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不結婚就是不孝順
我爸媽一開始催婚的時候還很溫和,以年紀為借口說,「女兒,你年紀也不小了,該考慮結婚的事了。」
在這之後我沒結婚,我爸媽就漸漸加緊了攻勢,漸漸開始對我進行道德綁架式催婚,說什麼「人這一輩子不結婚肯定不行,不結婚就意味著失敗」「不結婚會被人笑話,人家會說你嫁不出去,說你這個人有問題」「不結婚就是不孝」「你不結婚,就一直是我們的心病」等等。
我這個人向來是對道德綁架很反感的,不管是誰,只要我聽出道德綁架的味道,我都會很抵觸,所以我明確告訴我爸媽,「我不會對你們這種道德綁架式催婚妥協,你們要一直認為結不結婚和什麼失敗,不孝有關,那我就不嫁!」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跟爸媽的關系很僵。可即便如此,他們依舊在催婚,而且妄圖替我包辦婚姻,名義上是讓我去相親,實際上他們想自己替我做主。
不得不說,我爸媽給我介紹的那些人都不怎麼樣,沒有一個讓我滿意的,這樣的婚姻,如果我愣是結婚,那就完全是湊合。
這種情況下,父母越是催我結婚,我越是內心堅定:「寧做不孝女,不嫁湊合人!」而且,我並沒有不孝,父母口中的「不結婚就是不孝」,那是他們自己的想法,跟我無關。我會盡到一個女兒該盡的孝心,但絕不會用湊合嫁人這種事去表達我的孝心,我不想毀了自己。
② 到了一定的年齡不結婚就是不孝順嗎
小編覺得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即使不結婚也並不是不孝順。也許在這個年紀里不結婚對於父母而言是不孝的行為,但是人活一世一定要讓自己開心才是最重要的。其實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也許父母的意見也非常的重要,而每一個人都想要去尊重父母,但並不是父母所說的一切話都對。有時候盲目的聽從父母的意見,其實才是愚昧。如果遇見對的人。遇見適合自己的人,無論是誰都會願意盡早的進入婚姻的殿堂。
但是如果覺得不結婚就是一種不孝,那麼只能說這個人的想法非常的片面。其實大家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尋常人,很難會在自己的意識上做到兩全。用自己的方法來讓父母改變自己的思想,那麼就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也希望每一個人都可以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自己想要為之奮斗一生的人,讓自己不被催婚,也不被家庭事件所煩惱。
③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中的其它倆不孝是指何事
隨著90後成為社會的主力軍,越來越多的90後家長也開始走上了催婚的道路。但因為時代思想的不同,一些90後不僅延遲了結婚,而且連戀愛都懶得談。每當父母問起來,他們便會說:「我一個人難道不好么?寧願高質量的獨居,也不願低質量的湊合。」這時候,很多父母便會抓狂的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就算不為自己考慮,難道也不為家族考慮么?」一些聰明的90後便會反問:「那另外兩大不孝是什麼?」很多父母都會被問的啞口無言。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另外兩大不孝。
根據趙岐的理解,古人所講的三大不孝,分別是:一、明知父母有錯還一味順從,陷雙親於不義。二、家裡貧窮無法供養父母,還不知讀書做官。三、不娶妻生子,斷絕祖先血脈。在這三不孝中,又以沒有後代為大。從此之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就成了千百年來父母們催婚的口頭禪。
④ 媽媽說「不結婚就是不孝順」,35歲的我到底該怎麼辦
有句古話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雖然是對男人說的,是關於傳宗接代的問題,但是男人自己做不到傳宗接代的重任,女人必然會牽扯進來。
在過去,「傳宗接代」是很少有人會抗拒的,因為從小灌輸的思想是「這是人生必須要做的事」。但是這對於現在的人來說還是那麼重要嗎?
雖然傳宗接代可以參與孝道,並且在更大程度上可以參與人類的繁衍,為總人口做出貢獻,但個人意義何在?
以前每個人的生活狀態都差不多,哪怕渾渾噩噩傳宗接代,現在,貧富差距太大,很多人的生活壓力太大。一個人生活很辛苦,他們也沒有心思去計較什麼傳宗接代。
看現實中的婚姻,雖然很多人都結婚了,但並不違背「不結婚就是不孝」的觀念,但是結婚呢?當事人的生活一塌糊塗,婆媳之間的各種矛盾也和孝順有矛盾。這就是所謂的「結婚才孝順」?請問孝在哪裡?還不如不結婚!
