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關於孝敬親長的詩句

關於孝敬親長的詩句

發布時間:2025-04-28 00:01:40

A. 關於孝親敬長的詩句名言典故

1.孝親敬長的名言,故事,古詩有哪些

1、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抄,可謂孝矣。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論語·學而》。

釋義:評價一個人應該這樣,其父親在世的時候,要看他的志向,在他的父親死後要看他的行為;如果他的父親死了三年以後他依舊還是向他父親生前那樣堅持固有的為人准則,那麼這個人就算是做到了孝道。

2、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出自春秋曾參《大學·第四章》。

釋義:襲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順;做父親的,要做到慈愛。

3、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出自:西漢戴聖《禮記·祭義》。

釋義:孝有三等:第一等的孝是能光父百耀母,第二等的孝是不鑽辱父母的令名,第三等的孝是能夠贍養父母。

4、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出自:清代李毓秀《弟子規》。

釋義:凡父母喜好的,為人子女要隨順父母,盡心盡力預備、做到。凡父母厭惡的,就要謹慎除去。

5、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出自:清代佚名《勸報親恩度篇》。

釋義: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

2.孝親敬長的名言、故事、古詩

移風易俗·三篇胡秉言胡秉言移風易俗·幸福篇結婚生子喜事添人之最美盡歡顏樂中莫讓煩惱擾禍端大都因金錢倡導文明辦喜事量力而行莫比攀人人都要有涵養尚德崇禮婚從簡不要彩禮不大辦省錢去把事業干夫妻齊心利金斷同心同德氣若蘭孝敬父母精養子睦鄰至誠處和善家庭和諧互尊重其樂融融享百年移風易俗--孝敬篇人生百年老最難盡孝應當在生年二十四孝皆明理莫等風止孝已晚身體發膚受父母立身行道孝在前百善之首當為孝孝順之子必明賢心存仁孝鄰敬佩紫燕繞梁樂椿萱孝不在嘴在行動親力親為動感天身正為范明子孫上行下效能承傳孝能繁衍福祿壽效能旺家子孫綿版移風易俗--百年人生百年終歸安倡導文明喪葬簡不請鼓手不燒紙不用棺木不大辦少擺酒席少收禮鞠躬祭祀更庄嚴節儉養德除陋習人文關懷權勝金錢緬懷困拿故人要文明鮮花告慰先人眠汪謹搭抵制封建與迷信移風易俗新風展。

3.關於孝親敬長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關於孝親敬長的名言有:

1、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國)歌德

2、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國)司湯達

3、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4、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中國)林語堂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孟子

6、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美國)戴維·德克爾

7、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英國)羅素

8、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9、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晌大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4.誰知道有關孝親敬長的名言或詩句

