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西方養老方式有什麼不同為什麼不同
由於地域、信仰、風俗習慣的不同,國內外的養老模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目前國內外都存在著很多新型的養老模式,例如國外的「時間銀行」和國內的「居家式社區養老」。
一、國外養老模式
(一)CCRC養老社區模式
在CCRC模式下,根據老人不同的狀況提供不同的服務類型,提供自理、介護、介助一體化的居住設施和服務。這種新型的養老模式可以使老人在社區中擁有更好的生活條件和生活質量。
(二)家庭養老
以新加坡和日本為代表的家庭養老模式是一種法律要求孩子必須贍養父母或者長子繼承家產的方式。這一模式是將「在家養老」和「子女養老」結合起來,老人必須由家人贍養,同時當地政府也會根據這一情況推出特定的政策對承擔贍養老人的責任的家庭給予一定的資金和護理人員支持。中國「養兒防老」的傳統思想也是在這一養老模式中產生的。
國內外的養老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國內老人更偏愛能夠在家和兒女共同居住的養老模式,而國外的養老模式多種多樣,有一些更加人性化的地方值得我們借鑒。
② 農村養老有什麼好方式嗎
1 農村「抱團式」養老
這個抱團式養老跟開篇說的歐美發達國家的養老不同,它是切合中國當下農村空巢現象的一種養老方式。
現在的農村年輕人非常稀少,大多數都出去城市打工,謀求更好的生存發展機會。基本上過年過節回去幾天,老年人則常年守著易懂空房子,做做農活,看看電視,和同村老人聊聊家常,聊聊子女情況,每天都會睡的很早。這是農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現狀。
今年春運也出現了一些把父母家人接到城裡過年的的情況。與其艱難的搶春運車票,倒不如讓父母來城裡享受下城裡的生活節奏,一家團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注農村發展,現在很多農村都在走旅遊發展路線,政策上也扶持農業的發展,土地的確權流轉等政策。一些小型的農村小公園,農村衛生院都配置了起來。
解決農村老人孤獨問題,不是把他們接到城裡來,而是讓老人們能有個一起交流聊天解悶的場地配套。在我的老家山腳下的小農村,現在都在村與村的一些交接地帶,建了一些活動場所,經常有局空歷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打牌,下棋的。
比起以前自己呆在家,或者住在一個農村養老院,這種提供一個扎堆聊天的場地的方式,或許是解決農村空巢老人孤獨問題的一種方式。特別是這兩年農村醫保普及後,配圖的衛生院也建了起來,老人的健康問題有基本保障,這種農村新發展模式也是不錯的。也恰恰符合一二線維穩,三四線繼續城市化,農村搞新發展模式,搞旅遊開發的政策。
第二種養老模式:小家庭式養老
這里的小家庭式養老,適合三四線小城市的生活模式,這幾年流行小鎮青年的慢生活,三四線城市處於城市化和農村的結合點。具備大城市的一些基本醫療生活和社會配套資源。工作和生活節奏都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
在這種處於繼續城市化的三四線城市,大多數老人都是跟自己的子女生活在一起,祖祖輩輩都靠的比較近虧遲。處於親情式養老。隨時都可以相互扶持,照顧。
有穩定的工作,有作為城市基本的公共醫療和生活配套設桐搜施,生活節奏又比較慢,尋求穩定的年輕人完全可以按部就班的生活,也可以去大城市打拚,父母和老人也居住生活在一起。這種小家庭養老模式適合城市化過渡的三線和四線城市。
③ 現在農村養老已經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隨著 社會 的發展,農村養老的問題也發生了變化,現在國家為年滿60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提供了一些補助政策,只要滿足條件均可領取,農村年滿60歲以上的補助政策如下:
基礎養老金 :無論是否交納新農保,只要年滿60歲以上都可以領取基礎養老金80元左右。
失地農民養老保險 :隨著農村的統一建設歸劃,有些地方農民的土地會被國家徵用,為了讓失地農民老有所養,國家出台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政策,年滿60歲之後可以領取失地農民養老金。
農村計劃生育養老補貼 :獨生子女戶領取了《獨生子女證》之後,年滿60歲以後國家將給予一定的養老補貼。
貧困農民生活補貼 :國家又農村低保家庭、五保戶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農民年滿60歲以後給予一定的養老補貼。
農村老人高齡補貼 :國家對農村高齡老人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年齡越高補貼就越多。
我老了之後,如果身體硬朗、生活能自理,並且還能幹點家務事的話,我就自己住,或找個老伴一起生活。假如子女需要我幫忙帶孩子,我就跟子女們住在一起幫忙帶孩子。
如果大家住在一起不愉快,三天兩頭鬧矛盾的話,我寧願自己一個人住清靜,愛幹啥就幹啥,生活自由。
如果到了我生活不能自理的時候,我就聽從子女的安排,子女們要求我跟著子女們一起住,我就跟著一起住。但我多年以來為自己准備的養老金,我一定握在自己手裡,不會輕易交出來,直到去世的那一天,才會讓子女繼承。如果老了生活不能自理,跟著子女們在一起假如生活不開心、矛盾重重的話,我就要求去養老院生活,反正現在就著手准備養老金,不怕到時沒有錢進養老院生活。
這是我的看法,親們對此有什麼建議嗎?歡迎評論!謝謝!
目前養老雖有很大進步,但由於國家實力不足,有子女的基本都是靠子女養老,國家補助,沒有子女的國家全部承擔。
目前國家的惠民政策大大減輕了農民養老問題的負擔,農合百分之八十報銷,大病還有補貼,其他方面基本上都是子女承擔。由於這一代人觀念問題,依然是生子養老,固有的觀念很難改變。即使兒女送老人去養老院,老人也不想去,或者認為有孩子去養老院丟人。有的請了保姆,也會因各種理由把保姆」請走」,這個矛盾很難解決。
無子女的老人國家全額負擔醫療和養老資金,反而沒有養老之憂。
六零後的一代人基本上觀念已經接受了養老去養老院的觀念,由於子女少,大多又在遠方城市,根本不可能完全依靠子女養老。有的買了養老保險,有的給自己儲蓄了一定的養老基金,養老問題矛盾已經不再那麼尖銳。
國家大力發展養老產業,再過幾年,農村老人進養老院或入托,變得越來越容易和正常,就像發達國家一樣,老有所養,福利惠及全部農村老人。
父母沒有養老金:
子女沒有行孝心!
