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重陽節增城掃墓

重陽節增城掃墓

發布時間:2025-04-03 22:20:06

❶ 廣州的民間風俗有些什麼

廣州的民間風俗

廣州是一個有著十分豐富的民間民族風情的南粵名城。廣州近年來在歡度春節、元旦、五一節、國慶節等傳統民族節日的基礎上,開展了每年一度的非常有廣州特色的八大節慶活動:春節期間的迎春花市和元宵節,農歷二月的波羅廟誕會,端午節(期間有盛大的節日慶典——龍舟節),番禺荷花節,從化、增城的荔枝節,重陽節,中國旅遊藝術節暨廣東歡樂節,廣州美食節等。
此外還有每年春、秋兩季舉辦的菊花展,元旦舉行的花車巡遊,中秋節的中秋燈會,以及10月舉行的廣州旅遊文藝匯演等,為廣州這座花城增添了絢麗的色彩。
中秋節·
中秋節,是廣州的民間風俗,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圓最亮之時,人們以月圓比喻家人團圓美滿之意。蘇軾有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正是詠月抒情,遙寄對親友的思念。廣州人中秋之夜必賞月。在天台或曠地陳設方桌,擺上月餅、柚子、炒螺、香芋、龍眼等時令果餅,一家老少圍坐一起,談天說地、唱歌、食果餅,直至深夜月落才散。多數人家除賞月外,還保留著拜月的傳統。因相傳中秋夜是月的生日,月姐秋之為女神,所以多由女子拜月。拜月後,習慣開柚子食。廣州中秋之夜,還會舉行燈會。明月映燈彩,天上人間,一片璀璨;賞月觀燈,以"千里共嬋娟"祝福與贊美。

重陽節·
重陽節登高是廣州市的歲時風俗。每年農歷九月初九為重陽節。重陽登高,取其吉利。以往重陽節人們主要是登高、掃墓、放風箏。70年代以後,重陽登高之風日盛,而放風箏的習俗已很少見,掃墓者也大為減少,而以登山游樂為主。廣州人重陽登高往往選擇白雲山、越秀山,每年登山者不下20萬人。其中不少青年男女還在重陽前夜登山,通宵達旦。

荔枝節·
荔枝節,每年7月份,正值蟬鳴荔熟時節,增城、從化等市又是一派喜慶節日的景象,這里分別舉辦一年一度的荔枝節。荔枝節期間,除了品嘗、觀賞荔枝這種嶺南獨有的優質水果之外,還舉辦歌舞表演、體育表演、美術攝影、圖書展覽、商品展銷、貿易洽談等活動。
1990年以來,增城每年均舉辦荔枝節,荔枝之鄉更是聲名遠播,慕西園掛綠之名而到增城的海內外遊客絡繹不絕。商家們還在這里洽談生意,鋪路搭橋,共同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荷花節·
荷花節,每年8月舉辦的羊城荷花節,遊客們紛紛到番禺市觀賞荷花,品嘗荷花植物類食品,以及觀賞其他的綜合文娛游樂活動,其樂也陶陶。
番禺是個水鄉,河網縱橫交錯,池塘及河道多產蓮藕、蓮子。荷花也叫蓮花、芙蕖,是一種經濟類植物。荷花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花香百里荷塘,歷來受到人們稱贊。荷花結的籽叫蓮子,是一種優質食品;其莖為蓮藕,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與食用價值,可作蔬菜、藕粉、蜜餞食品等。
番禺新墾所產的蓮藕遠近聞名。該地原來是一片新圍墾的綠洲,土地肥沃,泥質松軟,土層深厚,種上蓮藕後產量很高。後又育出了"貓兒頭"和"壽星桃"等優質藕種,質量好,含澱粉多,生食爽甜,熟食粉香,無論煲、炒、炆、煮,都同樣可口。
番禺便是在當地盛產蓮花基礎上舉辦荷花節的。通過舉辦這一類型的民間節慶活動,以經濟開路,商貿搭台,促進旅遊及經濟事業的發展。

