意見和建議,我們發覺老年朋友們需要的不僅僅是只滿足於基本的生活服務,他們需要的是更貼近生活、更貼近現實、更寬領域的多方面的服務。為此,社區通過走訪了解,通過挖掘隱形資源,今年社區相繼拓展新服務,涉及到老年人藝術鑒賞、文學寫作、技能培養、心靈疏導等幾個方面,層面。
服務中心具體提供的養老服務項目主要有:
1、生活照理服務:社區日托(中餐和午休)理及老年人日托。xx市老年公寓負責老年人的護理指導,政服務公司提供家政服務及護理。代購、送餐、醫院陪護等)
2、醫療服務:以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為依託,以三誠社區醫療服務站為基礎,建成養老服務的醫療網路,開展醫療、康復、護理、健康教育、健康體檢、保健咨詢、心理咨詢、建立老人健康檔案等。同時設置24小時社區醫療救急服務電話站選派醫護人員上門就診。
3、法律服務:為老人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服務。
4、教育服務:以社區老年學校為依託,組織老人學習書法、繪畫、廚藝、保健知識、生活小常識等。
5、娛樂休閑服務:服務中心圖書室、文娛活動室、健身室、棋牌室為老人提供閱讀、合唱、棋牌、健身等多種娛樂方式,並負責組、鍾點護理、家政,由值班醫療服務把我社區的居家養老服務推上了一個新的階段。
6、精神服務:由服務中心選派養護員到老人家中陪同、聊天、讀報、心理疏導等服務。
7、義工幫扶:社區不定期組織社區義工俱樂部成員上門為老年人提供系列服務。(如:打掃衛生、看望慰問、健康咨詢、保健按摩、文藝表演等)。
三、開展養老活動,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春節前夕的1月初,社區聯合轄區x個愛心聯盟單位,對困難高齡老人開展發放新年禮物「迎春關愛卡」活動,持卡人憑卡可在愛心聯盟單位享受價值200元的家政、理發、體檢、購物等免費套餐服務,活動得到《xx日報》報道;1月社區聯合xx電視劇頻道舉辦「開門有禮,紅包送你家」趣味健身活動,近200名老年人參與並獲得了禮品;3月社區紅十字會博愛超市開張,社區組織老年合唱團志願者捐獻物品;4月開展農家樂踏青活動;5月值全國公路自行車冠軍(xx站)暨中國xx環xx自行車邀請賽,社區老年志願者腰鼓隊員不辭辛勞前往賽區為參賽選手擂鼓助威;5月11日,xx公共頻道《幫助直通車》欄目組聯合社區老年居民開展「垃圾分類,環保生活」現場采訪宣傳活動;6月社區老黨員和不老松合唱團為社區「黨群同樂慶生日,和諧共享頌黨恩」慶七一活動中用詩朗誦、歌舞等形式表達對黨和生活的贊美和熱愛;7月組織社區老黨員開展讀書會,發揮黨性,終身學習,做到活到老,學到老;8月開展聽老人家講那過去的故事,社區志願者深入老年人家中,為老人清潔衛生,聽老人家講述舊社會、戰爭時期的生活,學會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9月開展中秋慰問困難老人,10月敬老月,xx社區結合區民政局「金秋惠老」主題,開展一系列敬老惠老大走訪活動,社區主任xx、民政專干xx帶著慰問物資來到社區高齡老人家中慰問,讓老人們特別是獨居在家的老人感到了春天般的溫暖;10月20日組織社區的老年人進行老年健康講座和免費體檢,普及老年人健康知識。我們還在積極探索更多的創新活動,並在策劃之中。
區、街等上級部門為xx社區xx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提供了最有力的經濟保障,區、街民政部門經常下社區給予指導,這些都促進了xx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規范、良好的運作。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自成立以來,解決了社區老年人養老問題,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使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我們始終立足現實條件,著眼長遠發展,著力工作實效,雖然在居家養老服務方面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但還遠遠不夠。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現象的加劇,社區老年人口的數字每年還將大幅增長,我們將盡自己所能,積極探索居家養老新思路、開發居家養老服務新項目,如利用即將啟用的社區信息管理導航系統進一步深化管理服務,將居家養老工作做得更好更實,使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不斷適應社會新形勢下的要求,進一步促進社會養老事業的健康發展。
建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實實在在解決廣大農村居民「老有所養」的重大惠農民生工程。自20xx啟動新農保工作以來,我鄉按照有關部門要求,嚴格執行各項政策制度,我們鄉村統一思想,重點抓管,落實到位,新農保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創新方法,明確責任,明確獎罰制度,不斷督任務完成
1、責任明確。面對如此巨大的收繳任務,鄉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將社保作為全鄉三大中心工作來抓,鄉黨委政府制定了中層幹部辦樣板村、包村幹部、村幹部辦樣板組的辦點示範工作措施,定時定責。各辦公室為單位捆綁考核,激勵各辦比學趕超,良性競爭,推動新農保工作進行。鄉幹部和村幹部不分白晝地走組串戶,宣講政策,解答疑惑,親征保費。為了解各辦各村收繳任務完成進度情況,鄉領導及時召開會議,聽取匯報征繳進度,進行督戰。農保工作得到了鄉領導的高度重視,為我鄉農保工作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2、獎罰分明,影響考核。鄉黨委政府把農保納入鄉、村幹部目標管理考核。對於完成任務的村,給與一定獎勵。
二、保質保量,吃透參保政策
按參保條件規定,外出打工已參進企業職工養老保險人員不予再進,另外公安數據中還有戶口異動、部隊服役、出嫁戶口未遷出、死亡人員,此部分人員也是無法參保人員,導致各村要完成任務更顯困難,加上外出務工人數較多,有的根本聯系不上。但全鄉上下克服種種困難,鄉、村干宣講政策,解答疑問,收繳保費。鄉人社中心嚴格把關絕不允許非農戶口人員都上報參保,,嚴格按照政策要求,不合條件不予參保,給村幹部和村民解釋,做好了第一關審核工作,卡關切源,禁止所有不符合政策的人員進保,保證了參保人員100%符合新農保的參保條件。
三、克服人手不足,完善資料
我鄉人社工作主要是兩個人負責的,而新農保工作具體業務工作僅由2人完成。我們為克服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的困難,加強了業務學習,理清思路,加強責任心,總結出一套相對簡單且准確的信息錄入方法,使我們的工作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加班加點,放棄周末休息時間,在最短的時間里,我們先已完成了人員錄入,我們採取業務上一人專門負責收集和審核表格,核對姓名、身份證號碼、戶籍地、戶口性質等,保證了資料准確性;一人專門負責錄入和上傳信息,更全面地完成了數據錄入,在最短時間保證參保人和保費的落實到位。有時為了一個人的資料不齊全,我們要打電話通知村級聯絡員,要求資料報送齊准,村幹部更是頂著烈日,奔波於村民家、派出所、農保站之間,為的就是將每一個合條件的人員准確參保。目前資料收集工作也正在有秩進行中。