冬天倉房睡涼炕:
冷水冷飯真夠嗆!
隨著 社會 的發展,養老問題也發生了。現在農村的老人大部分都是靠領國家的補助金來延續生活的。
我老公的叔叔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可他們沒有花兒女多少錢,花銷大部分來自於國家的補助,我多次回家,也問到他們的生活來源,他們的回答是:「誰也靠不住,還是靠國家穩妥。」因為兒子女兒們都是農村人,都是靠在田裡耕作收入生活,沒有錢給兩位老人,最多是逢年過節的時候,給老人買一些吃的。多虧兩位老人身體還好,現在都80多歲了,身上沒病沒災。他們覺得國家每個月給的錢夠他們的生活費了,只要不買肉,多吃點菜也沒有關系,為了給他們補充營養,女兒們隔段時間就會給他們送些雞蛋。我們有時也會給他們一些錢,讓他們買點肉吃。雖然80多歲了,身體沒病沒災,就是最好不過事兒。
現在兒子兒媳都在城裡打工,家裡只有兩位老人,他們互相依靠,互相關心,每天兩頓飯,過的還算可以。
現在大部分的老人,兒女們都在城裡工作或打工,他們就都成了留守老人,身體好的老人還捨不得他們的田地,還在不斷地勞動,辛勤的耕作。因為兒女們的負擔也不輕,兒女們成家後,還要管自己的兒女,有的甚至要管自己的孫子,負擔都是很重的,所以農村有一句俗語叫「當爺不如當孫,當孫一家都親。」這句話說明老人們有一點錢也捨不得花在自己身上,卻捨得花在孫子的身上。老人們一生簡朴慣了,能吃飽穿暖就不錯了,至於吃什麼,無所謂,只要兒子女兒過得幸福就是他們的幸福。
農村的老人過慣了自己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且,不幹活的時候,好幾位老人坐在一起,還可以天南地北的聊天。他們自由散漫慣了,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想什麼時候睡就什麼時候睡,所以過不慣城裡的生活,他們是不願意和兒女們在一起生活的。再說,現在的年輕人的生活習慣和老人們完全不同,如果在一起生活的話,會出現很多的矛盾。老人們也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至於說進敬老院,那是想都不敢想的。我小姑子的公公得了腦血栓,而且自己還有30萬,現在老兩口進養老院住了一個月,就回來了,因為兩人每月就得7000多塊錢,如果老人再活幾年的話,30萬又怎麼能夠花呢?有退休金的老人都進不起養老院,農村人又怎麼敢想呢?
現在的農村養老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如題主所說,隨著 社會 的發展,農村 養老問題又出現了新的節點。不僅是子女都在大城市生活,還有子女在外面打工,一年很難回家 一趟。農村養老確實出現了新的節點。
那麼,農村養老到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知名三峽覺得發生了如下變化:
一是國家層面看,對於農民的養老十分重視,早在好多年前,就出台了養老政策,農民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購買養老保險。國家給予養老補貼。農民買得多,到了六十歲後就每月就拿得多。我一個直系親戚今年63歲,現在每月能拿到140元左右。加上他自己還能勞動,對於他來說,零用就沒有問題了。還有就是當農民達到了六十歲,沒有兒女,且生活又不能處理的,由國家承擔養老,直接進政府開辦的養老院,安度晚年。該老人所有的養老補貼和高齡補貼仍由老人自己支配。
二是從家庭層面看,養兒防老盡管在一些地方做的並不是很好,但是,在農村,孝順的兒女還是很多,他們走到哪裡,都會將自己家裡的老人安頓好,有能力的直接接到城裡與自己同住,有的請自己的親戚照顧。就是不讓自己的大人老有所養。我老家的一個鄰居,獨生兒子在廣東工作,很多年前,他就將自己的母親接到了廣東與自己一起居住。他母親是我們老家第一個坐飛機的人。
三是從 社會 層面看,尊老愛幼已成為一種風氣。現在很多農村的鄰居們對老人都是非常的尊重,當他們身邊有不能處理的老人時,他們就會伸出援手,幫助老人料理家務,幫助他們日常生活。而且是無待遇的幫助。在我們老家,就有這樣主動幫助老人的鄰居們。
所以說,農村養老確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盡管不排除有少數子女不孝不養老的狀況,但是,愛老敬老的好傳統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養老正在朝著越來越好的方向發展。
第一,現在農村養老形式大部分還是以傳統方式養老制度,①和老人居住在一起,②子女多的家庭,分攤瞻養。③無兒無女送到當地養老院去養老,由政府直接供養。第二,現在農村養老制度也發生了新的變化,推出保險養老,獨生子女家庭優惠政策,高齡老人享受更多的紅利。還有在養老觀念上也發生明顯的進步,部份老人也選擇到敬老院,老年公寓去養老。第三,隨著十四五規劃的出台,對全民養老體系,提到了新的高度,農村人不久的將來,和城裡一樣,盡情享受黨和國家帶來的紅利,一樣享受養老金待遇。
老父生有我等弟兄三個,由於是農村人,老了,沒有任何來源,從七十歲起,就靠我弟兄三人贍養至今,老人家已經八十八了,身體依然健朗,能吃能睡,過得安逸。
後來政策好了,農村老人每月都有養老金,加上高齡補貼,父親可以有130多的進潤,他三個月也就是一個季度去領一次,領來的錢,沒有哪個指望他補貼家庭一塊兩塊,叫他自己留著用,想買嘴嘴吃,自己決定。如有三病兩痛,三弟兄就湊錢送他吃葯打針。好在父親身體素質很好,也沒生過什麼大病,所以我弟兄也沒有什麼負擔。
吃喝問題,老父一家在十天,輪流著來。因為老年人沒有牙齒,我建議每餐做菜時必須要有一個軟菜,以便他能吞咽下肚。一天一壺開水,天天必須保持供應。寒冷冬天到來,輪到哪家吃飯,父親就在哪家烤火,並配濃茶一壺供老人家享用,任何人不得產生厭倦的情緒。由於意見協調統一,父親的老年生活快接近尾聲,他過著不好不壞的悠閑生活,這就是農村老人養老的縮影。
但假如兒子在城市工作,農村裡的老人又怎樣養老呢?
