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姐姐孝順母親

姐姐孝順母親

發布時間:2025-04-15 15:38:07

1. 為什麼中國人那麼重視親情

老話常說“姑舅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大多數中國女人,如果回答婆家與娘家,哪個更親?答案自然是娘家。娘家人除了父母就是姨和舅。


其二,孝順

姑姑對侄子好,就是孝順父母,以此來減輕娘家負擔。

我的姐姐就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弟弟有殘疾,好不容易結了婚成了家。弟媳生了孩子以後,姐姐忙前忙後的幫著照顧。

弟弟、弟媳要做生意掙錢養家,退休的姐姐就把不滿一歲的侄子接到家來幫著照看。

每到過年,或者侄子過生日,姐姐總是給侄子買衣服買鞋等禮品,過年還要給壓歲的紅包。

她說:“我多幫侄子一把,就是希望弟弟的日子更好一些,給父母減輕一些負擔,讓父母更放心。”

可見,姐姐幫侄子實際上就是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讓父母不在操勞費心。

雖然有句古話"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那是在過去,女人沒有經濟地位。現在則不同,"女兒是父母的貼身小棉襖″,女兒有經濟實力,怎麼可能不孝順父母呢?

其三,兄弟情。

哥哥弟弟對自己的孩子好,姑姑自然也對侄子不錯。

農村有句話,"舅疼外甥″,一點兒不假。小劉對他姐姐的孩子就特別好,過生日過年買禮物,放假的時候還經常把他帶出去玩兒。反過來,她的姐姐也對小劉也特別好。

從小劉的媳婦開始懷孕,姐姐就利用自己的優勢,從山區給他買核桃,一筐子一筐子的買。就是為了能夠讓弟媳吃好,等她的孩子生下來,健健康康、聰明伶俐。

還不能小看這幾筐子核桃,小劉的孩子真的是很聰明,而且頭發油黑發亮。

20多歲的侄子,一直認為他的這些優勢是姑姑給帶來的。

不僅小劉的兒子每年上學新學期開始,姑姑都要拿出一些錢來給侄子置辦學慣用品,就是平時也經常做點好吃的,如包點餃子,買些水果給侄子提去。

你對我的孩子好,我對你的孩子肯定會更好。尤其是做姐姐的,更希望和自己一起貧困中長大的弟弟生活得更好。因此,對侄子好,侄子懂事有出息,弟弟自然也會開心。


其四,家庭責任感。

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在農村,我們會發現許多“扶弟魔”的姐姐。

同事小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小王家住農村,她又是家裡的老大。

她勤勞刻苦,很快靠自己的聰明和努力考上大學。考上大學後,她懂得,只有讓自己的弟弟們從農村裡考出來,家庭才會解放,父母才會安心。

在上大學之前,她對弟弟們不是特別關心,只是一味埋頭自己的功課。

上大學以後,她經常給弟弟打電話,教育他們好好學習,並把自己打工、做家教的錢寄給弟弟,讓他們買衣物和好的教輔材料。

等她成家以後,她把在農村的侄子接到她家,供侄子吃穿、上學,耐心教導。因此,在她的幫助下,出生在農村的侄子非常自信,各方面特別優秀。這讓娘家一家老少很是感激。

擁有一個有家庭責任感的女兒是非常幸運的。她不僅能體諒父母的苦,還能夠幫助弟弟妹妹,更願意竭盡全力去幫助侄子們。

不管是出於自己的面子,還是出於對父母的孝順、及責任感,她能夠真心實意幫助侄子,對侄子好,都說明她是一個善良的人。人心換人心,兄弟姐妹之間就是如此。

2. 姐姐孝順父母,父母為何只疼愛妹妹

由於自幼痴迷玄學,有幸拜在元禪子師傅門下,對此深感榮幸!

不久前,有個女士問我一個問題,是命運影響了人的選擇,還是人的選擇改變了命運?

