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孝順孝敬 > 歡樂重陽節的相聲

歡樂重陽節的相聲

發布時間:2025-04-03 17:54:04

Ⅰ 裘英俊的個人資料

裘英俊:天津相聲廣播著名80後主持人、天津南開經管學院高材生、年輕一代相聲演員

一個姑娘來津實習,打車去電台。司機師傅問:「你去電台啊?認識裘英俊(zùn)嗎?」姑娘撓頭,師傅納悶:「你連他都不認識啊?」於是姑娘見天津朋友就問:「你認識什麼英俊嗎?」朋友逗樂:「我看你介(這)閨女奏(就)夠俊(zùn)的。」姑娘抓狂,俊個球(裘)啊!後來這姑娘聽廣播知道了裘英俊,天津相聲廣播主持人,哈哈笑相聲藝術團演員,說話倍哏兒。

銳族摘要:

2003年高考後,裘英俊開始在茶館說相聲,給他捧哏的就是現在德雲社的高峰。

2004年,在慶祝天津建衛600周年相聲大賽中,裘英俊以傳統相聲《白事會》奪得成人組一等獎。

同年8月,獲天津電視台《魚龍百戲》「金牌擂主」稱號。

2005年,他在薛寶琨的指導下創作相聲《你得考學》,廣受好評。

轉年,裘英俊拜相聲名家姜寶林為師,踏進了「相聲門」。

朋友說裘英俊

二哥,天津電視台公共頻道主持人

我在電視台用天津話主持節目,裘英俊節目里的相聲總是放片段,我見他就說:「我要聽整段的。」裘英俊馬上就來一句:「我想聽普通話的。」您說多氣人。

白羊,文藝廣播主持人

我們見面都是老闆相稱,他管我叫白老闆,我喊他裘老闆。裘老闆去茶館說相聲特別有派頭,提一個綠色旅行箱,裡面裝著大褂,還有演出時候的道具,不知道的還以為他要出差呢。裘英俊不好喏喏,話不多,但一張嘴就得甩包袱。

高峰,德雲社演員

我們倆第一次合作的節目是《拴娃娃》,那天臨時缺場,團長把我倆叫到一起,「《拴娃娃》都有嗎?」「有。」「接場!」我剛知道他叫什麼,現在就要接場了,真是緊張,好在是熟段子,也根本沒時間對活兒,他逗我捧,輕車熟路,圓滿解決。

「金牌擂主」沒想把相聲當職業

裘英俊五六歲時,就愛抱著半導體聽相聲。「一萬多蒼蠅,大蒼蠅、小蒼蠅、麻子蒼蠅、綠豆蠅……擰成一股繩,跟龍卷風一樣,局長一進門這蒼蠅往身上撞啊,愣把局長給推出來了。」裘英俊現在還清楚記得剛上小學那會兒在班上表演馬三立的單口相聲《查衛生》。

裘英俊從小學習好,白紙黑字為證。2003年《每日新報》「招考在線」對他的采訪:「初步估分成績為550多分(理科),這個成績已經遠遠高出了往年的重點本科線,我對實現我的大學夢很有信心。」

北京大學中文系高材生徐德亮進小劇場說相聲一夜間成了新聞,天津人不服:「我們有南開大學裘英俊和天津農學院高峰」,他倆一時間成為了天津衛茶館、小劇場里最被寄予厚望的相聲坯子,在「網路」中搜索「裘英俊」,文字、音頻都有了,北京《新京報》策劃專題「天津會不會再出一個郭德綱」,候選人里就列入了裘英俊。

高峰大學畢業順理成章進了郭德綱的德雲社,可裘英俊沒有。「我就沒想過把說相聲當職業。」這句話裘英俊向親朋好友解釋過上百遍。獲得「金牌擂主」稱號後,大三學生裘英俊進入了哈哈笑相聲藝術團青年隊,「我就是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這時,為裘英俊捧哏的演員換成了南開大學政治學博士於丹。「高峰非常棒,不然他也進不了德雲社,他捧哏時墊得特別舒服。於丹屬於出其不意那種,在舞台上能激發我,能和我針鋒相對的演員,現掛很多,感覺像於謙。」

晚上,裘英俊穿上大褂說相聲,白天,他捯飭成白領開始跑會展中心找工作。

我和相聲廣播有緣

「我來相聲廣播純屬杠著的。」裘英俊覺得找工作和買彩票似的,得有運氣,也得有緣分。「大學畢業那會兒,我應聘進了一家銀行。沒想到就在這時候,文藝台王曉彤主任給我打了個電話。」在文藝台有個典故叫「說曹操到曹操就到」,說是平時大夥一念叨誰誰就立馬出現。文藝台的編輯還記得裘英俊來電台那天的情景,「相聲廣播剛成立,大家聊天時就提起要不然讓裘英俊那小子來主持試試。就那麼寸,說裘英俊到裘英俊就到了。」就這樣,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畢業生裘英俊搖身一變成了天津人民廣播電台相聲廣播主持人,天津相聲迷在論壇上發帖子:「誰能告訴我,茶館里說相聲的大學生裘英俊和電台主持人裘英俊是一個人嗎?」

「我到現在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主持風格。」裘英俊說他壓根就沒想過自己能當主持人,忽然當了主持人也真不明白自己應該是什麼風格。天津相聲廣播是中國第一個相聲廣播,前不久剛剛被評為「中國特色廣播」,正因為這個「特色」曾一度為難裘英俊,「別的主持類型、主持風格都有個借鑒,相聲廣播太有『特色』了,史無前例啊!愛聽相聲不一定能說相聲,我會說相聲,不見得就能主持相聲節目啊。相聲是一個人使一個人量,播音好像也是一人一句,但要跟說相聲似的還不得把聽眾聽煩了。」裘英俊開始苦思冥想怎麼轉變角色,「進了電台,我只在每周休息的時候去說相聲。有一段時間我在台上說相聲,老想著跟台下觀眾公布我們的簡訊互動平台,還有一次,我把『後台的演員』說成了『電台的演員』,觀眾以為我抖包袱呢。」

靜下心來,裘英俊開始跟研究論文似的,把相聲和主持做對比,找規律。「郭德綱最大的特點就是包袱如果抖不響,他就不等了,抄著就走,接著下一個,等到節骨眼上他又能寸住了,讓觀眾爆發;我主持節目,其實也等不了,聽眾的反響我當時聽不到,那就按自己的感覺走,說不好抄著就走,進入下一個,把每一段主持都當成一段作品完成,把每一個關鍵的表達都當包袱抖起來。再有一點就是,舞台上我是一個表演者,觀眾看的是我,電台里我是一個主持人,觀眾聽的是相聲,我表現欲要少一點,有點像電視體育解說,先伴隨,再錦上添花。」裘英俊總算是硬著頭皮在實踐中摸索出了點門道來。

聽眾是我的唯一選擇

裘英俊說無論是主持相聲節目,還是創作相聲,都離不開聽眾,離不開生活。裘英俊每天必看財經新聞,自己也做理財投資,有一天他在台上表演,說到口袋裡沒錢了,就來了句:「今天大盤都跌到XXXX點了。」下面觀眾使勁鼓掌,找到共鳴了。「我讓他們笑,激活他們的幽默因子,反過來他們也讓我笑,給我創作靈感,幽默來自生活,回到生活。」

裘英俊說能從聽眾那得到快樂,尤其是自己最忠實的粉絲——奶奶。一天中午,裘英俊回家吃飯,發現陰天,就問奶奶今天會不會下雨,奶奶說今天多雲。下午,裘英俊剛出家門就下雨了,被澆了個透心涼。「晚上下班回家,我問奶奶,中午您告訴我多雲,害得我半路讓雨淋了。我奶奶說:『不是早晨你在節目里報的多雲嗎?』」裘英俊哭笑不得,雖然淋了雨,但由衷感動有奶奶這樣的忠實聽眾。「我一直覺得聽相聲廣播的年輕人多,沒想到老年人也愛聽。」重陽節,裘英俊第一次去了養老院說相聲,他樂和地說「請爺爺奶奶們審審我的活兒」。

Ⅱ 3個人的相聲或小品,謝謝

酒令吧。這個給人自由發揮的餘地不多,台詞也比較簡單,單雙月來回重復的。而且是兩個耍一個的那種,效果比較好。其實段子長短不重要,關鍵是看演員的語速和把握能力,適當刪減也不是不可以。

(酒就是充氣錘子,不是真喝)

