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反映什麼
對養老險覆蓋率考察及建議
社會保險覆蓋面的大小,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保障的范圍及程度,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從目前來看,我國城鎮居民的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遠遠大於農村居民,這無疑進一步擴大了城鄉收入差異,為構建和諧的社會主義社會埋下了隱患,不利於整個社會的持續穩定快速發展。為此,我國「十二五」規劃綱要已明確提出,「新農保」將在「十二五」期間實現制度全覆蓋。20XX 年 6 月溫家寶總理在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暨新農保
第 1 頁
試點經驗交流會上進一步指出,將「在本屆政府任期內實現新農保制度的全覆蓋」。因此,無論從縮小城鄉收入差異的現實出發,以及遵循風險盡可能分散的大數法則的社保運行基本規律,還是從養老基金均衡的視角,提高覆蓋率,對「新農保」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一、我國「新農保」覆蓋率①的現狀及問題
( 一) 計算公式
國際上,社會養老保險的覆蓋率一般用三個指標來衡量。第一個指標是供款人數占勞動力的比重;第二個指標是供款人
第 2 頁
數占勞動年齡人口的比重;第三個指標用養老金領取人數與達到退休年齡的人數之比來表示。其中,前兩個指標是指人們向制度繳款並積累自己權益的階段,這個階段是在經濟活動人口中的覆蓋率; 而第三個指標是指當個人退休後接受貨幣受益的階段,這個階段是在老年人中的覆蓋率。顯然,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覆蓋率也可以用這三個指標來衡量。如果 Fi用( i =1,2,3) C 代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的指標體系,L 代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供款人數( 即參加「新農保」年齡在 16 ~59 歲的農村人口) ,W 指農村勞動力人口( 即年齡在 16 ~ 59 歲具有勞動能力的農村人口) ,P 代表農村勞動年齡人口( 即
第 3 頁
年齡在16 ~ 59 歲的農村人口) ,R 代表農村養老金領取人數,代表達到退休年齡的農村人口數,那麼,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指標體系的具體計算公式如下:由於沒有具體的農村勞動力人口 L 數據,本文嘗試用農村就業人口 E 來代替,則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指標體系 Fi的計算公式變為:需要指出的是,由於農村就業人口 E 往往小於農村勞動力人口 L,因此,用替代的這種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指標 F1計算出來的結果應該比實際結果大。
( 二) 現狀及問題
1. 覆蓋率總體水平偏低,制度擴面還有待加快
第 4 頁
根據上述三種計算方法可以計算出 20XX 年 ~20XX 年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的指標體系,具體計算結果如表1 所示。從該表可以看出,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水平總體偏低,20XX 年 ~20XX 年 F1、F2一直在 11. 00%上下徘徊,F3也僅僅從 2. 16% 增加到 5. 02%,增加了不到 3 個百分點,增加幅度十分有限; 雖然 20XX 年「新農保」試點推行後,覆蓋率水平有所提高,然而,這三類覆蓋率指標的絕對值仍處於較低水平,20XX 年不到 33%,F1、F2甚至還不到 20%。需要強調的是,從表 1 還可以看出,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指標 F1、F2和 F3的變化趨勢明顯不同: 前者是先呈波浪變化然後
第 5 頁
突然上升,以 F2為例,該指標在 20XX 年 ~20XX 年期間,一直在 11. 00% 水平上下波動,20XX 年則突然增加到 15. 93%。對於後者 F3而言,則是一直保持上升勢頭,即從 20XX 年的 2. 16%一直增加到 20XX 年、20XX 年、20XX 年、20XX 年和 20XX 年的 2. 22%、2. 95%、3. 50%、3. 88% 和 5. 02%,20XX年則快速增加到 15. 30%,而 20XX 年也進一步增加到 32. 17%。然而,這三種指標的年均增長幅度分別只有0. 98% 、0. 71% 和 4. 29% ,顯然如果不加快制度推行的力度,保持現有的覆蓋率增速,到 20XX 年要實現全國100% 的「新農保」覆蓋率將存在較大的困難。
第 6 頁
2. 受益農民呈穩步增長,參保繳費隊伍不穩定
從表 1 可以看出,20XX 年 ~20XX 年期間,覆蓋率 F3一直保持增長態勢,即從 20XX 年 2. 16% 逐漸增加到 20XX 年的 32. 17%。由於 F3是用農村養老金領取人數 P 與達到退休年齡的農村人口數 R 的比值得到的,在20XX 年 ~20XX 年期間,R 基本保持在1 億人水平上下波動,因此該時期 F3從20XX 年的2. 16%逐漸增加到 20XX 年的 32. 17%,顯然主要原因在於達到退休年齡領取養老金的農民在穩步增長。需要指出的是,覆蓋率 F2在 20XX 年 ~20XX 年期間,一直在 11. 00% 水平上下波動,20XX 年則突然增加到 15.