孝敬父母名言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母親是孩子未來命運的創造者(歐洲) ●搖動搖籃之手,就是支配世界之手(美國) ●沒有比巴格達城更美麗,沒有比母親更可信賴(伊拉克) ●人們聽到的最美的聲音來自母親,來自家鄉,來自天堂----(威·布朗) ●母親在家事事順(阿爾科特) ●只生不養的母親不是真正的母親(約·謝得) ●人最終總要離開母親(賀拉斯) ●沒有母親,何謂家庭?(艾·霍桑)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親就是上帝(薩克雷) ●兒行千里母擔憂 ●河裡孩子岸上娘 ●娘痛兒,路樣長;兒痛娘,線樣長 ●娘想兒,長江水;兒想娘,哭一場 ●娘想兒,長如江;兒想娘,扁擔長 ●母親的心是兒女的天堂(義大利) ●打在兒身,疼在娘心 ●慈母淚,有化學分析不了的高貴而深沉的愛存在其中(英國) ●寧死做官的爹,不死討飯的娘 ●母親的擊打決不會使孩子殘廢(猶太人) ●走遍天下娘好,吃遍天下鹽好 ●母親的低語總是甜蜜的(英國) ●父母的愛,為諸德之基(英國) ●母愛最高尚(德國) ●母愛之愛,春天常在(法國) ●母愛只有做母親的才知道(沃·蒙塔古) ●孩子是母親的生命之錨(縈福克勒斯) ●甜不過蜂蜜,親不過母女 ●女是娘的羅裙帶 ●娘掛閨女,記在心裡,閨女掛娘,急斷肝腸 ●十朵菊花九朵黃,十個女兒九個像娘 ●苗好米好,娘好女好 ●有其母,必有其女(英國) ●要想贏得女兒的歡心,必須先從她母親著手(英國) ●母勤女懶(日本) ●喧騷之母,必養成懶惰的子女(拉丁美洲) ●母親的心靈是子女的課堂(比徹) ●父親是大自然規定的銀行家(歐洲) ●父親!對上帝,我們無法找到一個比這更神聖的稱呼了----(華茲華斯) ●一個父親勝過一百個老師(英國) ●讓自己的兒女們光宗耀祖是父親們的主要缺點(伯·羅索) ●在所有的青年人眼裡,父親是多麼嚴厲的法官啊!(忒壬斯) ●沒有幾個父親對子女是關心備至的,至少他們中的絕大多數對金錢更加關心(切斯特菲爾德) ●沒有哪一個人真正了解自己的父親,但是,我們大家都有某種推測或某種信任(米南德) ●在批評父輩狹隘的時候,我們切不可忘記他們的深沉----(福爾克斯) ●父親和兒子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父親愛的是兒子本人,兒子愛的則是對父親的回憶(歐洲) ●對做父親的人來說,失去父親不一定就是不幸;對做兒子的人來說,沒有兒子也不一定就是痛苦(切斯特菲爾德) ●一個父親能管好一百個兒子,而一百個兒子卻難管一個父親----(歐洲) ●每一代人總是反抗自己的父輩,卻和祖父交上了朋友----(芒福德) ●父親的名聲有時無助於兒子,卻反而會淹沒他:他們彼此站得太近,陰影扼殺了成長(本·瓊森) ●只要父親在世,你總是年輕 ●父子無隔宿之仇 ●雛鳳清於老鳳聲 ●彎竹子生直筍子 ●養兒強於父 ●有其父必有其子 ●爺娘惜兒女,好比長江水 ●茄子花朵朵結果實,父母話句句是真話(日本) ●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父母的心在兒女,兒女的心在外頭 ●有狠心的兒女,沒有狠心的爹娘 ●千枝連根,十指連心 ●十個指頭個個痛 ●手板是肉,手背是筋,兩面一樣疼 ●手心手背都是肉 ●我們為孩子的美麗和幸福感到極大的歡樂,這歡樂使我們的心靈博大到軀殼難以容納的程度(愛默生) ●子女是父母的至寶(英國) ●父母天地心,大小無厚薄 ●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養兒方知娘辛苦,養女方知謝娘恩 ●從小不知老娘親,育兒才知報娘恩 ●不記當初娘養我,但看今朝自養兒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報母恩 ●父親健在的時候,不知有父親的可貴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蘇聯) ●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 ●兒子娶妻後就是自己的兒子,可是女兒終身都是自己的女兒----(英國) ●你若想了解女兒,只要看她和什麼樣的人交往(英國) ●養女容易嫁女難(英國) ●一個男孩比十二個女孩增添的麻煩還多(英國) ●獨柴難燒,獨子難教 ●一個豬娃不吃糠,兩上豬娃吃得香 ●生的親,養不親 ●皮里生的皮里熱,皮里不生冷似鐵 ●兒要親生,田要冬耕 ●十個叔叔抵不過一個老子,十件褂子抵不得一件襖子 ●再甜的甘蔗不如糖,再親的嬸子不如娘 ●狗養狗疼,貓養貓疼 ●一畦蘿卜一畦菜,各人養的各人愛 ●貓養的狗不親 ●晚娘的拳頭,六月里的日頭 ●誰身上的肉誰疼 ●虎毒不食子 ●龍生龍,鳳竹鳳,老鼠生兒會打洞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將門出虎子 ●怎樣的模,印出怎樣的糕 ●壞谷無好種 1.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2.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出自《勸報親恩篇》。 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4.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5.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6.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

5.關於孝親敬老的詩句名言典故有哪些

1.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2.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3.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

4.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5..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歌德

6.我們有誰看到從別人處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從父母處所受的恩惠更多呢?——色諾芬

7.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8.慈善行及至親,但不應僅此為止。——富勒

9.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10.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慈善的價值在於它比任何別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賴。——羅素

11.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賀拉斯

12.父母和子女,是彼此贈與的最佳禮物。——維斯冠

13.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14.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

15.老年,好比夜鶯,應有他的夜曲。——(德)康德

6.關於孝敬的詩句和孝親敬長的故事名稱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莊子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荀子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

——司馬遷 事親以敬,美過三牲。——摯虞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

——武則天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內睦者,家道昌。

——林逋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

——《禮記》 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長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

——孟子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

——《呂氏春秋》 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

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李毓秀 凡為父母的,莫不愛其子。

——陳宏謀 侍於親長,聲容易肅,勿因瑣事,大聲呼叱。——周秉清 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

——周秉清 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

——老舍 母親是沒有什麼東西可以代替的。——巴金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

——費孝通 老年人猶如歷史和戲劇,可供我們生活的參考。——(古羅馬)西塞羅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法)雨果 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孟子 事,孰為大?事親為大;守,孰為大?守身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聞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聞也。