酒令

甲:象您這個演員。
丙:啊?
甲:也經常參加這個慶典活動吧?
丙:唉,一般呢,有的公司啊開張啊或者搞個什麼紀念活動,我們都邀請,一請都要去的。
甲:甭問這宴會少不了?
丙:啊是。人家有招待嘛,呵呵呵呵。
甲:你愛喝酒嗎?
丙:我呀?
甲:啊。
丙:呵,反正每頓飯都得來點兒。
甲:來多少?
丙:嗯?二兩三兩,不拘數兒。呵呵呵。
甲:就這么干喝?
丙:唉,怎麼也有點兒菜呀。
甲:我沒說這意思。
丙:啊?
甲:我是說呀,就也不行個令兒啊?助一助興?
丙:哦,您是說酒令兒啊?
甲:啊。
丙:啊,有時也搞這個。
甲:有?
丙:劃拳行令。
甲:哦,都會什麼啊?
丙:擊鼓傳花。
甲:嗯。
丙:猜迷、杠子、老虎、雞、日本拳我都會。
甲:嗨呀,你這個都老掉牙了!
丙:哦,那您?
甲:還來這,沒勁沒勁。
丙:不是,您說的這酒令兒什麼酒令兒?
甲:新鮮的!
丙:什麼呀?
甲:咱來個找節日。
丙:找節日?
甲:啊。
丙:怎麼個找節日啊?
甲:一年多少月?
丙:十二個月呀。
甲:十二個月。
丙:嗯。
甲:咱倆人啊?
丙:嗯嗯。
甲:一個人占單月兒,一個人占雙月兒。
丙:啊。
甲:要找出十二個民族傳統的節日來,行不行?
丙:哦,找這個節日。
甲:找出這個節日。大夥兒一聽,嗯——
丙:啊?
甲:承認!
丙:哦,承認。
甲:就算贏了。
丙:這就算贏啦?
甲:唉。找出這節日一聽,沒那麼個節,完,算輸!
丙:哦,是這么個游戲。
甲:行嗎?
丙:不是(笑)
甲:咱來來?
丙:不是您說這個找節日啊?
甲:啊。
丙:他這個。。。他是怎麼著。。。他這個。。。我那(音內)個。。。我那(音內)個。。。呵
甲:看這意思你沒把握?
丙:也不是他這個。
甲:啊?
丙:生疏一點兒,我這個頭一次。
甲:那沒關系。
丙:啊?
甲:沒關系,你可以找一個人兒幫忙。
丙:能找人幫忙?
甲:唉可以。
丙:找誰呀?
甲:我看剛蘇文茂在那兒蹲著呢。
丙:啊來了?
甲:叫他幫你不一樣嘛!
丙:請。。。請他?
甲:啊。
丙:不是,你一個人兒我們倆人兒,這玩意兒行嗎?
甲:嗨呀,這是玩兒!
丙:哦,呵呵呵。
甲:這個。。。(表情很隨便不當回事)
丙:給我點便宜(笑)。
甲:甭往心裡去。
丙:那就不好意思了。(好象佔了大便宜似的笑)
甲:沒事沒事!
丙:好的!好的!蘇先生!(叫乙)
乙:唉!(答應丙)
丙:唉,唉呦呵!蘇先生真來了(走過去迎乙)!唉呦,唉呦,蘇老師!呵呵,哎呀,蘇老師!
乙:啊啊。
丙:我得麻煩您點兒事兒!
乙:哦,有什麼事兒啊?
丙:這個志明老師啊。
乙:啊啊。
丙:剛才啊,想跟我做個游戲。
乙:哦(拉長音)!
丙:這個游戲呢就是酒令。
乙:嗯嗯。
丙:他這酒令可新鮮。
乙:是啊?
丙:他說哪,一年十二個月。我們兩個人一人占單月兒一人占雙月兒,找這節日。
乙:嗯嗯。
丙:找出來大家一鼓掌承認了這就為正令,這就算贏了。
乙:啊啊。
丙:找這節日大家一看沒有不對,為亂令。可是您知道,我這個對節日這東西不行啊。(不好意思的笑)
乙:佩元。
丙:啊?
乙:嗨呀!(很自信的笑)
丙:啊?
乙:有我呀!(拍拍丙的肩膀)咱倆。。。我幫助你說啊!
丙:您能幫我找?
乙:嗬,你看!
丙:好的,我算請對人了!
乙:我這學問你還不知道嗎?
丙:我知道啊,知道(笑)。
乙:就是(笑)。你看,他一年能找多少節?
丙:他要求找十二個節日。
乙:一年找出十二個節?
丙:行嗎您?
乙:那有什麼呀!
丙:啊。
乙:你告訴他,咱能找二十四個節,二十四個。
丙:真的啊?
乙:那沒錯兒!
丙:嗬!
乙:來來來。
丙:哈,哈哈哈,(面向甲說話)跟您這么說吧。
甲:啊。
丙:我們已經商量好了。
甲:嗯。
丙:就跟您玩兒這種游戲。
甲:玩兒?
丙:而且蘇老說了。
甲:嗯。
丙:他一年能找出二十四個節來。
甲:二十四個節?
丙:多大學問!
甲:二十四個都什麼節呀?
丙:啊? 您等一會兒啊 (面向乙說話)嗯,他問了您這二十四個都什麼節呀?
乙:唉?這不就現成的嗎?
丙:什麼呀?
乙:立春、 雨水、 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丙:唉,好好好!好好好!哎呀!太好啦!
乙:怎麼樣?
丙:真是有學問!
乙:就是。
丙:(對甲說)唉,您聽見了嗎?
甲:哦。
丙:啊,就剛才說的那些個。
甲:這個啊?
丙:啊,二十四。
甲:這叫、這叫什麼呀?
丙:節日啊!
甲:這叫什麼這個,啊?
丙:不節日嗎?
甲:這叫節氣呀!你翻翻日歷都有啊!
丙:節氣?
甲:二十四節氣呀!這農民哪,根據這二十四個節氣耕、種、鋤、刨。
丙:哦。
甲:這種地用的。
丙:那您說的呢?
甲:找節日(敲幾下桌子,以示強調)。。。日
丙:不是,您、您等會兒,您等會兒啊,您等會兒,(對乙說)蘇先生
乙:啊啊。
丙:人家說您說的那(音內)個嚕嚕嚕嚕嚕嚕那一大堆呀,那(音內)那(音內)那(音內)叫節氣,他不是節日。
甲:呵(很瞧不起的笑)。
乙:你問問他什麼節日?
丙:我問問啊。
乙:唉,讓他。。。
丙:唉,唉,馬先生,這您得告訴我們。
甲:啊?
丙:什麼是節日呢?
甲:哦怎麼意思,怎麼意思啊。
丙:您能告訴我們?
甲:比如說吧 。
丙:啊?
甲:嗯,九月初九!
丙:嗯。
甲:這什麼意思知道嗎?
丙:您說呀!
甲:這叫重陽節!
丙:哦,這(音zen4)么個節日!
甲:就找這路節日!
丙:您等會兒啊。(對乙說)您聽見了嗎?
乙:嗯嗯。
丙:人家說了啊。
乙:啊。
丙:九月初九重陽節,這為節日。
乙:哦,找這個節?
丙:找這路節。
乙:那也沒問題呀!
丙:也沒問題?
乙:我幫你說!
丙:哦。
乙:怎麼樣?
丙:好啊!
乙:啊?
丙:好好,就這(音zen4)么地。
乙:(小聲對丙說)咱們倆說呀,我告訴你。
丙:啊啊。
乙:不管怎麼說——
丙:啊。
乙:他是一個人兒咱是兩個人。
丙:對對對。
乙:咱倆人比他一人兒機靈。
丙:那是!
乙:他一人兒鬧不過咱倆人去(音切)
丙:沒錯,哈哈哈。。。(乙一起樂)
乙:行行。
丙:就給他這(音zen4)么定了?
乙:唉,你問問他。
丙:啊。
乙:啊,你你你,你告訴他,我告訴你說,你你你你呀。
丙:啊。。。(乙和丙做竊竊私語狀)
甲:(打斷丙乙對話)咱得分分,唉(上聲)
丙、乙:啊?
甲:誰占雙月兒誰占單月兒?
乙:(對丙說)你問問他誰占單月兒誰占雙月兒?
丙:啊,(對甲說)誰 誰占單月兒誰占雙月兒?
甲:你們挑!
丙:我們挑?
甲:隨便!
丙:(對乙說)唉,蘇先生。
乙:啊啊。
丙:他讓咱挑。
乙:咱挑啊?
丙:啊。
乙:你問他單月兒先說雙月兒先說?
丙:唉,我問你。
甲:啊?
丙:這個單月兒先說雙月兒先說?
甲:當然得單月兒先說了!
丙:嗯嗯。(對乙說)他說是單月兒先說。
乙:單月先說(做沉思狀)?
丙:啊。
乙:這(音zen4)么辦
丙:啊。
乙:讓他占單月兒。
丙:為什麼呢?
乙:單月兒先說呀!
丙:啊對呀。
乙:嘿!他先說呢,咱先聽聽,然後咱們照貓畫虎。
丙:嗬!嗯!要不怎麼說薑是老的辣呢?啊!嗬!哎呀!您可太聰明了!讓他先說?
乙:讓他先說!
丙:(面向甲)哈哈哈哈。。。。。。!(很誇張的笑)
甲:什麼毛病這是?
丙:馬先生!
甲:啊?
丙:我們商量好啦!
甲:啊。
丙:給你點兒小便宜,讓你先說!
甲:可以呀。
丙:你知道為什麼讓你先說嗎?
甲:啊。
丙:就因為你說完了我們呆會兒一照貓畫虎。
甲:唉?
丙:(明白了)我怎麼去說出去了?嗨!這嘴不嚴。啊,讓你先說。
甲:你帶酒了嗎?
乙:唉(對丙說),唉,打酒去(音切)!讓他打酒(音切)打酒!
丙:你得打去(音切)
甲:我帶來了。
丙:哦,你帶來了?
甲:嘿嘿。
丙:好啊。
甲:我給你拿去(音切)
丙:哪兒呢?
甲:唉(走進後台)。
乙、丙:(倆人竊竊私語)這回咱那。。。「嗯」?讓他。。。「謝謝您啊」(甲走上台來,手裡拿著一個充氣錘子)
丙:哦,我說這、這就是酒?
甲:這就是酒!
丙:這就是酒?(用手去摸)
甲:別動別動。
丙:啊?
甲:這酒啊已經斟滿了,一碰就灑一墩就流。
丙:蘇先生。
乙:啊?
丙:他說這就是酒!
乙:這是酒?
丙:它這是酒
乙:哎呀,這咱不明白。
丙:什麼?
乙:這是酒那怎麼喝呀這酒?
丙:唉,對呀!您這是酒這怎麼喝呀?
甲:拿腦袋喝呀!
丙:(對乙說)唉,他說拿腦袋喝。
乙:拿腦袋喝?
丙:啊
乙:那怎麼喝呀?
丙:(對甲說)唉對,拿腦袋怎麼喝呢?
甲:不知道啊?
丙:不明白呀!
甲:不知道怎麼喝我告訴你呀。
丙:啊,不明白呀?
甲:(拿起錘子,對著丙的頭打一下)就這(zen 4)么喝!
丙:(對乙說)哎呀 他說就這(zen 4)么喝!
乙:嗯。
丙:嗯。
乙:行。
丙:嗯。
乙:唉,咱還有點不明白啊。
丙:什麼不明白?
乙:這個單雙月兒佔好啦。
丙:嗯?
乙:他先說。
丙:對對對對。
乙:如果他說上這節日來啦?
丙:嗯。
乙:大家也公認。
丙:嗯。
乙:有這(zen 4)么個節。
丙:嗯。
乙:這叫什麼?正令?
丙:對。
乙:正令,敬酒。
丙:唉, 咱得問問他。
乙:怎麼敬法兒?
丙:(對甲說)我問你啊。
甲:嗯。
丙:比如您先說。
甲:啊。
丙:您是單月兒。
甲:對。
丙:您說出這節日大家也公認有這個。
甲:正令啊。
丙:這是正令?
甲:對呀。
丙:這正令怎麼喝呢?
甲:要敬酒三杯,這可喜可賀呀!
丙:哦。(對乙說)他說呀,如果是正令得敬酒三杯,可喜可賀。
乙:敬酒三杯?
丙:唉,對對對對。
乙:這咱不明白。
丙:什麼不明白?
乙:那(音內)個敬酒他怎麼個敬法兒呢?
丙:(對甲說)啊對呀!您這敬酒怎麼個敬法兒呢?
甲:怎麼敬不知道?
丙:不明白呀!
甲:啊。
丙:啊。
甲:(拿錘子對著丙的頭打三下)就這么敬。
丙:(面對丙,咳嗽兩聲)他說就這(zen 4)么敬!
乙:哎呀,這我。。。我還是不明白。
丙:您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乙:唉,咱們說了。
丙:啊。
乙:這個這個——
丙:咱雙月兒啊。
乙:雙月兒。
丙:啊。
乙:雙月兒咱找不上節來。
丙:啊。
乙:或者這節找出來大家不公認,那麼這怎麼辦呢?
丙:這我得問問他。
乙:問問,問問。
丙:(對甲說)唉,比如說啊,我們是雙月兒。
甲:嗯。
丙:我們說出這節日大家不公認,也就說沒這(zen 4)么個節。
甲:這叫亂令了。
丙:啊亂令怎麼辦呢?
甲:罰酒三杯。
丙:哦(對乙說)他說亂令得罰酒三杯。
乙:嘶,這我還不明白。
丙:啊?
乙:那麼這罰酒他怎麼個罰法兒呢?
丙:(對甲說)啊對呀!這罰酒他怎麼個罰法兒呢?
甲:還不知道?
丙:不明白呀!
甲:(拿著錘子又照頭上來三下)就這(zen 4)么罰!
丙:對著乙,咳嗽一聲)他說就這(zen 4)么罰!
乙:哎呀,我還是不明白!
丙:嗯,我明白了!!您這都哪的事啊 這還沒說什麼先對付七杯啦!
乙:行了。
丙:我、我明白啦。
乙:明白就好辦啦。
丙:我明白啦。
乙:那就。。。。。。
丙:咱開始說了啊?
乙:說了說了。
丙:好嘞!
甲:唉,好好。
丙:(對甲說)咱現在規矩講完啦 。
甲:啊。
丙:由您開始說。
甲:我占單月兒。
丙:您占單月兒。
甲:我先說啊。
丙:從哪兒說?
甲:一月。
丙:從一月說?
甲:也就是正月。
丙:嗯嗯。
甲:正月十五。
丙:這什麼節呢?
甲:「元宵節」!
丙:不是,您先等會兒,您先等會兒啊,我得問問我們先生啊。
甲:你問問。
丙:(對乙說)唉,蘇先生。
乙:嗯?