這女士姓張還有個妹妹,在她們小時候,母親找算命的算出以後小女兒會孝順,大女兒命不好,從此後她們的命運便開始截然不同。

父母的心完全偏向了妹妹,有求必應,如珠如寶。而還是個娃兒的小姐姐也不知道什麼原因,父母對她少了關心,多了冷淡。

而今,姐妹都長大了,父母恨不得把所有的財產都給了妹妹。妹妹深受寵愛自也會驕縱些,工作不順心,便毫無顧慮地瀟灑辭職,父母仍好吃好喝地伺候著,任其賦閑。

小姐姐平日里默默關心著父母,妹妹不成器,自己需要加倍地努力上進。許是知道父母成不了自己的依靠,也為爭口氣,證明父母錯信了這命運。

縱使如此,父母對她依舊不冷不熱,認為大女兒工作賺錢就該孝敬父母。反觀妹妹,偶爾買些小禮物,父母能感動半天,哪怕這錢也是他們給的零花錢。

家裡有大筆開支,父母理直氣壯地問小姐姐要錢,而妹妹似置身事外。

一家事,一家人,憑什麼自己辛苦打拚賺的錢,理所應當全部貢獻?不說妹妹吃穿用度都是家裡供著,但作為姐妹,不該共同分擔家裡的責任嗎?

父母不聽,只認為是她起了反骨,沒了良心。

付出並不求回報,只因孝順,卻一次次被寒了心,涼了血。原本並非不孝,卻不知還有多少的愛經得起消磨,也許最後真應驗了那所謂命運。

最近聽過的命理,有一種叫好心沒好報。從來只有你奮不顧身地去給予,而即便是家人,不在背後做五鬼小人捅你一刀,已是幸運,哪能得了幫助?

我問師傅:命運早被註定,是不是知道了,自身就會被左右,不會再出現變數?

師傅沉思了半晌:如果有個年輕人,算命的告訴他這輩子沒有大作為,註定過窮困潦倒的生活。年輕人很絕望,再努力也白費,便混吃等死,當起了流浪漢。所以他是應驗了算命的話嗎?他的命就真的註定當流浪漢嗎?

一樣的八字,卻沒有人過著一樣的生活。若這個八字流年沖病符,這個八字里的人,有腸胃不適只拉兩次肚子的,有發燒咳嗽病了一周的,也有查出疑似惡性腫瘤需要動手術的。

這么一個大范圍里,你的家族風水、父母兄弟,相互牽連著。平日里行善積德的福報,還有自身積極向上的氣場,細枝末節都在不知不覺中變化。

哪怕這個年輕人真的如算命所說註定窮困潦倒,但怎麼定義這個程度?哪怕是做苦力,住廉租房也會將家裡收拾整潔,衣著雖不光鮮但干凈,一日三餐粗茶淡飯,這日子總比流浪街頭、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強吧?說到底,歸結於自己的心態。

聽命,信命,持寬容慈善之心、以樂觀積極之姿面對吉凶,盡人事,聽天命。

3. 姐妹回娘家,妹妹總愛當著姐姐的面給父母錢,是啥心理

大家都是一起生活這么多年的人,相處起來的模式也是很簡單的,就像我們婚前把工資隨手拿給父母一樣,很自然的事情,妹妹孝順父母當著我們的面,可能就是覺得姐姐也是自己的家人,順手就給了母親,一家人的相處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不要把簡單的事情想的太復雜,就算是對方把簡單的事復雜化,只要我們保持自己的心,盡自己能力的對父母好,這就足夠了。

4. 孝敬父母的故事

關於孝敬父母的故事6篇

關於孝敬父母的故事1

前幾天,我們在老師的組織下觀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裡面講述了梁維月許卓婧鍾岳峰等「最美孝心少年」們孝敬長輩自強自立的光榮事跡,裡面的每一個人物都令我由衷地佩服,裡面的每一件事跡都令我非常感動,可最觸動我心靈的是一個來自甘肅的16歲女孩——梁維月。