四、克服問題復雜,爭取理清思路,保證不漏不缺
1、改錯信息,不留疑點。大面積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但是遺留下來的一些個體化問題,這部分人是符合政策人員,如姓名和身份信息有誤、外地嫁入我鄉的人員、特殊參保人員、參保費數額不對等問題的存在,需要一一解決,更改成正確信息,但是這個更改需要多個部門聯動,多項手續協調,相對難度較大,花費時間較多,要求業務員思路清晰。我們正在逐一完成這項工作,為防止列印票據後難以修改,我鄉在錄入名單後又返回各村,要求各村認真核對信息,錯誤的信息將報縣、省有關部門修改。此外每月全鄉都有密碼遺忘、農保卡丟失人員上報,每月都有年滿60歲人員需要去查詢上報,每月有死亡人員待遇需要暫停或中止,並報相關資料,
五、月報增減,落實各項政策,確保發放到位
新農保工作是一項全年性的,常年性的業務型工作,日常工作明確,我們根據上級指示,定於每月xx日前定期報送60歲到齡表格和死亡表格。全鄉新農保工作每月發放准時到位,讓老人每月按時拿到錢。
今後我們將繼續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開展農保等各項業務工作,尤其是社保歸檔材料的整理工作,更加規范經辦業務流程,做到內部管理嚴格有序,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不折不扣地完成黨委、政府交辦的各項任務,為xx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近日,xx社區按照街道要求,在轄區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活動,加快構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著力為老年人營造便利、舒適的生活環境。
xx社區前期開展宣傳摸排工作,社區利用宣傳欄、微信群、以及社區網格查詢符合條件的老年人,逐一電話通知了解情況,對於特殊失智失能的老人群體,社區工作人員通過入戶了解情況,認真做好摸排工作,做到不漏一戶一人,讓符合條件的老人應享盡享。
作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活動,xx社區緊緊圍繞「老有所養」目標,堅持黨建引領,借勢借力、整合資源,打造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日間照料相結合的「四位一體」新型養老服務中心,著力解決居家養老服務供給能力不足等問題,趟出了一條社區居家養老享老的新路徑。xx社區正在為轄區老年人編織一張幸福網,實現從「養老」到「享老」轉變,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正在變得越來越美好,托起幸福的「夕陽紅」。
Ⅳ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 #報告# 導語】調研報告的核心是實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觀事實。以下是 無 整理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調研報告,歡迎閱讀!【篇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一、集安市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現狀
(一)人口老齡化趨勢凸顯。截止目前,集安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已達25877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1.8%;80周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口達到3829人,佔全市老年人口總數的14.8%;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4425人,占老年人口的17.1%。集安市人口老齡化程度,已接近全國平均水平,且老年人口數量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長。預計到XX年,集安市老年人口將達到36000人,約佔全市總人口的16%。隨著城市化的推進,青壯年人口流動性增強,老年人口呈現出基數大、發展速度快,老齡化伴隨空巢化的特徵,因喪偶等原因獨居的高齡老人比重也相當高。據統計,集安市現有空巢老人2460人,城區三無老人109人。人口老齡化勢必引起家庭規模和家庭結構的變化,使傳統的家庭養老和照料功能不斷弱化,社會化養老服務需求激增。據調查,集安市城區約85%的老人有享受居家養老服務的意願,約15%的老人想入住老年公寓,所有老年人都希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在養老觀念上,正在由養兒防老向國家養老轉變;在養老形式上,正在由家庭化向社會化、普惠化、均等化轉變。
(二)養老服務機構得到改善和發展。近年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發展養老服務業,制定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使集安市養老服務機構管理體制和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有了較大改善和提高。從XX年開始,集安市先後投入建設資金1921萬元,對全市農村敬老院進行新建和改擴建,總建築面積達14332平方米,新建床位812個,極大地改善了五保老人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XX年,根據省民政廳、省編辦《關於全省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依照事業單位法人登記有關問題的通知》精神,將全市農村敬老院統一更名為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並納入依照事業單位管理行列,完成了由敬老院到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的過渡,理順了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管理體制,進一步增強了公辦福利機構承載能力,提高了五保老人入住率。目前,全市公辦收養性養老機構已達12個,養老床位1000餘張;民辦養老機構3所,床位280餘張。
