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老保險 > 農村養老問題

農村養老問題

發布時間:2020-11-26 22:51:50

⑴ 怎樣解決農村60歲以上老人的養老問題

1.借用精準扶貧思路 其實農村老人還是有一部分能夠老有所依的,所以直接按人頭發錢不是很科學。可以借用精準扶貧的思路,建檔立卡,給真正需要的人發補貼。
2.設立養老院 可以統一建設養老院,用來解決老人的養老問題。這樣的話也會比直接發養老金更省錢。而且也不一定非要全免費,可以用一個比較優惠的價格來接納農村老人。只是如...
3.設立公益基金 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走向了富裕的道路,衣食無憂的他們也...

⑵ 很多農村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定居,以後農村老人養老問題怎樣解決

其實還是需要根據家庭的具體情況來具體決定。

在這個時代,很多農村的年輕人都在大城市打工定居,而針對大城市的人口問題和農村的養老問題,國家也推出了不少政策,但是對於各個家庭來說,老人的養老問題的解決方法還是不盡相同的。

再者,當今社會設立的養老院也是挺多的。將老人送到養老院並不是代表不孝,反而是因為希望老人能夠有一些夥伴,不至於讓他們一個人在家感覺到孤獨,也可以讓他們得到比較好的照顧,這種方法其實也不是不可取的。

無論什麼樣的解決方式,其實只要能夠讓老人覺得不錯,都是可以考慮的。

⑶ 關於農村養老問題

軍人養老津貼
退役軍人的「規定」在11月1日1954年義務兵役的實現在軍隊之前,至少60歲(60歲)不享受國家普通養老金退休士兵每個服務1年的農村義務兵役每月增加5元補貼,按照去年25元的標准,今年如果你每月增加到30元,3年來,60年後,不僅可以享受養老保險,還可以獲得90美元的每月生活津貼。當然,因為沒有統一的國家標准。

二:西部農村鄉農村退伍軍人,紅軍,紅軍失去了老兵的提高標准:
在紅軍老兵的鄉鄉,在紅軍西路軍隊的鄉:每年每人每年增加到50520元,農村零星的紅軍老兵:每人每年增加到22790元
退休金類別詳情:
1 .工作紅軍西路農村鄉的退伍軍人在1937年7月6日之前,在中國紅軍(包括反日聯盟和中國共產黨的全時游擊隊領導),一種退休或嚴格的證明程序
紅軍輸了2場。人事指的是1937年7月6日之前,紅軍中國(包括抗日聯軍和中國全黨游擊隊的領導),由於受傷、疾病,或者因為失去了分散的戰斗動員,失去了

三個:在他們的家鄉生病,退伍軍人升級標准核能:
他們家鄉的退伍軍人去年的生活津貼標准從450元增加到500元。生活補貼標准參考核人員去年從500元增加到550元
1 .工作生病的退伍軍人在家鄉:試驗後義務兵役系統在10月31日,195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在疾病尚未達到額定剩餘情況,和軍隊醫院或退伍軍人,並認為復員證書回農業或居住在城鎮沒有工作單位,確認為生病的退伍軍人在他們的家鄉。
2。老兵:1954年11月1日,在軍隊和參加民政部(最低Fa[2007]102號)14軍事文件」,舉行了一個退休證書(復員證書),回到農業農村或城鎮沒有工作單位和家庭生活困難的退休人員,被認為是戰爭的退休人員。
的3。參數核退役人員是指,從5月31日、1962年12月31日-1996年在最初的8023名士兵和軍隊和其他退休軍人參加了核試驗,退休證書(復員證書)考試不符合條件的殘疾和享受生活在家鄉幫助生病的退役軍人,但是生病或困難生活在農村地區和城市非工作單位退休人員,確認為核退役人員。
四:農村養老保險。
1、退休退伍軍人基本養老金:按照養老金問題統一標准。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伍軍人按照一定的標准賬戶。
注:年度退伍軍人的平均養老金數額加上補貼作為基數,乘以服兵役年限(少於1年到1年的數額),個人賬戶內的金額儲存額。個人帳戶養老金計劃發法與其他保險相同。