丙:人家說完了,人家說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有這節嗎?
乙:有!有!
丙:哦,有這節?
乙:有有有!
丙:哦。
乙:元宵節嘛?!
丙:啊啊。
乙:知道嗎?「正月鬧元宵,金匾綉開了」,記得有那麼一歌兒嗎?
丙:我聽過聽過。
乙:對對,有!有問他怎麼辦?
丙:(對甲說)唉,有這節怎麼辦那?
甲:可喜可賀,敬酒三杯!
丙:他說可喜可賀,敬酒三杯。
乙:敬他啊。
丙:哦,對,我們得敬你!(拿錘子)
甲:別、別動。(阻攔丙)
乙:敬敬他。
甲:別動。
丙:唉,不是。。。
甲:你沒聽清楚。
丙:唉,你看,他這怎麼意思?
甲:剛才交代很清楚。
丙:唉,他這人,您您(對乙說),您跟他聊聊。
甲:別動別動。
丙:您跟他聊聊,不是,這人怎麼回事兒這是?
乙:(對丙說)你你,你等一會,你等一會兒。
丙:啊。
乙:(對甲、丙說)咱可不許矯情啊?
丙:啊。
甲:誰矯情了?
乙:(對甲說)剛才你說的很清楚啊!
丙、甲:啊對呀!「啊」!
乙:對不對?你說上來了可喜可賀敬酒三杯。你怎麼不讓敬?
甲:是啊是啊!
乙:啊?
甲:這正令兒誰找上來的?
乙:你呀。
甲:對呀,我找上來的。可喜可賀敬酒三杯,這三杯酒得你們喝。
乙:哦,你找上正令我們喝?
甲:唉!
乙:那麼呆會兒我們要找上來呢?
甲:我喝呀!
乙:這回誰喝?
甲:你們喝。
乙:我們喝?
甲:唉!
乙:(咳嗽一聲,對丙說)喝去(音切)
丙:喝。。。? 蘇先生怎麼咱喝呀?
乙:那當然了!
丙:怎麼了這是?
乙:人家找上來不得咱們喝嗎?對不對?那麼呆會兒咱們要是找上來他不就得喝了嗎?咱不能跟他矯情啊!咱,人家頭一個找上來咱不喝,咱不喝,不喝呆會兒咱找上來他也不喝,怎麼辦?
丙:對!(一拍大腿)
乙:你明白這個道理。
丙:把他後道堵死!
乙:嗨,對對(笑)。
丙:對!這回呀。
乙:啊。
丙:咱喝!
乙:喝!
丙:不給他留後路!
乙:那當然。
丙:您躲開,我來!
乙:這點兒你放心。
丙:啊。
乙:不管怎麼說——
丙:嗯嗯?
乙:咱倆人比他一人兒機靈!
丙:嗯,沒錯。
乙:他一人兒鬧不過咱倆!
丙:他哪成啊!
乙:就是!
丙:您您您閃開。
乙:喝酒!
丙:您閃開。
乙:唉!
丙:馬先生?
甲:唉。
丙:喝酒!
甲:可喜可賀,敬酒三杯。
丙:來吧!(甲拿錘子砸丙的頭三下) 各位,您看咱玩兒的多規矩!啊!該我們說了啊。
乙:嗯?
丙:先生,該咱說了。
乙:該咱的啦?
丙:咱是二月。
乙:咱二月。
丙:您說。
乙:二月初二。
丙:(對甲說)二月初二!
乙:嗯。
甲:什麼節?
丙:(對乙說)他問什麼節?
乙:二月二,龍抬頭。
丙:(對甲說)二月二龍抬頭。
甲:我問你什麼節?
丙:(對乙說)不是,他問什麼節?
乙:「抬頭節」呀!
丙:唉對!抬頭節呀!
乙:嘿嘿嘿。
甲:有抬頭紋哪兒有抬頭節呀?
丙:沒這節?
甲:亂令了!
丙:(對乙說)他說亂令了。
乙:亂令?沒有?
丙:沒有。
乙:沒有問他怎麼辦?
丙:(對甲說)唉,對了!亂令了怎麼辦?
甲:罰酒三杯。
丙:(對乙說)他說罰酒三杯。
乙:罰!
丙:(激動的跺了一下腳)唉!這回得罰他!(伸手拿錘子)
甲:(伸手阻攔)怎麼了?別動別動
丙:我來問你。
甲:你別伸手。
丙:你看他、他又...
甲:剛交代的很清楚。
乙:不是不是(勸架,並對甲說)你等一會兒。
甲:怎麼又等會兒?
丙:(對甲說)你這人那(音內)!
乙:唉,剛才我們喝酒我們沒矯情吧?
丙、甲:(同聲)就就是啊「是啊」。
乙:那麼這回我們沒說上來,那麼你怎麼不喝酒啊?
甲:這沒找上來誰亂令了?
乙:我們亂令了。
甲:對呀,你們亂令了這酒得你們喝呀!
乙:哦,我們說亂了我們喝?
甲:唉!
乙:那麼呆會兒你要說亂了呢?
甲:我喝呀!
乙:這回誰喝?
甲:你們喝。
乙:我們喝?
甲:唉。
乙:(沉了一下,對丙說)喝去(音切)!
丙:又喝去(音切)?!
乙:不是。。。
丙:不是,你怎麼怎麼又喝去(音切)?
乙:咱不能矯情啊。
丙:怎麼又不能矯情啊?
乙:你看 咱本身沒找上來。
丙:啊。
乙:咱說亂啦!
丙:啊啊。
乙:咱說亂了不喝,呆會兒他找上來他也不喝,那不就麻煩了嗎?
丙:哦,待會兒還得犯矯情?
乙:就是啊!
丙:那您這意思呢?
乙:喝呀!
丙:這也得喝?
乙:當然得喝了,來!
丙:喝!
乙:嗯。
甲:罰酒三杯。
丙:唉,來
甲:(拿錘子又給丙來三下)唉,佩元?
丙:嗯。
甲:這酒你喝著感覺怎麼樣?
丙:這酒是不錯。
甲:啊啊。
丙:就是有點兒上頭 那(音內)什麼 馬先生 這是該您說啦
甲:該我的啦。
丙:您是三月。
甲:我三月。
丙:嗯。
甲:三月初九!
丙:您等會兒啊(轉頭去找乙)
甲:嗯
丙:他說三月初九
乙:你問問他什麼節?
丙:唉對!什麼節呀?
甲:寒食節!
丙:有這節?
甲:唉,你問去(音切)
丙:我得問問。
甲:問哪。
丙:(對乙說)蘇先生?
甲:呵呵。
丙:他說三月初就是寒食節,有這節嗎?
乙:有,有!
丙:哦,這節也有?
乙:有!寒食節嘛!這清明前三天。
丙:哦(士氣低落)。
乙:你知這是什麼故事嗎?
丙:我不知道。
乙:火燒綿山 ,介子推在那燒死了。
丙:啊。
乙:老百姓為了紀念他。
丙:哦?
乙:到了清明前三天全都不吃熱食,也不動煙火,吃冷食。這叫寒食節!
丙:哦,這(zen 4)么個寒食節。
乙:對對對。
丙:啊。
乙:你問他有怎麼辦?
丙:(對甲說)有怎麼辦呢?
甲:敬酒三杯。
丙:(對乙說)他說敬酒三杯!
乙:敬酒三。。。那就敬啊!
丙:哦那就得敬 對對,人家找上來就得。。。
甲:可喜可賀!(又拿錘子給了丙三下)
丙:(咳嗽兩聲)
甲:該你們的了。
丙:該我們的了。(對乙說)那個什麼,蘇先生?
乙:啊。
丙:咱是四月啦啊。
乙:四月。
丙:唉,四月。
乙:嗯。
丙:嗯。
乙:四月。。。四月二十八。
丙:(對甲說)四月二十八!
甲:什麼節?
丙:(對乙說)他問什麼節?
乙:亂穿紗。
丙:(對甲說)亂穿紗!
甲:這都不象話!問你什麼節?
丙:(對乙說)他問什麼節?
乙:嗨呀你 「穿紗節」嗎!
丙:(對架說)穿紗節嗎!
甲:哪兒來的穿紗節?又亂令啦啊!
丙:(對乙說)他說又亂令啦?
乙:亂令怎麼辦?
丙:還、還怎麼辦干嗎?喝酒啊!(甲拿錘子又給丙來了三下) 這還用問嗎這個?!
甲:該我的啦。
丙:該你說了。
甲:我是五月。
丙:嗯,五月。
甲:五月初五!
丙:什麼節啊?
甲:端陽節!
丙:你等會兒啊。
甲:啊。
丙:我還。。。(明白了)嘶(對觀眾說)我不能再問了。各位,你比如說我要一問蘇先生准說有,您信嗎?不信我試試啊。蘇先生?
乙:嗯?
丙:呵,人家說五月初五端陽節。有這節嗎?
乙、丙:(同聲)有!!
丙:(對觀眾說)我就知道這句!
乙:嘿,五月初五端陽節。
丙:是是是。
乙:又叫端午節。
丙:這我知道。
乙:吃粽子。
丙:吃粽子。
乙:扎艾蒿。
丙:嗯嗯。
乙:紀念屈原。
丙:是是是。
甲:對對對。
乙:有,問他怎麼辦?
丙:甭問,嘿,接碴兒喝!來吧!(又挨了三下,咳嗽一聲)
甲:行了,該您了。
丙:(對乙說)蘇先生?
乙:嗯?
丙:蘇先生 。
乙:嗯。
丙:我可喝了都快半年的了啊。您得想點兒轍了啊,啊?!
乙:這點兒你放心。
丙:讓他得喝啊(示意讓甲喝)!
乙:當然了,這不快半年了嗎?
丙:嗯。
乙:後半年全讓他喝。
丙:全是他的啊?
乙:你瞧。
丙:這是您說的啊?
乙:這六月就不錯。
丙:該咱說了。六月。
乙:六月。
丙:六月。
乙:六月初六。
丙:(對甲說)六月初六!
甲:什麼節?
丙:(對乙說)他問什麼節?
乙:六月六看谷秀。
丙:人家問什麼節?
乙:谷秀節!
丙:(對甲說)唉!「谷秀節」!
甲:哪有谷秀節呀?
丙:(對乙說)他說沒有啊?
乙:怎麼沒有啊?
丙:啊?
乙:還有那(音內)個民間傳的那(音內)個順口溜兒——
丙:什麼順口溜兒?
乙:那(音內)個「六月六看谷秀,春打六九頭。大麥收小麥熟,閨女大了不可留,那留來留去結冤讎。一蘿卜半斤,倆蘿卜一斤,仨蘿卜一斤半。。。。。。」
丙:知知、知道!知道!知道!知道!馬先生!
甲:啊?
丙:有這個谷秀節!
甲:有啊?
丙:我們團還有這個快板那!
甲:什麼快板?
丙:你看,「六月六看谷秀,一蘿卜半斤,倆蘿卜。。。。。。」
甲:這什麼亂七八糟的(拿起錘子就給丙來了三下)!這什麼這是?
丙:這回又該了楞灌了啊!
甲:沒這節!
丙:沒這節?
甲:唉(拉長音)!
丙:(對乙說)沒這節?
乙:沒這節問他怎麼辦?
丙:還問怎麼辦干嗎?都喝完啦!
乙:喝完啦?行,讓他,讓他(示意丙,讓他叫甲說)
丙:(對甲說)你你、你說吧你說。
甲:我七月啦!
丙:你七月。
甲:七月初七
丙:什麼節?
甲:「七巧節」!
丙:等會兒!
甲:嗯。
乙:嗯?
丙:七月初七「七巧節」有這節嗎?
甲:哦?有。。。。。。
丙:(沒好氣的附和甲)有有有,肯定得有!唉,有就甭問了,您直接來吧!(甲又給丙來了三下)啊,蘇先生!
乙:嗯?
丙:可是到八月了啊!
乙:放心!
丙:啊。
乙:這回我心裡(拍了拍胸脯),胸有成竹!
丙:您動動腦子吧?
乙:沒錯兒!
丙:(很委屈的樣子)你說
乙:這回准讓他喝酒!
丙:真的啊?
乙:八月,八月初八。
丙:(對甲說)八月初八!
甲:什麼節?
丙:(對乙說)他問什麼節?
乙:我的生日。
丙:唉,他的生日。。。(明白了)去!(轟乙)走!去!您快躲開吧!
乙:怎麼啦?
丙:蘇先生!您是哪頭兒的啊?我才剛明白過來啊!您是哪頭兒的啊?您的生日象話嗎?啊?您是幫誰的忙啊?啊就各位觀眾您聽聽他象話嗎?這蘇先生?打一上來您聽了嗎?二月二龍抬頭,四月二十八亂穿紗,六月六看谷秀,好不容易到八月又他生日,您這象話嗎?您這是?您什麼意思您這是?
乙:這他不是什麼意思。
丙:什麼意思您這是?
乙:我我,我告訴你,我告訴你呀。
丙:啊?
乙:咱倆啊。
丙:啊。
乙:他是一個人。
丙:啊知道。
乙:他一個人鬧不過咱倆人。
丙:嗯,我看我一個人兒鬧不過你們倆去(音切)!什麼,您到底兒幫誰的忙吧?
乙:不是,我我,我告訴啊。
丙:嗯。
乙:咱哪,我想了。
丙:想什麼啊?
乙:咱占月份兒占錯了。
丙:占錯了?
乙:嗯!(很肯定的口氣)這個節日全在單月兒,雙月兒沒節!你這不是。。。
丙:哦!您說節日都在單月兒,雙月兒沒節?
乙:唉!
丙: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您早干嗎去了?這不倒著呢霉嗎?行了行了,您也甭幫我找啦,啊?
乙:啊啊。
丙:這回我不用您啦!
乙:怎麼啦?
丙:這回我跟他單練,唉!我自己找!(對甲說)不八月嗎?
甲:對呀。
丙:我找出這節來准讓你喝!
甲:是嗎?
丙:各位觀眾,您注意聽啊,這回我說八月十五「中秋節」,有這節嗎各位?唉!嘿嘿!行了!喝酒!(拿起錘子砸了一下桌子)喝!喝!(要砸甲的頭)
甲:(和丙糾纏)等會兒我喝。我喝我喝。
丙:喝!
甲:我得問清楚嘍。
丙:啊?
甲:我喝幾杯?
丙:你喝三杯!
甲:不行。
丙:為什麼?
甲:我喝兩杯。
丙:為什麼呢?
甲:你這兒墩灑了一杯。
丙:哦,(又砸了桌子一下)兩杯你也得喝!
乙:嘿嘿。
甲:那我喝一杯。
丙:怎麼呢?
甲:你這兒又碰灑了一杯。
丙:那一杯你也得喝!
甲:一杯我怎麼喝?
丙:我怎麼喝的你就怎麼喝!
甲:那麼你怎麼喝的?
丙:我就是(給自己頭上來一下)這(zen 4)么喝的!
甲:哈哈哈哈。
丙:嘿嘿。
甲:這回我一杯都不喝啦!
丙:怎麼?
甲:你替我喝啦!
丙:也!
甲:哈哈哈哈哈。
丙:(面向乙)您來這杯吧!(砸乙,乙跑)