農村人有種習慣,就是講究葉落歸根,無論城市條件在怎麼優越,老年人思鄉情結不會改變,回家享天倫之樂然後入土為安是每個農村老人的心願。兒子有出息,在城市裡工作,農村的父母在家無人照顧,孝順的兒女就會出錢請保姆,替自己盡到義務。這種情況不是很多,高齡老人過不慣城市生活,回到農村,不得不請人照料。
經濟發達的地區,農村建起了養老院,費用由兒女出。這很好,養老院里有同齡人,大家一道會玩得愉快和開心,老年生活充滿陽光,兒女放的心!遺憾的是,我走了上萬個村莊,貴州農村竟然找不到一個村辦養老院,所以靠養老院養老的事實,路途還在遙遠。
至於我等老了以後如何養老,那是後話,現在還在贍養老人,考慮自己養老的問題很少。不過,自己有種初步打算,不想連累誰,一不進養老院,二不靠子女,自己靠自己,如身體 健康 ,吃喝拉撒自己能獨立,那就繼續活著,看看美麗的世界;如行動不便,坐立不得,一包耗子葯就此解決。各位,你的看法如何呢?
盡管農民的養老目前還不十分如意,但和四十年前比己發生了天翻覆地的變化。能夠提出這個問題,就是 社會 的進步,就是說明和過去比較的巨大變化。過去的農民有養老這個概念嗎?只是日出而起,日落而息,活著而己。不說別的,單說正常人的生活,無非是衣食住行,那時穿的什麼?破衣爛衫,衣服補丁羅補丁,鞋子露著腳後根,冬天凍的像小饅頭。真是縫縫補補八九年。吃的大部分是粗糧,野萊,甚至是糠,就是這個,能吃飽也是燒高香了。住的就更不用提了,農村百分之八九十是坯房,下雨是外邊大下,屋裡小下。冬天北風蕭蕭,屋裡的尿盆都結冰,一家四五口一個大通炕,鋪個席子上面滾,連個褥子都沒有。至於行,上哪都是兩條腿,別說農民,就是工人,又有幾家有自行車?十幾里地天不亮就上班,全憑兩條腿。再看看現在,盡管農村老人生活不是十分富餘,但也是吃的大米白面,雞鴨魚肉也經常吃,最重要的是能吃飽。穿的衣服也不錯,城裡人的舊衣服,想送出去,都沒人看的上。大部分人住上二層樓,即使平房也是隨便住,更沒有全家睡一條大通炕的事了。說起行,在農村很多家有了 汽車 ,頂不濟也是摩托車,電動車。出門上公路,上縣城或省城說走就走。當然,雖然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村的老年人養老還存在很多困難,主要是子女出外打工缺少有人照顧,平時的零用錢還不充裕。如果生了大病就會捉襟見肘。但是,應該看到,我們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雖然國家加大了對農民的扶持力度,但各項措施還不盡善盡美。若想達到非常滿意還需要一個相當長的過程,相信國家對農民的政策會越來越好。當然,也不能一味全靠國家,農民朋友也要與時俱進,改變等靠要的思維,在力所能及時積極交納養老保險,為自己更好的養老上一道保險。子農孝敬老人也是責無旁貸。多管齊下,相信老農民的養老會越來越好。
現在農村養老與以前已經大不相同。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之前,農村家家戶戶基本上都是以養兒防老為主,兒女多,一家七八個孩子都是再正常不過了,甚至有的十幾個孩子,父母一輩子養兒女雖然辛苦,但到老了,孩子多的優勢就會非常明顯,尤其是得病的時候,人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要是子女多,就能夠輪班照顧,共同出錢,兒女的壓力相對較輕。實行計劃生育以後,特別是80、90後家庭,基本上是農村二孩,城裡一孩,60、70後的父母老了以後,指兒女養老就成了一種奢望,陳虹的一首《常回家看看》就是這個時代兒女與父母現實關系的寫照。兒女少,並且工作又都忙,自己的小家有時都顧不過來,花在父母身上的時間和精力就可想而知了。農村家庭,空心化嚴重,多數都是386199部隊駐守,老年人的生活也不是太好,這也是當今農村老人面臨的普遍問題。那麼,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呢?如何才能讓農村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我覺得根本上還是要振興鄉村,首要的還是要發展產業,只有村裡有了好的項目,好的產業,能夠讓村民在家門口就業,獲得一份不錯的收入,有誰還願意外出打工呢?留住了人,鄉村人氣旺了,兒女孫輩都在身前,老年人才能盡享天倫之樂。另外,現在養老的方式也在向著多元化發展,養老的觀念也在不斷的轉變,有的加入合作社,以土地轉讓金作為養老資本;有的搬進幸福大院,抱團取暖;有的隨子女入城,住進樓房,享受城市生活;有的用自己的積蓄外出 旅遊 ,讓晚年生活豐富多彩。可以說,現在農村老年人的養和樂更加具有主動性,生活也更加有滋味。
現在農村養老已發生了可喜的變化,過去靠積蓄和子女養老,現在又多了一項保險助力農民養老,使農民養老加大了保險系數。上世紀末,第一代農村養老保險出台,2009年國家給60歲以上的農民發放基礎養老金,同時出台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此後又與城市居民合並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每年繳費金額從100元至5000元分若干檔次,當地政府根據繳費檔次給予相應的補貼。繳夠15年達到規定年齡就可以退休領養老金。這些好制度受到絕大多數農民歡迎,紛份響應,踴躍投保,已有相當數量的農民退休領到養老金,安享晚年。只有少數農民及他們的子女對保險制度不理解,不積極投保,幻想不投保就領養老金。我勸這些人幡然悔悟,積極投保,以便更好地養老。
④ 農村留守老人的國外研究現狀
農村留守老年人研究文獻綜述
一、國外對留守老年人的研究
西方發達國家由於社會福利體制相對完善,老年人的養老主要依靠退休金、養老保險等正式的社會支持體系;雖然留守、8老人現象也普遍存在,但子女的外出對家庭養老並不會帶來明顯影響,因此關於這些國家老年人問題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如何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方面,而與子女遷移相結合的研究不多。
對於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說,由於受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政府普遍難以為農村老年人的養老提供有效的物質保障和完善的服務體系,老年人的福利水平遠遠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老年人的供養主要依靠家庭中的代際交換,依靠下一代的資源轉移。而發展中國家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大規模農村勞動力遷移,與人口老齡化、社會政治和經濟環境等均被學術界認為是影響老年人養老體系的重要因素。如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麥當勞(2002)指出,家庭能在何種程度上提供養老保障取決於五個因素:文化(或立法傳統)、家庭成員在人口意義上的可獲得性和地理意義上的可獲得性、家庭成員的經濟能力和提供薯扮純養老的意願。這些因素中任何一個發生變化,都會最終導致家庭養老體系的變化,而遷移正是導致這些因素出現變動的一個誘因。橋本(2002)等從宏觀層面把影響家庭養老的主要因素概括為人口、經濟、政治和文化四個方面,並認為人口因素如人口老齡化、遷移和家庭
第 1 頁
結構變化等都會影響家庭養老資源潛在的可獲得性。