孰不為事?事親,事之本也;孰不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

——孟子 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 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孟子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奕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060s.com。

B. 孝親敬長名言和典故

1. 孝親敬長的名言,故事,古詩有哪些
孝親敬長的名言包括:
-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 孔子
-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 曾參
- "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 戴聖
- "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 李毓秀
- "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 佚名
孝親敬長的故事和古詩包括:
- 《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如卧冰求鯉、老萊娛親等。
- 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 孝親敬長的名言、故事、古詩
繼續提供孝親敬長的名言、故事和古詩:
- 故事如《孝感動天》,講述孝子丁蘭對母親的孝順感動了天地。
- 古詩如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君貽酒饌,詩酒趁年華。」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家人的深情。
3. 關於孝親敬長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關於孝親敬長的名言警句包括:
- 「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 歌德
- 「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 —— 司湯達
- 「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 —— 維吉爾
- 「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 —— 林語堂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孟子
4. 誰知道有關孝親敬長的名言或詩句
有關孝親敬長的名言和詩句包括:
-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 莊子
- 「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 莊子
- 「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 —— 荀子
-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 —— 《孝經·聖至章》
5. 關於孝親敬老的詩句名言典故有哪些
關於孝親敬老的詩句名言典故包括:
- 李密《陳情表》中的「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 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 《孝經》中的「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6. 關於孝敬的詩句和孝親敬長的故事名稱
關於孝敬的詩句和孝親敬長的故事名稱包括:
- 詩句如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表達了詩人對遠方兄弟的思念。
- 故事如《子路負米》,講述子路為了孝敬父母,負米回家的事跡。
以上內容進行了適當的潤色和錯誤糾正,並保持了原有語義,條目之間通過換行分隔,便於閱讀。

C. 關於孝親敬長的詩句和故事

1. 關於孝親敬長詩句
關於孝親敬長詩句 1. 誰知道有關孝親敬長的名言或詩句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蘇轍 1.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2.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

出自《勸報親恩篇》。 3.弟子入則孝,出則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裡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4.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5.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

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6.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麵帶歡。 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意,面帶歡笑。

出自《勸報親恩篇》。 8.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7.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

不敬,何以別乎?」 孔子說:「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

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9.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賢集》。 10.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11.孟子曰:「不得乎親,遲悄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

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1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3 .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 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

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14.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麼,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15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

出自《勸報親恩篇》。 16.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准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7.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

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8.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

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麼困難呢;碼嘩渣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19.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 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

出自(明)《增廣賢文》。 20.千萬經典,孝義為先。

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21.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蘆爛掛牽。

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22. 首孝弟,次謹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23.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

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24.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

出自《大學》 25.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

'出自《家語·弟子行》。 26.孝子親則子孝,欽於人則眾欽。

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27.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出自(明)《增廣賢文》。 28.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29.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 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

出自《四言》。 30.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

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
2. 關於孝親敬長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關於孝親敬長的名言有:

1、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德國)歌德

2、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國)司湯達

3、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4、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中國)林語堂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孟子

6、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美國)戴維·德克爾

7、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英國)羅素

8、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英)狄更斯

9、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3. 關於孝親的古詩
1.《送母回鄉》 宋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2.《墨萱圖》 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

3.《別老母》 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4.《憶母》 倪瑞

河廣難航莫我過,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

5.《歲末到家》【清】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6.《遊子吟》唐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

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7.《別老母》清 黃仲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8.《十五》宋 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9.《明堂慶成》宋 歐陽修

辰火天文次,扣門路寢閎。

奉親昭孝德,惟帝饗精誠。

禮以三年講,時因萬物成。

九筵嚴太室,六變導和聲。

象魏中天起,風雷大號行。

歡呼響山嶽,流澤浹根莖。

寶墨飛雲動,金文耀日晶。

從臣才力薄,無以頌休明。

10.《會慶聖節》宋 曹勛

帝出乘時葉小春,中興復古付曾孫。

奉親聖德躬仁孝,御極天章廓晏溫。

書軌自應歸正統,蠻夷先已侍修門。

凌虛志遠吞寰宇,億載端臨四海尊。
4. 孝親敬長的名言
關於孝親敬長的名言有: 1、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

——(德國)歌德 2、老人受尊敬,是人類精神最美好的一種特權。——(法國)司湯達 3、開始吧,孩子,開始用微笑去認識你的母親吧!——(古羅馬)維吉爾 4、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

——(中國)林語堂 5、一個老人能夠得到的最好收獲不過是家人的仁慈和愛,統領和敬畏已不再是他的武器。——(法國)蒙田 6、對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僅表現於口頭上,而且應體現於實際中。

