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感動中國十大孝子事跡
1、 當年,兩個年輕人歡歡喜喜走進了洞房。一年後,一個可愛的女兒呱呱墜地。 然而,不幸突然降臨在這個平靜和美的小家庭。剛生下女兒40天,謝蘭娥得了產後風,醫生盡了最大努力,仍無法挽救年輕母親的生命。
2、杜富國: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復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國讓戰友退後,然而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
3、(頒獎詞)一碗茶水端的平,兩個肩膀閑不住。三十多年的老支書,村民離不開的頂樑柱。你是伊犁河上築起的攔河壩,是戈壁灘上引來的天山水,給村民溫暖,帶大家致富。木卡姆唱了再唱,冬不拉彈了再彈,買買提江吾買爾的故事說不完。(感動中國十大孝子事跡)。
4、(人物事跡)1946年8月,程開甲赴英留學。新中國成立後,程開甲放棄了國外優厚條件回到中國,1960年,加入到我國核武器研究的隊伍,從此消失20餘年。從1963年第一次踏進羅布泊到1985年,程開甲一直生活在核試驗基地,為開創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
5、 1989年春,謝延信的岳父又先後患上肝硬化、癲癇等病。別的老人住院大都由兒女輪流伺候,可延信卻是一個人在醫院里夜夜守著岳父,沒人替,無人換,困了就趴在床沿打個盹,實在頂不住,就和衣躺在病房的地板上。 為了給岳父治病,延信遍尋偏方。拔茅草根時,他的雙手被勒得出血;找不到給岳父治病用的白眉豆,他就買來種子自己種。岳父因肝硬化引起雙腿浮腫,他每天用熱水給老人燙腳、按摩。因為疼痛,岳父在按摩時忍不住叫罵,延信始終笑著安慰老人:「爹,別急,一會兒就好的。」
6、(人物事跡)張渠偉同志自2014年3月擔任達州市渠縣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以來,為渠縣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貧困人口脫貧、130個貧困村脫貧和整縣摘帽貢獻了健康、智慧和熱血。由於長年熬夜和超負荷工作,張渠偉患上嚴重的「耳石症」和「青光眼」,但他從不懼怕,晝夜戰斗在攻堅一線。
7、他隱藏起最深重的悲痛,他緊握心靈的傷口,在他那顆流血傷痛的心裡還裝著更多的村民。他以一個共產黨員對群眾樸素的感情,在百姓中傳播著溫暖;他以舍我其誰的氣魄,在危難的時候擔當起百姓的精神支柱;他在廢墟中挺起脊樑,他的堅強和無私為剛剛經歷了噩夢的村民們撐起重建家園的希望。
8、她是她們那個大家庭里唯一的一個女兒,他父親有哥三個,膝下一共有八個孩子。就只有她一個是女孩,所以從小到大,她都是很受寵愛的。而她的父親對她更是疼愛有加,當然,她也是我見過的稱得上孝順的人了!(不管是對公婆還是父母)
9、廣大同學在聆聽報告中深受感動,很多人眼含熱淚聽完了報告,並表示要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孝道。王銳先生的感人事跡和高尚道德激勵同學們孝敬老人並推己及人,從王銳事跡中汲取力量,傳承民族孝道,弘揚傳統文化。
10、(頒獎詞)你跋涉了許多路,總是圍繞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給孩子們的都是甜。堅守才有希望,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絢爛了兩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辮。
⑵ 中國十大孝順典故
1、大孝感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
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歷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2、聞雷泣墓
王裒是魏晉時期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人,博學多能。父親王儀被司馬昭殺害,他隱居以教書為業,終身不面向西坐,表示永不作晉臣。其母在世時怕雷,死後埋葬在山林中。每當風雨天氣,聽到雷聲,他就跑到母親墳前,跪拜安慰母親說:「裒兒在這里,母親不要害怕。」他教書時,每當讀到《蓼莪》篇,就常常淚流滿面,思念父母。
3、親嘗湯葯
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四子,為薄太後所生。高後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聞於天下,侍奉母親從不懈怠。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漢文帝劉恆在位24年,重德治,興禮儀,注意發展農業,使西漢社會穩定,人丁興旺,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他與漢景帝的統治時期被譽為「文景之治」。
4、丁蘭刻木
丁蘭,相傳為東漢時期河內(今河南沁陽一帶)人,幼年父母雙亡,他經常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恩,於是用木頭刻成雙親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議,每日三餐敬過雙親後自己方才食用,出門前一定稟告,回家後一定面見,從不懈怠。
久之,其妻對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針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丁蘭回家見木像眼中垂淚,問知實情,遂將妻子休棄。
5、鹿乳奉親