Ⅲ 重陽節相聲台詞,謝謝大家

甲. 明天哪,就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重陽節了.您知道重陽節是幹啥的嗎?乙. 就這點事你還難住我了嗎.重陽節不就是老人節嗎.給老人吃點.喝

點...
甲.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你的心.
乙. 啊!!!收我心?
甲. 是啊.最近幾年,兒女們過年過節.給老人們拿上一合保健品.幾天喝完

了.再想喝.沒了.你說管啥用?
乙. 就是...杯水車薪哦...
甲. 所以,孝敬老人,需要從根本上下手.
乙. 哦.照你這麽說,從根本上下手,就挖我心啊?
甲. 挖你心干嗎呀.不從思想上樹立尊敬老人的觀念.假裝拿合保健沒用
乙. 我說的嗎.嚇我一大跳.
甲. 據我了解,我國進入了老齡社會.關懷老年人,已經是個社會問題了. 乙. 是應該好好關懷關懷老年人.老年人含辛茹苦的活到現在不容易啊.甲. 這些年,涌現出許多孝敬老年人的優秀事跡.很值得我們,學習和提

倡.
乙. 你說說...
甲. 你象農村.給老人端茶倒水.洗衣擦澡.早上問安.晚上問好.好吃好喝.

端屎端尿...
乙. 城市呢?
甲. 大彩電有一套.大電腦用超薄.大象棋把馬跳.買保險防備老.養個花種

個草.逮個蛐蛐喂個鳥.兒女一時沒空來,雇個小秘多逍遙.
乙. 還給老頭雇小秘啊???
甲. 要不說你肉眼凡胎跟不上形勢呢.我老爸是老文人.上網寫文章手苯. 乙. 哦..是需要雇個小秘...嘿嘿...嘿嘿...
甲. 可也不是每個青年人都孝敬老人.我們村有個鄰居就不是這樣的. 乙. 老毛病!老是罵你們鄰居.你們鄰居算是倒大霉了.
甲. 你說.我鄰居那個孫子.讓他爺爺住小黑屋,還說環境優雅該不該罵? 乙. 該罵!
甲. 住小黑屋挨著廁所.臭氣沖天.還說是老人上廁所方便.你說該不該

罵?
乙. 該罵!
甲. 小黑屋連電視都沒有.還說抗輻射.你說該不該罵?
乙. 是該罵!!
甲. 他爺爺走路腿拐.給他爺爺鬧了個樹杈當拐棍.還說是回

歸大自然.該罵不該罵?
乙. 該罵!!!
甲. 吃飯時,給他爺爺粗茶淡飯.自己大魚大肉.還說他爺爺吃粗糧是綠色

食品.營養豐富.你說該罵不該罵?
乙. 該罵!!!營養豐富他咋不吃呢?
甲. 更可氣的是:鄰居問他為啥磕打可憐的爺爺.他還說.節約每一個銅板

為了給他爺爺打發送終時用.這叫好鋼要用到刀刃上.
乙. 啊.好鋼就這樣用啊?你說這孩子咋學成這樣大逆不道呢?
甲. 是啊.我也納悶呀.有一次我側面的了解了一下.你猜他怎麽說的? 乙. 你說說.
甲. 他說他是以他爸爸為榜樣.這就叫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乙. 這榜樣做的好啊.那他爸爸為啥也不孝敬呢?
甲. 我又側面一了解.原來他爸爸是跟他爺爺學的.還說是青出於藍而勝

於 藍.你說該罵不該罵?
乙. 那他爺爺當年為啥也不孝敬呢?
甲. 我又側面了解一下...
乙. 你別說了.準是他爺爺跟他太爺爺學的.他太爺爺是誰呢?
甲. 你別管是誰啦.我看反正也不是個好鳥.
合. 哈哈哈哈......

Ⅳ 有關於適合六年級重陽節的小品和相聲演講之類的嗎

重陽節來臨,我們應當如何表達對老人的尊重與關愛呢?相聲《重陽節》通過兩個角色甲乙的對話,揭示了當前社會中一些子女對待老人的態度。

甲乙首先討論了重陽節的意義,指出這是一個尊老敬老的節日。緊接著,他們提到孝敬老人不能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面,而是需要從思想上樹立尊敬老人的觀念。

相聲中提到了一些孝敬老人的例子,如農村子女為老人端茶倒水、洗衣擦澡、早上問安、晚上問好、好吃好喝、端屎端尿等,以及城市子女購買大彩電、大電腦、大象棋等物品,為老人創造舒適的居住環境。這些行為體現了子女對老人的關懷。

然而,相聲中也揭露了一些不孝行為。如某鄰居的孫子將老人關在小黑屋裡,認為環境優雅;為老人使用樹杈當拐杖,說是回歸自然;對老人粗茶淡飯,自己卻大魚大肉;甚至以節約為名,不讓老人享受應有的生活品質。這些行為令人憤怒,揭露了社會中存在的不孝現象。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個孫子的行為是向其父親學習的,而他的父親又向他的爺爺學習。如此惡性循環,令人深思。這反映出孝道在家庭中傳遞的重要性,以及社會對老年人的尊重與關愛。

最後,相聲以笑聲收尾,留給觀眾深深的思考。如何讓孝道真正深入人心,讓每個家庭成為尊老敬老的典範,是我們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Ⅳ 求傳統相聲八大吉祥的詞

甲:說相聲離不開笑料。

乙:哪一段兒都可樂。

甲:怎麼就可樂了呢?

乙:就是說得可樂嘛。

甲:當然啦,就是先說大話,替自己吹噓。說來說去,大家越聽越不像話,這樂就來啦。

乙:這倒不假。

甲:比如說:有許多的相聲演員,往台上一站就吹上啦:「我有學問。」其實他沒學問,您聽著才可樂呢。

乙:怎麼呢?

甲:您想這情理呀,哪位真正有學問的人跟人說:「我有學問。」絕對沒有。真正有學問的,人家就不往外說啦。您多咱聽我跟別人說:「我有學問」,我從來就沒說過。我為什麼不說呢?

乙:嗯——您有學問唄!

甲:那您是知道的。

乙:他也吹上啦!

甲:什麼叫吹呀?我真有學問。

乙:好吧,您既然說你有學問,那我考考你。

甲:行啊!您出題吧。

乙:咱們說八個字兒?

甲:哪八個字兒?

乙:是「天」、「桃」、「林」、「海」、「燈」、「連」、「香」、「八」。

甲:就這么說呀?

乙:不。咱們打每個字里找出三位,誰問誰,上哪兒去:還得在一個朝代;還得哪個字起,哪個字落。

甲:好吧。先聽您的。

乙:先說「天」字。「一大念個天。」「天」字怎麼寫?上邊一道的「一」,再加一個「大」字,就念個「天」。「魯肅問孫權。」

甲:問誰?

乙:問「關羽哪裡去?」

甲:哪兒去啦?

乙:「麥城賓了天。」

甲:啊,《走麥城》,《三國》段兒。好!

乙:誰問誰?

甲:這「天」字要是出頭兒念「夫」;「天」字底下加個「口」字念「吞」;「天」字上邊兒加「竹」字頭念「笑」;「天」字上邊兒加「寶蓋兒」,旁邊再加「三點水兒」,那邊加一「耳刀」……

乙:念什麼?

甲:嗯——沒有這么個字兒。

乙:這不是廢話嗎?

甲:說「一大念個天。」

乙:誰問誰?

甲:「鶴仙問鹿仙。」

乙:這是古人嗎?

甲:唉!《封神榜》里的鶴鹿童子嘛!

乙:問誰呀?

甲:問「南極翁哪裡去?」

乙:南極翁是誰呀?

甲:南極子,老壽星,大腦袋。

乙:上哪兒去啦?

甲:「跨鶴上南天。」

乙:這回說個「桃」字兒。「木兆念個桃。」

甲:誰問誰?

乙:「許褚問張遼。」

甲:還是《三國》上的,問誰?

乙:問「蔣干哪裡去?」

甲:哪兒去啦?

乙:「相府獻壽桃。」

甲:噢,曹操壽日。

乙:您說啦。

甲:「一大念個天。」

乙:「木兆」!

甲:「木兆念個天。」

乙:「桃」!

甲:木頭桃。

乙:木頭桃?那怎麼吃?

甲:「木兆念個桃。」

乙:誰問誰?

甲:「麋鹿問仙鶴。」

乙:問誰?

甲:問「南極翁哪裡去?」

乙:南極翁?

甲:啊,南極子,老壽星,大腦袋。

乙:上哪兒去啦?

甲:「三月三赴蟠桃。」

乙:噢,蟠桃會。這回說「林」。「二木念個林。」

甲:誰問誰?

乙:「張飛問趙雲。」

甲:問誰?

乙:「皇嫂哪裡去?」

甲:哪兒去啦?

乙:「躲避密松林。」

甲:「二木念個林。」

乙:誰問誰?

甲:「鶴神問鹿神。」

乙:怎麼又成神啦?

甲:您就甭管啦。

乙:問誰?

甲:「南極翁哪裡去?」

乙:又南極翁?

甲:啊,南極子,老壽星,大腦袋。

乙:這大腦袋來三次啦!

甲:「赴會紫竹林。」

乙:這回說「海」。「水每念個海。」

甲:誰問誰?

乙:「周瑜問黃蓋。」

甲:問誰?

乙:「孔融哪裡去?」

甲:哪去啦?

乙:「少居在北海。」

甲:說「水每念個海。」

乙:誰問誰?

甲:這個……「鶴崽問鹿崽。」

乙:怎麼又「崽」了?

甲:就是麋鹿仙鶴下的小崽子。

乙:您真能找!問誰?

甲:問——「南極翁哪裡去?」

乙:南極翁是誰?

甲:南極子、老壽星、大腦袋。

乙:您離不開大腦袋啦!上哪兒去啦?

甲:是這個……「漂洋去過海。」

乙:老壽星過海!這回說「燈」。「火丁念個燈。」

甲:誰問誰?

乙:「馬岱問孔明。」

甲:問誰?

乙:問「魏延哪裡去?」

甲:哪兒去啦?

乙:「闖滅七星燈。」

甲:說「火丁念個燈。」

乙:誰問誰?

甲:「鶴童問鹿童。」

乙:您還能找哪!問誰?

甲乙:問「南極翁哪裡去?」

甲:南極子……

乙:行了,您別往下說啦。大腦袋是吧!哪兒去啦?

甲:「正月十五去逛燈。」

乙:老壽星還逛燈?這回說「連」。「車走念個連。」

甲:誰問誰?

乙:「魯肅問孫權。」

甲:問誰?

乙:問「張飛哪裡去?」

甲:哪去啦?

乙:「三馬並相連。」就是「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甲:說「車走念個連。」

乙:誰問誰?

甲:這個……「鶴仙問鹿仙。」

乙:又鶴仙啦?問誰?

甲:「南極翁哪裡去?」

乙:哪兒去啦?

甲:他這個……「跨鶴上大連。」

乙:這南極翁哪兒全去呀!你這是沒詞兒啦!說「香」啦。「禾日念個香。」

甲:誰問誰?

乙:「魯肅問周郎。」

甲:問誰?

乙:「劉備哪裡去?」

甲:哪兒去啦?

乙:「甘露寺去降香。」

甲:「禾日念個香。」

乙:誰問誰?

甲:「鶴……」

乙:這回你找不著轍。鶴什麼?哼!