梁維月出生在一個窮苦家庭,5歲時,她媽媽因為不能忍受窮苦日子拋棄她們離家出走,不久後,弟弟因為青黴素過敏中毒,成了一個聾啞人,姐弟倆和多病的奶奶全靠爸爸照顧。偏偏禍不單行,在梁維月8歲的時候,她爸爸不小心摔下了山崖,造成了高位截癱。照顧親人的重擔就全落在了梁維月的身上。平日里,除了上學悉心照顧奶奶和爸爸忙家裡大大小小的家務活兒以外,她還要幫聾啞的弟弟補課,自己經常熬到後半夜才睡覺。家裡沒有任何收入,所有的開銷全靠鄉政府給的低保,為了能給家裡多掙點零花錢,維月每逢周末和假期,她都要去附近的工地搬磚,一開始,對方不讓梁維月干,但最終勸不過她,就只好答應了她,搬一塊磚一分半,小維月每次都要搬20xx塊才肯回家,這樣一天下來,她就可以賺到30元。

看了這個節目,我非常感動。這些少年,他們的家境都不好,大部分都住在交通不便的大山裡,他們都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孝敬長輩愛護親人。而我呢?每天都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有一點兒不滿意,就耍脾氣,父母要我們幫忙做一點兒家務事就不樂意。比如有一次,我和媽媽在街上看見了一個非常精美的筆筒,我就吵著要買,媽媽覺得我已經有一個,不需要再買了,可我就是不聽,後來,媽媽實在拗不過我,只好買了下來。我們完全生活在蜜罐里,還不知道珍惜,那些孩子和我們的命運,可以說有天壤之別,想到這里,我很羞愧!我想,我以後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得付以實際行動來表達我的孝心。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這次觀看的《最美孝心少年》給我好好地上了一課,一堂讓我受益匪淺的教育課,我以後一定要向這些「最美孝心少年」學習,學習他們堅韌的毅力頑強的精神勇於擔當的決心以及他們孝敬長輩愛護親人的優良品質,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關於孝敬父母的故事2

感恩生育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體驗生命;感恩撫養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不斷成長。

《感恩父母》就是這樣一本教會大家學會感恩的好書。世上縱然有無數的人需要我們去感謝,去感恩;縱然有無數的人在你一生中幫助了你;縱然有無數的人給了你支持。但是,請不要忘記,你的家中,還有那麽兩個人在破舊的老屋中,守著枯燭,在等著你啊!

他們就是生你養你的父母啊!記得父母的教誨:「我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我們過的橋比你走的路還長。」我們卻總是那樣的年少輕狂,不以為然。在摔了無數的跟頭,碰了無數的釘子之後,才發現,父母始終在為我們傾其所有。

母愛沒有具體內容,卻自有打動人心的力量!面對如此的母愛,我們還能說些什麽?世間情誼無數,唯有母愛最為無私,它不求任何回報,只懂得默默地付出。完整的家庭里,除了母愛,還有父愛的存在。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父親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坐標,為我們鑄造了展翅飛翔的翅膀。父愛是金,是沉默的金子。他無需語言的表達,它是心與心的交流。

父母生下我們,盡心盡力的撫養我們,使我們平安快樂的長大。當我們在學校里拿回一張張獎狀,父母在一旁欣慰的笑著:當我們有了虛榮心,嫌棄父母的模樣,父母在一旁無奈的嘆氣;當我們遠走高飛到遙遠的城市裡求學,父母只能在家中望著我們小時侯的獎狀思念我們;當我們成家立業,過著好日子時,父母還在遙遠的家鄉,守著老屋,過著窮困的生活;當我們在生意場上意氣風發,感謝他人的幫助時,卻把最應該感謝的人遠遠扔在了腦後……

時間一長,我們可能會淡忘了他們。但當他們真正離去的時候,我們才痛心的發現,誰才是真正愛我們的人,誰才是真正對我們好的人,誰才是我們應該感謝的人!是我們的父母啊!他們含辛茹苦將我們拉扯大,孩子卻沒有一絲感恩之意,他們會是多麽的傷心過啊!但是當我們明白過來時,一切已經晚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為了不讓親請在熙熙攘攘的生活中變得脆弱,不讓自己留下遺憾和悔恨,請及時為自己的父母送上一句不算奢侈的溫馨問候吧!