端午節(龍舟節)·
端午節(龍舟節)
農歷五月初五,在廣州市區海珠橋到人民橋的珠江河面上舉辦龍舟況渡活動。屆時,廣州城區萬人空巷,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遊客前來參觀龍舟比賽,可同時參與"洗龍舟水"、"掛香囊"、"嘗龍舟宴"等多項民間習俗活動。
廣東龍舟節
龍舟競渡在廣州至少有上千年的歷史。每年端午節,都要舉辦端午賽龍舟的活動。早期賽龍舟只是一種宮庭活動。到了明、清兩代,廣州是龍舟競渡的鼎盛期。而古時廣州龍舟競渡與今天不同,是"舟大人多",一種藝術性很強的群眾藝術活動。正如屈大均當年所形容的:"舟龍長十餘丈,高六七尺,龍須去水二尺,龍額與項坐六七人,中有錦亭,坐倍之。旗者、蓋者、鉦鼓者、揮橈擊楫者,不下七八十人。"有的龍舟,"上建五丈檣,檣上有台閣二重,中有五輪閣一重,下有平台一重。每重有雜劇五十餘種,童子凡八十餘人。"而現在則是舟小人少。龍舟競渡變成了一種體育競技比賽活動。
現在,端午節龍舟競渡活動己演變成為廣東龍舟節。在美麗的珠江河面上.1995年起,每年都舉辦了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來自廣州市和全國各地,乃至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加拿大等國家地區的幾十條龍舟,在珠江上盪舟參賽。時間長達幾個小時之久。

龍船景
龍船景則是廣州地區端午期間舉辦的一種歲時民間娛樂活動。端午前後,廣州市郊各鄉都將擇定一日,進行龍船表演.稱為"龍船景"。屆時,村前門樓披紅掛綠,沿江沿河兩岸彩旗飛揚.鑼鼓聲到處可聞。人們穿上新衣到沿岸觀看龍船表演各種技藝,叫做"趁景"。珠江三角洲以往最負盛名的龍船景則是廣州市屬增城市的新塘景,每年市郊和附近各市縣都有不少龍船趕赴新塘"應景",參加表演或比賽。這項活動一直流傳至今。1965年廣州出現了第一支女子龍舟隊成為大新聞,一舉改變了婦女過去不能上龍船的舊傳統。現在,廣州各市、區如番禺、黃埔等都組織起許多女子龍舟隊.婦女們頂起了"半邊天"。

廣州人的端午風俗
廣州人每逢過端午節,有許多民間習俗,如斟艾酒、飲硃砂雄黃酒、掛菖蒲艾草、食各式粽子,還要在房前屋後灑雄黃,門前貼符章,小孩要佩戴硃砂雄黃香包等,以為這樣可避邪。此外,最有廣州特色的要數劃龍舟、龍船景和吃荔枝了。屆時,大家都來到河邊看劃龍舟。傳說,南漢後主劉龔(958--971年在位)當年在廣州城西疏浚"玉液池",每年農歷端午節舉行龍舟競渡;而明代舉行的龍舟競渡活動也有多種古籍記載。
建國後,從1953年起,廣州每年都組織龍舟比賽或表演。"文革"期間,這項民間賽事被迫停止。1979年後,劃龍舟重新恢復。從1985年起,廣州市按照國際標准先後組織了4屆龍舟賽。1988年的龍舟競渡,開創了將體育、經貿、文化、娛樂旅遊活動相結合的先河。1990年參賽龍舟1434艘次,觀眾166萬人,其中海外旅遊者6000餘人。從1995年起,廣州市政府更是創辦了每年在珠江流經鬧市區河段舉辦的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使之成為廣州市民歡度民間節慶的一個新熱點。