第 7 頁
93%。由於 F2是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供款人數 C 與農村勞動年齡人口 W( 即年齡在 16 ~59 歲的農村人口) 的比值得到的,從表 1 可以看出,在 20XX 年 ~20XX 年期間,W 一直呈遞減趨勢,而該時期 F2一直在 11. 00%水平上下波動,顯然是由於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供款人數 C 變化率不穩定造成的。因此,如何針對農村勞動力流動性較強的特點,體現養老保險關系轉移的便攜性,穩定並擴大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供款隊伍,應該加快「新農保」制度建設過程中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之一。
3. 試點成效已初步呈現,城鄉差距仍十分明顯
第 8 頁
應該指出,自 20XX 年開始,我國的「新農保」試點推行工作已經取得了重要成效。「新農保」試點推行以前,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指標 F1、F2和 F3基本上都在原地踏步: 其中,F1、F2一直在 11. 00% 左右徘徊,F3也僅僅從2. 16%增加到5. 02%,增加了不到3 個百分點,增加幅度十分有限; 然而,自20XX 年「新農保」試點推行後,F1、F2分別快速增加到 20XX 年的 16. 79%、15. 93%,增長速度接近 50%,F3更是增加到71. 00% ,增長速度超過了 200% 。然而,運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的計算原理,通過計算同理可以得到城鎮社會養老保險的覆蓋率指標體系①,不難發現,無論是覆蓋率 F1、F
第 9 頁
2,還是覆蓋率 F3,我國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的城鄉差距都十分明顯。
從圖 1 和圖 2 可以看出,從 20XX 年 ~20XX 年,覆蓋率 F1、F2的城鄉差距年均分別為 36. 47 和 17. 52 個百分點,前者是後者的 3. 98 和 2. 46 倍; 從圖 3 可以看出,覆蓋率 F3的城鄉差距年均為 55. 28 個百分點,前者是後者的 16 倍之多。其中,F1、F2的城鄉差距分別從 20XX 年的 33. %、11. 28% 增加到 20XX 年的. 97%、22. 07% ; 而覆蓋率 F3的城鄉差距也從20XX 年的56. 89%增加到20XX 年的58. 22%。盡管由於20XX 年我國開始進行「新農保」試點,這種差異有所緩解,前者分別減少到 20XX 年的 38. 03%、23.