親情是偉大的,父母是偉大的,因此,我們感恩親情。感恩父母!

關於孝敬父母的故事3

有不少人會吟誦那一首:「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回答能真正地做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呢?

「孝」是什麼?一個漢字?一篇徵文競賽的主題?還是———一種每一個兒女都應該有的傳統美德?

孝,不分貴賤,只要你是一個兒女,你就應該有「孝」。不管你是一個億萬大富翁,還是一個普通工人,你都必須向養育你的人盡到你應該盡的孝;孝,不分地域,只要你是一個兒女,你就應該有「孝」。不管你是一個海外遊子,身在國外,還是一個居住在父母身邊的人,你都必須向養育你的人盡到你應該盡的孝;孝,不分年齡,只要你是一個兒女,你就應該有「孝」。不管你只是一個小學生,還是已到中年,你都必須向養育你的人盡到你應該盡的孝。

「敬」又是什麼呢?一聲「敬禮」的指令?一種「敬佩」的心情?還是———一種每個人都必須有的「尊敬」的禮儀習慣?

「敬」可以用許多方式來表達:見到爺爺奶奶,對他們說一聲:「爺爺好!奶奶好!」;家裡來了老人,幫他們倒一杯水;到爺爺奶奶家裡去,主動幫他們乾乾活……這些都是「敬」。

父母對我們的愛從我們出生,一直到他們離開這個世界。從三四歲時追著給我們喂飯;到剛入學時挽著我們的手送進校園;再到五六年級天天督促我們學習,他們的'愛會一直陪伴著我們從嬰兒成長為兒童;再變成青少年;到成人……他們永遠都不會拋棄我們,會永遠永遠的愛護我們。是他們給予了我們生命,給予了我們所需要的一切。當他們離世時,最舍不下的就是我們。

不僅僅是父母,我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都是我們成長路上的守護神。我們在爺爺的臂彎下蹣跚學步;在奶奶的夜曲里安心入夢;在外公的勵志故事傳說里學會堅強;在外婆的歌謠里牙牙學語……

這一切都是他們對我們的愛!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動物都有如此孝敬之情,更何況我們呢?父愛如山,母愛如海。而我們對父母和其他親人的愛呢?

孝親敬老不只是長輩病時端湯送葯,不只是對長輩金錢上的回贈。而是發自內心的深處真摯的感恩與尊敬。因此,孝親敬老有時只需要一個眼神一句問候便能便打出你那滿心的感恩與尊敬。

孝親敬老,從現在開始!

關於孝敬父母的故事4

爸爸媽媽賜予我們生命。我們從呱呱落地到成長為今天的學生,爸爸媽媽犧牲了多少的時間和心血,花費了多少的精力和財力。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恩情深厚而無私,孝敬父母是我們做人的起碼的道德。

孝敬父母是從點點滴滴做起的,並不是轟轟烈烈才是孝敬父母的。作家畢淑敏曾言「孝心無價」。

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好字。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凈的舊鞋。也許是數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在「孝」的天平上是等價的。

畢淑敏《孝心無價》

既然父母對兒女如此恩重如山,做兒女的又有什麼理由不孝敬父母呢?不僅沒有任何理由,而且做兒女的對父母的孝敬無論好到什麼程度都不為過。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為人子女者應負的責任和應盡的義務。在中國歷史上,從古到今,沒有哪個朝代不重視孝道,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的首位,視為「立身之首」 「自行之源」。當代不少倫理學家把孝敬父母看作是人生處理人際關系的第一台階,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關心他人自覺上進熱愛祖國等品德形成的基礎。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凡是精忠報國事業有成的人,都和聽從父母善言尊敬奉養父母不忘父母養育之恩是分不開的。凡是不敬師長不講信用不思進取好逸惡勞自私自利無惡不作干盡天理不容危害社會和人民利益的人,都是敗家子逆子;尤其是對父母忘恩負義的人更是不孝之子。