元宵節·廣州情人節
元宵節是春節期間的重大節日。頗具特色的羊城鬧元宵將使遊客體味到濃郁的鄉土風味和地方情調,尤其是元宵夜,滿城燈光璀燦如畫,各主要交通幹道及旅遊景點燈流似海,無限春光,盡在此間。
元宵燈會
鬧元宵是廣州人的歲時風俗。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民間的元宵節,又叫燈節。
廣州的元宵燈會活動由來已久。早在南漢時,廣州元宵夜在長壽寺(即今天的六榕寺)的花塔(現六榕花塔,當時稱舍利塔)上下燃遍燈燭,與月比光,並預祝豐年,稱為"賽月燈會"。到清代,廣州元宵燈市設在今解放中路的"四牌樓";辛亥革命後,燈會曾一度冷落;解放後再度興盛。
元宵燈飾品種很多,主要有宮燈、絲料燈、夾紗燈、走馬燈、象形紙扎燈、花果燈、龍燈和燈樓等。龍燈與燈樓屬於大型彩燈,由幾十個燈籠連接起來的龍燈,還可以耍舞上街遊行呢!
實際上,廣州"元宵燈會"是一項民間彩燈的展覽。春節期間廣州舉辦的元宵燈會,除展擺廣州燈飾之外,越秀公園、烈士陵園和廣州文化公園,還經常舉辦四川自貢、山西大同等地的燈會。

❷ 廣州的民風民俗 服飾,民居,飯食,工藝等

到一個地方旅遊,無非是觀賞和了解那的風景名勝、文物古跡、名山大川與風土人情。廣州是嶺南文化的中心和發祥地,在這個古老而又年輕的都市,我們既能感受到現代文明的強勁沖擊和活力,又能領略到傳統嶺南民俗文化的獨特韻味。廣州兩千多年的文明史留下許多說不完道不盡、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它體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飲食、居住、建築、商貿、語言、歲時節令、婚姻、祭祖、禮儀、娛樂等。由於廣州自古就是一個移民色彩很濃的城市,廣州民俗風情也處處體現了一個移民城市所特有的韻味和魅力:豐富多彩、活潑多樣,古老而又年輕,處處迸發出多元文化撞擊的火花。至今,廣州民俗中仍保持有許多古老的習俗,其中有中原漢人的古風遺韻 也有百越古族的特別稟賦。

同時,由於廣州地處南疆,擁有漫長的海岸線,最先接受海外民俗文化的影響,這又使得廣州民俗不但有新興海濱的迷人風韻,還略帶一點「洋味」:他們一面過傳統的春節,一面過西方的聖誕節;一面遊街,又一面給情人送玫瑰花;一面吃蛇、烹狗、飲功夫茶,又一面吃漢堡包、壽司、喝雞尾酒;一面舞龍舞獅,又一面跳迪斯科、唱卡拉OK;一面穿牛仔褲、露背裝,又一面復興旗袍和香雲衫;一面操著電腦預測市場風雲,一面又供著財神、占卦算命。處處體現出嶺南民俗文化的多樣性、開放性和兼容性。

最能體現廣州民俗風情的是廣州的茶樓。廣州人喜歡上茶樓飲茶,是全國聞名的。廣州人清晨見面打招呼時常說「飲茶未了」(意即「飲早茶了嗎?」)可見廣州人對飲茶的喜愛。廣州人的飲茶有著悠久的歷史。自19世紀初,廣州的茶樓從低矮簡陋的茶寮中崛起之後,「飲早茶」的時尚,風靡了珠江三角洲。到處茶樓林立,可謂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就連郊區的小村鎮,也無一處沒有茶居(樓)。改革開放以後,廣州的茶樓業更加發達。現在,廣州的茶樓、酒家巳發展到近2萬戶,遍布大街小巷,不論走到什麼地方,都能嘗到「三茶二飯」。從『飲早茶」發展到「飲下午茶」到晚上的「飲夜茶」,檔次越來越高,食品越來越精緻。而嚮往開放改革的各省人士,也常常以廣東的生活習尚為樂,於是南至天涯海角,北達內蒙古草原,都建起了廣式茶樓。到後來「老舍茶館」根深蒂固的古都北京人 蓋碗茶藝高超的成都人,都學廣州人「飲早茶」。廣州茶樓之風,一下吹遍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成為傳播嶺南文化的一個窗口。