第 10 頁
04%,後者也降低到38. 83% ,然而,這種緩解的程度還比較有限。因此,加快「新農保」在全國范圍內的試點和推行進程,才能真正縮小城鄉差異,實現整個社會的和諧快速發展。
二、影響「新農保」制度覆蓋率的因素分析
1. 制度模式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按農民是否繳費可分為繳費型和非繳費型兩種模式。從國際經驗來看,過於依賴繳費型模式往往會導致社會養老保險的覆蓋面過低。事實上,繳費型養老金計劃更適合於具有繳費能力的收入階層,而低收入人群和沒
第 11 頁
有繳費能力的貧困人口往往由於繳費能力的限制,而不能被制度覆蓋。這些被養老金計劃排除在外的人群主要由自雇者、家務勞動者、農村勞動者、小職工和婦女等群體構成,它們的共同特徵是只有較低的資本、教育和收入水平,很難進入正規部門就業,流動性大,缺少工資記錄等。對這部分人群實施繳費型的養老金計劃,如果沒有強制性約束,則它們大多會選擇不參保。因為他們更願把微薄的收入用於食物、住房、衣服等當前的生存需要,而不願或不能預留一部分來為養老金供款。與繳費型模式相比,非繳費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無疑有助於迅速提高覆蓋率。然而,非繳費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第 12 頁
往往會導致政府財政負擔過重,並且這種制度成本會隨著整體人群年齡的增加而呈剛性增大。同時,貧富差距過大也不利於推行普遍的非繳費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因為不同收入層次的人很難在給付水平和籌資途徑上達成一致。如玻利維亞是一個貧富差距很大的國家,它試圖通過運用國有資產私有化產生的收入來解決普遍保障型社會保險的資金問題,但是目前的非繳費型養老金計劃( 「Bonosol」) 的可持續性並沒有得到保證。因此,如果我國政府能繼續大力推行「繳費型和非繳費型」制度模式,並採取有效措施,逐步提高「非繳費型」模式在制度中的比重,將對「新農保」制度的覆蓋率產生重要影響。
第 13 頁
2. 農民的收入水平
國際證據表明,正規養老金體制下的覆蓋范圍和一個經濟體的收入水平存在很高的正相關性。收入水平越高者對繳費率的承受能力越強,從而越容易加入到制度中來。應該指出,我國農民收入水平低下和增長速度緩慢是導致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覆蓋率較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從圖4 可以看出,20XX 年,我國農民人均年收入為2 元,幾乎只有當年城鎮居民人均收入( 6 859. 6 元) 的三分之一。20XX 農民人均年收入增長到5 919. 0 元,年均增長速度為 10. 72% ; 而同年度 城 鎮 居 民 人 均 年 收 入 則 為 19 109. 0 元,年 均 增 長 速 度 為12. 06% ,城鄉居民的收入差
第 14 頁
距還在繼續擴大。另外,農民收入水平低下還表現在農村居民內部收入差距日趨擴大。農村居民基尼系數由1978 年的 提高到了20XX 年的 ,使得社會養老保險存在逆向選擇的問題。①從目前來看,真正需要養老保障的絕大多數農民,由於收入水平限制而不能參保,相反,農民中已經參保的大多數經濟狀況較為寬裕,如鄉幹部、個體戶、教師等,他們將來的養老問題遠遠不如普通農民迫切。
3. 保障水平及收益率
首先,到目前為止,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提供的保障水平仍然偏低。這是由於在「老農保」推行時,多數農民限於經濟承受能力,
第 15 頁
選擇了每月 2 元的最低繳費檔次,顯然,這種繳費水準,無論怎樣提高投資收益率,都無法達到養老保障的目的。盡管 20XX 年 ~20XX 年,領保人數從 198 萬人增加到 2 863 萬人,領取人數在逐年快速增加。然而,20XX 年人均月領取保費僅 58 元,並且很多人當初在投保時選取了較低的繳費標准,因此有的甚至領取不到 58 元,僅僅依靠這些微薄的養老金,老年農民的生活水平難以得到保障。②其次,由於當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主要集中在縣級,由縣級管理機構負責基金的存儲和保值增值工作,管理和基金平衡的責任在縣級,往往造成農村養老基金投資管理人才缺乏、投資渠道比較有限,基金投資運
第 16 頁
營困難,保值增值難度較大; 而基金監管主體的缺位,還易引發地方
行政干預甚至挪用基金的現象。較低的保障水平和收益率,無疑進一步抑制了農民的參保熱情,使得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覆蓋率難以提高。
4. 城鎮社會養老保險的歷史債務
盡管目前我國還存在二元化的城鄉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但社會養老保險的城鄉統籌是大勢所趨,這一點已經在理論界和決策部門達成共識。然而,無論是在擴大
第 17 頁
現有城鎮社會養老保險還是「新農保」制度的覆蓋面時,參保對象都會存在潛在的顧慮,那就是政府部門如何妥善處理城鎮社會養老保險的歷史債務。據估算,中國養老金「空賬
⑵ 企業退休職工的養老金普遍偏低,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企業退休人員的退休金待遇,它這一計算方法是根據你的一個養老保險的繳費期限,包含你的一個視作繳費期限。另外就是社保的均值繳費指數來決定的。所以說企業單位退休職工一定要保證自己有,充足長的養老保險繳費期限才可以獲得足夠高的一個養老金待遇。
⑶ 2014年中國社會養老保險的覆蓋率是多少