郯子,春秋時期人。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飲鹿乳療治。他便披鹿皮進入深山,鑽進鹿群中,擠取鹿乳,供奉雙親。一次取乳時,獵人看到了他以為是麋鹿,想射殺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現身走出,將擠取鹿乳為雙親醫病的實情告知獵人,免除了被誤殺的危險。
6、江革背母
江革,東漢時人,少年喪父,侍奉母親極為孝順。戰亂中,江革背著母親逃難,幾次遇到匪盜,賊人慾殺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邁,無人奉養,賊人見他孝順,不忍殺他。後來,他遷居江蘇下邳,做僱工供養母親,自己貧窮赤腳,而母親所需甚豐。明帝時被推舉為孝廉,章帝時被推舉為賢良方正,任五官中郎將。
7、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種之多。
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
8、賣身葬父
董永相傳為東漢時期千乘(今山東博興縣)人,少年喪母,因避兵亂遷居安陸(今屬湖北)。其後父親亡故,董永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喪葬費用。上工路上,於槐蔭下遇一女子,自言無家可歸,二人結為夫婦。女子以一月時間織成三百匹錦緞,為董永抵債贖身,返家途中,行至槐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董永還債。言畢凌空而去。因此,槐蔭改名為孝感。
9、以身喂蚊
吳猛,晉朝濮陽人,八歲時就懂得孝敬父母。家裡貧窮,沒有蚊帳,蚊蟲叮咬使父親不能安睡。每到夏夜,吳猛總是赤身坐在父親床前,任蚊蟲叮咬而不驅趕,擔心蚊蟲離開自己去叮咬父親。
10、卧冰求鯉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帶侍候,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躍出兩條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王祥隱居二十餘年,後從溫縣縣令做到大司農、司空、太尉。
⑶ 中國十大孝順典故
1、卧冰求鯉
王祥,生母早逝,繼母朱氏常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使他失去父愛。一日,繼母想吃活鯉魚,適值天寒地凍,河面結冰。王祥為滿足母親,光著身子躺到冰上,像用體溫把冰焐化,終於捕到活鯉。繼母吃到魚後,病奇跡般地好了。民間流傳「卧冰求鯉」美談,認為王祥的孝順感動了天地。
2、孝感動天
舜,五帝之一,善良孝順。其父脾氣古怪,繼母性情變化無常,弟弟象常陷害他。但舜以德報怨,每天辛勤耕作。一日,大象跑來幫他拉犁,小鳥飛來幫他播種,人們都說舜的孝行感動了上天才會有這樣的景象。堯帝聽聞後,讓九子拜舜為師,將兩女嫁給他,最後還把天下禪讓給了舜。
3、賣身葬父
董永,東漢千乘人,家貧。其父去世無力安葬,就變賣自身借錢葬父。途中遇一女子,主動要求做他妻子。夫婦到財主家,主人要求織出三百匹細絹才可抵債。他們用了一個月完成任務。回家途中,女子告訴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幫助他。言畢凌空而去,槐蔭因此改名為孝感。
4、戲綵娛親
老萊子,楚國隱士,為躲避世亂自耕於蒙山南麓。他非常孝順,不僅滿足父母吃住要求,還想盡辦法博得父母開心。已七十歲的他,常穿五綵衣,手持撥浪鼓如小孩子般戲耍,以博父母一笑。一次跌倒,他裝作小孩子哭,父母大笑。
5、哭竹生筍
孟宗,三國江夏人,少時父親去世,與母相依為命。一日母病,需用新鮮竹筍做湯。寒冬無筍,孟宗希望母病速愈,便在竹林哭泣。一會兒,聽到土裡冒出聲音,發現地上長出許多嫩筍。他小心摘筍回家,母病果然好轉。
6、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魯國人,孔子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境貧寒,自己采野菜度日,卻擔心父母營養不足。百里之外借米孝敬父母。後做官,豐盛宴席常讓他想起父母,感慨無法再為他們這樣做。
7、親嘗湯葯
劉恆,漢文帝,對母親皇太後極為孝順,從不懈怠。母親病重,他親自煎葯,先嘗後給母親喝,日夜守護。人們稱贊他仁孝。
8、恣蚊飽血
吳猛,晉朝人,八歲已知孝順。家境貧寒,無蚊帳。夏夜為讓父親睡好,赤裸上身吸引蚊子,希望它們飽血後不再叮咬父親。
9、棄官尋母
朱壽昌,字康叔,宋天長同仁鄉秦欄人,著名大孝子。七歲時,生母劉氏被嫡母嫉妒而改嫁,母子分離五十年。五十年來,他四處尋找母親。宋神宗時,他決定辭官尋母,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找到母親,劉氏已七十多歲。
10、湧泉躍鯉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與龐氏結婚,兩人都對父母孝順。龐氏常取長江水孝敬婆婆,姜詩疑其怠慢而逐之。龐氏寄居鄰居處,辛勤紡紗織布孝敬婆婆。姜詩知錯,將其請回。龐氏回家日,院中泉水湧出,每日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不再需到江邊取水。
⑷ 中國十大孝順典故
中國十大孝順典故:大孝感天、聞雷泣墓、親嘗湯葯、丁蘭刻木、鹿乳奉親、江革背母、百里負米、賣身葬父、以身喂蚊、卧冰求鯉。
1、大孝感天
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史稱虞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歷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
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