相應地,亞洲、非洲和拉美等發展中國家農村勞動力的鄉城遷移和跨國遷移對農村留守老人養老體系的影響、留守老人的現狀和需求等也引起了一些學者的研究興趣。具體來講,老年人的養老需求主要包括經濟供養、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三個方面,國外學者關於留守老人問題的討論也主要圍繞這幾個方面展開:(一)經濟供養方面。留守老人經濟上能否受益於子女的外出,與每個國家和地區的社會政策、經濟狀況、勞動力遷移特徵和地方文化等有直接關系。回顧以往研究,國外學者的研究結論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子女遷移對留守老人經濟供養的影響是積極的。這部分學者指出,子女外出後經濟水平得到明顯改善,會通過匯款等方式為父母提供更多的經濟支持,絕大多數留守老人的經濟和福利狀況也因此得到改善等。(Mason K O,1992;Kreager P,2006)其中祖尼加和赫爾南德茲(1994)對墨西哥留守老人的研究發現,老人普遍鼓勵子女外出,因為子女遷移後能增加對老人的經濟支持,這些支持不僅可以支付農業生產成本並有所剩餘,還能使老人的慢性病有錢醫治。克諾德和沙恩迪恩加(2001)通過對泰國四個村莊留守老人的案例研究,考察了農村勞動力鄉城遷移給老年人造成的社會和經濟影響,發現盡管受益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大多數老人的物質條件在子女外出後都有所改善,只有少數老人因子女沒有接受過良好教育、收入水平較低和不需要子女提供支持而在經濟方面沒有受到多少影響。
展開全文
App內免費讀全文
前往文庫APP簽到領暢讀卡,免費讀農村留守老年人研...全文
限免
導長圖
轉存到網盤
發送至微信
下載文檔
北京網路網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本號8.0.70 隱私政策 許可權說明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並上傳,收益專屬歸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頁數說明:當前展示頁數為網路文庫重新排版後結果,原始文檔共24頁。
第 2 頁
相關文檔
農村留守老人研究的文獻綜
瀏覽量1397
絕絕子
關於農村留守老人養老問題研究的文獻綜述
瀏覽量6554
為你優選
精選農村留守老年人...會員文檔657篇
精選文檔
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研究的文獻綜述
1.2W人閱讀
中國農村留守老人問題研究綜述
1874人閱讀
中國農村留守老人研究
1162人閱讀
中國農村留守老人問題研究綜述
2240人閱讀
開通VIP解鎖全部免費數咐資源
農村留守老人問題研究
瀏覽量1912
農村留守老人養老問題國內研究綜述
瀏覽量2013
農村留守老年人研究文獻綜述
文件夾
APP精選
農村留守老人文獻綜述和參考文獻 - 網路文庫
1043人閱讀
農村留守老人研究的文獻綜 - 網路文庫
1635人閱讀
農村留守老人研究綜述 - 網路文庫
2867人閱讀
社會工作視角下農村留守老人精神生活問題的研究缺尺 (1)_圖文 - 網路文庫
1095人閱讀
前往APP一鍵獲取全部合集
中國農村留守老人研究
瀏覽量2747
社會學視野下農村留守老人問題探析
瀏覽量1457
農村留守老人生存狀況研究
瀏覽量2801
我國農村留守老人的養老問題研究
瀏覽量1583
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研究的文獻綜述
瀏覽量2197
農村留守老人的精神生活建設研究
瀏覽量1021
農村_留守老人_問題研究
瀏覽量2363
我國農村留守老人的養老問題研究
瀏覽量2221
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研究的文獻綜述
瀏覽量1825
農村空巢老人研究的文獻綜述
瀏覽量2007
留守老人論文
瀏覽量3549
查看更多
推薦文檔集(32篇)
⑤ 發達國家是怎麼處理人口老齡化的
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根本在於加快經濟發展,壯大國家經濟實力。但是老齡化問題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處理的好,會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積極因素;處理不好,則可能成為制約因素。根據我國確定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戰略目標,結合老齡工作的實際,特提出21世紀前十五年的國家老齡工作宏觀政策措施建議。
1、 將實施健康老齡化戰略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長期規劃。我們提出 健康老齡化戰略內涵,主要包括"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教、老有所樂"內容,這是對中國老齡工作的綜合概括,是促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是解決好我國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主體思路。具體建議是:
第一,提高對老齡化問題的認識。要加強輿論宣傳和引導,強調我國人口 老齡化趨勢加快的嚴峻性,對社會經濟發展影響的緊迫性,以及實施健康老齡化戰略的重要性,提高各級政府和領導的思想認識,增強全社會的老齡意識。
第二,明確國家老齡工作的方向。將實施健康老齡化戰略納入國家"十五" 計劃和中長期發展規劃中,結合經濟發展進程和城鄉不同情況,精心設計和構築我國老齡的工作體系,明確提出目標要求、工作重點、投入力度、檢查標准。
第三,落實到各地的發展計劃中。要求各級政府高度重視,把本地區老齡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根據國家的要求,結合自己的實際,納入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採取分工負責和齊抓共管方式,對老齡工作有管理、有服務、有措施、有檢查。
2、 走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相結合的養老道路。建立以家庭養老為基礎,社 區養老服務網路為輔助,公共福利設施養老手段為補充,社會保險制度為保障的居家養老體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會和國家作用有機的組合起來,使之發揮出最佳效用。具體建議是:
第一,居家養老環境。為了使老年人起居方便,住宅設計要充分考慮方便老年人和滿足老少戶可分可合的需求,公共設施要安排方便老年人活動的場所,使得絕大多數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繼續發揮家庭養老功能,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具有尊老敬老傳統的家庭養老體系。
第二,加快社區老年服務建設。在城鎮建設規劃中,要充分考慮人口老齡化趨勢,合理規劃社區藍圖,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咨詢、購物、清掃、陪伴、護理、緊急救護等各種服務,並為老年人學習、文體、康樂、交往等社會活動的需求提供條件,逐步建成適合城鄉不同特點、多層次、多功能、多項目的社區老年人服務體系。