在古代,帝王選用良才時,首先就看你是不是孝子。他們認為:連生養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怎麼會對我君王盡忠呢?此說十分有理。因為孝敬父母的人忠心耿耿,實在可靠。可見,孝敬父母是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礎。所以,中國古代是以孝道作為思想教育的中心,有德之君以孝治天下,其本人也是百姓行孝盡孝的好榜樣。

關於孝敬父母的故事5

親情是一個人善心和良心的綜合表現:孝敬父母,尊敬長輩,這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美德,也是各種品德形成的前提,因而歷來受到人們的稱贊。試想,一個人如果連孝敬父母,報答養育之恩都做不到,誰還相信他是個人呢?又有誰願意和他打交道呢?

如傳說中的遠古帝王,五帝之一:舜。相傳他的父親瞽叟及繼母異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讓舜修補谷倉倉頂時,從谷倉下縱火,舜手持兩個斗笠跳下逃脫;讓舜掘井時,瞽叟與象卻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脫。事後舜毫不嫉恨,仍對父親恭順,對弟弟慈愛。他的孝行感動了天帝。舜在厲山耕種,大象替他耕地,鳥代他鋤草。帝堯聽說舜非常孝順,有處理政事的才幹,把兩個女兒娥皇和女英嫁給他;經過多年觀察和考驗,選定舜做他的繼承人。舜登天子位後,去看望父親,仍然恭恭敬敬,並封象為諸侯。

還有漢文帝劉恆,漢高祖第三子,為薄太後所生。他母親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母親所服的湯葯,他親口嘗過後才放心讓母親服用。

閔損,字子騫,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弟子。他生母早死,父親娶了後妻,又生了兩個兒子。繼母經常虐待他,冬天,兩個弟弟穿著用棉花做的冬衣,卻給他穿用蘆花做的「棉衣」。一天,父親出門,閔損牽車時因寒冷打顫,將繩子掉落地上,遭到父親的斥責和鞭打,蘆花隨著打破的衣縫飛了出來,父親方知閔損受到虐待。父親返回家,要休逐後妻。閔損跪求父親饒恕繼母,說:「留下母親只是我一個人受冷,休了母親三個孩子都要挨凍。」

以上不都是兒女孝順父母,我們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父母是世界對自己最好的人,在自己的翅膀還沒有長硬時,家才是自己最理想的港灣。

關於孝敬父母的故事6

不要拘束,只要你喜歡

爸爸讓我自由飛馬克·扎克伯格的父親艾德·扎克伯格出生於弗拉特布希一個綠樹成陰的街道上。馬克的爺爺是郵遞員,奶奶是家庭主婦。上學的時候,父親艾德的理科很好,如果按照父親的志願,他也許會考上哈佛大學,也許會成為比爾·蓋茨,成為喬布斯。但是,由於家庭的原因,爺爺希望父親早日掙錢養家。於是,父親就上了紐約大學口腔學院,最終成為紐約市布魯克林區一名牙醫。

艾德吸取自己成長路上的教訓,盡量給自己的孩子創造一個比較寬松的成長空間。他有四個孩子,馬克是最小的,經常與三個姐姐瘋玩、惡搞。可是,艾德一點也不生氣,任馬克做他喜歡的一切。

那時候,美國流行一部名叫《星球大戰》的科幻電影,馬克看得入了迷。不過,馬克不是單純地看,他看了《星球大戰》,竟然想拍一部電影。姐姐們都覺得馬克是無理取鬧,但是,艾德對兒子馬克很支持,他買來了拍攝需要的一切設備,交給馬克說:「不要拘束,只要你喜歡,你可以做一切可以做的!」馬克很高興,便開始了自己的創作。一個多月後,馬克竟然真的創作拍攝了一部電影。當然,這是一部惡搞片,影片的滑稽惡搞讓三個姐姐笑得吃不下飯。