(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逐步啟動。從XX年起,集安市加大了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力度,共建設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10所,建汪閉仔設日間照料中心12個,日間照料床位50張。為了提高養老服務水平,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統一配備了電腦、電視、電話、床、桌椅及老年人文化、娛樂用品,並為每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配備了3名專職工作人員。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免費對外開放,城區老年人均可來此休閑娛樂,豐富了城市老年人的業餘生活。日間照料中心以社區服務中心為依託,由社區為高齡、失能老人提供簡單的生活照料服務。由日間照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等方面的服務,集中了傳統家庭養老與機構養老兩方面的優點,讓老年人在自己生活的社區就可以享受到方便的社區福利服務,既減輕了老年人及家庭的經濟負擔,彌補家庭養老的不足,又節省了養老福利資金的投入。全市社區服務的工作規范、服務標准、人員培訓等方面的工作也在逐步探索。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總體上看,集安市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尚處在起步階段,養老服務設施規模較小,服務水平較低,與當地人口困汪老齡化步伐日益加快、社會養老需求不斷攀升的客觀要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一是宣傳力度不夠,認識不到位。從目前情況看,養老政策的宣傳還不夠主動,居民群眾對社會化養老的有關政策知之甚少,很多人不知道社區有居家養老服務站和日間照料中心。有些部門對社會態斗化養老的重要性、迫切性以及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認識不足,致使社會化養老仍處於自發的、無序的發展狀態。市裡雖然成立了各部門參與的老齡工作領導機構,但各部門往往從自身的利益出發,很難形成合力,發展社會養老服務仍是民政部門熱,其他部門冷。由於沒有形成必要的輿論氛圍,導致居民群眾參與社會養老的積極性不夠,參與率不高。
二是社區養老服務發展緩慢,資金投入不足。雖然建立了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日間照料中心,但能夠得到上門護理服務的老年人比例很小,所提供的服務僅限於生活照料層面,鮮能給予老人精神慰藉,而且從業人員嚴重缺乏,更少有專業培訓,總體服務水平較低,只靠社區幹部和志願者難以更好地承擔為老年人服務的需求。由於財政困難,政府在養老服務業發展方面投入太少。為困難老人養老服務補貼政策,以及居家養老服務護理人員公益性崗位補貼政策尚未出台;缺乏對居家養老、日間照料、緊急援助、社區服務和機構服務等養老服務的制度和標准。由於投入資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養老事業的發展。
三是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缺失,民辦養老機構發展滯後。一方面,農村青壯年大量外出務工,導致贍養脫離,空巢老人現象嚴重,生活照料缺失問題普遍存在。而農村養老服務機構發展相對落後,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主要面向五保老人。集安市11個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普遍存在設施簡陋、功能單一問題,還停留在救助式的供養和運行模式上,服務內容僅限於吃、住等簡單的生活照料服務,生產活動和文化娛樂活動難以開展,生活氣息沉悶。另一方面,民辦養老機構發展相對滯後,集安市目前僅有3所小型民辦養老機構,衛生條件相對較差,其養老服務水平及服務功能較低,遠遠不能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及生活需求。由於對優惠政策理解不深、對養老市場了解不透、對福利事業關注不夠等原因,民間資本進入社會化養老服務事業的速度遲緩。「民辦公助」的政策沒有真正落實,民營養老服務機構的發展步履艱難。僅靠政府的有限投入,很難使社會化養老事業有快速的發展。
四是管理機制不健全,養老隊伍素質偏低。全市社會養老機構在管理機制上、制度建設上、服務標准上還存在一定差距,服務規范、行業標准和市場監管等亟待加強。社會養老的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養老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整體素質不高,導致管理能力弱化,服務水平低下。目前,集安市社會養老機構多半管理及服務人員是聘用的下崗人員或家庭中的閑置人員,特別是民辦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多數是從社會上隨意招收的,文化水平和服務素質參差不齊,缺乏基本的護理知識和技能,尤其是專業人才十分匱乏。由於養老護理工作待遇低、保障差、不穩定,加上觀念上的原因,社會上很多人不願意干這種「侍候人」的事,從而導致養老從業人員偏少,很難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元化社會養老需求。養老服務公益崗位開發不夠。據調查,集安市養老服務類公益性崗位僅佔全市公益性崗位總數的3.3%,而且這部分公益性崗位人員也未全部充實進養老隊伍,導致養老服務人員嚴重不足,影響了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和養老服務質量的提高。
三、推進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社會化養老工作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走政府、社會、家庭相結合的養老保障道路。要從實際出發,按照「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市場推動」的原則,逐步建立起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讓老年人安度晚年,共享美好生活。