2014年中國社會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達%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6月30日對外發布《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4》。這是首次以政府部門的名義就社會保險制度建設、管理運行、經辦服務等方面情況向公眾全面、系統、客觀地進行發布,標志著我國社會保險信息披露工作已逐步邁入制度化和規范化軌道。
8.42億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中斷繳費現象有所抬頭
《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底,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合計達到8.42億人,其中2.29億人領取基本養老金。在我國人口總數中,剔除16歲以下少年兒童和在校學生等群體,符合參保條件的人數約為10.5億人。據此判斷,目前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總體覆蓋率已到80%左右。
到2014年底,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4124萬人,比上年底增加1906萬人,增長5.9%;比2009年底增加10574萬人,年平均增長7.7%。但是《報告》也顯示,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實際繳費人數占參保職工的比例在下降。2014年,企業繳費人員19431億,比2013年增加470萬人,占參保職工的比例81.2%,比2013年的佔比下降2.8個百分點,比2009年下降6.5個百分點。
《報告》分析稱,導致繳費人數占參保職工人數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困難群體中斷繳費比較多,主要是部分個體、靈活就業人員收入低且不穩定。二是部分人員對養老金計發「多繳多得、長繳長得」等政策不夠了解,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就不願再繼續繳費。三是一些人在多地就業過程中未能及時接續養老保險關系,因而即使在新就業地已經參保也可能被原參保地統計為中斷繳費人員。
人社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主任唐霽松表示,出現中斷繳費人數增加的情形,一定程度上也是受經濟形勢下行的影響,部分企業和行業受到了一些沖擊,有的企業用工量在減少。人社部將採取措施扭轉這種狀況。首先是進一步積極研究如何完善養老保險的相關政策,包括研究完善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政策,吸引和鼓勵更多企業和個人參加或者接續養老保險關系。完善養老保險待遇的計發辦法和待遇調整的辦法,激勵更多人長期繳費、多繳費。其次,為了避免更多的中斷繳費現象出現,人社部門將加大對繳費困難人員的扶持力度,比如落實社保補貼政策等。此外,還將加強社保的稽核與執法的檢查力度,按照社會保險法對各類人員參加社會保險的強制性要求,加大執法檢查力度,保證參保人員流動到私營企業、小微企業的時候,能夠及時接續好自己的養老保險關系。
「對社保繳費的宣傳也要加強。有些人繳費滿15年,認為可以領到終身的養老金就不再繳費。這些參保者確實是可以在達到退休年齡後按月領養老金,但是交的少,肯定也領的少。今後還要不斷提高企業和職工的參保意識。」唐霽松說。
企業養老金過去5年保持年均10.8%的增速
《報告》首次披露了企業養老金替代率情況。替代率指勞動者退休時,養老金的領取水平與其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是衡量勞動者退休前後生活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標。2014年,企業離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2061元(離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4664元),當期發放無拖欠。2014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替代率為67.5%,比上年增長1.5個百分點,與2010年(67.6%)基本持平。
《報告》顯示,2014年,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實施了連續第十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達到2050元,比上年增長10.5%,比2009年增加825元,增長67.3%。盡管企業養老金過去5年保持年均10.8%的增速,但是一直有研究機構認為我國企業養老金替代率偏低或低於國際標准。
⑷ 中國目前的養老保險問題
1.我國農村社會保障的現狀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民叢困的生活水平在大幅度的提高,農村的各項事業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但是與現在情況不相適應的是,我國的農村社會保障管理相對落後,廣大的農民一直處在社會保障網之外,他們的生活情況和生老病死大多數都是由個人和家庭負責,這種情況的存在不利於國家深化對本文由手機論文網http://m.lw54.com收集整理農村的改革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最重要的是不利於整個經濟社會、城鄉的協調發展。
1.1農村的社會養老措施不理想