再就是充滿嶺南傳統節日氣氛的廣州除夕花市。那十里長街,擺滿各種鮮花,任君選購。愛花惜花的廣州人,絡繹不絕,穿梭其中。還有「賣懶」 的少兒,招搖過市,那熱鬧的情景,也是非親臨現場所難以品位的。還有那元宵燈會,剔透玲攏多姿,令人目不暇接。再有廣州七夕風俗之纖巧,重陽登高之踴躍,冬至節日之隆重(廣州人謂「冬至大過年」)。

廣州的銀龍舟,與別的地方賽龍舟不同。別的地方大多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廣州賽龍舟則是每年端午節前後廣州民間的傳統節日。

廣州的波羅廟會也有別於其他的廟會,它是為了紀念海神的誕日,廟會期間扎制的波羅雞,更是廣州所獨有。

著名的沙灣飄色是南國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以獨特驚險的戲劇人物造型飲譽國內外。

麻車火狗是有600多年歷史的大型民間藝術活動,表現人們豐收的喜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盤古王誕是為了紀念神話傳說中盤古王,位於花都的盤古王廟更是萬年香火不斷,遠近聞名

❸ 廣州人的風俗習慣

1.春節期間的除夕迎春花市和元宵節,端午節, 番禺荷花節,從化、增城的荔枝節,重陽節,中國旅遊藝術節暨廣東歡樂節,廣州國際美食節等。

2.還有每年元旦均舉行的廣州風情賀年繽紛大巡遊,中秋節的中秋燈會,以及10月舉行的廣州旅遊文藝會演等,為廣州市這座"花城"增添了絢麗的色彩。

3.春節風俗,插桃花、擺年橘、團年飯、煮湯圓、逗利是(領紅包)、行花街、開年、人日、鬧元宵、游花地等;

4.其它歲時風俗,拜山(即掃墓),龍船景與斗龍船,七夕乞巧,中秋節吃月餅,重陽登高等;

5.審美風俗,舞獅子,鰲魚舞,飄色,花市與迎春花會,春秋菊展,花舫和素馨燈飾等;

6.信仰風俗,南海神誕,天後誕,鄭仙誕,金花誕,上元誕、中元誕和下元誕(合為"三元"),何仙姑誕,土地誕,觀音誕,盤古王誕,華光誕,生菜會和打華光等;

7.生活風俗,飲早茶、宵夜、飲糖水、喝涼茶、喝老火靚湯、打邊爐(火鍋)、冬令吃狗肉等,這是廣州特有的飲食文化。

(3)重陽節增城掃墓擴展閱讀

1.不可用筷子敲打碗盆,廣州人很忌諱吃飯時用筷子敲打碗盆。逢到家裡請客吃飯時,尤其不可將筷子胡亂地敲打碗盆。一種經常的說法是,只有乞丐討食時才會用筷子敲打碗盆。

還有一種說法與古代「蠱毒」傳說有關。相傳蠱是一種人工培養的毒蟲,人將百蟲放進壇里,經過多年後打開看時,必定有一個蟲子把其他的蟲子都吃光,這個勝利者就叫「蠱」。

用蠱的粉末放在食物里毒害他人時,就要在下毒時邊念咒語邊敲打碗盆,以便使蠱起作用。所以,用筷子敲打碗盆就犯忌諱。

2.上整條魚時,應將魚腹朝向主賓,以示尊重。一般而論,把魚腹對著主客主要是因為魚腹刺少,腴嫩味美。不過,這其實也有個典故。

春秋時,吳公子光(即吳王闔閭)欲殺王僚自立,伍子胥把刺客專諸推薦給公子光,但專諸平時無機會接近吳王僚。得悉僚愛吃炙魚,專諸就去拜太和公為師。

炙魚手藝學成後,專諸乘公子光請吳王僚到家裡吃飯之機,做好一條整魚,藏匕首於魚腹,在上菜時,取出匕首,刺死了吳王僚,專諸也被吳王僚的侍衛殺死。自此,凡宴賓客,都需把魚腹對著主客,以示善意。