(一)強化思想認識,提高重視程度。加大養老政策宣傳力度,廣泛開展各種敬老愛老主題教育活動,切實提高社會各界對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為老服務的社會榮譽感和責任感,努力營造一個社會關心支持、個人積極參與的良好氛圍。同時,還要做好居家老人的宣傳教育工作,逐步改變老年人傳統的生活觀念和消極的消費觀念,增進老年人對社會的認同感和信任感,消除顧慮和偏見,鼓勵更多的老年人主動融入社區大家庭,樂於接受服務。推進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不僅要發揮民政部門的主體作用,更需要各部門的密切配合,需要調動全社會參與養老服務的積極性,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整合社區服務資源,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居家養老服務涵蓋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慰藉等,以上門服務為主要形式。居家養老符合大多數老年人的習慣和願望,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居家養老作為主要的養老形式是大多數人的現實選擇。對身體狀況較好、生活基本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家庭服務、老年食堂、法律援助等服務;對生活不能自理的高齡、獨居、失能等老年人,提供家務勞動、家庭保健、送飯上門、緊急呼叫和安全援助等服務。探索建立居家養老補貼制度,對居家養老的失能老人給予專項補貼,鼓勵他們配置必要的康復輔具,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日間照料中心應配備能夠為老年人提供吃、住、玩的固定設施和接送工具,養老服務人員能夠為居家養老的老年人提供洗衣、做飯、保潔、購物、護理、求醫買葯、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務。加快居家養老服務信息管理平台建設,全面掌握轄區內老年人的基本情況、健康狀況和服務需求,以有效對接老年人服務需求和供給。
(三)繼續推進機構養老設施建設,夯實社會化養老服務基礎。發揮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在農村養老服務中的核心作用,在保證五保老人入住的基礎上,改造一批具備收養條件和規模的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提高對社會老人的收養能力;對個別入住率低、運營困難的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進行合理整合,空餘床位用於收養社會老人。以農村養老服務大院為基礎,建設日間照料和短期托養的養老床位,逐步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轉變,向留守老年人及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短期托養、配餐等服務。就集安市而言,當前急需按照花園式、賓館化標准,開發建設一所集養、護、醫為一體的城市福利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公辦養老機構的引領和示範作用。同時,在保障基本需求、服務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推行集服務、旅遊休閑、文化娛樂為一體的「候鳥式」多元化養老服務,採取「南飛過冬、北漂避暑」的方式,使入住老年人像候鳥一樣,隨著季節氣候變化選擇不同的地方養老,讓老年人在遊玩中健康快樂地享受生活,頤養天年。
(四)加大投入力度,拓寬融資渠道。堅持政府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加大對公辦養老機構的投入力度,在列入財政預算的基礎上,建立動態保障機制,為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在堅持政府主導作用的前提下,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推進市場化運作,按照「誰投資誰受益」原則,採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形式,鼓勵社會資金以獨資、合資、聯營、參股等方式興辦養老服務業,充分調動社會養老投資者的積極性,加快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的發展。同時,鼓勵社會慈善力量對福利性、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進行捐贈,拓寬民間資本的投入渠道。
(五)完善優惠政策,扶持民營養老機構發展。要優先將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城鎮居民小區開發無論是新區建設還是舊區改造,都要預留足夠的社區老年人活動和日間照料服務場所;在已建成的居民小區,可採取置換、租賃等方式,保證社區養老服務場所需求。要加大「民辦公助」的扶持力度,研究制定鼓勵民間資本投向社會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的優惠政策,從土地使用、貸款貼息、基礎設施配套以及稅收減免等方面給予扶持,吸引民間資本投資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及各類老年文化體育場所和設施,吸引各商家加盟社區服務網路,鼓勵民間資本向養老服務業聚集,促進民辦養老機構的快速發展。
(六)加強規范化管理,切實提高養老服務水平。制定完善養老行業管理服務標准,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和規定,充分發揮相關部門的監管職能,全面實行養老服務人員持證上崗,強化安全防範措施,使養老機構逐步走上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軌道。加強養老隊伍建設,經常開展養老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和崗位技能培訓,將養老服務人員培訓納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就業再就業培訓體系。研究制定養老服務人員優待鼓勵政策,積極引進老年康復、老年病治療、養老機構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不斷優化人員結構。積極開展志願者服務,努力培育造就一支由黨員、幹部、學生等組成的專、兼職人員和志願者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隊伍。合理開發利用公益性崗位,增加社會養老服務類公益崗位比例,在搞好培訓的基礎上,充實到養老服務隊伍中,並適當提高其薪酬待遇,落實崗位補貼,形成激勵機制。
【篇二】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調研報告
一、XX、XX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做法
XX、XX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按照機構養老創品牌、居家養老創特色、社區養老辟新徑、社會養老促發展的思路,逐步探索出一條具有本地區特色、適合本地區市情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新路子。
(一)政府推動、細化規劃