甲:「鶴童……」不合轍。「鶴仙……」不行。「禾日念個香,鶴幫問鹿幫。」

乙:怎麼又「幫」啦?

甲:哪!就是麋鹿仙鶴下的小崽子太多啦,長大了都「一幫一幫」的啦。

乙:你真能說!問南極翁是不是?上哪兒去啦?

甲:「西天去燒香。」

乙:行,這回說「八」。「一撇一捺念個八。」

甲:誰問誰?

乙:「曹操問夏侯霸。」

甲:問誰?

乙:問「張遼哪裡去?」

甲:哪兒去啦?

乙:「帳下吹喇叭。」

甲:說「一撇一捺念個八。」

乙:誰問誰?

甲:這個……「你奶奶問你媽。」

乙:怎麼跑我們家來啦?

甲:拿你家人比古人還不好嗎?

乙:行!問的那人也得是我們家人?

甲:當然啦!「一撇一捺念個八,你奶奶問你媽。」

乙:問誰?

甲:問「你爸爸哪裡去?」

乙:哪兒去啦?

甲:「河邊兒釣王八!」

乙:去你的吧!

(5)歡樂重陽節的相聲擴展閱讀:

《八大吉祥》屬於對口相聲;曲藝名詞、又叫雙春。相聲形式之一,指由逗哏、捧哏兩個演員對講的相聲。曲藝的一種,兩人交替說些有趣的話,引人發笑。常用來比喻兩人一唱一和,一鼻孔出氣,有貶義。

對口相聲的演員,通常分為逗哏的、捧哏的這兩個角色。由於這兩個演員所表演的人物不同,兩人所負擔的任務就不是平均的,一個是主要的敘述人,一個是輔助敘述的對話者。

對口相聲的長處,在於可以更便利地與台下觀眾進行溝通,捧或逗的一方可以將自己虛擬為與觀眾同等的位置,它的表演與欣賞在時空上是統一的。節目中較大部分的笑料,是由逗哏的來表述的,觀眾的注意力也主要在逗哏的身上。

但是,捧哏的在對口相聲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視,捧哏的話是代表著觀眾的,代表觀眾來對逗哏的表述的內容表達肯定或否定的觀點,有時還給予必要的烘托。

Ⅵ 短小搞笑相聲台詞,越短越好啊!!!

僅以此篇獻給支持過我的吧友們.
歡度重陽節
相聲
<如此孝敬>
仿姜昆.唐傑忠大師口語
甲. 明天哪,就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重陽節了.您知道重陽節是幹啥的嗎?乙. 就這點事你還難住我了嗎.重陽節不就是老人節嗎.給老人吃點.喝
點...
甲. 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你的心.
乙. 啊!!!收我心?
甲. 是啊.最近幾年,兒女們過年過節.給老人們拿上一合保健品.幾天喝完
了.再想喝.沒了.你說管啥用?
乙. 就是...杯水車薪哦...
甲. 所以,孝敬老人,需要從根本上下手.
乙. 哦.照你這麽說,從根本上下手,就挖我心啊?
甲. 挖你心干嗎呀.不從思想上樹立尊敬老人的觀念.假裝拿合保健沒用
乙. 我說的嗎.嚇我一大跳.
甲. 據我了解,我國進入了老齡社會.關懷老年人,已經是個社會問題了. 乙. 是應該好好關懷關懷老年人.老年人含辛茹苦的活到現在不容易啊.甲. 這些年,涌現出許多孝敬老年人的優秀事跡.很值得我們,學習和提
倡.
乙. 你說說...
甲. 你象農村.給老人端茶倒水.洗衣擦澡.早上問安.晚上問好.好吃好喝.
端屎端尿...
乙. 城市呢?
甲. 大彩電有一套.大電腦用超薄.大象棋把馬跳.買保險防備老.養個花種
個草.逮個蛐蛐喂個鳥.兒女一時沒空來,雇個小秘多逍遙.
乙. 還給老頭雇小秘啊???
甲. 要不說你肉眼凡胎跟不上形勢呢.我老爸是老文人.上網寫文章手苯. 乙. 哦..是需要雇個小秘...嘿嘿...嘿嘿...
甲. 可也不是每個青年人都孝敬老人.我們村有個鄰居就不是這樣的. 乙. 老毛病!老是罵你們鄰居.你們鄰居算是倒大霉了.
甲. 你說.我鄰居那個孫子.讓他爺爺住小黑屋,還說環境優雅該不該罵? 乙. 該罵!
甲. 住小黑屋挨著廁所.臭氣沖天.還說是老人上廁所方便.你說該不該
罵?
乙. 該罵!
甲. 小黑屋連電視都沒有.還說抗輻射.你說該不該罵?
乙. 是該罵!!
甲. 他爺爺走路腿拐.給他爺爺鬧了個樹杈當拐棍.還說是回
歸大自然.該罵不該罵?
乙. 該罵!!!
甲. 吃飯時,給他爺爺粗茶淡飯.自己大魚大肉.還說他爺爺吃粗糧是綠色
食品.營養豐富.你說該罵不該罵?
乙. 該罵!!!營養豐富他咋不吃呢?
甲. 更可氣的是:鄰居問他為啥磕打可憐的爺爺.他還說.節約每一個銅板
為了給他爺爺打發送終時用.這叫好鋼要用到刀刃上.
乙. 啊.好鋼就這樣用啊?你說這孩子咋學成這樣大逆不道呢?
甲. 是啊.我也納悶呀.有一次我側面的了解了一下.你猜他怎麽說的? 乙. 你說說.
甲. 他說他是以他爸爸為榜樣.這就叫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 乙. 這榜樣做的好啊.那他爸爸為啥也不孝敬呢?
甲. 我又側面一了解.原來他爸爸是跟他爺爺學的.還說是青出於藍而勝
於 藍.你說該罵不該罵?
乙. 那他爺爺當年為啥也不孝敬呢?
甲. 我又側面了解一下...
乙. 你別說了.準是他爺爺跟他太爺爺學的.他太爺爺是誰呢?
甲. 你別管是誰啦.我看反正也不是個好鳥.
合. 哈哈哈哈......

