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月九日古詩千古名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千古名句是:每逢佳節倍思親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唐代回詩人王維因答身在異鄉,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寫下的一首七言絕句。該詩以直抒思鄉之情起筆,而後筆峰一轉,將思緒拉向故鄉的親人,遙想親人按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想念詩人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詩中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名句,打動了無數遊子離人的思鄉之心。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 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2.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帶拼音、註解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拼音版:
jiǔ yuè jiǔ rì yì shān dōng xiōng dì
九 月 九 日 憶 山 東 兄 弟
dú zài yì xiāng wéi yì kè
獨 在 異 鄉 為 異 客,
měi féng jiā jié bèi sī qīn
每 逢 佳 節 倍 思 親。
yáo zhī xiōng dì dēng gāo chù
遙 知 兄 弟 登 高 處,
biàn chā zhū yú shǎo yī rén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註解:
九月九日:即重陽節。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
憶:想念。
山東:王維遷居於蒲縣(今山西永濟縣),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
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
佳節:美好的節日。
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
茱萸:一種香草,即草決明。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
譯文:
獨自離家在外地為他鄉客人,每逢佳節來臨格外思念親人。
遙想兄弟們今日登高望遠時,頭上插茱萸可惜只少我一人。
賞析:
王維是一位早熟的作家,少年時期就創作了不少優秀的詩篇。這首詩就是他十七歲時的作品。和他
後來那些富於畫意、構圖設色非常講究的山水詩不同,這首抒情小詩寫得非常樸素。但千百年來,
人們在作客他鄉的情況下讀這首詩,卻都強烈地感受到了它的力量。這種力量,首先來自它的朴
質、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詩因重陽節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王維家居蒲州,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
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當時熱中仕進的年輕士子雖有很大吸引力,但對一個
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而且越是繁華熱鬧,在茫茫人海中的遊子就越顯得孤
孑無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