市政府成立全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健全「政府推動、部門聯動、政策促動、典型帶動」的四輪驅動工作機制;將養老服務業發展放在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視野中謀篇部局,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民生工程項目,相繼出台了促進老齡事業發展及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和「xx規劃」,在政策、資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二)項目運作、完善體系
堅持「公辦」、「民辦」兩手抓,強力推進各類養老機構建設,多層次、全方位發展養老機構,養老服務網路不斷健全,構建適度普惠的養老服務體系。一是強化「兜底」保障功能,全面推進公辦養老機構建設。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著力推進福利院、敬老院、光榮院「三院」建設,新建和改(擴)建相結合,擴大床位規模,並向社會開放多餘床位。二是滿足多層次需求,大力發展民辦養老機構。堅持市場化運作,採取公辦民營、民辦公助、合資全作等多種形式,多渠道興辦養老服務業。通過招商引資,建成高標準的養老場所,滿足不同層次的養老服務需求。三是提升規范化水平,積極打造示範養老機構。提升軟硬體條件,強化示範養老機構輻射延伸功能,推進養老機構規范化。
(三)資源整合、建設載體
積極整合資源,加強載體建設中,著重發展居家養老。一是探索居家養老新模式。堅持組織領導、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硬體設施、資金保障「五到位」,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建立了居家養老組織協調機構和生活服務平台。二是打造居家養老服務載體。建立養老服務信息系統,整合公安、勞動、民政等部門信息資源,逐步完善老年人電子健康檔案。與通訊服務商合作,建立專業化的居家養老呼叫服務網路,提高居家老人的應急保障和服務能力。
(四)創新引領、解危救難
整合各項政策資源,打好救助、福利、慈善等各項民生政策組合拳,切實保障社會困難特殊群體的基本權益。一是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實施分類保障,加強政策銜接。二是提高保障待遇。提高五保供養標准,發放高齡老人生活津貼,建立健全邊緣困難群眾的長效幫扶機制。
(五)培育隊伍、強化服務
堅持「培養、選拔、使用、激勵」並重原則,在養老服務領域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結構合理、素質優良,以專業人員為主體,慈善義工、社工和志願者廣泛參與的人才隊伍。大力開展老年文化娛樂活動、志願者服務活動、老年法律援助,提升老年群體的幸福指數。
二、我市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的幾點思考
隨著人口老齡化、高齡化的加劇,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數量還將持續增長,照料和護理問題日益突出,人民群眾的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加快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已刻不容緩。學習先進地區經驗,結合我市實際,就加快我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以下思考:
(一)對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行中長期規劃
我市積極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各項養老服務事業取得長足發放,2019年,養老服務機構達79家,床位7600張。在取得成績的同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仍然處於起步階段,還存在著與新形勢、新任務、新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主要表現在:缺乏統籌規劃,體系建設缺乏整體性和連續性;社區養老服務和養老機構標准低,床位不足,設施簡陋、功能單一;政府投入不足,民間投資規模有限;服務隊伍專業化程度不高,行業發展缺乏後勁等。我市應當對全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進行中長期規劃,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與老齡化發展水平相協調,惠及全體老年人口,服務水平較高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二)建立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平台和服務熱線電話
我國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主要由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等三個有機部分組成。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居家養老是符合中國國情的養老方式,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基礎。居家養老相對投入較入、覆蓋人群廣、社會影響好。建議建立養老服務網路平台和服務熱線電話。網路平台起到服務者和老人進行交流和溝通的作用,服務熱線電話可提供便民服務和養老服務,居民通過撥打服務熱線即可聯系衛生保潔、家政服務、電器維修、生活照料、醫療保健、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服務,在發生緊急情況時,可通過「一鍵式」終端獲得救援。
(三)加強專業養老服務機構示範點建設
加大財政投入,建設公辦養老服務機構示範點,充分發揮公辦養老服務機構的示範、引領和輻射作用。鼓勵和扶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通過政策扶持、市場運作,鼓勵社會資金建設一批標准、高要求、高起點的示範老年公寓,解決各類層次老年群體的養老需求。
(四)提升社區養老的支撐作用
建設一批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完善社區養老服務配套設施,使之具備生活服務、文化娛樂、老年教育、保健康復等基本養老服務功能,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能力。
(五)提高老年人生活保障能力
實施發放高齡老人生活津貼制度;採取政府購買服務,對城市「三無」老人發放服務卷;在低保、醫保及困難救助方面,對老年人給予傾斜。
Ⅳ 農村老年人更願意選擇居家養老
幼有所依、老有所養,不僅僅是為了生命的延續,更是為了社會的延續。「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出現折射出社會「養老難」的問題。面對社會不斷增多的老人,和那些城市年輕人留在農村的父母,如何發展符合實際、方便優質的農村老人養老服務體系?