Ⅶ 誰能告訴我,蘇文茂、於世猷、崔金泉,三位老師說的一段相聲《酒令兒》的相聲詞

http://memory.116.com.cn/col/old/fun/dialogue/files/106979.shtml

看看這個行嗎?
下面的這個不知道是不是

上一篇 下一篇

酒令

甲:馬志明先生 乙:蘇文茂先生 丙:王佩元先生

甲:象您這個演員。
丙:啊?
甲:也經常參加這個慶典活動吧?
丙:唉,一般呢,有的公司啊開張啊或者搞個什麼紀念活動,我們都邀請,一請都要去的。
甲:甭問這宴會少不了?
丙:啊是。人家有招待嘛,呵呵呵呵。
甲:你愛喝酒嗎?
丙:我呀?
甲:啊。
丙:呵,反正每頓飯都得來點兒。
甲:來多少?
丙:嗯?二兩三兩,不拘數兒。呵呵呵。
甲:就這么干喝?
丙:唉,怎麼也有點兒菜呀。
甲:我沒說這意思。
丙:啊?
甲:我是說呀,就也不行個令兒啊?助一助興?
丙:哦,您是說酒令兒啊?
甲:啊。
丙:啊,有時也搞這個。
甲:有?
丙:劃拳行令。
甲:哦,都會什麼啊?
丙:擊鼓傳花。
甲:嗯。
丙:猜迷、杠子、老虎、雞、日本拳我都會。
甲:嗨呀,你這個都老掉牙了!
丙:哦,那您?
甲:還來這,沒勁沒勁。
丙:不是,您說的這酒令兒什麼酒令兒?
甲:新鮮的!
丙:什麼呀?
甲:咱來個找節日。
丙:找節日?
甲:啊。
丙:怎麼個找節日啊?
甲:一年多少月?
丙:十二個月呀。
甲:十二個月。
丙:嗯。
甲:咱倆人啊?
丙:嗯嗯。
甲:一個人占單月兒,一個人占雙月兒。
丙:啊。
甲:要找出十二個民族傳統的節日來,行不行?
丙:哦,找這個節日。
甲:找出這個節日。大夥兒一聽,嗯——
丙:啊?
甲:承認!
丙:哦,承認。
甲:就算贏了。
丙:這就算贏啦?
甲:唉。找出這節日一聽,沒那麼個節,完,算輸!
丙:哦,是這么個游戲。
甲:行嗎?
丙:不是(笑)
甲:咱來來?
丙:不是您說這個找節日啊?
甲:啊。
丙:他這個。。。他是怎麼著。。。他這個。。。我那(音內)個。。。我那(音內)個。。。呵
甲:看這意思你沒把握?
丙:也不是他這個。
甲:啊?
丙:生疏一點兒,我這個頭一次。
甲:那沒關系。
丙:啊?
甲:沒關系,你可以找一個人兒幫忙。
丙:能找人幫忙?
甲:唉可以。
丙:找誰呀?
甲:我看剛蘇文茂在那兒蹲著呢。
丙:啊來了?
甲:叫他幫你不一樣嘛!
丙:請。。。請他?
甲:啊。
丙:不是,你一個人兒我們倆人兒,這玩意兒行嗎?
甲:嗨呀,這是玩兒!
丙:哦,呵呵呵。
甲:這個。。。(表情很隨便不當回事)
丙:給我點便宜(笑)。
甲:甭往心裡去。
丙:那就不好意思了。(好象佔了大便宜似的笑)
甲:沒事沒事!
丙:好的!好的!蘇先生!(叫乙)
乙:唉!(答應丙)
丙:唉,唉呦呵!蘇先生真來了(走過去迎乙)!唉呦,唉呦,蘇老師!呵呵,哎呀,蘇老師!
乙:啊啊。
丙:我得麻煩您點兒事兒!
乙:哦,有什麼事兒啊?
丙:這個志明老師啊。
乙:啊啊。
丙:剛才啊,想跟我做個游戲。
乙:哦(拉長音)!
丙:這個游戲呢就是酒令。
乙:嗯嗯。
丙:他這酒令可新鮮。
乙:是啊?
丙:他說哪,一年十二個月。我們兩個人一人占單月兒一人占雙月兒,找這節日。
乙:嗯嗯。
丙:找出來大家一鼓掌承認了這就為正令,這就算贏了。
乙:啊啊。
丙:找這節日大家一看沒有不對,為亂令。可是您知道,我這個對節日這東西不行啊。(不好意思的笑)
乙:佩元。
丙:啊?
乙:嗨呀!(很自信的笑)
丙:啊?
乙:有我呀!(拍拍丙的肩膀)咱倆。。。我幫助你說啊!
丙:您能幫我找?
乙:嗬,你看!
丙:好的,我算請對人了!
乙:我這學問你還不知道嗎?
丙:我知道啊,知道(笑)。
乙:就是(笑)。你看,他一年能找多少節?
丙:他要求找十二個節日。
乙:一年找出十二個節?
丙:行嗎您?
乙:那有什麼呀!
丙:啊。
乙:你告訴他,咱能找二十四個節,二十四個。
丙:真的啊?
乙:那沒錯兒!
丙:嗬!
乙:來來來。
丙:哈,哈哈哈,(面向甲說話)跟您這么說吧。
甲:啊。
丙:我們已經商量好了。
甲:嗯。
丙:就跟您玩兒這種游戲。
甲:玩兒?
丙:而且蘇老說了。
甲:嗯。
丙:他一年能找出二十四個節來。
甲:二十四個節?
丙:多大學問!
甲:二十四個都什麼節呀?
丙:啊? 您等一會兒啊 (面向乙說話)嗯,他問了您這二十四個都什麼節呀?
乙:唉?這不就現成的嗎?
丙:什麼呀?
乙:立春、 雨水、 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丙:唉,好好好!好好好!哎呀!太好啦!
乙:怎麼樣?
丙:真是有學問!
乙:就是。
丙:(對甲說)唉,您聽見了嗎?
甲:哦。
丙:啊,就剛才說的那些個。
甲:這個啊?
丙:啊,二十四。
甲:這叫、這叫什麼呀?
丙:節日啊!
甲:這叫什麼這個,啊?
丙:不節日嗎?
甲:這叫節氣呀!你翻翻日歷都有啊!
丙:節氣?
甲:二十四節氣呀!這農民哪,根據這二十四個節氣耕、種、鋤、刨。
丙:哦。
甲:這種地用的。
丙:那您說的呢?
甲:找節日(敲幾下桌子,以示強調)。。。日
丙:不是,您、您等會兒,您等會兒啊,您等會兒,(對乙說)蘇先生
乙:啊啊。
丙:人家說您說的那(音內)個嚕嚕嚕嚕嚕嚕那一大堆呀,那(音內)那(音內)那(音內)叫節氣,他不是節日。
甲:呵(很瞧不起的笑)。
乙:你問問他什麼節日?
丙:我問問啊。
乙:唉,讓他。。。
丙:唉,唉,馬先生,這您得告訴我們。
甲:啊?
丙:什麼是節日呢?
甲:哦怎麼意思,怎麼意思啊。
丙:您能告訴我們?
甲:比如說吧 。
丙:啊?
甲:嗯,九月初九!
丙:嗯。
甲:這什麼意思知道嗎?
丙:您說呀!
甲:這叫重陽節!
丙:哦,這(音zen4)么個節日!
甲:就找這路節日!
丙:您等會兒啊。(對乙說)您聽見了嗎?
乙:嗯嗯。
丙:人家說了啊。
乙:啊。
丙:九月初九重陽節,這為節日。
乙:哦,找這個節?
丙:找這路節。
乙:那也沒問題呀!
丙:也沒問題?
乙:我幫你說!
丙:哦。
乙:怎麼樣?
丙:好啊!
乙:啊?
丙:好好,就這(音zen4)么地。
乙:(小聲對丙說)咱們倆說呀,我告訴你。
丙:啊啊。
乙:不管怎麼說——
丙:啊。
乙:他是一個人兒咱是兩個人。
丙:對對對。
乙:咱倆人比他一人兒機靈。
丙:那是!
乙:他一人兒鬧不過咱倆人去(音切)
丙:沒錯,哈哈哈。。。(乙一起樂)
乙:行行。
丙:就給他這(音zen4)么定了?
乙:唉,你問問他。
丙:啊。
乙:啊,你你你,你告訴他,我告訴你說,你你你你呀。
丙:啊。。。(乙和丙做竊竊私語狀)
甲:(打斷丙乙對話)咱得分分,唉(上聲)
丙、乙:啊?
甲:誰占雙月兒誰占單月兒?
乙:(對丙說)你問問他誰占單月兒誰占雙月兒?
丙:啊,(對甲說)誰 誰占單月兒誰占雙月兒?
甲:你們挑!
丙:我們挑?
甲:隨便!
丙:(對乙說)唉,蘇先生。
乙:啊啊。
丙:他讓咱挑。
乙:咱挑啊?
丙:啊。
乙:你問他單月兒先說雙月兒先說?
丙:唉,我問你。
甲:啊?
丙:這個單月兒先說雙月兒先說?
甲:當然得單月兒先說了!
丙:嗯嗯。(對乙說)他說是單月兒先說。
乙:單月先說(做沉思狀)?
丙:啊。
乙:這(音zen4)么辦
丙:啊。
乙:讓他占單月兒。
丙:為什麼呢?
乙:單月兒先說呀!
丙:啊對呀。
乙:嘿!他先說呢,咱先聽聽,然後咱們照貓畫虎。
丙:嗬!嗯!要不怎麼說薑是老的辣呢?啊!嗬!哎呀!您可太聰明了!讓他先說?
乙:讓他先說!
丙:(面向甲)哈哈哈哈。。。。。。!(很誇張的笑)
甲:什麼毛病這是?
丙:馬先生!
甲:啊?
丙:我們商量好啦!
甲:啊。
丙:給你點兒小便宜,讓你先說!
甲:可以呀。
丙:你知道為什麼讓你先說嗎?
甲:啊。
丙:就因為你說完了我們呆會兒一照貓畫虎。
甲:唉?
丙:(明白了)我怎麼去說出去了?嗨!這嘴不嚴。啊,讓你先說。
甲:你帶酒了嗎?
乙:唉(對丙說),唉,打酒去(音切)!讓他打酒(音切)打酒!
丙:你得打去(音切)
甲:我帶來了。
丙:哦,你帶來了?
甲:嘿嘿。
丙:好啊。
甲:我給你拿去(音切)
丙:哪兒呢?
甲:唉(走進後台)。
乙、丙:(倆人竊竊私語)這回咱那。。。「嗯」?讓他。。。「謝謝您啊」(甲走上台來,手裡拿著一個充氣錘子)
丙:哦,我說這、這就是酒?
甲:這就是酒!
丙:這就是酒?(用手去摸)
甲:別動別動。
丙:啊?
甲:這酒啊已經斟滿了,一碰就灑一墩就流。
丙:蘇先生。
乙:啊?
丙:他說這就是酒!
乙:這是酒?
丙:它這是酒
乙:哎呀,這咱不明白。
丙:什麼?
乙:這是酒那怎麼喝呀這酒?
丙:唉,對呀!您這是酒這怎麼喝呀?
甲:拿腦袋喝呀!
丙:(對乙說)唉,他說拿腦袋喝。
乙:拿腦袋喝?
丙:啊
乙:那怎麼喝呀?
丙:(對甲說)唉對,拿腦袋怎麼喝呢?
甲:不知道啊?
丙:不明白呀!
甲:不知道怎麼喝我告訴你呀。
丙:啊,不明白呀?
甲:(拿起錘子,對著丙的頭打一下)就這(zen 4)么喝!
丙:(對乙說)哎呀 他說就這(zen 4)么喝!
乙:嗯。
丙:嗯。
乙:行。
丙:嗯。
乙:唉,咱還有點不明白啊。
丙:什麼不明白?
乙:這個單雙月兒佔好啦。
丙:嗯?
乙:他先說。
丙:對對對對。
乙:如果他說上這節日來啦?
丙:嗯。
乙:大家也公認。
丙:嗯。
乙:有這(zen 4)么個節。
丙:嗯。
乙:這叫什麼?正令?
丙:對。
乙:正令,敬酒。
丙:唉, 咱得問問他。
乙:怎麼敬法兒?
丙:(對甲說)我問你啊。
甲:嗯。
丙:比如您先說。
甲:啊。
丙:您是單月兒。
甲:對。
丙:您說出這節日大家也公認有這個。
甲:正令啊。
丙:這是正令?
甲:對呀。
丙:這正令怎麼喝呢?
甲:要敬酒三杯,這可喜可賀呀!
丙:哦。(對乙說)他說呀,如果是正令得敬酒三杯,可喜可賀。
乙:敬酒三杯?
丙:唉,對對對對。
乙:這咱不明白。
丙:什麼不明白?
乙:那(音內)個敬酒他怎麼個敬法兒呢?
丙:(對甲說)啊對呀!您這敬酒怎麼個敬法兒呢?
甲:怎麼敬不知道?
丙:不明白呀!
甲:啊。
丙:啊。
甲:(拿錘子對著丙的頭打三下)就這么敬。
丙:(面對丙,咳嗽兩聲)他說就這(zen 4)么敬!
乙:哎呀,這我。。。我還是不明白。
丙:您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乙:唉,咱們說了。
丙:啊。
乙:這個這個——
丙:咱雙月兒啊。
乙:雙月兒。
丙:啊。
乙:雙月兒咱找不上節來。
丙:啊。
乙:或者這節找出來大家不公認,那麼這怎麼辦呢?
丙:這我得問問他。
乙:問問,問問。
丙:(對甲說)唉,比如說啊,我們是雙月兒。
甲:嗯。
丙:我們說出這節日大家不公認,也就說沒這(zen 4)么個節。
甲:這叫亂令了。
丙:啊亂令怎麼辦呢?
甲:罰酒三杯。
丙:哦(對乙說)他說亂令得罰酒三杯。
乙:嘶,這我還不明白。
丙:啊?
乙:那麼這罰酒他怎麼個罰法兒呢?
丙:(對甲說)啊對呀!這罰酒他怎麼個罰法兒呢?
甲:還不知道?
丙:不明白呀!
甲:(拿著錘子又照頭上來三下)就這(zen 4)么罰!
丙:對著乙,咳嗽一聲)他說就這(zen 4)么罰!
乙:哎呀,我還是不明白!
丙:嗯,我明白了!!您這都哪的事啊 這還沒說什麼先對付七杯啦!
乙:行了。
丙:我、我明白啦。
乙:明白就好辦啦。
丙:我明白啦。
乙:那就。。。。。。
丙:咱開始說了啊?
乙:說了說了。
丙:好嘞!
甲:唉,好好。
丙:(對甲說)咱現在規矩講完啦 。
甲:啊。
丙:由您開始說。
甲:我占單月兒。
丙:您占單月兒。
甲:我先說啊。
丙:從哪兒說?
甲:一月。
丙:從一月說?
甲:也就是正月。
丙:嗯嗯。
甲:正月十五。