第三,適度發展公共養老的福利設施。對政府設立的敬老院等養老、安老機構和設施,要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需要公共福利機構撫養的老人情況,政府要繼續增加投入,努力改善設施條件,逐步提高居養水平。鼓勵和扶持社會民辦公共養老設施,制定優惠政策積極發展福利性公共養老設施,形成對家庭養護困難老人的救助保障體系。
第四,健全老年人社會保障制度。要採取各種措施,完善城鎮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正常增長機制,完善相對獨立的養老金經辦機構,負責養老金的徵收、給付、營運和管理,用發國債形式探索建立養老保險基金,保證全額按期予以支付。農村要逐步推行自我儲蓄和家庭保障為主、集體補助為輔、國家予以政策扶持的農村養老保障制度,並積極推進城鄉養老、醫療方面的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逐步建立起城鄉老年人的社會保障體系。
3、 積極發展老齡產業。老齡產業是為了滿足老年人物質和精神生活需求而 形成的產業,既包括生產性產業,也包括服務性產業,是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重要手段。發展老齡產業,一是要從我國實際出發,以滿足老人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需要為目的;二是要以市場為導向,按經濟規律辦事,三是要保證養老費用的合理使用,提高老年人的消費能力。具體建議是:
第一,市場機制帶動老齡產業發展。國家要根據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圍繞老年人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對一些產業進行結構調整,開發生產適用對路的各種老年用品,鼓勵和引導老年產品市場的發展。經濟管理部門應運用市場機制,制定一些必要的優惠政策,扶持具有福利性質的為老服務產業發展。
第二,以老齡產業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城鄉養老社會化服務要逐步走產業化發展路子,在財政給予必要資助的同時,鼓勵社會團體和個人參與,啟動老齡產業機制來興辦社會福利設施,實行誰投資誰管理,依法進行經營,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第三,努力降低為老服務產業發展成本。要充分利用現有社會資源發展老齡產業,多層次、多渠道籌集發展老齡產業的資金,努力提高資金利用率。充分利用金融杠桿作用,在稅費徵收政策上,考慮扶持為老服務產業的發展。
4、加快完善老年法律法規體系。依法治國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本方略,依法治理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經濟問題,應是下個世紀老齡工作重要內容。具體建議是:
第一,加大有關老年法律法規的執法力度。法律部門要堅決制裁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不法行為,依法合理調整老年群體與其他群體、老年人之間的關系,加強民事調解工作,促進家庭和睦與社會穩定。
第二,加快完善老年立法步伐。在2005年左右時間,國家要盡快出台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社會救濟、老年人福利等有關社會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規,使老年人的生活獲得切實保障;在2010年左右時間,制定出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法、新的老齡事業發展綱要等大部分老年法律法規,形成以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為基本法的老年法律體系。
第三,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的傳統美德。加大宣傳普及老年法的力度,將老年人法規列入國家普法教育計劃,加強執法檢查監督,積極開展老年人的守法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表彰敬老養老先進典型,依法懲處殘害和虐待老人行為,營造出健康老齡化的良好社會環境。
5、進一步加強對老齡工作的領導。面對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老齡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認識做好老齡工作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對老齡工作的領導。具體建議是:
第一,加強黨中央對老齡工作的領導。在2000年前,以黨中央名義發布公開信或文件,要求各級黨組織、各級政府和廣大黨團員從戰略高度和政治高度做好老齡工作。將老齡工作納入到每年三月全國人代會中央政治局召開的人口、資源、環境座談會內容,及時對我國老齡工作進行重大部署。
第二,健全政府的老齡事務管理機構。國家應盡快成立高層次的老齡事務議事協調機構,通盤制定我國老齡事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對一些重大問題進行協調。將中國老齡協會改組為國務院直屬的老齡事務管理局,作為國家老齡事務議事協調機構的辦事機構,授權行使必要的行政職能,理順老齡工作管理系統的體制,充實老齡專職工作人員,加強對老年人工作的管理、教育和服務。
第三,擴大老齡工作社會化服務隊伍。安排部分下崗職工和社會各方面的志願力量,承擔起社區為老年人服務的有關工作,發動居委會、村委會組織低齡老年人開展自助服務。在一些大學對老齡專業管理人才進行培養,加強老齡科研機構建設,組合各方面專家學者,深入開展老齡問題的科學研究。健全立法監督管理機構,加強老齡事務的立法工作和法律監督,推動老齡事業步入法制化管理的軌道。
戰 略 對 策
1、發展經濟,增強經濟承受能力 實現老年人與其他人共同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2、 建立和完善老年社會福利保障體系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老年社會福利、老年社會救濟
3、 建立以社區為中心的老年服務體系 老年福利服務、生活照料、醫療保健、體育健身、文化教育和法律服 務的硬體和軟體建設
4、 建立和完善老年法規體系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6章50條
5、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安老、養老安全網 家庭保障安全網 社區養老服務安全網 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和政策安全網 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社會機構養老為補充養老機制
6、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營造健康老齡化的環境
工作思路:三個意識 三個體系 兩只隊伍
工作目標: 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戰略目標: 促進健康老齡化,實現人人享有健康,老年人健康長壽
