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孝心應該怎麼去體現
就像父母在你生病、需要幫助、困惑、無助、害怕的時候對待你,那樣對待他內們就可以了!
不用容刻意去做什麼,父母最大的願望是什麼,子女健康,兒孫繞堂!
不要今天恨不得把天底下最好的東西都拿回去給他們,明天.....後天....好久都不再露個面...!孝順就是生活中的點滴,給父母精神上的依靠!
個人意見哦!有這樣一句話「我們怎麼可能報答得了父母的恩情,除了下輩子,我去做父母的父母!」珍惜跟父母在一起的每個時刻就好!
願天下父母身體健康,晚年幸福!
㈡ 什麼是孝心,怎樣體現孝心
孝心 xiàoxīn 孝順父母的心意
學生培養孝心,是愛心、責任心等等優秀品格的基礎。以下是方法。
一、全面宣傳,全員發動:認識是行動的基礎,為了孝心教育的順利實施,我們首先從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入手,對教師、家長和社會各界進行了全面的宣傳。我們召開教師、家長、學生三個層面的動員會,就學校開展孝心教育的意義、措施、獎勵辦法和開設孝敬課、設置孝敬日、開展「孝文化節」活動向大家作了介紹,成立由上級有關領導和社會上德高望重的老同志為顧問、校長任組長的學校孝心工程領導小組,提議建立全市首個學生「獎孝基金」。
二、設置課程,指導實踐:
1、學會節日的問候,懂得在節日時要向長輩送上一份祝福。
2、初步學會幫助父母排憂解難,如當父母吵架時怎麼辦?媽媽和奶奶吵架時怎麼辦?
3、初步學會和父母溝通,懂得要虛心接受長輩的批評。
4、初步學會保護自己,讓父母放心。
5、掌握家務技能——洗碗等。
三、開展活動,強化教育:確定了「孝敬日」,把每周日、學生父母的生日、三八婦女節、母親節、重陽節和國際老人節作為全校學生的孝敬日,要求每位學生用勞動向父母、長輩獻一份孝心,表一份愛意。學校還通過開展知心家庭學校、製作「家庭生日卡」、「給父母過生日」和親子樂園等活動,溝通家長和子女的親情,使孩子和家長變得更加親密無間。在知心家庭學校之中,我們引導家長和孩子開展同寫知心家信、同讀好書好報、同誦中華美文、同做環保益事、同做孝敬標兵、同練強健體魄活動。製作「家庭生日卡」活動,通過問、寫、記、做、想、搞、評七步曲展開。「問一問」就是每人了解自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的生日、歲數、屬相;「寫一寫」就是把了解到的情況寫在紙上;「記一記」就是把生日時間記在心裡;「做一做」就是人人動手製作「家庭生日卡」,上面寫上全家人的情況,周圍畫上精美的圖案;「想一想」就是動腦筋,想一想怎樣給長輩過個好生日的金點子;「搞一搞」,就是通過搞生日祝福活動把金點子變成現實;「評一評」就是家長和老師根據學生活動的情況和反映一起評評「十佳小孝星」。
四、挖掘典型,樹立榜樣。
五、正面引導 讓孩子理解父母謀生的艱辛。
六、肯定好行為 讓孩子從小事做起。
七、父母為孩子做個好榜樣。
八、坦然接受孩子表達孝心的行為。
九、 要建立合理的長幼有序的家庭關系。所謂「合理」,是指全體家庭成員(包括子女)之間首先是民主平等的,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尤其是在處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時,一定要充分吸取他們的意見。同時,孩子應當在父母的指導幫助下生活、學習。現在,不少的家庭中,孩子是「小太陽」,家長卻變成圍著孩子轉的月亮、侍從,這就為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小霸王性格提供了土壤,更談不上形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了。因此,我們要讓孩子明白自己與父母的關系,知道父母是長者、家庭生活的主事人,而不能顛倒主次,任孩子在家庭里逞強胡鬧。
十、 要從小事入手訓練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行為習慣。教育子女孝敬父母的一般要求是:聽從父母教導,關心父母健康,分擔父母憂慮,參與家務勞動。要把這些要求變為孩子的實際行動,就應當從日常小事抓起。如要求孩子每天要問候下班回家的父母;當父母外出時,孩子應提醒父母注意天氣變化等;孩子應承擔必須完成的家務勞動。讓孩子不斷增強孝敬父母的觀念,讓他知道父母養育了他,他應為父母多做事。