農村老年人願意選擇居家養老
與城鎮老年人相比,農村老年人的故土、家庭觀念更深厚更強烈。因而,農村老年人更願意選擇 居家養老 。幾千年來,中國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的解決,靠的就是家庭成員包括配偶經濟上的供給和生活上的照料,也就是靠傳統的家庭養老。
現代意義的 居家養老 ,同傳統的家庭養老不同。雖然老年人按照自己的意願仍然居住在自己的家庭中,不僅家庭成員(包括子女、配偶以及老年人自己)提供經濟供養和生活照料,而且社區、社會組織、養老服務機構和企業、志願者也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 醫療護理 和精神慰藉等養老服務,政府則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居家養老把社會化的養老服務延伸到家庭,是對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的創新和超越,本質上是一種社會化養老服務。
農村的空巢老年人所佔比重比城鎮更高。農村空巢老年人中,相當一部分年事已高、體弱多病,甚至處於失能、半失能狀態,他們的日常生活需要別人照料,許多老年人一日三餐、甚至喝口水解渴都成了難題。在家庭成員越來越難以承擔空巢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醫療護理和精神慰籍重擔的背景下,健全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發展社會化養老服務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途徑。從全國來看,絕大多數老年人願意也只能選擇居家養老,農村老年人願意和只能選擇居家養老的比例更高。因此,在農村發展養老服務,重點只能放在居家養老服務上。
農村老人當前最迫切的居家養老服務需求有哪些?
農村老年人的養老服務支付能力低。一方面,農村居民收入水平遠遠低於城鎮居民收入水平。農村居民收入水平低,老年人養老服務的支付能力就更低。另一方面,城鄉老年人的養老金水平差距較大。盡管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養老金的國家標準是一致的,但實際上各地為城鎮老年人提供的基本養老金要高於農村老年人。而且,老年人的後顧之憂還相當強烈,擔心今後出現難以應對的意外情況,因而有錢也不敢花,要儲存起來。
農村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盡管呈現出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的特點,但目前仍然集中在最基本的需求層次。調查發現,醫療保健、休閑娛樂、家政服務和陪同聊天,是農村老年人當前最迫切的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開展相關養老服務項目,必須更有針對性,既要考慮到滿足老年人「大眾化」的養老服務需求,也要充分考慮到老年人「小眾化」的需求,充分做到有需求有供給,供需相匹配,以滿足老年人對更加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嚮往。
探索農村綜合性養老模式
依託行政村和較大自然村,發展兼具日間照料、短期托養、互助式養老為一體的綜合性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在農村,這三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不宜分別設立,以盡可能節約資源,避免人力、物力和財力的重復投入和浪費。年輕人白天要勞作,家裡老人無人照料,日間照料可以為他們的老人提供必要服務,也可以解決目前許多老人的做飯送餐問題。短期托養則可以有效緩解照顧老年人的家庭成員的壓力,使他們得以喘息,所以也被稱之為「喘息服務」。互助式養老,就是年齡小的老人照顧年齡大的老人,身體好的老人照顧身體較差的老人,老人之間互相幫助,共度晚年。
日間照料和短期托養是發展城市 社區養老服務 的重要方式,同樣適合於農村。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村人口進城,農村出現了大量的空置民房。在行政村和農村小學的合並中,也出現了許多廢棄的行政村辦公用房和學校用房。這些閑置的農家大院、廢棄的行政村辦公用房和學校用房等都是寶貴的資源,通過租賃、轉讓或劃撥,加以改造和修繕,完全可以用作發展日間照料、短期托養和互助式綜合養老服務設施。
鼓勵發展「上門」養老服務
一是要發揮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村民自治組織最了解本村老年人的具體情況,最清楚誰家需要什麼樣的幫助,村民自治組織要把服務本村老年人作為本身應承擔的職責。
二要引入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發展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提供農村老年人迫切需要的諸如洗衣做飯、洗澡清潔、陪同上醫院、代購日用品葯品、打針用葯、維修傢具電器等服務。居家養老服務是一項微利行業,甚至很難贏利,行政村和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在土地、稅費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對政府「兜底」的老年人和困難老人,村集體和政府部門還可以通過購買服務和提供必要補貼的方式,支持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的發展,解決這些老人的養老問題。
三是大力發展農村養老敬老尊老志願服務組織。共青團、農村中小學,以及當地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都應該支持各類養老敬老尊老志願服務組織的發展,支持志願服務組織開展各類力所能及又適合居家老人需要的上門志願服務。
建立「接地氣」的農村養老機構
提倡和鼓勵民間資本、愛心人士和社會組織舉辦面向農村老年人的小型微型和家庭式養老機構。農村養老服務機構面向的主要是中低收入的農村老年人,要為農村老年人提供方便可及、價格合理的養老服務。政府及其相關部門要在土地、資金等各方面提供更多的扶持,鼓勵民間資本、愛心人士和民間組織舉辦面向農村老年人的這類養老機構,就近就便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入住服務。
小微型和家庭式養老機構的發展,一方面,可以為解決農村留守婦女等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創造機會;另一方面,可以為老年人提供就近、收費低廉的養老服務,為老年人提供一種家庭式的養老氛圍,能夠根據老年人的特點提供更多的個性化服務。