——(美國)戴維·德克爾 7、做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英國)羅素 8、所有傑出的非凡人物都有出色的母親,到了晚年都十分尊敬自己的母親,把他們當作最好的朋友。

——(英)狄更斯 9、一個人如果使自己的母親傷心,無論他的地位多麼顯赫,無論他多麼有名,他都是一個卑劣的人。——(義大利)亞米契斯。
5. 孝親敬長的名言有哪些
1、要想子女孝,自己先敬老,

2、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情。

3、扶老養老傳家久,尊老敬老世澤長。

4、孝敬父母以情為上。

5、尊生老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未來。

6、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7、太陽光大,父母恩大。

8、對父母最大的愛,莫過於管好自己。

9、百善德為本,敬老孝當先。

10、尊老愛幼喜笑顏開,知足常樂永葆青春。

11、敬田得谷,尊老得福。

12、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

13、扶老攜幼揚美德,尊老愛少講文明。

14、當家方知柴米貴,養兒才知父母恩。

15、在家孝敬父母,出門幫助老人。
6. 孝親敬長好詞好句
你好,以下都是好詩詞好句子,僅供參考:《遊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作者:孟浩然十五綵衣年,承歡慈母前。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

四座推文舉,中郎許仲宣。泛舟江上別,誰不仰神仙。

《誰氏子》作者:韓愈非痴非狂誰氏子,去入王屋稱道士。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婦年二十,載送還家哭穿市。或雲欲學吹鳳笙,所慕靈妃媲蕭史。

又雲時俗輕尋常,力行險怪取貴仕。神仙雖然有傳說,知者盡知其妄矣。

聖君賢相安可欺,乾死窮山竟何俟。嗚呼余心誠豈弟,願往教誨究終始。

罰一勸百政之經,不從而誅未晚耳。誰其友親能哀憐,寫吾此詩持送似。

《燕詩示劉叟》作者:白居易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里,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豫章行》作者:李白鬍風吹代馬,北擁魯陽關。

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半渡上遼津,黃雲慘無顏。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

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本為休明人,斬虜素不閑。

豈惜戰斗死,為君掃凶頑。精感石沒羽,豈雲憚險艱。

樓船若鯨飛,波盪落星灣。此曲不可奏,三軍鬢成斑。

《慈烏夜啼》作者:白居易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送母回鄉》作者:李商隱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母別子》 作者:白居易母別子,子別母,白日無光哭聲苦。關西驃騎大將軍,去年破虜新策勛。

敕賜金錢二百萬,洛陽迎得如花人。新人迎來舊人棄,掌上蓮花眼中刺。

迎新棄舊未足悲,悲在君家留兩兒。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牽人衣。

以汝夫婦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別離。不如林中烏與鵲,母不失雛雄伴雌。

應似園中桃李樹,花落隨風子在枝。新人新人聽我語,洛陽無限紅樓女。

但願將軍重立功,更有新人勝於汝。《墨萱圖·其一》作者:王冕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慈母倚門情,遊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別老母》作者:黃仲則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憶母》作者:倪瑞河廣難航莫我過,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步虛》作者:司空圖阿母親教學步虛,三元長遣下蓬壺。雲韶韻俗停瑤瑟,鸞鶴飛低拂寶爐。

《十五》作者:王安石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歲末到家》作者:蔣士銓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西上辭母墳》作者:陳去疾高蓋山頭日影微,黃昏獨立宿禽稀。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丁寧囑早歸。

《思母》作者:與恭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倚柴扉。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閱讀全文

與關於孝敬親長的詩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慶到長壽村 瀏覽:826
青羊區美年達體檢地鐵怎麼走 瀏覽:407
邀請對象父母吃飯怎麼發信息 瀏覽:384
重陽節秋季 瀏覽:608
老年人喝多少啤酒最好 瀏覽:300
小學生如何扮演父母 瀏覽:234
退休後半年領養老金 瀏覽:251
體檢在一年中哪個月最好 瀏覽:881
青島老年人活動中心 瀏覽:215
學什麼可以防止老年痴呆 瀏覽:339
馬長壽簡介 瀏覽:253
老人70大壽賀詞怎麼寫 瀏覽:410
老年人眼底出血吃什麼食物好 瀏覽:836
長壽到宣恩有多少公里 瀏覽:895
偃師養老保險每個月 瀏覽:425
駕駛證到期了去醫院體檢體檢什麼 瀏覽:127
工傷回家休養老闆怎麼支付工資 瀏覽:92
隨州養生哪裡做得好 瀏覽:367
養老院實驗 瀏覽:150
天地長壽丸 瀏覽: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