從社會保障費用的支出來看,占人口總數80%左右的農民的社會保障支出費用所佔比例只是十分之一,而占人口總數20%的城鎮居民的社會保障支出卻有十分之九,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鄉差距不斷的擴大,主要原因就是農村的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對農民的養老問題不夠重視,尤其是貧困偏遠地區。民政部自1986年起就開始對農村的養老保險問題進行積極的探索和解決。在各個地區的試點活動逐步開展,雖然表面上看農村養老保險的工作開展的不錯,但是實際上在具體實施的方面開展的並不理想,參加保險的人數並不夠爛掘多,推行的也不夠全面,經過了好多年的開展和運行,仍然只有12%的農民參加到了農村養老保險的活動中,仍有88%的農民游離在社會保障之外。
論文網 http://m.lw54.com
1.2農村醫療保險系統不完善覆蓋率低
雖然很多地區努力恢復合作醫療,但是由於缺少國家給予的經濟支持和有效的制度規范,所以恢復的情況並不理想。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的醫療保險覆蓋率十分低,即使是在新建的農村合作醫療的高峰期,合作醫療人口的數量也十分低、覆蓋率也不夠廣泛。另外,根據我國衛生部的調查顯示,有86%的農民還是沒有任何的社會醫療保障,仍然在看病的時候是自費。
從社會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具體實施情況來看,大部分的農民仍然是處在社會保障網之外的。
2.現行的農村保障存在的問題
2.1農村社會保障資金的來源狹窄、覆蓋面小
我國農村的社會保障資金來源不夠合理,沒有體現全社會的責任,在保險金的基礎上,堅持以個人的納稅為主,集體的補助為輔,國家給予政策的扶持原則。這樣的規定下,使國家所體現的責任過小,對農村建設的投入過少,這樣使農民和貧困地區沒有經濟能力能夠承擔社會的保障資金。社會保障資金獲得的渠道也狹窄,與城鎮的社會保障覆蓋面差距過大,而且,農村的社會保障包括養老、合作醫療、低保、特困戶基本生活補助等社會救濟。
2.2農村社會保障管理不夠科學
現行的農村保障項目管理十分混亂,規模不夠科學規范,存在管理體制不合理、保障資金成本高和基金運營的不合理等問題。農村社會的保障水平低還集中體現在對保險基金的管理上,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基金多是從地方征繳、管理和使用的,缺乏有效地監控和管理,導致我國農村基金的使用存在著很多的風險。
論文代寫 http://m.lw54.com
2.3農村社會保障缺乏法制的保障
從我國農村目前的社會保障立法情況來看,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雖然在過去我國的農飢鄭核村社會保障方面有一些法律法規和條文規定,但是大多是單項的、功能單一的、存在漏洞的,沒有形成有機合理的法律體系。我國迄今為止仍沒有一部專門性的有關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規,只是可以在相關的法律中找到一些關於社會保障問題的條款,沒有完整、可造作性強的程序。
3.如何加強農村的社會保障管理
3.1從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地制宜,平面展開
社會保障的管理要先從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⑸ 我國農村養老保險覆蓋率
《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底,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 養老保險 參保人數合計達到8.42億人,其中2.29億人領取基本 養老金 。在我國人口總數中,剔除16歲以下少年兒童和在校學生等群體,符合參保條件的人數約為10.5億人。據此判斷,目前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總體覆蓋率已到80%左右。 到2021年底,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4124萬人,比上年底增加1906萬人,增長5.9%;比2021年底增加10574萬人,年平均增長7.7%。但是《報告》也顯示,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實際繳費人數占參保職工的比例在下降。2021年,企業繳費人員19431億,比2021年增加470萬人,占參保職工的比例81.2%,比2021年的佔比下降2.8個百分點,比2021年下降6.5個百分點。 《報告》分析稱,導致繳費人數占參保職工人數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困難群體中斷繳費比較多,主要是部分個體、靈活就業人員收入低且不穩定。二是部分人員對養老金計發「多繳多得、長繳長得」等政策不夠了解,我國 農村養老保險 覆蓋率是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就不願再繼續繳費。三是一些人在多地就業過程中未能及時接續養老保險關系,因而即使在新就業地已經參保也可能被原參保地統計為中斷繳費人員。
⑹ 養老保險覆蓋率
養老不僅關乎老年人群的當下,也關乎年輕人群的未來。據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研究中心2021年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89.6%的受訪青年認為有必要從現在開始考慮自己的養老問題。伴隨國家對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發展的推動,年輕人開始關注如何配置養老保險,怎樣以目前的選擇為未來的生活增添幸福感和安全感。⑺ 社會養老保險出現缺口的原因是什麼
不交錢的領8.9千,交錢的職工領1.2千缺口能不大嗎?