按照正常的發展,馬克也許會成為好萊塢的劇作家或者導演。可是,馬克的興趣很快就轉移了。他很快喜歡上了電腦,喜歡上了網路游戲。那時候,電腦很貴。可是,艾德舉全家之財力,給家庭每個成員買了一台雅達利800電腦。妻子凱倫生氣地說:「艾德,你瘋了?你怎麼能夠跟著孩子們一起惡搞?你應該幫助他們理清人生的方向才對!」艾德笑著說:「我不會給孩子設計未來,我只會幫助他們做他們喜歡的一切!」就這樣,馬克開始在電腦上玩《模擬城市》,玩《馬里奧賽車》。雖然,那個時候的電腦速度很慢,但是,他的《馬里奧賽車》卻玩得非常好,全家人誰也玩不過他。為此,馬克曾經高興了好一陣子。

不要膽怯,只要你決定

不要認為馬克是一位貪玩的孩子。他與其他孩子不一樣的是:他沉迷於游戲的奧秘,而不沉迷於游戲本身。當馬克把所有的電腦游戲玩轉之後,就覺得沒有意思了。這時候,馬克打算自己編寫一個游戲。

編寫游戲需要寫編碼,而編碼對於孩子來說,那是一個非常深奧的課題,況且,還需要美術、音樂等方面的技術支撐。不過,困難就像是一塊磁鐵,深深地吸引著馬克,他從書店買來一本寫編碼的書籍,偷偷地看了起來。幾天後,他便開始了自己的游戲編寫。他做的第一款游戲是一部名叫《搖滾樂團》的視頻游戲。道具是一個塑料撥浪鼓,場景就在自己家的客廳里。游戲編好後,三個姐姐都很喜歡,可是,很快,她們就發現了游戲的漏洞,玩起來很糟糕。

馬克有些失望,有些膽怯。看到兒子不高興,艾德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在一個晚飯後,艾德走進馬克的房間,坐在馬克的身邊。他用手摸著兒子的頭,慈祥地說:「不要膽怯,不要害怕困難。只要你決定了,就要不顧一切地往前沖,成功才會屬於你!」馬克看著父親,淚水禁不住從眼角流了出來。

馬克重整旗鼓,再次開始了自己新的征程。這次,他決定編寫一個可以交流的程序。這是一個類似於現在QQ交流的信息系統。這個編碼程序很復雜,馬克一放學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停地敲打著自己的鍵盤,常常因此忘記了吃飯和睡覺。這次,馬克成功了。他創作的交流平台,可以把爸爸、媽媽和三個姐姐的電腦聯系起來。家裡的人可以坐在自己的房間里,通過這個平台交流。雖然這個信息交流平台的速度非常慢,交流起來很費力,甚至沒有直接跑到對方的房間里的速度快,可是,家裡的人都感到很神秘,很興奮。大家稱這個信息平台為「馬克網站」。

馬克在哈佛上大學的時候,創建了臉譜社交網站。當時,專業人士評估這個網站價值20xx萬美元。馬克決定退學創業。這對於一般家長來說,簡直是一個荒唐的決定,也是不可能同意的。可是,當馬克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父親艾德的時候,艾德毫不猶豫地對兒子說:「不要膽怯,只要你決定,你就堅定地往前走!」艾德的話給了馬克很大的鼓勵,他向學校遞交了退學申請,致力於自己的事業。

不要牽掛,我工作我快樂

馬克成功了,他所創辦的臉譜社交網站成為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財富急劇膨脹。在臉譜網站第一次董事會上,董事們一致認為,馬克的父親艾德對於臉譜網站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因為,艾德不僅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兒子,更重要的是,馬克在創建臉譜的過程中,艾德給予了馬克以及臉譜其他創建者莫大的精神支持。於是,董事會決定給予艾德200萬臉譜網站股權。