⑷ 如何解決農村養老問題

真正讓農村人老有所依,也許可以在農村建立一些養老機構,類似於養老院的地方,讓農村老年人可以更好的聚在一起,不會那麼孤單。

⑸ 農村養老方面的問題

我們是四川這邊。我只看見了。農村人可以買農保和社保了!其他的沒看見。

⑹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是以保障農村居民年老時的基本生活為目的,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本文對安徽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政策支持、籌資機制、覆蓋范圍、待遇水平等方面進行探究,指出安徽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對策,旨在為安徽省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發展提供一些參考,對其他地區農村養老保養制度的發展提供相關經驗。
關鍵詞:
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人口老齡化;養老保險試點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養老保障問題逐漸被大家所關注,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率為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2.93%,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佔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了1.91%。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表明,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以及醫療、衛生、保健事業的不斷完善,生育率一直維持在比較低的水平,而人口老齡化的進程卻在逐步加快。從總體來看,在2011年~2020年中會快速發展,2021年~2040年中會不斷向上攀升,而在2040年到2060年中將會一直保持高位運行。因此,進一步加快養老保障制度的完善是當務之急。
1安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當前研究背景
1.1安徽農村人口老齡化情況從數據可以看出,安徽省目前人口老齡化的形勢十分嚴峻。首先,人口老齡增長速度迅猛,在第六次人口普查當中,安徽省65歲以上的人口已經達到605.7萬人,佔全省人口數量的10.18%,與2000年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較,增長了2.73%。其次,農村人口的老齡化程度要遠遠高於城市的水平,在2005年,農村人口在全省人口中所佔比例為66.5%,而農村老齡人口卻佔全省老齡人口的76.5%。最後,隨著生活物質需求的增長,農村勞動力在不斷轉移,使得農村老齡人口的比例也在不斷地上升。根據2006年人口抽樣調查數據推算,安徽省跨鄉鎮超過半年以上的流動人口數量占戶籍人口已經超過20.9%,絕對量達到1300多萬人。因此,可以看出,安徽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十分嚴峻。
1.2近年來安徽農村養老保險的推進進程安徽農村養老保險自2000年8月由民政部門劃入為勞動保障部門以後,全省各級勞動保障部門緊密圍繞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主題下,穩扎穩打,積極推進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工作的開展。2005年,安徽省政府出台了《關於做好被征地農民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並且,要求全省在3年的時間內實現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全面覆蓋。規定從2007年8月1日起,勞動保障部門要對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進行嚴格的審核,確保制度實施的力度。目前,在全省內已經基本實際施了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障制度。
1.3試點工作的一系列成效(1)在糧食主產區上實行「糧食換保障」,以農民現金收入低下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對農民進行直接的補貼,採取「國家補一點,農民交一點」的辦法來籌集養老保險資金,為建立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開辟了新的思路和方式。由於糧食購銷按照市場化運作,農民更加自願地採取「糧補資金換保障」的方式。以前賣糧難的問題得到了解決。(2)農村計劃生育對象養老保險普遍建立,凡是在試點地區,都出台了為獨生子女和兩女戶繳納養老保險的規定,將農村養老保險工作與農村計劃生育工作有機結合在一起,起到了相互促進的作用。(3)外出務工人員的養老保險取得一定進展,首先在觀念上樹立了養老保險的意識。其次,還為外出務工的青壯年勞動力在經濟上奠定了參與養老保險制度的基礎。因此,不少人紛紛回原籍參加農保,積累養老資金,甚至部分農民工還將在外參保的保險費轉移回家鄉。
2安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存在的問題
2.1制度上的不完善(1)較低的保障水平起點,安徽省《實施意見》規定試點縣、市新農保制度的參保人可獲得省級以及試點地區財政補貼30元,個人賬戶養老金的繳費標准為每年100元~500元五個檔次,試點縣、市可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有所調整。個人繳費標准上,實行多繳費的獎勵辦法,實行多繳多受益,以100元為基礎繳費,當滿15年繳費年限,每多交一年加1%的基礎養老金,最高不超過10%,500元以上不再獎勵,即每一個檔次增加5元,最高不超過20元。(2)財政投入過低,使得工業不能反哺農業,對農村支持力度不夠,不僅影響農民對此的積極性,也壓制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保障水平的提升。(3)過低的繳費水平和形同虛設的補助,一方面由於農民自身文化水平和觀念的限制;另一面由於收入水平較低,使得繳費水平一直受到抑制。同時,從操作層面上來看,缺乏集體補助運行機制,農民養老保險籌資機制完全變成了政府補貼、個人繳費的一種模式。