總之,解決農村父母的養老問題,要綜合施策、多措並舉,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為了更好地滿足億萬農村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我們要努力走出一條實實在在「接地氣」的符合農村實際、符合農村老年人實際,供需相銜接、質優價廉、方便可及的農村養老服務發展之路。
Ⅵ 農村養老 農村養老國家有哪些政策
養老服務業在國家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正在以積極健康的態勢穩定發展。推進養老服務業健康體系的建設。那麼農村養老山前搭以後國家有啥政策呢?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知識,我特意為大家收集整理了以下知識,有需要的請看下文。Ⅶ 農村居家養老建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與機構養老相比,社區居家養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養老模式,同時也是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最大短板。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健康發展,是 「十三五」 期間我國養老服務發展的重中之重,對於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需求,提升社會養老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20XX年灶行,山東社會科學院人口學研究所對山東省東、 中、 西部的48個社區及1200名60周歲以上老年人進行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專項問卷調查, 調研組認為,當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時,仍存在一些問題,並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
(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存在供需錯位。老年群體作為異質性群體,存在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需求。目前,老年人對體育娛樂、上門看病、文化學習和助餐等服務的需求和利用率較高,需求比分別為56.1%、 54.1%、 47.3%和39.7%。隨著年齡增加,老年人對上門看病和助餐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而對體育娛樂和學習活動方面的需求不斷減少;
男性對於上門看病服務需求最高 (61.5%),而女性則對體育娛樂活動的需求最高(53.3%)。但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大清務在供給數量、質量或結構上較為趨同,多以提供日常生活服務為主,缺少專業化的醫療保健和精神文化服務。
(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醫養資源結合不夠。隨著老年人身體機能的下降、患病幾率的增加,他們對自身健康更為關注,對醫療和日常保健的需求也更為迫切,但目前醫養結合不足導致老年人的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其主要表現有:一是對醫養結合重視不足,78.5%的老年人有1種及以上慢性病,主要是心腦血管疾病和運動系統疾病, 但是只有68.3%的老年人建立了社區健康檔案;
二是缺少專業人才,目前有九成以上的社區缺乏醫療健康服務人員,包括全科醫生和專業護理員;
三是基層醫療機構缺乏執行力度,只能為老年人開展定期體檢、舉辦健康講座等常規服務,上門看病、康復護理、心理咨詢、應急救助等專業性較強的服務無法提供;
四是老年人健康意識相對薄弱,社區健康管理滯後,缺乏正確合理的健康行為和生活習慣引導。
(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雖然近年來政府增加了扶持支持政策,但養老服務政策仍滯後於社會經濟發展,主要表現為:一是老年人基本保障水平仍有待提升,目前山東省老年人主要收入來源為退休金(或養老金),平均水平為1863元,城市平均水平為2377元,農村平均水平僅為1343元,購買服務的能力相對不足;
二是城鄉和地區差異明顯,農村地區發展明顯滯後於城市地區,東部地區所享受的各項補貼要明顯高於中西部地區;
三是服務設施不足,雖然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和農村幸福院的數量增速明顯,但由於運行機制障礙和政府補貼不足導致作用發揮受限;
四是信息平台建設滯後,目前只有10.4%的社區擁有養老服務平台,難以實現老年人需求和養老服務資源的無縫對接。
(四)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不足。目前,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發展仍存在一些體制和政策障礙:一是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服務的政策有待完善;
二是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機制及配套法規不健全;
三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監管薄弱。此外,社區志願者和社會工作者與服務對象、服務機構以及社區之間的關系鬆散,聯動性不強。
(一)釋放需求,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利用率。一是明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地位,社區居家養老作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完善的核心與重點,居家養老是基礎,社區養老是依託;
二是加大服務宣傳力度,充分利用網路、電視、電台、報紙等主要媒體,傳播社區居家養老的政策信息及服務內容,以提高公眾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知曉度和重要性認識;
三是平衡各地區間的經濟差異,提高老年人整體收入保障水平,提升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消費意願,擴大服務購買力,通過建立資金補貼方式的動態調整機制,推動老年人潛在服務需求向顯性需求轉換。