⑥ 農村養老金有希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嗎你怎麼看
農民養老問題一直是壓在所有農民頭上的一座山,雖然在國家不斷發展狀態下,政府給予農民一定的養老金補貼,農民養老金數額較低,而且基本沒有大幅提高的可能性。
所有農村人都期待農村養老金能夠得到一定幅度的提升,可大家其實並未對此抱有太大希望。在未來養老靠自己的今天,農村要老金或許很難再有大幅度提升了。
⑦ 農村戶口參加養老保險的政策
農村戶口參加養老保險的政策: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主要通過以下途徑進行籌集:
第一:個人繳費。
參加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農村居民應當按照相關規定來繳納養老保險費。繳納的標准目前設定的是每年100、200、300、400、500,總共五個檔次,地方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增設另外的繳費檔次。
參加保險的居民可以根據上述檔次自行自由選擇,多繳則多得。國家也會依據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長的情況進行適當調整繳費的檔次。
第二:集體補助
有條件的村集體可以對參保人進行繳費補助。補助的相關標准由村民委員會召開的村民會議民主確定。積極鼓勵其他的經濟組織或者個人為參保人繳費提供資助。
(7)發達國家農村養老擴展閱讀:
養老保險基本作用:
養老保險是以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為指標的,通過再分配手段或者儲蓄方式建立保險基金,支付老年人生活費用。它的實施具有以下作用:
1、有利保證勞動力再生產
通過建立養老保險的制度,有利於勞動力群體的正常代際更替,老年人年老退休,新成長勞動力順利就業,保證就業結構的合理化。
2、有利於社會的安全穩定
養老保險為老年人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老年人老有所養。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大,人數也越來越多,養老保險保障了老年勞動者的基本生活,等於保障了社會相當部分人口的基本生活。
3、有利於促進經濟的發展
各國設計養老保險制度多將公平與效率掛鉤,尤其是部分積累和完全積累的養老金籌集模式。勞動者退休後領取養老金的數額,與其在職勞動期間的工資收入、繳費多少有直接的聯系,這無疑能夠產生一種激勵勞動者的職期間積極勞動,提高效率。
⑧ 我國與其他各國養老制度優缺點
我國與其他國家養老保險制度比較
一、國外養老保險制度簡介
由於世界各國的政治制度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等,歷史傳統各異,不同國家之間養老保險制度存在較大差異。世界各國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都比較晚,但發展卻很迅速。目前世界上已有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不同類型的養老保險制度,按照其覆蓋范圍、保障水平和基金模式,大致可分為以下類型:
(一)收入關聯型養老保險。收入關聯型養老保險以美、德、法等國家為代表,貫徹「選擇性」原則,即並不覆蓋全體國民,而是選擇一部分社會成員參加,強調待遇與工資收入及繳費(稅)相關聯。保險對象一般為工薪勞動者,養老保險費由僱主和雇員共同負擔。待遇水平適中,如美國的平均基本養老金替代率為43%左右。待遇支付方面,一般有利於低收入人群。
(二)儲蓄積累型養老保險。儲蓄積累型養老保險以智利、新加坡等國家為代表。這些國家的政府強制性規定公私單位的所有雇員都必須參加養老保險,政府的養老基金監管局負責規范與監督基金的管理,不具體參與實際管理事務。私營性質的養老基金管理公司作為法定的經營管理者。政府對養老基金管理公司的設立標准、財務狀況、資產結構進行監管,並要求其交納風險准備金;養老基金管理公司嚴格按照分散化、透明化和獨立化的原則來進行管理,基金可以用於購買政府債券、企業證券和民營化的公共設施;基金所有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後,可以從自己選擇繳費的養老基金管理公司領取養老金,或者將積累的養老金連本帶利轉向人壽保險公司以支取年金。
(三)福利型養老保險。福利國家型養老保險以英、澳、加、日等國家為代表,貫徹「普惠制」原則,基本養老保險覆蓋全體國民,強調國民皆有年金,因此稱為「福利型」或「普惠制」養老保險。在這一制度下,所有退休國民,均可無條件地從政府領取一定數額的養老金。需要說明的是,這種普惠制的養老保險待遇,一般水平很低,不足以維持退休者的基本生活;退休者要維持自身的基本生活,必須同時加入到其他養老保險計劃中。
(四)國家型養老保險。國家型養老保險制度曾經在大多數計劃經濟國家實行,以前蘇聯、東歐國家為代表。按照「國家統包」的原則,由用人單位繳費,國家統一組織實施,工人參與管理,待遇標准統一,保障水平較高。這種養老保險制度不利於企業參與市場競爭,不利於勞動力的流動,不利於培養勞動者個人的自我保障意識。目前,正在退出國際社會保障領域。
二、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發展概述、現狀及主要特點
(一)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發展概述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歷史沿革主要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1951年在蘇聯模式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國社會保險制度。該制度持續實施到1956年底。
第二階段,恢復性改革階段。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工會制度被廢除,勞動保險基金被用於其它用途。這一時期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實際上是企業辦保險,其特徵是:企業職工的退休養老資金有企業從生產收益中籌集,並在企業營業外項目列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放養老保險金,而職工個人不承擔繳納養老保險費的義務。
第三階段,探索性改革階段。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計劃經濟體制進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有企業全部展開,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所以迫使養老保險在內的社會傳統保障制度進行改革,建立社會化的養老保險制度。
第四階段,個人養老保險基金賬戶實行試點階段。2000年12月,國務院第42號文件《關於印發完善城鎮社會保險體系試點方案的通知》,我國在東北三省進行了完善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的試點,在做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提高統籌層次、加強養老保險規范化和信息化建設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為在全國范圍內完善這個制度積累了經驗。