2.2機構平台的不健全(1)就目前情況來看,雖然安徽省部分市、區、鄉鎮、村的農保機構平台都已建立,但卻不夠健全。由於人員數量的不足,綜合素質偏低和工作經費等問題,導致人員流失現象較為嚴重。隨著新農保的逐漸覆蓋,以前的人員素質已經很難適應城鄉發展的要求,普遍存在年齡過大、業務水平低下和計算機操作技能缺乏的現象,使得新農保的健康穩步發展得不到有效保障。(2)信息系統的建設較為緩慢,新農保作為我國的一項國策,需要在試點期間的操作實施辦法保持高度一致,而軟體系統也是如此。由於國家、省級新農保信息系統建設的滯後性,為了應付考核,前期各自主張,使得系統的建設很不統一,由此造成了人力物力和時間的浪費。信息系統的分布建設導致大量資金和人力資源的浪費,也給之後工作的轉移和交接帶來麻煩。
2.3運行環境中存在較多阻礙(1)農民意識的薄弱,由於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以及傳統養老觀念的根深蒂固,認識水平較低,在缺乏完善的宣傳工作前提下,認識上的滯後性導致了行動上的滯後。(2)政府過大的財政壓力,新農保於2009年12月正式啟動,中央財政預撥款8135萬元,省、縣的配套資金為1.08億元。2010年中央財政轉移支付7.9億元,省、縣配套資金達到了2.18億元。省級預算覆蓋率由原來的26%迅速增長至60%,並已於2012年全面覆蓋。在此期間,隨著覆蓋面積的不斷擴大、參保率的不斷提升和領取養老金的人數不斷增多,相關配套資金的需求也在不斷地增長。受外部環境的影響和為保障其他政策的落實,使得收支矛盾日益突出,財政壓力也隨之加大。(3)農村經濟基礎較為薄弱,2010年安徽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為5285元,在全國中僅列第18位,與全國的5919元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由於收入的限制,財產性收入和工資收入又存在不確定性,養老保障問題依舊突出,重要原因就在於經濟基礎的薄弱。
3安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完善的建議及對策
3.1強化政府所擔當的責任養老保險制度是維持社會公平、公正的基礎要求。當社會經濟得到發展,國家不斷壯大之後,使得農民與城市市民享有同等的社會保障待遇是政府應當承擔的責任。現如今,黨中央「十三五」規劃的提出,要求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我國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使得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而在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面前,安徽的「十三五」規劃也需要緊跟中央的步伐。但是,目前安徽的農民收入水平較低,在全國都處於中下遊行列。推動經濟發展,不僅要努力實現農民的增收,還要深度挖掘農村消費的潛力。而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則會給農民帶來很多的後顧之憂,也限制了農村消費需求的增長。因此,主要從政治和經濟兩個方面認清農村養老保險建設的重大意義,轉變長期以來存在的重城市輕農村的觀念,從而改變做法。通過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來提升養老保障水平,實現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設、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的共贏。
3.2提高政府補貼的水平《社會保險法》第二十條規定「國家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但是,對於政府在財政投入的方面卻沒有做明確的要求,《指導意見》規定國家適時提高基礎養老金,但對財政如何支持缺乏具體的規定,對中央、地方財政預算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導致新農保的投入過大。由於國情的原因,政府傳統的意識和照模板設計的考核機制,造成財政支出偏向於GDP發展的方向,故在農村養老保險方面的投入依舊不足。作為一國的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需要發揮其主導地位,成為制度供給主體。而相關數據也表明,我國國情下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只有與政府補貼相結合,才能夠使其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首先加大對農村養老保險的投入力度,逐步地降低個人繳費比例,可以通過將農業抽取的大量利潤以保金的方式返還給農民,同時建立相關基金,縮小每個地區中的補貼差異。其次,對財政、金融、稅收體制進行改革,改變原有的模式,通過對財政收入的增加以達到對財政支出結構的改變,優先考慮各項民生問題。最後,增強預算編制,保障執行的透明度和力度,降低成本,以保證資金用到刀刃上。
3.3加強政策宣傳和監管在當前國情下,農民所能夠接受的知識教育很有限,很多農民對新農保沒有很清楚的認識。因此,加強農民對參與新農保的積極性是當務之急,努力提高農民的自我保障意識,使他們能夠理解並支持,對我國建立和完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除此之外,更要建立和完善內部監管制度和基金的稽核制度,規范各部門的操作行為,並隨時披露相關資金的使用情況,做到公開透明。
4結語
作為我國的一個農業大省,安徽的城鄉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地區間的經濟水平差異巨大,隨之帶來的即是農民收入水平的不均衡。而安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由於地方政府投入不均也逐漸成為一個多層次的體系。本文則是通過分析安徽省經濟社會的特點,並根據相關數據以及目前大背景下國家採取的一系列政策,得出安徽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在設計、實施以及運行環境等各個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並通過加強政府擔當、完善和建立相關機制,以及提高政府的補貼水平來為該項保障制度出謀劃策,以達到縮小農村地區差異,進而縮小城鄉養老保障水平的差異。這是一個漫長而又復雜的過程,不僅僅需要政府的扶持、領導和推動,更需要每一位農民的努力。