行政、事業單位職工長期不繳納養老保險,且退休後拿高額工資
全國1 .2億多退休人員,9700萬企業工人養老金交得少領得少,3000多機關事業退休人員以前沒交養老保險,退休金又高,一個蛋糕不夠分,當然會有很大缺口。
有的人不交社保,卻享受著超高的養老和醫療待遇!
一個上萬的養老金,需要幾個年輕人集資貢養,你說缺口大不大?
主要是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金太高,這些單位又不生產,又不創造價值,所以差錢是肯定的。
社會 的不公平造成的
養老保險出現缺口的根本原因是一部分人拿的太多了。
社會 財富就這么多,有人分得多了,就一定會有人拿得少,這是非常簡單的道理,古人都能說出酒肉臭和凍死骨的至理名言。
我們應該知道,國內企業的稅負是相當沉重的,為了生存,企業就會盡量壓縮成本,甚至偷稅漏稅。除了有定價權和不差錢的企業,剩下的多數企業都不會按照員工實際到手工資繳納社保,而是以非常低的基數。
就以中小企業為例,以2000元出頭的工資基數繳納社保,個人和公司部分總共也就400元左右, 這樣無疑就能降低人員成本。但是交的少,將來拿的就少,加上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真正穩定的工作,能持續繳納15年就已經不容易了,退休時拿的養老金低就成為定局。
拿的多的群體工作穩定,收入穩定,旱澇保收,不用擔心企業效益,只要自己不辭職,幾乎都能安安穩穩工作30來年,並且可以按實際工資繳納社保。如此一來,將來拿的養老金一定更高。
養老保險之所以出現缺口,一方面是有人拿的太多,另一方面則是 歷史 欠賬,直白說就是現在拿的多的人相當比例根本沒繳納過社保,形成了退休人士消耗在職人員繳納的社保的現狀。
假如一個人每月領取8000元養老金,之前沒繳納過,個人賬戶是空的,就只能吃別人的。按2000元左右工資基數繳納社保的工人,就得有20個人才能湊夠一個人的份子。
一個人要20個人養,1000萬人就得1億人養,那麼,3000萬人呢,是不是就得6億人?
隨著房價上漲,人口出生率呈現下降趨勢,人口拐點即將到來,年輕人越來越少,老人越來越多,社保缺口必然越來越大。
財智成功說過,財富之道無非開源節流四個字,太高的變少點,再從其他渠道籌集資金,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思路。可惜的是,習慣了拿高薪的人,不會同意降工資,口口聲聲講危難時刻能夠為國捐軀的人,不一定能接受養老金每月少兩三千。
當下國民中位數收入不過2000元,而養老金參照平均工資,高的太高,少的太少,已經成為拉大貧富差距的重要原因。
天之道,以有餘補不足,養老金,也應該如此。
應該把百分之百的人的個人養老金賬戶待遇領完後,立即三千元封頂,你個人養老金賬戶都沒錢了還憑什麼領一萬多一個月的養老保險金???
上世紀九十年代退休金改革之前,當時都是國有企業,國有企業不但要徵收正常的稅費外,還要上繳企業利潤給國家,上繳的利潤里就包括職工退休金,按道理,國家應該把其中的職工退休金留出來,存起來,以便以後好支付職工退休金。可惜的是,國家並沒有留出這筆錢,而是把這筆錢全部用於國有企業的投資,新建擴建一大批國有企業。
九十年代社保體制改革後,國家才建立社保基金,應該由國家支付的退休金,國家沒錢支付,只能用「拆東牆補西牆」的辦法,用新收繳的少量社保基金支付退休金,因此,企業退休金定的很低,退休金替代率只有50%左右(退休金佔在職工資的比例),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金替代率是90%。
隨著企業退休金不斷提高,本來就有缺口的社保基金,缺口越來越大,為了補足社保基金,國家採取了一系列必要措施,第一,提高社保基金的徵收幅度,這樣會增加在職職工和企業負擔。第二,出讓國有企業股權(國有股減持),填補社保基金。第三,加大財政對社保基金的劃撥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