第五階段,全國覆蓋改革階段。2005年12月3日國務院正式頒布《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這一決定主要針對隨著人口老齡化、就業方式多樣化和城市化的發展,現行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顯現出的一些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在總結我國20多年來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探索和實踐經驗,經過充分的調研論證和2001年以來東北三省試點實踐的基礎上作出了改革決策。
(二)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現狀
我國現行的養老保險制度由三個不同層次的養老保險組成,即基本養老保險計劃、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計劃和個人儲蓄型保險計劃,由此初步構建了我國現代養老保險體系的制度框架。
第一個層次是基本養老保險。它是按國家統一政策規定強制實施的為保障廣大離退休人員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種養老保險制度。我國對城鎮企業職工強制實行統賬結合、部分積累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其保障水平較低,覆蓋面較廣。在部分有條件的地區,我國政府鼓勵當地政府開展農村養老保險的探索和試點。
第二個層次是企業補充養老保險計劃。它由政府政策鼓勵,企業自願建立,企業或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費為職工建立個人賬戶,通過商業機構運營,給付水平由繳費和投資收益率決定。企業根據自身經濟實力,在國家規定的實施政策和實施條件下為本企業職工建立的一種輔助性養老保險,由國家宏觀指導,企業內部決策執行。目前我國只有極少數效益比較好的企業為職工辦理了補充養老保險,尚處於零星發展的狀態。
第三個層次是個人儲蓄型養老保險,它是由職工個人自願參加、自願選擇經辦機構的補充保險形式。後兩個層次中,企業和個人既可以將養老保險費按規定存入社會保險機構設立的養老保險基金帳戶,也可以選擇在商業保險公司投保。
(三)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主要特點
我國是一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口眾多、經濟水平較低,是一個典型的二元結構社會,工業比較落後,農業比重較大,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結構的差異很大,加上歷史、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原因引起的各種利益差異,使新舊矛盾相互交織,情況極為復雜。在這樣的基本國情下,造就了我國特有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為社會統籌與個人帳戶相結合。該制度在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上採用國家、企業和個人共同負擔的形式,社會統籌部分由國家和企業共同籌集,個人帳戶部分則由企業和個人按一定比例共同繳納。其中存在著不少問題,如覆蓋范圍不夠廣泛,大量的城鎮個體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還沒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空帳運行,沒有真正實現部分積累的制度模式,難以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需求;基本養老計發方法不盡合理,缺乏參保繳費的激勵約束機制;基本養老金的調整機制還不健全,養老金總體水平還不高;統籌層次比較低,基金調劑能力還比較弱;企業年金發展滯後,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等等。
三、國外與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比較分析
(一)我國社會養老保險統籌層次偏低
在養老金方面,瑞典和英國兩國的養老金制度都包括統一標準的國家的養老金,與收入相聯系的補充養老金,各種職業津貼等制度層次。日本的養老保險也分為三個層次:國民年金、厚生年金和共濟組合年金、厚生年金基金。德國養老保險包括:法定養老保險、企業補充保險、個人養老保險。美國有多種養老保險,其中企業年金和個人年金比較發達。截止2007年底,我國已有北京、天津等13個省市實現了養老保險省級統籌;遼寧、安徽等7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市級統籌為主;其它省份仍以縣級統籌為主。我國的養老保險基金分散在全國1800多個統籌地區,成為世界上一道獨特的「景觀」。養老保險基金的分散管理,在實踐中導致了很多問題:一是限制了保險的社會共濟作用,低層次統籌的格局加劇了資金供求的結構性矛盾;二是加大了基金管理的風險,增加了基金監管的難度;三是過低的統籌層次,導致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困難,阻礙了勞動力的自由流動。
(二)我國社會養老保險覆蓋面過窄
瑞典養老金的覆蓋面具有普遍性,凡是達到在瑞典居住或工作的法定年限者都可以參加基本養老金制度。英國的國家基本養老金制度也具有普遍性,它的條件是所有滿足國家基本養老金制度所規定的年齡和資格標準的老年人都可以領取。德國養老保障的受益人涵蓋普通雇員、礦工、公共部門、雇員、自雇者;農民、農業工人,被排除於制度之外者很少。我國現行養老保險制度一般限於全民所有制的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的固定職工,而占人口較大比重的農民群體和數量逐漸增多的靈活就業者,還沒有被納入養老保險的框架之內,養老保險的覆蓋面依然較窄,說明我國的養老保險體系社會化程度不夠,其所應有的保障功能還未實現。
(三)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沒有專門的法律規定
從國外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的發展實踐來看,尤其是總結美國、新加坡等養老保險法制建設比較規范的國家的先進經驗,養老保險必須建立在一整套嚴密的法律體系支撐下有效地發展下去。我國現行養老保險制度的不完善是與國家養老保險立法不完善密切相關的。我國養老保險法律體系不完備,完善養老保險立法已是當務之急。迄今國家對養老保險尚未單獨立法,代而行之的是各種政策、暫行規定、通知、決定等低層次的行政法規模式,且經常變動的政策文件,缺乏整體性和權威性。導致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缺乏原則性的依據,不少退休勞動者的養老費用被拖欠,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法律維護,使《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缺乏實施的物質基礎。(四)我國養老保險的資金來源渠道單一