馬克帶著董事會分給父親的股權,回到了自己的家裡。可是,當馬克把這筆股權手續交給父親艾德的時候,艾德並沒有馬克想像的那麼高興。他把那筆股權接過來看了看,又還給了馬克。他對馬克說:「你不要牽掛我,我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事業。你不要因為自己的成功而剝奪我工作的權力,我完全能夠憑借自己的能力養活自己!」

馬克愣住了。世界上哪有這么傻的人,這可是200萬股權呀。他對父親艾德說:「這是你應該得到的,你完全有資格擁有!」可是,艾德堅決拒絕。最後,還是臉譜董事會所有成員出動,才說服艾德勉強收下。目前,這筆股權的價值已經超過6000萬美元。

馬克越來越紅,財富越來越多。可是,艾德卻依然在紐約布魯克林區做自己的牙科醫生。雖然,他曾經在兒子的臉譜網站推銷自己的牙科診所,但是,他從來不對人提起自己的億萬富翁兒子,他的病人也沒有一個人知道他就是臉譜CEO馬克的父親。

終於,媒體發現了艾德,把艾德推到了人們的視線內。當網民們看到真實的艾德的時候,說什麼也不敢相信他就是馬克的父親。因為,一個身家260億美元的父親,竟然還在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面對媒體,艾德微笑著說:「我工作,我快樂!」也許,這就是艾德給予億萬富翁馬克·扎克伯格最大的精神財富。

5. 媽媽很偏愛有錢的姐姐,你會孝敬她嗎

媽媽的偏愛確實會讓你產生不舒服的心理,但是孝敬父母卻是我們作為子女的義務。媽媽這樣的做法是她不對,但是卻不代表你也要做不對的事情,該孝順時我們還是得孝順,因為我相信你的真誠一定會換來你媽媽對你的改觀。因金錢並不是萬能的,一顆對父母真誠的心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雖然這個時候她也許她不明白,但是我相信在以後的日子裡,她會漸漸地明白過來。所以作為子女的我們一定要明白以下幾點。

一、孝敬父母是我們的義務。千萬不要因為媽媽做了讓你不理解或是令你生氣的事情你就對媽媽心存偏見,或是不聞不問,這不是我們作為子女該有的態度。媽媽不疼我們,我們會長這么大嗎?況且她還是你的親媽,不要因為一時的沖動而否定了媽媽對你的付出。就沖父母把我們生下來養這么大我們也應該孝順不是嗎?因為孝順父母是我們的義務。

所以遇到事情的時候千萬不要沖動行事,這樣做出來的事情可能會讓自己後悔,如果心裡有任何的抱怨和不滿,「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是最不明智的做法,冷靜的思考,正確的處理才能讓事情沿著好的方向發展不是嗎?

我叫汝,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給自己的內心一抹陽光,你的生活就不會出現陰暗。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閱讀全文

與姐姐孝順母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買老年人 瀏覽:703
九九重陽節主題牆 瀏覽:946
家長表揚學會孩子孝敬老人例句 瀏覽:578
合肥經開老年大學地址 瀏覽:499
重陽節活動簡報ppt怎麼寫 瀏覽:945
80歲奶奶英語 瀏覽:762
養老金分幾檔每檔多少錢 瀏覽:188
80歲老人子宮脫垂怎辦 瀏覽:493
山西80歲過壽下跪道歉 瀏覽:381
老年大學聘任教師責任書 瀏覽:647
當兵體檢作假會被怎麼處分 瀏覽:776
養老院能自理的一個月多少錢啊 瀏覽:887
公司法人滿70歲 瀏覽:409
養老機構冬明春火災防控工作方案 瀏覽:629
父母一方病故怎麼分割財產 瀏覽:947
買了一個很貴的東西怎麼跟父母說 瀏覽:705
老年名模80歲 瀏覽:300
體檢前兩天吃了辣椒怎麼辦 瀏覽:959
90歲老人能服用三七粉嗎 瀏覽:290
蘇州吳江養老保險轉移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