(二)提高質量,加強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專業性。
一是服務對象精準化,滾辯前通過建立老年人動態評估機制,對老年人信息進行個性化追蹤,為實現服務分類精準供給提供有效支撐;
二是服務內容標准化,通過對養老服務內容重新定位,明確日常生活服務、醫療健康服務和精神文化類服務等三大類服務的不同責任主體;
三是服務組織專業化,將醫療健康類服務納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范圍是當務之急,通過大力培育專業化的組織和企業, 實現專業人做專業事;
四是服務平台智能化,基於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需要,充分發揮信息網路化服務平台在資源整合、服務轉介、標准化評估方面的功能,引進智能居家養老服務技術手段,以普惠性為目的,切實為老年人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
(三)完善制度建設, 保障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長效發展。一是政府應進一步完善基本養老制度,明確界定政府職能和部門職責,通過增加保障收入與健全服務體系兩方面,對社區居家養老提供支撐;
二是建立統一的服務質量標准和評價體系,制定出台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老年人能力評估、養老服務需求評估等具體標准,並加強對社區居家養老工作的管理和監督;
三是加快服務設施建設,特別是中西部農村地區,鼓勵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嵌入型小型養老機構的發展;
四是鞏固家庭養老的基礎地位,探索建立老年人家庭照顧者支持以及相應的財政津貼等家庭養老政策。
(四)加快人才培養, 保障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人員待遇。一是政府出台養老人才激勵政策,培養服務人員的為老服務職業理念和職業道德;
二是建立服務人員資質認證體系和持續培訓制度,加強對專業人員的職業規劃和引領;
三是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發揮社會組織、公益團體、志願服務和專業社工的力量,逐步實現社區志願服務規范化和常態化;
四是明確服務標准,為居家養老服務提供規范化考核指標。
(五)改革創新,激發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活力。一是政府加大資源投入力度和增強政策優惠導向,通過市場化機制使養老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二是樹立大社區、大整合、大服務的理念,以社區服務覆蓋養老服務,真正發揮社區在資源整合、服務生產與轉介中的功能作用;
三是對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和農村幸福院的功能進行提升,推行 「政府搭建平台、專業化管理、市場化運營、志願者參與」的運營機制。
(六)擴大社區參與,增強老年人的自身價值。一是進一步引導老年人樹立自力更生、老有所為理念,增強通過自身努力提高生活和生命質量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責任感;
二是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創業,開發老年人力資源,重點幫助有意願且身體狀況允許的貧困老年人和其他老年人接受崗位技能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
三是鼓勵引導老年人參加基層老年協會、老年志願者組織等基層社會組織,讓他們在社區治理創新中充分發揮自身特長,服務社區。
Ⅷ 什麼是居家養老
居家養老是指:以家庭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專業化服務為依靠,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決日常生活困難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化服務。
我國居家養老的政策:
一、中國老齡事業「十二五」規劃
(一)社會保障
(二)老年醫戶衛生保健。
(三)老年家庭建設
(四)社會養老服務
(五)老年生活環境
(六)老齡產業
(八)老年人杜會管理
(九)老年人權益保障
(十)老齡科研和國際合作
二、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2011-2015年)
(一)建設目標:到2015年,基本形成制度完善、組織健全、規模適度、運營良好、服務優良、監管到位、可持續發展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0張。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服務網路基本健全。
(二)建設任務:改善居家養老環境,健全居家養老服務支持體系。以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專業化養老機構為重點,通過新建、改擴建和購置,提升社會養老服務設施水平。充分考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人口老齡化發展程度,「十二五」期間,增加日間照料床位和機構養老床位340餘萬張,實現養老床位總數翻一番;改造30%現有床位,使之達到建設標准。
(三)建設方式:
通過新建、擴建、改建、購置等方式,因地制宜建設養老服務設施。
(四)運行機制
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為各類服務主體營造平等參與、公平競爭的環境,實現社會養老服務可持續發展。
(五)資金籌措。
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資金需多方籌措,多渠道解決。
三、《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一)統籌規劃發展城市養老服務設施。
(二)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網路。
(三)大力加強養老機構建設。
(四)切實加強農村養老服務
(五)繁榮養老服務消費市場。
(六)積極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