結婚就是結婚,孝順就是孝順。一個人結婚後才能有關系。如果沒有結婚,婚姻和孝順是兩回事。說不結婚是不孝。雖然很多人沒有結婚,但是他們把父母的一切都照顧的很好。這能說他們不孝嗎?
現在最應該調整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孩子的婚姻觀在無形中被調整了。父母子女只有與時俱進,調整婚姻觀,才能根據現實和自身情況對待婚姻,這才是合理的,也是尊重的。否則孩子顯然不想將就婚姻,也不想盲目結婚,但是父母堅持道德綁架逼著人家站出來支持,最後只會釀成悲劇。就算傳宗接代丟了,一代不如一代,還不如不傳!
⑤ 男人對父母好卻對老婆差
男人對父母好卻對老婆差
男人對父母好卻對老婆差,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結婚的第一身份應該是丈夫和妻子,如果在一個家庭中把關系搞顛倒了,這個家庭就會不穩定,下面看看男人對父母好卻對老婆差。
所謂「愚孝」,指的不光是那是對自己父母言聽計從的人,還包括對自己兄弟姐妹也都有求必應那種。
這樣的人,對於他的家人來說是福氣。但是跟他結婚過日子,可就不那麼好過了。
其實不管男女,都有這樣的人。他們心中,父母親人是換不了的,是替代不了的,是血緣關系,而夫妻,只是搭夥過日子,只是因為延續後代一類的心理。
這樣的想法,自然是不對的,其實夫妻關系,才是一生中最重要的。因為陪你到最後那個人,很大可能不是父母,不是兄弟姐妹,不是兒女,而是你的伴侶。
再怎麼對你好的父母,都會先你而去。再怎麼親的兄弟姐妹,都有自己的生活。再怎麼孝順的兒女,也不可能時時刻刻天天陪著你。
跟你在一起時間最長久的,就是伴侶,伴侶才是身邊最重要的人,最知冷暖的人,才是那個你冷你餓你孤單你老去時,他都在你身邊的人。
可惜的是,很多人年輕時,不重視這一點,也不會想到這一點,反倒是容易對身邊的伴侶充滿厭倦,對方生活中的照顧關心,也被視為理所當然,甚至是負擔。
特別是男人,若事業有成,渾身是光環時,最容忽略和輕視家中那個成為主婦的老婆。以為那個人可有可無,甚至是自己的負擔。
只有在他到達兩種狀態和境地時,他才會有所醒悟。一個是事業失敗一無所有落魄無助時,一個是在他老去時。
這兩種時候,那些所謂的朋友和光環都散去了,親人都遠去時,他才會發現想要吃一碗熱飯菜,想要喝一杯水,想找個人說說話,只有依靠身邊那個自己曾經嫌棄的伴侶。
然而若他年輕時以各種傷害冷淡對待過那個伴侶,那麼伴侶可能早就離他而去了。
或者說即使沒有離去,也根本不會給他什麼好態度了。這樣的時候,後悔自然也是晚了,日子自然也不會好過。
男人唯獨對自己老婆不好,大多是這兩種心理
自卑懦弱、逃避現實的心理
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中說: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會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結,擁有這種情結並非壞事,它會讓我們變成一種前進的動力,因為有了自卑才會不斷的前進和超越。
其實對外人很好,但唯獨對自己老婆不好的男人,很多也是由這種自卑心理導致的。這種男人往往都是這樣的:
他在家裡,總是喜歡挑自己女人的刺,時不時還會貶低、抨擊女方,看不起女方,甚至覺得女方一無是處,甚至不惜惡語相加。但在外面,瞬間就變了一個人,為人謙虛低調,做事得體大方,表現誠懇紳士,總之是一個很懂得為人著想的好好先生。
例如我有一個同學,戀愛期間,她老公對她很好,但是結婚以後,她老公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動不動就和她發脾氣。
她開始覺得她老公是因為工作不順心,所以選擇包容。但久而久之,她老公變得越來越變本加厲,他嫌棄我同學對家庭的貢獻太小,經常把她說得一無是處,覺得她這個女人只會做家務,照顧孩子,其他地方對他沒一點用,盡管實際上我同學自己也有工作。