丙:這什麼節呢?
甲:「元宵節」!
丙:不是,您先等會兒,您先等會兒啊,我得問問我們先生啊。
甲:你問問。
丙:(對乙說)唉,蘇先生。
乙:嗯?
丙:人家說完了,人家說正月十五是元宵節。有這節嗎?
乙:有!有!
丙:哦,有這節?
乙:有有有!
丙:哦。
乙:元宵節嘛?!
丙:啊啊。
乙:知道嗎?「正月鬧元宵,金匾綉開了」,記得有那麼一歌兒嗎?
丙:我聽過聽過。
乙:對對,有!有問他怎麼辦?
丙:(對甲說)唉,有這節怎麼辦那?
甲:可喜可賀,敬酒三杯!
丙:他說可喜可賀,敬酒三杯。
乙:敬他啊。
丙:哦,對,我們得敬你!(拿錘子)
甲:別、別動。(阻攔丙)
乙:敬敬他。
甲:別動。
丙:唉,不是。。。
甲:你沒聽清楚。
丙:唉,你看,他這怎麼意思?
甲:剛才交代很清楚。
丙:唉,他這人,您您(對乙說),您跟他聊聊。
甲:別動別動。
丙:您跟他聊聊,不是,這人怎麼回事兒這是?
乙:(對丙說)你你,你等一會,你等一會兒。
丙:啊。
乙:(對甲、丙說)咱可不許矯情啊?
丙:啊。
甲:誰矯情了?
乙:(對甲說)剛才你說的很清楚啊!
丙、甲:啊對呀!「啊」!
乙:對不對?你說上來了可喜可賀敬酒三杯。你怎麼不讓敬?
甲:是啊是啊!
乙:啊?
甲:這正令兒誰找上來的?
乙:你呀。
甲:對呀,我找上來的。可喜可賀敬酒三杯,這三杯酒得你們喝。
乙:哦,你找上正令我們喝?
甲:唉!
乙:那麼呆會兒我們要找上來呢?
甲:我喝呀!
乙:這回誰喝?
甲:你們喝。
乙:我們喝?
甲:唉!
乙:(咳嗽一聲,對丙說)喝去(音切)
丙:喝。。。? 蘇先生怎麼咱喝呀?
乙:那當然了!
丙:怎麼了這是?
乙:人家找上來不得咱們喝嗎?對不對?那麼呆會兒咱們要是找上來他不就得喝了嗎?咱不能跟他矯情啊!咱,人家頭一個找上來咱不喝,咱不喝,不喝呆會兒咱找上來他也不喝,怎麼辦?
丙:對!(一拍大腿)
乙:你明白這個道理。
丙:把他後道堵死!
乙:嗨,對對(笑)。
丙:對!這回呀。
乙:啊。
丙:咱喝!
乙:喝!
丙:不給他留後路!
乙:那當然。
丙:您躲開,我來!
乙:這點兒你放心。
丙:啊。
乙:不管怎麼說——
丙:嗯嗯?
乙:咱倆人比他一人兒機靈!
丙:嗯,沒錯。
乙:他一人兒鬧不過咱倆!
丙:他哪成啊!
乙:就是!
丙:您您您閃開。
乙:喝酒!
丙:您閃開。
乙:唉!
丙:馬先生?
甲:唉。
丙:喝酒!
甲:可喜可賀,敬酒三杯。
丙:來吧!(甲拿錘子砸丙的頭三下) 各位,您看咱玩兒的多規矩!啊!該我們說了啊。
乙:嗯?
丙:先生,該咱說了。
乙:該咱的啦?
丙:咱是二月。
乙:咱二月。
丙:您說。
乙:二月初二。
丙:(對甲說)二月初二!
乙:嗯。
甲:什麼節?
丙:(對乙說)他問什麼節?
乙:二月二,龍抬頭。
丙:(對甲說)二月二龍抬頭。
甲:我問你什麼節?
丙:(對乙說)不是,他問什麼節?
乙:「抬頭節」呀!
丙:唉對!抬頭節呀!
乙:嘿嘿嘿。
甲:有抬頭紋哪兒有抬頭節呀?
丙:沒這節?
甲:亂令了!
丙:(對乙說)他說亂令了。
乙:亂令?沒有?
丙:沒有。
乙:沒有問他怎麼辦?
丙:(對甲說)唉,對了!亂令了怎麼辦?
甲:罰酒三杯。
丙:(對乙說)他說罰酒三杯。
乙:罰!
丙:(激動的跺了一下腳)唉!這回得罰他!(伸手拿錘子)
甲:(伸手阻攔)怎麼了?別動別動
丙:我來問你。
甲:你別伸手。
丙:你看他、他又...
甲:剛交代的很清楚。
乙:不是不是(勸架,並對甲說)你等一會兒。
甲:怎麼又等會兒?
丙:(對甲說)你這人那(音內)!
乙:唉,剛才我們喝酒我們沒矯情吧?
丙、甲:(同聲)就就是啊「是啊」。
乙:那麼這回我們沒說上來,那麼你怎麼不喝酒啊?
甲:這沒找上來誰亂令了?
乙:我們亂令了。
甲:對呀,你們亂令了這酒得你們喝呀!
乙:哦,我們說亂了我們喝?
甲:唉!
乙:那麼呆會兒你要說亂了呢?
甲:我喝呀!
乙:這回誰喝?
甲:你們喝。
乙:我們喝?
甲:唉。
乙:(沉了一下,對丙說)喝去(音切)!
丙:又喝去(音切)?!
乙:不是。。。
丙:不是,你怎麼怎麼又喝去(音切)?
乙:咱不能矯情啊。
丙:怎麼又不能矯情啊?
乙:你看 咱本身沒找上來。
丙:啊。
乙:咱說亂啦!
丙:啊啊。
乙:咱說亂了不喝,呆會兒他找上來他也不喝,那不就麻煩了嗎?
丙:哦,待會兒還得犯矯情?
乙:就是啊!
丙:那您這意思呢?
乙:喝呀!
丙:這也得喝?
乙:當然得喝了,來!
丙:喝!
乙:嗯。
甲:罰酒三杯。
丙:唉,來
甲:(拿錘子又給丙來三下)唉,佩元?
丙:嗯。
甲:這酒你喝著感覺怎麼樣?
丙:這酒是不錯。
甲:啊啊。
丙:就是有點兒上頭 那(音內)什麼 馬先生 這是該您說啦
甲:該我的啦。
丙:您是三月。
甲:我三月。
丙:嗯。
甲:三月初九!
丙:您等會兒啊(轉頭去找乙)
甲:嗯
丙:他說三月初九
乙:你問問他什麼節?
丙:唉對!什麼節呀?
甲:寒食節!
丙:有這節?
甲:唉,你問去(音切)
丙:我得問問。
甲:問哪。
丙:(對乙說)蘇先生?
甲:呵呵。
丙:他說三月初就是寒食節,有這節嗎?
乙:有,有!
丙:哦,這節也有?
乙:有!寒食節嘛!這清明前三天。
丙:哦(士氣低落)。
乙:你知這是什麼故事嗎?
丙:我不知道。
乙:火燒綿山 ,介子推在那燒死了。
丙:啊。
乙:老百姓為了紀念他。
丙:哦?
乙:到了清明前三天全都不吃熱食,也不動煙火,吃冷食。這叫寒食節!
丙:哦,這(zen 4)么個寒食節。
乙:對對對。
丙:啊。
乙:你問他有怎麼辦?
丙:(對甲說)有怎麼辦呢?
甲:敬酒三杯。
丙:(對乙說)他說敬酒三杯!
乙:敬酒三。。。那就敬啊!
丙:哦那就得敬 對對,人家找上來就得。。。
甲:可喜可賀!(又拿錘子給了丙三下)
丙:(咳嗽兩聲)
甲:該你們的了。
丙:該我們的了。(對乙說)那個什麼,蘇先生?
乙:啊。
丙:咱是四月啦啊。
乙:四月。
丙:唉,四月。
乙:嗯。
丙:嗯。
乙:四月。。。四月二十八。
丙:(對甲說)四月二十八!
甲:什麼節?
丙:(對乙說)他問什麼節?
乙:亂穿紗。
丙:(對甲說)亂穿紗!
甲:這都不象話!問你什麼節?
丙:(對乙說)他問什麼節?
乙:嗨呀你 「穿紗節」嗎!
丙:(對架說)穿紗節嗎!
甲:哪兒來的穿紗節?又亂令啦啊!
丙:(對乙說)他說又亂令啦?
乙:亂令怎麼辦?
丙:還、還怎麼辦干嗎?喝酒啊!(甲拿錘子又給丙來了三下) 這還用問嗎這個?!
甲:該我的啦。
丙:該你說了。
甲:我是五月。
丙:嗯,五月。
甲:五月初五!
丙:什麼節啊?
甲:端陽節!
丙:你等會兒啊。
甲:啊。
丙:我還。。。(明白了)嘶(對觀眾說)我不能再問了。各位,你比如說我要一問蘇先生准說有,您信嗎?不信我試試啊。蘇先生?
乙:嗯?
丙:呵,人家說五月初五端陽節。有這節嗎?
乙、丙:(同聲)有!!
丙:(對觀眾說)我就知道這句!
乙:嘿,五月初五端陽節。
丙:是是是。
乙:又叫端午節。
丙:這我知道。
乙:吃粽子。
丙:吃粽子。
乙:扎艾蒿。
丙:嗯嗯。
乙:紀念屈原。
丙:是是是。
甲:對對對。
乙:有,問他怎麼辦?
丙:甭問,嘿,接碴兒喝!來吧!(又挨了三下,咳嗽一聲)
甲:行了,該您了。
丙:(對乙說)蘇先生?
乙:嗯?
丙:蘇先生 。
乙:嗯。
丙:我可喝了都快半年的了啊。您得想點兒轍了啊,啊?!
乙:這點兒你放心。
丙:讓他得喝啊(示意讓甲喝)!
乙:當然了,這不快半年了嗎?
丙:嗯。
乙:後半年全讓他喝。
丙:全是他的啊?
乙:你瞧。
丙:這是您說的啊?
乙:這六月就不錯。
丙:該咱說了。六月。
乙:六月。
丙:六月。
乙:六月初六。
丙:(對甲說)六月初六!
甲:什麼節?
丙:(對乙說)他問什麼節?
乙:六月六看谷秀。
丙:人家問什麼節?
乙:谷秀節!
丙:(對甲說)唉!「谷秀節」!
甲:哪有谷秀節呀?
丙:(對乙說)他說沒有啊?
乙:怎麼沒有啊?
丙:啊?
乙:還有那(音內)個民間傳的那(音內)個順口溜兒——
丙:什麼順口溜兒?
乙:那(音內)個「六月六看谷秀,春打六九頭。大麥收小麥熟,閨女大了不可留,那留來留去結冤讎。一蘿卜半斤,倆蘿卜一斤,仨蘿卜一斤半。。。。。。」
丙:知知、知道!知道!知道!知道!馬先生!
甲:啊?
丙:有這個谷秀節!
甲:有啊?
丙:我們團還有這個快板那!
甲:什麼快板?
丙:你看,「六月六看谷秀,一蘿卜半斤,倆蘿卜。。。。。。」
甲:這什麼亂七八糟的(拿起錘子就給丙來了三下)!這什麼這是?
丙:這回又該了楞灌了啊!
甲:沒這節!
丙:沒這節?
甲:唉(拉長音)!
丙:(對乙說)沒這節?
乙:沒這節問他怎麼辦?
丙:還問怎麼辦干嗎?都喝完啦!
乙:喝完啦?行,讓他,讓他(示意丙,讓他叫甲說)
丙:(對甲說)你你、你說吧你說。
甲:我七月啦!
丙:你七月。
甲:七月初七
丙:什麼節?
甲:「七巧節」!
丙:等會兒!
甲:嗯。
乙:嗯?
丙:七月初七「七巧節」有這節嗎?
甲:哦?有。。。。。。
丙:(沒好氣的附和甲)有有有,肯定得有!唉,有就甭問了,您直接來吧!(甲又給丙來了三下)啊,蘇先生!
乙:嗯?
丙:可是到八月了啊!
乙:放心!
丙:啊。
乙:這回我心裡(拍了拍胸脯),胸有成竹!
丙:您動動腦子吧?
乙:沒錯兒!
丙:(很委屈的樣子)你說
乙:這回准讓他喝酒!
丙:真的啊?
乙:八月,八月初八。
丙:(對甲說)八月初八!
甲:什麼節?
丙:(對乙說)他問什麼節?
乙:我的生日。
丙:唉,他的生日。。。(明白了)去!(轟乙)走!去!您快躲開吧!
乙:怎麼啦?
丙:蘇先生!您是哪頭兒的啊?我才剛明白過來啊!您是哪頭兒的啊?您的生日象話嗎?啊?您是幫誰的忙啊?啊就各位觀眾您聽聽他象話嗎?這蘇先生?打一上來您聽了嗎?二月二龍抬頭,四月二十八亂穿紗,六月六看谷秀,好不容易到八月又他生日,您這象話嗎?您這是?您什麼意思您這是?
乙:這他不是什麼意思。
丙:什麼意思您這是?
乙:我我,我告訴你,我告訴你呀。
丙:啊?
乙:咱倆啊。
丙:啊。
乙:他是一個人。
丙:啊知道。
乙:他一個人鬧不過咱倆人。
丙:嗯,我看我一個人兒鬧不過你們倆去(音切)!什麼,您到底兒幫誰的忙吧?
乙:不是,我我,我告訴啊。
丙:嗯。
乙:咱哪,我想了。
丙:想什麼啊?
乙:咱占月份兒占錯了。
丙:占錯了?
乙:嗯!(很肯定的口氣)這個節日全在單月兒,雙月兒沒節!你這不是。。。
丙:哦!您說節日都在單月兒,雙月兒沒節?
乙:唉!
丙: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您早干嗎去了?這不倒著呢霉嗎?行了行了,您也甭幫我找啦,啊?
乙:啊啊。
丙:這回我不用您啦!
乙:怎麼啦?
丙:這回我跟他單練,唉!我自己找!(對甲說)不八月嗎?
甲:對呀。
丙:我找出這節來准讓你喝!
甲:是嗎?
丙:各位觀眾,您注意聽啊,這回我說八月十五「中秋節」,有這節嗎各位?唉!嘿嘿!行了!喝酒!(拿起錘子砸了一下桌子)喝!喝!(要砸甲的頭)
甲:(和丙糾纏)等會兒我喝。我喝我喝。
丙:喝!
甲:我得問清楚嘍。
丙:啊?
甲:我喝幾杯?
丙:你喝三杯!
甲:不行。
丙:為什麼?
甲:我喝兩杯。
丙:為什麼呢?
甲:你這兒墩灑了一杯。
丙:哦,(又砸了桌子一下)兩杯你也得喝!
乙:嘿嘿。
甲:那我喝一杯。
丙:怎麼呢?
甲:你這兒又碰灑了一杯。
丙:那一杯你也得喝!
甲:一杯我怎麼喝?
丙:我怎麼喝的你就怎麼喝!
甲:那麼你怎麼喝的?
丙:我就是(給自己頭上來一下)這(zen 4)么喝的!
甲:哈哈哈哈。
丙:嘿嘿。
甲:這回我一杯都不喝啦!
丙:怎麼?
甲:你替我喝啦!
丙:也!
甲:哈哈哈哈哈。
丙:(面向乙)您來這杯吧!(砸乙,乙跑)