㈢ 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表現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親近、關心和幫助父母,同父母保持親密融洽的關系,事事想到父母,主動動承擔家務勞動,努力減輕父母的負擔
2、努力學習,積極上進
3、多陪陪父母,多給父母打打電話
4、聽從父母的正確教導,認真學習,踏實做人
5、體諒父母和家庭的困難,艱苦樸素,不向父母提過分的要求
6、要贍養父母。長大後,要在物質上贍養父母,精神上關心父母。
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對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贍養。其中最重要的是敬重和愛戴父母。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不僅要受到輿論的譴責,還要受到法律的處罰。
孝敬父母要落實到具體行為之中,要從小事做起。愛父母,心裡想著父母,理解、關心父母;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努力學習、積極上進,讓父母高興。孝敬父母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對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不是盲目的順從,是在平等基礎上對父母的孝敬。
㈣ 孝敬父母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對父母前輩盡忠盡孝的表現是以下幾點:
1.做家務事
2.掙錢維持家庭經濟
3.和父母前輩陪伴到處去旅遊
4.好吃好喝的要留給父母前輩各一份
5.父母前輩清白做人,子孫也要清白做人
6.有利健康與生命的食物要想著給父母前輩吃
有句謬種流傳千年,說什麼子孫不願意結婚生育、只願意結婚不願意生育是不孝敬父母,甚至還詛咒別人斷子絕孫、人類要絕種,大家來分析一下,這個理解說法正確嗎?這種思想行為非常高尚值得全國人民學習發揚嗎?難道一點兒都不感覺可恥嗎?
我們來舉例:
1.有的子孫後代已婚已育,把自己所生的孩子交給父母前輩,自己和自己的情侶卻不管,甚至和自己的情侶一拍屁股遠走高飛,不管自己的父母前輩及所生的孩子。這種子孫後代對父母前輩盡忠盡孝嗎?
2.有的子孫後代已婚已育,帶上自己的情侶和所生的孩子遠走高飛不再關心父母前輩的死活,這種子孫後代對父母前輩盡忠盡孝嗎?
3.子女為了父母的情面生下一個欺行霸市、草菅人命的壞孩子給他人及社會群眾帶來災難,難道子女這樣做是對父母前輩盡忠盡孝嗎?
4.父母前輩清白做人,已婚已育的子女雖然對父母前輩孝敬,但是他仗著父母前輩的權勢橫行霸道,甚至還教育自己所生的孩子胡作非為欺行霸市,給他人及社會群眾帶來災難。這種子孫後代難道還是對父母前輩盡忠盡孝嗎?
5.已婚已育的子孫後代為了得到父母前輩的家產而喪心病狂殘忍殺害自己的親生父母,這種子孫後代難道是對父母前輩盡忠盡孝嗎?
從這五條足以證明,不能再這樣以子孫後代結婚生育與否來論證人的是非、是否孝敬父母前輩等。這五條才真正是不孝敬父母前輩、傷害父母前輩的嚴重罪行。
子女不願意結婚生育或只願意結婚不願意生育,是子女的自由,只要子孫後代沒有觸犯以上五條罪惡,只要子孫後代想得到父母前輩的好壞,那就是盡忠盡孝。
如果父母前輩是危害社會的罪人,就決不能繼承父母前輩的罪惡繼續危害他人及社會群眾。
㈤ 孝順體現了什麼樣的民族精神
你好,就是孝順這種民族精神,古訓曰,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就是這類意思,孝順是美德
㈥ 孝順父母體現在哪些方面
不盲從父母,但對老人家好,尊敬
㈦ 在當今社會孝道體現在哪些方面
當今社會孝道體現首先應該是陪伴,然後是生病時的端茶遞水,再就是共同話題聊家常。
㈧ 什麼是孝道如何體現孝心
《孝經》上說,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事親就是侍奉父母,分為四大方面:孝父母之身,使父母衣食無憂;孝父母之心,使父母心情愉快;孝父母之志,使父母願望實現;孝父母之慧,使父母增長智慧。事君是立業,立身是立德。都在孝行之內。 如果你是學生,那就一步一步照弟子規去做好了。
㈨ 什麼是孝道具體表現有
對父母為孝,父母養我小,我養父母老。就叫孝道。
父母即使說的不對,也要微笑回應,也是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