國外的養老保險資金一般說來有三條渠道:勞動者繳納受保工資的一個比例,僱主繳納工資總額的一個比例,政府做出一定貢獻。發達國家中採取雙方負擔的標准模式是僱主和雇員共同繳費。繳費通常與收入水平相聯系,受保工資有一個最高限額。僱主和雇員的繳費比例可以是相同的,但大多數國家僱主比例更高。政府的貢獻來自於國家總收入,也有少數國家取自專項稅收(如煙草稅、酒精飲料稅)。我國養老保險資金的主要來源是征繳養老保險收入及其利息收支、財政補貼,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養老保險費的欠繳與流失情況十分嚴重。另一方面,由於老年人口數量的不斷上漲,享受養老保險的人數不斷增加,養老金的支出逐年增加,導致部分地區的收不抵支,原有的積累逐漸減少。此外,養老保險管理費用的不合理增加導致養老金開支更加「吃緊」。
(五)我國領取養老金年齡過輕
為了適應21世紀老齡化社會,1994年日本把領取養老金的起始年齡推遲到65歲,對沒有工作或低薪的勞動者,可在60~64歲期間支付部分養老金。瑞典基本養老金和與收入相聯系養老金的年齡資格未滿65歲。美國通過一項國會立法,將退休年齡從65歲推遲到67歲。我國現行法定退休年齡規定是男60歲,女幹部55歲,女工人50歲,特殊工種職工可以提前5年退休。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地區和企業為減輕職工下崗和事業壓力,通過採用提前退休的方式解決就業的矛盾,實際上就是把就業的壓力轉移給養老保險,把近期問題推向遠期。
四、我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及戰略構想
我國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實踐以及當前國際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發展的大趨勢,為我們深入思考養老保險制度科學發展的路徑,提供了充足的土壤和養分。現實的約束條件決定了我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對原有的制度安排推倒重來,但是,卻迫切需要對原有的政策進行必要的調整與完善。
(一)推動養老保險統籌層次的提高
提高養老保險的統籌層次,從理論上講有兩種路徑:一種思路是自下而上,從縣、地市再到省級統籌,從而進一步發展到全國統籌。這種思路看似較為穩妥,實則十分緩慢。目前我國採用的就是這種思路。另一種思路是自上而下,一步到位。一步到位實行全國統籌,企業繳費形成的統籌賬戶資金統一由中央政府籌集、管理、調劑和調動,個人賬戶資金由省級機構負責管理和運營。這就將名義上地方負責、實際上中央出錢的暗補變為明補,充分明確中央政府承擔養老保險的財政責任,進而增強人們在養老保險上的預期和信心,增強人們對於政府的信任和支持。
(二)建立全國統一的基本養老制度
首先,建立統一制度、統一規則的全國「大一統」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推動實現城鄉全面覆蓋、人人皆有保障、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養老保障體系,符合建立和諧社會的政策需求,有助於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其次,建立全國統一的基本養老制度,才是解決我國養老保障制度問題的根本之策。有媒體報道,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的動因是財政負擔問題。若僅將減輕國家財政負擔作為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目標,事業單位養老改革,將成為「頭痛醫頭」的改革,將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待遇降低到企業水平,而公務員養老改革卻不納入改革的范疇,必將增加事業單位養老改革的阻力。將事業單位養老改革、公務員養老改革、農民工養老改革分而治之,我國養老制度的「碎片化」將從「二元」演變為「三元」「四元」,其面臨的問題和困境將更加嚴峻。
(三)加強養老保險政府配套措施
政府應當建立專業的社會保險監督機構,及時全面地將養老保險制度的運行情況公開化,並切實實行問責制;讓承擔繳費義務的直接責任主體勞資雙方及其代表組織工會和僱主組織參與養老保險事務的監督管理;國家加強養老保險的法制化建設,建立完善的養老保險法律體系,用法律法規及時解決在養老保險參保、退保中出現的問題,保證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加強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管理,提高資金安全性,強化保險費的收繳功能、達到保險基金收支平衡、防範保險基金支付風險。
(四)建立社會保險基金的新來源
通過徵收特種稅來補充養老保險基金,政府可以考慮徵收遺產稅、消費稅,以及從個人所得稅、利息稅中劃出一定的比例來補充養老保險基金。還可以從國有土地出讓金、發售社會福利彩票等渠道籌資。一些專家建議建立保險基金對企業的持股,使其獲得了穩定的基金來源,增強支付各項社會保險金的能力;同時,企業因讓渡了一部分產權,也有利於將原來承擔的社會職能轉給社會保險體系。這也有利於減輕企業的負擔,有助於企業改革。按照行業、地區,參照企業現行的稅後利潤上繳比例確定資產的平均報酬率,將歷年來政府從企業中提取的超過這一水平的資產收益視為投資抽回,將國家的再投資和政府補貼視作投資追加。投資抽回與投資追加的差額,即資產存量中勞動積累形成的部分。
(五)適當延遲領取養老金的年齡
我國職工的退休年齡應適當延長,不同性質的勞動者不應「一刀切」規定退休工齡,即不分職業、學歷,勞動者統一按到規定年齡實行退休。而且性別也不應是退休年齡的考慮的必要因素,勞動者的學歷、職業應列於新體制制定退休年齡的考慮因素。採取「一刀切」規定退休年齡,將造成高素質勞動力的極大浪費,同時對高學歷的勞動者來說也是不公平的。因此,建議新的養老保險立法將勞動者的學歷作為參考因素來規定退休年齡,應比未接受高等教育者延長若干年。
五、總結
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的加劇及家庭結構的變化,養老問題日益突出。進入21世紀後,我國養老保險面臨嚴峻的挑戰。不斷出現的養老統籌層面低、籌資難等問題,已使現有的養老保險制度力不從心;而傳統的養老模式與現實要求相距甚遠。在養老保險制度的改善和完善上,不能一味照搬西方模式進行大范圍甚至全國性的社會統籌,必須認真分析中外養老保險制度差異,准確定位制度改革方向,結合我國國情與經濟實力,正確地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從而構建符合國情和深得人心的新的養老保險制
⑨ 在發達國家,退休後都能享受哪些福利
對於很多發達國家來說,退休之後他們所享受的福利政策還是比較多的,比如說終身醫保免費,而且關繫到生活當中的很多細節都會有很多的補助,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拿美國來說,當一名工作年限超過30年以上的退休人員,他每個月的工資高達8000美元。
就算是在發達國家,安全性上也是比較差的,很多的人甚至在夜晚的時候不能夠獨自出門。因為槍支的合法化,加上貧富差距,導致著一些人會走向犯罪的道路,但是在我們國家安全性上還是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