Ⅷ 《請你相信我》、《八大吉祥》相聲劇本

對口相聲 《八大吉祥》表演者 :欒雲平、王文玉

王:太感謝啦!剛才說的一段多好啊,嘴皮子吧吧吧吧跟躥稀似的。
欒:您這都什麼語言?
王:比喻嘛。
欒:我師傅怎麼把您請來了,我納了悶了。
王:他這叫慧眼識人吶。
欒:你瞅人家那幾位老先生長的,多俊俏啊,再瞧這位,
王:我怎麼了?
欒:都瞧見過《七龍珠》裡面那龜仙人吧?伸伸脖更像了。
王:打住。今兒什麼日子知道嗎?知道嗎?九月初九,登高節。又叫
欒:重陽節,
王:就是敬老節啊,寶貝兒,就你這么敬老。
欒:我這不惦記著讓您長壽嗎,
王:你這孩子啊,我不找你,我找你師父,他訓徒不嚴,郭德綱,哪兒去了?
欒:別找他!
王:怎麼了?
欒:他比我還損呢。
王:這不倒霉嗎?遇見你們爺倆我活得了嗎?
欒:上德雲社就算登高啦。
王:您別說,真是郭德綱的親傳!
欒:開車,他天天給我灌輸這個。今天確實,後台來了不少的老先生,
王:來不少人。
幫助我們,為我們當綠葉兒。
王:互相學習。
欒:提攜我們,
王:你太客氣。
欒:今天王先生給我提鞋,我特意換了換襪子。
王:我給你提鞋?
欒:我看您高度合適阿。
王:還是提鞋。乾脆,咱們哪在一塊兒演出一場,互相學習,
欒:您幫助幫助我,好,互進。相聲演員不容易,都得要文化,文化修養要高,我,清華的!
王:誰?
欒:我!
王:清華?
欒:當然啦!
王:霍!
欒:正經那兒畢業的。
王:清華大學?了不得了。
欒:學過,咱懂!
王:上的哪個系啊?
欒:我清華的,平時看書,寫寫對聯兒,
王:在文字方面很有功力?
欒:當然了,作詩也行啊!沒事兒就寫。
王:不是,您等會兒,詩人哪?
欒:有這么管我叫這外號的。
王:哎喲嗬,我跟你請教,
欒:您別客氣別客氣!
王:我沒跪下,我見你就跪下啊?我還見過人嗎?您新詩、舊詩、古典詩都能做?
欒:當然啦,學過,寫過。
王:別說,不簡單。這個人才真不多得。請問,比如你有時間今天休息,這一天能做幾首詩啊?
欒:首?不首。
王:不首?這么說吧,做幾段兒?
欒:不吝段兒啊。
王:那您這詩論什麼呢?
欒:論片兒。
王:論片兒?
欒:那得看頭天晚上喝多少水。
王:比如說頭天晚上喝的水多,
欒:那片兒就大呀,
王:喝的水要少呢?
欒:片兒就小。
王:哈哈哈,尿炕!你這叫詩人?
欒:不容易,有時候我把握不好,不知不覺就一片兒,不知不覺就一片兒。
王:這位還大小便失禁。
欒:文字方面咱有研究。寫的墨筆字拆開了揉碎了。
王:文字方面有些研究?
欒:當然了。會寫呀!
王:今天您瞧瞧,高朋滿座,我也喜歡這個,可是我不行,跟您多學。我出個主意,這回咱們玩點文字游戲。
欒:玩游戲?
王:文字游戲,從文字上找一點游戲。咱們說他八個字。
欒:哪八個字?
王:你可聽清楚,頭一個字「天」。「天」、「桃」、「林」、「海」、「燈」、「連」、「香」、「八」。
欒:「天」、「桃」、「林」、「海」、「燈」、「連」、「香」、「八」,「天」、「桃」、「林」、「海」、「燈」、「連」、「香」、「八」,「天」、「桃」、「林」、「海」、「燈」、「連」、「香」、「八」。
王:你干嗎呀?
欒:說的比您清楚!說一百遍不累。
王:寶貝兒別說你,幼兒園的孩子都會說。這八個字咱們要一點游戲。
欒:以這八個字為題?
王:對,把一個字拆開,然後再合起來,從中找出三位古人,誰問誰上哪去,這三位古人還得一個朝代,最後這個字還落在第一個字的身上。這可有個名堂。
欒:叫?
王:八大吉祥。
欒:這可太難了。
王:難度不小啊。我給你舉個例子,先說一個樣板,回頭你照著我這個說。
欒:您先來。我照著您這個來。您來。
王:說「天」字。「一大念個天。」
欒:您等等吧,您這蒙人不行啊,從天津來蒙人不行啊。
王:我從哪兒來也沒蒙人啊。
欒:「一大」念「天」嗎?「一大」念「夫」啊!
王:寶貝兒您真能矯情,我這是平頭的,不出頭。
欒:看您倒像平頭的。
王:多新鮮哪。「一大念個天。」
欒:誰問誰呢?
王:「曹丕問曹蠻。」
欒:曹蠻?
王:曹孟德,小名叫阿蠻。這爺倆。
欒:曹操?這是三國。
王:沒錯。
欒:咱瞧過呀。問誰?
王:「關羽哪裡去?」
欒:哪兒去啦?
王: 「麥城賓了天。」
欒:關雲長走麥城,不錯啊您這個。您在監獄里沒少學東西啊。
王:我在那兒學的?你像話嗎?平常的積累。說吧。
欒:聽我這個啊。「一大念個天。」
王:誰問誰?
欒:您說這上面要加一個竹字頭啊,
王:那不念「笑」嗎?
欒:好。這底下加一「口」呢?
王:那念吞啊。
欒:
王:你這不廢話嗎?
欒:我這不構思嗎?「一大念個天。」
王:誰問誰啊?
欒:「鶴仙問鹿仙。」
王:鶴仙鹿仙?
欒:《封神榜》瞧過嗎?一出來不就這倆人嗎?鶴仙鹿仙。
王:問誰呀?
欒:「南極翁哪裡去?」
王:南極翁是?
欒:南極子,老壽星,大腦袋。發型跟您差不多。
王:哪兒去啦?
欒:「跨鶴上南天。」
王:行。這回說個「桃」字兒。「木兆念個桃。」
欒:誰問誰?
王:「許褚問張遼。」
欒:還是《三國》。問誰?
王:「蔣干哪裡去?」
欒:蔣干哪兒去啦?
王:「相府獻壽桃。」
欒:曹操過生日。
王:該你的啦。
欒:聽我這個。 「木兆念個桃,麋鹿問仙鶴。」
王:麋鹿?
欒:還是這倆人嘛,聊天兒啊,禮尚往來和諧社會嘛。
王:行寶貝兒,學得不錯。
欒:「麋鹿問仙鶴。」
王:問誰?
欒:「南極翁哪裡去?」
王:南極翁?
欒:南極子,老壽星,大腦袋。
王:哪兒去啦?
欒:「三月三赴蟠桃。」
王:蟠桃會。
欒:王母娘娘生日。您那個曹操生日,我這個王母娘娘生日。
王:不錯,說「林」字兒。「二木念個林。」
欒:誰問誰?
王:「張飛問趙雲。」
欒:您這全是三國啊。問誰?
王:「皇嫂哪裡去?」
欒:哪兒去啦?
王:「躲避密松林。」
欒:「二木念個林。」
王:誰問誰?
欒:「鶴神問鹿神。」
王:還是這倆。
欒:不一樣了,職稱不一樣。年底發獎金,人家又職稱的。
王:問誰?
欒:「南極翁哪裡去?」
王:哪兒去了?
欒:「赴會紫竹林。」
王:哎呀,這大腦袋真忙,這么會兒出來三回了。
欒:這不重陽節嗎?
王:好好好,底下,又改了。「海」字兒。說「水每念個海。」
欒:誰問誰?
王:「周瑜問黃蓋。」
欒:問誰?
王:「孔融哪裡去?」
欒:滅絕啦!這么大歲數沒得著信兒嗎?
王:什麼恐龍啊?我說孔融。
欒:孔融?哪兒了?
王:「少游到北海。」
欒:「水每念個海。」
王:誰問誰?
欒: 「鶴崽問鹿崽。」
王:怎麼又「崽」了?哎呀,你真能就合。
欒:繁殖下一代嘛。
王:問誰?
欒:問 「南極翁哪裡去?」
王:南極翁是?
欒、王:南極子、老壽星、大腦袋。
王:我都會了!
欒:學得真快!
王:寶貝兒還沒你呢我就會這段兒。哪兒去啦?
欒:「漂洋去過海。」
王:說「燈」字。「火丁念個燈。」
欒:誰問誰?
王:「馬岱問孔明。」
欒:諸葛亮,好,問誰?
王:「魏延哪裡去?」
欒:哪兒去啦?
王:「闖滅七星燈。」
欒:五丈原啊這是。聽我這個,「火丁念個燈。」
王:誰問誰?
欒:「鶴童問鹿童。」
王:還是這倆!
欒:崽子長大了嘛。天經地義的嘛。
王:問誰?
欒:問「南極翁哪裡去?」
王:哪兒去啦?
欒:「正月十五逛花燈。」
王:哎呀,這南極翁還真夠忙的。底下「連」字。說「車走念個連。」
欒:誰問誰?
王:「魯肅問周璇。」周璇干嗎?你把我氣糊塗了。「魯肅問孫權。」周璇干嗎?
欒:那就唱歌吧。
王:不是,打一上來這孩子沒人話。我這么大歲數。。。
欒:沒人話您怎麼聽得懂呢?
王:你不知道,我今兒跟大夥兒說吧,這周璇害我。我打20多歲就琢磨她。
欒:要不然頭發都沒了呢!
王:今年都70了,我們倆連一面之緣都沒有,得了,咱們接著說這個,「魯肅問孫權。」
欒:問誰?
王:「張飛哪裡去?」
欒:哪去啦?
王:「三馬並相連。」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欒:聽這個啊。「車走念個連。」
王:誰問誰?
欒:「鶴仙問鹿仙。」 啊。
王:又改仙啦?
欒:後頭我就不一樣了。「南極翁哪裡去?」
王:有什麼不一樣的?
欒: 「旅遊到大連。」
王:哎呀,這大腦袋還抓這黃金周的時間不錯。改「香」字啦。說「禾日念個香。」
欒:誰問誰?
王:「呂范問周郎。」
欒:問誰?
王:「劉備哪裡去?」
欒:哪兒去啦?
王:「大殿去降香。」
欒:大殿?
王:甘露寺降香阿。
欒:龍鳳呈祥。「禾日念個香。」
王:誰問誰?
欒:「鶴幫問鹿幫。」
王:怎麼又「幫」啦?
欒:小崽子長大了都成幫結伙的。
王:問誰啊?
欒:「南極翁哪裡去?」
王:哪兒去啦?
欒:「西天去燒香。」
王:行,「撇捺念個八。」
欒:誰問誰?
王:「曹操問仲達。」
欒:仲達?
王:司馬懿就是仲達。
欒:問誰?
王:「張遼哪裡去?」
欒:哪兒去啦?
王:「帳下吹喇叭。」
欒:「撇捺念個八。」
王:等會兒,我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寶貝兒,打你上來,你總拿那些鶴、大腦袋、鹿跟我這轉悠。這最後一個字不許說這些,要是還說這些的話,瞧見沒有?我拿這頭兒拍你。說吧!
欒:他們不出來了,我怎麼辦?
王:你愛怎麼辦怎麼辦。說!
欒:「撇捺念個八。」
王:誰問誰?
欒:「鶴bia問鹿bia。」
王:像人話嗎?
欒:別忙。「鶴媽問鹿媽。」
王:連家裡大人都出來了。
欒:「鶴蝦問鹿蝦。」
王:連吃上都有。
欒:「你奶奶問你媽。」
王:怎麼跑我們家來啦?
欒:多好啊,拿你們老家兒比古人。您應該高興啊。
王:將今比古?可有一節,你後面的都不能離開我們家。
欒:您放心,全是您家人。
王:接著說吧。
欒:「撇捺念個八,你奶奶問你媽。」
王:問誰?
欒: 「你爸爸哪裡去?」
王:哪兒去啦?
欒:「河邊兒喂王八!」

閱讀全文

與歡樂重陽節的相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夢到老人家嘔血 瀏覽:720
南京退休金補發的是幾個月錢 瀏覽:7
防老年痴呆的活動游戲 瀏覽:665
上海普通的職工退休金是多少 瀏覽:42
老年人不停的叫喚咋辦 瀏覽:579
老人家亂走 瀏覽:27
怎麼查已經交了多少年養老保險 瀏覽:314
養生泡木桶到底干什麼的 瀏覽:108
孝敬的讀後感 瀏覽:986
民營養老院價位多少 瀏覽:218
老年人重牙齒多少錢 瀏覽:24
養老院出售的小產權房 瀏覽:562
燒煤老年痴呆 瀏覽:389
老年人增加肌肉 瀏覽:803
70歲線雕後變20歲 瀏覽:376
2017年廣州養老金調整 瀏覽:462
南京和沈陽哪個適合養老 瀏覽:979
老人家快過逝徵兆 瀏覽:577
社會養老保險統一 瀏覽:466
養生店做活動送什麼禮品最吸引人 瀏覽:476