參考資料

❹ 廣東增城重陽節習俗

九月初九的重陽節,又名重九節,在我國是十分重要的民俗節日。每年重陽到來之際,全國各地的節俗各具特色,也反映出泱泱大國豐富多彩的風土人情。那麼今天的老黃歷就為你介紹,廣東增城重陽節習俗。

增城當地有春(清明)秋(重陽)兩祭的習俗,農歷九月初九日重陽節,人們會帶著祭品到墳地祭祀祖先,懷念已故的親人。增城人重陽節祭祖,其祭品、祭式等與清明節大體相同,在重陽節期間,一些機關、團體、學校等還要組織幹部職工和師生到革命烈士墓祀革命英魂,向革命烈士敬獻鮮花。
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移風易俗,重陽節又成為「敬老節」,20世紀80年代末鄭散鉛起,增城各級政府、社團在重陽節前紛紛舉辦敬老活動,如慰問孤寡老人、為老人送醫送葯、為老人免費體檢等,形成美俗良風。
重陽時節秋高氣爽,登高成了人們重要的節日活動。增城人也習慣於是日登高「轉喊好運」,寓意步步高升。青少年登上高山放風箏取樂,小孩子則買風車「轉運」。老乾、民政等政府部門也組織老人登高。
從20世紀80年代起,增城當地重陽登高的習俗越來越盛。為防止發生山火,公安、林業等政府有關部門規定登高嚴禁攜帶打火機、火柴、炮仗、煙花等火種上山,對未開放的山頭嚴禁登山。如今已開放並可登高的景點,有派潭白水寨省級風景名勝區和增江的焦石嶺等。
增城當地農村,在重陽節還掘陵有蒸糕的習俗,這是取「糕」與「高」同音,寓意小孩快高長大,將來步步高升。當地人蒸糕,是先將大米浸泡一晚,再磨成米漿,加入糕種、紅糖,經一晚發酵便可上籠蒸食,米漿發酵得越好,蒸出來的糕越大,質量越好。
了解更多星座網路、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❺ 廣州節日習俗,快快快快快。

農歷7月14鬼節是廣州地區特有的,傳說在這一天鬼門關會打開,很多鬼會出來游盪,所以在這一天家家都會燒元寶蠟燭等,而且還會早早回家不出門,以免碰上不好的東西。
還有就是年初七的人日,傳說這天是人的生日,所以廣州一般沒有人會在這天開業或上班,因為要給自己過生日。

閱讀全文

與重陽節增城掃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艾灸養生館主要什麼服務 瀏覽:699
傳統養老方式面臨著哪些挑戰 瀏覽:398
體檢12項大概需要多少錢 瀏覽:438
當你為人父母後告訴孩子什麼道理 瀏覽:743
敬老院的活動內容 瀏覽:31
關於孝順父母的快板 瀏覽:681
老人上車後沒下車怎麼辦 瀏覽:877
也沒能孝順 瀏覽:437
廣東省深圳市養老金怎麼算 瀏覽:317
老年大學培訓班招生啟事 瀏覽:128
退休職工社保轉社區 瀏覽:160
老人下身出血化膿怎麼辦 瀏覽:633
老年人器械 瀏覽:537
孝敬父母二三事500字 瀏覽:701
披麻戴孝表示孝順嗎 瀏覽:572
老年人的洗澡水溫應該在多少度 瀏覽:519
現在上海退休金多少 瀏覽:927
多輪多那裡有適合60歲東方女性 瀏覽:584
牛羊生肖不合遭父母反對怎麼辦 瀏覽:242
有優惠政策嗎養老保險 瀏覽: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