我分析了一下,我同學的老公變成這樣,也是骨子裡的自卑基因在作祟。因為他總覺得自己很聰明,能做出一番大事業,可惜他連續多年在職場很不得意,領導也不重視他。可能他在外面覺得自己受到冷落了,心裡不甘心,還不願意直視和接受自己的平庸。
說白了,我同學老公一直在逃避現實,但同時他又害怕別人看穿他的自卑懦弱,尤其自己身邊最親近的女人,只能持續性地通過挑我同學身上的刺,不斷貶低他自己身邊的女人,以彰顯其自身的優秀,稍微獲取一點成就感,得以達到平衡自身的這種病態心理。
欺軟怕硬、「窩里橫」的心理
還有一種男人對外人很好,對自己老婆不好,典型的沒本事,窩里橫的心理。
這種男人對待家人和外人,完全是兩副不同的嘴臉。說得不好聽,就是有點勢利眼。說得不好聽,欺軟怕硬,或者討好型的人格。
一般來說,這種男人性格都是有點懦弱的,他對待外人彬彬有禮,並不是他真的有修養。可能受原生家庭的`影響,這種男人從小就是那種討好型的人格。尤其面對比自己強大的人,就會極力討好對方,畢竟遇到比自己強的人,他知道自己也斗不過人家。
遇到這種男人,他對你不好,你也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你在他面前,表現得沒那麼有原則和底線,或者說你性格太懦弱,才給了他欺負你的底氣。
這種男人其實是沒有什麼真正的本事的,他們就是欺軟怕硬而已。
如果你讓他感覺不好惹,他就不敢欺負到你,甚至還會主動討好或者迎合你,如果你一直表現得很逆來順受,他知道你性格比他還弱,那他就自然就不會把你放在眼裡了。
一個男人孝順自己的父母並且聽家人姐妹的話,但卻忽視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這樣的男人,我認為不算了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結婚的第一身份應該是丈夫和妻子,其次才是父親和母親,兒子和女人,再次才是兄弟姐妹。
如果在一個家庭中把關系搞顛倒了,這個家庭就會不穩定,也就是說夫妻哪一方會出軌,或者最後會離婚,即便不離也只會湊合著過。
夫妻關系在一個家庭中起著定海神針的作用,也就是只有夫妻關系穩定了,這個家才能存亡下去。
其次我們才能談到父子母子關系。其他的婆媳和姐妹關系,這些關系如果沒有夫妻關系的存在,他們可以放在首位,但是如果一個人結婚了就要放在次位。
一個好的家庭一定是把夫妻關系放在家庭核心地位的,夫妻之間的話語權是一個家庭關系中的最大,是整個家庭能夠繼續存亡的基礎,是根基。一旦夫妻關系動搖了,那麼整個家庭的高樓就會搖擺不定,隨時面臨倒塌的危險。
進入婚姻中的我們,請不要讓你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霸佔你作為丈夫和妻子的位置。
劉丹博士曾經提到過,想要直面婚姻家庭的問題,有效的做法就是,強調夫妻聯盟,一起抵禦「外敵」。
這里的外敵只是說要把夫妻之外的人在你的婚姻關系中排斥在外,就是不要讓他們過度的參與到你的婚姻中,或者是出來干擾你的婚姻生活。
例如愚孝:有些男人認為我的父母哪怕錯了也是對的,你作為媳婦就要完全遵從我的家人,這樣的夫妻認知,遲早會毀掉整個婚姻。
法律對於遺產的分割也印證和說明了這一點。
對於一個在婚姻方面認知比較清晰的男人來說,他會把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當成親人,來自己家裡住可以,但不能參與他的家庭生活,對於他家庭任何事情,由他的妻子和他來決定。
父子情,兄弟情也會重要,但是相對於婚姻和自己的妻兒老說,就要放在次位。這才算是最正確的處理順序。
一個男人如果想要自己的婚姻幸福,生活穩定,那麼就要意識到這一點,杜絕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干擾。能夠認清這點並果斷處理的男人肯定是一個人格成熟的人。我相信他的婚姻肯定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