⑺ 農村空巢老人越來越多,農村養老問題該如何解決

雖然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不過農村的養老依舊成為了一個大問題。即使國家的政策給農村越來越好,不過兒女們還是不願意給父母們養老。因為農村人的思想觀念是非常重的,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兒女到自己老了還要照顧自己。他們也不願意給孩子們太多的壓力,只希望他們能在外面好好地工作就夠了。

所以只能是國家能發布新政策,為這些空巢老人提供福利。讓他們能安逸的度過晚年,這樣的話兒女們在外面工作也不用操心,也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希望國家能夠感受到這一次的危機。因為現如今的空巢老人變得越來越多,是時候該想辦法解決這一問題了。

⑻ 農村老年人如何養老

在我國的農村地區,主要有以下幾種養老方式:

1、家庭養老

這是我國農村最主要、最普遍的養老方式,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孝」的集中體現,它具有其它養老方式無法比擬的優越性,在短時期內不會被其它養老方式取代,仍然是我們主流養老方式。但是在現代化的進程中,這種傳統的養老方式正受家庭規模縮小、人口流動、失地、老齡化等因素的挑戰,目前這種養老方式的質量有下降的趨勢。

2、集體養老

這是一種在農村很常見的養老方式,它是由集體經濟組織對年老多病、無依無靠的老人進行贍養的制度。其主要形式有五保制度和養老院制度。這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一部分農村老年人的養老問題,但是適合這種養老方式的,只是農村老年人口中很少的一部分人,並不能成為解決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的主要形式。

3、養老保險

隨著農村老年人口數量增多及家庭養老功能的弱化,養老保險也是一種好的養老制度來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4、儲蓄養老

這種養老方式只有少部分的農村老年人採用,他們依靠平時的積蓄用來防老,在農村仍然有一定的市場。一些農村居民對養兒防老已喪失信心,他們認為只有錢財是可靠的,因而盡可能省吃儉用,節約儲蓄以備老年需要時用。

拓展資料:

養老制度的變化:

改革開放前

改革開放之前,城鎮家庭的養老功能強大,家庭和單位合力使老年人的養老服務資源得到很好的發揮,盡管資源有限,但各盡其力。在農村,政府和集體合力為「五保」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而其他農村居民只有靠家庭,有時需要求助親戚和鄰里來照顧。中國社會的二元結構特徵在養老服務領域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改革開放後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市場經濟的介入,「單位人」演變為「社會人」,企業辦社會的現象消失了,單位的福利待遇越來越少了。很多企業在轉軌後,職工已經完全失去了享受單位福利待遇的機會,退休後實行社會化管理。迄今為止,依靠單位提供各種養老服務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由社區和企業以及各種組織提供的養老服務。

綜上所述,隨著人口、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結構的急劇變動,原有的養老服務賴以存在的社會基礎已經不復存在,為適應時代要求,重構養老服務體系、制度成為當務之急。

⑼ 如何解決農村養老問題

一是實行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相結合的養老待遇,國家財政全額支付最低標准基礎養老金;二是實行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籌資辦法,地方財政對農民繳費實行補貼。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最低標准基礎養老金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補助50%,確保同一地區參保農民將來領取的基礎養老金水平是相同的,這體現了新農保制度的基本性、公平性和普惠性。地方財政對所有參保農民給予繳費補貼,對農村重度殘疾人等困難群體代繳部分或全部最低標準保險費,對選擇較高檔次標准繳費的農民給予適當鼓勵。個人賬戶養老金依據本人繳費多少和年限長短,有高有低,多繳多得、長繳多得,反映了個人收入、地區發展、集體組織實力等方面的差距,體現了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的原則。

閱讀全文

與農村養老問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血管硬度體檢多少錢 瀏覽:316
長壽面300克多少錢一件 瀏覽:107
澳門路長壽路 瀏覽:818
短絲襪老年人圖片 瀏覽:129
60歲熟女露臉 瀏覽:285
孝順感新聞 瀏覽:857
帶字圖片孝敬 瀏覽:533
父母上了徵信了寶寶有什麼影響 瀏覽:549
在日本不工作養老金每個月多少 瀏覽:878
下崗職工個人怎麼交養老保險 瀏覽:341
樟樹市退休職工醫保報銷比例 瀏覽:590
敬老院欺負老人 瀏覽:821
能說祝重陽節快樂么 瀏覽:423
交一千的養老保險到六十開多少錢 瀏覽:528
父母如何指導幼兒早期閱讀 瀏覽:382
如何與父母保持良好的關系演講 瀏覽:119
迪卡儂老年人 瀏覽:198
離婚女方父母怎麼送禮 瀏覽:691
退休職工服刑期間享受養老金 瀏覽:999
關於老年人的情景劇劇本 瀏覽: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